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武的前程废了,所以这人办事没有顾忌。

夏晓兰自己的前程还正好呢,干嘛要和姜武比?

贪生怕死也能说得这样理直气壮,姜妍真是服了夏晓兰的厚脸皮。

周诚一点都不生气?

明明在前线时,周诚最讨厌胆小懦弱的兵。

姜妍的念头不通达,却是没想明白,对男人来说手下的兵是用来操练的,媳妇儿却是用来心疼的。要用操练手下兵蛋子的态度对待自己媳妇儿,周诚现在能脱单吗?

恐怕要凭实力单身了…

走出包厢,姜武的确不见了,连车也开走。

“那位客人连饭都没吃,刚才就走了。”

所以姜武搞这么一出到底为什么,为了把姜妍这个电灯泡塞到她和周诚中间?夏晓兰发现正常人没办法理解疯子的脑回路。

姜武和季雅,一个是武疯子,一个是文疯子。

夏晓兰都想哭三秒钟,真是流年不利,她怎么总遇到这种人。

周诚和姜妍把汽车检查了一遍,三人开车往回走,把姜妍送回学院,周诚决定载夏晓兰去火车站:

“车子仍在这里,我找人仔细检查过再给你送回去,我陪你坐火车回京城。”

夏晓兰惊讶,“你能请假?”

周诚摸摸她脸颊,“说什么傻话,你的安危比什么都重要,就是这次,本来想陪你两天的…晓兰,和我在一起,你真的不后悔吗?”

夏晓兰决定以行动表达自己的态度。

男人也会患得患失啊,这时候说什么都是白搭,一个吻解决不了,那就两个吻!

亲完了夏晓兰才啊了一声:“还有杨老大,我差点把她忘了!”

杨永红是夏晓兰顺便捎带回冀北省的,还等着夏晓兰去接她呢,总不能一声招呼都不打,就把杨永红给撂下吧。

周诚想了想,“那也没事,我开车送你和杨永红回京城,再把车子开回冀北。”

一路上也不妨碍他和晓兰说话,只是当着杨永红,不能做太亲密的举动。

亲亲抱抱是情侣都会做的事,能一直腻着,周诚也很欢迎。

要是有外人在,一个缠绵的眼神都能叫人心醉,不一定非要亲亲抱抱。

夏晓兰点头,“我吃了杨家一只老母鸡,你说我拿什么还给人家?”

夏晓兰说的还,是有来有往的交际,而不是真的要计算一只鸡的价值。周诚被她逗得想笑:“那你就送一群鸡给杨家,我不是开玩笑,现在政策都开放几年了,我虽然没种过地,也知道在农村仅靠种地的话日子不好过,你和杨老大商量下,看看她家想不想养家禽,她自己都是大学生,难道还不能搞点科学的方法养家禽?”

夏晓兰忍不住将周诚上下打量:

“你真是我男朋友?周诚,你到底在陆军学院进修了什么,我以为全是军事战术!”

周诚矜持一笑,“谁说我们只学军事战术,我不能自己多看书?夏晓兰同志,我要郑重提醒你,不能用老眼光看人,不仅是你在进步,你身边的人也在进步!”

夏晓兰恨不得再亲周诚一下,看在他在开车的份儿上暂时把这个吻寄存着。

什么豪门阔少,哪有她男人棒?

之前送花给她的唐元越,要换了对方在,听了夏晓兰的话恐怕会很诧异。

想帮助杨家?

有钱人想帮助一个农民家庭还不容易么,随便给一点钱,杨家都会感激不尽。

考虑杨家自尊心这种事,大概唐元越不会有这种概念,小人物的自尊心从来不会被有钱人看在眼里。

只有周诚才会这样认真出主意。

周诚爱屋及乌,周诚也很接地气,虽然他家世好,但周家教养是真不错!

夏晓兰投桃报李,想起来周怡的事,三言两语把周怡给她“下套”的事讲了:“我倒不是生气,她看样子不是有坏心,周怡是你堂姐,她处的对象到底差成什么样,才不敢带回家?”

虽说人多上几次当就会学乖,但有些当女同志能避免就避免,找的男人不靠谱,承受的是身心是损失。周怡虽然比夏晓兰大了几岁,从之前她帮童莉莉来找茬,夏晓兰就知道周怡年纪比周诚大,人却幼稚的很。

性格还是挺好玩的,有点笨有点怂,被夏晓兰打脸几回,现在见到夏晓兰都会主动避让。

周怡一定是逼急了,才会想叫夏晓兰替她出头。

从这点上,又能看出周大小姐的天真,理所当然认为两人关系缓和了,夏晓兰就不会计较从前的事,也不怕夏晓兰嘴上答应帮忙,暗里使坏把周怡往沟里带!

