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怪石大娘管不住魏娟红。

石大娘毕竟年纪大了,石凯和石平不是石大娘唯一的孩子,从前生的都夭折了,年纪不小才生了石凯,后来又生了石平。

石凯一走,石平靠不上,石大娘要不迁就着儿媳妇,两个孩子将来怎么办?

康伟偷偷和石大娘见过两回,对方是很讲理的,虽然大字不识,却不是那种刁钻的老太太。通情达理,再三说麻烦了周诚的照顾,把康伟都搞得怪不好意思。

康伟知道周诚为啥在意石家是否搬家。

周诚肯定不能让魏娟红说什么就是什么。要说对石家补偿,最主要不是魏娟红,而是石大娘,是石凯两个孩子。

实在不行,周诚肯定要把魏娟红和石家割裂开。

以后还照看着石家,却不再管魏娟红的事!

工作是调换了,自己不争气,周诚有什么办法?

康伟也不能替周诚做主,周诚托他帮忙,他只能把自己知道的都转述给周诚。

“…再看看吧。”

周诚在电话里含糊说了一句,话风一转:

“石家那边你注意着动静就行,还是我上次说的,你尽快来学院一趟,我把东西交给你。”

康伟答应下来。

挂电话之前,康伟干笑两声:“嫂子还没理你呢?”

周诚啪一声把电话撂了。

康伟这小子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故意戳他心窝子。不把石家这边处理好,他哪有脸去见晓兰。

晓兰这回不像开玩笑。

比去年他说结婚,晓兰不同意的那次情况还严重。

周诚心里也不踏实。

晓兰说彼此要静一静,这个时间到底是多久?周诚认为自己冷静完了,他现在就像被单方面关了禁闭,不知道晓兰啥时候放他出禁闭室!

搬家?

魏娟红没打算搬家。

她去看过厂里分配的房子,窄窄小小的,两套房子加起来都不宽敞,还要自己出房租,每个月直接就从工资里扣了。

她明明说过不想搬,夏晓兰和关慧蛾那天嘴里答应的好,现在厂里分配的房子都下来了,如今还不是要逼她搬。

要想厂里分房,是要申请登记的,魏娟红根本没有去登记过,房子分配了厂里才通知她…肯定是夏晓兰和关慧蛾说一套做一套。

魏娟红心里压着火,回到家也没提这事儿。

哪知她婆婆石大娘好像啥都知道,在家里把行李都收拾好了:“娟红,娘找人看好了日子,趁你不当班,我们把家搬过去,正好你单位的房子分下来了。”

石家其实没有多少行李。

来京城看病的时候,没想到会就此留在京城,就带了两件换洗的衣服全家就动身来京城。

石大娘做了手术,魏娟红得知石凯是为了救周诚才牺牲的,改变了主意不回老家。

她家现在的东西,锅碗瓢盆啥的,样样都是周家帮忙置办的。

反正石家人搬进这四合院,连被子都是现成的,康伟替周诚跑腿,那是连蜂窝煤都给石家人买了几百个,日常起居的东西都不缺。

现在要搬家,自然也简单,把个人衣服收拾好了就行。

魏娟红低着头不说话。

她这才刚回来,还没开口说过,她婆婆就晓得了厂里分房的事。小叔子石平是个傻的,也不可能告诉石大娘,那就是别人说的。别人是谁,魏娟红心里明白着。

石大娘再三催促她答复,魏娟红逼不过才抬头:

“娘,他们周家嘴皮上说一套,啷个做的和说的不一样,我不想搬。”

说是把她调去了办公司工作,说不定是故意为难她,等着看她笑话,魏娟红工作干得不顺利,脾气也不会有多好。

石大娘气得直哭:

“你啷个没良心,人家还要咋个待我们一屋人…娟红,你以前不像这样子的,哪里出了问题?”

别人的就是别人的。

不该占的便宜就别占。

不欠谁的,晚上睡觉都踏实!

单位分的小房子当然没有独门独户的院子好,那小房子是按政策来的,现在住的院子是占周家便宜。石大娘拉不下脸,也亏心的厉害。

石大娘抱着小孙子,态度难得强硬了一回:“你要是不搬,你就回老家去,厂里的工作也不用干了,我们全家都回去!”

