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上一章:第 68 章
  • 重生八零小俏媳/重生八零刚刚好下一章:第 70 章

顾明远站在后面一边插门一边说道,“我就是想来陪陪你。”

“我懂。”唐春景低声说道。没来之前一切想的好好的,两个人三五天的可以见一回,但是看着顾明远肩膀上的任重道远,她觉得两人两星期能见一次就不错了。

顾明远听到这个‘我懂’脸却腾的一下子红了,幸好夜里黑,看不见脸色,否则,唐春景一准知道他想歪了。

第252章 不该有的声音

两个人一个在外、一个在里,明明只是一张一米二的小床,中间愣是有了一个缝隙。他们俩都是侧着身体,脸对着脸,彼此的呼吸都可相闻,黑暗中,顾明远伸手摸了摸唐春景脸,轻声说道,“这一天累坏了吧。”

“还好。”唐春景眼皮都快撑不开了,“睡觉吧。”

“睡吧。”

唐春景握了他的手,将他的胳膊拿到自己的脑袋下面,自己找了个舒服的姿势,依偎着顾明远沉沉睡去,她真的累坏了,脑子也快成浆糊了。

隔壁的徐盛瑞支起耳朵听着,听了好久都没听到有什么不该有的声音,只好郁闷的睡了。

黑暗中也只能将就着看清人影,顾明远看着躺在自己臂弯中的人,心中说不出的温暖。她跟着自己来北山沟,没喊过一声苦,没叫过一声累,里里外外的又忙碌了大半天,真是太辛苦她了。

工作忙碌虽然可以让时间过的飞快,可他已经习惯了看到她啊,明天她就要走了,他真舍不得!

他略略抬起身体,低头在她的额角吻了一下,总有一天,他们会长相厮守的,一边想着一边往她那边靠了靠,自己也很快的睡着了。

唐春景与徐盛瑞是第二天的下午两三点钟离开的北山沟,公司的司机来接的他们,轻卡往镇政府的门口一停,北山沟的工作人员眼睛都直了,并不是没有见过汽车,但是他们早听说了,他们新上任的顾书记是走着来的!

北山沟的镇就那么大,从南到北不过是两里地长,顾明远在包子铺吃包子、唐春景和徐盛瑞几乎转遍了整个北山沟镇买吃的买喝的,几乎镇上所有的人都知道那个背着行李的年轻人是北山沟的新任书记。

他能背着行李走来,都以为他真的是倒霉了被‘流放’到这里来的,没想到人家这么厉害啊,他媳妇和弟弟都是有汽车来接的。而且还带来了一辆摩托车,一辆自行车,这都是他们顾明远的啊!

自行车也就罢了,但是摩托车他们敢说,整个北山沟镇都找不出来一辆。

是的,在这个陌生的北山沟镇,大家都知道了唐春景是顾明远的媳妇,高瘦的徐盛瑞是顾明远的弟弟。

在众人惊讶和艳羡的目光当中,唐春景与徐盛瑞坐上车走了。

唐春景从车窗里,朝着神色冷静的顾明远挥了挥手,而顾明远也是极有风度的与她挥手告别,但是在他的眼睛里,她还是看到了不舍。

鬼才知道,顾明远其实快要哭了!

有那么一瞬,唐春景忽然有想放下一切的冲动,她真想什么都不管了,就跟着顾明远留在这里,哪怕缺吃少喝,日子难熬,她也想留下。

可是理智如她,到底恢复了冷静。

放下一切不可能啊,她还有自己的路要走,不可能为了爱情自己就不自立了!

“北山沟这边的路可真难走,怪不得没人愿意来,对车不好,也费油,就咱这轻卡底盘这么高,硬是给拖底好几回。”一上车司机便说道,“都快吓死我了,不然我来到的时间能更早。”

唐春景默默的说道,“老徐,看能不能买到踏板的摩托车,给我买一辆。”

徐盛瑞吓了一跳,连忙说道,“我不去给你看,你也别想着骑摩托车来。你要是什么时候想来了,咱们就来,咱们就是把车底拖烂了,咱们也不买那摩托车!”

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咱们’,把唐春景逗乐了,她笑道,“也不是单纯要过来,就是平时上下班骑也挺好的。”

“不行,不行,这事你还是在老大那里过了明路再说吧。”

一句话说的唐春景又忧伤起来,顾明远不在身边,她有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了,还有北山沟的电话竟然是坏的!

