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报复,她是为了报复我!”

一点简单的审讯手段,夏长征都抗不过。现在还是来交待下,‘报复’的说法从何而来呗!

夏长征的口供,很快被送给市局经办此案的领导过目。

人证物证俱在,夏长征想不承认都没办法。可他的口供里,又说夏晓兰对他报复,打断了他一只手。

市局的领导眉毛直跳:

“这个案子,还要找夏晓兰同学本人了解下情况。”

827:犯罪动机(2更)

“夏晓兰真的会找人反过来打断夏长征的手吗?”

“胡闹,找夏同学核实情况,是告诉她凶手抓捕归案了。”

真要按夏长征说的方向查,不是有毛病吗?

夏长征雇人行凶一案,行凶者自己自首,当初介绍的夏长征找到混混的中间人也确有其人,佣金混混也没花掉,证据链是很充分的。

夏长征反过来说夏晓兰报复。

夏长征狡辩不得,干脆豁了出去,他要是被判刑,也不让夏晓兰好过。他说自己晚上到巷子里去交剩下的佣金,却被人打断了手,就是夏晓兰让人干得。

可是天黑地方偏僻,夏长征也没看清楚打断他手的是谁。

那时候,夏晓兰正在准备高考,不满20岁的年轻姑娘,心理素质能那么好吗,反过来雇凶报复,还能考出全省第一的成绩。

“这说不通嘛,办案要大胆假设,合理推测!夏同学现在是华清大学的学生吧,就不用让她来回跑了,她要回豫南,就要请假,一请假就要惊动学校,影响多不好!还是市局派人去京城了解情况,一定要低调点。”

能当上领导的人,办事还真是面面俱到。

当然,这也得分人,看领导愿意给谁这个待遇。

就算有疑点,这件案子查到这里也差不多能结案了。夏晓兰是去年的高考状元,现在电视上还在播她参加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节目,从豫南走出去的好学生啊,怎么能背上污点。

找夏晓兰了解情况,不能穿制服带手铐去,要便装去。

夏长征和夏晓兰,让领导相信谁?

在县一中了解情况,师生都是一片赞誉,连校门口的个体户,都说夏晓兰乐于助人。

孙校长知道夏晓兰的手是被人故意撞坏的,简直想找夏长征拼命。只差4分,夏晓兰和全国高考状元,只差一点点,孙校长的履历里,就可以写上担任安庆县一中校长期间,曾教出全国高考状元夏晓兰…现在,都被夏长征给毁了!

以后还有这样的苗子吗?

孙校长摸着良心说,想再教出一个省状元都难,更别说全国状元。夏晓兰是最有希望的,仍然差了4分。不,他本来能教出个全国状元,都是夏长征!

孙校长还是气不过,自己又跑去公安局提供了很多情况。夏家人的纠纷,他了解的不少,夏晓兰还没高考前,夏家人就各种打坏主意,阻碍她求学。

这哪里是家人,分明是十世的仇人。

“晓兰同学,那是真正的品学兼优,因为夏家人的阻挠,她只能半工半读供自己上学,做个体户丢人吗?不丢人!她赚来的钱,除了自己上学,剩下都捐给了学校图书馆,花了一万多块钱买书,晓兰同学不容易啊!”

那是挺不容易的。

一般的学生,能顾好自己学习就不错了。夏晓兰是能在学习以外,兼顾到别人。

把自己知道的学习方法教给同学,赚了钱自己不享受,却买书捐给图书馆,真有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味道,兼济天下夸张了些,至少是真的品学兼优。

要不是亲大伯雇人行凶,大肆宣传会让老百姓议论不休,还真想给夏晓兰同学做个专题报道,宣传下豫南的教育成果,拿个全国三好学生肯定没问题。

就为这,去京城了解情况的公安也越发小心谨慎。

坏人是要被惩罚的,好学生难道不值得大家喜爱?

夏大军在商都着急,却不能去京城找夏晓兰。在鹏城医院里,关慧蛾警告他离夏晓兰远点,他知道了夏晓兰找了个家世好的对象,却也没觉得自己会激怒对方。

可在羊城街上瞧见刘芬,夏大军就没控制住。

夏红兵三人被扣在看守所,回乡补办介绍信处处受挫,现在夏长征又被抓…夏大军就疑心这些事全是周家在背后操控。

他已经将周家想成了大恶人,现在是真的不敢轻举妄动。

再去找夏晓兰,夏家人是不是会更惨?

