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30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32 章

徐盛瑞听到有人在外面说话,感觉声音挺熟悉的,从办公室出来一看竟是张桂芝,随即和她打招呼,“嫂子来了啊。”

“小徐也在这啊,”张桂芝眼前一亮,“小徐,我刚才都看到啦,那些个大官来了,都是我们家二丫接待的,她在这油坊里是不是当官啊?”

唐春景扯了一下张桂芝,“嫂子,你快别这么说,让人听到笑话,我在这当什么官啊,就是个卖油的。”

张桂芝本有些不信,但见二丫说的信誓旦旦,也不再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埋怨道,“二丫,你在这卖油也不往家里拿点。”

当着徐盛瑞的面,张桂芝便说的这么直白,真的让人很尴尬。唐春景低声说道,“嫂子,咱们家一开春榨了那么多豆油,到现在还没吃完呢,等吃完了,我再买回去。”

“豆油哪有花生油香啊,你在这里上班,你们买还能贵的了?”张桂芝满不在乎的说道。

唐春景无奈的说道,“嫂子,你快回家吧,我和小徐还要赶去东安。”

张桂芝拉了唐春景一把,低声说道,“二丫,你问问你领导,还招不招人,刚才我看了你们办公室连个的人都没有,要不嫂子来干,就是打扫个办公室,端茶送水啥的也行啊?”

唐春景颇觉头疼,嫂子能不能靠谱点?

“嫂子,你快回去吧,一个油坊要什么端茶送水的。”唐春景有些生气的说道,说罢挽着张桂芝的胳膊就往外走。

张桂芝见唐春景真生气了,不提这事,还是说道,“二丫,别忘了油啊。”

唐春景只得答应,“行,嫂子,我知道了,我回家的时候带回去。”

唐春景之所以不愿意跟家里人说自己在油坊可以分红,就是怕与家里牵扯不清。看吧,嫂子这刚看到了,就要让自己拿油回去,真让人头疼!

回了油坊,唐春景不好意思的对徐盛瑞说道,“让你见笑了啊。”

“见什么笑,多大点事,咱们还要去东安,走吧。”

唐春景点点头,去办公室收拾了东西,跟徐盛瑞一起去了东安。

办完了事,唐春景是坐了最后一班车回清水镇,到了油坊门口下车,又骑了自行车,到家已经是晚上了。她蹬着自行车,脚步有些沉重,因为事情进展的并不是那么顺利。

可是她没有忘记带花生油回去,当然是留过钱的。给家里尝尝也好,在油坊炒菜都是用的这种油,确实好吃。

第111章 大胆的去吧

今天去东安,事情不是那么顺利。

之前给国棉一厂供油一直找的东安饭店张师傅的拜把兄弟刘建生,几年来,他稳坐一厂大食堂的管食堂采购,颇有几分实力,所以让国棉一厂发年货采购的事情想让刘建生帮忙。

徐盛瑞却一直不看好刘建生的实力,他总想着找他还不如让顾明远,他随便去找个市里的领导要张条子就能解决掉。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唐春景不想让顾明远出头。

一来顾明远刚做出成绩来,她不想在这样的小事上来麻烦他。二来,国棉一厂是大型国企,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她怕找不对人反而成了坏事。倒不如找个国棉厂内部的来办这事,知根知底,谁和谁有什么,都能摸清楚。无非就是费事点,可是一旦拿下,这就是长久的关系。

刘建生做事很痛快,当即就答应帮他们约见采购部主任,但也仅仅能引荐,其他的忙一点都帮不上。

即便是这样唐春景也是十分感谢,毕竟能帮忙引荐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他们自己就愣头青一样的跑过去,说不定人家见都不会见。

见面三分情,只要见了面就好说了。

可没想到曹甸军一点面子都不给刘建生,见了他们一面就说了三个字‘不需要’,连带着刘建生都很尴尬。没办法,他们只得先离开。

之前,当听到刘建生说曹甸军胃口很大的时候,她还有些庆幸。她觉得只要用钱能解决,就不是事,可她搞不明白的是,曹甸军为什么说‘不需要’呢!

临到家的时候,唐春景忽然想明白了,曹甸军不是不需要,而是当着刘建生的面没有办法谈费用,说多了也没用!

