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40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42 章

唐春景听的心中一震,对啊,这些问题她怎么没有考虑到?

顾明远头疼了,拿手捏着额头,无奈的说道,“前些时候我便和乡里说了,齐书记嘴上说开会讨论了,可到现在还没拿出个方案来。”

唐春景想了想,说道,“这事大概也不难解决。”

顾明远顿时放下手,有些惊讶的看向她。

四目相交的那一刻,唐春景微微的笑道,“开培训班吧,培训如何建造大棚,还有种菜技术,可以找有经验的老农或者技术员给大家上上课,交流交流。可以不用去乡里培训,太正式了大家反倒会拘谨,三五个村集中一下,有兴趣的都可以来参加,还可以组织大家去上塘村参观大棚。”

培训这个概念对于现在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在现代这可是最常用的手段。

这绝对是个好方法啊!

顾明远立刻说道,“我可以给市里申请,调两个技术员过来给大家一起上课。”

“对,技术员也行,农业专家也行。”唐春景点点头,“看吧,事情没你想的那么难,以后有事就说,只给自己压力会压垮的,是不是?”

顾明远有些苦笑的意思,这件事他早和齐书记说过了,可没解决啊,不仅他们没有好点子,就连自己不也没想出解决的办法么。

躺久了,顾明远只觉得后背有些汗津津的,他抬头看看吊瓶,还有大半瓶,估计还得一个小时才能滴完,他索性不躺着了,接着就要起身。

唐春景连忙上前扶住了他,“你要干嘛?”

“起来走走。”

唐春景弯腰给他拿了鞋子放好,要下床的瞬间,顾明远有些尴尬,干了一天的活了,他的鞋子又脏又臭,春景一点都没嫌弃。

站起来,才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换了,还是一身新的。

唐春景帮他举着吊瓶,看他疑惑,不由得笑道,“别看了,我给你买的,正打算回家的时候给你送,没想到送这来了。”

顾明远微眯了眼睛,嘴角上也带了笑意,他坐在床沿边上,穿好鞋子刚要起身,忽觉一阵目眩,又重重的坐了回去。

“慢点慢点,”唐春景连忙说道,“躺久了,再起来就容易头晕,你还是在这坐坐,一会感觉身上有劲了再起来走走。”

顾明远坐在床边上,表情十分懊恼,他身体素质其实不差的,再怎么样,就不能支撑过去今天?

唐春景见他心情不爽,特意与他说话转移注意力,便讲起齐书记与何干部来时的情形。

顾明远听她讲何干部,有些疑惑的说道,“何辉?”清水镇的乡政府不只一个姓何的。

“不知道叫什么,就是之前跟你去过工地的那个人,脑袋上有些秃顶。”

“那就是他了。”虽然不止一个姓何的,但是秃顶的人却只有他一个。

唐春景纳闷的问道,“他之前不是去过几次工地,还和你一起盯过好几天呢,后来怎么不去了?”

“和后梁村的村长发生点矛盾,从那以后就没再去过。”

唐春景冷哼一声,“我对齐书记没意见,就是那个快秃顶的人有些讨厌,我看他要帮忙是假,想要抢你的功劳才是真!”

顾明远淡淡一笑,极有自信的说道:“他抢不走的。”

唐春景皱眉,“别那么笃定。”

“我虽然无心政治,也不喜欢争名夺利,但并不代表我不会经营,也不代表我不会保护所属于自己的东西。清水镇的公路是我修起来的,就是我修起来的,就算上面看不到我的功劳,但谁也不会、也不能从我这里分走一杯羹!”

顾明远还是那副慵懒的神气,但笑意里却带着锋芒。

唐春景突然意识到,慵懒只是顾明远的伪装。

众人看得见他的慵懒,只当他是一只小白兔,其实他真的是.......一只狼!(虽然那句话是在那样的情形之下说出来的。)

众人只以为他老实可欺,其实他早就给自己设了屏障。

唐春景渐渐的松了一口气,她自认为了解顾明远,其实还是不够了解,她害怕他没有政绩,不能平步青云,她担心他年轻,处事不够圆滑,所以他的大事小情都想着。担了许久的心也渐渐的松懈下来,或许从此以后,她真的不需要替他操这些心了。

嗯,到底是她喜欢的男人,就应该如此!

