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兰都不知道怎么解释。

直接告诉大伙儿别太天真?

不管在哪个国家,都不会让建筑专业学生瞎搞啊,《电子广场》能投建,不是因为拿了cw设计比赛的冠军,而是夏晓兰个人的原因。

这个电子广场不是夏晓兰自己投钱自己修,却也是她在指点杜兆辉修。

还有像茅康山那样的圈内大佬充当技术顾问在国内顶着,才能投建的呀。

同学热情还没什么,大概是听说迪克来过学校,麦卡锡教授也让人叫夏晓兰去了办公室。来了康奈尔这么长时间,夏晓兰还是第一次走进大魔王的办公室。

她觉得大魔王不是把她叫来骂一顿的,毕竟最近也没干啥错事儿,cw比赛还算给大魔王争光了吧。

明白归明白,小心肝还是有点不受控制,噗通噗通的跳。

“教授,您找我?”

麦卡锡坐在大转椅上,背对着她看向窗外:

“康奈尔校园很美吧?”

1440:p&w的邀请(3更)

康奈尔校园当然很美!

3000英亩的总面积,让校园无比宽敞。

本来伊萨卡的自然风光就很好,康奈尔大学在地势非常好的地方直接圈了3000英亩,风景能不美么?除了自然风景,还有建校120年以来陆续修建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宿舍等建筑,巧妙的和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成为今天独一无二的康奈尔大学。

何止是逛一天不会腻,夏晓兰来康奈尔两个多月,除了周末每天都要来学院,同样没有看腻啊。

她也就实话实说了:

“是的,教授,康奈尔校园美的让人心旷神怡。”

麦卡锡终于把椅子转过来,“听说,你主导设计的电子广场,已经在华国投建了?之前你们把这作品当成作业交上来,我就觉得数据很详实,难度等级超过了一次简单的作业。”

大佬们的眼光总是很毒辣的。

夏晓兰不可能在麦卡锡教授面前拍着胸脯骄傲,低眉顺眼的谦虚几句:“教授您给了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因为巧合。”

“不,我还来不及帮助你,你到了康奈尔的确有进步,但主要还是你来之前就基础很好。不仅是你,还有你的老同学,你们的水平,实际上是超过了建筑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该掌握的。”

在宁雪和夏晓兰来之前,乔纳森是这一届最出众的学生。

宁雪和夏晓兰一来,一学期的时间都不到,就压住了乔纳森的光芒。

这次cw设计比赛,估计乔纳森会被打击的很厉害。

宁雪虽然拿了第二名,但宁雪的实力并不比夏晓兰弱,如果说建筑是有灵魂的,《悬崖上的图书馆》充满灵性,夏晓兰的设计则更匠气一些。

麦卡锡现在真是是有点好奇,好奇华国的建筑教育水平。

是选了两个同龄人中最好的送到了康奈尔,还是华国的建筑教育,真是有了令人惊叹的跃进发展?

不过这都不是他今天叫夏晓兰过来的原因。

麦卡锡打开抽屉,从桌子里拿出一张名片,“p&w的霍姆给我的,不仅是你,还有宁,霍姆希望能邀请你和宁在康奈尔建筑学院完成本科教育后,到p&w事务所工作。如果你们同意霍姆的邀请,在大四就能去p&w实习,择业本该就是双方的,你们可以先感受下p&w的气氛。”

从康奈尔建筑专业本科毕业,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

但要进入世界一流的大事务所,本科学历还是弱了些,他们会接受本科实习生,却很少真正留下本科毕业生。

任何行业,要想获得更好的职场竞争力,唯有选择继续深造。

硕士是起步门槛,读完博士,勉强能算上是人才了。

在华国的情况如何麦卡锡不知道,在美国就是如此,因为美国的强大,美国的标准自然也是世界通用的。

总之,本科生要进世界一流大事务所很难的,像p&w事务所这样主动邀请夏晓兰和宁雪将来本科毕业后过去工作的例子更少。

其他学生口中,那个从麦卡锡手里拿到a后被福斯特事务所要走的优等生,也不是在大二。

他可没夏晓兰和宁雪这样好运,碰上了cw设计大赛这样的机会,早早在大二下学期,就在福斯特和p&w这样的大事务所面前显露了才华。

麦卡锡也认为这是挺好的机会。

当然,说不定夏晓兰另有打算,比如继续深造。

夏晓兰喃喃自语,“p&w的霍姆先生在颁奖时一句话都没有和我说过,我没想到他会发出这种邀请…”

福斯特的迪克,风趣幽默,简直天生就适合在镜头前当评委。

p&w的霍姆先生就比较低调了,针对作品的点评中规中矩,点评也只是局限在作品本身,而不是作品的设计者。

“霍姆的确是邀请了你们,名片千真万确,和你谈完,我也会找宁过来!”

