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脸上一道疤都没有,他还是没周诚帅,潘三一向想得开。

再说了,男人哪能没个伤疤啥的,还算个爷们儿?

一道疤就是一个勋章嘛!

周诚想的也不是影响外貌的问题,以三哥的身手,能叫他受伤也不容易。

“三个,你和姜武交过手了?”

潘保华冷笑着摇头,“姜武那个缩头乌龟,自己藏起来,是别人动的手,他不配当个军人,甚至不配当个男人,只会缩卵!”

周诚皱眉,“自从在石家庄见过他一面,他就失去了消息,这人最近是一直在这里活动?”

潘保华点头,“我不想把你扯进来,但你脾气比我没差多少,肯定劝不住。”

姜武不完蛋,周诚也不会安心。

为潘三,为他自己,也为了晓兰,周诚也不允许有这种威胁游荡在外。

周诚伸出手,“三哥,咱们再配合一次。”

潘三有点嫌弃,龇牙咧嘴的,却还是伸手和周诚拳头相碰,又手掌相握。

“你在陆军学院,都学到了些啥玩意儿?”

他是嫌弃开玩笑,哪知周诚还认真想了想:“您别说,还真学到了一些新东西。”

理论上的东西,能不能在实践中用上,还真能在姜武身上试试。

“三哥,你是不是去当地看过了,姜妍给的文件是真是假,真的有幸存者和目击者?”

这是关键。

他们把姜武不知不觉的做掉也行,但潘三失控伤人的罪名永远都洗不掉。

周诚还是想通过官方途径…没有后顾之忧,让金陵姜家一起完蛋。姜家包庇姜武,帮他掩盖了罪行,那就该承担后果!

潘三神情恍惚,不知道在想什么。

“如果姜武真和129条人命有关,姜家又替他遮掩了罪名,你觉得幸存者和目击者还会不会活着?”

129条人命。

周诚脑子里不由又出现姜妍给的那份文件。

那是一份笔录。

国际上有两军交战不伤平民的惯例,虽然真实的战争中很难办到这点,炮火无情难免有误伤…但误伤、误杀,和有意虐杀,根本是两回事。

周诚不知道姜武是生性暴虐,还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129条人命都是事实。

“我还是相信,姜妍不会来骗我们。”

周诚忽然说起来这个。

潘三非常有默契,“但你不信姜武,也不信姜家,怕他们将姜妍当做棋子。”

姜家和姜武,是不是在等着他和周诚把盖子掀开?潘三不知道。

周诚一顿,“…那么,姜妍就太可怜了。”

是啊,太可怜了。

姜妍那丫头,求而不得,感情上不顺利。

这都是小事。

她可是姜家的姑娘,聪明漂亮,在部队大有前途。

可姜家把她当成是用过就抛的棋子,她从前受到多少宠爱,真相揭穿后就有多难受。

潘保华有些怜悯:“这丫头怪惨的。”

可惜他没诚子长得帅,姜妍看不上。

姜妍能看得上诚子,诚子有自己喜欢的女人…呔!男女之间的事怎么这样麻烦,哪有和人真刀真枪的打一场痛快。

潘保华挠头,这简直是世纪难题!

不行,别想了,再想他也得疯。

幸好他不打算娶老婆,真是省事好多。

本来是在说正事的,被潘三一下子把话题带偏了,周诚立场很坚定:

“只有这件事不行…三哥,要不你找个媳妇?”

1294:不想被骂傻叉(2更)

不找媳妇,不知道其中的差别。

只能是那个她,换了谁都不一样,周诚也不可能换人,从他在安庆县和晓兰认识,他就知道那是自己媳妇儿。

潘三听的牙酸,一掌拍在周诚肩上:

“不找,扭扭捏捏的,好麻烦!”