1059:不培养巨婴(加58)

“我知道了,难为你还肯理她。周怡要是真的藏了个对象,肯定有人知道,我这次回京城正好问问。”

这件事晓兰完全可以不管。

管了就是自惹麻烦上身,周文邦的性格如何不说,周诚知道大伯母比较难缠。

明明是周怡自己的事,一个处理不好,最后受到指责的说不定是晓兰。

周怡也真是搞笑,二十多岁的人了,处对象前不想好?

这个年纪,不能像以前那样跟着童莉莉一群人瞎玩了,事业上要是没规划,也到了该结婚的年纪。恐怕是周怡偷偷处了个对象,家里人不知道,大伯母开始张罗替她相亲,周怡才慌了手脚。

病急乱投医,指望着晓兰替她出面周旋?

怎么不想想,之前为了童莉莉替晓兰找了多少别扭,说是一笔勾销那是晓兰大度,总不能反过来还要求晓兰以德报怨,为了周怡去得罪家里长辈——周诚觉得头疼,他对自己大伯还是很尊敬的,不是职务略低就没本事,这种事看个人本事,有事也看一时运气的,大伯未必不能后来居上,一家人的亲情地位也不该用职务高低来划分。

大伯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就教不好周怡姐?

女儿就不用精心教么,干了什么事,不一样还是要周家擦屁股。

周诚忍不住又补了一句:“要不就是她找的对象条件太差,带回家里人不会同意,要么就是她挑了个和周家有仇的。不管是哪种,她要是坚持自己的选择,都改自己承担后果,求仁得仁,自己选的路,别说跪着走完,爬也要爬完!”

有什么解决不了的?

抱着不依靠家里的决心,自然爱选谁就选谁。

夏晓兰握着他手,“哪有那么严重,选错了就重新选呗,说不定周怡也没选错,她都没胆子提出来就先怂了,她对象估计也够伤心的,咱俩先不理她,别被她的事影响心情!”

周诚反应这么大,夏晓兰就知道没隐瞒是对的。

她把这件事在周诚面前交底,周诚需要她帮忙自然会说。

就算和周怡不亲密,周怡也是周诚的堂姐呢,周家整体关系还是挺和睦,和糟心的夏家不同,周诚不可能坐视不管的。

“你说得对,这真是一件小事,不处理膈应人,处理了浪费时间。我媳妇儿是干大事的人,你的时间真不能随便浪费,你做的很对,以后周家不管谁找你帮忙,你都告诉我!”

周家算是周诚的责任,他找晓兰不是回来替他处理家事麻烦的。

他媳妇是要做大事的,哪能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婆婆妈妈的事上?

周诚以前可能觉得这些事由家里的女人处理最好,经过魏娟红的事后,他才体会到女人要处理的事一点都不轻松。

哪能理所当然的,给女人划分出该干什么事?

他周诚找媳妇儿是用来宠的,不是娶回家当老妈子!

周诚心疼自己媳妇儿太累,把这些琐事都揽在了身上。夏晓兰深知好男人都是要培养的,没有谁天生就会百分百的体贴,石家的事当时虽然叫她和周诚冷战,长远来看却有利她和周诚的发展。

过日子不仅全是甜蜜,牙齿还有磕到嘴唇的时候,平时千好万好没啥大用,得看意见不同时怎么协调!

夏晓兰也没有争抢着要去解决,周诚愿意做,她就真的要交给周诚了。

女人总担心男人干这个不行干那么不行,以为自己是拯救男人的天使,怕他饿怕他冷,其实冷静想一想,没处对象前人家不也好好活着?

非要一腔母爱去养男人,活生生把有手有脚的男人惯成巨婴再来抱怨,能怪谁,简直是自找的!

夏晓兰非但不和周诚抢事,她还一脸信任的看着他:

“我肯定都告诉你,就像周怡姐这事儿,你们是亲姐弟,就算一时处理不好,周怡姐也不会对你记仇。”

两人一路说着话,周诚其实都有点警惕,毕竟姜武莫名其妙冒出来有半途消失,周诚担心姜武还有别的动作。

可一直开到杨永红老家村子,也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杨永红自然很意外:

“周诚,你好呀,没想到你来了!”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杨永红家已经在做晚饭,夏晓兰和周诚却开着车到了。

杨永红说周诚是夏晓兰对象,是一名军人,周诚在杨家受到了高规格的款待。不用说,夏晓兰早上才吃掉杨家一只鸡,这回杨家又要牺牲掉一只鸡…夏晓兰真想捂脸,姜武那个疯子把她和周诚的计划打乱了,跑过来又碰上杨家的饭点,真的好像故意来蹭饭的。

杨父要去杀鸡,夏晓兰连忙拦着:

“叔叔,来不及杀鸡了,有点事要赶回京城去,所以我才提前来接永红了。”

杨家的鸡真的是吃不起,养了两只鸡都是用来下蛋的,夏晓兰自己都倒卖过鸡蛋,如何不知道农村家庭养的下蛋鸡有多宝贵。

鸡蛋要攒起来卖钱,杨永红和杨杰这回赚了些钱回来,却不代表杨家就脱贫致富了,夏晓兰真不忍心杨父去杀鸡。

那怎么说呢,夏晓兰和周诚来了,杨家也不肯让两人饿着肚子走,杨永红回屋收拾东西,杨母给两人煮了面条。

炒了香喷喷的小葱鸡蛋当浇头,夏晓兰的那碗面实在太多,她只能夹给周诚帮忙吃。

周诚是不嫌弃的,给啥吃啥,何况手擀面条香喷喷的,有什么好挑剔?

