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电灯泡,是夏晓兰需要保留老板的面子啊!

周诚牵着夏晓兰,一路到了食堂。

“周团,啥时候和嫂子办喜事啊?”

“嫂子,您好久没来了呢!”

“嫂子你还记得我不…”

不断有当兵的和夏晓兰打招呼,夏晓兰都笑着点头

“你们好呀,记得,都还记得呢。”

周诚赶他们“吃完饭都没事干?”

有没有眼色,一个劲往他媳妇儿面前凑,他和他媳妇儿见一面多不容易。

他现在到底是副团了,威信又增长许多,别人不敢开太过分的玩笑。何况夏晓兰脸皮多厚呀,她又不是乡下来的小媳妇,被人调笑两句就脸红。

周诚把她拖到食堂

“你吃饭了吗?没吃饭就一起吃点。”

夏晓兰点头,“好呀,一起吃。”

今晚部队里的伙食一般,当兵的吃什么,军官就吃什么。

食材都是一样的,顶多是大锅菜和单锅小炒的区别,猪肉白菜炖粉条,还给配了馒头,就是周诚今晚的伙食。

就是给周诚留的一份菜里,猪肉好像多了些,都快冒出碗尖儿了。

周诚一看就知道咋回事,他让大伙儿留点菜,他们特意把菜里的肉片挑出来,都给他留下了——周诚要吃肉,别人才不理他呢,但周诚对象要来,这样做又变得理所当然。

必须要把面子给周团撑起来。

必须要让准军嫂感觉到部队的温暖。

人家愿意嫁给军人,多吃两片肉怎么啦?

周诚把肉夹到夏晓兰碗里

“吃吧,肚子不饿,人才会暖和。”

夏晓兰也不挑食。

山珍海味,她和周诚都吃得起,但这时候,没有夏总,也没有周家大少,只有周副团,和他没进门的对象。

朴实的心意呀,比金子还珍贵。

炊事班的人还偷偷给夏晓兰煮了碗荷包蛋,放下碗就跑。

“嫂子,趁热吃,能暖和身子。”

猪油加鸡蛋,还放了白糖,有点腻,又有点甜。

但连汤带水的下肚,夏晓兰真的觉得整个人都好满足。

她看着周诚,忍不住笑起来

“怎么办呀,我说来就来,是不是给你造成了困惑?没别的事,回国是忙了几天,事情永远是忙不完的,但手上的事也理出了头绪,我就是特别想你,想马上见到你,就不管不顾的来啦。”

忽然涌上来的思念,让她把其他行程都改了,也算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周诚身边。

看见周诚,她那颗心才安定。

周诚能走能坐的,那上次的“任务”,真的没什么大影响吧?

夏晓兰一言不合就撩人,周团也是要面子的,那些当兵的还躲着偷偷看呢,实在不适应多亲密的动作。

简直是被夏晓兰喂了一大碗糖水。

周诚又最嗜甜,要勉强保持着周团的形象,他亦忍的很辛苦。

“什么困惑?你这么晚过来,今晚肯定不能回城里…在部队留宿,你觉得会给我造成困惑?”

俩人睡一个被窝的经历不是没有过。

虽然周诚晚上洗了好几次冷水澡,到底还是忍住了!

夏晓兰想在部队撩他根本没门儿。

周诚凑到她耳边,压低声音

“你以为我们俩人能睡一个屋?”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

夏晓兰根本没有这个想法,结婚和没结婚区别大了,在美国可以随便浪,可这是在部队呢。

她就是想撩周诚,没想到被周诚反撩了。

什么睡一个屋,俩人早就睡过一个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明明是周诚呀!

周诚这混蛋,领着夏晓兰到团长和政委处晃了一面,政委还怕年轻人不注意影响,周诚特别有思想觉悟

“晚上就让晓兰睡我宿舍,我去和其他人挤一下吧。”

这是最好的选择。

夏晓兰本人也没异议。

可周诚把她送回房间,整个屋里都是周诚的气息,无处不在的男性荷尔蒙残留…夏晓兰想哭,这太折磨人了啊,好歹她是个身心正常的成熟女性啊!