魏娟红磕磕巴巴:“娘,老家的工作哪里有首都好…”

石大娘却不说话了,心里已经下定了决心。

老家的工作肯定没有首都好,这里工作干得好好,她们自己跑回勃通县,哪里还能再麻烦周家。

可不来京城,儿媳妇也犯不了倔,死皮赖脸的在京城靠周家生活,不如回老家去!没工作也好,她的眼睛能看见了,一家人还回乡下种地去。

魏娟红不相信,石大娘搂紧怀里的小孙子:“你要是不听,你就自己回娘家去,想再嫁就再嫁,两个孩子不能带走,我就是吃糠咽菜,都要把姐弟俩拉扯大!”

回娘家去?

石凯出事后,是魏娟红自己说要留在石家的。

她真的从来没想过要离开。

当初娘家人来劝,她还骂跑了娘家人,发誓以后都不嫁人的。娘家人想要工作名额,也被魏娟红给撅了回去,她可把娘家得罪的厉害。

石大娘要是把她赶走,魏娟红无路可走。

厂里的工作,也因为她是烈士遗孀才有的,前提她还是老石家的儿媳妇…石大娘要是去厂里闹一闹,不承认她是石凯媳妇,厂里肯定不会再要她。

魏娟红瘫倒在地。

扯着石大娘的裤脚哭。

石大娘也哭,摸着魏娟红的头:

“娟红,别人的东西再好,那是别人的。你只看到石凯牺牲了,没想过他的战友们多难受,周队长没比石平大多少,他想对石家好,我们不能拖累人家一辈子…”

石大娘觉得京城可能真的来错了。

治好眼睛就该回去的。

周队长一家人都好,快被娟红把情分都糟蹋完了。

894:你牺牲美色换的?(1更)

周诚给康伟打电话的时候,魏娟红那边的反应还不明朗。

等康伟去陆军学院拿周诚给的东西,带来的消息算半好半坏:

“石大娘说不搬去厂里分的房子,就要全家回老家去,京城的工作也不要了,一家人还是回去种地。这种情况,魏嫂子不同意也没用,我来的时候石家那边在张罗搬家…诚子哥,你看魏嫂子的工作?”

让石家搬家,并不是周诚的真正目的,他就想通过换工作和搬家来弄清楚魏娟红这人。

现在的结果周诚还是挺失望,他更愿意魏娟红是个直白的人,哪怕表现出对他的讨厌,也比现在强。

现在什么样?

周诚一言难尽,反正和魏娟红写的两封信不同。

两封信里,魏娟红的口气小心翼翼,很忐忑的表明自己的想法。真实的情况呢,她没有小心翼翼,而是无声的强硬。

难怪晓兰会因为这件事来吵架,周诚的眉头一皱:

“现在不换了,卷烟厂也不是我们谁开的,让她在办公室先干着。”

做的好不好,也是魏娟红自己求来的。

办公室普通文员的工资根本没有车间的一线工人高,魏娟红自己乐意谁也把她没办法。

听康伟的意思,魏娟红在办公室做的很吃力,然而周诚没有主动帮忙的意思。他倒要看看魏嫂子还会不会写信来,不等魏娟红自己开口相求,给她帮忙换工作,她只怕还会多想…就算魏娟红再写信来,周诚也不打算和她直接联系,以后有事还是得和石大娘说。

石大娘连扫盲班都没上过,真正的大字不识,却比魏娟红明事理。

这样,他是不是就找到晓兰说的底线了?

周诚把姜妍给的材料给康伟:

“你把东西交给我爸,剩下的事就别管了,他看了应该会和我联系。”

康伟一脸懵逼。

什么东西这样重要,喊他来就是跑腿的?

康伟还以为周诚有事交给他办,结果是让周国斌处理,那必然不是小事啊!

“这——”

“你别多想,是潘三哥以前的事,你不适合参与。”

让康伟查也查不出啥,康伟手里是有点钱,却没有能量干这件事。

当初姜家把事情压下,过了这么久的时间,想必痕迹都抹的干净,周诚只有让自己亲爹去查,看看能不能翻出点有用的东西。

康伟不仅没有人力可用,人还年轻不经事,判断力不够,说不定就跳入了姜家准备的陷阱!

潘三的事都过去那么久,康伟还以为周诚早就放下了,现在看来,周诚还耿耿于怀。

可周诚一直没提,忽然又交给他这档案袋,里面装的啥,难道是对潘三哥有利的证据?康伟面色古怪:“诚子哥,你让我不参与,我都听你的,你总不会害我!不过你这东西,可别是牺牲了美色换回来的啊!”