姜妍从前也是个直白的,喜欢上周诚就变扭捏了。

潘保华不想找老婆,不想叫对方跟着他担惊受怕,也不愿意去猜女人的心思。

周诚也就随口一说,他跑来这地方可不是劝潘三找媳妇的。

两人重新说回正事,潘三觉得自己是姜武的首要目标,留在金三角吸引火力,把姜武给吸引住,让周诚去布网。

周诚却有相反的意见,“三哥,我们不在他有利的地方斗,我们把他引到你的地盘去。”

姜武想诱敌深入。

为什么要按对方的套路来?

他和潘三对姜武想除之后快,姜武对潘三只怕也寝食难安。

双方都是不死不休,干脆看谁更沉得住气好了。

“你是说,把他引到海上?”

潘三若有所思。

周诚点头,“前提是我们要先从金三角安全离开。”

潘保华哈哈笑,“你没信心?”

信心么自然是有的。

没信心也不敢自己深入这地区。

周诚也很期待重新和潘三并肩作战。

周诚在雨林里和姜武躲猫猫。

夏晓兰是想联系男朋友都联系不上。

她有啥办法,当军嫂就要有这样的觉悟。

打电话没找到人,夏晓兰也只能先撂下。她现在要给东丰控股投资的大楼画图…霍沉舟也不是没脑子的那种人,仅仅是修一个写字楼,随便找一块地就行了,哪里需要汤宏恩的帮助。

霍沉舟野心不小,他看到了罗湖的繁华,他不是随便乱盖楼,他似乎想把自己的物业打造成商圈的标志性建筑。

办公、购物和休闲娱乐为一体。

建筑的功能性元素不单一,设计时就要考虑方方面面。

夏晓兰觉得停车是个大问题。

把区域划分开必须要考虑…总不能楼上办公,楼下卖场?

这奇奇怪怪的项目规划,总觉得霍沉舟是想趁机多占地。这倒是聪明的做法,以后的地价会越来越贵,能多占自然是好事。

从这点来说,夏晓兰十分羡慕霍沉舟。

东丰控股虽然不是他家开的,他能调动的资金多呀!

夏晓兰也想多囤地,她囤的起吗?

就说香蜜湖那一片地方,金沙池的热卖后,她再想找出一块便宜的垃圾地都不行,没有谁是大傻子。

一周的时间,霍沉舟那边基本跑下了土地的手续。

夏晓兰实地去考察,对着东丰控股拿下的土地流口水。

她可以动工了,茅康山也要跟着她暂回京城,不近距离指导,茅康山也不放心。金沙池那边都修了一半,能交给王厚霖和葛剑看着了。

夏晓兰正好带老师和师娘去京城看看。

飞机上,师徒俩就讨论起了大体规划,夏晓兰说要修两层的地下停车场,茅康山质疑:

“有没有这个必要?”

再过些年,买车很容易,把车子开上路不容易。

京城和沪市和鹏城这些一线城市,哪个不限行?

车子能在城市里畅快开动不容易,想要停下就更为难…停车位不好找呀。

“老师,我认为绝对有必要,这是未来的趋势。”

其他人怎么设计夏晓兰不管,她明明就是知道以后情况的,让她哐哐哐给东丰控股把地基打牢了就完事,将来停车问题,东丰控股绝对有的闹心。

夏晓兰是想在建筑这一行打持久战的。

将来提起某某大厦是她设计的…想到那些找不到停车位的人骂设计师是傻叉,夏晓兰完全不能接受啊!

让茅康山等人去想,这才刚刚吃饱穿暖呢,满街都是汽车的情形想不到。

更不知道鹏城这么大块地方,高楼会越来越多,不像金沙池小区内还有空地停车。

茅康山本来想和夏晓兰争论几句,转念一想,主要目的是锻炼夏晓兰,年轻人的想法和他有差异也是正常。

何况这次设计是商业行为,只要东丰控股能接受,那他也没有反对的必要。

修两层地下停车场,增加的是东丰控股的建筑成本。

茅康山忽然又想到什么,“他们准备找谁承建?”

“我推荐了粤省建工,霍沉舟愿意和周师兄见面谈一谈!”

茅康山咳了一声,再没说别的。

夏晓兰又不傻,启航的资质挂靠在粤省建工,周茂通帮了她那么大的忙,有生意不替周茂通争取,难道便宜外人?