1730:爱情里都是傻瓜(4更)

宿舍的门打开着,周诚从别处抱了一床新被子过来。

不想让外人胡乱猜测,周诚没把门关完

“你身体没我好,盖一床被子太冷,多加床被子,今晚先凑合着睡吧。”

夏晓兰不同意这说法,“怎么叫凑合,我以后肯定有来部队留宿的时候,我这叫提前适应!”

夏晓兰是不随军,但她不可能一晚上都不在部队睡吧?

什么时候能光明正大的留宿呢,就是她和周诚领了结婚证的时候。

成了夫妻,自然睡一个屋呀,周诚还能分到比单身宿舍更大一点的房。

周诚一不小心也想的有点多,男女之间的一些事少儿不宜,只有成了夫妻…不行,他不能继续想,再想下去整个人也要烧起来了。

这个天气洗冷水澡是什么感受,周诚完全不想体验!

夏晓兰也不敢再瞎撩。

俩人早钻过一个被窝,也亲过抱过,就是没突破最后的底线,忽然又走回了纯情的路子。

夏晓兰看不懂这发展,她心里有点慌,看周诚把被窝都铺好了,赶紧推周诚出去

“不行,你再呆这屋子,是要让我犯错误!”

周诚看窗户上没有人影,谅那些人也不敢走这么近听墙角,夏晓兰推他,他飞快亲了一下。

“晚安!”

他退出屋外,把门给带上了。

夏晓兰想揍人,这还怎么睡啊。

看看表,才八点过…

夏晓兰坐在周诚的椅子上看了会儿书,到九点过都没有睡意。

她想躺到床上培养睡眠,正在脱衣服,有个人影倒映在窗户上,夏晓兰一下又把衣襟合拢

“谁?!”

“是我,媳妇儿你不用开门,把窗户打开就行,我给你灌了两个热水瓶来,你塞被子里。”

是周诚的声音。

部队里本来就很安全,夏晓兰把窗户打开一条缝,周诚递给她两个热水瓶。

“这次真的晚安,快睡吧,你眼窝下的黑眼圈都出来了。”

现在还没有充电那种暖手宝,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古人用铜做的手炉,里面中空装炭火。现在则有人用橡胶做袋子,往袋子里灌热水。

周诚给的热水瓶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产物,是用过的输液瓶灌满热水,塞被窝里照样能取暖。

这种东西还挺危险,输液瓶一冷一热的容易炸瓶,而且玻璃的导热性太强,温度过高塞在被子里还容易烫伤皮肤…这是夏晓兰上辈子有过的惨痛经历,睡熟了无知无觉,睡醒了才发现脚上好几个大水泡。

但周诚给的两个热水瓶显然经过处理。

他不知道哪里找的毛线,一圈圈紧密缠绕着瓶身,皮肤不直接接触热水瓶,自然不会被烫伤。

夏晓兰握着两个很有心意的热水瓶,比收到两叠钱还高兴,自己低头一笑

“傻乎乎的。”

呵呵,也不知道谁傻,下了飞机就直接跑过来。

可能在爱情里大家都是傻瓜吧!

热水瓶让被窝暖和起来,枕头、被子上全是周诚的味道,这是夏晓兰第一次在部队留宿,她就当提前感受军嫂生活。

其实还不赖?

第二天就是元旦,团里有文艺汇演。

她和周诚挤在一起看演出,节目演了什么她一个都没记住。

只是大家在笑,她也跟着笑。

团里家属们还挺奇怪,夏晓兰和高菲闹矛盾那件事让大家印象太深,她们知道高菲不是省油的灯,可对夏晓兰印象也不是特别好。

忍一步,让一步,整体氛围才和谐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可这里也不是普通地方,是军营啊!

太高调的军嫂,她们不喜欢,不自觉就会排斥。

夏晓兰出国一年,一次部队都没来过。

高菲嫁给方士忠那么久,如今俩人的孩子都半岁多,高菲就是城里工作,周末经常来部队住…各位嫂子们肯定和高菲更熟些。

人都喜欢偏向自己熟悉的人。

嫂子们对夏晓兰不熟啊!

听说夏晓兰昨晚到了部队,团里几个嫂子心里也有异样

“人家本来就是大学生,还出国留学过,这回是不是更高调了?”