杨家夫妻慢慢也没那么紧张了。

夏晓兰开小车是真,但也是真的很亲和。什么样的人找什么样的对象,周诚看上去也精神懂礼貌,两个都是好孩子。夏晓兰要走,杨永红她妈把家里晒的红薯干给夏晓兰装上了,是真的穷,想让杨家拿点好东西都没有,这就是杨家的心意。

杨永红坐上车,冲着父母挥手:

“回来一天也挺好的,今天村里好多人问我杨杰去鹏城打工的事,我看想出去打工的人不少,晓兰你说这正常吗,都出去打工了,那土地交给谁来种?”

工人和农民应该是分工明确的,农民提供粮食,工人生产物资,杨永红只知道不当农民就要读书考出去,现在却发现大家当着农民,心却向往着大城市…出去的人多了,那国家会不会乱套?

杨永红眼巴巴看着,指望着夏晓兰给解惑呢!

1060:大家都聪明(1更)

周诚开着车,夏晓兰就和杨永红聊天呗。

杨永红总说自己笨,能考华清全靠一年又一年的复读,但夏晓兰真的觉得杨老大一点都不笨。

以杨永红的出身来说,不仅不笨,还非常敏锐,要不能考虑到这些问题?

“你说的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我能知道的是这只是开始,土地是困不住农民的,以前大家是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怎么样,一个人先出去闯荡,往往整个村的人都会心思浮动。”

出去的多了,农民工就形成了规模。

有需求才有产生这个群体,城市的建设需要“农民工”。

不同的是离开老家进城谋生的年代不同,在城里里安家落户的可能性也更大。

就像杨杰,他现在一个月拿三四百块,就不说转行去做生意,凭着自己努力工作,打拼个十来年能有机会在鹏城这样未来的一线城市买房。

鹏城商品房价钱,到了90年代就已经是好几千一平方米了。

但在商品房以外,仍然有大量略便宜的民房能让杨杰这样的打工仔下手。

要是两口子一起努力,攒钱的速度会更快,也更容易实现在鹏城定居的目标。

更别说**十年代这一批外出打工的农民,有不少人自己就当了小老板,还有把生意做大做强成企业家的。

千禧年后出门打工的,仍然还有机会定居城市,不要求一线城市,在二三线买房有希望。

再往后几年就不行了,房价已经彻底起飞到普通人望尘莫及的地步,全家人一起打工都赶不及房价上涨的速度…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房地产开发者,夏晓兰对此也毫无办法。

高昂的房价,把精英留在一线城市,不是真正的精英,还没有家庭兜底,只能退回二线和三线小城。

要夏晓兰说,想要走出农村,在大城市安家落户,还真的趁早。

发财趁早,80年代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杨永红十分惊讶,“那整个村都离开老家,真是没人种地了,土地怎么办,粮食怎么办?”

这问题夏晓兰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记得上辈子也没听过国家缺粮啊?不仅没缺粮,在粮食这一块华国是有余力的。

夏晓兰没当过农民,只大概知道:

“有的土地扩张成城市,变不成城市的则被机械化管理,也要不了多少劳动力吧?”

夏晓兰用的是疑问的语气,她也不能说的那么笃定。

虽然她知道大量农民工进城,并不全是美好,除了被兼并和规模化管理的土地,也有一些土地要荒废的,还有无法避免的留守儿童。

这些东西她都看见了,但她没法和杨永红说,再有判断力的人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事描绘的有如亲见,周诚还在车上呢!

何况这些东西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必须过程,夏晓兰并不像杨永红对土地有种热爱,真农民和假农民的区别就在这里…担心这些也没用,连自己都不做好,谈何影响身边的人和环境。

杨永红姐弟去鹏城打工,对村民的影响绝对是利大于弊的,起码村民知道了除了埋头种地,他们还有别的选择。

当然,若不是有人带领着,这些人外出谋生,一开始可能会碰的头破血流。

经验都是慢慢积累的,多摔几次,心志坚定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在城里扎下了根系,不那么坚定的自然就打道回府呗。

夏晓兰的话也没能让杨永红完全解惑。

一路开过农田,杨永红看着窗外怔怔出神,一看就是在思考人生大事。

80年代的大学生就这样,个人有个人的性情,也不全是高大全人物,自私和小性情都有,但他们就是有忧国忧民的胸怀,可能自己穷到要靠国家补助金上学生活,却相信国家的未来要靠他们建设。