没多大会冯强便带着饭过来了,她陪着顾明远吃完饭,没等他打完针,她便要回家了,顾明远只是劳累过度,并不是什么大病,她在这陪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明天早点过来给他送早餐。

她一个人回家,顾明远不放心,可若是让冯强松她,唐春景又放心不下顾明远一个人在这里。

于是冯强很干脆的说道,“春景,要不你就别走了,我去你家和你妈说一声,就说今天有事耽搁不回来了。”

唐春景想了想,对冯强说道,“算了,我等顾明远打完针,你去送我。”她接着问顾明远,“这样可行?”

顾明远听到冯强的建议,心中十分期待唐春景能够答应,听了唐春景的话,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可是不回去的确不是回事!

第147章 贫富差距

唐春景还是回了家,等着顾明远打完针之后,让冯强去送的她。其实真的没必要送,夏天,大家休息的都比较晚,很晚了路上也会有人。

她让冯强把她送到村口,便让他走了。村里面到处都是乘凉的人,万一让人看见了实在是不好看。

回了家,罗氏正带着佳佳在院子里乘凉,见着唐春景回来了,口气有些责备,“以后别回来这么晚,不知道娘挂念着你么?”

“娘,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能有什么事,以后就算回来晚了,您也别担心。”唐春景走过去坐在她身边,低声说道,“我下班的时候正好遇见了顾明远,他在工地晕倒了,低血糖还发高烧,住在乡里的医院了,我在那等着他朋友来了又回来的。”

“哎呀,好好的怎么还生病了?”罗氏惊讶的说道。

“累的啊。”

“你大哥上次见他,说变得又黑又瘦了。”罗氏说起来很是感慨,“不过他真是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北面的路快修完了吧。”

“正好今天完工,娘,他在这边也没有什么家人,我想明天早上早起来给他送点饭过去。”

罗氏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唐春景把要说的话都给母亲说了,便想要回房休息。没想到母亲却又叫住了她说道,“二丫,你手里还有没有钱?”

唐春景惊讶,“您要用钱?”据她所知,母亲手里的钱应该不少,没有找她借钱的道理啊?

罗氏还没有说话,就先深深的叹了口气,“玉川要建大棚,你玉峰表哥也要建,今年盖大棚的多了,材料涨了不少钱,去年咱们家才花了两百多一点,今年就要涨到了两百六了,他们俩一人从这儿拿走了一百五。”

“即便是这样,您手里应该不会缺钱啊,过年的时候我不是给了您五百,难道都花了?”

大晚上的看不清罗氏脸上的表情,但听她的语气能感觉的出来她很无奈,“你给我的钱,再加上你大姐挣的钱,一共存起来八百,我手里还有四百多,寻思着已经不少了,但你那两个表哥一下子就拿走了三百钱,今天你大姑来家里借,你表哥我都帮了,不能厚此薄彼不帮你大姑是吧,她今天拿走了一百,你大姐倒是手里有钱,可我总不能去拿她的钱吧。”

父亲没有弟兄,就只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原来他还在的时候,几家走动的还比较勤,自从父亲过世之后大家便极少往来,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哥带点东西去看看大姑和二姑。

是啊,里外都是亲戚总不能不帮。

唐春景又问道,“娘,是不是咱们村也有来借钱的?”

罗氏心道还是二丫聪明,一下就说中了,“他们来了,娘总不能一家都不借,哪怕拿个三十五十的给人家救急也行啊。”

自己家条件在村里来说,虽然算是好的,却不能算是大富大贵,若是这样下去那还了得。

唐春景知道母亲是个极要脸面的人,只要别人张口,她不一定能拒绝得了,想了想便道,“娘,您不能这样,该拒绝的时候就得拒绝,要不您就让他们写借条,不能到最后钱借出去了,却回不来了。”

“谁借钱不还,又不是赖皮!”

“娘,您不知道,人一旦有了贫富的悬殊,日子过得不痛快的人,心里就会有很多负面的情绪变化,比如说嫉妒、不满、仇恨等等,所以您不能这么心大,知道吧。”

罗氏怔怔的说道,“听你说的怎么这么可怕?”