想明白了,唐春景的心情轻松许多,反正她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单子她必须要拿下来。

回到家,从厨房里传来阵阵说话的声音,细细听着,都是关于大棚的事。天冷了,厨房里有锅有灶,烧起火来,比别屋暖和许多,所以就算不吃饭,大家也爱在厨房待着。

唐春景将自行车放下,拎了油进去,佳佳正趴在饭桌上写字,嫂子抱着唐煜喂饭,母亲和大姐正在切长得不好的黄瓜准备腌黄瓜咸菜,大哥坐在灶间在剥蒜,大家温声笑语,一派其乐融融的场面。

“娘,大姐,嫂子,大哥.....”唐春景挨个的打了招呼,然后把油放在了桌子上。

张桂芝看着油笑道,“二丫,要不是嫂子今天看到了,你说什么时候你才能把油拿回来?”

“我这不是拿回来了。”唐春景笑眯眯的说道,“一瓶两斤,四块五一瓶,一共九块钱。”

“油坊真的不便宜给你们啊?”张桂芝说道。

唐春景说道,“若是便宜,我不早往家带了?”

唐春华开口问道,“二丫,你上班的地方就在咱们镇上啊。”

“镇上就是个生产的工厂,我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东安,有时候过来看看。”

罗氏停下手中的忙碌,“好啦,二丫回来了,吃饭吧,家里有油,以后别买了,挺贵的。”

唐春景洗手,帮忙盛饭,“带回来给大家尝尝,下次带豆油,豆油便宜。”

“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别搞特殊,免得被人嫌弃。”

唐春景听着母亲的话,心里暖暖的笑道,“他卖多少钱,咱就多少钱买,不会搞特殊的。”

第二天一大早,唐春景便出了门。

与徐盛瑞见了面,她把昨天想的细细分析给他听。

“曹甸军当着自己工厂内部的人不好谈费用的事,所以他只能打发我们走,这样,今天你打头阵,去和他谈,按照正常的好处费给他,若是不满意,直接翻倍,若是再不满意,就不要谈了。不然超过了我们预期的范围,他还是不同意采购,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这样一来,就算徐盛瑞的头阵不成功,唐春景还可以再接着进行公关。

徐盛瑞这一次不太敢相信唐春景的推断,曹甸军昨天的态度非常的坚决,他进去之后刚表明了身份,高傲的曹主任连头都没有抬,就说了不需要。他觉得如果他再去,还会受到一样的待遇,为什么要上门自取其辱?

他斟酌着说道,“二丫,要不算了吧,我觉得再去也是这样,还不如去跑跑别的地方。”

真完蛋!

唐春景暗骂,这才哪到哪啊,一句‘不需要’就吓破胆了!

但她还不能训他,只能慢慢引导,“这么大一个厂,大家肯定是挤破了头的抢单子,毕竟一个单子就上千。更何况这个单子对于咱们油坊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挣钱,而且相当于给我们做了一次广告,给咱们带来一大批客户。失败了别怕,不是还有我么!”

徐盛瑞咧开嘴苦笑,“唐二丫,要不你自个上吧。”

唐春景真相踹他,又不能这么不雅观,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你去不去,不去不给你发奖金!”

徐盛瑞咬牙碎碎念,“对,我怕什么,失败了不还有你么,不怕,冲!"

唐春景哭笑不得,说道,“对,还有我,所以你大胆的去吧,我在外面等你。记住谈费用的时候,要先从我们正常的费用开始谈,不要加的太快,沉住气。”

徐盛瑞点点头,对她做了一个必胜的手势,挺了挺胸脯大步的走了进去。

国棉厂当然要比纺织厂更气派,一进门,对着便是一座五层的办公大楼。在这个年代的东安市,能有这么一栋大楼,那是相当有实力的。

大楼前面种了一排冬青,唐春景无处可去,蹲在冬青前面晒太阳。今年冬天的天气还好,除了刚入冬的时候下了一阵子小雨,到现在还没有开始下雪呢。

不下雪天气就容易干,但也有一个好处,阳光好,大棚里的蔬菜就长得好。尤其是他们家的黄瓜,到现在为止,已经卖了有两百块钱了。嫂子的芹菜是最早开始卖的,到现在也不过才卖了两百块钱,多一现在嫂子每次看到大姐把黄瓜篓子弄回家,她的眼神便充满了懊恼。

第112章 他们不降价

唐春景特别喜欢看嫂子懊恼的眼神,想当初她还在背后说要看自己哭,这下她可看不上了。

之前的时候大姐一点都不相信,靠着卖黄瓜就能有一千块钱的收入,但是现在,她一点都不会质疑了。

唐春景拿着小石子在地上画来画去,无聊透顶!刚想起来走一走,就看到徐盛瑞一脸阴霾的从国棉一厂的办公楼里走出来了。

唐春景连忙站了起来,往前迎了几步,问道,“没谈拢?”