粤省建工的底蕴够硬,只要报价不是太夸张,东丰控股也不会拒绝这样一家正规的建工集团。

找那种私人的建筑队才是脑子有坑,都是找大公司来承建,大公司要分包给谁不管,反正出了事就找大公司负责。

夏晓兰觉得这桩生意很容易谈成,茅康山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很高兴。

他收的这关门弟子,别的不说,起码很有良心。

不是那种白眼狼。

谁帮过她,她都在心里记着呢,能回报的时候不会吝惜帮忙!

“也不用分的那么清楚,他比你大,你管他叫一声师兄,他就该帮你。”

过了好一会儿,茅康山才加了这么一句。

夏晓兰没和老茅同志争辩。

这世上哪有什么是应该的?

周茂通帮她,不是和她感情深厚,而是看在茅康山的面子上呀。

“我们都是您教出来的弟子,师兄帮我,我当然也盼着师兄好,大家都好了,谁有了困难都能拉扯一把,老师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茅康山自然无话可说。

宋大娘拍他胳膊,“赶紧眯会儿,你不睡人家晓兰还休息呢。”

要不是有晓兰在,她这老胳膊老腿的,哪能又去鹏城又到京城的,宋大娘现在不想儿女孝不孝顺,老伴儿茅康山到哪儿,她趁着还能动弹就跟到哪儿呗。

夏晓兰一回京就进入了疯狂画图模式。

给茅康山和宋大娘在学校附近找了落脚的地方,茅康山要求住的近一些,是方便她请教。

他这么一个大活人总在华清晃荡,哪能不引起注意呢,被人给认出来了!

北宁南茅嘛,难得茅康山肯北上,华清建筑系就想请他办一办讲座啥的,不敢去茅大炮面前提,系主任转而找夏晓兰,笑的像骗小孩子的狼外婆:

“晓兰同学,有个忙你得帮呀,这事儿就只有你能办。”

1295:茅老师的讲座(3更)

夏晓兰画图已经画到半傻。

没心思打扮,还熬出了红兔子眼睛,睡的不好脸色也不好看,十分的美貌都降低到七分,更可怕是敏锐也在降,愣是没想到自己能帮系上什么忙。

系主任看她反应迟钝,也不和她兜圈子,先确定了茅康山确实在京城,才问夏晓兰能不能请茅康山出面办讲座。

夏晓兰打起精神:

“什么讲座,针对咱们系本科生的?”

系主任大手一挥,“谁都能去听听嘛,茅老的讲座,系里老师也愿意去。”

夏晓兰心里觉得问题不大,没把话说的太满:

“那我替您问问老师,再回复您行不行?”

咋不行呀。

系主任要的就是这句话,不过强调要夏晓兰帮忙说服,而不是询问。

夏晓兰回去对茅康山一说,老茅同志嫌麻烦。

夏晓兰就加了句:“我看宁老挺喜欢办讲座的。”

茅康上瞪大眼,“你这是激将法!”

夏晓兰居然很坦然承认了。

“是呀,激将法,您这个大元帅愿不愿意受激出征?”

茅康山本人不太愿意争名。

不是他特别淡泊名利,是他嫌麻烦。

但夏晓兰把宁彦凡搬出来,明知是激将法,茅康山还拒绝不了——他嫌麻烦不愿意多结善缘,凭什么指望夏晓兰去和宁彦凡的孙女宁雪相争。

“我答应去办讲座!”

茅康山答应去华清办讲座,建筑系就给宣传了一下。

公告栏写着“茅康山老师将于周四晚上7点在xx教室讲课”,不是眼睛瞎的都看得见。

这个讲座,很多人都愿意去听的。

现在的大学生娱乐活动少,对学习非常热情,渴求新知识。

如果是茅康山这个级别的人办讲座,不仅是建筑系的学生心动,土木系的也很愿意去听听。

307寝室,只有两个知道夏晓兰和茅康山的关系,杨永红和周丽敏。

周丽敏是周茂通的侄女,周茂通交待侄女要和夏晓兰多亲近,一想到差着的辈分,心里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原本还走的近,这学期莫名就疏远了。

周茂通的叮嘱简直是起了反作用。

夏晓兰也有点察觉到,不过她实在是太忙,一直不知道要怎么解决,正好茅康山要在华清办讲座,她和周丽敏就把话说透了:

“给你占个好位置?”

