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上一章:第 97 章
  •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下一章:第 99 章

夏晓兰现在也承受不起,她之前也没觉得国外的月亮更圆,老老实实的在华清学建筑,出国不出国的,是本科毕业后的事,出国去念硕士和博士比较容易。这俩个阶段的学生,奖学金从比例和额度都比本科阶段大了很多,对尖子生来说,甚至能达到学费全免后还有剩余,就是所谓的“全奖”。

拿不到全奖,帮导师做做项目,还能从老师手里挣一部分钱。

后一种情况在84年的华国大学基本不可能,大学生都争着替导师做项目,能加入说明你优秀,还敢问导师要工资?导师自己的经费都很困难,每一分钱都要花在研究的课题上,华国百废待兴,整个国家都等着建设,哪里都需要钱,课题那么多,教授们都排着队申请…84年的大学生替导师打杂,全凭一腔热情。

夏晓兰都觉得自己承受不起自费留学,她原本也不一定非要出国,和周诚商量时,也说这事儿没定。真要出国,是在华清上完本科后的事。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也没有优胜者会以“交换生”名义出国的说法,变化比计划快,夏晓兰也就改了主意。

林老师说她有斗志,也没说错,夏晓兰就是那种有机会摆在面前一定会努力抓住的人。

决赛还没开始,夏晓兰晚上躺在寝室的床上,闭着眼睛,脑子却是高速运转的。英语竞赛选出来的交换生,至少得85年才能出国,决赛都是85年1月底才举行,夏晓兰觉得85年下半年去的可能性比较大。

那么1985年,国外有什么机会?

夏晓兰努力去回想。

她能记得80年代国内的一些大事件就很不容易,国外的,必须要慢慢想。还真的叫夏晓兰想起来几条。1984年的时候,苹果的创始人被排挤出公司管理层,直到1996年苹果陷入危机,公司才重新把创始人请回来力挽狂澜。

上辈子,老乔同志去世,朋友圈整天都是刷老乔同志生平的,夏晓兰想忘记这一段儿都不可能。

去抱大腿?

离开苹果的老乔,好像也不需要被夏晓兰这个级别的穷学生同情。

老乔除了不是苹果的管理者,人家依旧是个有钱的富翁,在离开苹果的时间里,创立了pixar(皮克斯动画)和公司,夏晓兰想要雪中送炭,也的看老乔同志是不是领情。

84年和85年这两年,还有两家后来市值超过上千亿美元的公司成立——思科和高通!

高通就不要想了,不管是从万恶的金钱还是技术上,夏晓兰对无线电通讯是个门外汉。她的计算机水平也不行,但思科是84年的时候,由斯坦福的一对教师夫妻创立,夏晓兰觉得还有点希望,起码她当交换生的话,以学生的身份,去接触这两个大佬会比较容易?

等等,教育部的交换生对接学校,不一定是斯坦福啊。

夏晓兰想了半天的捷径,瞬间又自己推翻。

苏静捅了捅周丽敏:

“小六躺在床上一会儿笑一会儿愁的,怪瘆人的。”

周丽敏将苏静的手拍开:“嘘,我觉得晓兰在想大事。”

周丽敏是开玩笑,这两人又怎会想到,夏晓兰真的是在想大事,想的还是上千亿美元的“捷径”…过了半天,夏总单手握拳,打在了自己的棉被上,

她想的太美了,捷径这么好走的话,她凭借着重生的先知先觉,岂不是要制霸全球了?

吾当一日三省吾身啊,夏总捶打被子是告诉自己,她可能比普通人厉害一点,但还不是真正的天才,要干啥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投机取巧这种事,可能真的不太适合她。

苏静和周丽敏对视一眼,的确是挺瘆人的,该不会是失恋了?

84年,大陆和香港之间已经有沪港航线,联通了沪市和香港之间的往来。

一个星期只有8次航班,杜兆辉和夏大军现在哪能偷渡啊,只能用最正规的方式回香港,从鹏城偷渡到香港特别快,杜兆辉现在的身份可是投资港商,不能坐黑船呢!

要先从羊城的白云机场飞到沪市,再达成航班回香港。

就是这么兜圈子绕路,杜大少爷别无选择。

他告诉夏大军晚上回香港,其实是晚上去羊城。

从羊城去白云机场的路上,有一段路特别荒,杜兆辉闭着眼睛在车上打盹儿,汽车忽然颠簸了一下,杜兆辉睁开眼睛。

下一秒,哄一声巨响,车头都被掀翻了——有人埋伏在这里,杜兆辉的脑子里浮现出这个念头!

第二个念头,他的行踪泄露了,谁值得信任?!

595:又不是开孤儿院的!(3更)

是司机?

是订机票的助理?