“还是太年轻了…”

“那也没办法,谁叫周诚争气?”

政委老婆一锤定音。

政委叫她多和夏晓兰来往,政委和团长都知道,周诚马上要再升一级了。

再升,那就是正团了啊!

就算周诚升了正团,也比不上现任团长和政委的资历,他不敢不尊敬两人。可政委的想法又不同,周诚年纪比他们差了老大一截,如今就升到了差不多的级别,反超他们也是迟早的事。

现在是下级,很快是平级,将来没准儿就成了上级。

这个事实明摆着,政委老婆想无视夏晓兰都不可能,人家男人争气,将来夫荣妻贵,不照样得和夏晓兰打交道?还是现在就行动吧,如果周诚媳妇儿实在傲,大不了她就敷衍下对方,别和对方走太近。

政委老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和夏晓兰搭话。

然后她就觉得奇怪。

和她们猜想的不同,夏晓兰把以往的锋芒都收拢,变得平实可亲——她不在搞给部队士兵送羊那种事了,在外面有再大的成就,到了部队都变得低调。

一口一个嫂子的叫着,看起来没有嫌弃她们这些随军的家属文化不够?

政委老婆有点迟疑

“晓兰,今晚还住在部队吧?”

“是呀,嫂子,我现在正放假,想多陪周诚两天。”

呃,难道真是影响不太好,政委让自己夫人暗示她,今晚该走了?

政委老婆斟酌了一下语言,“听说你出国了,和周诚分开了这么久时间,好好聚一聚是应该的。嫂子想和你说件事,你要听了不高兴呢,就当我没说过好了。”

夏晓兰点头,“嫂子您说,我知道您肯定是关怀我。”

“就是高菲,你俩以前闹了不愉快吧,要不你这边先给一个台阶,大家握手言和,就把从前的事揭过行不?”

高菲呀?

夏晓兰还特意问过周诚,高菲给方士忠生了个女儿。

从前高菲对周诚有意,才别别扭扭的看夏晓兰不顺眼,矛盾的激化并不是一个人的过错,夏晓兰不知道高菲现在还喜欢周诚不!

1731:我思想升华了不行吗?(1更)

夏晓兰一边想着,一边却笑

“嫂子,我和高菲的事早就过去了,那时候我们大家都年轻不懂事,她今天来了吗?”

文艺汇演有好多观众,夏晓兰没瞧见高菲。

政委老婆很意外,夏晓兰今天也太好说话了吧?

难道真是过年两年,人变成熟了么。

“我问了老方,你能这样想最好,放心,你给了她一个台阶,她肯定麻溜的下来,这事儿就交给嫂子安排。”

政委老婆一脸欣慰。

夏晓兰心想,提前就问好了方士忠,政委老婆是一定要她答应呀。

文艺汇演结束,先前被迫和夏晓兰暂时分开的周诚又回来。

他现在还是副团,什么杂事儿都要管,文艺汇演他也得参与。

“你和嫂子说啥了?”

周诚依稀记得,团里几个嫂子和他媳妇儿不太对付。

周诚也没指望着靠夫人外交往上升,能坐到啥位置是他自己的本事,靠媳妇儿去受委屈算什么!能合得来就说几句话,合不来就拉到呗,晓兰本来也和这些嫂子们没啥共同语言。

已婚的和未婚的差一层。

事业型和家庭型差一层。

里外里的,代沟太多了!

夏晓兰替他理了理衣领,笔挺的军装穿在周诚身上,特别有范儿。

周诚穿便装好看,穿军装又是不同的气质,制服控并不是随便说说呢。

“没说啥,嫂子问我现在对高菲是啥意见,问问我的想法,可能是想化解我和高菲的矛盾吧。”

周诚皱眉。

他明明没打高菲,是双方闹起来高菲自己往上撞。

那时候梗着脖子不道歉,高菲一口咬定他打人,让周诚在部队风评特别差。

他不得不去陆军学院进修。

两年过去了,他以为这事儿已经烟消云散,没想到又有人旧事重提。

政委老婆是什么意思。

这是政委的暗示,还是有谁看他不顺眼了?