不就是一个p&w吗?

当他的学生,能不能有点出息,一脸难以置信是要给谁看!

夏晓兰摸了摸那名片,收回手:“教授,我也很想去p&w这样的大事务所工作,但我在康奈尔交换时间结束后,我就要回华国了啊,p&w我是去不了的,真是遗憾…您能替我向霍姆先生转达感谢吗?”

麦卡锡的鹰钩鼻轻轻耸动。

看起来长得挺聪明,脑子怎么反应这样慢!

他既然都出面替霍姆转交名片告知消息了,还问她康奈尔校园美不美,不就是在暗示她,可以帮她留在康奈尔念完本科?

交换生的时间结束,也能直接申请留学的。

康奈尔建筑学院不可能拒绝夏晓兰的申请,如果是担心学费的问题,本科生是很难申请奖学金,不过他若是帮忙,还是能拉到一些赞助的。

麦卡锡教授看着夏晓兰。

夏晓兰也直视教授。

几秒的对峙后,还是夏晓兰先败下阵来,她那么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听不懂麦卡锡教授的潜台词?

对于麦卡锡教授忽来的看重,夏晓兰是高兴到想学金鱼吐泡泡,但留在康奈尔念完本科,根本不在夏晓兰的计划中啊,她只能对不起麦卡锡的好意。

敷衍?

夏晓兰还是选择说真话:

“教授,我很喜欢康奈尔,这座校园太美了。您的授课,康奈尔大学的学术气氛我也很喜欢,我知道自己能在全美顶尖的建筑本科学习是多么幸运,只是我个人的原因,在交换生的一年时间结束后,我会回华国去…教授,很抱歉。”

知道自己在全美顶尖的建筑学院学习,还要坚持回华国去?

麦卡锡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很多人在一生中都会碰见这样那样的机会,在天赋以外,机会也非常重要。

夏晓兰能从不发达的华国,来到发达的美国当交换生,天赋得以被发现,继而有了深造和进入一流事务所的机会,她却脑子不清醒拒绝了!

这不就是自己放弃了机会吗?

麦卡锡无话可说,他又恢复了冷硬:

“我知道了,你出去时帮我关上门。”

“要帮您叫一下宁雪吗?”

呵,真是不怕死啊,难道他找不到别人去叫宁?

在麦卡锡教授的眼神下,夏晓兰只能灰溜溜离开办公室——大魔王现在一定是认为她朽木不可雕!

1441:像于家的花瓶(4更)

“麦卡锡教授一定认为我朽木不可雕!”

这事她不打算告诉周诚,无端给周诚增加压力。

周诚会想是不是因为他的缘故,夏晓兰才不能留在康奈尔念完本科…确实也有周诚的原因,不过最主要是这不符合夏晓兰的计划。

她是越来越喜欢建筑,但不像宁雪那样纯粹痴迷,建筑没有成为她生命最重之物。

宁雪应该会答应p&w事务所的邀请?

本来宁雪就是要在康奈尔念完本科的,只是不知她会不会继续深造。

夏晓兰离开麦卡锡教授办公室就把p&w的邀请强行忘了,康奈尔大学想要表彰周诚挺身而出的英勇举动,这事儿也必须按下。

哈罗德那边应该是把记者们说好了,这两天的报纸报道了枪击案,对周诚的行为几笔带过,说是一个华裔男子出手制服枪手。

谢天谢地,他们没有登出周诚的照片!

