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66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68 章

“是你自己喝的多,还赖酒酒劲大。”唐春景瞪了他一眼,“你还好意思说,喝这么多酒做什么。”

顾明远有些委屈,“我也不想喝啊,我怕不喝给你丢人,清水镇的女婿不是都这个喝法?”

清水镇的女婿!

唐春景满脸黑线,现在还不是好吗?她不知道说什么好,真是个实心眼,就不能找个理由推脱掉啊。

“起来喝口水吧。”唐春景端了碗递过去,温度正好。

顾明远接了过来,一口气喝下,将碗放在了桌子上,朝着唐春景伸出了手,说道,“抱抱。”

“抱什么抱一身酒臭味!”

顾明远将袖子伸到自己的鼻子跟前,使劲嗅了嗅,自己也做出一副嫌恶的表情来,果真一身的酒臭味,难闻死了。

“我给你找身绍宁的衣服,你先换上?”唐春景问道,绍宁没什么好衣服,她怕顾明远嫌弃。

“行。”

唐春景开了衣橱去找衣服,绍宁的衣服基本上都在学校里,能留在家里的都是又破又旧,好不容易找了两件没补丁的拿给了顾明远。

“衣服都是粗布的,穿上可能不太舒服,你将就着穿吧,回去就换下来。”

顾明远接着就解开了衣服的扣子刚要脱,唐春景连忙转过身体,背对着他。

顾明远故意逗她,“我脱衣服我都不怕被看,你还害羞呢?”

“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唐春景说完开门出去了。

没过多大会,顾明远便出来了,唐春景站在,走廊前的柱子旁抬头看着天上的晨光,听到后面的动静,她转身一看,捂着嘴巴呵呵的笑了起来。

顾明远比绍宁高一点点,他着绍宁的衣服应该可以。但这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衣服了,无论是上衣的袖子还是裤子的裤腿儿都要短一点,跟个捞鱼的似的,大概这是绍宁上高中时候的衣服吧。

“少年,敢问你今年几岁?”唐春景戏谑的问道。

顾明远伸手拽了拽自己身上的灰色粗布小褂,低头看着说道,“显得我很年龄小?没有吧。”

唐春景点点头,笑道,“跟个十六七岁似的,要不要去山上走走?”

第244章 路要自己走

已经夏初了,山上的草和树已经长得十分茂密了,满眼的绿色,十分好看。

“求之不得呢。”顾明远欢快的说道。

唐春景拿着钥匙开了大门,带上顾明远朝着后山出发了,去后山一般遇不上人。

早晨的空气清新湿润,深深的吸一口十分的舒服。路边的野草已经没过了脚踝,微风掠地吹过,两边的灌木沙沙作响,抬眼一看高山绿树,清风白云,风景真好!

厚山的小路很窄,草丛上面有微微的露水,两个人没有并排走路,免得湿了鞋袜。

唐春景走在前面,忽的说道,“北山沟镇虽然穷,但北山沟镇有一条大河,从他们的山脚下绕过直通明珠水库。据说这条河,千百年来就没有干过,所以那边的山,不像我们这边的山似的,天一旱山上的果树就得靠天结果子,像那边的山地种果树最好。”

顾明远走在后面,脚步突然顿了,语言晦涩的说道:“你已经知道了?”

“调令下来,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我呢?”

顾明远苦笑,“我怕你会难过。”

“幸亏郭行长早说了,我早好心理准备了。”唐春景默默的说,“整天在一起虽然好,但是人活着总得有追求,再说了,不过是三十公里地的距离,修一条直达的公路,就算骑摩托车一个多小时也就到了。”

顾明远被她宽广的胸怀感动了,不由得精神一振,沉声说道:“放心,等我到岗,肯定先把修路这事给办利索了。”

“咦,好像很有信心当好这个书记啊!”

“不知道什么才算是好,我想跟在清水镇一样,让老百姓们能吃得饱,穿得暖,有房住,有钱挣。”

“这就是好啊,”唐春景笑道,“怎么样,要不要聘请我当军师?”