还是看似忠厚老实的夏大军?

杜兆辉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他身体腾空,又狠狠撞到了前面的座椅后。杜兆辉觉得自己英俊高挺的鼻梁肯定被撞断了,闷哼一声,趁机从座椅下掏出两把枪,其中一把扔给夏大军:

“扑街,你还没忘怎么开枪?拿去!干他老母的!”

夏大军原本是不会开枪的,领着杜大少爷三千港币的月薪,总要学点跟班该会的东西,在香港的时候夏大军就学了用枪,到了鹏城这边是全面禁枪械的,哪怕香港老板的保镖也不能携带枪支。让杜大少手无寸铁的到处跑显然不行,安全感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枪就藏在车里。

混乱中,夏大军接过枪。

车子整个侧翻了,杜兆辉蜷缩成一团,听见车门被拉开了,他用极困难的姿势放了一枪,砰的一声,来人惨叫着倒下。

“他们有枪!”

“还活着…”

“不能让他们活。”

呵呵,在路上埋炸药把车子都给炸翻了,走过来的当然是敌人,杜兆辉才会毫不犹豫的开枪。

车子被炸翻的时候,司机受到的冲击力最大,被撞得满脸是血,要不是系了安全带那一下就能要了命。有人对着车子开枪了,夏大军抱着手闷哼,杜兆辉推了推他:

“操,先出去!”

出去是活动靶子,不出去就是固定靶子,两种都是死路,但第一种还能从死路中求生。

夏大军身材魁梧,他和司机同时往另一边压过去,车子嘎吱两声,重重摔在了地上。杜兆辉被摔的头晕眼花,有人冲上来拉车门,杜兆辉拿枪就瞎射。

对方又退走了。

没有等来想象中蜂窝状的扫射,杜兆辉心中一喜:

“他们的枪不多!”

有炸药却没有枪支?杜兆辉也搞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奇怪。

但这条件显然对他们有利!

除了车灯的光,没有其他光源,这让对方的射击准头大大降低,也让杜兆辉这边不是那么好反击。车子的引擎盖着火了,杜兆辉听见汽油在滋滋燃烧,刺鼻的味道想忽视都没办法。

“跳车!”

杜兆辉发现车门变型了推不开,夏大军从另一边下车,拽住杜兆辉的衣领把他拖了出来。

力气大就是有好处,司机的腿卡住了,根本出不来,夏大军要去帮忙,司机咬牙:“带大少走!大少…”

杜兆辉躲过一把当头劈砍的刀,“你儿子在念小学,只要老子不死,供他念大学,还送他出去留学,让他以后在中环当精英!”

司机笑起来满脸,血都呛到了他嘴里。

“大少快跑!”

“扑街,你还不跑…”

夏大军护着杜兆辉,腿又挨了一枪。

杜兆辉真想把扑街丢下,想到前方不知还有多少危险,勉强扶了夏大军一把。草,平时就他妈吃的多,人可真重!

全靠司机对着黑影不停开枪,才让夏大军和杜兆辉能跑开一段距离。

也就跑出去二十几米,有人冲着司机胸口一枪,司机抬起手,朝着油箱方向打出最后一枚子弹。

整个世界都静默了两秒,“轰——”的巨响,车子腾空,火光冲天!

巨大的冲击力让杜兆辉和夏大军两人摔在了地上,杜兆辉本来是扶着夏大军的,一下子就被夏大军压住。杜兆辉觉得自己的心肝脾脏都被衰佬给压碎了。

这爆炸的动静实在太大,对方还有两个人也不敢停留,毕竟杜兆辉和夏大军是有枪的,而他们有枪的离车子太近都被炸死了,真要拿着刀冲上去?

杜兆辉把夏大军推到一边,自己爬起来握着枪提防半天,敌人的确是死的死跑的跑,还有重伤倒地的。

“下次机灵点…”

杜兆辉骂了一句,发现夏大军没动弹。

“大少,我要死了。”

夏大军在那里酝酿半天,司机儿子读小学,杜大少承诺要把司机培养成精英,司机就自己选择去死了。夏大军没读小学的儿子,他在想自己该求大少爷什么。

杜兆辉发现他是不太对劲,把夏大军反过来,一块碎钢片就打在他背上,陷的老深。

他刚才还骂夏大军压倒他,现在猛然意识到,要没有夏大军挡这一下,爆炸的碎钢片说不定就打断他脖子,打在他后脑勺上…杜兆辉知道,自己命大又逃过一劫!

身边的人死了,杜兆辉心里也不好受。

难道真是命里带衰?

杜兆辉骂骂咧咧的,“死个屁嘞,你可别说有儿子给老子养,我他妈的又不是开孤儿院的!”

