•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26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28 章

唐春景一句话说的罗氏都快感动的掉下泪来了。

刘兰英给魏发明使了个眼色,魏发明连忙说道,“二丫,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你婶子再也不会来找你麻烦了。”

第96章 哪里不一样了

唐春景静静的说道,“魏立宽很机灵,他在外面闯荡必然吃不了亏,发明叔也不要太担心了,说不定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发电报或者写信回来了。”

魏发明满面愁容,“我的意思是他出去闯荡也未尝不可,可他是这种情况下出去的,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怎么能让家里人放心呢?”

唐春景心道,你儿子不傻,知道没钱出不了门。忽的想起刚才刘兰英说牛婶子是受人挑唆的,她不由得问道,“大娘,刚才您说牛婶子受到了挑唆,受到了谁的挑唆?”

“这.....”刘兰英有些迟疑了,一副为难的样子。

罗氏在一边说道,“嫂子,我们你还不了解,你要是说了,我们还能去找她算账去不成?”

“罢了,罢了。”刘兰英说道,“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就是你们老家的隔壁的那家。”

花大婶子!

唐春景咬牙,这个搅事精!这个娘们就看不得别人好,唐家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她肯定嫉妒死了,指不定在背后编排她多少坏话!这种人不和她计较还真不行,她一定要想个办法要她好看!

村支书他们坐了一会便回去了。

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都在讨论,谁家的大棚种什么,只有唐春景很沉默。

在邓庆国技术员的建议下,大家都种了收获期短的、易管理的蔬菜,比如说油菜、茼蒿、莴苣、芹菜等等这些菜不用太大的技术含量,虫害少,收益也快。

唐春景最初的想法是一个大棚养蘑菇,一个大棚种蔬菜,可惜时间太短,就算通过农科站也买不到菌种,所以换成了种黄瓜。但不是普通的黄瓜,而是用南瓜苗嫁接,南瓜秧粗壮,生长期极长,耐旱耐虫害,用来嫁接黄瓜是最好的,至少能撑到明年麦收的时候。

邓技术员本来十分不支持她这个想法的,毕竟刚开始种大棚,还在摸索的阶段,万一嫁接失败了,岂不是浪费了大棚的种植面积。

但顾明远支持啊,他当时非常肯定的支持唐春景,好像一定能成功似的。既然领导支持,邓技术员也没办法,只能尽力而为。

为了保险起见,种了一棚黄瓜,另一个大棚准备听邓技术员的建议种芹菜。

之前因为张桂芝折腾,唐春景建议把两个大棚分开经营,所以现在就面临着谁种黄瓜,谁种芹菜的问题。

张桂芝忽然说道,“娘,要不我和大刚种芹菜吧,种黄瓜还得嫁接,我们俩都没文化,也没那本事,真怕种黄瓜烂在我们手里了。”

罗氏说道,“种黄瓜看似麻烦,但你妹妹说嫁接的黄瓜,能结四五个月,这样一来还是种黄瓜合算啊。”

张桂芝笑道,“娘,我们没这个金刚钻就不揽这个瓷器活了,还是你们种吧。”

唐春景听的心中冷笑,张桂芝哪里是不敢揽这个瓷器活,种芹菜是稳赚不赔,她是怕黄瓜种赔了,不挣钱吧。不过她若是看着种黄瓜挣钱再想来分一杯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张桂芝要选芹菜,罗氏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总有人要承担这个风险,不过她相信二丫,她从来就不干没有把握的事,既然她提出来了,就一定能成。

确实,唐春景是因为有底气才种的。

姨奶奶家的舅舅就是种大棚的,他们家年年种黄瓜,她没少在里面干活,如何嫁接,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施肥,施多少肥料,她都清楚。她记得如果管理的好了,一亩黄瓜大概能产一万两千斤到一万五千斤左右,他们的大棚刚好有半亩,六七千斤的收获总是有的。物以稀为贵,黄瓜若是上了市,价格肯定少不了三毛一斤,这样算下来一千多块钱的纯利肯定是能有的。

去年冬天,拼死累活的家里收入了一千块钱,若是再加上粮食的收入,家里的日子真就不用愁了。

张桂芝见自己把种芹菜的大棚给争取过来了,很是高兴,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尽拣一些村里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说。

罗氏听的心烦,打断了她的话,对唐春景说道,“今天多亏了顾明远,魏家那些人向来都是狗眼看人低,要不是顾明远的面子,魏发明肯定不会登门道歉!”

唐春景惊讶的看向母亲,“您说什么?”