夏长征被抓获后5天,商都市公安局的同志终于到了京城。正如领导交代的那样,他们便衣找到夏晓兰。

在华国顶级学府华清大学校园里,公安同志也有点缩手缩脚的,生怕自己大声说话,会打扰到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

见到夏晓兰真人,会感慨不愧是高考状元。

漂亮这一点,他们早知道了。

但要和夏晓兰本人说话,才能感受到优等生的质素。听说他们的来意,夏晓兰挺惊讶,却不慌张,说话也很有条理,他们问什么,夏晓兰都很配合回答。

了解情况,比公安想象中容易。

还体谅他们奔波辛苦,请他们在华清的食堂吃饭。当然,他们是不可能厚着脸皮让学生请客的。

吃饭的时候夏晓兰欲言又止,公安同志还劝她:

“夏同学,这件案子市里面很重视,你不要有心里负担,该咋判有法律依据,你也不用回豫南,不要担心有人会道德绑架。”

“我不是担心这个,我是想不通,我去安庆县一中插班,都是父母离婚后的事了,和夏家已经一刀两断。我读不读书,和我大伯有什么关系,也没让他花钱供我念书,他不要我参加高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公安心中一动,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犯罪动机呢?

夏晓兰说的这点,夏长征一直没交待。

父母离婚后,已经跟着母亲离开夏家的侄女,和当大伯的什么仇什么怨,为啥不让她参加高考?

“夏同学的意思是…”

夏晓兰一脸无辜,“我没有什么意思,我就是好奇,这要交给你们公安同志去查。”

夏长征已经招供,葛剑就不用留在豫南了,免得引人怀疑。

混混当然不可能良心发现去自首,背后有葛剑在使力,也幸亏这年代没有监控,否则夏晓兰还不方便撇清自己。

在夏长征和她之间,公安当然会偏向她。

夏子毓是怎么利用“好学生”的身份搅风搅雨操纵她命运的?夏晓兰不过是把夏子毓那一套,放大利用到了极致。

其中肯定有疏漏,夏晓兰也怕有一根筋的公安非要深挖细节,与其让他们去挖夏长征手是怎么断的,夏晓兰自己给他们指出一个方向——好好挖一挖夏长征的犯罪动机吧!

828:罪魁祸首(3更)

夏晓兰给商都来的公安同志留了电话号码,表示愿意随时配合他们的调查工作。

夏晓兰提供的这个思路,让公安一直在琢磨。

马上就和商都市局取得联系,夏长征的犯罪动机是什么,还真的好好查一查!

夏长征雇凶一案事发,涉及到夏晓兰,邵光荣的大伯依旧在商都任职。邵大伯关注不到这事,他秘书肯定会把关。

侯秘书可没忘记夏晓兰。

“领导,您看这事儿?”

侯秘书密切关注着事态进展,等夏长征招供了,才把事情汇报给邵立民。邵立民想到京里传来的消息,这一次,和帮周诚那次可不同。那时候,只是周诚出面,夏晓兰就是个普通的女学生。

邵立民当时还想,周家怎么会同意周诚找这样一个对象,周诚那么优秀的,换了邵家,肯定要让强强联合,找个强有力的姻亲,再给周诚的前途增加一道助力…结果夏晓兰争气,一口气考了个全省第一,志愿填的是京城的华清大学。

周诚喜欢,夏晓兰漂亮聪明拿得出手,周家还真就认了。

岂止是带回周家见父母,据邵立民所知,关慧蛾早带着夏晓兰到处亮相了,就妥妥是周家的儿媳妇,等着夏晓兰大学毕业就结婚的。

邵立民不能自己徇私枉法,严刑逼供让夏长征认罪。现在夏长征自己认了,邵立民就能给周家说一声讨个人情了。

周国斌接到消息,当然是一头雾水。

夏晓兰完全没给家里提过!

周国斌挂了电话,他一个大男人,自己找夏晓兰谈话不合适,就告诉关慧蛾了。

“这么大的事,这孩子怎么一句话都没说过?”

关慧蛾肯定站夏晓兰那边。

周国斌看夫人一眼,“你让她怎么好意思说。”

周国斌也听过窝里斗的,为了权势和利益,一家人相互争斗。包括动荡时期,亲人之间相互检举的,人性的自私和卑劣显露无疑。

现在是和平年代,夏晓兰考上大学,能碍着大伯什么事儿?

毁人前途不说,这都上升到雇人行凶的地步,行为是相当恶劣。周国斌和关慧蛾也看过豫南省电视台对夏晓兰的采访,高考出成绩了,夏晓兰右手的石膏都没拆…可怜她是带着手伤考试,还能考个全省第一。

夏晓兰不仅是聪明漂亮,她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可能是‘坚韧’。关慧蛾不喜欢她的时候,嫌夏晓兰太刚直,一旦接受了夏晓兰,这又是让关慧蛾很欣赏的品质了。

因为邵光荣大伯的‘关心’,夏晓兰刚送走商都来调查的公安,又被叫到周家来。

“夏长征的事,商都那边通知我们了,你自己是什么想法?”