倒是夏晓兰上了一回报纸,是在颁奖礼的台上,她从哈罗德手里领过cw冠军奖杯之时。

她仅仅是作为新闻背景,台上还有其他人,哈罗德也露了个小侧面而已。

因为忽来的枪击案,新闻报道都顺便提了一下“cw建筑设计比赛”,比赛的名气倒是有了,威尔逊酒店就比较惨了,枪击案一发生,退房率激增。

预订率则是暴跌。

位于纽约皇后区的这家威尔逊酒店也是倒霉,去年刚解决掉蛀虫,整顿一番后以全新的面貌开业,这又碰上了枪击案。

夏晓兰要是现在去酒店,再不会遇到客满的情况,酒店的入住率十分惨淡。

连黛西都在替哈罗德操心:

“威尔逊先生看起来是个好人,他还赞助了比赛,希望他能渡过这次难关!”

黛西不是被哈罗德的魅力迷倒了,现在的黛西可是铁杆的周诚迷妹。

黛西是怕威尔逊酒店生意受到影响,在华盛顿的新酒店不打算建了,那拿了冠军也没法参与新酒店的设计中啊!

“怎么可能,这种投资不是临时的,一切都准备好了,不会因为一点意外就停止!”

的确像夏晓兰说的那样,威尔逊酒店要重新挽回顾客的信任,但这点事还不至于击垮酒店,报纸和电视台的报道,并没有影响酒店的日常运转…赞助建筑学院的钱起码顺利到账了,由学院出面发放奖金,5万美元到手,按照之前商议好的平分。

每人拿125万美元。

夏晓兰还想干脆都分给他们,黛西三人根本不要。

所以夏晓兰的账户里就多了一万多美元,她觉得很神奇,对周诚说道:

“我这到了美国一趟,还赚钱了?”

除去投资给徐竟和马海的一笔钱,算上买车一起,夏晓兰到美国两个多月也没花掉多少钱,买车还是用周诚汇来的一万美元,并且没用完,再多了一笔奖金,可不就是还赚了么!

“这是你自己凭本事赚的。”

周诚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媳妇儿是走倒哪里赚到哪里,说钱是从天而降的,怎么不掉到别人怀里?

还是要有本事!

建筑设计的水平不够,拿不到冠军,自然没有这个奖金。

做生意连自己都弄不明白,又怎么能指点杜兆辉,从杜兆辉那里拿到1000万港币?夏子毓倒是想指点杜兆辉,关键是杜兆辉根本不信夏子毓的本事…

夏晓兰拒绝了p&w事务所邀请的事谁也没告诉,周诚一共能在纽约停留10天,上周末跑去纽约领奖了,这周末原本打算去华盛顿,吉姆从旧金山打电话来:

“我已经能确定徐的坟墓位置,现在到底要不要验尸,等到你的决定。”

私人侦探本来就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一较真,他们好多调查手段都是违法的,所以私人侦探拿到的证据不被采信。但夏晓兰不是打官司,她要调查徐仲易是死是活,只要钱给的到位,吉姆是不介意干一点违法的事。

半夜去挖尸体,这种事…吉姆也会干。

要验尸嘛,有正规程序的验法,也有私人侦探的验法。

“现在的线索就在这具尸体上,找不到徐仲易的妻儿?那这些年来,徐仲易带到美国的古董有没有在市面上流通!”

夏晓兰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哪知吉姆还真的有所获:

“我查到一个花瓶,去年被公开拍卖,卖家不知道,买家却是hk人!我把照片传真给你了,等待你确认后的下一步指示。”

吉姆查到了徐仲易带到美国的古董!

夏晓兰看了也不确定是不是,她只知道款识。

“看来还要让于奶奶辨认。”

夏晓兰为难的很,周诚给她分析,“你怕于奶奶承受不了悲痛,可没有于奶奶出面,你都不能确认那具尸体是不是徐仲易。晓兰,你不能继续拖着不做决定,是时候告诉于奶奶了。”

查来查去,这事儿就陷入了死循环。

吉姆查到的一切“真相”,都是建立在徐仲易死于1967年黑帮抢劫杀人后的纵火中。

如果那具尸体确实是徐仲易,吉姆的方向是对的,顺着那条线还能翻出徐仲易的妻儿。如果尸体不是徐仲易,吉姆就被成年旧案误导了,必须要把方向拨正回来。

周诚认为这时候要果断一点,夏晓兰理智是赞同的,一直迟疑的是情感。

“好,我让汤叔叔帮于奶奶办一下出国手续。先不告诉她要确认尸体的事,只说在美国找到了于家从前的藏品,让她来美国辨认!”