自信和意气风发,在80年代的大学生身上体现的淋淋尽致。

这也是夏晓兰如此喜爱这个时代的原因,等大学扩招后,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变多了,环境的改变,却把大家都理想都搞没了。

夏晓兰想到周诚之前的提议,赶紧和杨永红说:

“老大,你有没有想过要家里搞点养殖什么的,经济收益比单纯种田强!就是前期要投入本钱,你还得为叔叔婶婶留心科学养殖技术和方法。但事情要做成了,杨杰安安生生去复读的可能性更大。”

牺牲谁的前途都不太好,杨家的经济环境要从根子上改变,要提高家庭整体收入,而不是某一个人供养全家。

杨永红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

可杨家之前的条件摆着,受现实所累,杨永红哪敢轻易提出这种建议。

如果父母照做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没管理好,养殖的家禽大批死亡,杨家可要雪上加霜咯。

本来就没钱,根本亏不起。

甚至连买家禽种苗的钱都没有,要想迈出第一步谈何容易!

不过现在有所不同,杨家有人在外面赚钱了,她和杨杰赚回来的钱,已经足够支付杨杰婚事的开销。杨杰如今还留在鹏城,看样子不到南海酒店的工程结束,杨杰也不会返回,意味着杨杰回家时,还会带着一笔工资。

杨永红顿时来了兴趣:

“晓兰,你说养什么好?”

夏晓兰看着周诚,这个提议还是周诚说的,那就让周诚来解答呗。

周诚一边开车,一边组织着语言:

“其实我就那么一说,真正要不要做,还得看杨老大你自己的想法,你要和家里商议。我觉得养什么都行,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养之前的准备功夫,投入的本钱就不说了,前期准备不能马虎,你在南方也见识过了改革开放的力度,我觉得全国慢慢都会受影响,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不再靠计划,得市场说了算!你先弄清楚市场需要什么,鸡鸭鹅哪个在你们县里最好卖,县里卖不动,市里有没有饭店什么的会收购,把这些事搞明白,亏不到哪里去。”

杨永红听得入神,夏晓兰却高兴又骄傲。

周诚说的没错,大家都在进步,他的聪明一次次让夏晓兰佩服。

如果周诚不参军,靠他的脑子去做生意,成就不可能在她之下——这就是她选的男人,是她的眼光!周诚虽然长得特别帅,人家到底不仅只靠一张脸吃饭早安

今天要出门一趟,更新时间可能诡异了点

1061:故弄玄虚?(2更)

周诚也发现了,这一回晓兰来冀北,总是用佩服的眼光看他。

周诚越发觉得多读点书是对的。

凡是大老爷们都有点虚荣心,谁不想自己媳妇看自己的目光是钦佩和赞赏?晓兰要是嫌弃他笨…不可能,他要是笨了,晓兰不可能会瞧上他。

自己媳妇儿能干,男人对自己的要求要更高,时刻保持进步的脚步,不能被自己媳妇儿给甩下。

闷着头在部队发展是不可取的,两人要没有了共同语言,连聊天都困难,将来怎么能一起生活啊?

周诚一路上把自己的想法给杨永红讲了,杨永红听得头如捣蒜。

在这种气氛下,到晚上十点过,总算是开回了京城。

进了城周诚都送了一口气,他始终在防备姜武,这一路却没有任何异常。

周诚也有很强的反跟踪技术,如果有车在后面跟着他早发现了。

要不就是晓兰车子被人做了手脚,远距离跟踪都行,要不就是姜武故弄玄虚!

周诚把夏晓兰和杨永红送到什刹海,杨永红这个点不能回寝室,要在夏晓兰家借宿一晚。周诚很羡慕杨永红,他自己要在晓兰家留宿就性质不同,这还没结婚呢就到女方家住着,左邻右舍的看见了,只怕风言风语能一直伴随着夏晓兰。

“你先回家睡觉,我今晚也要留在京城的,我们明天见!”

老年人睡眠浅,于奶奶都听到动静爬起来了,刘芬去了羊城拿货,家里只有于奶奶一个人在。老太太打着哈欠来开门:“你们咋大半夜回来?周诚,你在商都时送的两条狗挺不错,哪天还是再送两条来,家里地方不小,能叫狗撒丫子跑动!”