有关慧蛾在场,周国斌和夏晓兰沟通就没问题。

夏晓兰倒是早有准备:

“周叔叔,我个人是支持依法判决的,如果您打了招呼,他可能多判几年,但这事对您影响不好。我更关心的,还是他的犯罪动机,其实这之前还有件事。”

夏晓兰没对公安说赵刚的事,是觉得时机还不合适。

对周国斌夫妻倒没啥好隐瞒的。

“罪魁祸首,是你堂姐!”

关慧蛾想起自己和夏子毓见过一面,对夏子毓印象真的很不好。抢夏晓兰对象就算了,要不是把王建华抢走,夏晓兰也不会和她儿子周诚好上。

抢了对象,又要把夏晓兰往死里踩。

夏晓兰自己不愿意呆在烂淤泥里,夏子毓要把她上进的路都掐断。

人心还能这样坏,关慧蛾也是涨了见识。

周国斌懂了,夏长征是添头,夏晓兰真正的目标还是堂姐夏子毓,去年的事,要忍到今年来发作,想必那边也没料到。

夏晓兰很会判断形势,去年她有什么,只有周诚的帮忙,连周家都还没认可她。想要收拾夏子毓吧,恰好王广平从农场返城复职,工作落实到了高教司,简直是掐中了一个普通大学生的命脉。

今年不一样了。

王广平调职到了党史办,自身都难保,何况替夏子毓撑腰。周国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豫南产的茶叶,打从去年起家里就没断过,夏晓兰也不是任人欺负的小可怜,私下里也做了些报复,那又如何,难道还让周国斌帮着外人说话?

所以周国斌提都没提夏长征断手之事,放下茶杯就问了夏晓兰一句:

“你有没有把握?”

夏晓兰想了想,“有赵刚的事,七八成把握是有的。”

周国斌摇头:“不动手就罢了,一动你就要一击必中,必须要有十成把握。豫南那边你不要管了,剩下的让家里来办。”

夏晓兰没想过靠周家。

正如周国斌所想,她当时不发作,是因为当时能力不够。如果一开始就靠周家,周家人会怎么看她?

不说和周诚的感情,夏晓兰本人一直坚信靠人不如靠己,她就没指望过别人替她出头…现在不一样,周国斌说“让家里来”,是对她的关心,夏晓兰把最重要的一步走了,收尾的工作交给周家来办未尝不可。

她不得不承受,仅仅靠她,难免会有疏漏,周国斌出手,和她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夏晓兰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她高高兴兴道谢:

“谢谢周叔叔!”

夏晓兰享受着周家人的关爱。

夏子毓享受的,是张翠的哭泣。

“子毓,你想想办法啊,你爸被公安抓了,咱们要救救他!”

去年张翠还想过离婚呢。

和夏家闹得最凶的时候,张翠差点就学刘芬离婚了。最终还是怕别人指指点点,她自己舍不下那脸面,为了儿女也不能离。

和夏长征的感情早不如原先了,一个整天醺酒的男人,有还不如没有。可夏长征被抓,张翠还是崩溃,夏长征除了是她男人,还是她孩子的爸!

夏长征是因为雇人对夏晓兰行凶被抓的,张翠害怕啊,事情是她和夏长征一起想的,钱是她从银行取出来交给夏长征的,他在派出所会不会把自己给扯出来?

担心和惧怕掺杂在一起,张翠六神无主。

夏子毓的太阳穴刺痛无比,“妈,你闭嘴!现在不仅是担心我爸,你还是担心下我们两人吧!爸已经被抓了,我们要保住自己!”

829:最后的缠绵(4更)

要保住自己。

夏子毓自己也乱了阵脚。

夏晓兰在西单派出所说的并不是开玩笑,短短几天功夫,情况就急转而下。

混混还能去自首,岂不是可笑?

只能是夏晓兰把人混混给制住了,不自首,一定有更可怕的后果在等着混混…周家,一定是周家出手了。

夏子毓慌的不行。

她现在才发现,小聪明小算计没用,她自视甚高,却没有可以借用的力量。

她哪里有力量可以和周家硬抗?

王家根本帮不上忙。

王建华倒是想帮忙,还到处找朋友试图和商都那边搭上关系。然而他一个没毕业的大学生,王广平要是不出面,跨省的关系,哪里是那么轻易找的。

王广平更是放话,王建华想要帮夏子毓,就要和张局长的女儿相亲:

“我是帮不上忙了,你张叔叔人面广,他还能说上话。我看这事儿不仅是夏子毓她爸一个人办的,就算是她爸一个人干的,你看周家这次,能放过夏子毓吗?”