怎么把藏品找出来?

让吉姆继续查卖家!

如果尸体是徐仲易,卖家可能就是杀害徐仲易的凶手!

还要追查花瓶是被谁买了…买家是香港人已经算好的了,起码比其他国家的收藏家好查找。

她和杜兆辉现在还是合作伙伴,让杜兆辉帮个忙打听下应该问题不大。

杜家人,好像只有杜二少热衷买古董…

上次在私拍场合碰见过。

杜兆辉那个没文化的,也不知道认不认识这方面的人脉。

唐元越倒是看起来挺熟悉那种场合,不过夏晓兰之前被唐元越坑了一笔,现在对唐元越是敬而远之!

1442:黏糊的半路夫妻(加)

夏晓兰和汤宏恩肯定要说实话。

汤宏恩自然也很唏嘘。

如果那具男尸被证实是徐仲易,早知道就不要出国好了。

在国内遭罪是遭罪,活下来的几率比异国他乡大啊。

“这是还想保全财产,把大部分财物都带出了国,却不知财帛动人心,没有足够的力量,是小儿抱金穿行于市,别人自然会打主意!”

汤宏恩如此评价。

他倒不是说于奶奶家当年太贪心,那本来就是于家人挣到的财富,舍不得放手也理所当然。

只是和钱财比起来,性命更重要啊…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往事不可逆,只能尽量补救。

“我会和她说的,手续的事你也不用担心,等她确定出国的日子定下来我再通知你,若不行,我叫你妈陪她去美国,正好你妈总担心你在美国吃苦。”

老汤真是时时刻刻都想着讨好她妈,夏晓兰发现自己一出国,两个本来就挺黏糊的人感情更好了,一点都不像是半路夫妻那么彼此戒备。

“我妈能来当然最好了,于奶奶本来就喜欢我妈,结果要是坏的,我妈可以安慰于奶奶。其实我在这边真的不错,我前两天还和茅老师说了,拿了一个学校的建筑设计奖,奖金就有一万多美元,你们还真别担心我在这边饿着冻着。美国这边可方便了,有美元什么都好说。”

拿了杜兆辉1000万港币的事,刘芬和汤宏恩都不知道,夏晓兰暂时也没打算说。

听说夏晓兰到康奈尔大学两个多月就拿了个奖,汤宏恩还挺关心,问的比较仔细。

夏晓兰就把cw建筑设计比赛的前因后果讲了,着重强调了周诚在颁奖会场挺身而出对付枪手的英勇,“…事情就是这样,枪手这部分,汤叔叔您可千万别告诉我妈呀,我怕她担心!”

那就能告诉自己是?

他就不担心?

夏晓兰这不仅是差别对待,汤宏恩心知肚明。

这是周诚一去美国,俩人又蜜里调油了呗,晓兰这丫头急吼吼在他面前替周诚刷印象分!

“一个男人,还是军人,遇到危险了要是不救你,拿他来做什么?”

话是这样说,汤宏恩对周诚这样做还是比较满意的。

真要倒霉碰上个平时甜言蜜语,危险时刻撒腿就跑的,夏晓兰也只能捂着脸哭了。

夏晓兰还说了宋明岚到纽约留学两人撞上过的事,当然没有提派对上的事。

“周诚这次跟的考察团,就有宋志承参加?宋家人的事你不用管,只要他们没招惹你,你就用平常态度对他们。若好端端要来惹你,你也别给谁留情面,该怼回去就怼回去,别人是年轻不懂事,你也不必要求自己事事求全…要是超出了自己能力范围,你就告诉我!”

汤宏恩一直觉得自己欠宋老的,不是宋老让他还债,是宋老对他恩重,他自然也对宋老尊敬孺慕。

可他又不欠宋家人。

更何况是晓兰,受过宋家人什么恩惠,凭啥要事事让着宋家人?