哪有那么巧啊,沉寂了那么久的事忽然又翻出来,联想到上次看到姜妍,康伟不得不多想。

姜妍那妞儿,像个跟屁虫一样,连周诚到陆军学院进修,姜妍也要追来。好端端的,陆军学院还搞啥女学员能上的通讯班?说不定都是姜妍故意接近诚子哥的手段。

康伟根本不信姜妍嘴里的“兄弟情”,女同志和男同志做啥兄弟!

周诚听着不对味儿,“我发现你现在完全站晓兰那边了,你还记得自己以前怎么说的不?”

康伟脸一红,前年刚认识的时候,他劝诚子哥别太认真。

可83年的老黄历,咋能85年又翻出来啊!认识都快两年了,康伟哪能不知道夏晓兰的人品。晓兰嫂子当然再好不过,带着他做生意赚钱,出车祸的时候为了他,对着港商也寸步不让…夏晓兰这大嫂当得称职,用真心待他,他当然要替夏晓兰考虑。

姜妍那妞儿屁颠颠的追到了陆军学院,诚子哥还得在学院呆一年多,朝夕相处的,万一有个疏漏被姜妍给得手了。

康伟愁啊,诚子哥不会做对不起晓兰嫂子的事,可诚子哥人长得太帅,像一块香喷喷的唐僧肉,总有女妖精在虎视眈眈。

康伟梗着脖子:

“我以前说啥了?我啥也没说,反正你要小心姜妍,瞧她哥姜武的臭德行,姜家的家风有问题!”

周诚都快被康伟给气笑了:“行了,赶紧滚蛋,这里面没你的事。你要闲的无聊,就替你嫂子多分担点事,你们在鹏城的生意要看着吧?别让她刚考完试又要去管建材店,她和刘叔接了酒店装修的工程,要做的事情可不少!”

不是夏晓兰闲不下来,是她摊子铺开的大。

华清大学的学业就牵扯住了她的大部分精力,剩下的一小部分,夏晓兰要分给蓝凤凰、luna、建材店和南海酒店装修四个地方。蓝凤凰现在基本是刘芬在管,建材店有白珍珠,luna则是陈锡良顶着,周诚估摸着这个暑假他媳妇儿会重点关注南海酒店的装修工程。

车祸已经超过4个月,康伟也不至于一直要在京城闲着,能帮忙搞建材店那边,晓兰会更松快。

康伟也是这样想的。

邵光荣醉心学业,基本上没过问建材店的事。

他这几个月在修养,也没去过鹏城。

刘勇也不用说,远辉的业务都忙不完,能给建材店带来不少生意,还能要求更多吗?

至于夏晓兰,一早就说好她只管制定大方向发展方针,让她去盯着建材店每一笔生意也不可能呀,华清大学可不会同意她频频请假做生意。

只有康伟是最闲的。

他也的确该去帮忙了,毕竟‘安家建材’的第二家分店都要开张了!

康伟立正敬礼:

“保证完成首长交待的任务,脏活苦活我自己抢着干,让晓兰嫂子轻松等着赚钱。”

皮一下很开心么?周诚踢他一脚:

“少扯淡多做事。”

康伟拿着材料准备圆润的滚蛋,谢芸不让他开车,康伟觉得很不方面,来一趟石家庄还要请人载他过来。临走前,康伟听见一阵高呼声从球场传来,有人在大声叫着“姜妍”的名字,好像是对方进球了——进球就进球呗,就像刻意刷存在感一样,要吸引诚子哥的注意呢?

人都有亲疏远近,康伟先入为主站了夏晓兰这边,对姜妍的出现很警惕。

895:给杨家姐弟的兼职(2更)

6月底,夏晓兰考完最后一门,走出教室的时候,她的大一生活就算结束了。

土木系的考试安排和建筑系不一样,杨永红昨天就考完了,到现在连行李都收拾好,就等着买车票回冀北省老家。

杨永红还和夏晓兰打趣,“你要去看周教官吗?记得你说他在陆军学院进修呢,你要和我一块去走,我就等你。”

平时不能见面,考完试放暑假了还能不见?

夏晓兰却摇摇头,“暂时不过去,等我再去冀北省,一定去老大你家拜访!”

杨永红也没多想,个人有自己的安排,她就是随口问了一句。

“307寝室杨永红,有你的信!”