他把夏大军扶起来。

“走,不想死就要走,这次要是活下去,老子再给你涨工资!”

妈的,别让他查出来是谁干的,这次杜兆辉不准备息事宁人,就算是没证据,也先宰了对方再说!

杜兆辉扶着夏大军,走了几里路才碰到有人。

夏大军人基本是昏迷状态了。

杜兆辉骂他废物,还要送他去医院抢救。

这一次没啥好说的,杜大少又不是干走私的时候被人砍了,现在他的身份是来特区投资的港商。鹏城去羊城机场的路上被人伏击,事情的性质很恶劣啊…杜大少是带着钱来投资的,被人伏击,这不是想破坏招商引资吗?

夏大军在做手术,杜兆辉包扎完伤口出来,羊城公安局的就等在外面。

“杜先生,你平时有没有得罪人?”

这样子不太像拦路抢劫的,而是有针对性的伏击。

杜兆辉心里骂娘,他得罪人可不少,家里除了他老豆,只怕人人都想他死。杜大少一点也不伤心难过,这也是做人的成功,要不是忌惮他,这些人也不会三番五次对他动手。

“公安同志,我老老实实到特区投资,哪里会得罪人?我看劫匪还有重伤的,你们一定要好好审!”

杜兆辉当时想自己审的,急着要送夏大军来医院,他只有先离开现场。

公安的表情很凝重:

“杜先生,现场没有活人。”

全死了?

这就是很专业的灭口了。

杜兆辉心里越发奇怪,这场伏击真是让他看不懂。真要是专业,那些人跑什么。可要说不专业,又是谁把受伤的人灭口了?

伤重没撑住,自己挂了?!

596:人情值多少钱(4更)

杜兆辉在去机场的路上遇袭。

大早上的,汤宏恩就接到了这消息。

“杜兆辉没事?”

“他本人就受了点轻伤,听说跟在他身边的司机和保镖,一死一重伤。袭击小杜先生的人,死了有5个,还有跑脱的。”

彭秘书转述着最新的消息。

汤宏恩肯定不会高兴。

刚和杜兆辉谈好一些事,杜兆辉就被袭击,这是谁不许杜兆辉老老实实在鹏城经商?

香港那一套,别想搬到内地来搞,什么打打杀杀,这还是不是党和人民的国家!

“这件事一定要好好查,每个来投资的人,都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我们的经济特区不够安全,让外商怎么有信心投资?”

生命财产都得不到保障,对投资方的积极性确实是要命的打击。

尽管汤宏恩猜测,这是杜家的矛盾一路烧到了内地,但他也一定要严查,必须给一些人警告,内地不是他们为所欲为的地方!

杜兆辉和保镖能弄死5个人肯定有枪械,羊城的公安什么也没说,证明杜兆辉已经把证据处理了。携带枪械的罪名,都是死去的司机背了。

汤宏恩知道这事儿不会善了,本来把杜兆辉说服就不容易,这下杜兆辉不会善罢甘休了!

公安局很重视,这对整个粤省都是恶**件。

今天夏天的严打结束后,这样动辄就死几个人的恶**件已经很少发生,这又钻出来一桩,还涉及港商,简直是粤省整个公安系统!

因为高度重视,很快就查出了死者的身份。

6个死者,一个是杜兆辉的司机,尸体被烧的面目全非。

剩下的5个死者,有两个是羊城人,剩下的三个人身份不明。

“两个人是有案底的,今年才刚刚出狱。”

坐过牢的人很容易再次犯罪,社会不能接纳他们,犯罪成了他们的谋生手段。也有一种报复心理,因为周围的人异样眼光,他们不干点坏事岂不是让人失望!

那块碎钢片,打在了夏大军的脊柱上,经过手术后,他的命保住了,但羊城的医生觉得他瘫痪的风险很高。

杜兆辉骂了娘。

一死一伤,差点阴沟里翻了船。

杜兆辉联系了香港的医院,反正就是出钱,医生会把夏大军治好。

做过手术的夏大军躺在病床上,丝毫不知道医生对他伤情的判断。

“别叫,一听你说话,我就头疼。”

杜兆辉真是不想再听见任何托孤的请求。

他本来是想回香港和杜琤荣商量,上次集团在闽省损失了上千万,要不要暂停走私的业务,借此看看内地政府的态度。遇袭后,杜兆辉完全推翻了之前的想法,天欲使人灭亡,比先使人疯狂——走私怎么能停?杜兆辉将刘天全锁定为第一嫌犯,他一定要好好替“刘家舅舅”说话,让刘天全多掌点权!

夏大军惨兮兮的,杜大少爷难得说了句软话:

“我送你回香港看医生,上次那个麻仔你还记得不,从鹏城送回香港,现在又活蹦乱跳了,你这点伤不算什么!”