宋明岚要是做点啥事儿推说“年轻不懂事”,那夏晓兰比她年纪更小呢,这个理由正好抓来用用。

“嗯,我知道了,汤叔叔您也保重身体,不要加太多班!”

夏晓兰能感受到汤宏恩言语中的关心。

本来汤宏恩就把她当成亲近的晚辈,和刘芬一结婚,就更没把她当成外人。

汤宏恩说这些话不是鼓励她去惹事生非,而是给她撑腰。

咱不主动惹事。

但别人要来惹夏晓兰,那也不必怕事!

挂了夏晓兰的电话,汤宏恩看了看自己桌上的日历。

上回去京城就是十几天前的事,那时候周诚还没去美国,原本和刘芬约定的是不耽误他工作,不耽误刘芬做生意,每个月他去一趟京城,其他时候就是刘芬到羊城拿货时见面。

这个月他已经去了一趟京城,那就要5月再过去。

可这不是有特殊事情么。

他在电话里把这件事说不好,还是亲自跑一趟京城。

汤大市长没费什么力气就说服了自己,直接让秘书订票。

彭秘书知道领导的喜好,新秘书也是很机灵的,市长不能得罪,市长夫人也得好好尊敬着。市长说要去京城的时候,订票的动作一定要麻利!

汤宏恩晚上就到了什刹海。

正好赶上刘芬和于奶奶的晚饭。

刘芬听见有人敲门,一开门,发现是汤宏恩也很意外。

“怎么电话都没打一个?”

回来的好突然呀。

她和于奶奶俩人吃饭,饭菜都简单,汤宏恩要提前说了,也好多准备一些他喜欢的菜。

汤宏恩自己把包挂上,看桌上摆着两个小菜,刘芬和于奶奶吃的是卤肉面。

“临时决定要回来的,这不想给你个惊喜吗?你也别想着给我准备什么,自己赶紧坐下吃,要不一会儿面坨了,卤肉还有,我给自己下一碗去!”

汤宏恩把刘芬按在椅子上。

刘芬还是跟去厨房了。

于奶奶倒没说什么。

汤宏恩是怕把刘芬累着,不让刘芬去忙活,但两人是周末夫妻,哪怕一起在厨房里说说话也是一种亲昵的表现,于奶奶又不傻,这时候咋会叫住刘芬。

等到汤宏恩把面煮好,刘芬的面果然放坨了,汤宏恩也不讲究,自己和刘芬换了面吃。

刘芬吃面时脸都是红的,那碗面她吃过几口,是不是有点不卫生啊…

脸红绝对是热的,这不马上5月了么,对,一定是这样!

汤宏恩够有城府,心里存着事,却要等吃完饭再说。

要一进门就说,于奶奶那卤肉面还吃的下去吗?

等放下碗再提美国的事,于奶奶还是差点把碗摔了:

“晓兰找到仲易了?”

汤宏恩示意刘芬扶一扶老太太。

“您情绪先别激动,是不是徐仲易同志还不好说,但晓兰说找到的东西像于家的物件,她自己确定不了,要请您亲自去辨认一番。您自己考虑下,什么时间出发好,出国手续的事不用担心,我会让人替您办好。”

于奶奶手脚都不知道怎么安放。

什么时间出发?

当然是越快越好啊!

她嘴里念叨着儿子一家的名字,情绪到底还是十分激动。

刘芬不放心她身体,这一晚跑去陪于奶奶睡,这下换汤宏恩想长吁短叹了。

1443:房队长兜不住了(1更)

周末夫妻啊。

哪个周末都好宝贵的好不好。

不过刘芬睡过的床,有刘芬本人的味道,不是臭味,也不是香水味,是刘芬平时用的香皂和洗发香波混合在一起的味儿。

枕头上残留着属于刘芬的味道,汤宏恩就是在这种气味中慢慢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于奶奶起晚了,情绪太激动,和刘芬说了半宿话,老年人精力不济,刘芬醒了她还在睡。

刘芬轻手轻脚起床。

汤宏恩也醒了,懒在床上不想动,看见刘芬打开门,他伸了个懒腰:

“你等着呀,我这就起来。”

刘芬却不是来说他睡懒觉的,想了一晚上,她就是问一问汤宏恩,“我能和于大娘一起出国吗?”