肯定不会放过。

那天在西单派出所,夏晓兰根本没追究张翠跟踪刘芬的事,原来就在这里等着子毓呢。

爱是什么?

是长相厮守,还是保全爱人?

王建华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子毓陪他共渡艰苦,他怎能在子毓面临危机时,自己抽身上岸!

王建华对着夏子毓开不了口。

夏子毓自然深知,就算王广平没有调职,还在高教司副司长的位置上,王广平也不会帮她。

王家落魄时,接受她的帮助。

翻身后,一直想甩掉她。

要完蛋,夏子毓也要扯着他们一起完,她可是王建华的未婚妻。

夏子毓安抚好张翠,说自己会想办法。

转头就精心打扮一番,约了王建华出来。招待所内,夏子毓一件件褪去衣裳,靠在了王建华怀里:

“建华,你帮我最后一次。”

两人早就偷尝过禁果的,王建华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血气方刚,哪里能经得起夏子毓的诱惑。

再说他和夏子毓发生点什么,也是名正言顺的。

王建华还没做出选择,他和夏子毓是男女对象,是未婚夫妻,睡一起怎么就不行了!

迄今为止,夏子毓是王建华的第一个女人。

男人好色,王建华没忘记夏晓兰,精心打扮的夏子毓,也很有几分姿色。夏子毓再百般迎合,王建华如入云端。

这种时候,男人什么事都会答应。

王建华还愧疚,他嘴上硬挺着,其实心里知道,一旦他爸做决定了,他早晚会屈从。

王广平和冉淑玉回城后就一直不喜欢夏子毓,嫌弃夏长征和张翠是摆摊的小贩。现在夏长征连小摊贩都当不成,是个罪犯…王建华和夏子毓结婚,他老丈人是罪犯,就算政审能通过,他本人的前途也会大受影响。

“子毓,只要我能帮的,一定会帮你!你说吧,要怎么办。”

夏子毓靠在王建华胸前,“建华,我只能相信你了,事情是不是我爸做的,我不相信他们的调查结果,我要亲自去商都,想办法见到我爸。如果不替我爸洗清罪名,夏晓兰和周家同样不会放过我!”

王建华紧紧搂着她:

“你需要我做什么?”

“介绍信,一封空白的介绍信,不能让人知道我偷偷回商都,等我上火车了,你再替我向学校请假。”

夏晓兰的话,给公安指明了另一个方向。

夏长征的犯罪动机是什么?

安庆县派出所,一个姓梁的所长倒是提供了一条线索,他翻出了去年的一个案子:

“安庆县一中的男老师叫赵刚,当时是按入室盗窃的罪名抓捕的。据他自己交待,打牌输了不少钱,外面有人追账,他才铤而走险想偷点钱。这个老师,在预考的前一天,撬门进入夏晓兰同学和孙甜老师在招待所休息的房间,被当场抓住…现在想来,真是疑点重重啊!”

是疑点重重,预考前入室盗窃,刚好偷到夏晓兰同学头上?

夏晓兰同学当时在学校十分低调,学费都要半工半读,众做周知的穷!孙甜也是新分配的老师,按照工龄算,工资还没有赵刚本人高。

赵刚要偷钱,还尾随去奉贤市招待所下手?

“目的不是偷钱,一个预考,一个高考,这个赵刚有问题。”

老公安的逻辑还是很缜密的。

市局派卓卫萍协同办案,卓卫萍是梁所的老部下,梁所这个线索来的恰到好处。卓卫萍怀疑过,但夏晓兰的确是受害人无疑,卓卫萍认识夏晓兰,也极为佩服她的自强不息,压下了心底的疑惑。

赵刚倒霉催的,入室盗窃未遂,遇上严打给判了好几年。工作丢了,现在都还在服刑。

老实交待,或许还有减刑的机会,他并不是主犯,为什么不说?

重新审赵刚,他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我不是去偷钱,是夏子毓给了我钱,要我去破坏夏晓兰高考,我原本想在准考证上做手脚,没找到机会,一时鬼迷心窍,就想半夜下手…是夏子毓,是夏子毓指使的。”

这就对了!

预考前赵刚的行动失败,才有高考前直接雇人动手。

“夏长征没有犯罪动机,但是夏子毓有,赵刚和混混,都是夏子毓的主意。同样是姓夏,同样是农村家庭出身,一个家庭里,同时飞出两只金凤凰,先飞出的一只,要阻止另一只金凤凰成功。”

人的嫉妒心,真的能这么可怕吗?

“和京城那边联系,先把夏子毓的人给控制住。等我们的人把她带回商都!”