“那是当然的,若是没有唐军师出谋划策,我这个前锋可拿不下阵地啊!”

顾明远说着笑了起来,唐春景也笑了起来,问道:“什么时候过去?”

“五月一号前后吧。”

“这么快!”唐春景十分吃惊,这就四月底了呀。

“是啊,”顾明远说道,“那边的书记因病住院,已经空缺很久了,这边的工作又不忙,所以上面希望我尽快回去。”

唐春景疑惑的说道,“他是不是故意不回去的?”

“不是太清楚,他在北山沟待的时间也不算长。”

看来十有八九是了,唐春景心道,这种人太无耻了,为了逃避,竟然想出生病的办法来。

“王振兴接得了清水镇这一摊子吗?”唐春景怀疑的问道,自从上次王为忠的事情,她一点都不信任他。

顾明远淡淡的说道:“他们家那边已经在安排人过来给他帮忙了。”

唐春景冷笑道,“家里有权就是好,逮着别人给你铺路。”

他们俩一边聊一边走,不知不觉便到了一个小山头。

顾明远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了下来,拍了拍自己的腿,示意唐春景坐在他的腿上。

唐春景瞪了他一眼,坐在了他身边,上塘村的劳动人民实在是太勤劳了,天不亮就有上山劳动的,指不定就从哪个犄角旮旯里蹦出来了,她可不敢冒这个险。

顾明远握住了她的手,淡淡的说道,“没关系,就算没有人给我们铺路,靠着咱们自己一样能走出一条金光大道来。”

因为郭江河,顾明远当时有了压力,他觉得自己必须要飞快的往上爬,所以才给崔主任送了礼示好,但是经过了王振兴的事,他忽然发现,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自己修的路走着才最踏实。

并不是当时的路走错了,而是一种情况一个想法,当时的自己没有办法罢了!

往下看去,整个上塘村尽收眼底,向远处看去,高远辽阔,渐渐地内心也跟着宽阔起来,没关系,他还年轻,他的路会走好的。

早晨的山上很冷,但因为爬山,身上并不冷,两只手握在一起,十分温暖。坐了很久,等身上的汗也都消的差不多了,才起身往山下走去。

第245章 两个疯子

顾明远要去北山沟镇上任了。

唐春景跟着老徐一起开了油坊的轻卡去送他,忽然觉得时间过得好快。

从顾明远来清水镇已经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从五千块钱到拥有了一个食用油加工厂、两辆轻卡,这中间的辛苦若是数细起来真是数也数不清。

新宁县在东安市的东面,也就是在清水镇的东面。

临出发之前唐春景与顾明远做足了功课,他们共同研究过地图,从清水镇到北山沟镇的距离其实就是隔了一座山,要从旁边绕过去,一绕就远了,所以才有了这三十公里的距离。

但听说还有一条路,是民国时期从两座山头中间用火药硬生生的炸出来的。这条路能直通从清水镇去南齐的公路上。那条路现在也有人在走,但因为总从两边往下落碎石头,很危险,走的人便少了。

他们俩从地图上看过,若是那条山路能打通,从北山沟去南齐市比去东安市还近。

唐春景与顾明远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那条最近的路,也是一条危险的路。他们俩的想法一致,若是这条路能打通,说不定北山沟就有救了。

现在不是雨季,就算有落石,这个季节也不会有。况且这条从夹道中开出来的路,并不是太长,听说也就两三百米的样子。也不可能太长,毕竟这是用火药炸出来的路。

顺着清水镇的公路从南向北,开了大约有十里地,然后便开始向东拐弯。一拐弯便是土路了,这边还是清水镇的地盘。

往里延伸了大约三四里地的土路,旁边便开始有了山脉,沿着山脉渐渐的往上开了,卡车也开始颠簸起来,没过多久便是一个村庄。这个村看上去还好,虽然还是山脉,但平地还是挺多的。

再往前开,就是山路了,虽不弯弯曲曲地羊肠小道,想要开车根本上不可能。

徐盛瑞先从车上跳了下来去车厢里搬顾明远的行李。

徐盛瑞站在车厢里双手抓着护栏看向顾明远,郑重的说道,“老大,你若是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顾明远举着双手让他往下扔行李,说道,“你要是害怕,就跟着司机一起回去吧。”

徐盛瑞咬紧牙缝,从里面蹦出来四个字,“两个疯子!”