不过顾明远这里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连个衣柜都没有。回去就得去木匠那里定个柜子,带个过去,客厅里也没有沙发,茶几,不然一起买好了。

想起要买的东西,唐春景连忙掏出笔来记在了本子上。

徐盛瑞凑过去一看,面皮抽了抽,说道,“你干脆搬个家过去算了。”

唐春景看着列表,多吗?也就是送些家具还有用的,吃的东西啊!

开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土路,紧接着便到了柏油马路,轻卡不再摇摇晃晃、颠颠哒哒,几个人顿时舒服的像躺在床上一样。幸好三个人没个晕车的,不然都得颠吐了。

徐盛瑞动了动屁股说道,“你们昨晚上还说修路不着急,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修路,要是把咱们昨天走的路修好,我觉得顶多半个小时就能到公司。”

确实是这么回事,那边的路能缩短一半的距离。

离清水镇越近,唐春景心中越难受,和穷山僻壤的北山沟镇相比,他们的清水镇简直就是天堂!

自唐春景回来的第二天起,便开始忙碌再去北山沟的事情,家具要打,鞋子要买,米面粮油的要带,最好家里腌的老咸菜、做的酱豆也带些过去。

罗氏知道春景去送顾明远工作去了,她回来之后,罗氏见她见天的捣鼓吃的、用的这些东西,好奇的问道:“听说北山沟很穷,是吗?”

彼时唐春景正在用泥巴做咸鸭蛋,双手粘的黏糊糊的全是泥,她一边忙碌,一边点点头,说道,“很穷,真的很穷,一个镇跟个村似的,但是风景很美,他们那边的山都很缓,站在高处看,绵延起伏,特别漂亮。”

罗氏一听不由得惆怅道,“怎么被调去那种地方了?你说要是在咱们这儿工作,离的近近便便的多好!”

唐春景笑道,“娘,您不知道吧,像他们这些人,调动的越频繁便越升的快,老是在一个地方不动那可就坏了。”

罗氏一听也笑了,说道,“你这话说的是,北山沟再穷,那也是一个镇,顾明远也是一把手。”

唐春景面上符合,心中却苦笑,他这‘一把手’想要做好,恐怕还真不容易!

第253章 敢撸虎须吗?

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分开了唐春景才觉察出深深的孤寂来,一大早来上班,没有好玩的漫画,有事了没有人商量,更不会有人问她: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好在公司一直在忙碌,若是一直无事可做,她觉得自己一定会被刚开始的不适应给逼疯了。如今她只盼着木工能尽快把她要的家具做好,这样她就有理由去看顾明远了。

再不适应,唐春景也得忍着,毕竟还有工作要做。

这天公司要发工资了,她在银行取了很多现金回来,刚要回去,便碰到邮局送信的胡大姐了,她见着唐春景立刻叫住了她,“有你的信,正好遇见你了,你快拿着吧,我就不用给你送了。”

唐春景先是惊讶,后是皱眉,能给自己写信的人就只有魏立宽了,过年他回家,他们也算得上不欢而散了,他怎么还会给她写信?

胡大姐把信拿了出来,递给了她。

唐春景包里的现金比较多,接了信也没有看,直接放进了包里,赶着回公司去了。

回来公司拿出信来一看,随即有些惊喜,信封上发出的地址是北山沟镇,原来是顾明远的信啊!

唐春景高兴坏了,连忙把信拆开,两张信纸折的整整齐齐,她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

信上说他一切都好,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生活也不错,很多东西在集市上都能买得到,让她不用挂念…

唐春景捏着这一封报喜不报忧的信,看的很揪心,这个大傻子,她又不是没去过北山沟,又不是没见识过那里的生活环境,又不是没见过那里的人,怎么可能好?

但是在信的末尾,顾明远却让她捎点花种子过去,这让唐春景很不解,难道他想把他们的镇政府的大院里都种上花?

唐春景说顾明远报喜不报忧,这一点她猜对了。

生活怎么都能过得去,但是工作,对于顾明远来说,真的很难做。

不团结、懒散、自私、冷漠、拿着工作不当回事,这就是北山沟镇工作人员的状态。

顾明远做了一个最狠的决定,不上班扣钱、迟到扣钱、早退扣钱、不在岗位出去办私事也扣钱........并且开始岗位考评制度,不合格的就降工资,再不行就调职或者强制离岗。

刚开始还有人拿着顾明远不当回事,但当自己利益开始受损失的时候,所有人都不淡定了,没有人跟钱过不去!