徐盛瑞咬牙,“谈拢个屁,上来就问能不能接受20%的回扣,如果接受不了那就免谈。”

唐春景直皱眉,他的利润,一个油坊挣的还不如一个采购部主任多!

刘建生说的没错,这人胃口确实大!

徐盛瑞默默地说道,“你的推断是正确的,昨天刘建生带我们去,他确实不好张口要费用,我把回扣都给他加到10%了,他都说免谈,二丫,我看这笔买卖没法谈了。”

一时间唐春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她站了半晌,说道,“走,我们先回去。”

两个人都很沉默地朝着国棉厂的大门走去。

忽然从外侧的岔道上走过来一个年约六十的老者,他穿着国棉一厂的工装,头上戴了一顶厚实的帽子,脚上穿了一双灯芯绒的棉鞋,手上搬着个塑料筐,似乎很吃力的样子。

“徐盛瑞,你去帮个忙。”唐春景小声说道。

徐盛瑞有些不情愿的走过去,说道,“大爷,您要搬哪里去,我帮您。”

“不用了,你们忙你们的吧。”

唐春景也走了过去,笑道,“大爷,我们没事,您不用客气。”

徐盛瑞直接伸手接了筐子,里面应该是些染料什么的,特别的沉。

唐春景好奇的问道,“大爷,您得快退休了吧。”

“快了,明年夏天。”老者笑眯眯的说道,“谢谢你啊年轻人,看你们不像是我们厂的员工,来干嘛的?”

唐春景觉得没什么不能说的,笑着解释道,“对啊,我们不是国棉一厂的,我们是做金花食用油的。”

老者慢慢的说道,“金花食用油?听着挺耳熟的。”

“滴滴金花,香飘万家,”唐春景微微一笑,“这个广告词,市委的崔主任都知道。”

“崔主任?你说的是崔同禾?”老者惊讶地说道。

唐春景更惊讶,“您知道他?昨天他刚去过我们的油坊视察过,曾给予过高度评价。”其实不是特意,只是路过,顺道看过罢了。

老者点点头,“你们是去找曹主任的?”

“是啊,”唐春景叹口气,“听说国棉厂今年要给员工发福利会进行自主采购,油是生活的必需品,我觉得无论发什么都没这个实用。而且我们的食用油是整个东安市品质最好的,而且价格便宜,比发其他的东西实惠多了,所以我们就过来问问能不能采购我们的食用油。”

“看样子没成。”老者笑道。

“您说对啦!”

老者问道,“怎么没成呢,发油倒是个好主意。”

唐春景肯定不能说曹甸军要回扣的事情,只得含糊其辞的说道,“曹主任不采购应该有他不采购的道理吧。”

老者呵呵的笑起来,“你真是个实在姑娘,是曹甸军找你们要回扣,让你很为难吧。”

“啊!”

徐盛瑞忍不住说道,“大爷,你们厂是不是就没有不知道他要回扣这事的?”

眼看着就要回办公楼了,唐春景忙道,“我们不要讨论这个问题了,大爷这东西要送哪里?”

“就在一楼,跟我走就行。”老者听又问道,“你们的油卖多少钱一斤?”

“花生油的市场价是两块三,豆油是一块二,为了卫生,我们销售的都是成品油,直接灌装在瓶里出厂的,有一斤装的也有两斤装的。”

说话间又进了办公大楼,进了大厅右转走到最里面的办公室,老者推门进去了。徐盛瑞跟着进去没注意,唐春景却看到了上面的标牌,厂长室。

办公室里一个三十多岁、衣着得体的女人,见到老人连忙站了起来,“厂长,这些事您吩咐别人干就好啊。”

“您是厂长?”唐春景惊讶的说道,这个其貌不扬的老者竟然是厂长!刚才她还以为这大爷是来给厂长送东西的,还想借此机会见一见厂长呢,没想到他竟然就是!