夏晓兰话里完全没有讽刺,或者那种高傲,还是以前那样随意又热乎。

周丽敏莫名就红了脸。

自己那些小心思,会不会太搞笑了?

“好,占个位。”

苏静没看出来俩人之间的机锋,奇道:“咱们不是一样的课吗,你还能替丽敏占座?”

而且为啥只替周丽敏占啊,307寝室还有好几个人大活人呢。

杨永红赶紧解释:

“是我,我下午课少,你们的座位全包在我身上!”

寝室顿时响起一片拥护杨永红,说“老大万岁”的声音,把夏晓兰和周丽敏的机锋给岔了过去。

走到走廊里,夏晓兰谢谢杨永红。

杨永红自己反而很激动:“晓兰,是我要谢谢你!你给了我们家一个好建议,杨杰回家后就张罗着养鸭的事,我说第一次养个几十只,杨杰做事比我敢拼,一口气买了300只鸭苗,如今第一批鸭子都出栏卖掉了。”

300只鸭苗,当然不可能全部长大。

但杨永红说要科学养鸭,寄了一些书回老家,杨杰也带着父母去请教畜牧局的专家,杨家的鸭子养的科学,杨杰回学校复读,杨永红父母精心伺候着那些鸭子。

正好冬天农村的活不多,杨家夫妻是全心扑在一群小鸭子身上。

饲料和青料一起喂,杨父到处去搞小鱼泥鳅的给鸭子加餐,又听专家的话加强防疫工作,鸭子半大时染过病,杨家夫妻发现的早,一只一只的灌药又消毒,绝大部分鸭子都挺了过来。

养了300只,活了270多只。

死了20多只是挺可惜的,但这个出栏率并不算低了!

杨家毕竟是第一次大规模养鸭子。

“赚钱了吗?”

杨永红点头。

一只鸭子赚的不算多,但270多只,那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重要是出栏时间短,杨家辛辛苦苦在土里刨食,不如专心养两个月鸭子…只要开动脑筋,大富大贵不容易,赚点小钱好像并不难。

杨永红也不知道,以前怎么就像脑子被猪油糊住,一门心思就是知道学习。

如果早点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情况,她父母也不用那么辛苦!

转念一想,要不是夏晓兰提醒,她根本没有这意识。

就算想到了,她和杨杰没有去鹏城见过世面,想到的赚钱方式对不对先不说,她不会有本钱,也不会有魄力去做这件事。

杨永红咧开嘴笑:“我父母还问你啥时候再去家里,他们真要好好感谢你!”

赚多少钱是一回事,杨家夫妻主要是建立了信心。

能掌握家禽养殖的技术,他们就能靠自己双手送孩子上学,而不是让孩子反过来为家庭操心。

这种喜悦,他们传递给了杨永红,杨永红又传递给了夏晓兰。

“老大,这真好!我不是夸自己给你出的主意好,是替你们家高兴,也替你高兴!”

杨永红自己都很高兴,冬天快过去了,春天马上就来了,她现在就这感觉!

夏晓兰听了杨家的事心情大好,想到自己老师周四要讲座,就琢磨着是不是给茅康山准备一套精神点的衣服。

茅康山断然拒绝:“你之前买的衣服都穿不完,我不需要新衣服。”

他指了指自己身上,又把手指放在脑门上:“他们想要的是这里的知识,而不是我穿的多光鲜。”

谁说老头儿糊涂的?

明明是什么都知道,要不是炮仗脾气,如今肯定混的不比宁彦凡差。

整个系都在议论茅康山讲座的事,宁雪自然也知道。

她知道了,就是宁彦凡知道了。

宁彦凡决定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听一听:

“这收了个小徒弟,人还越活越年轻了?”