正说着,女生楼有人到传达室拿信,随便把杨永红的信给拿了回来:“掉桌缝里了,得有小半个月了吧。”

却是杨永红家里写来的信,眼看着期末了,传达室打扫卫生,才把信从桌缝里清理出来。

夏晓兰不敢打搅她,“赶紧看看,是不是家里有事,别耽误了。”

杨永红家里是很少给她写信的,邮票也要花钱买,知道期末要放假,就更不可能浪费这钱。

再说她父母不认识几个字,有事都是杨永红弟弟妹妹代笔。

杨永红心里也着急,还不会是家里出了啥事儿,要是没看见信耽误了,岂不是一辈子的遗憾?手忙脚乱的拆开信,杨永红脸上浮现了喜色,过一会儿又犯了愁。

“老大,咋回事了,真是家里出了啥事儿?”

杨永红叹了口气,“我弟今年20岁,家里要给他定亲,女方是镇上的中学老师,我过年那会儿见过一面,瞧着还行,也没嫌我家穷。”

杨永红复读了三年才考上华清大学,开学那会儿大家比过年龄,她今年23岁,比她弟弟大三岁。

20岁的男青年,在乡下是该说亲了。

不是所有男人都是越大越吃香,在城里还能说先拼事业,在农村有啥好拼的,年纪大的男青年没结婚,只能是一个原因:穷的没钱娶媳妇!

好好一件喜事,杨永红却叹气,夏晓兰就猜是经济上有压力。

“老大,是不是钱不趁手?”

杨永红挠脑袋:

“可不是么!女方家里要四大件,还要200块钱,给女方家的哥哥结婚用。”

钱的事先不说,四大件并不是很过分,要说70年代没有农村家庭能掏出这些东西,到了85年的眼下,分田到户让部分农村家庭日子好过不少,自己养鸡养猪也没有数量限制,一些家庭也慢慢攒下了家底。

但杨永红家不一样,她家是特别穷的。

城里有些地方,已经兴起了新的四大件:黑白电视机、电冰箱、石英手表、收录机。

要把这些东西都置办全,起码要3000块。

夏晓兰估摸着,杨永红未来弟妹家,要的是老四大件。

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

这些东西加起来倒不算贵,不会超过800元。当然,夏晓兰觉得不贵,杨永红家里掏不出这钱有啥办法。

“老大,还缺口多少——”

杨永红打断夏晓兰的话,“晓兰,我不找你借钱,我想问问你,店里还招不招人卖衣服了?”

都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能考上华清大学的,更是让四里八乡都羡慕。杨永红知道,要不是她考得好,镇上当老师的女方也瞧不上她高中毕业在家务农的弟弟。杨永红的弟弟去年也过了专科线,按说还能继续念,但杨家缺劳动力,专科和杨永红考的华清大学比起来份量太低,她弟弟自己坚持不复读,回家务农去了。

这些事,杨永红都没在寝室说过。她家里穷,杨永红却有自尊心,不愿意卖苦,听出夏晓兰有主动借钱的意思,杨永红赶紧拒绝了。

借钱不需要,如果晓兰家服装店还招人的话,杨永红想自己去赚点工资。

夏晓兰马上反应过来:

“你暑假要留京城了?”

杨永红重重点头,“回去就帮忙干点活,现在最重要的是帮我大弟把彩礼凑够,晓兰你别为难,你家店要是不缺人我就想别的办法。”

反正她都不缺力气,留在京城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打两个月零工。

大学生的身份,有时候很值钱,遇到这种情况好像又没啥了不起的,杨永红也没觉得自己有啥身段不能拉下!

夏晓兰沉吟了一会儿。

“老大,服装店就算了,你去干这个,钱是赚了,却浪费了两个月时间,我知道你连放假都是手不离书的。”

杨永红没着急,她知道夏晓兰还有下文呢。

果然又听见夏晓兰问她:

“你弟弟身体怎么样,干活儿没问题吧?”

杨永红一头雾水,“不缺力气,你看我体格就晓得,我们家的人个子都不矮。”

夏晓兰心里就有数了。

能考上专科,智力上绝对没有缺陷,没道理农民工会的事,杨永红弟弟学不会吧?

“你给家里拍张电报,问问他愿不愿意去鹏城打工,暑假两个月,他要是干得好,能把四大件的钱都凑够。老大你要是不放心,和我一起去鹏城,我也有工作要给你做的。”

华清土木系的,弄去服装店到导购真的是浪费。

杨永红学的是哑巴英语,但能考上华清,可比一般人强多了。

学土木工程的,杨永红数学还特别强…夏晓兰拐龚洋到远辉干室内装修设计,以夏晓兰这个钢铁直女的想法来看,学美术的真的是中看不中用,没成有名画家之前先把自己饿死了岂不是白瞎了,所以拐龚洋转行,夏晓兰一点都不愧疚。

彼此是各取所需,龚洋图赚钱,夏晓兰替自己舅舅培养个设计师。

轮到杨永红这里,夏晓兰可不敢耽误杨永红的前程,装修能培养,土木系教的,夏晓兰自己都不懂!