与此同时,还得再审夏长征。

夏子毓是主谋,夏长征是同谋,说张翠一点不知情的可能性很小。这边刚刚拿了赵刚的口供,向京城寻求帮助,京城的公安再去找夏子毓,发现这人已经不在京城。

学校里没有。

张翠的租房里没有。

张翠本人完全不知情,夏子毓让她冷静等消息,张翠把自己关家里两天没出门了。

最后查到王建华,他正要去学校替夏子毓请假。

“王建华同学,请配合我们的工作,夏子毓现在涉及到一起刑事案件中,我们需要她的行踪。”

王建华对夏子毓也有真感情,一开始还不肯说,王广平得到消息,跑来派出所打了他两巴掌,王建华才吐口:

“她去商都了。”

830:潜逃(1更)

夏子毓去商都了?

王建华说,夏子毓为了夏长征去了商都。派出所那边反馈回来这消息时,夏晓兰就摇头:

“她肯定跑了。”

刘芬一时没听明白,“她能跑哪里去,她爸还关着,她妈也在京城,公安现在连她妈一块儿抓了。”

“你呀,就是太老实!你以为个个都像你闺女,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捎上你这个当妈的。”

于奶奶笑刘芬天真,刘芬后知后觉,“你们的意思,夏子毓把她爸妈丢下,自己跑了?”

夏晓兰觉得是这样。

“她连王建华一块儿骗了,介绍信拿到手,肯定不会去商都。现在只有一封介绍信,不知道她填的名字是什么,也不知道她的目的地。”

夏子毓要不跑,这事儿不一定能落到她头上。

她这是自己吓坏了自己,这一跑,妥妥的畏罪潜逃。夏晓兰都不知道说她是笨还是聪明,但心狠是绝对的,之前和王建华爱的要死要活,跑路前还坑了王建华一把,瞧王家之前给王建华造势,还想当什么先进标兵…这下子,是协助夏子毓跑路,他说不知情就不知情?

先进标兵是别想了,起码会挨一个处分,王建华这是掺和到了刑事案件中。

夏长征和张翠又不是养父母,夏子毓连张翠一块儿瞒着,张翠还傻乎乎的在出租房里等…夏子毓的心狠,可见一斑。

夏子毓这一跑,辛苦多年才有的生活毁于一旦,又毒又狠,夏晓兰不得不重新评估夏子毓的危险等级。有一个这样的敌人在外面自由活动,夏晓兰晚上睡觉都不舒服。

夏子毓能跑哪里去?

隐姓埋名在华国某个地方呆着?

现在的户籍管理不透明,但绝大部分正规的单位都要介绍信证明身份,越是小的地方,越是不好藏。只有沪市和羊城那种大城市,滋生的阴暗面多些,藏起来就容易很多。

藏起来,就意味着要低调生活,起码在追诉期内,夏子毓不能出头。其实夏子毓就算真的雇凶伤人,也判不了几年。

毕竟夏晓兰本人没受重伤,夏子毓雇凶伤人,更多是此事的恶劣性质,戳中了豫南教育界的肺管子。

“她不会甘心隐姓埋名,能去的地方,也就只有香港…杜兆辉,她会去找杜兆辉!”

杜兆辉会不会把人交出来?

杜兆辉这人办事儿很邪性,夏晓兰觉得不能奢望杜兆辉配合,要抓夏子毓,得在夏子毓和杜兆辉汇合以前。

夏晓兰把自己了解的情况和公安说了。

涉及到港商,这件事还真没那么顺畅。有一点倒是确认了,夏子毓是真的没有到商都。

王建华在派出所里听到这消息顿时沉默。

公安让家长轮流给王建华做工作,冉淑玉哭着求王建华别犯傻,开始替夏子毓办介绍信还能说不知道她要潜逃,现在再瞒着她的去处,就真是协助她逃跑了。

“妈,我是真的不知道…”

王建华低着脑袋,眼睛里全是红血丝。

王广平让冉淑玉闭嘴,压低声音:“既然你一开始就说不知道,以后也要咬死这个说法,你也是受害人,是被夏子毓骗了,你懂不懂?”

王广平恨铁不成钢,这时候捞了儿子重要,派出所让王广平做工作,王广平选的是对王建华最有利的说辞。

王建华张张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王广平一拍桌子,“你和夏子毓的关系到此为止,等你从派出所出来,主动到你张叔叔家多跑几趟,现在你是被动的一方,不知道你张叔叔还同不同意,看你自己表现!”

