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蒙德给女儿海蒂安排的路。

他为什么要打压夏晓兰,可不仅是一点小恩怨。夏晓兰和海蒂曾经是同学,她们年龄相仿,性别相同,建筑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女建筑师想出头有多不容易,蒙德比任何人都清楚。

如果海蒂的才华和夏晓兰相当,蒙德会让海蒂去拼…但海蒂的天赋如何,蒙德同样清楚。

有夏晓兰在,甚至是那个叫宁雪的女孩子在,海蒂想要出头更难了。

一片夜空,可以有许多星星,却只能有一个月亮。

海蒂只是星星的水平,还是那种光芒不够闪的星星,强行把她包装成月亮,除非真正的月亮不见了。

这些话,蒙德是不可能对海蒂说的,

但海蒂能猜到几分!

她…她不知道说什么,她的不够优秀,已经让父亲很失望了,她又能阻止父亲做什么呢?

海蒂视线茫然,落在了法院门口。

陡然,她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些小黑点。

“那、那是什么…”

那是什么?

没有大声呐喊。

没有像丽萨的声援者一样扯着标语,穿着统一的服装。

一群人从街角走来,不紧不慢,没有人说笑,静默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叫人不容小觑。

“是他们――”

海蒂已经认出了其中的一些人。

“是康奈尔大学的学生!”

建筑学院的好多人,她都有几分眼熟。

还有许多陌生的面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都是黄皮肤人。

有华国留学生。

还有唐人街的华人。

为什么,华国学生就不能和美国女建筑师打官司?

法院还没做出判决,这些声援者和报纸、电视台的人,就能代替法官宣判?

周怡走在人群里,不断小声对着她打黑工的餐馆老板娘洗脑:

“他们就是欺负华国人,以为华国人个个都笨的很,以为我们在国外不团结。”

“夏晓兰绝对是我见过最聪明的人,她说那个百老汇剧院是她设计的,肯定就是她设计的!”

“她又不缺钱,要不是她设计的,吃饱了撑着来美国和人打官司?”

周怡支持夏晓兰的角度也很清奇啊。

夏晓兰有钱没时间不在乎打赢官司的一点赔偿――打官司浪费时间――被人偷了作品气不过才会来花时间打官司――所以一定是夏晓兰有理,真是完美的逻辑。

人群中,齐蔚在偷偷翻白眼。

就周怡这逻辑,还想上法学院?

律师和法官讲证据,周怡将来要和法官讲感情吗?

人群里,还有宋明岚。

夏晓兰不要她帮助,想了想,宋明岚还是以留学生的身份来了。

这一次,基本上在纽约州的华国留学生都来了,不管认不认识夏晓兰。就连讨厌夏晓兰的韩瑾,也

跟着陈庆来了。大家心里都明白,遇到这样的事,在国外的留学生不团结,这次是夏晓兰吃亏,下一次就换他们吃亏也说不定…这一次,他们不站出来为夏晓兰摇旗呐喊,下一次轮到他们倒霉时,别人也不会站出来的。

这群人,慢慢走到法院门口,和丽萨的声援者对立而战。

气氛太严肃凝重,有个记者忍不住询问:

“你们为什么来?”

乔纳森往前站一步,“我们是康奈尔建筑学院的学生,我们相信自己的同学,相信她的人品和才华,我们为了法律的公正而来!”

“我们是华国留学生,我们想问一问,华国学生怎么就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

“我们是唐人街来的,希望法庭公正判决,不要每次都先入为主,歧视华国人的能力!”

静默的人一旦发声,那就根本压不住。

记者们都在颤栗,今天绝对是大新闻。

这么多人支持夏晓兰。

可夏晓兰人呢?

丽萨那边的声援者在嘲笑,“你们相信的人,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马上要开庭了,她人呢?”

“害怕了吧!”

“知道要输官司,不敢出现!”