“多亏了顾明远啊。”

“顾明远?为什么多亏了他?”

“魏发明先去给顾明远道歉去了,说打了他对不住,顾明远就说魏发明不该给他道歉,该给你道歉,支书替魏发明说情,顾明远都不愿意。”罗氏冷哼一声,“咱们家老二毕业最好分到机关单位去,也混个官当当,看谁还敢狗眼看人低。”

唐春景听的更加沉默了,没想到顾明远会替她争脸面。

牛爱华发疯的事情对于上塘村的人来说不过是个生活的调味剂罢了,没过多久也就没有人提起了。

不过唐春景一直对顾明远替自己挨了一棍子的事情耿耿于怀,后来见顾明远行动如常她便放心了。

接下来与顾明远的往来,一如往常,和邓技术员一起去看大棚的进展,也会叫了自己和徐盛瑞一起去吃了清水镇最好吃的豆腐脑和油条,可她总觉得哪里不一样了。

是哪里不一样了呢?

说话、做事一如往昔,有变化的是眼神,当他看自己的时候,总觉得他眼睛里有星星在闪动。

关于顾明远的眼神,唐春景不敢深究。

看惯了红尘中的分别与背叛,反倒不希冀自己有一份轰轰烈烈的感情,她只希望有一个人能陪伴自己变老,如果是顾明远那样的人,她不会奢望是爱人,做一辈子的朋友她就心满意足了。

过了立冬,天气一日冷过一日,大棚里的小菜苗一日大过一日,长势格外的喜人。

唐春景把种黄瓜的一些心得和技巧,全部整理到一个小本子上交给唐春华,让她按照上面的方法种黄瓜。都是农村人,从小就从地里干活,不管是庄稼还是蔬菜也就那些事,没有什么难的。就算有难点,等邓技术员来了,请教一下他也就解决了。

家里的事情她基本不用操心,她的重心便全都放在油坊上面。

第97章 香飘万家

油坊里目前最要紧的事情是广告。

唐春景打算投放广告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南齐早报,一个是东安市的广播电台。

这些事情,她本想交给徐盛瑞去做的,但徐盛瑞胆怯,她只得自己去,把跑业务的推销工作交给他去做。

东安市所有的供销社基本上都已经铺完货了,再来就是往下供了。她的计划是在两个月之内,将两个县并十二个乡镇的供销社全部拿下。

关于推销跑业务的套路,在中秋节的营销案上,唐春景对徐盛瑞算得上毫无保留了。

徐盛瑞,虽然名字文雅,长相也很文雅,就是千万不要开口说话,一开口不是气死人的节奏,就是油嘴滑舌一副欠揍的模样。反正,唐春景是很看不惯他这个德行的。

她带着他,一听到他说错了话或者说话不靠谱,就狠劲的挖苦他,时间一久,油嘴滑舌这个毛病,倒是改了不少,现在把推销的业务都交给他倒也放心。

关于广告词,她厚着脸皮借用了未来某油的广告词‘滴滴金花、香飘万家’。

报纸上的广告好说,三五次的修改,只要没有错别字,确定好版面,付了钱,便能登报了。

但是广播电台的广告,不太容易做。她最初的打算是做成那种音频的文件,然后买某一个时段插播,虽然成本高了一些,但能与主持人播报的声音区分开来,比较鲜明,应该能让大众熟知。

谁知去了广播电台她才知道,所谓的录音频文件只能用录音机录磁带,费用高也就算了,关键根本就达不到她想要的那种效果啊,无论怎么录都带着一种低级感!

来来回回的录了好多次,电台负责录音频的小伙被她折腾的快秃噜了一层皮,也没达到唐春景要的那种效果,只好将就着上了。

唐春景定了每天晚六点的黄金时段,当然是价格不菲,自从上了广告之后,几乎每天晚六点她都会准时收听。

等一切尘埃落定,已经是初冬了,几乎天天要刮小北风,树上的叶子几乎要落光了,好在阳光还好,除了早晚觉得冷,白天还好。

上塘村一共六个大棚,无论是魏怀山家的小油菜,还是张桂枝家的芹菜,亦或者是唐绍成家的莴苣…长势全都十分喜人,眼看着再有十天八天的功夫就能入市了。

唯有唐春景家的黄瓜,长的是最缓慢的,他们还是提前育的苗,也才长有七八十公分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花。

这天傍晚,唐春景和大姐在大门下整理刚从山上拉下来的柴火,忽的听见胡同里传来了大哥和嫂子说话的声音。

“幸好咱们选的芹菜,眼看着就能卖了吧。”

是张桂芝的声音,她格外的得意,唐春景连忙拉住了大姐示意她别动作,免得发出声音惊动了在背后说她坏话的人。

“二丫不是很能耐么,你说咱们卖芹菜的时候,她会不会急哭了?”