夏晓兰轻轻扯他衣袖,“你别这个表情,汤叔告诉我,在学校里要简单点,别把社会上的油滑带进学校。这话我觉得也挺适合你,不要把简单的事想复杂,嫂子们肯定是觉得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想我和高菲太尴尬!”

她用手撞了周诚一下,眨眨眼睛

“我不是怂了,我是觉得赢家不用和输家计较,周诚同志,我思想升华了,你没发现?”

高菲现在也不算什么了吧。

夏晓兰不计较,别人会说夏晓兰大度。

因为周诚和方士忠从平级变成了上下级,这时候夏晓兰退一步,没人会笑她怂。

要不是人太多了,周诚真想把自己媳妇紧紧抱住。

晓兰不用和家属们打交道,是为了他才这样做的——周诚眼神幽暗,他现在比方士忠高一级,所以嫂子们要晓兰和高菲“和好”。如果他比方士忠高两级以上,只怕会有嫂子主动站出来做好人,劝高菲向晓兰道歉吧?

还是他不够强,让晓兰活的不够肆意!

周诚摸了摸自己媳妇儿的脸颊

“对,你思想升华了,回来还没看过刘姨她们,要不你先回城里看看?高菲那边的事不用太刻意,你俩要不小心撞上了再说,不用特意在部队等她!”

“你这人怎么回事儿,故意赶我走啊?”

今晚她还打算在部队住啊,这是被男朋友下逐客令?

她懂周诚的意思,认为她和高菲握手言和是受委屈。

夏晓兰想解释,周诚不想听,两个人处对象,各有各的想法,周诚也并不是事事都会无条件妥协。

这件事儿他就很坚持!

夏晓兰心想,赶人就赶人吧,她下次啥时候来部队,就要看周诚态度了。

今天是元旦,“琤荣广场”的广告不知道有没有刊登?

按照她和杜兆辉商量的,今天就是宣传开启的第一天。

1987年1月1日。

北方的风雪困扰不了鹏城。

鹏城是个大晴天。

华国人还是更重视农历春节,元旦这个节日意味着假期,但没什么年味儿。

不过1月1日一来,还是意味着新的一年到了,从1986年一下跨到了1987年,时间过得真快!

羊城同样是大晴天。

元旦放假,陈锡良也没去公司,自己在家陪老婆。

张晓依然是na的代言人,俩人结婚的事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起码记者没报道,普通老百姓就不知道。

如果曝光了,对na的宣传其实挺有利…陈锡良自己不愿意,na发展的蒸蒸日上,有太多的宣传手段可以用,没必要把私事拿出去让人八卦。

张晓和陈家人相处时没有明星架子,她本来就是个情商高的人,比陈锡良的前妻聪明太多,和陈锡良结婚一年,虽然有半年都在外地拍戏,真正和陈家人相处的时间并不长,陈家人却很喜欢她。

说话好听,做事大方的人谁不喜欢?

张晓知道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从来不插手na的事,只负责给na拍广告。

陈锡良赚了多少钱,她一概不管。

她这样放羊吃草,陈锡良反而慢慢信任她。

前妻又吵又闹都拿不到的财政大权,张晓却能拿到。

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前妻要钱是为了死命贴娘家,张晓拿到陈锡良的钱,对陈家上下都特别大方。她也给娘家花钱,但她会问陈锡良意见,钱是男人赚的,得让男人知道下钱的去向呀!

夫妻俩新婚一年,张晓还想着拍戏,约定好了先不要孩子,过两年再说。

二人世界过得很高兴,陈锡良也早不住原来的平房…他怕前妻上门闹事,在其他地方重新买了套院子,找刘勇装修过,充当他和张晓的爱巢。

就这样,他还怕亏了自己老婆,琢磨着等夏晓兰这边的新楼盘开售,他想在鹏城以张晓的名义再买套房。

俩人好的蜜里调油,趁着假期享受二人世界,偏有那不开眼的,一大早就在使劲敲门。

陈锡良穿着睡衣,揉着眼

“老陈,陈老板,快开门,你得帮帮兄弟!”