怎么是说的可怕呢?这是一种社会现象,仇富的心理,从古至今都是有的。

国家为什么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之后,又立刻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就是因为贫富差距的增大,会让这个社会出现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如果当大家的生活普遍都提高了,都有一个好的生活,那这个现象便会差很多。

“如果我们一直很贫穷,把钱借出去了,别人可能会紧着就还了。但如果我们条件好,大家你可能就会想,反正他们家那么有钱,也不差我们这一点。”对于罗氏来说,只说道理比较容易难懂,所以唐春景用例子来解释,“您还记不记得原来住我们家隔壁的花大婶子,咱们家卖豆芽的时候,她总是在旁边说我们的风凉话,这就是她宣泄她内心不满的一种方式。”

罗氏听着不说话了,好像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她半晌才道,“让人家写借条,这样好吗?”

“没有什么不好的,”唐春景说道,“这是天经地义的,要么就别借了。这事您若是做不了,让我大姐来做。”

罗氏想了想,说道,“算了,还是我来吧,你大姐以后还要在村里生活,让人家说三道四的可不好。”

唐春景点点头,“我再给您拿三百块钱,您悠着点,不要别人说借多少,您就给多少,咱们家的钱不是大风刮来了,都是流血流汗挣回来的。”

“娘知道,若是这点心眼都没有,那娘岂不是成了傻子了?”

唐春景起身回了房里,给母亲拿了钱出来,自己去洗澡睡觉去了。躺在床上,她静静的想,什么时候才能脱离农村呢?并不是农村的生活环境不好,而是琐事实在是太多了。但是按照国家目前的情形来看,也只能这么按部就班的来,等待机会吧。

第二天,唐春景起了个大早,准备熬粥做饭,蒸鸡蛋羹。起来才发现大姐已经在做饭了,粥都快熬好了,她惊讶的说道,“大姐,你怎么起这么早?”

唐春华笑道,”昨晚上娘都和我说了,马上就好了,你先洗脸刷牙,一会我给你盛出来。”

“蒸鸡蛋了吗?”唐春景连忙问道。

“蒸了两个,够不够,不够我再蒸。”

“够了够了,”唐春景笑道,“大姐,你最好了!”

唐春华笑了,“行啦,别这么嘴甜了,快去吧。”

因为去的早,医院里静悄悄的,唐春景轻轻的推开病房门,吃了一惊,徐盛瑞与冯强在另外一张病床上躺的东倒西歪,而本该是顾明远睡的床,却不见了人影。

第148章 探望

正在想着,楼道那边忽然有了脚步声,唐春景回头,正是顾明远从那边走过来,他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白色的棉布上衣,藏青色裤子,整个人清清爽爽,只不过等他走近了一看,却发现他不是太有精神。

“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顾明远站到了唐春景面前,轻声问道。

唐春景见他面色发红,伸手直接探了一下,没想到顾明远却躲了,“没事了。”

唐春景嗔道,“没事你躲什么呀?”说着手到底放在了顾明远的额头上,刚碰触到便觉出他的额头热了,还好不像昨天似的那么滚烫。

唐春景皱眉,“还发烧,等着,我去叫护士。”

“一会他们就上班了。”顾明远拉住她,“发烧会反复正常。”

“嗓子疼不疼?”唐春景问道。

顾明远点点头。

“张嘴我看看。”

顾明远有些别扭,“别看了,今天打个针就好了。”

唐春景瞪了他一眼,“发烧了还乱跑。”

“回家换身衣服,天热不洗澡实在是太难受了。”

唐春景皱眉,“你不仅发烧还低血糖,昨天吃的少,今早还没吃饭,若是你再晕倒怎么办!”

顾明远轻笑起来,“哪里就那么脆弱了。”

“别笑,”唐春景的表情很严肃,“顾明远,自己的身体得拿着当回事啊,没人替你难受,知道吗?”

“行,行,知道了。”顾明远伸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好了,快进来休息休息吧。”

唐春景却站着没动,“他们俩还在,我去外面坐一会吧。”

顾明远接过她手中的饭盒来,说道,“你等我一下,我陪你。”他转身放进了病房里,又快步的出来了。

乡镇的医院虽然不大,但是在现在的农村来说,还算是整洁,后面还有个小园子,虽然小,倒是很好看,路边栽了几棵青松,园子里种着百日红和月季花,长得枝繁叶茂,花儿也开的茂盛,园子的最角落里有个刷了白漆的椅子,只不过这会上面的漆已经开始剥落了,露出原木的颜色。

唐春景走了过去,先将上面落着的杨树叶子给拂掉,才让顾明远坐下的。

晨光正好,两个人静静的靠在一起,对面的百日红的花树上,有两只小鸟叽叽咋咋的叫着,声音灵动清脆好听,真是静谧又美好的时光啊!