好好的路不走,非得走这么危险的地方,万一石头真的从上面往下落跑都跑不开。

临出发之前,徐盛瑞再三嘱托司机,明天一定得走正常的路去接他们。他不可不想走这条路。

徐盛瑞与顾明远一人背了一个大大的行李包,被褥、衣服什么的都得带全了,不然可没处买。

唐春景背的则是自己用的东西,她打算陪着顾明远在这住一晚,当然了徐盛瑞也会住一晚。

三个人开始上山了,看出来这条山路走的人少了,从石缝里长出来不少野草,若不是有休整过的痕迹,真难看出来时条路。好在山坡平缓,不至于太难走。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的功夫有个大约一里地的急弯,往前能隐隐看见从两座山头当中有一条路穿过,看来那个便是会有碎石掉落的路了。

再往前走,拐过急弯,看着眼前的景象,三个人有些傻眼。两个三米高的山头之间,有一条两米多宽的路,但是尖利的碎石几乎要把整个路面都给淹没了,而且两边的石壁还有要往下滑的趋势!

徐盛瑞早把行李扔在了地上,一屁股蹲在了行李上面,看着那些尖利的碎石头,他的腿肚子几乎要打哆嗦。这哪里是路啊,是刀山吧!

唐春景把背包放了下来,说道,“咱们休息休息再走。”

顾明远也放下了行李,看看前面的路,眉头微皱,凝神走了过去。

唐春景紧跟其后。

徐盛瑞刚想喊住他们俩,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小声嘀咕道,疯子果然也只有疯子才能相配!

顾明远走了过去,捡起一块稍大点的石头用力的朝着石壁砸去,哗啦啦…结果掉下来一滩。

“应该是石头材质的原因,再加上年代太久整体有些风风化了,你看里面还是这样的石头。”顾明远皱着眉顺着山的横面看过去,一直延伸到很远,想要全部炸平那是不可能的。

唐春景用手搓了搓石头,没有搓下来粉末状的东西,她很赞同顾明远的话。

唐春景曾去过一个海边的风景区,海边的石头全是悬崖的样子高耸在海滩处。从入了景区开始便是走木头架桥,桥下面便全部都是从石头悬崖上瘫下来的碎石头。

当然了,这是常走的路,肯定不能架上木桥,因为木桥限制性因素太多了,车辆是没办法通行的。

“或许可以把路开的再宽一点。”顾明远似乎在自言自语。

唐春景弯腰从下面捡起来一块比较小的碎石拿在手中,碎石并不是那种跟石子似的,而是成片状的,每片都有三四公分长宽。

她听到顾明远的话了,符合的说道,“是的,把路开的宽一点,最好在石壁上砸上铁丝防护墙,这样石头就掉不下来,两边顶多会往下滑!”

“铁丝防护网?”顾明远眼前一亮,“是不是像咱们公司的大门一样,用钢筋焊起来中间有空隙的那种的?”

“对,就是那种。用铁丝拧的会软一些,这样整片的往上砸会比较贴合石壁。”

这个主意太棒了,他怎么没有想到?

顾明远抬起头来看了看,现在没有石头从上往下掉,他说道,“走过去休息一下。”

两个人走到徐盛瑞那边,顾明远却去薅了一大抱野草过来,坐在地上,双手忙活起来。唐春景不明白他在做什么,只见他拿着野草,三拧两拧的拧出一个底子出来。

唐春景还是没看出来顾明远做的什么,那边徐盛瑞已经在说道,“老大,我的给我拧的厚一点啊。”

“干嘛呢。”唐春景纳闷的问道。

“打双草鞋。”顾明远抬头看她,笑着说道,手下却没耽误。

“你会打草鞋,太厉害了吧!”唐春景赞叹道!