唐春景默默的往门口站了一下,幽幽的说道,“嫂子,你说我会不会哭?”

张桂芝根本没有提防有人在大门下面,唐春景冷不丁的开口,吓了她一哆嗦,一把抓住了唐绍刚的胳膊。

张桂芝讪讪的说道,“二丫,嫂子就是开个玩笑,你别当真啊。”

“举头三尺有神明,少在背后说人风凉话,小心你变成下一个花大婶子,让人整天戳脊梁骨!”

唐春华拉了拉她,示意不让她说了。

唐春景可不想饶过张桂芝,“嫂子别总拦着大哥不给家里干活,现在还没分家呢!”

“我哪有拦着啊。”张桂芝嘴上这么说,语气却没气势。

唐春景冷笑道:“连着三天大哥都没给后面的大棚拉草珊子了,若不是你拦着我就不信大哥不会去帮大姐!”

张桂芝呛声道,“我.......芹菜浇水勤,你哥一天到晚的光压水就够累的了,你想累死他啊。”

他们的大棚建的小,草珊子二十分钟就能全部卷上去,像大姐这样的女人做起来都不会太费事,更别说像大哥这样常年干活的壮劳力了。

罗氏在家里帮忙带着唐煜,做家务,种黄瓜的大棚,基本上全靠大姐一个人,她帮忙有限,天天晚上看大姐累的腰疼。

而大哥两口子一起种芹菜,一个浇水,一个施肥,夫唱妇随倒是很愉快,却丝毫不管其他人,她真后悔当初提出把大棚分开管理的理论了。

唐春景冷笑一声,“你们既然这么忙,这么累,看来豆芽也养不了了,那我们就自己干吧。”

张桂芝万万没想到唐春景会来这一招,她脚一跺,刚想发狠,唐春景冷哼道,“嫂子别再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我唐春景这次绝不吃你这一套......”

“都吵什么吵,”院子里传来罗氏呵斥的声音,“现在还没过好呢,一个个的就厉害上了,不怕人让家听见了笑话!春华,你怎么做大姐的,他们都不懂事,你也不懂事!二丫,让你大哥嫂子种一个大棚还是你提出来的,你大哥该得着给我们干活吗!”

唐绍刚急道,“娘.......”

“别喊了,”罗氏打断了唐绍刚的话,看向众人的目光有些发冷,“你娘年纪大了,经不起你们这么吵,以后谁先挑的事谁就搬老家住去!”说到这里,罗氏的语气很是失望,“兄妹纷争,家必败,这是你爹在世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他若是泉下有知,不知道会有多失望!”说罢,她转身而去。

这一天的晚饭,大家都吃的很是沉闷。

罗氏扒了两口,就出去了。唐绍刚一看娘出去了,这次也不憨老实了,连忙跟着出去了。

张桂芝一边喂唐煜吃饭,自己的心一边突突的跳,生怕二丫再向她开炮。

唐春景才不会和她一般见识呢,母亲说话很明显的有责备大哥的意思,前些时张桂芝大闹的那次,她已经点过大哥要他管着嫂子点,张桂芝这才老实了多久,又开始出幺蛾子。唐绍刚是老实人,这种人,一旦有人在他耳边吹耳边风,那就了不得了,但愿母亲的话管用,不然真离分家不远了!

第98章 不着急

张桂芝的话在唐春景这里惊不是任何的波澜,可是唐春华却当真了。

自从上次赵平涛被唐春华骂走以后,便再也没来过,离婚手续自然没办。她的户口还在赵家村,上塘村没有她的地,吃喝全靠娘家,张桂芝已有不满了,幸好二丫为她着想,建了个大棚,她就指着赶紧结了黄瓜,换了钱,也好证明自己不是个吃闲饭的。

哪曾想,黄瓜种下去三十多天了,叶子倒是枝繁叶茂,就是不开花结果啊,真够气人的。

二丫说还在正常的生长期内,让她不用着急,当时她还能沉得住气,如今让张桂芝一说,她心底也没谱了。

唐春景确实不着急黄瓜结果的事情,她想着到张桂芝他们卖青菜的时候能开花就成了。

冷一点上市对黄瓜的价格有好处,她图的是卖个好价格,所以不着急。

大家都散了,唐春景留在厨房里和大姐一起做家务。

唐春华发愁的说道,“二丫,以后你能不能少说两句,她爱说说呗,你又不会掉块肉。”

唐春景懒洋洋的说道,“大姐,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我自有分寸。嫂子那人纯属不长记性那种的,得按时敲打敲打她,不然不知道时候就飞上天了。咱娘是个顾全大局的人,总不想让别人看笑话,必须得有人当坏人,我不愿意做好人,所以只能我来当这个坏人啦!”