汤宏恩故作严肃,“你想一块儿出去?”

刘芬点头,“于大娘都多大岁数了,晓兰去美国坐了一天的飞机,于大娘半路上没人照顾咋行?她一听到消息就激动,又有糖尿病…反正我不放心。”

除了他家阿芬,也不会有谁半道上捡个老太太回来,当亲妈一样真心相待了。

要说于奶奶有钱,都还没有现在的刘芬有钱,更别说是和夏晓兰的房地产公司比。

汤宏恩没笑话刘芬傻,官场上的聪明人那么多,刘芬这样的不叫傻,而是善良宽厚。和这样的女人做夫妻,汤宏恩睡觉都踏实,不怕来自枕边人的算计!

“你呀,就是不信任我,我要送于大娘去美国能不安排好?你放心,早替你想好了,把你俩一起办出国。还有闵小菊,你把她一起带上,到美国干个什么事儿我也能放心。”

闵小菊现在不在什刹海四合院住,不过还是替刘芬工作,在学习怎么打理生意。

汤宏恩假意埋怨,刘芬不好意思。

汤宏恩想告诉她事情的真相,想来想去,以刘芬的性格,听了徐仲易可能早就死亡的事,肯定会露出痕迹,瞒不过精明的于奶奶。

汤宏恩干脆就不说了。

“阿芬,你去美国别耽误太久,办好事就赶紧回来啊。”

“那肯定的,京城这边的生意还指着我,我还能顺便去看看晓兰。”

刘芬说的认真,汤宏恩说她没良心:“还有我呢,我也指着你。”

刘芬一怔。

汤宏恩说的也没错,美国一来一回的,怎么也要大半个月?

自打她和汤宏恩扯了结婚证,两人从来没有超过半个月没见面,这要分开的时间挺久的,没人看着点,老汤的胃病会不会犯?

刘芬瞬间又两难了。

不一起去不行,出去,又把汤宏恩一个人撇在国内,她同样会挂心。

汤宏恩看她左右为难,自己则暗暗高兴。

这花了多少时间了,总算把一个什么事都不懂的石头给捂热乎了。

想一想,汤宏恩还挺有成就感的。

一个女儿都读大学的二婚女同志,白背着离异有孩妇女的名声,男女间的事懂多少?都是他好为人师,一点一滴教的。

“行啦,让你不陪于大娘去美国,你肯定不放心。你就去,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好话歹话都被他一个人说了,刘芬能说什么?

夏晓兰和周诚到底也没去成华盛顿。

如果于奶奶要来美国,干脆把姜妍一起弄来美国算了。

周诚是当着夏晓兰的面打的电话。

电话那头,姜妍也听得挺认真,一个人在美国呆一年?姜妍根本不怕:

“我听医生的。”

没有女人会不在乎留疤,就算是姜妍也很在乎背上的疤。

难看不说,还影响她自如活动手臂。

能治好当然最好了!

姜妍认为自己不矫情,不需要人特意照顾。

她父母到不到美国根本没关系。

周诚让她等一等和于奶奶、刘芬一起来,一想到要和夏晓兰的家人同一航班,姜妍汗毛都竖起来了:“不用,我想尽快过来,我自己一个人就行。”

“手术费的事——”

“部队的领导来看过我,他们叮嘱我积极治疗,就算是出国治病,也会给我报销一部分。剩下的你也不用担心,前两天潘三哥来看过我一趟,给我留了钱!”

潘保华还说要娶她,姜妍苦笑不得给拒了。

她对潘保华是兄妹之情,哪有嫁给自己大哥的?

潘保华没办法,听说她要出国做手术,给她丢下几万块又匆匆走了。

姜武被抓了,潘保华当年的举动也算事出有因,不过也没听他提要回部队的事,周诚估计潘三哥身上的“任务”还没完成。

姜妍不和刘芬她们一起来,也不要周诚出手术费,只感谢周诚替她找到靠谱的医生。

“贝尔曼医生其实是晓兰联系的。”

“哦,你替她谢谢她,等我到了美国再说!”