大少爷说啥就是啥,夏大军没有自己的想法。

杜兆辉嘀咕了一句:

“老子真是欠你们的,行了,你在老家是不是有儿子,我也花钱送他上大学。”

夏大军都和杜大少共患难两次了,杜兆辉没有将他丢下,扶着他走了几里路,夏大军不像以前那么怕大少爷,十分虚弱咧开嘴笑:

“…不用了大少爷,我没有儿子,只有个女儿,她已经考上大学了。”

杜兆辉不信。

都说内地的高考是地狱模式,想考大学很不容易,就夏大军这猪脑子,他女儿能考上大学?

要不是夏大军躺在病床上要死不活的,杜兆辉说话肯定会更难听,会问夏大军以前的老婆是不是给戴绿帽才离婚的,要不咋生的女儿怎么能考上大学!

肯定不是夏大军的种。

杜兆辉本来怀疑过司机和夏大军,结果司机当场就死了,夏大军也离死就差一步。

现在他怀疑是那几个助理被人收买了,口风不紧,泄漏了他的行踪,才有了这次遇袭。杜兆辉拍拍夏大军的肩膀:

“没死就行,说了给你涨工资,就你这薪水,在内地再养几个女人都没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再让人给你生个儿子!”

都是男人,杜兆辉能理解男人的心理。

真心喜欢的女儿的男人有,但不喜欢儿子的男人绝对凤毛麟角。香港那边也是同样的风气,特别是杜家这样的,只有儿子才被人看重,女儿早晚要嫁人,难道把杜家的钱拱手送给别人?

内地的观念肯定更封建,夏大军又是农村人,只有一个女儿,岂不是要被人嘲笑!

夏大军一心想赚到钱回老家,一家人还是一家人,赚到大钱了,以前的矛盾肯定不会有。虽然刘芬砍了他一刀,夏大军还是抱着和刘芬破镜重圆的想法,在他看来是两口子打架,和好了老婆还照旧是老婆,女儿自然也会原谅他。

杜兆辉说找其他女人生个“儿子”,夏大军有点心动。

马上他又把那念头掐住,能有儿子当然好。

但生了这儿子,刘芬和夏晓兰肯定不会再理他,夏大军摇头:

“大少,我女儿很优秀的,不用要儿子了。”

能有多优秀?

杜兆辉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

知道有两个伏击者是羊城人,杜兆辉心里想着自己查一查。有些消息公安根本接触不到,得道上的人自己查。

夏晓兰优不优秀,也不靠一个香港阔少的评价。

刘芬和于奶奶在京城呆了两天,俩人都想回去,于奶奶是被季林缠的没办法,季林想要“报恩”,于奶奶想了想:

“那给钱吧。”

于奶奶现在就缺钱呢,要到美国找人,肯定需要花钱。

华币和美元的兑换的比例那么恐怖,于奶奶得多准备一点钱。

到底需要多少钱,于奶奶心里也没底。

季林也为难,人情这种东西,该还多少钱合适?

597:于奶奶有了傍身钱(1更)

人情是最不好衡量的东西。

于奶奶要季家的人情干嘛,她觉得和季家来往都挺丢人的。

季林缠着要还人情,于奶奶就让季家把人情折算成钱,于奶奶也没说个数,让季家看着办——她本不是想讨要人情债,都多少年的事了,于奶奶现在过日子不缺钱。没遇到夏晓兰前,老太太靠着每月扫大街那点工资活着,也没说要找季家还人情呀。

还是季家太心虚,怕于奶奶抓住人情债不放,可能会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就想先把于奶奶的人情还了——季家这样的做派,根本得不到于奶奶的信任,帮忙找儿子徐仲易的事,打死于奶奶也不会在季家面前说。

其实季林在外交部上班,季雅也在美国呆了十来年,干点啥不比夏晓兰方便?

于奶奶就是不信任他们。

季林要做面子,于奶奶被他烦的要死,直接说把人情折算成钱。

季雅知道后,总算找到了一个宣泄口:

“原来就是来要钱的,早说就好了,要钱我可以给她!”

架势特别唬人,还把季家人骂的狗血淋头,一说要钱,于奶奶在季雅心中的气势就大跌。

“你住嘴,于阿姨怎么可能是来要钱的!”

要来要钱,肯定得趁老爷子活着时候来,老爷子都死了,还来要钱算怎么回事儿。但季林的确是松了一口气,能用钱解决的事还好,季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的确是不缺钱的。

季雅不能出国,乔治也为爱留在了华国。

这个钱乔治就愿意出。

“我可以给她美元!”

美元是最受欢迎的世界货币,连华国政府都心心念念想要的外汇。

季林怎么会同意让乔治出钱,那不就从欠于奶奶的人情,变成欠乔治的?