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已经在这混了很久了,知道什么叫做‘枪打出头鸟’,尽管满腹怨言,但这个时候谁也不这么没眼色的往枪口上撞。都想着忍过去几天,等他过了那股热乎劲就好了。

但还是有不长眼的人。

顾明远来北沟镇三天了,镇政府一共有十二个工作人员,至今还有一名管农业发展的孙通海未露过面,他不在镇政府的家属院里住。

顾明远来上班的第一天已经让人去通知了,三天之内不到岗,按请假处理,若是三天之后还不来,那以后就不要再来了,从此以后北山沟的镇政府就没有这个人了。

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顾明远不会因为自己初来乍到,便对他们多有包容。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第一把火烧不着那他以后的工作就没法干了。

到了第四天,孙通海还是来上班了,只是他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上班的点,顾明远他们正在开早会。

孙通海是一个30多岁的汉子,个头不是很高,皮肤黝黑、肌肉结实,穿着一个两股襟的背心,显得很壮实。推门进了屋里,脸上笑咪咪的丝毫没有迟到的愧疚感,反而丝毫不在意的感觉。

“吆,开会呢。”他大大咧咧的坐在了末尾,毕竟前面也没有座位了。

这个会议室也是顾明远来了之后,现做出来的。一张不用的旧木桌,周围摆了椅子就成了会议室。

顾明远皱眉,他猜测着是孙通海,问旁边的办事员小刘,“这是谁?”

“孙通海。”刘培山低声说道。

顾明远从从容容的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说道,“迟到半个小时,你记上,财务算工资的时候提醒他们别忘了把这部分钱给给扣出来。”

一听到顾明远说扣钱,孙通海立刻恼了,站了起来叫道,“小刘你敢记一下试试,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刘培山顿时缩了缩脑袋,看向顾明远。

顾明远缓缓的抬头看向了孙通海,目光犀利,语气冷淡,“谁给你的底气来违反规定?有怨气朝我来,不要柿子捡软的捏。”

“谁给我的底气?”孙通海有些得意,抬了抬下巴,竖着大拇指,仿佛有多么的了不起,“你来之前也该打听打听,我亲二叔是新宁县市委的。”

顾明远冷笑,淡淡的反问:“那又怎样?”

那又怎样!

轻飘飘的反问看似没有重量,对于孙通海而言却是极大的讽刺。他在众人面前一向嚣张惯了,如今被顾明远落了面子,感觉异常羞愤,腾的一下子站了起来,想也不想便开始放狠话道,“我让我二叔撤了你!”

“好啊,”顾明远目光中带了十足的冷意,“在他撤我之前,最好先给王文忠王书记确认一下,别到最后把自己都连累了。”

王文忠是王振兴的父亲,也是目前东安市的市高官,自己的调令是他亲自签署的,整个东安市有敢撸虎须的么?

孙通海背后有后台众人都是知道的,他在北山沟的工作也就跟吃空饷差不多了,但无论是哪任书记因为他有后台的事,谁都没敢不给他没脸过。他的事,孙成长早和自己说了,但是那又怎样,有关系就能为所欲为,不好意思,他不容许!

孙通海气势汹汹的瞪着顾明远,而顾明远的平常冷淡,神色里却有无法撼动的威严!

屋内颇有一种剑拔弩张的紧迫感!

管财务的孙成才,壮着胆子扯扯孙通海的衣服小声说道,“快坐下吧,有什么事开完会再说。”

第254章 只要用心

顾明远是什么人,他在秘书室曾跟着各科领导东奔西走,又在清水镇历练了两年,早就历练出了一副铮铮铁骨,怎会惧怕孙通海的气势?在他的眼中,孙通海不过是只可笑的纸老虎罢了。

而孙通海早就快撑不住了,他自知理亏,更不可能因为自己工作的事情去找他二叔,如今孙成才给他一个台阶下,于是趁势坐了下来,只是心中越发不服。

顾明远目光从全场巡视了一番,淡淡的说道,“好,现在继续开会。但是上班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整齐着装,你出去不只代表你,而且还代表着北山沟镇政府的形象!”

孙通海只觉得脸上发烫,这明显就是说的他!

这是顾明远到了北山沟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他认真的表达了自己的决心,会议持续了将近一个半小时才结束。做会议记录的刘培山忽然发现,他们的顾书记全程竟然没讲一个字的废话,全是关于北山沟的发展的,这样的会议,突然让他有了一种紧迫感,紧迫中还带着丝丝兴奋,预感北山沟要有改变的兴奋!