冉淑玉恨不得将夏子毓那小贱人乱刀砍死。

她之前还嫌张局长的女儿是‘二手货’,现在可不敢再挑剔,能稳稳抓住张局长的女儿,已经是眼下最好的选择。

根据夏晓兰提供线索,公安联系了羊城和鹏城那边配合。

夏晓兰自己还拜托了汤宏恩,如果夏子毓真的去投靠杜兆辉,只要露面就是自投罗网。

然而两周时间过去,却一直没有夏子毓的消息。

她就像一滴水融入海里,似乎在偌大个华国消失了,一点痕迹都没有。

现在没有身份证,没有监控,夏子毓使用一张只有公章,自己填写的介绍信,短时间内把她翻出来不容易。

夏晓兰猜到多半是杜兆辉帮忙,却一点证据都没有。

杜兆辉那种人,利益至上,夏晓兰要是能为对方提供的利益大于夏子毓,杜兆辉肯定会把夏子毓交出来!

可夏晓兰能替杜兆辉提供什么?

在鹏城医院的时候,杜兆辉说的清楚,他要和夏晓兰合作,看重的是夏晓兰和汤宏恩、康家还有周家都有关系,夏晓兰能和他交换的,也只有这些。

这是牺牲汤宏恩等人的利益,去和杜兆辉交换,夏晓兰才不会做这种事。

一个夏子毓,还不值得夏晓兰把自己的路走断。

和康伟的友情,汤宏恩对她的关照,周家人对她,哪个都比夏子毓更重要!

5月初,夏子毓出逃两周后还没有消息,这事儿基本算是尘埃落定。夏子毓是主犯,夏长征和张翠是从犯。夏长征直接出面雇凶,会判5年左右,张翠是3年,夏子毓没有抓捕归案,京城师院学院公示了对夏子毓开除学籍的通知。

夏子毓开除学籍,王建华挨了一个处分。

不知道王家求了谁帮忙,他的处分是静悄悄的。

面对这结果,夏晓兰有点意犹未尽。

她肯定是高兴的。

睁开眼睛发现自己重生到83年,等待她的全是烂摊子。

她还没来得及找夏子毓和王建华算账,夏子毓跳出来阻止她考大学。结果她硬是考上了华清大学,夏子毓混的一日不如一日,如今夏子毓是潜逃的罪犯,还被师范学院开除,两人的境况几乎算是彻底颠倒——除了人跑了这点,夏晓兰整体比较满意。

她有一个预感,很长时间内,夏子毓都不会成为她的困扰。

王建华?

王建华有什么资格和她争个高下,一个大男人,一边标榜着自己有能力,一边吃软饭吃的不亦乐乎…夏晓兰真的很难将他当成对手。

夏晓兰现在面前,摆着两封信。

信是关慧蛾给她的。

“所以,夏子毓真是贼心不死,逃跑时连亲妈都顾不上,还有心情揭露我的黑历史?”

831:有人要加盟(2更)

信里详细写了,夏晓兰以前的“丑事”。

夏晓兰以前在乡下的烂名声,她和二流子的风流韵事,勾引姐夫的行为,提醒周家好好打听下夏晓兰的为人。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除了夏子毓,也没人能干的出来了。

夏子毓可能也忍很久,早就看不下去夏晓兰过好日子,之前不敢这样干,是怕周家查到她头上?

现在反正要跑路了,夏子毓大概心里憋了太久,跑之前什么事儿都顾不上,就给关慧蛾和周国斌寄了两封信?

夏晓兰早早把所谓的黑历史都交待了,关慧蛾和周国斌了解真相,没有被夏子毓的揭发信蛊惑,对夏子毓这人是更讨厌。

所以,夏晓兰干什么都喜欢坦荡荡,比起阴谋,她更喜欢阳谋。

如果当时藏头露尾的,现在夏子毓搞这么一招,夏晓兰就要头疼和周家人关系了。

“阿姨就是告诉你一声,我和你周叔叔都不信她的挑拨离间。她现在是逃犯,还被大学给开除了,你和不用再和这种人纠缠,安心学习和工作,她要是一直躲躲藏藏,我们可能抓不住她,她要是公开露面,肯定跑不掉。”

关慧蛾当着夏晓兰的面,把揭发信烧掉。

夏晓兰疑惑道:

“关阿姨,我怎么听说刑事案件有追诉期,她要是避过了追诉期再露面,岂不是拿她没办法?”

关慧蛾比夏晓兰还懵:“你从哪里听来的?”

夏晓兰想说这不是常识么,关慧蛾笑笑,“只要公安立案了,什么时候都能抓人。”

关慧蛾其实也不懂这方面的事,但她为了这事儿特意问过。

“夏子毓这一跑,可把王建华害死了,京城师院差点连王建华一起开除,王家找了人帮忙,才把王建华保住。我听人说,王建华现在积极往张局长家里跑,张局长有个女儿比他大一岁,以前下乡当过知青。”

关慧蛾从来不会乱讲别人家的八卦,她忽然提到王建华,是说给夏晓兰听的。

夏晓兰脑子一转,听话听音,提到张局长就算了,还提到了张局长的女儿…这是说王建华靠吃软饭逃过一劫?