季林把家里的存款清了清,也才2万块。他是家里的老大,出大份儿,其余人都出小钱,每家都给1万。这笔钱不是什么小数目,季家别的人又不像季雅是赚美元的,1万块得是一家人多少年的工资?

麻烦还是季雅惹出来的,季家人虽然听季林的要求给了钱,对季雅十分不满。

季雅自己也出了2万。

季林凑了8万块,送到于奶奶手里。

“于阿姨,您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季家都义不容辞,这点钱您先拿着,您看您在商都那么远的地方,平时我们当小辈的也照看不到。”

季家给了8万块钱!

这种时候,季林的智商倒是上线了,知道能多给就别少给,以后于奶奶不能再拿当年的恩情出去说事儿。

于奶奶轻哼,小聪明就使的挺溜,季淮辛的儿子也就这水平。

“行了,钱我收下了,以后再不会找你们季家的麻烦。”

8万块华币,在黑市慢慢兑换,能换**千美元。夏晓兰将来要帮她找儿子,这钱应该够夏晓兰出去一趟。季林和于奶奶相互都比较满意,刘芬看着桌上摆着的钱,也感觉在做梦。

季家送来这么多钱,于奶奶还收下了?

“季家现在就剩下个面子值钱了,之前被汤市长找过麻烦,又传他们得罪了周家,这时候我再跳出去说季家忘恩负义,季淮辛多年挣下的名声就全完了!他们现在是拿钱封我的嘴呢。”

刘芬似懂非懂:“那也给太多了…”

多吗?

季家也是看人下碟。

因为于家以前豪富,于奶奶眼光高,季家知道老太太不好对付,才会拿8万出来。

要是换了一个不识字的乡下老太太找上门来,哪怕对季家同样有大恩,季家顶多给800块钱就打发走。

于奶奶之前还分过梁秉安扔到院子里的一万块,她和夏晓兰一人一半,就是5000元。去年的店铺的房租,加上今年的房租,于奶奶手里凑一凑,也有9万。

她从一堆钱里拿出两叠,递给刘芬:“见者有份,要不是跟你来京城逛一圈,这钱也掉不到我手里。”

刘芬怎么肯要于奶奶的钱,孤老太太最需要的就是钱傍身。

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于奶奶手里有钱,平时也会有底气。

于奶奶说把钱给夏晓兰去美国找人时用,夏晓兰也不要:“时间还不一定呢,您先别急,这钱先存到银行去,能有点利息。”

劝于奶奶买房不现实,京城的房价暴涨那是未来的事,于奶奶都多少岁了,不一定能活到那时候。

在商都于奶奶有住宅,有二七广场的小楼,夏晓兰认为于奶奶应该选保守点的理财方式。银行定期就是个好选择,一万块,一年能有几百块的利息,8万块都存银行,于奶奶每年也有几千元。

加上房租,老太太真的可以滋滋润润的搬来京城住。

季家这举动是银货两讫,算是唯一让夏晓兰欣赏的举动,至少没有“赖账”。

给8万,是季家有那个条件,认为他们的脸面值钱着呢。

这钱不是于奶奶逼出来的,凭啥不能要?

夏晓兰让于奶奶放心收下,以后该怎么怼季家,不需要于奶奶出面。于奶奶现在急着想回商都,不是眼皮子浅要把钱拿回商都,反正她要搬来京城常住,这钱于奶奶直接就存在伍行长他们支行了——伍行长要劝于奶奶买国债券,瞧着老太太的年纪,愣是把话收回去了。

国债券要好几年才兑换,老人家上了年纪,要有个三长两短的,都来不及兑换,这就太欺负人了!

伍行长忍着心痛,“夏同学,你让找的店铺有眉目了,你要有空呢,我改天就带你去看看。”

夏晓兰是真没空。

所有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砸在突击英语上了。

周末倒是有空,但她周末想去一趟陆军学院。一个月到了,周诚应该能见访客了吧?这个月她和周诚完全处于失联状态,写过去的信石沉大海,从她和周诚认识以来,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

要不是从关慧蛾嘴里知道了陆军学院的规矩,夏晓兰早杀到陆军学院去了!

“我让我妈跟您去看吧,以后这店也是她在管。”

伍行长说有了眉目,那肯定是找好了单位的关系,店面肯定能租到,就看对方开什么条件了。这也是让刘芬有锻炼的机会,刘芬没像以前那样推辞,真的硬着头皮自己上,带着于奶奶,刘芬不怕被人骗!

598:去学院扑了个空(2更)

伍行长办事就是靠谱。

夏晓兰觉得这服务,已经是世界级,多赚钱多买国债券,伍行长就是能满足一切幻想解决一切麻烦的哆啦a梦!