但偶尔有个实践的场地,让杨永红干点兼职,想来也没有坏处吧?

杨永红是很信任夏晓兰的,晓兰说给她弟找个工作,那就不会糊弄人。

杨永红使劲抱了夏晓兰一下:“晓兰,谢谢你!我这就给家里发电报去!”

啥愿不愿意去鹏城打工,家里穷的很,她大弟是特别懂事的性格,为着他自己结婚,不可能不愿意!

896:去南方赚彩礼钱(3更)

杨永红这时候也顾不上心疼电报费,考上华清大学后,她在家里说话也极有分量,杨家人也不傻,有事都要和杨永红这个有本事的大女儿商量。

杨永红弟弟的婚事也是如此,给杨永红写信不是逼她掏钱,是把家里的情况说清楚,问问杨永红这门亲事该咋办。

杨永红弟弟叫杨杰。

听名字就知道杨家对他期望多大。

重男轻女的情况,农村多多少都有,但杨家格外不同,杨永红从小学习就拔尖,复读三年都要念华清大学,她弟弟去年考上个专科,和她一比就显得没那么优秀。

杨家孩子不少,除了杨永红和杨杰,下面还有三个。

老三念高一,剩下两个年纪就更小,农民家庭能叫家里孩子都上学,那是十分不容易。

去年等分数出来,杨杰就让大姐念大学,自己收拾好行李不肯复读,回农村帮父母干农活。他说自己是不想念,读书没意思,杨家人知道他是想着姐姐前程大必须继续念,下面弟妹年纪小不能辍学,他是除杨永红以外家里最大的儿子,要回去把家给扛起来。

不管杨永红怎么劝,杨杰打死也不复读,杨父把杨杰吊起来抽了一顿,杨杰就是不肯回学校。

杨永红在学校里节俭的要命,奖学金都往家里寄,杨家还是穷得很。

家里认为对不住杨杰,还是想把这门亲事给杨杰保住的…女方是杨杰的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念了中专,毕业后在镇上教书,喜欢杨杰好几年了。

但老师的工资本来也不高,女孩儿自己愿意嫁给杨杰,女方家里不同意,还指望着女二的彩礼钱给家里儿子娶老婆。

也不仅是冀北省,很多地方都是这种情况。

农村家庭肯叫家里女儿读这么多书的,没把女儿当稻草不稀罕。

可要不收彩礼,家里的儿子又咋结婚!

女方是老师,要嫁给杨杰这个待业的农村青年,是放不下以前的情分。

杨杰也是喜欢女孩儿的。

喜欢就舍不得女孩儿为难,不会说啥花言巧语劝女方不要彩礼跟着他。生米煮成熟饭这种招数,杨杰是想都没想过的!

但他也不愿意父母为难。

家里啥条件杨杰心里有数,他姐虽然把奖学金省下来给家里寄回来,连还以前欠下的账都不够呢。父母的意思是借钱也要把四大件买了,杨杰不想家里继续背债,他寻思着等秋收后出门找个工作,听他一个初中毕业当了卡车司机的同学说,南方好赚钱。

杨杰今天就是来找自己对象商量,看定亲的事能不能缓几个月。

他对象苦笑:

“杨杰,咱俩的事儿啥时候办都行,可我哥的年纪不能等了。”

啥时候结婚是次要的。

女方家里需要杨家的彩礼钱去操办儿子的婚事。

杨杰对象的压力也很大,她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呢,新教师的工资不高,她又还没结婚,工资全给了家里,自己没有积蓄。

“要不,我找校长先预支半年的工资,你拿回去凑在彩礼里…”

杨杰对象倒是替他考虑,然而杨杰知道镇上中学的情况,不拖欠工资就不错了,咋可能预支工资!