散会了,众人鱼贯而出,除了顾明远与刘培山之外,其余的这些人,脸上不是带着不解就是带着愤懑,他们新来的顾书记竟然让他们去清理政府大院的杂草。

顾明远早就准备好了铲子,在众人惊讶地目光中,他脱下雪白的衬衫,拿着铲子,先找到一块最密的草地,蹲下来,率先干了起来。

众人站在小路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这些人在整个北山沟镇,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竟然让他们来这割草!

刘培山是最支持顾明远的,他拿了铁锨也干了起来。

众人的目光都看向孙成才。

孙成长最贼,他笑笑,“我家里有两个铲子,谁要?我拿来。”

“我用。”不住在这里的也是唯一的女性工作者闫红抢先说道,她算是瞧出来了,顾明远和原来的那些领导都不一样,还是改变一下心态的好。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除了孙通海还架着架子站在树荫下不动之外,众人已经干的热火朝天!

因是初夏,虽是杂草丛生,草却没有长荒,都是浮根,中午下班之前全部搞定,清理下来的草被推到了墙根处,等着晒干了,再烧掉就不会碍眼了。

看着干干净净的镇政府大院,顾明远满意的点点头,让大家下午上班的时候都带一张铁锨来,便让大家散了,却留下了孙成才。

孙成才是整个北山沟最圆滑的人,当然他也有资格说话,因为他是财务!

“书记,找我有事?”孙成才双手垂在两侧,脊背微微向前倾,大概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在顾明远面前已经不自觉的有了尊敬的感觉。

“账上还有多少钱?”顾明远问道。

“还有一千六百六十块钱。”

嗬,一个镇只有一千六百六十块钱,这个存款还不如一个家庭的存款多,去掉工资还能有多少钱?

“账册明天一早那给我。”

孙成才的汗顿时就下来了,“书记,咱们镇没有什么工厂,没有其他收入,基本上都是靠上面拨款......”突然他的声音弱了下去,紧接着他说道,“好的,书记。”

顾明远只是点点头,抬步往自己的住处走去。孙成才快步的跟上,走在他身边压下心中的忐忑,说道,“书记,今天中午去我家吃饭吧,孩子他妈昨天从老家抓了鱼过来,正好今天中午炖了。”

“不必了。”顾明远当然拒绝,“我自己吃就好。”

孙成才要说的话又咽了回去,新来的顾书记,真的不太好相处啊!

下午两点上班,很意外的没一个人迟到,还一人带了一把铁锨。

顾明远挺满意的,整治了三天还是有效果的,别管他们心里怎么骂自己,最起码面上不敢违背了。那个孙通海,尽管还是一副不愿意受管教的样子,但他也拿着铁锨来了。

等大家到齐了之后,顾明远才说出来要干什么,修路!

北山沟镇上的路都坑坑洼洼的没人管,更别说其他地方的了。如果他们这些做领导干部的先以身作则,老百姓们的积极性会不会高一些呢?

一行人扛着铁锨,从镇政府出发了。

路上遇到不少人,当然大家一致怀疑是镇政府的新官到了,大家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未曾想,他们到了街上真的是真刀真枪的忙活起来。高的地方铲平,低洼的地方再用土垫起来,被杂草和废物掩住的排水沟都清理出来。

路两边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部分是在说风凉话。

“做样子的吧!”

“这样的土路就算垫了,下场雨也会冲坏的啊。”

.......

不过也有人看到他们是在真干活,自己也回家拿出工具来加入了劳动的队伍。

只不过说风凉话的人越来越少,加入队伍的人越来越多,一时间满大街的竟然都是在劳动的人,就算是‘自扫门前雪’,也耐不住人多啊,仅到傍晚,北山沟镇上两里长的主干道便变得平整起来。

看着变得平整很多的路面还有清理出来的排水沟,顾明远的脸上有了微微的笑意,还是有成效的,这天下根本就没有困难的工作,只要用心!

第255章 一个老干部和一个女大亨的日常

唐春景再见顾明远已经是两星期之后,没办法,木工那边家具赶不出来,刷了漆又晾干去味,只能等。

两个星期之内,唐春景一共收到了顾明远的四封信,几乎是隔一天一收,她怀疑应该是顾明远每天都会给自己写信。

每天的内容都不一样,但是总是报喜不报忧。每张后面都会有张小画,大半都是他在工作的情形,有的是在开会,有的是在劳动,还有的是独自走街串巷......

虽然每次画上的男主都是穿着同样的衣服,留着同样的发型,但长得都不一样!

唐春景虽然没有强迫症,但是看着这样的画也够别扭的,中间她给顾明远去了一封信,建议画上的人物就不要画五官了,下一封信,顾明远很坚定的否决了,他说不带五官的人像个鬼!