一个四合院里住了老中青三个女人,夏晓兰平时还住校,房子里其实只有刘芬和于奶奶在。

刘芬要是一出门,更是只剩下于奶奶独自看家。

于奶奶这把年纪了倒不是害怕,是怕夏晓兰家里招了贼,就算有贼进屋偷东西,于奶奶的手脚慢也把对方抓不住呀,叫她一个老太婆和贼搏斗,人家随便推一下她就失去战斗力了。

“于奶奶,您可提醒我了,这件事我肯定很快办好。大晚上把您吵醒,明天我再来赔罪。”

养两条大狗,安全性高很多。

周诚冲着夏晓兰挥手,自己开车往家里走。

夏晓兰今天够曲折的,真没功夫和于奶奶多解释,洗漱完了拉着杨永红很快就睡了。

倒是周诚,注定是个不眠夜。

他把车子开回大院,大晚上回家,把父母都吵醒了。

关慧蛾又惊又喜,“你怎么有假?一路开车回来的?晓兰呢,怎么没和你一起…”

“好了,你没看周诚开了这么久的车,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周国斌虽然高兴,却敏锐察觉到了周诚的异常。

这么晚回家,周诚是不是有什么事?

把关慧蛾哄上楼,父子俩到了书房,周国斌看着自己儿子,打从心底疼爱和骄傲,当然他们这代人不擅长对孩子表达情感,叫他说出多想周诚是不可能的:

“是不是有事让你为难了?”

周诚也和他亲爹客气,“您先找人把晓兰那辆车拆除了,里外里检查好,我今天和晓兰在石家庄郊区的水库边上吃鱼,前脚刚到,后脚姜武就出现了,去哪里是我临时起意,姜武绝对不应该知道,这也太巧了些!”

周国斌面色顿时严肃:“你怀疑姜武在晓兰车上做了手脚,你和姜武最近又起了冲突?”

之前的文件,周诚也交给周国斌查过,倒也不必瞒着周国斌。

他把上次去金陵的事说了,周国斌沉着脸:

“糊涂!不动也罢,一动就要一击必中,你让姜武起了警惕心,他自然挑衅试探。如果文件是真,这个人是个极端危险份子,你不要觉得他不敢对你下手,把他逼急了,他不会管你是不是周家人!”

姜武要是走投无路,说不定还认为能把周诚拉住陪葬,他这一辈子才过得值呢。

那时候,周家固然是会让姜家付出代价,然而他们所倚重和疼爱的孩子被毁了,再怎么报复姜家,也没办法挽回遗憾。

周国斌是绝对承受不起那样的结果,他和关慧蛾只有周诚一个儿子,二老也对周诚疼爱看重,周诚若有个闪失,老爷子大受打击不说,老太太绝对是活不成了!

周诚却不是怕死的人,怕死就不会上前线,周国斌马上换了个说法:

“你可以不看重自己的命,你选择了当军人,本来就是很危险的职业,说句不好听的,你上前线那两年,我都做好了随时会失去儿子的心理准备。周诚,你的命丢在战场上,那是死得其所,是军人的天职,我也只能忍痛接受。但丢在别的地方,值得吗?你再想想一大家子人,想想你的疏忽可能会替晓兰惹上麻烦,你以后做事就该更加谨慎。”

周诚脸上也有动容:

“我知道,所以我来恳求您帮忙,姜武的事该有个了解了,不能让这样危险的人逍遥自在,他现在连姜妍都不放过,今天我和晓兰见到姜妍,脖子上的痕迹触目惊心,竟像是要把姜妍活活掐死。”

周国斌沉思:“姜妍把文件给你和潘保华的事,姜武知道了!”

周国斌总觉得这件事有哪里说不通。

姜妍为什么会轻易拿到文件?

那样致命的东西,姜武不该亲自看着销毁吗?

姜武知道了姜妍的所作所为,想要掐死自己堂妹,却又放过了她,让周诚亲眼目睹姜妍的伤势——姜武做这些事,一点逻辑章法都没有,到底是什么意思。

父子俩在书房谈了半天,关慧蛾自己在床上躺着其实也没合眼。

第二天早上六点过,周国斌叫人来把夏晓兰的那辆雪佛兰开走了,一定要查的连一个螺丝钉都不放过。周诚在家陪父母吃了早餐,又去见了周家二老。

“哼,年轻人不要太娇气,一点苦都吃不了总往家里跑,在部队沉下心好好拼几年…”

周老爷子刚张嘴呢,就被周奶奶指着骂:“你不想孙子就不要在这里,早饭吃过了,你该遛弯就遛弯去,不许妨碍我和孙子相处!”

周老爷子一噎,他什么时候说过不想孙子了?

要是不疼爱周诚,他训周诚做什么。

看看周怡那不争气的东西,让他训还懒得开口呢,因为朽木不可雕也!