顾明远忽的朝着小鸟吹了一声口哨,两只小鸟顿时惊恐起来,张开翅膀飞走了,他自己乐的呵呵的笑起来。

“哎呀,你吓唬他们做什么!”唐春景嗔道。

“明明就是他们胆子小。”

唐春景无奈,她接着问道,“徐盛瑞怎的又过来了?”

“是啊,”顾明远脸上带着慵懒的笑意,笑意里带着骄傲,“我来医院他们并没有停工,老徐到的时候他们都快干完了,等着小虎的拖拉机到了,直接装了废料就收工了。”

唐春景看着顾明远脸上的笑容,不由得笑道,“你很骄傲?”

“当然!”顾明远感慨的说道,“可恨我还是小人之心,之前还想着我来了,他们也就散了,没想到大家这么自觉。”

“恭喜你,顾明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民心。”

“还差得远呢!”

明明很谦虚,可是他的脸上带着大大的笑容,说明他很得意啊!

两个人坐了许久,有了蝉鸣声,才慢慢的回病房,冯强已经醒了,老徐还在睡。

冯强指了指徐盛瑞说道,“让他睡吧,我先回油坊了,看大家上工了没有。”

“我和你一起,”徐盛瑞说着睁开了眼睛,从床上坐了起来,他看了一眼唐春景,懒懒的说道:“省得别人总说我是电灯泡。”

呃......这种问题绝对无法反驳。

送走他们俩,没多久护士就开始上班了,折腾到九点顾明远才吃了早饭打上吊瓶,空腹血糖还是低,医生检查之后才发现,他的扁桃体溃脓的厉害,半边肿的都快堵住嗓子了。

大夫问他从什么时候嗓子开始不舒服的,唐春景这才知道顾明远的喉咙已经不舒服半个多月了。她无话可说,他也太能坚持了,自己身体不舒服就不知道来瞧一瞧?

打上退烧针,顾明远的体温又渐渐的退了下来,他知道唐春景事情多,左右自己这边也无事便让她先回去。她也想着回去处理些事情再回来,收拾了东西还没走,忽然呼呼啦啦的进来一群人。

为首的竟是赵家村的村支书赵大海,唐春景看过去,众人虽然都是农家汉子的打扮,但衣着干净整洁,一看都是特意换洗了干净的衣服过来的。

顾明远吃了一惊,顿时从床上坐了起来,“赵支书,你们怎么来了?”

赵大海笑道,“怎么样了,没事了吧,昨天可把我们给吓坏了。”

“没事了,就是发了烧,没多大点事。”

“大家都要来,我们就组织了一下,开了拖拉机一起来的。”赵大海回头看了一眼,有个年轻人提了个一篮子鸡蛋过来,笑道,“顾干部,平时我们给你什么你都不要,这鸡蛋都是自己家的鸡下的,都没花钱,这个你总能收了吧。”

顾明远在村里跑的时间长了,也知道鸡蛋对于农户来说意味着什么,他连忙说道,“赵支书,这个我绝对不能收,您还是都带回去。”

“带来了,就没有带回去的道理。”赵支书大声说道,“你要是不收,就是看不上我们的东西了啊。”

顾明远内心十分感动,“那就谢谢大家的心意了。”

有人笑道,“顾干部,咱们说好干完活之后喝酒的,这话可不能食言,等你好了,咱们可得补上。”

顾明远不无动容,立刻朗声说道,“好,等我好利索了,就去赵家村,咱们再聚起来。”

“好!”病房里一阵热闹。

唐春景看着后面人群中的一个人,有些惊讶,赵平涛竟然来了,他推了平头,穿了一件白色的汗衫,下身是粗布裤子,脚上是一双白布鞋,倒也干净。家中若是有人过世,农村的习俗是要戴一年的孝,赵平涛的白鞋给他娘穿的吧。

第149章 悄悄的来了

唐春景不是惊讶赵平涛会来,而是惊讶他的精神状态,这次见他,他好像没浑浑噩噩的感觉了。

很显然赵平涛也看到了唐春景,也是一副吃惊的样子,大概他很惊讶为什么她也认识顾明远吧。

赵支书带着大家和顾明远寒暄了一阵子,也没留太久,便带着大家回去了。巧了,他们刚开始往外出,齐书记来了,他不是一个人,还带了几个同事,见着那么多的百姓他们都吓了一跳。

赵支书来乡里开会的次数多,自然是认识齐书记的,又是免不了一阵寒暄。护士过来想让大家小声一点一听说是本镇的书记过来探病的,便又退了回去。

唐春景本想回油坊处理事情的,结果齐书记一来他就走不了了。

齐书记带了四个人来的,直接坐在病房里开了一个小型的座谈会。

“明远,公路已经完工了,我今天给区里汇报了,区里领导非常高兴,这次理应给你立头功啊!”