分手的话在喉咙里滚了几回,都说不出口。

杨杰对象师专毕业后为了他回的老家,为了他拒绝了更好的亲事,他只能说自己再想想办法。

杨永红的电报,就是这时候到的。

杨永红在电报里说,让杨杰开一张介绍信,买票去羊城,姐弟俩到羊城汇合。

“姐弟一起赚彩礼。”

杨永红电报上这句话,杨杰反复看,小心把电报揣兜里放好,大步往家走——这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大姐为了他的婚事暑假都要去南方打零工。他不念大学也没啥好后悔的,男的力气总比女的强,他留在老家种地,比大姐杨永红留在老家强。

杨杰回家把情况一说,杨家夫妻都松了一口气。

大闺女有主意就成。

“你和人家闺女说一声,彩礼钱咱家照给,让她家等一等。”

杨杰点头,“我告诉她,等到国庆节,到时候我还没赚到彩礼钱,就不耽误她。”

杨家夫妻心里苦的很。

杨杰这样说,他们也听着。希望杨永红的主意是对的,真的能在国庆节前凑够结婚彩礼钱。到时候要凑不够,他们肯定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婚事黄了,砸锅卖铁的凑,去借去卖血都要尽量凑…他们自己也不觉得伟大,大部分华国父母都这样,不能替儿子娶媳妇,是他们的失败。

按当地的风俗,是要把杨永红嫁出去换彩礼钱回来。

杨永红以后有大出息的,杨家咋能这样对她。

更不可能叫杨杰妹妹去,15岁的丫头,才念高一呢!

外人都说杨家有毛病,家里孩子都送要读书,特别是杨永红连着复读了三年,要不是最后考上了华清大学,周围人都要把杨家笑话死了。

现在也有人嘀咕杨家夫妻傻,女儿送去读大学,儿子回家种田。

杨杰那成绩,在复读两年,肯定能考个正经大学啊!

幸好杨永红是真的争气,念大一就往家里寄钱,说是奖学金。杨家也只能寄希望在杨永红身上了,一个大闺女顶儿子用。杨杰要自己说出去打工,杨家夫妻不放心,农村人没出过远门,外面世界啥样不晓得。

杨永红拍电报叫杨杰出去,家里人就没有意见。

杨杰开了介绍信,买了火车票,带了两件衣服,给他对象留了一封信就走了。

“国庆节我还没回来,你就找其他人嫁了,我不怪你!”

杨家穷啊,杨杰买的是站票,揣上几张大饼,他妈给煮了几个咸鸭蛋放兜里,杨杰就这样上了去羊城的火车。

反正到了羊城,他身上连10块钱都没有的,要找不到他姐,买张回去的车票都不够,也算是破釜沉舟。

幸好他姐是靠谱的,杨杰照着电报上的地址问到了他姐说的招待所。

告诉招待所前台来找人,过一会儿,楼上下来俩人,就有一个是他姐,另一个太漂亮了,漂亮到多看人家两眼都是不礼貌。

他姐指着特漂亮的女孩儿说:

“这是我同学晓兰,你也叫声姐。你晓兰姐说了,让你两个月就赚够彩礼钱!”

897:跟着晓兰姐干!(4更)

杨杰是一脸懵逼。

夏晓兰和姐弟俩瞧着就不是一路人,带他们赚啥钱啊。

都是打零工,这位能吃的了苦么?

“晓兰姐,麻烦你了。”

心里再奇怪,他还是照着杨永红说的叫了姐。

杨杰也是65年生的,具体是哪个月夏晓兰不知道。

但以她的心理年龄和杨永红同学的身份,让杨杰叫声“姐”也不是占杨杰便宜。

“你姐没骗你,只要不怕吃苦,暑假这两个月,你肯定能赚到结婚的钱。”

从杨杰进来,夏晓兰就在观察他。

杨永红说她弟弟个子不矮力气大,倒没有说假话,杨杰估计有一米八,人看着瘦,露在外面的胳膊上有点肌肉,高中毕业后一年,没少在家干农活。

人有点内向,眼神看人却不飘,瞧着不像奸猾之辈。

杨家人长得都有点像,杨永红五大三粗,同样的五官搁杨杰脸上,有几分小帅。

杨永红一瞧她弟就知道杨杰在想啥,一巴掌拍在杨杰肩膀上:

“你别不信你晓兰姐,她要不照顾我们,也不用跑这么一趟。”

工作还没瞧见,杨永红已经感激的不得了。

夏晓兰连连摆手,“老大你别这样说,你们姐弟不来,我这个暑假也要到鹏城办事的。”

不过是早来了几天,有什么关系。

夏晓兰带着姐弟俩办‘边防证’,这个是找了小王帮忙,不用在羊城干等,当天就能把证件办下来。从羊城再入关,就到了特区,刘勇忙的脚不沾地,是白珍珠来接她。

听说夏晓兰带俩人到鹏城工作,白珍珠表示建材店就能接收:

“店里还缺人呢!”