1062:看见周诚就怂了(3更)

“奶奶,您别赶爷爷,我也想和爷爷呆一会儿。”

老爷子黑着脸,周诚赶紧替老爷子说话。

周奶奶笑眯眯的,“那就给我乖孙面子,不赶他。”

周奶奶拉着周诚看了又看,非说周诚瘦了又黑了。其实周诚从海边回来捂了半年,皮肤又和从前差不多了,瘦也不是瘦,肌肉线条很有型,肩膀也练厚实不少。以前是年纪小,骨骼就偏向少年人,这两年越来越有成熟男人的气息,声音低沉了,骨骼和身型都有变化。

架不住有一种瘦是奶奶觉得你瘦,周奶奶要给乖孙补补,周诚被迫又吃了一顿早餐。

周奶奶笑眯眯的看着乖孙吃,周诚被撑的够呛。

“你这回要在京城呆几天?和晓兰一起多来陪奶奶说说话。”

“还不确定,什么时候把事情办好,什么时候就要回去的。”

周诚走的时候,周老爷子话里有话,“有事自己处理不好的,要及时告诉家里,不要嫌丢人,人多力量大,怎么也比你一个人单打独斗强。”

“嗯,我知道了,爷爷!”

周诚离开,正好瞧见了周怡。

周怡也没想过会碰见堂弟,“周诚,你怎么在?”

跑的可真够勤的,周诚一方面吧觉得周怡整天在二老面前尽孝值得鼓励,另一方便吧,又对堂姐的游手好闲深感无奈。

“我请假回京城办事,就来看看二老。周怡姐,你今天忙不忙,要是不忙我们就谈谈?”

周诚还想找人打听的,一下子抓住了本人,他还费那功夫干啥,有啥事儿直接点。

周怡有点心虚。

她虽然是当姐的,谁叫她没有周诚出息,周诚以后就是年轻一代的“大家长”,别管谁年长,被大家长抓住谈话能不心虚么!

何况她前两天还想让夏晓兰为她的事出面…周怡咬牙,这些事不都是女人处理的嘛,别家都是,大姑姐找没进门的弟媳妇帮忙天经地义,唯有夏晓兰不按常理出牌,滑不留手的让周怡好生失望。

不帮忙就算了。

居然还告状,真是——

周怡也只有在心里骂两句,让她和夏晓兰正面刚没胆子,面对周诚自然也怂。

“谈什么啊…”

周怡慢吞吞跟在周诚后面,小高跟鞋哒吧哒吧敲在路上。

周诚对堂姐也是有感情的,小时候两人经常被放在一起由周奶奶看着,周怡也大他多少,两人是一起玩过的。

后来周诚越长越好看,不愿意和丫头片子们一起玩了,包括周怡在内。

周怡仗着比他大一点,大院女孩子们看见周诚就嗷嗷叫,周怡总带着参观她堂弟的美貌…所以丫头片子们就是烦,周诚为啥要理她们!

小孩子年纪过了10岁,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了性别意识,想一块儿玩都玩不到一起去。

周诚上初中,周怡读高中,两三岁的年纪也有代沟,姐弟俩关系慢慢生疏。

周诚中学毕业去参军,和周怡更见不到面,他自己越来越有出息,没出息的周怡在他面前也摆不起堂姐的面子。

听着周怡哒吧哒吧的鞋跟声,周诚已经把他和堂姐的姐弟感情回忆温习了一遍。

算了,周怡的性格形成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他有啥好生气的!

“周怡姐,你处对象了吧?准备什么时候往家里带。”

周诚开门见山的发问,周怡努力要绷起姐姐的面子,在周诚的目光中,她的小心思和准备好的辩解之词都无处遁形。老老实实,像被老师盘问的小学生,目光略偏移:

“咳咳…是有那么个人,不过他家条件不太好,我还做好带回家的准备。”

还算坦荡。

要是当着自己的面都说瞎话,周诚自己的事还忙不完,说不定真的不管了。

“他家条件不太好,他这个人怎么样?我们家的规矩没那么大吧,小姑姑嫁给小姑父的时候,小姑父就是个普通的教师,爷爷奶奶也没反对。”

当然小姑父人不差,老爷子不在乎家庭背景,却也肯定考验过顾正清的人品。

周怡愁啊,小姑姑嫁人时还是小20年前的事,周家和现在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吧。那时候不讲究门第,连她爸周文邦都是刚参加工作没几年,哪知道20年后,周家从原本的不显山露水,到今天在京里也算说得上话。

小姑父以前是个普通教师,和小姑姑结婚后,现在也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上班。

周诚问她对象如何,周怡愁的不就是这个吗?

家庭条件差的,有夏晓兰的例子在前,个人条件特别突出,也就罢了——要真是个华清或京大毕业的,周怡哪里用发愁,直接就往家里带了。

现在她不敢带。

她妈总喜欢和二叔一家比较。

周诚找夏晓兰当对象时,她妈还看过笑话。

后来笑话没看成,她妈心里也鲠着刺。

“…总之,我不能往家里带,我妈肯定不会同意。”

周诚十分无语。

“那你就别找晓兰出头,大伯母忙着在替你安排相亲吧,等相亲成了,和你现在这对象断了就行!”

“周诚,你怎么这样说话,二婶当初要是给你安排相亲,让你和夏晓兰断了,你能同意?”