唐春华哭笑不得,“没见过谁愿意当坏人的,不过,二丫,你小时候脾气可没这么要强,和我一样,不爱说话。”

唐春景无奈的说道,“都是被逼的,若生来锦衣玉食,不用为生活发愁,谁愿意这样活?”

唐春华闻言不由得黯然,半晌方道,“二丫,我想和赵平涛尽快把手续办了,不想再拖下去了。”

“娘的意思是让赵平涛来上塘村谈离婚的事情啊。”

“自从上次他走了到现在都没个影子,要是等,我得等到猴年马月?”

“那让娘叫几个本家的人,去一趟赵家村,把这事给办了?”

“赵家很无赖,我怕咱们上门吃亏。”

唐春景反问,“赵平涛家里有多少钱?”

唐春华冷笑,“他们能有多少钱,两个酒鬼天天就知道喝。”原来不仅赵平涛喝酒,就连赵家的老太太也喝,娘俩每天晚上都要喝上半斤。

“所以啊,就算分能分多少呢?离就离吧,你把这棚黄瓜伺候好了,少说也能挣一千块钱。”

“一千!”唐春华失声叫道,直接忽略了前半部分,她有些不相信的看着二丫。

“不信?”

唐春华悻悻的说道,“现在黄瓜还没有结果,你和我说能挣一千,我能相信吗?”

唐春景微微一笑,“不然呢?咱们家能盖得起这样的房子,你以为都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靠着你妹妹的脑子挣来的,我可从来不干没把握的事情,看着吧,等卖黄瓜的时候,会哭的绝对是张桂芝,而不是我唐春景。”

唐春华听着唐春景说的这么自信,心道,或许她该相信二丫,家里若是没有她,确实也不会到今天这地步。

忽的听见外面的大门响动。

唐春景不由得说道,“准是娘和大哥回来了。”

“也不知道娘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张桂芝越来越嚣张,大哥又管不住,娘对大哥失望呗。”

唐春华皱眉,“你别张桂芝、张桂芝得喊,你得叫嫂子。”

唐春景哼了一声,没接这个话茬,而是说道,“大姐,你记得和娘说尽快和赵平涛离婚的事啊,再拖下去就到过年了。”

唐春华应了。

虽然二丫是她亲妹妹,但对她,她依旧很感激。母亲怕失了脸面,张桂芝心眼小,若不是二丫支持她,包容她,她不会住的这么心安,也不会有这么坚定的决心与赵平涛离婚!

自从油坊做过广告之后,销售量增加了不少,原来的时候两台机器同时工作四个小时就基本上能够满足所有的供货量,现在不仅机器运行的时间要多加一个小时,工人们也需要加班了,每天至少多加一个小时。

唐春景是再公平不过的,承诺多出的一个小时按照普通工资的1.5倍来算加班费,大家都非常满意。

原本预计一个月内,把东安市所有的供销社都给签下来,一个月多月过去了,还有道口镇的两家没有攻克下来。这两家供销社里卖的食用油是镇政府的一家亲戚提供的,尽管徐盛瑞再三许以重利,但供销社的主任还是不敢更换。

金花食用油最近在报纸和广播上都做了广告,知名度提高了不少,同样价格的东西,大家当然会买知名度更高的。那两个供销社怕进了金花牌的食用油,那个关系户的油就卖不动了。

少签两个就少签两个吧,反正油坊已经足够忙了。两套生产线同时已经用了六个工人,如果同时开三套,人员便会超过所规定的人数,万一被工商方面查到,会比较麻烦。

清水镇的供销社自从供货开始就卖的不错,三四天的功夫便要一批货,这天又到了送货的时候,唐春景也跟着一起过去,顺便混个脸熟。

这个供销社,徐盛瑞基本上没费什么劲就拿下了,因为顾明远和供销社的主任打了个招呼。

对接的小姑娘叫王凤萍,有一张圆圆的脸,笑起来眉眼弯弯,清纯又可爱。

徐盛瑞将油交接了,记好账没有立即走,趴在柜台上和王凤萍聊天。他那张嘴,可贱可正经,撩拨起来小姑娘,一套一套的。唐春景见他俩聊的欢实,她径直走开去看卖衣服的了。

她想给罗氏和大姐一人买件上衣,棉袄或者褂子都行。大姐来的时候带的全是夏天的衣服。如今都到冬天了,她穿的要么是罗氏的,要么是自己的,没有一件新的,不出门还好,若是出门,那些衣服都穿不出门去。