老者笑眯眯的说道,“怎么,我看着不像厂长?”

唐春景回神,笑道,“您还真不像个厂长,太朴素了。”

“去我的办公室坐,”厂长指着里面的办公室,又道,“娜娜,去叫曹甸军下来一趟。”

唐春景突然有些激动,是不是事情有转机了?

他们刚坐下,便听到有蹭蹭的脚步声。不一会便有人便进了办公室,然后响起一个春风般的声音,“厂长,您叫我?”

曹甸军个头不矮,留着不长不短的头发,带了一个圆框的眼镜,看上去有些斯文。但实际上,他的眼睛里经常带着阴鸷,十分不好相处。此刻陡然听到这么温暖热情的声音,真难与他本尊联系在一起!

曹甸军一进厂长办公室看到唐春景与徐盛瑞,立刻愣了神,这个女人恍惚有些面熟,但这个小伙子明明就是刚从他办公室走出来的那个!

他久居国企,早就练就了一身不俗的脸色转变工夫,一个眼神过去的瞬间,他的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声音也谨慎起来,“厂长,您找我?”

“春节工人的福利,有没有想好采购什么?”

曹甸军十分恭谨的回答道,“想了几个,正打算给您看。”

厂长淡淡的问道,“有没有他们的?”

“是金花食用油吧,没有。”

“为什么?”

曹甸军不慌不忙的说道,“我想让他们降价,他们不肯,所以就没有考虑。咱们是大厂,采购起来不是个小数目,他们不降价,我们还不如与供销社合作。”

徐盛瑞真想跳起来给他一巴掌,睁眼说瞎话,明明是你要费用!

厂长转向唐春景和徐盛瑞,问道,“你们不肯降价?”

第113章 酒酿圆子羹

唐春景微微一笑,“曹主任可能不是太清楚,我们春节前出售的产品都是特供的,两斤装的油都会送一两同品,实际上我们就是在等于降价了。”

厂长点点头,转向曹甸军说道,“我觉得给员工发油这个想法不错,你和大家商量商量也考虑考虑,最迟明天拿给我,你先出去吧。”

曹甸军有些不甘心,听这个女人的回答,他们应该没有把他要回扣的事情说出来,算他们聪明!不过,就算他们告状,他也不怕,他就咬死了口说根本就没这回事,反正口说无凭,厂长找不到他的证据,便不能拿他怎么样。

不过出了厂长的办公室,他又有些后悔,听这两个人说话的口气,与厂长的关系并不是太熟,早知道如此,那个小伙子过来谈费用的时候,他就该答应,现在倒好,厂长一介入,自己一毛钱的好处都捞不着,真是白白便宜了他们!

曹甸军一走,唐春景立刻说道,“厂长,不好意思,您问的时候我没有说实话。”

厂长摆摆手,双手拄在桌子上,了然的说道,“你就是说了,他也不见得会承认。好啦,这下你们该放心啦,明天再过来,让他给你采购计划。”

唐春景没想到厂长的处事风格,这么大气,连忙说道,“厂长,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了,要不中午我们请您吃饭吧。”

老人微微笑道,“请吃饭就不用了,其实你们昨天来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他说着看向窗外。

唐春景诧异,顺着厂长的目光看过去,他办公室的窗户正好面对大门,前面一览无余,任谁进去都能看在眼底。

“今天若是你们不帮我搬东西,恐怕我们就没这个缘分了。”老人说着眼中忽然出现了一股遗憾地目光,“同禾都赞赏的,想来不会错。”

厂长竟然再一次提到了崔同禾!

唐春景忽然有些明白,或许他们不仅仅沾了帮老人搬东西的光,或许是沾了崔同禾的光。看来这个人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大型国企的厂长都这么赞赏他!

出了国棉一厂,徐盛瑞生气的说道,“曹甸军人品太差劲了,贪婪又无耻,张口就编瞎话。”

唐春景淡淡的说道,“他能做到采购部主任,就说明他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还是想想与他的关系怎么补救吧,不然他再给我们后期找麻烦。”

徐盛瑞有些恼,“真不想给他打交道了。”

唐春景听着他有些孩子气的话,不禁好笑,“你说你锻炼了这么久了,怎么还跟个炮仗似的,遇见火就着,就不能沉着一点,理智一点?”