周怡也不顾不上怂了,周诚那轻飘飘的语气刺激到了她。

周诚呵呵一笑:“我就是没同意,后来你不是知道了?”

周怡被噎的哑口无言。

周诚态度强硬,不管二婶怎么反对,也不管童莉莉有多么激动,厚着脸皮女方上门主动想攀亲事,周诚都顶住了那些压力。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周诚的眼光的确很厉害,夏晓兰一亮相,周家上下都挑不出毛病。

周怡顿时十分郁闷。

感情什么时候到她也没预计到,她一开始就是玩一玩,后来却慢慢投入了感情,现在分又舍不得分,要把对象带回家里吧又知道没结果。

“周诚,你帮帮姐,姐还是想试试,好坏都是我自己选的人,和别人相亲结婚我肯定过得不高兴,我就喜欢他,他现在条件不好,不代表一辈子都坏。”

还算有几分气性,周诚也没说同不同意:

“你先让我见一见他,看完了再说!”

1063:听着像地狱副本啊(4更)

“所以,她对象条件到底有多差?”

大小姐爱上贫穷小子,这种剧本也是编剧们喜欢的。

不同的出身就有不同的经历,这种不同容易让一男一女像磁石一样彼此吸引。

从现在来看,起码周怡是被牢牢吸引住了,周诚和她谈过后,周诚吐露了对方的基本情况。周诚好像不急着回学院,他的假期时有时无的,在夏晓兰看来也是个迷。

等周诚中午过来时,带着两条大狗,还有周怡的事。

夏晓兰虽然不管,对这件事还是很好奇。

9月中旬,西瓜已经不多了,吐鲁番的哈密瓜很甜,夏晓兰知道周诚喜欢吃甜的,把哈密瓜切成小块,和红提,葡萄干和核桃仁拌一起,给周诚做了个简易版的水果沙拉。

在冰箱里冰镇一会儿,用玻璃碗装着,摆到桌子还是很能唬人。

这玩意不讲究厨艺,吃的就是水果味,夏晓兰不能失手。

吃水果还切块,对周诚来说太不爷们儿。

但水果是他媳妇儿亲手切切洗洗的,意义多不同?

夏晓兰给了他一个叉子,周诚先喂了一块瓜给她:

“其实就那样,家也是外地的,说是家里有个寡母,还有两个姐姐。男方和她是同一个系统的,工作岗位不同。周怡的岗位轻松体面,男方的岗位要辛苦一点…就是不够体面,我没觉得条件差。”

周诚是男人,还是80年代的直男思维。

这年头家世真不是绝对的,工人阶级和高干家庭结婚的不少。

包括周诚也是那样想的,工作不分贵贱,有个正经工作的就不叫条件差。

真正条件差的,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周诚还以为自己堂姐就瞧上了混子。

夏晓兰吃着哈密瓜,白了周诚一眼:

“你们男同志看待问题不一样,周怡姐一边喜欢现在的对象,一边又忍不住要把他和自己其他朋友找的对象相比较,你看和周怡姐要好的都是大院子女,哪怕是童莉莉被家里逼着相亲,能给介绍家庭条件差的吗?”

寡母加两个姐姐,夏晓兰是深受后世观点影响的,这样的条件简直是地狱模式了。

不是家里有没有权势的问题,周怡以后要面对三个“婆婆”…夏晓兰想想也觉得可怕。

周诚觉得条件不差,因为他的观念是男同志能自己奋斗。

但周怡自己都不敢带回家,可见在周怡心里对男方家条件心知肚明,起码在周怡看来是差的。

“你打算支持周怡姐?”

夏晓兰嘴里又被喂食了一颗红提,甜甜的汁水在口腔绽放,现在的水果吃着真放心啊,农药残余超标是不可能的,农药不要成本么,想超标也没门儿。

“我支持她做什么,我连人都没看过,周怡说她要带男方出来吃饭,你想不想一起去?”

周诚不是要让夏晓兰陷入麻烦,一块去吃饭的话,他和晓兰能多呆一会儿。

夏晓兰叹气:“看完了挑不出大毛病来,你就得帮忙。我之前去看叔叔阿姨,碰到大伯母带着周怡姐在家里,我看关阿姨不是很高兴,大伯母看样子有事求着关阿姨…要是为周怡姐相亲的事,周诚你这一插手,大伯母绝对要误会。”

“晓兰,周怡毕竟是我堂姐——”

夏晓兰反客为主,把哈密瓜往周诚嘴里塞:

“我知道,你不可能不管她,所以我才把这件事告诉你。”

所以周怡几次主动搭话后,夏晓兰没抓住从前的别扭不放,给了周怡台阶。

家人就是家人,周怡毕竟是周诚的堂姐!

哪怕周家二老,对周怡上班混日子的行为挺嫌弃,但他们还是关心周怡的。

“误会就误会吧,周怡姐的对象要请你这个未来小舅子在哪里吃饭?”