姜妍啪一声挂了电话。

按理么,要走正常程序批复,姜妍拿到到美国的手续,周诚和考察团都返程了。

当然,姜妍这是来美国治疗,还是能特批加急的。

周诚一挂电话夏晓兰就笑笑。

姜妍同志有意思。

姜妍的心思人人都知道,人家又不说赖着周诚,不住在周诚家,也不让周诚出治疗费,看起来是够爽快的了。

却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别扭劲儿。

喉咙处卡了块鱼骨头,吐不出来吞下去的,让夏晓兰不舒服不痛快。

她也只能调解自己心态,就把姜妍当成是美国这边给周诚塞小纸条求约会的女生就好了,周诚这么纯情,一个都没应约呀,她也没必要担心姜妍。

何况,周诚不会一直呆在美国。

贝尔曼医生是克劳斯介绍的,姜妍同志还是落在她手里,夏晓兰不由笑了:

“到时候你放心回国去,我肯定帮忙照看好姜妍。”

周诚表情颇为凝重的点头,偷偷看他媳妇儿,皮笑肉不笑的,好瘆人。

“媳妇儿,你的学业为重,哪有那么多时间照顾她?克劳斯都说了,美国的医院是有护工的。”

问题有没有陷阱周诚不管,求生欲强一点总没错。

眼看着周诚在伊萨卡待不了两天,纽约那边房队长打电话过来:

“周诚,你尽快回来一趟,纽约这边有人找你,看情况我是兜不住了!”

1444:要批评下周诚同志(2更)

纽约有人找周诚?

周诚离团好几天了,每天都在和房队长保持联系,就怕考察团那边有什么变故。

真是怕啥来啥,眼看着十天要安安稳稳渡过,考察团那边出事了。

放弃了华盛顿周末约会还不行,必须马上赶回纽约去。

“走吧,我肯定要陪你过去的!”

没有什么事儿是解决不了的,就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有车是方便,一接到房队长通知,夏晓兰也没耽误,马上就载着周诚去纽约。只用了五个小时就杀到了考察团所在的宾馆,这就是美国很普通的住宿标准,稍微有点钱的美国人自己都不会住,没想到一群国企老总就住在这地方——夏晓兰倒真有点肃然起敬。

“你先进去吧,我在停车场等着,你先看看是什么情况。”

夏晓兰也不敢现身啊,一现身简直是挑衅嘛,不是明晃晃告诉其他人,周诚翘团溜走去陪女朋友啦!

周诚摇下车窗,“你进不进去都一样。”

他指了指前方,有两个华国男人一起来回踱步。

“高的那个是房队长,另一个还经贸部的领导,这回带团出来的邓昌兴同司长。”

这得慌成什么样啊,考察团的带队司长和房队长一起蹲守周诚,满脸焦急,夏晓兰心里都咯噔一下。是不是周诚离团,安保队的人手不够,考察团出了什么大事?

“房队,邓司长!”

是祸躲不过,周诚很干脆下了车。

邓昌兴一听声音像周诚,再一看,果然就是周诚错不了:

“你小子,总算回来了!”

他脸上的表情是焦急中带着高兴,看着不太像要发难,夏晓兰也溜下车。

“这是我对象夏晓兰。”

邓昌兴哪有功夫理会夏晓兰啊,长得漂亮又咋样,又不能换美元!

但周诚不同,周诚就是行走的美元。

“小夏同志啊,不错不错…周诚同志,我个人要好好批评你,你别紧张,不是你离团去看对象的事,你在美国做了好事,怎么不早说呢?我知道你们这些军人是习惯了做好事不留名,那种美德我们留在国内就行,这里是美国,入乡随俗,我们就要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来对不对?”

周诚抓住枪手的事被考察团的邓司长知道了?

那也不对呀。

这种“见义勇为”,第一个不是表扬,而是要追究周诚为什么离队吧。

邓昌兴却已经扯着周诚的袖子进了宾馆。

“你就是弟妹吧,别见怪,邓司长是急坏了。”

夏晓兰哪敢见怪,只希望周诚别受什么处罚。

“您是房队吧,周诚一直和我说起您,很感谢您通融让他离团,看起来这是被团里知道了,不会连累您吧?”

房队长摆手,也没忍住笑意:

“连累啥,要周诚在外面犯了错误才连累我,没犯错还立了功,那就是我未雨绸缪、英明部署的功劳!”