“可惜了,还有一群傻子在维护她…”

法院门口一阵喧嚣。

忽然头顶有螺旋桨的噪音传来,所有人都忍不住朝着天上看,直升机下面吊着个大箱子忽然打开,哗哗哗掉出一大堆纸和照片之类的东西,漫天飞舞。

“这是什么啊?”

有人抓过一张东西,却是一幅图纸。

居然是建筑图纸?

全是建筑图纸,是方案设计稿!

“喂?喂喂喂,大家能听见我说话吗?对不起,我来迟了一点,因为这几天所有纽约媒体对我的关心,我感觉很开心,所以想为大家准备一点小礼物,哦,忘了介绍自己,我就是本案的原告,来自华国的夏晓兰,很高兴认识大家!”

声音好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

因为法院门口有许多人汇聚,自然有警察在维持治安。

可警察们也不知道夏晓兰人在哪里啊。

丽萨抓过一张从天而降的纸,上面印着的居然是她的作品…是她很多年前的毕业设计?!

1991:不要吝惜赞美敌人(1更)

丽萨随便抓住一张纸,发现居然是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

她都有好多年没想起过这张作品了。

但毕竟是自己画的,怎么会忘记?

宁雪也抓住几张纸,全是设计图,夏晓兰的她倒是能认出,还有一些,难道是丽萨的么。

她忍不住发笑。

到了纽约后,她想问一问夏晓兰到底在搞什么,夏晓兰很神秘告诉她不要着急,庭审的时候就会揭露。

宁雪联系了康奈尔建筑学院的学生。

联系了纽约州的华国留学生。

她没想到,还来了好多唐人街的华人。

聚集在法院门口的人流越来越多,车辆已经无法通行了,除了丽萨的声援者和跑来支持夏晓兰的人,还有许多路人被吸引过来。

现有维护持续的警力已经很吃力,应该会不断增援吧…可大家聚集在法院门口,并没有犯法,警察也只能避免矛盾升级演化成冲突,而不是直接驱散人群。

这种情况下,夏晓兰把她和丽萨的作品印了这么多,漫天散发,到底想做什么?

宁雪,有个隐隐的猜测。

一向视金钱为粪土,无所谓赚多少钱,一心只提升专业水平的宁雪,第一次体会到“钞能力”的妙用。

只要是合法赚钱,合法花钱,钱还真是个好东西呢!

要不,夏晓兰哪能找来直升机。

连这么多设计图的复印费都掏不出来啊!

丽萨有话语权,丽萨身上有新闻,丽萨天然的美国人身份…这些先天优势,都需要用一记重锤击碎!哭哭啼啼的辩解,别人会听吗?不,人们同情弱者,实际上又瞧不起弱者,装可怜博取到的是同情,也有可能是一窝蜂冲上来再踩弱者一脚。

慕强,才是千百年来的法则,要想自己说的话被别人重视,那就先把自己变强。

就像夏晓兰现在做的。

直升机嗡嗡嗡飞在头顶,她把这么多图纸撒下来,她公开喊话,不管下面的人立场如何,都得听她怎么说!

没办法,她就那么高调,想不听不看不手痒去捡从天而降的纸,那真是办不到啊!

丽萨不知道夏晓兰要做什么。

但她有种危机感。

能看透的对手不可怕,可以见招拆招。

当对手不按常理出牌,摸不到对手深浅时,99%以上的人都会慌张!

这时候,声音再次响起了――夏晓兰真是压不住愉悦心情,在华国是别想搞这招了,有钱也没办法让直升机升空,她敢这样干,别人就敢bia一声能把直升机给轰下来…在纽约,她只要申请到资格,想怎么浪就怎么浪,咋的,只允许有钱人用直升机上天撒撒玫瑰花瓣求爱,不允许她撒点设计图?