伍行长其实也有类似的想法,只要能替夏晓兰同学帮忙,夏同学能带给他很多优质客户。

于奶奶吧是上了年纪,伍行长真不好推销国债券。

但一个老太太能拿8万来存钱,证明了伍行长的理论:有钱人才会认识有钱人。

夏晓兰一个人在他们支行办理业务,介绍了好几个人过来办业务了。

伍行长带着刘芬跑前前后的,花了两天功夫,确定了一家店面。

是个平房,以前开过百货商店的。

现在百货商店搬到了更大的地方,这房子就空了出来。产权倒是很明了,和二七广场的小楼不一样,完全就属于个人的。不过是单位没有想好用来做什么,暂时就空着。

有伍行长的人情在,对方说随便给点租金就行。

肯定不能随便给,夏晓兰不愿意占这种便宜,以后翻出来都是事。该怎么给就怎么给,谁也挑不出理,也不会害的帮忙的人去蹲大牢。房子租金没想的贵,虽然是京城,西单也挺热闹,但这里不是市中心。

以后京城会发展的多快,于奶奶是想不到,以她的眼光来看,这房子的地段还不如二七广场呢。

看在是皇城的份儿上,于奶奶勉强给出2000元年的房租,夏晓兰要签10年是有原因的,租房的最怕房主临时变卦,到时候生意正好呢,往哪里搬都是伤筋动骨。

2000元年的房租这人没意见,房子空着也是空着,这也是给单位创收。

但一下子要租10年的话…好像太长了。

这人只同意租5年,伍行长在中间说和:“你这还能做主,当然要多租两年,以后她们再找别人续租,哪有你这么好说话?”

说来说去的,最终同意了租8年。

2000元年的房租是没有变化的,从85年元旦起算,一直到1993年的元旦到期,这期间每年的房租都是同样的。于奶奶知道夏晓兰稀罕房子,连二七广场的小楼都想要,京城的房产她会拒绝?也就在合同上补了一条,单位要想卖这房子,夏晓兰能优先买下来。

同意租房的主任还笑:

“单位怎么会卖房?我们的房子永远都不够分,不够住。”

别看是平房,以前还开过商店,要是分给单位的职工居住,不会有人挑剔。这年头没有厕所算啥,用痰盂解决个人卫生每天拎着去公厕的人多了去!

于奶奶也觉得单位的房子不可能卖掉。

夏晓兰拿着租房协议看,一面看一面笑:

“那可说不准呢!”

90年代破产的厂子还少么?

大规模当个体户,就是90年代那些下岗工人的开启的风潮。

工人下岗,厂子打包卖掉,有些人利用职务之便,以极低的价钱买入国有资产,完成了资本从国有到私有的转变。夏晓兰也想捡这样的漏,当然她没有国企的关系,想这样操作很难。

但买点原本属于单位的房子,还是有希望的。

反正夏晓兰挺高兴的把协议收好了。

还有另一处店面是要给‘luna’的,这事儿夏晓兰不可能自己做主,要过问陈锡良的意见。陈锡良在家里安装了座机,夏晓兰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个女人。

说的是粤语,夏晓兰能听不能说,和对方沟通失败。

只听懂陈锡良不在家,还让夏晓兰不要打电话去家里了——夏晓兰莫名其妙,这该不会是陈锡良的老婆吧?

“嫂子,我是想转告陈——”

“嘟、嘟、嘟…”

好吧,夏晓兰连话都没说完,已经被挂了电话。

夏晓兰不是第一次遇到如此难沟通的人,这感觉还挺熟悉的,她倒腾鳝鱼的时候,鳝丝面的老板娘就是这样,摔桌子打碗的,夏晓兰就是卖个黄鳝而已…后来胡老板过意不去,给夏晓兰介绍了市委招待所当采购的亲戚胡永才。

夏晓兰也算因祸得福,打开了商都的黄鳝市场,要没有那两个月送去商都的黄鳝,她哪里本钱去羊城进货卖衣服。

陈锡良家里不太平没关系,夏晓兰只希望不要影响到她和陈锡良的合作!

她可是要帮周诚投不少钱进去的,陈老板要是摆不平家务事,双方趁早拆伙。

夏晓兰打不通陈锡良家里的电话,幸好她还有晨羽制衣厂的厂长何从生的联系方式。

何厂长总算接电话了:

“晓兰同志啊?行行行,我一定转告锡良。”

陈锡良要把全部身家砸进去,搞自己的服装品牌,何从生本人是持观望态度的。因为钱是陈锡良自己赚的,何从生觉得不妥当,那也没办法,他总不好去管小舅子怎么做生意吧?