夏晓兰彻底将这人抛在了脑后。

两人也没有一直纠结夏子毓逃跑的事不放,关慧蛾问她服装店开业一个多月,整体生意如何。

夏晓兰顿时有了笑意,“我妈之前算账,第一个月生意还不错,我们真准备开第三家分店。”

关慧蛾咂舌,她当然不可能具体去问夏晓兰赚了多少钱。

“忙的过来吗?”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管两家店都不容易,现在还要开第三家?夏晓兰却没说,她的计划可不只是三家店面。

“我会请一个人帮忙管理,我妈到时候只管进货和对账,服装店的具体事务,她会参与的越来越少。”

连锁店是怎么管理的,别人能做到3000家店,没道理夏晓兰连3家店都管不好。

一个人是管不了3000家店,规范的章程制度,只需要掌握大方向,其他事自然有别人去干。夏晓兰说开第三家店不是玩笑,‘蓝凤凰’是3月17号开业,第一个月两家店合起来赚了七万多,两个月就能买京城一套四合院,在85年,有几门生意能这样?

要不咋说80年代,搞服装是最赚钱的生意之一呢!

至于luna,算的是销售额,luna不是单纯的零售,销售额要减去各种成本,才是最终收益。夏晓兰和陈锡良也没指望一开始就能分红多少,前期赚到的钱都要投入再生产,不断壮大发展这个品牌。

两个门店,把luna第一批生产的衣服销售一空。

让夏晓兰和陈锡良高兴的是,沪市有人主动联系了公司,想要加盟luna品牌,对方在百货商场搞到了店面,找上门说想卖luna的衣服,在陈锡良带着他在羊城的luna门店蹲了一天,观察了客流量后,提出想专营——最开始,这人就是想进点货而已。

零散进货是不可能的,至少得有一个专门的店面,luna不会和其他牌子混在一起卖,加盟专卖店是可以的。

“加盟有什么不好,装修费公司负责一半,从货款中抵扣,公司统一宣传,公司负责配货,店员都由公司培训,是最省心的选择。”

沪市来的人被陈总忽悠的头晕,“侬都做完了,阿拉做什么?”

陈锡良露出大白牙,“你投资钱,然后等着赚钱。”

是这样吗?

好像真的是这样。

羊城的这家店,生意真好啊。

陈锡良扯出杂志,指着上面的大明星汪明明:

“汪明明都穿着我们的衣服上春晚,我们品牌是有实力的。”

夏晓兰听陈锡良转述,都能想象那个沪市人必然没法反驳。又上报纸,又是杂志,来了参观的人,陈锡良直接给带去‘晨羽制衣厂’参观,他是何厂长的小舅子,说晨羽是专门替他生产衣服的制衣厂,厂里的工人总不会拆陈锡良的台。

考察的人看着宣传力度,看着高档的示范店面,看着规模如此大的制衣厂,哪里会怀疑luna的品牌实力。

就是加盟费挺贵的。

“今年我们有优惠政策,是5万的加盟费,明年再想加盟,可不止了。”

陈锡良想起夏晓兰说门店能做到几千家,光收加盟费,他快被那数字给吓死了,夏晓兰让他赶紧清醒一下:“那得一直保持着luna这个牌子要值钱,加盟费是我们要赚的,每多一家门店,你算一算每年就要替我们卖出多少衣服?到最后,加盟费是小头,真正赚钱的,可还是服装本身。”

这才哪跟哪呢,夏晓兰打断了陈锡良的yy。

除了在京城开第三家分店,夏晓兰还有件事挂心,于奶奶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个社会俗人居多,绝大部分人都是先敬罗衫,刘芬应该买一辆车了。

夏晓兰考虑了一番,她手里还有伍行长批的贷款,开第三家店本钱没问题。

于奶奶说的也对,那就买一辆车呗。

刘芬马上要去羊城拿夏装,夏晓兰想一起跟过去,在鹏城的海关挑一辆车回来。

832:冤大头(3更)

商都。

夏大军十分颓废。

短短半个月,发生了这么多事,夏大军甚至没回过神来。

夏长征和张翠都被抓,夏子毓潜逃,这件案子基本已尘埃落定。夏大军就算想自欺欺人都没办法,他觉得小题大做,国家法律却不像他这么愚昧。

夏大军都被叫到派出所问话,询问他夏子毓的下落。

夏大军第一反应也是杜兆辉,面对公安的问询,他心中迟疑,到底是没说出来。

子毓真的像公安说的那样,几次阻止晓兰高考?