徐盛瑞嘴角抽了抽,他这个电灯泡是不是要躲远点?

“我爷爷教的,小时候我们经常打了草鞋办成红军玩打仗。”顾明远一边打草鞋,一边给唐春景讲小时候的故事。

第246章 走刀山

两刻钟的功夫,三双草鞋便打好了。虽然绿呼呼的样子不好看,但是鞋底整体厚实,套在鞋子上应该能够好点。三人也休息够了,套上鞋子,开始朝着夹道出发。

即便脚上套着草鞋,偶尔踩上一块尖利的方向朝上的石头,脚丫子仍旧被扎的很疼。

二三百米远的路走下来,三个人都被扎的龇牙咧嘴。

刚走过去,徐盛瑞便坐在了地上,脱了鞋子看脚,他怀疑自己的脚被扎烂了,这哪里是路,绝对的刀山啊!

顾明远与唐春景却站住了,站在此处远方看去,山连着山,绵延起伏,山上郁郁葱葱,满眼的绿色。山与山中间有一片大大的山谷,周围的山将其绕在其中,像一个大月牙似的,点点屋舍藏在其中,隐约可见。

而下山的路,隐藏在山的拐弯处,曲曲折折,似乎只要走过去,便会柳暗花明。

唐春景忍不住不伸手指过去,“那边是北山沟镇吗?”

“应该是。”

唐春景几乎当场垮掉,有个词叫做望山跑马死,意思是看着山的距离很近,其实能把马累死。

顾明远也有些后悔,实在不该带着春景来受苦。

“春景…”顾明远犹豫了,“到前面咱们找户人家,你在那等着,我到镇上找辆车子来推你。”

唐春景呵呵的笑了,“当我是千金大小姐啊。”她将背包甩到背上,中气十足的说道,“走!”

想当年,她与大哥天天背着背篓翻山越岭的去市里卖豆芽,来回就要走四五个小时,一样坚持了下来。这马上就是下山的路了,她怕什么啊,路再远也有到头的时候。

徐盛瑞快要崩溃了,他真想躺下不走了。

顾明远两个人往前走了很长一段距离,徐盛瑞才背着行李才跟了上来,他一边走一边咬牙切齿的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跟着这俩疯子干那没谱的事!

山路弯弯曲曲,转过了两道弯,便开始有了人家,房舍低矮破旧,但是还有人居住。房舍后面多半会有一点点土地,里面种的不是青菜,而是粮食。由此可见,土地对于山区的人们来说多么的短缺了。

再往下走,房屋越来越多,大概有二三十家的样子,看来这是一个村庄了。很多靠路边的房子连个墙头都没有,随便用木棍一围就是个院子。经过一家的时候,有位长得黑瘦的老大爷正坐在院子里抽旱烟,见到有人经过,惊讶地不得了。

他连旱烟都不抽了,朝着他们喊道,“喂,你们从山上下来的?”

“是啊。”顾明远停在了他家门口,问道,“大爷,能讨口水喝吗?”

“来,来,来,水管够。”大爷站了起来,进了屋拿了三个矮小的板凳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瓢,递给顾明远,指着院子角落的一个水缸说道,“水在那里。”

顾明远与徐盛瑞眼都直了,这意思就是直接拿着瓢喝水?

唐春景还算淡定,村里家家户户有个大水缸,小时候都有个阶段,从外面玩疯了,冲到家里会直接拿起瓢就从水缸里舀水喝。

“大爷,有碗吗?”