陈锡良的家人们觉得太冒险,他老婆是最反对的一个。说陈锡良和夏晓兰合伙,是有了外心,要把家里的钱送给别的女人。陈锡良的老婆没啥文化,两夫妻感情平平,陈锡良当初辞职干批发,老婆就和他大闹一场,认为他稳定的工作不要,却要干丢人的个体户!

陈锡良在厂子里的时候不服管教,干个体户却挺有天赋,短短两三年就赚到了一大笔钱。

陈锡良现在要把赚到钱拿去搞女装品牌,陈锡良的老婆又不同意。

陈锡良整天要跑手续,要筹备,回去还要家庭大战,也是搞得疲惫不堪。

这些话何从生不好对夏晓兰说,真是不好意思啊,但不说也没办法,夏晓兰可是陈锡良的主顾,不合作搞女装品牌,那也是批发的客户,给陈锡良“送钱”的人,难道就这样硬生生往外赶?

夏晓兰简单听了几句,满头黑线。

这是两口子三观不一样,难怪陈锡良后来换了老婆。

夏晓兰还没和陈锡良沟通,等到周六,她一大早就坐车去冀北省。颠簸了几个小时,才到了陆军学院:

“同志您好,我找周诚,他是京城来进修的新学员。”

部队和职务说了,就是刚来的新学员。夏晓兰是掐着时间来探视的,别人却拒绝了她:

“新学员不能探视,同志你请回吧!”

599:我相信周诚(1更)

探视?!

夏晓兰大早上就从京城出发,一路颠到冀北省。

到石家庄下车,又转车,是满怀着小雀跃的心情来见周诚的。学院说不能探视,甚至不能帮她叫周诚到门口见一面,夏晓兰就挺犯愁了。

“同志,您看我大老远过来,就在门口见一面,说两句话行不?”

别说像夏晓兰这样标致的,平时学院连个母蚊子都不容易见到,夏晓兰求人时特别楚楚动人,心智稍微不坚定点的,很容易被她打动。

学院的哨岗立场很坚定,没有被美色给动摇立场,看着夏晓兰摇头:

“对不起,这是纪律规定!”

纪律是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

说不能见,那就不能见,生死大事,可能才会惊动学院的领导得以通融。

夏晓兰软语相求没用,更不可能像对付县一中门卫老赵一样用香烟腐蚀学院的岗哨。在部队里,这一套是行不通的,夏晓兰才不敢给周诚乱惹麻烦。

那就是不能见了?

夏晓兰在学院门口打转,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学员出来,能打听下周诚的消息。

她等了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碰见一个人,才刚刚开口,哨岗就客客气气请她离开…这么漂亮个女同志,在门口转来转去,简直太考验学员们的意志力了。

夏晓兰没办法,暂时先返回了市里。

她找到个电话打到周家。

关慧蛾比她还吃惊:

“你去陆军学院了?你这孩子怎么不说一声,你说不能探视?不对呀,不是到了一个月吗?”

夏晓兰闷声不响的跑去陆军学院,关慧蛾怎么会生气,反而她还是高兴的。两个年轻人处对象,说明夏晓兰终于对周诚上心了,俩人分开一个月,能探视的时间就第一时间跑去陆军学院。

少去部队探视,那是周国斌对关慧蛾说的。

哪个当兵的,家里父母整天去部队看的,就算有那条件,也太黏糊糊了,部队领导知道后还以为没断奶呢!

对夏晓兰就没这限制了。

当兵的也要解决个人婚姻大事,当军嫂本来就很辛苦,当兵的不能离开部队,还不允许女方去探视,那让女方怎么坚持?

这种情况,符合探视的政策,怎么会看不到人。

关慧蛾觉得情况不太对劲:“你先等会儿,我问问你周叔叔。”

夏晓兰守在电话旁边十几分钟,关慧蛾的电话就打了回来。

“你周叔叔说了,周诚那里有点特殊情况,你先回京城吧,电话里不好说。”

真的是有异常情况啊。

夏晓兰的心也有点揪着了。

没什么耽误的,夏晓兰立刻买了回京城的车票,火车票还是从别人手里加价买的,回到京城都晚上10点过,关慧蛾说会派车来接她,果然有小车等在站台外。

车窗摇下来,周国斌居然也坐在车上。

“周叔叔,您等很久啦?”