唐春景只好由着他了,这些画虽然看着很别扭,可是有总比没有强啊。

多年之后,顾明远的儿子顾维康翻到了多年来父亲画给母亲的画,整整看了一夜,看完了仍旧在兴奋,作为传媒行业的领头人,顾大少嗅到了一股商业味道,他去见了父母,想把这些画集结出版。

彼时唐春景与顾明远隐居在山中的一间小院里,顾明远当然是坚决不同意的。但是唐春景却觉得可以,出版是对他们这一生的总结,是对生命的一种肯定。

在唐春景的劝说之下,顾明远是答应了。

只是原画是达不到出版的要求的,因为肖像不一样,怕是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

但是顾明远死活不同意改原画,并说若是坚持要改,他就不同意出版了。

顾维康再三考虑,决定尊重老爷子的意见,出版当然也不全是为了挣钱,只是觉得老爷子和老太太这一生过的忒传奇,不想让他们的人生淹没罢了。

所以就按照原版将书命名为《一个老干部和一个女大亨的日常》出版了。

没想到,书一出版,便火的不行了。那个时代已经是流量的时代,书火了接着翻拍电视、拍电影,正好又赶上国家推行廉政,很久很久一段时间,顾家的老爷子和老太太都占据热搜榜的好几位。

好多娱乐节目出天价邀请顾、唐二位参与节目录制,没想到二位老人把行李一收拾,接着躲到国外度假去了。

当然了,这都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现在,唐春景要去北山沟镇了,前一天晚上兴奋了大半夜没睡着,第二天一大早便蹬着自行车去了公司,他们约定的早晨六点从公司出发。唐春景怕找不到人搬卸还特意从公司叫了两个人过来,六点从清水镇出发,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北山沟。

一进北山沟镇,唐春景便觉出不一样了,路面变得十分平整,好像扩宽了不少,排水沟清理的干干净净,路两边的房舍虽然还是破旧的,但看上去整洁了。

卡车慢悠悠的拐进了镇政府的街道,这边的街道更加的平整,门口新栽了两棵五角枫,破旧的围墙正在修理,还不到八点,已经有人在干活了。

一个身姿挺拔,气质斐然,身穿白色衬衣,留着青年头的男青年,双手环胸立在一边,正在和一个人说着什么。

徐盛瑞摁了一下喇叭,顾明远回头,先是惊讶,接着惊喜,顿时快步的走了过来。车刚停下,唐春景便从车上跳了下来,飞快的朝着顾明远奔了过去了,离着两步的距离,两人都站住了。

虽然许久未见,但还不至于到了那种在大街上便情不自禁拥抱的地步,四目相对,彼此的目光中都闪动着喜悦的光芒。

老徐从车里伸出脑袋来喊道,“顾书记,让你们门卫给开下大门。”

顾明远回神,之前和他说话的那个人已经跑到门外那边让门卫开门。

唐春景伸头看过去,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看门的老大爷,这一位是看上去年龄稍微要小一点的大叔,笑眯眯的很和善的样子。

“换人啦?”唐春景小声地问道。

顾明远点点头,拉起她的手,眼睛中已满是笑意,紧紧握着她的手:“走,回家去。”

他们俩等车开过去之后才走进了镇政府的大院。

唐春景看着周围,惊讶道,“变化好大啊。”

原来杂草丛生的破败消失了,而现在的院子有了规划,靠南墙边全是空着的土地,而靠着办公室那边用青砖建了两个大大的花圃,顾明远让她带种子过去,看来一定是种在这大院里头的。

徐盛瑞已经将车停在了去家属院的门口,大家都从车上下来了,开始往下搬东西。

就在这时从里面慌慌张张的跑出两个人来,看到门口堵着的大车,均是一愣,接着就开始帮着搬了。

衣柜、沙发、茶几,组合柜、烧水壶、饭锅、米面粮油,干菜青菜还有两个鼓鼓囊囊的大行礼包......

顾明远看的都呆了,问身边的唐春景,“你这是把家都搬来了吗?”

唐春景笑了笑没说话,还不是怕顾明远在这吃住太艰苦!

只是东西还没搬完,顾明远看看手表便十分歉意的对唐春景说道,“上班时间到了,我正好要开会。”

唐春景知道他极其注重时间观念,点头说道,“你去忙,不用管我。”

顾明远朝着帮忙的人喊道,“成才、宏源,这边不用你们帮忙了,我们先去开会。”

帮忙的两个人答应着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