声音有点耳熟。

陈锡良打开门一看,发现是自己那专门倒腾电子产品的朋友,羊城比较有实力的二道贩子,陈锡良和夏晓兰从前合伙倒卖过一批收音机,就是这贩子吃下了他们的货。

“我说今天喜鹊在叫,老段,稀客呀!”

老段一脑门儿汗,“先别叙旧,我问你,你在鹏城的关系硬不硬?”

1732:只租不售,胡乱定价!(2更)

关系硬不硬?

鹏城那边,他还真有点关系,不过老段没头没脑的上门,陈锡良也摸不着头脑。

“你先说什么事儿,我要听听才知道能不能帮忙。”

陈锡良没把话说太死。

老段把手上捏着的报纸摊开

“就这事儿,我们俩这么多年的交情,我就求你帮这回,我要拿到这里面的档口。”

老段手里捏着一张《羊城早报》,摊开的一个整个版面,只有一个广告。

“亚洲第一,鹏城琤荣电子广场,倒计时30天。”

“30天”做成了日历的模样,今天是1月1日,还有一个月开业啊!

一个月,老段的心好烫。

陈锡良一看就笑,“是这个?”

要是别的事,他还真的帮不上忙。可琤荣广场他知道,是香港琤荣集团的大少爷杜兆辉搞的。陈锡良和杜大少不认识,但他认识夏晓兰。

琤荣广场是夏晓兰设计的,人家就是这样厉害,会做服装生意,会搞房地产,人家还会做建筑设计!

陈锡良几天前才接了杜兆辉一个加急生意。

“这不还有一个月吗,老段你也太急了。”

电子广场的广告打到羊城了不奇怪。

毕竟,杜兆辉委托他的加急订单,也是和广告有关。

老段抓住陈锡良,“你知道个屁,我要不急,还有位置吗?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以前是摆摊干批发,现在都搞服装品牌了,是年轻有为的青年企业家…你再瞅瞅我,还是个倒爷!”

倒爷赚钱啊。

但倒爷提心吊胆。

老段看琤荣广场的意思是要招租,全亚洲第一的旗号,要没有官方首肯,琤荣广场敢这样说?

老段这个二道贩子,钱没少赚,就是不知啥时候才能上岸。

琤荣广场让他看到了上岸的机会,同样是卖电子产品,他要是去琤荣广场搞一个档口,那不就是光明正大的做生意了吗?

陈锡良有点理解老段的急切心情了。

说真的,像老段这样早几年就当倒爷的,几年混下来还没狗带,说明老段不仅胆子大,人也比较聪明。

陈锡良也不再埋汰老段

“你进来等我,我换个衣服,给你打电话问问。”

老段使劲点头。

张晓还在睡觉,陈锡良轻手轻脚的,把老段也搞得紧张兮兮。

陈锡良觉得这事儿十拿九稳,别人不知道琤荣广场那边的联系电话,他有业务往来,肯定知道。等他换了衣服打电话,一下打了好几次都没通。

“占线?”

老段心里发慌,“要不你陪我去一趟鹏城?我这心里没底啊!”

不至于吧,这才是打广告的第一天。

今天的《羊城早报》开始售卖,应该不超过俩小时。

陈锡良推不过朋友情面,决定和老段去一趟鹏城,na现在是发展的不错,陈锡良不能因为老段身家没他多,就对朋友高傲。

他回屋告诉了张晓一声

“我要去一趟鹏城,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你继续睡吧,醒了记得吃饭,别饿着!”

张晓迷迷糊糊的,“听见你们说话了,去吧,晚上要是回来不了,给我打电话说一声。”

“哎,好勒!”

要不他咋喜欢张晓呢,敞亮大气,张晓人也自信,没有整天疑神疑鬼的怀疑他在外面乱搞。

他哪有时间乱搞啊,有一个张晓就已足够,心思就这么大一块,大部分都被事业占满了。

老段火急火燎的,人家两口子腻歪,他只有等着!

这他娘就是差别啊,青年企业家才能娶有名的女演员,像他这样的二道贩子,赚再多钱不敢高调花,生怕被抓。兜里再有钱,女演员也瞧不上他们…倒爷就不是正经营生。

老段感慨万千,跟在陈锡良屁股后面,从羊城到了鹏城,也就刚刚中午。

“要不咱们先吃个饭?”