顾明远十分谦虚的说道,“我不敢邀功,都是因为咱们乡里的决策正确还有您的大力支持,不然就算我有再大的能耐这条路也修不起来。”

对于顾明远的话,齐书记显然很受用,他不疾不徐的说道,“区里的领导说了,北线通车是大事,要请示请示市里,看是不是办个通车的仪式。这条路是你带人修的,你最清楚里面的艰辛,等你好了,好好写个稿子,到时候在会议上发个言。”

唐春景心中一喜,如果顾明远能在通车仪式上发言,对他来说绝对是件好事啊。先前她还总担心他的功劳被抢了,可真是白担心了。不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连领导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不由得便对齐书记的印象提升了几分好感。

顾明远倒是很平静,说道,“谢谢齐书记,等我好了,再向您具体汇报情况。”

齐书记笑道,“好,不着急,你好好养病。咱们崔主任知道你病了,很是着急啊,一直托我转达他的问候。”

顾明远惊讶,“崔主任怎么会知道?”

“今天他在区里开会了。”齐书记脸上笑眯眯的,心中却想,也不知道这个顾明远怎么就得了崔主任的青眼,对他真是关照,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别人不知道的关系?

原来如此。

唐春景心中在想,若是崔主任不知道,齐书记会让顾明远写发言稿吗?当然了,这种事情肯定是没办法问的,官场就是这样一丁点的风,方向就变了。

不管怎样,唐春景还是替顾明远高兴,是金子,无论怎样都不会掩住它的光芒。

齐书记和顾明远说了一会便走了。

唐春景看着那一大篮子鸡蛋,真心觉得尴尬,偏偏让齐书记遇上了,万一他心眼小,再说顾明远收受贿赂,那真是有嘴都说不清了。她说道,“这些鸡蛋,不如给齐书记送一半过去吧。”

“不用,先在这放着,等我好了,送镇上的养老院去。”

唐春景......

她对着顾明远竖起大拇指,厉害,好啦,她真的什么都不用管了。她看看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去问了问护士只剩下一瓶针了,索性不回油坊了,等他打完一起出去。

顾明远反复烧了三天,到第四天才不发烧了,血糖也渐渐恢复了正常。不知怎的,区里有通知,不办仪式了,等路晾干了直接通车。

唐春景颇觉遗憾,为顾明远也为自己,他失去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而油坊也失去了一次做广告的机会。

但唐春景不知道的是,崔主任来了。

清水镇基本上没人知道,除了顾明远和几个村的村长。

北面通车,区里有指示说不办仪式了,大家便没在过去。只不过这是大家的辛勤劳动的成果,清路障这天,还是有很多村民自发的来了。

热热闹闹的清完了路障顾明远被大家围在中间高声讲了几句,他的话刚落音,便有人指着不远处惊叫道,“看,今天通车,还真有车过来了。”

中间的路障早就清掉了,他们站在北边,车是从南边开过来的。

顾明远先是眯着眼睛,接着睁大了,如果他没看错,应该是市委的车。

路两边有不少人,大家看到有车来,都自觉地闪开一条道,但当车开到人群多的地方时,竟停了下来。顾明远见状深吸一口气,连忙大步的跑了过去。

那人从车上下来了,抬起一只脚来不断地踩着地面,好像要试试这公路有多坚实。

顾明远气喘着气跑过来,朝着来人便伸出双手去,“崔主任,您怎么来了?”他的身体才刚好一点,今天还得去医院输液,他打算和众人清完路障之后再去医院呢。

崔同禾同顾明远握了手,仔细着打量了他半晌,才缓缓的说道,“黑了瘦了,也丑了,人也没精神了,身体没事吧。”

顾明远笑了起来,“多谢崔主任记挂,早好了。”他朝着众人招招手,“这是市里的领导崔主任,大家热烈欢迎崔主任的到来。”说罢自己带头鼓起掌来,众人也跟着鼓起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