徐盛瑞无奈地两手一摊,“天生如此,我有什么办法,就像你和顾老大似的,等闲几个人能跟得上。”

“谁天生会这样,还不是慢慢锻炼出来的。”唐春景说到这里直皱眉,“说着说着又扯远了,明天找机会把曹甸军约出来,让他心理平衡一点,省得他给我们使绊子。”

“他能使什么绊子?”

“厂长哪是那么容易遇到的,供货、付款,他有的是整治我们的方法。”

徐盛瑞叹了口气,“想挣钱真不容易。”

这已经算很容易的了,唐春景默默地想,种地更累不容易,赶上风调雨顺的时候,还能多收上三五斗,如果赶上年头不好,哭都没处哭去。

不管怎么样,国棉一厂算是拿下了,接下来还有二厂、三厂、锅炉厂、各机关单位等等,任重而道远啊!徐盛瑞说的真不错,想挣钱真不容易。

在东安市跑了一天,帮着徐盛瑞安排好明天所需要拜访的客户,傍晚又回了清水镇,油坊里还有很多事情要等着她处理,她不能只跟着徐盛瑞在外面跑。

到油坊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工人们正在正常的加班,宋师傅似乎正在听收音机,她静静的看了看,没有多打扰,便想要回家了。

院子里推车子的时候,宋师傅忽然出来叫住了他。

“春景,你等等。”

“宋师傅,什么事?”

“明远给你送东西来了,过来啊。”

其实,唐春景本不想过来的,但昨天下午的时候,顾明远说要他下班之后要过来,她便忍不住的停了下来。没有见到他,内心有一点小小的失落,不过听到宋师傅的话,瞬间又雀跃起来,原来他来过啊!

她欢快的迈着脚步,朝着宋师傅的门房走去,笑道,“是什么呀?”

宋师傅乐呵呵的笑道,“我猜肯定是好吃的,喏,在炉子上放着呢。”

看着那个长方形的银色饭盒,唐春景心里暖暖的,问道,“他什么时候来的?”

“有半个小时了吧,说晚上还要和镇长他们去吃饭,就没等你。”

唐春景拿起饭盒,盒子外面有些烫手,打开之后一股清香的味道扑鼻而来,她惊呼一声,“酒酿圆子羹!”

其实这并不是北方常做的菜,来这边之后一直没有吃过,没想到顾明远竟然会做。

鲜香的米酒上面漂浮着嫩白嫩白的小圆子,有红色的枸杞点缀,还有黄色的小桂花......可能因为闷的时间太久了,小桂花已经舒展开来,变得有些大,可是却不妨碍它的香味。和桂花糯米藕一样,酒酿圆子羹,也是她非常喜欢的一道美食。

唐春景捧着这碗还热乎着的酒酿圆子,鼻中一阵酸涩,忽然感觉好幸福。在这个陌生的年代里有人这么记挂着你,就算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心里都是暖的。

“宋师傅,您也吃点吧。”唐春景捧着盒子问道。

“我可不吃,你快吃吧,顾明远没见着你可失望了呢。”

唐春景不是一般的女孩子,笑道,“您老你就别打趣了。”她说着捧着盒子,坐在了炉边,拿了勺子,一勺一勺的吃了起来。

酒酿还是温热的,一口下去,肚子里便有了暖意,一天的劳累随着这股暖意渐渐的散去,抱着盒子,她有一种想要天荒地老的感觉。

吃着吃着她忽然想,若是她今天没有来油坊,顾明远会不会失望自己没有吃到他做的圆子羹?

第114章 帮个忙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罗氏一边抱怨她回来晚,一边帮她去热饭。

唐春景已经吃过酒酿圆子羹,一点都不饿,便没再让母亲热饭,她打了热水,准备洗完头就去休息了。在外面跑了一天,累的浑身难受,真想躺到暖烘烘的被窝里,舒舒服服的睡一觉。

解了头发,转眼看到橱柜上放着的花生油只剩下一瓶了,她随口问道,“娘,怎么就剩下一瓶油,那一瓶吃了?好吃吗?”

罗氏淡淡的说道,“你嫂子今天回娘家了。”

唐春景顿时明白了,嫂子肯定送她娘家去了。今年家里种了大棚,嫂子回娘家便勤了些,三不五时的送点菜过去,或者送上二斤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