为此,又是收买老师,又是雇小混混行凶。

这个说法,完全颠覆了夏子毓在夏大军心目中的印象。一直以来,夏晓兰才是掐尖好强、咄咄逼人的存在,连亲爹都能不认。

夏子毓面对她,则是屡次退让。

夏大军半信半疑,总想找侄女问个清楚。

就算子毓真的干了错事,现在对她的惩罚也够了吧,成了逃犯,大学也把她开除,订婚的对象肯定也丢了…几乎是一无所有,还不够偿还夏晓兰?

夏晓兰现在可是什么都有。

除了不认夏家人,过得可滋润了!

夏长征和张翠两口子被判刑,要关几年。夏家人都不在大河村住,张翠的娘家找到夏大军,把夏俊宝丢给夏大军:

“你们夏家的孩子,总不会让我们张家来养,你这个当叔的发了大财,以后俊宝就跟着你养。”

夏俊宝已经12岁,翠出门做生意,一直把孩子丢在张家,张翠给了张家不少钱,张家人把夏俊宝养着没问题。

现在夏长征和张翠都被关了,未来几年自顾不暇,夏俊宝就要全靠张家自己负担。张翠的弟弟张福满同意,弟媳妇江莲香不同意:“孩子跟着我们,全家都要被指指点点,周围人都知道他爸妈坐牢,不如跟着他二叔,带去外地生活,条件也好!”

来之前,张家给夏俊宝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把他送给夏大军养,是让他到城里过日子,教他一定要讨夏大军的欢心。

夏俊宝这年纪,该知道的都知道。

他知道自己是被丢在乡下的。

姐姐夏子毓到京城上大学,他爸妈也跟着去。他爸过年的时候还说要把他接到京城去念书,也是骗了他,没办到!

姥姥家倒是好,姥姥和舅舅对他好,舅妈更喜欢自己孩子,想把他扔出去。

没关系,扔给二叔更好。

二叔有钱,二叔生活在城里,说不定以后还要去香港。

夏俊宝自己是愿意的,到了夏大军面前,就哭哭啼啼抹着眼泪。5月初天已经热起来,路上的人都换了单衣,还有人穿裙子了,夏俊宝还穿着一件毛衣,又是眼泪又是汗的,一叫“二叔”,夏大军都于心不忍。

“我养就我养,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饿不着他!”

张家人巴不得如此,把夏俊宝丢下就走。

消息传回村里,大河村的人都怀疑夏大军脑子被门夹过。夏长征和张翠怎么坐牢的,因为他们雇人行凶对付夏晓兰。结果那两口子坐牢去了,夏大军把别人儿子给养着!

“他上辈子是不是欠他大哥一家的?”

大河村这种风气不好的地方,大部分村民还自觉比夏长征一家高尚,农村里都是鸡毛蒜皮的矛盾,亲兄弟反目成仇的有,那也是同辈里怼来怼去,很少有人会直接伸手到小一辈人身上。

一家人原本打的像乌眼鸡的,要忽然冒出来一个特别有出息的小辈,那也是赶紧修复关系…要断了小辈前途的,不知道多蠢的人才做的出来。一个姓,一家人,发达了一个,其他人都要沾光啊!

一般人真的不懂夏大军的选择。

不是上辈子欠夏长征一家,就是这辈子给他吃了**药。张家把夏俊宝送到了商都,王金桂的两个儿子,夏俊山11岁,夏俊锋8岁,也全给夏大军送来了。

瞧这样子,夏大军暂时不会再回来,张家不替夏家养孩子,难道王家就肯?张翠娘家对她还有几分真心,因为她从前也是对着娘家撒钱的。

王金桂自己又懒又馋,自己的钱还不够花,嫁人后就没补贴过娘家,她把两个儿子扔娘家,是许诺以后要给王家生活费的。

现在哪有生活费?

有样学样的,王家也把两个孩子送去了商都。

还管夏大军要了钱,说是两孩子这段时间的生活费。

夏大军不仅要接收三个侄子,大河村还有人找他要账,夏红兵签字按手印的赌债。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好几千块,夏大军之前的工资有一万给了夏子毓,他手上的钱,还是过年后发的一个月工资,加上以前剩的一点,总共不超过4000块。

这钱,夏大军回豫南一个月,又是在村里摆流水席,又是吃饭住宿,还被王家要走了几百块生活费,他手里也就只剩下2000多点。

根本不够还夏红兵的赌债。

债主们拿着欠条,各自诉苦,夏大军被逼的没办法,每人先给了200块,把夏红兵欠的欠条,全部换成了他的名字:

“我夏大军欠的钱,不会赖账,等我回鹏城,一家家的还!”

这话倒是有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