一点就燃的茅大炮好像有了变化,宁彦凡也想亲自看一看。

“阿雪,你上次去鹏城看过金沙池,你认为夏晓兰现在达到什么水平了?”

1296:出国继续当校友(4更)

夏晓兰现在是什么水平?

宁雪还真不好说。

她是家学渊源,小时候就被宁彦凡带着全国到处跑,感受建筑之美。

到了初中就开始正式学习专业知识。

一点一滴打磨出来的基础,扎实无比。

她就算不去念华清建筑系也没什么关系,只不过建筑师也讲出身,没有大学文凭也不像话。

夏晓兰完全是野路子。

学的一知半解,就敢上手实践。

宁雪是先打地基再建楼阁,夏晓兰是先把楼阁修的漂亮引人注意,再偷偷去加固地基…何况夏晓兰的心太杂,根本没有全心全意将心思放在专业知识上。

要宁雪说,夏晓兰的综合水平,也就相当于本科三年级的样子。

宁彦凡笑了:“但是要说动手能力,华清建筑系那些大五参加实习的学生,都不如她。”

“她就像是跳级生,跳过了大四和大五的课程,直接开始上班了。季江源说她先是一个商人,再是一名建筑师。”

宁雪说的话有点矛盾,综合水平只相当于大三的话,又怎么称得上建筑师?

宁彦凡也没揭穿。

“她的确和你是两个路子,你在追究专业领域的精进和突破,她在强调把知识变现。”

两个人两条路,本也不相干,各走各的也罢。

可怕的是,有一天一个立志要做商人,兼职建筑师的,超过了专心追求建筑的那个人怎么办。

让宁雪如何接受呢?

爷孙俩的谈话戛然而止。

周四晚上,宁彦凡戴着顶老人帽,坐在角落里听完了茅康山的讲座。

一个大阶梯教室,挤得满满当当。

正因为茅康山难得办一次讲座,他的讲座才一座难求。

宁彦凡来的晚,都是自带小板凳听完的。

茅康山知道后一定会得意死。

听讲座的人也不知道今晚这个大教室里“北宁南茅”都到齐了,茅康山在台上声音洪亮,一点也看不出来,仅仅在半年前的江城研讨会上,他还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

宁彦凡一见他就放心了,这样子一看就能多活几年。

茅康山的讲座很热闹,他允许学生们自由提问,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

一个大教室搞得像菜市场。

夏晓兰都怕老茅同志情绪太激动。

虽然体检过身体没大毛病,老年人的心脑血管毕竟比不上年轻人。讲座散了,夏晓兰协同系主任把老茅从热情的学生包围中搭救出来。

看得出来茅康山也很累,精神却挺足的。

系主任也看出来茅康山还有点享受其中,忍不住顺着杆子爬:“茅老师,您现在也在原单位退休了,有没有考虑到学校兼一门课,教一教学生呢?您放心,待遇肯定有保证,课程安排也不会太多,一周上一堂课那种。”

夏晓兰看着系主任。

原来真正目的在这里呢!

茅康山摇头,“精力不济,怕误人子弟,谢谢系里的盛情好意。”

他在京城长居,还觉得气候不习惯呢。

京城可比杭城冷。

要不是夏晓兰在京城,他是不会跑来京城的。

可夏晓兰也待不了多久,下个月就要出国,一年都不在华清大学,他跑来华清教什么学生!

系主任失望的紧。

这个夏晓兰可不敢替茅康山做主,老爷子辛苦一辈子,到老了想做什么,得让他自己舒坦。偶尔来一场讲座调剂下没问题,一直跑来跑去就是苦差事了。

茅康山生怕华清建筑系太热情挽留,屁股着火一般告辞,夏晓兰陪着他出去。

学生也散场的差不多了,宁彦凡带着宁雪在前面等着,瞧见茅康山和夏晓兰总算出来,宁彦凡开口叫住他:

“康山同志,你这身体是越活越康健,可喜可贺。”

茅康山惊疑,这老家伙怎么也在。

他是不肯信宁彦凡会去听他讲座,以为宁彦凡来看孙女,正好碰上。

“彼此彼此,老宁你活的滋润,我也要好好保养自己,我要是先死了,你得多孤单?”