手里虽然没钱,但她可以在油坊里预支。

想起预支,她不禁头疼,她也知道总是预支不好,可不预支,日子过不去啊!等年底分了红,她一定立刻就补上。得亏这个油坊她有一半,不然应该叫挪用公款!

第99章 狗男女

唐春景胡乱的想着,已经来回的转了一圈,有件中老年人穿的上衣看着还不错,黑底的带红色小碎花的,套棉袄外面正好,带拉链的小翻领,款式很新颖。

她伸手指了指那件衣服,对销售员笑道,“麻烦把这件衣服拿过来给我看看吧。”

“这件吗?”销售员指了指在墙上挂着的衣服。

“对,就是这件,多少钱?”

服务员拿了杆子挑了下来,摆在唐春景面前说道,“十八,这是新款,原来都没这样式的。”

十八块钱,不便宜了,若是买了布请裁缝做,十一二块钱就差不多,但请裁缝做不一定能做出这个样子的来。

唐春景开口问道,“买回去要是不合适了,能换吗?”

销售员有些为难,“就这一个号,换不了。”

不能换唐春景倒也理解,供销社是国营单位,卖东西就这么不变通,所以他们最后只能被淘汰。

唐春景摩挲着衣服细细寻思,若是带着母亲来买,她一听十八块钱绝对不会同意买的…是不是找个和母亲身形差不多的人试试?

她左右看看,忽然从对面走过来的一对男女,女人个子不高,年龄是大了一点,但身材还没走样,穿了一件绿色的掐花小袄,挽着一个男人,亲亲热热的靠在那个男人的胳膊上。

那男人个头稍高一些,这女人倚着他颇有些小鸟依人的感觉,是以,那男人看上去很是得意......

“M的!”唐春景忍不住在心里咒骂一声,怪不得看那男人眼熟,竟是赵平涛那个王八蛋!

“平涛,你看那件呢子的,你穿肯定好看。”他们走的近了,那女人的声音清晰入耳,声音柔柔的,很是可亲。

余光中她看的竟是男士的衣服。

两人背对着她已经在看对面的柜台,这会那个矮个的女人全身都压在了赵平涛的身上,而赵平涛就任由她这么压着,丝毫没有避嫌。

依旧是柔柔的声音,“拿那件黑色呢子的给我看,多少钱?”

售货员将衣服拿了下来,“65。”

“太贵了!”赵平涛失声说道。

只听一个骄傲的声音说道,“我男人就配穿这么好的衣服!”

.......

我男人?

唐春景咬牙,赵平涛什么东西,他和大姐还没有离婚呢,竟敢如此嚣张!一股怒气从头到脚贯穿了整个身体,刚要发作.......

“伤风败俗!”

销售员低低的声音传来,唐春景突然就冷静了下来。

不,她不能冲动,不能在这里发作,赵平涛不要脸,但她唐家人还要脸,她要调查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再做打算。

她深吸一口气,回过头来,对销售员低声说道,“不好意思,您先收起来吧,我带我娘来试试再说。”

销售员把衣服收了起来,唐春景低下头快步的朝着徐盛瑞那边走了过去。

她走过去的时候,徐盛瑞和王凤萍聊的眉飞色舞,貌似在讲他打架的光荣事迹,小姑娘胳膊拄在柜台上,双手托腮,听的一脸的崇拜。

唐春景咳了一声,打断了徐盛瑞吹牛皮,自己靠在柜台上,低声说道,“老徐,帮我个忙。”

当着王凤萍的面,徐盛瑞拍着胸脯说道,“有事包在我身上,绝对给你办的妥妥的。”

唐春景没心情和他斗嘴,指着不远处的柜台说道,“看见那边的那两个人了,那男的是我姐夫,你帮我跟住他。他叫赵平涛,家是赵家村的,就算跟到他家,你也得帮我打听清楚,他和那个女的到底是什么关系。”

反正大姐离婚的事情早晚大家都会知道,所以她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的。

徐盛瑞顿时吃了一惊,扭头看过去,“我C,你姐夫乱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