“他们姐弟俩只干一个暑假,我想把他们送到我舅那里去。”

两个月,干销售也就刚入门吧,在建材店赚不了多少提成。

到装修队就不同了,现在远辉全力在搞南海酒店的装修,基本上每天都有工可以开,就杨杰这身板,当打杂的小工没问题。小工一天13块,杨杰干完这个暑假,就给他按上工50天算,都能结650元的工资。

再算上杨永红的工资,姐弟俩干两个月,买个四大件肯定够,夏晓兰想安排她跟着李栋梁跑一跑腿。

在工地上哪有男女之分,杨永红还是土木系的,工地这种地方,杨永红以后还得打交道。

杨家姐弟块头不小,白珍珠点点头:

“也挺适合的,那就送去跟着刘叔干,刘叔肯定亏待不了他俩。”

财不露白,当着两个不熟悉的人,白珍珠没提建材店的事。

杨家姐弟到了鹏城,只有夏晓兰一个认识的人,自然都听夏晓兰安排。李栋梁原本是刘勇的跟班,现在自己身边要多个跟班,还是华清的女大学生…这事他很是为难,除了煮饭的大姐,装修队就没有女人出没,让杨永红一个女大学生待着,合适吗?

夏晓兰的话,李栋梁当然不敢反对。

“夏小姐,她是你同学,我会分配一些轻松的活给她做。”

杨永红坚决反对,“男同志能做好的,我也能做好。你这样不是照顾我,是瞧不起我。”

杨永红已经知道,她和杨杰是替夏晓兰的舅舅干活儿,那就不能给夏晓兰丢人。

李栋梁没当一回事,杨永红是一口气能复读三年就为了考华清的猛人,李栋梁说要照顾她,杨永红直接找了个理发小店把刚留长的辫子又剪了。

不是为了去掉女性化的标志,她告诉夏晓兰:

“短发多好,不用总洗头,早上用毛巾抹一下就能出门!”

夏晓兰看着她剪的极短的头发,冲她竖个大拇指。

“老大,我就服你这乐观的精神!”

穷算什么。

杨永红都能考上华清,贫穷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作死,将来的日子差不了。

夏晓兰乐意帮她,就是因为杨永红乐观有斗争,遇到困难从不自怨自艾。

杨杰到了鹏城,第二天就领了安全帽去上工,辛苦不辛苦的杨杰没说,反正回来就偷偷找夏晓兰,请夏晓兰给他姐安排点轻松的活计:

“晓兰姐,让我多干点,我姐少干点。”

杨杰问过工人了,小工拿13块天,他给对象留的信约定的不是暑假,而是国庆节以前。

那就还有差不多3个月。

杨杰发誓一定要争取每天都有活干,而他姐就不用那么辛苦,反正他也能赚够彩礼钱。

杨永红的乐观,是夏晓兰愿意帮忙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杨家姐弟的和睦。

杨杰不是有些重男轻女家庭养出来的那种弟弟,只知道吸自家姐妹的血,相反他还很心疼自己姐姐。夏晓兰没有兄弟姐妹,还挺羡慕这种感情。

不过她也不能一直给杨家姐弟当保姆,刘勇瞧见她到了鹏城,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

远辉和华建一起开工,就自己干自己的活儿呗,华建手下的工人全是铁饭碗,很瞧不起远辉是野路子。

而远辉这边,也的确是有状况,南海酒店的装修标准高,远辉的工人不一定有那么好的技术。刘勇是一点错都容不下,现在没搞好将来也是要返工的,每错一次,都要增加装修成本,将来还是刘勇少赚钱。

少赚倒是能忍,要是出了大问题,压根儿就不赚呢?

刘勇这个当老板的,每天都泡在施工现场,一点都不敢松懈。

夏晓兰要不来帮帮忙,远辉的其他业务基本上要瘫痪——这个调度能力,夏晓兰都发愁,没有管理人才帮忙就这样。

季江源考完试后,每天都要出入长城饭店。

杨杰为13元天的工资欣喜,在高温天气里挥汗如雨。

季江源吹着长城酒店的空调,轻松拿着100美元天的高薪,完美体现了“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

“哈罗德先生,猎场已经安排好了,为了你的体验更好,我们把地点安排在了更北方一点的地方。”

艾伦管家端上两杯酒,哈罗德示意季江源也喝一杯:

“打猎就不用了,我订了明天去鹏城的机票,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一起去。”

季江源端起酒杯,“乔治叔叔知道吗?”