宁彦凡想说自己一点都不孤单,想到茅康山的炮仗脾气,不愿意多生是非,点头赞同:“你说的极是。”

茅康山咳两声

“你是不是有事要说?”

宁彦凡看着孙女,“阿雪,你来说吧。”

宁雪则看的是夏晓兰:“我决定出国留学了。”

这倒是挺忽然的消息。

出国留学,不是出国交换,也就是说宁雪以后就留在国外上学,不回华清了?

“也是美国?”

宁雪伸出手:“是美国,还是校友。”

宁雪申请了康奈尔大学建筑学院?

哦,这就比较厉害了。

两人飞快握了个手,“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不过还是要恭喜你!”

夏晓兰是因为拿奖,由教育部出面,加上茅康山出力,才能去康奈尔大学当交换生的。人家宁雪直接申请上了这学校,自然值得说一声恭喜。

这是别人的实力,夏晓兰不存在嫉妒。

宁雪向来说话很直,此时也没掩饰:

“这个决定有点突然,本来想在国内念完本科再出去,你让我决定提前出国。”

夏晓兰莫名还有点小荣幸。

校园的路灯下,宁雪忽然笑了,刹时高山之巅的冰雪融化:

“虽然不想承认,但你还真的挺厉害,夏晓兰,我们美国再见了。”

宁雪冲着夏晓兰挥手作别,跟着宁彦凡走了。

茅康山一口气半吐不吐的很是难受。

宁雪和宁彦凡都态度大方,他却不太爽。

觉得自己稳操胜券的人,才会态度大方,难道宁雪赢定了夏晓兰?

“要不,你也在康奈尔大学把本科念完回来?”

咱不能被宁彦凡的孙女比下去,宁雪能申请到康奈尔大学,夏晓兰努努力,未尝不能申请到!

夏晓兰哭笑不得:“老师,宁雪有宁雪的路,我也有自己要走的路…不管在哪里上学,我向您保证,一定不会混的比宁雪差行了吧?”

茅康山轻哼:

“差点被他们爷孙俩带到沟里去,你的竞争对手,是全世界有天赋又努力的年轻人,何止一个宁雪。”

是么?

老茅同志还真敢想呀。

这一晚的讲座后,接连好几天,系里讨论茅康山的热度都没消,就在这种热闹中,宁雪忽然不再来学校,也没太引人注意——她甚至连这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没参加,非常低调前往美国。

1297:赴港(1更)

期末每个学生都忙着复习,宁雪低调出国,除了305、307寝室,建筑系84届好多人都不知道真相,只当宁雪请了长假。

一次期末,一次兵荒马乱。

夏晓兰考完就估计明年要再拿特等奖学金几乎不可能…算了,她等不到就出国了,还是把奖学金机会留给别人吧。

期间,霍沉舟和鹏城政府的谈判顺利,东丰控股拿下了想要的地皮。

考完试那天,夏晓兰把一箱图纸交给霍沉舟派来的人。

对方也交给夏晓兰一个信封:

“这是霍经理吩咐的。”

信封里装着银行汇款单,收款人是茅康山,这都是夏晓兰要求的。

霍沉舟直接把5万的设计费都付完了。

他又不怕夏晓兰跑路,图纸有什么问题,夏晓兰和茅康山肯定要负责的。

夏晓兰也是很疲惫。

宁雪说她就建筑系本科大学三年级的水平,也没说错,她以前是嘴炮指挥别人动手,这回真的自己动手,才知道远比自己想象的辛苦。

画图之前是大三水平,就一个图画完,夏晓兰都觉得自己能提前毕业了!

她从学校回家才发现汤宏恩也在,叫了声汤叔叔,她什么也顾不上,倒床就睡了个天昏地暗。

连晚饭都被夏晓兰睡掉了,一直到第二天才醒。

动一动,骨头关节咔咔响。

“这是生锈了还是咋的?”