邓昌兴真的是急坏了。

对外经贸部在1982年以前叫“对外贸易部”,1982年的以后,该部委机构加上了“经济”二字,由原本的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联络部、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合并成立了这个新的机构,格局一下就大了。

以前的对外贸易部还管海关进出口呢,进出口、过境贸易的许可证这些东西,都由对外贸易部签发。

这几个部门一合并,不能以老眼光来看待全新的对外经贸部了。

除了要协调国内各地的对外经贸活动,还得给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援助,加强国际多边和双边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利用外资,组织引进和出口技术,开展国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这些工作要做好多不容易?

就比如这次考察团。

国企要创汇,算地方性对外经贸活动吧,你对外经贸部管不管?

不管不行,这些国企家大业大的,整天闹人啊!

组织了一个考察团,把大家都带国外来,看看那些生产线能引进,又能不能在国外找到合适的销售渠道,把自家的产品卖一卖。

国外的大公司也奸诈的很,说是给华国提供技术支持,哪回运去华国的不是落后甚至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淘汰的生产线?

华国要发展,还要捏着鼻子认了,节衣缩食攒下的外汇,要用来买那些半淘汰的生产线。

农业大国是没意思的,工业发展不起来,一切都是瞎扯淡。

生活日常用品就不说了,将就将就也能用,同样是制枪造炮,材料和工艺技术都不合格,特么的会炸膛啊!

80年代的华国,疯狂的渴望技术。

半拉子技术也行,只要肯卖给华国,咱们不讲究,别拿破铜烂铁忽悠人就行!

考察团这回出来,不仅是让各位国企老总公款吃吃玩玩的,大家也是真的在考察。

美国人是真有钱。

美国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也是真的多!

这么大市场,华国的商品为什么不能打开销售市场?

在美国的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进口商品:照相机、电子计算器、家电、玩具、服装到鞋袜等等。

华国人喜欢进口货,是进口货弥补了市场空缺,好多东西华国本土生产不了,或者生产力跟不上需求,老百姓只能买进口的,这种情况催生了走私规模壮大——进口货是比国货贵的!

但美国人喜欢进口货,是因为进口货便宜。

就说美国人自己生产的男士短裤,一条要8美元,如果选择从亚洲进口的,可能要不了2美元!

邓昌兴先给周诚讲了一下如今的大形势,痛心疾首感慨道:

“周诚同志你知道吗,美国的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从亚洲进口的商品,不是来自华国大陆,而是日本、新加坡、菲律宾、南朝鲜和香港、宝岛。也有我们是商品,都是瓷器、黑底绣花鞋、羊绒衫…这些东西它们不是不够好,但看看日本,人家向美国出口什么,出口汽车!”

周诚被邓昌兴灌输了一大堆进出口贸易知识。

“邓司长,我听明白您的意思了,美国这边市场很大,您认为华国的商品出口的还不够多,人家卖汽车给美国人,我们卖羊绒衫,要多少件羊绒衫才能抵得上一辆汽车?大道理我懂了,您就说一说,需要我做什么吧!”

1445:有人强行送温暖(3更)

邓昌兴激动的差点哭了。

他怕什么?

怕周诚是个没多少文化知识的大头兵,他把口水说干了,周诚还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华国不是有句老话么,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周诚是能听明白他话的,邓昌兴说了一大堆,周诚还抓住了重点。

忍住激动的泪花儿,邓昌兴声音十分煽情:

“周诚同志,你能理解最好!现在我要说的话又转回最开始了,你说你,在美国做了好事,为什么不及时通知团里?我要批评下你这样散漫无纪律的行为,让我们很被动嘛!”

说是批评,邓昌兴却带着笑。

他的热情让周诚瘆得慌。

原来,除了他媳妇儿说要照顾好姜妍那种“皮笑肉不笑”,还有一种瘆人的笑,是邓司长的笑。

“邓司长,我——”

“好啦好啦,不要说了!你刚才能听懂我的话,证明你的思想觉悟是很高的,如果有一件事,对咱们国家发展有利,可能要违背你个人意愿,你愿不愿意去做?”

邓昌兴刚才热情,此时又忽然严肃。

周诚双脚立正,敬了一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