哈罗德耸肩,“他会以为我们去打猎了。”

898:以游客身份前去(1更)

季江源再次确定,哈罗德对乔治真的没多少亲戚感情啊。

这分明是想甩掉乔治,而他则成为现成的幌子,有了他跟在哈罗德身边,乔治和他妈都不会来纠缠,必然以为他和哈罗德在北方某个山岭打猎呢!

季江源有点可怜乔治。

家族的公司掌握不了,要讨好小11岁的叔叔,还不被叔叔哈罗德待见。

季江源继而又自嘲一笑,他实在没什么资格同情乔治,毕竟100美元天的薪水还是乔治给他发放的。季江源的年龄,就算在美国也可以饮酒了,他举杯回敬哈罗德:

“华国南北风情迥异,我本来想在大学毕业后开启一趟毕业旅行,先生,感谢您让我提前拥有了这样的机会!”

“季,你真是一个聪明有见地的年轻人。”

哈罗德一语双关。

季江源这样说,就是保证了不会告诉乔治有关两人真正的目的地。

不是季江源毫无职业道德,要想获得哈罗德的信任,他就不能给乔治当‘眼线’,季江源的工作是给哈罗德当伴游,首先要完成的就是这个目标嘛。

如果被哈罗德撇下,季江源的高薪兼职丢了,他也没机会了解哈罗德这个亿万富翁。

哈罗德把机票订在明天才告诉他,也没给他多少选择机会。

第二天,哈罗德带着季江源上了飞机。

乔治和季雅到长城饭店,只看到了艾伦管家。

“哈罗德叔叔已经出发了?”

乔治有点不高兴,“我以为他要等我!艾伦,我的枪法也不错的,对吗?”

艾伦点头,“哈罗德就是这样,有了兴致时就会直接动身,你可以现在赶去。”

乔治嘟囔:“当然,我会赶过去的!”

首都都这么落后,别说其他地方。

对乔治来说,让他去北方某个靠近大兴安岭的小县城,他是十分抗拒的。

说不定,在那里还会碰见野人!

shit!

落后的华国!

打猎的地方是季林找一个师弟安排的,乔治和季雅是再清楚不过的。

季雅和乔治还是有共同语言的,乔治认为北方小县城落后,季雅也对上山打猎毫无兴趣。山林间的蛇虫鼠蚁,会让季雅尖叫。她这辈子呆过的最差环境,就是当初在豫南,去牛棚里看望被下放的汤宏恩——被牛咀嚼剩下的稻草,乱糟糟的堆满角落,其中还掺杂着牛的粪便、尿液,这样肮脏的混合物,亏得汤宏恩还能毫无怨言的用铁锹清理。

就在那一刻,季雅就知道了,她和汤宏恩不是一路人。

从牛棚回城,季雅就下定决心要离婚!

抗拒北方之行,倒让她想起了从前的往事…季雅定定神:

“看来哈罗德先生还挺喜欢江源,他已经先跟着哈罗德去了,我们随后出发就行。”

哈罗德先生怎么可能和汤宏恩一样!

哈罗德含着金汤匙出身,去偏僻的山林打猎不过是生活的调剂。而汤宏恩,就算当了鹏城市长,也洗不掉与生俱来的土气,居然以强权限制她出国,她当初有那么多追求者,怎么就选择了最差的一个!

乔治认为季雅说的没错。

“亲爱的,我就说吧,母子俩之间的矛盾是暂时的,你和江源早该和好了!”

季雅脸色不太自然:“希望他能抓住这次机会,让哈罗德先生欣赏他。走吧,我们回去准备,也出发去北方。”

“你工作室那边——”

乔治提出疑惑,季雅抬手打断他,“现在重要的不是我的工作室,而是你的机遇来了…乔治,我知道你绝对不满足仅拿信托基金生活,你这些年也在尝试着自己做生意,你应该有更大的发展。”

如果不是在华国的大街上,乔治此刻一定会疯狂亲吻季雅。

这个让他迷恋的女人,是如此了解他。

他和哈罗德身体里流着同样的血脉,哈罗德是乔治爷爷的老来子,爷爷非常宠爱这个小儿子,竟越过前面的子女,将公司交给了小儿子哈罗德管理。

乔治的父亲不服气,乔治的叔叔和姑姑们也不服气,但他们都已经年迈,无力和哈罗德争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