周国斌有多忙,夏晓兰是知道的。以为是让司机来接,没想到周国斌亲自来了。

“没等多久,你先上车吧,到家再说,这么晚了,你晚上就在家里住下。”

这个时间点,回寝室吧也晚了,要去什刹海住,刘芬和于奶奶都会担心。夏晓兰还想自己该去哪里凑合一晚,周国斌的意思是让她去周家住。

夏晓兰想了想也没太扭捏,反正周诚不在家,周家又不是让她和周诚睡一间屋,暂时住一晚也行的。

“那要打搅您和关阿姨了。”

“这算什么。”

强势和爽朗有时候真的不分家,换了个扭捏的,周国斌相处起来也不舒服。

说是周诚的对象,那和全家都相处不好也挺让人为难,夏晓兰性格爽朗干脆,周国斌和她交流起来没障碍。和周诚能说的话,和夏晓兰也能说,因为夏晓兰能扛事儿!秉性柔弱的女同志周国斌也见过,比如康伟的妈妈谢芸,康伟爸爸在前线牺牲,把谢芸的精气神都抽走了,这20年活的浑浑噩噩的,门户撑不起来,儿子也没管…呸呸呸,周国斌不是诅咒自己儿子会牺牲,但谁家还能不遇到个坎坷?

遇到坎坷时,冷静处事的老婆,比哭哭啼啼的强一百倍!

周国斌觉得夏晓兰就能冷静,从小事看大处,这点可能是他最满意夏晓兰的地方。

还是那句话,世上可没有那么完美的性格,能满足周家的一切要求。

夏晓兰可不知道周国斌的想法,她是看周国斌心情还不错,猜周诚那边没什么大事才对,提着的心也稍微放松一点。一路到了周家,关慧蛾也没睡。

“你吃过晚饭没有?我让曾嫂给你煮碗面,天大的事还能大过吃饭不成!”

因为自己家儿子,让夏晓兰“京城冀北”之间奔波了一整天,别人家的闺女又不是捡来的,关慧蛾肯定要关心下。夏晓兰还真没晚饭,能挤上最后一班火车都不错了,在站台上买过个烤馒头吃,这时候肚子饥肠辘辘的,曾嫂给她端上来一碗牛肉面,关慧蛾怕她一个人吃会尴尬,干脆和周国斌又陪着加餐一顿。

吃完了,三人在客厅沙发上坐着,周国斌才讲周诚的事。

“周诚并不在冀北省,他们这期学员到南方做任务去了。周诚的情况还有点特殊,你和周诚交往,认不认识潘保华?这是一个退伍的军人,以前和周诚在部队里关系特别好。”

潘保华?

“您说的是潘三哥吗?我不知道他名字,见过他两次。”

周国斌的眉头一皱:

“连你都见过,他们来往的很密切,那也不算冤枉周诚。周诚现在被隔离审查中,怀疑他和潘保华相互交换情报…严不严重,得看审查的结果。”

潘三哥的确是一身匪气。

夏晓兰两次见他,都是来替她解决麻烦的。

夏晓兰还不至于过河拆桥,原本感谢潘三,现在潘三“连累”了周诚,夏晓兰就埋怨对方。周诚不是拘泥各种框框条条的人,但也不是没有分寸的人,他要是愿意和潘三来往,潘三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恶棍。

“我见过潘三哥,也相信周诚的判断力,那就等审查结果吧!”

600:第一次留宿(2更)

夏晓兰打听不到的消息,周国斌倒是知道的清楚。

周诚在部队里发展好,说一点都没有家里的关系也不实际,起码这种消息,周家能问到。

潘保华是十分优秀的军人,周诚当初就和潘保华分到了同一部队。周诚还是新兵蛋子的时候,潘保华就是别人嘴里的“兵王”,年年全军大比,潘保华都是排前面的。

潘保华退伍,是因为和别人产生冲突,将对方致残。

冲突是事出有因,可潘保华的确违反了纪律,上面的领导要保潘保华,潘保华才是提前退伍…要不,潘保华要上军事法庭的。

潘保华这样的人,退伍后很容易对社会造成威胁,部队还给潘保华安排了工作,潘保华根本没去报道。这人纠结了一些同样的退伍兵,直接就去了南方。

周国斌知道周诚和潘保华的关系好,当时潘保华的事情闹得很大,周家也暗暗出了一些力,对方也是有来历的,死咬着潘保华不放,潘保华只能退伍。

周国斌的意思,以前俩人关系再好,潘保华退伍后,和周诚就是两条路上的人。但周诚依然和潘保华联系密切,周国斌上次就出言警告过,没想到这一次周诚去闽省抓走私,还是和潘保华牵扯到了一起。

部队也有理由怀疑周诚和潘三交换情报,连夏晓兰都见过潘三两次,周诚和对方的关系密切着呢!

周国斌这个当老子的都怀疑周诚,他儿子就不是循规蹈矩的。

夏晓兰相信周诚?

周国斌觉得欣慰,又有种“果然是年轻人”的无奈。

因为夏晓兰够冷静,周国斌认为一些事可以和她讲深一点。周诚被隔离审查的事,要不是夏晓兰去陆军学院扑了个空,这件事周国斌连关慧蛾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