“先办正事,正事办好了,我请你吃个痛快,好兄弟,你今天就受苦受累先饿着吧!”

老段心里很不踏实,莫名的慌张。

陈锡良也受他影响,不说吃饭的事,一路没在耽误,直奔琤荣广场而去。

广场外面停了好多出租车。

这地方附近还挺荒的,今天却很多人进出。

老段心里咯噔一下

“难道来迟了?”

不会吧,中途一点都没耽搁啊。

这些人不用说,全是咨询档口的。

“小档有小档的价,大档有大档的价,看你们要哪个。”

陈锡良扯着老段,瞪圆了眼睛,心里嘀咕怎么搞得像金沙池售楼一样,还搞了沙盘。

金沙池的房子陈锡良没买,但他见过金沙池的沙盘模型,小巧精致,非常直观。

琤荣广场也很直观。

广场内部怎么样,通过沙盘模型能清楚看见。

根据面积不同,被打上了不同的标价。

最小的档口只有10㎡,标价3万块,最大的档口足足有60㎡,标价是20万,这个定价显然不仅只是看面积大小,还有档口的位置,面积大的档口位置都是比较醒目。陈锡良一琢磨,这价钱也不算太贵,毕竟金沙池小区那么高档,也才卖2000多一平方米。

“老段,可以买!”

“买?你俩眼睛不好啊!这是只租不卖的!”

旁边有人嘲笑,陈锡良被当头一棒。

“租?”

“当然是租,这是一年的租金。”

卧槽,这就有点太凶残了,只是一年的租金,而不是买下所有权?

“租,我租,我报名!”

老段把陈锡良撇开,拼命往前挤,被前面的人齐力拦着,“你这人讲不讲规矩,先来后到,到后面排队去!”

老段才不听,一个劲儿往前挤。

陈锡良脑壳痛。

“一年是3万,一个月就是2500元,这个租金堪比京城王府井大街国营商店的柜台!王府井大街存在了多少年,国营商店的牌子多硬气,这个琤荣广场却还没正式营业…”

na从前想要进驻百货大楼时,陈锡良了解过京城的行情。

85年的时候,京城流通领域领来“改革开放”——就是允许国营商店出租柜台或“引厂进店”,一个柜台的每月的租金也是2500元,琤荣广场这定价,真是掐的死准。

——可凭什么啊?

这他娘的,要说它是胡乱定价,老段这些人干嘛要抢呀。

1733:哪个缺德的王八蛋(3更)

10㎡是比京城国营商店的一个柜台大。

月租金同样要2500元,这定价让陈锡良无语。

可转念一想,老段他们着急,是因为老段他们是倒腾电子产品的,而他是卖服装的,俩人不是一个行当。假如在他专注搞服装批发那会儿,羊城建了个服装批发大厦,他想不想入驻?

想!

会想疯了!

路边摊经常要被撵来撵去,能搬进正规的经营店,可以一年365天都不歇业,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每天营业时间延长…总之,真是有各种好处。

换位思考一下,陈锡良一下就理解了老段。

看老段厚着脸皮可怜巴巴挤来挤去,陈锡良于心不忍。

“这电子广场这么大,在场的人也不可能把档口抢完啊。”

他往后退,嘴里还嘀咕。

一个同样挤不进去的男人大骂“可不是吗?这么多档口,不一次行放出来,一定要分三批…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王八蛋想的损招!”

陈锡良就像被人施了定身咒。

这手法,很是熟悉啊!

缺德的王八蛋,该不会就是晓兰吧?

陈锡良这下更能体会,为啥这些人差点没把裤子挤掉。

今天挤在这里的,其实都是个体户。

真正实力雄厚的电子产品厂家,是不需要和这么多人挤来挤去的,人家资本雄厚,可以直接和广场负责人谈。

个体户们也不傻,在他们平时的经营中就深有体会,当一个商品特别紧俏时,它的市价就会涨!

或许琤荣广场的档口本没那么紧俏,却偏偏要分三个批次往外放出来,这是人为在制造紧张感。

第一批的小档口10㎡,一年租金要3万。

如果瞬间被抢空,等第二批放出来的档口,同样是10㎡大小,一年租金还会是3万吗?