黑瘦的大爷笑笑,“碗都没洗,你们将就着用吧。”

唐春景拿着瓢走过去,舀了一瓢水上来,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个玻璃杯子出来,先灌了一瓶子,又把剩下的水递到他们俩面前,说道,“你们俩谁先喝都一样,反正谁也不嫌弃谁。”

徐盛瑞看着瓢里的水直咽唾沫,接过瓢来咬咬牙,大口的喝了起来。

唐春景则坐在了小板凳上,端着杯子喝水,水甘甜清冽,应该是山泉水,口感比自己家的井水都要好呢。

大爷家的院子也是用木头棍子随便围起来的,靠着路边有一棵大大的板栗树,比大人的腰还要粗,树皮都已经成了黑色,但板栗树依旧枝繁叶茂,正是开花的季节,栗子花开满了大树,清香一片。

“大爷,这是什么村啊?”唐春景问道。

“我们这是坞头村,再往下是瓦头村、青头村,再往下走就是北山沟镇了。你们这是打哪来啊?”大爷一边说话,还一边抽旱烟,烟雾阵阵的很呛人。

“我们从清水镇来的,要去北山沟镇,您刚才说还有两个村,得有几里路?”

“不远,六七里地的山路吧,山顶上的那条路还能走?”

一听就剩下六七里地的路,唐春景心里有数了,她回答道,“不大行了,都被碎石头给盖住了,那是什么时候炸开的路?”

“民国四年,”老大爷眯起了眼睛,“有些年头了,你们胆子还真不小,那样的路都敢走,万一出点事,喊人都喊不到。”

顾明远喝了水也坐了过来,问道,“大爷,现在粮食够吃的吗?”

“将将够吃,饿是饿不着。”

“一路走下来,我看着这山上栗子树挺多的,收了换点钱不是挺好的?”

“原来生产队的时候,还组织大家伙去新宁的收购站给卖了,现在都是大家伙自个去卖,收的多的,还值当的跑一趟,收的少了,够那功夫钱吗?路不好走,大都磨成面,做栗子面的窝头吃。”

听着大爷很无奈的口气,徐盛瑞有些纳闷的说道,“栗子这么甜,做成窝头多好吃啊!”

唐春景真想堵住他的嘴。

山里人实在,大爷叹口气说道:“孩子,你是不知道啊,栗子是个好东西,但是吃多了拉不出来啊。”

唐春景黯然,就是这么回事,但是不吃,也不能浪费了啊。

顾明远看着远处,心道还是修路最重要,只要把山货卖出去就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唐春景的目光一直被做成院墙的木棍上的一个东西吸引着,刚开始她还以为是只鸟,看了好久了它还是不动,她就奇怪了,站了起来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假的啊!

她好奇的拿了起来,是个木头的,不是雕刻出来的......她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词‘根雕’!

这是没经过处理的根雕,真的太像了啊!如果再进行打磨上漆,岂不是更好看。

唐春景捧着这只小鸟,走向顾明远惊喜的说道,“顾明远你看这只小鸟。”

第247章 凉

顾明远接在手中看着这个木质的小鸟,十分惊讶,真的太像了啊,甚至连嘴巴和尾巴都有了,托在手心里,小巧可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徐盛瑞看的好奇,说道,“我看看。”说着拿了过去。

黑瘦的大爷看他们这么喜欢,于是说道,“你们要是喜欢就拿走吧。”

唐春景连忙说道,“大爷,我不白要您的,我给您钱。”

“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什么钱啊。”大爷不在乎的说道。

唐春景笑道,“那可不行,就算是您挖出来的,也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她掏出一块钱来递给大爷,“一块,您看成吗?”

大爷喜不自胜,搓了搓双手将钱接了过来,“这么个东西还收钱,多不好。”

“没有什么不好的啊。”唐春景笑道。

“你们都是城里人吧。”大爷问道。

“我不是城里人,他俩是。”唐春景不在意的说道,“大爷你们家还有这种东西吗?”

“有啊。”

唐春景刚想说‘拿出来看看’,结果大爷说道,“都烧了,留着这玩意干啥。”

唐春景心疼的抽抽的,这都是天然的根雕。

顾明远还以为唐春景喜欢这些小东西,说道,“你要是喜欢我在找到了给你留着。”

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啊,唐春景当着老大爷的面没说,她怕说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