夏晓兰自言自语。

然后就是敲门声,于奶奶走进来,表情是罕见的柔和。

夏晓兰说过考完试要去香港,这个寒假很快能过完,然后就是出国…于奶奶不是没托人找过,却没结果。不知道为啥,她就是很相信夏晓兰,别人办不到的事,夏晓兰多半是能办到的。

“您老别这样对我笑,我瘆得慌,马上就起床!”

于奶奶白她一眼,不和她计较。

“你赶紧起来,人家昨天就把通行证给你带来了。”

夏晓兰也顾不上骨头缝是不是在响,一个翻身从被窝里出来。

这时候要去香港也不容易,有些人是去了就不打算回来,所以选择偷渡。走正规途径的话,还得在户口所在地办个赴港通行证。

这个是汤宏恩让人帮夏晓兰办的,她当时在疯狂画图和期末考试,没空亲自去处理。

洗漱完了,汤宏恩和刘芬正好从外面回来。

她妈脖子上的围巾挺眼熟的,瞅着是老汤的,这出去一趟咋又围到了阿芬同志脖子上,肯定又是一个撒狗粮的故事,夏晓兰不想问。

“妈,汤叔叔——”

“给你留了早饭,你吃过没?”

亲妈这是关心她,还是转移话题呢。

夏晓兰被摁到桌上吃早饭,汤宏恩更不是着急那种人,等她吃完了才把通行证给她:

“我还想让你妈一起去香港玩一玩,她没同意。”

刘芬摇头,“晓兰又不是去玩儿的。”

去了让闺女操心她,京城这边的生意也不能离开太久。

反正京城的两个新店生意都还不错,“特别是童装店,你找来的那个小尤,真是太拼了。”

态度迟疑的顾客,都逃不掉小尤的推销。

带小孩儿一起进店的,那就更别想走。

有些人就是有种亲和力,让夏晓兰去哄小孩子她都没那么有耐心。

等母女俩说完店里的事,汤宏恩才把话头接过去:

“只要有通行证,现在可以直接由鹏城去香港,从罗湖过关很方便,不需要转乘飞机,你哪天走?”

“我倒是想多休息两天,但答应了唐元越,自然是越快越好。”

夏晓兰想快点把香港的事办完。

那样还能回来陪陪家人。

她收拾了行李,将霍沉舟给的汇款单交给了茅康山。

茅康山这段时间也操碎了心,大半是替夏晓兰着急,恨不得把自己脑子掏出来给夏晓兰撞上,那样她一夜之间就能把他知道的专业知识都学会。

这一去香港,马上就是去美国,夏晓兰人还没走呢,茅康山就开始没精神。

“老师,您和师娘有没有要带的东西?”

茅康山把5万的汇款单收下,摆摆手:“你干正事去吧,别搞那些没用的。我就不和你一道了,和你师娘买了回杭城的票。”

回杭城?

也是,除了茅国胜,茅老师还有别的儿女,过年肯定要团聚的,夏晓兰总不能叫他俩不许回老家。

不过回杭州过年,夏晓兰也能安排的妥妥当当。

夏晓兰一走,茅康山将汇款单给宋大娘。

宋大娘拿着很烫手:“这么多钱,你怎么能收?这图也是晓兰画的——”

“你还没看出来,她要出国一年,担心我和你在国内没钱用,这才变着花样送钱来?”

茅康山看得明白。

这活儿是夏晓兰接的,钱却是替他要的。

茅康山也觉得汇款单沉甸甸的,和那份购房合同差不多吧。

宋大娘很是唏嘘:“这画个图就能收5万块?”

比她和老茅一辈子的积蓄都要多啊。

茅康山瞪眼,“你以为随便抓个人去设计,别人肯给5万?她得是我茅康山的弟子!”

宋大娘真想给回一句,那怎么不见你其他弟子能一单拿5万的设计费?

算了,这就是个炮仗一点就燃,惹不起!

夏晓兰先到鹏城,和龚洋、王厚霖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