“吃全聚德。”

夏晓兰点头,都说了家庭条件不行,那在全聚德请吃饭还是很有诚意了。

四个人不可能只吃一只鸭,随便点几个别的菜,一个月的工资起码要去掉四分之一,这还是周怡单位的工资标准不低,要再低点,三分之一的月工资吃一顿也没了。

就算是京城人,那也不是经常会在全聚德请客。

说周家长辈开明吧,周家再怎么说都算“高门大户”,事情就是这么荒谬,周怡是姐姐,周诚是弟弟,周怡找对象都要让周诚帮忙说话,搞不搞笑?

不过周怡宁愿求周诚帮忙,也没考虑夏晓兰之前说“人要自己有本事”的话,夏晓兰也挺无可奈何。

夏晓兰反正也是周末,特别想和周诚腻在一起,还有人请吃烤鸭,自然不会拒绝这顿晚饭邀请。

到了下午,有人把夏晓兰的雪佛兰送了回来。

开车的人单独和周诚说了会儿话,周诚似乎松了口气:

“车子没问题,我们想多了。”

姜武还没有伤心病狂到对夏晓兰的车动手脚的地步。

至于姜武为什么知道他和晓兰会去山庄吃鱼,周诚也有自己的猜测。周诚又不是冀北省人,如何知道那里有个水库,如何能知道山庄做鱼特别好吃?

还不是听别人说起来的。

至于说的那个人…可能是姜武安排的托儿,姜家在陆军学院里还是有点关系,所以姜武能知道他的动向?

周诚没把这怀疑告诉夏晓兰,姜武的关注力在他身上那最好不过。

晚上时候两人一起去全聚德,夏晓兰和周诚故意把车停的挺远,两人再慢慢走过去。

见到周怡的对象,夏晓兰恍然大悟,难怪连地狱副本都跳,周怡肯定是被该男同志的长相给迷住了。

这人长得特别周正。

不同于周诚带点痞痞的帅,周怡对象是80年代的电影男主脸。

略方的国字脸棱角分明,浓眉大眼,个子高挑,要是去当演员,绝对是男主角人选,形象非常正派!

不符合夏晓兰的审美,夏晓兰就喜欢她家周诚那样的。

但显然符合85年大部分人的审美,现在的女同志不喜欢奶油小生,喜欢阳刚有男人味的硬汉…条件差点算什么,长成这样,没和周怡大小姐好上,早晚也会被单位有女儿有侄女的领导看上。

“袁翰,这是我弟周诚,他对象夏晓兰。”

袁翰脸上带着得体的笑,看见夏晓兰时眼里有掩饰不了的惊艳。

1064:你怕是中了爱情蛊哟(加59)

周怡紧张的看着,生怕周诚露出不满意的神色。

其实第一次见面根本没深入接触过,周诚怎么会为难袁翰?

“袁翰同志好,今天让你破费了,招待我和晓兰吃烤鸭。”

袁翰收回惊艳的目光。

他知道今晚自己是在被考验,周怡和他讲过,堂弟周诚在周家有多受重视,这个堂弟若是看不上他,周怡甚至不敢把他带回周家。

袁翰心里觉得荒谬。

堂弟能做堂姐的主?

心里是有不服气,但也不敢表露出来:

“说什么破费,都是一家人,我年纪大一点,请客吃饭也是应该的,周怡总说起你们,今天总算见到了,快请坐。”

袁翰替周怡把座椅拉开,长得好还格外贴心,难怪周怡沦陷的如此快。

袁翰多看了自己两眼,夏晓兰也没生气,那眼神只是惊艳,并没有色眯眯的觊觎,她长得这样一张脸,难道还不许别人看么。

周诚也不至于那么小气。

四个人坐下来,袁翰和周诚很快攀谈起来。

周怡紧张的很,慢慢的看袁翰和周诚聊得不错,她才露出了笑脸。

夏晓兰就不明白了,这个袁翰说话做事都挺得体的,周怡为什么不敢带回家?

周诚想法也差不多。

两人对视一眼,知道除了家庭条件不好,周怡肯定还有关键地方瞒住了。夏晓兰顿时有点不高兴,周怡不告诉能理解,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周字,又想让周诚帮忙,还不肯告诉周诚实话,难道等周诚当着担保人将袁翰带回周家,再爆出什么周家人没办法接受的短处来么?

夏晓兰将手上沾上的一点酱擦掉。

“周怡姐,我看袁大哥文质彬彬,待人接物都很有风度,带回家里给长辈们相看,大家都会很喜欢他,周怡姐到底在迟疑什么呢?我看大伯母有意替周怡姐安排相亲,不如早点把袁大哥带回家,免得大伯母白忙活一场,相亲安排好了又不去,岂不是得罪介绍人?”

夏晓兰这话说的有理,周怡却低着头,支支吾吾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