可能是4万,可能是5万。

对个体户来说,增加了不少经营成本。

陈锡良为朋友老段操心,自己挤出了圈子,去找琤荣广场的管理层。

“我是羊城na的陈锡良。”

“咦,杜总让你赶制的订单已经完成了吗?”

“快了快了,我其实有别的事…”

陈锡良是见不到杜兆辉的。

不是杜兆辉摆谱,今天琤荣广场开启认租,杜兆辉本人要统管全局,哪会在现场。

此时杜兆辉正在市政府,要邀请市领导参观一下琤荣广场的认租现场。

没有鹏城市政府的支持,他如何能将“琤荣广场”打造成鹏城的名片?亚洲最大的电子广场,这个说法很讨市里一些领导的喜欢。

商人靠资本证明自己的能力,领导干部靠什么?

当然是靠实打实的政绩。

全国第一。

亚洲第一。

这种名头就是政绩。

再过几年,卖保健品的史大佬赚了不少钱,要以公司名义修大厦。

史大佬最早就是想随随便便盖个楼,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明星企业,先后给史大佬批了4万平方米的土地,125元㎡的土地转让价,也就是每亩8万多华币,那已经是92年了,这价钱相当于白送啊!要知道去年夏晓兰拿地,鹏城的地价已经是20万亩。

史大佬一下子获批4万平方米,也就是60亩土地。

原本规划是38层。

在政府的期望下,大厦规划一再推翻,不断加高,要一口气修到70层,建全国最高楼宇!

就为了争这个“全国第一”,史大佬骑虎难下,恰逢国家政策紧缩,限制未建先售卖“楼花”,70层的大厦需要12亿资金…史大佬资金链断裂,被这个项目拖垮,瞬间成为“华国首负”!

杜兆辉显然没有先知先觉。

但夏晓兰有。

她知道一旦扯上什么“全国第一”或“亚洲第一”的名头,当地政府会多么积极推动。

这个亚洲第一的电子广场,出现在鹏城正符合鹏城政府的期待。

从史大佬的事件中,夏晓兰得到了启发,这才有“琤荣广场”的顺遂。杜兆辉当然修不起70层的高楼,杜琤荣只是拿了2000万港币给他,又不是2亿,不是20亿。

但借着“亚洲第一电子广场”的设想,杜兆辉拿到了鹏城政府的大力扶持,地价极为便宜,银行贷款大开绿灯等等。包括夏晓兰制定的宣传方案,也有鹏城政府的配合,像什么《羊城早报》的整版广告,还有后续一系列宣传手段,都不是一个港商单打独斗能轻易搞定的。

在电子广场认租的第一天,杜兆辉当然要去感谢领导们的支持。

杜兆辉可不是孤军奋战,他要把自己的利益,变成当地政府同样渴望的政绩。电子广场符合政府的建设规划,能创造许多经济利益,同时能拉动鹏城电子制造业…这样的项目,政府当然要大力支持!

陈锡良也看不透这点,他不认识杜兆辉,却认识夏晓兰。

有这层关系在其中,让陈锡良被杜兆辉奉为上宾不可能,但他至少能和琤荣广场的管理人员搭上线,走后门为朋友老段争取到了第一批次认租的机会。

“老段,你要租多大的档口?”

老段挤的头晕眼花,这边陈锡良已经替他搞到了机会,也不枉老段一大早就去敲陈锡良的家门。

“我能自己选?”

广场的经理摇头,“有些档口别人钱都交了,还有些是预留的,你能选的也不多,这么吧,看在陈老板的面子上,给你两个名额。”

两个就两个,老段已经喜出望外。

他在能选的范围里,挑了两个最大的档口,一个40㎡,11万,另一个是20㎡的,要55万。

老段随身带着几万现金,当下就缴付了一部分定金。

经理让财务开收据,老段追问了一句

“明年我们还能继续租吧?”

“现在认租的商家,有三年的使用权,明年档口还归你们,租金也不变!”

阿弥陀佛,老段这才彻底放心。

他一下能掏出十几万,可见这些年也没少赚。

但提心吊胆的赚钱,和安安稳稳的赚钱,总归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