“你们可能会疑惑,我在做什么。在丽萨女士热衷于上电视节目,热衷于接受报纸采访诉说自己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时,我想自己需要做点什么。我能做什么呢?我要在电视节目上和她对骂,互相揭短比拼演技吗?不,那是真人秀演员会做的事,我认为可以有别的办法!”

声音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

直升机也飞走了,没有了螺旋桨的噪音干扰,这些声音更清晰可闻。

哦,看样子夏晓兰并不在直升机上,一些人竟莫名有些失望,包括丽萨的声援者,他们还猜测夏晓兰可能会从直升机上跳下来,夏晓兰却毫不留情戳破了他们的期待!

如果是老段在现场,一定会嘲笑这些人没见识,夏总的套路那么好猜?

记者心中更是泛起微妙的感觉,这种不怕搞事的性格,诱使别人倾听下去,勾起好奇心的谈话节奏…要是输了官司,这个华国女孩还能趁着热度未散,去当脱口秀主持人呢,一定有电视台愿意要她!

恰当的停顿过后,夏晓兰接着往下说:

“到底是谁在说谎,谁侵占了谁的作品,自然有法官去判决,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但丽萨女士显然不这么想,她认为电视观众、报纸读者更能判断对错。我非常尊重丽萨女士的想法,我也尊重你们在

场的每个人,不管是来支持我,还是来声援丽萨女士的市民,我都同样尊重,除开立场不同,你们每个人的出发点是相同的,想要法律能彰显公正,你们是热情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否则你们就会对发生的一切报以冷漠――谁赢谁输,关我什么事对不对?”

夏晓兰的话,让丽萨的声援者们很意外。

在这些天的报道里,“夏晓兰”已经被塑造成一个靠着漂亮脸蛋,靠着神秘背景往上爬的无耻小人。

他们以为夏晓兰会扮可怜。

或者很跋扈。

直接砸钱请最好的律师,拖也要把丽萨拖垮。

却没想到夏晓兰如此高调出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后,居然试图和大家讲道理?

她没有煽动自己在支持者进行攻击。

但她这招数,显然见效了,在她热情的夸赞了丽萨的声援者后,大家显然更愿意听听她要讲什么!

丽萨只是感觉不妙,丽萨的律师却想把夏晓兰揪出来,用冲锋枪给突突突了――不能再让她说下去了,该死的,怎么还不到开庭时间,还有10分钟,见鬼!

“她这是干扰司法公正。”

律师黑着脸,让助理去找法警。

夏晓兰还在继续用真诚蛊惑人心:

“你们是一群热情的、善良的人,既然丽萨女士愿意相信你们比法庭更公正,我为什么不能相信呢?建筑是一门有一定专业壁垒的学科,不是随便画几笔就能被投建,所以要经过多年学习,才能成为建筑师,这是对公众财产和人身安全负责!但建筑作品的鉴赏,我认为是没有门槛的,说到底,建筑的本质是为人类服务,满足我们的各种要求,那作为建筑的使用者,不是建筑师,照样能评判一个建筑作品的好坏,美不美,是很直观的感受!审美可以后天培养,也各有不同,但有些东西我们第一眼看上去就能判断,哇哦,它还真不赖!”

一个美妙的停顿,该死的节奏掌控力,丽萨的律师快疯了。

“正因为相信你们所有人,所以我一定要做点什么,我花了很大功夫,才将丽萨女士所有作品都整理出来,再加上我自己的作品,我现在把所有作品都放在一起,我打乱了顺序,也没有标注姓名,练习时的半成品,成熟的作品,通通包括在内――这些作品,就是我和丽萨的建筑旅程,我们各自走了多少路一目了然,我们是什么水平,也一目了然,大家可以仔细欣赏,你们在心底先评判,先打分,等法院的判决结果出来了,你们再看看和自己的判断能不能对上,我个人认为这个点子还是很棒的,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这不是在胡闹吗?

得多有自信的人,才会把自己的作品和竞争对手混在一起,让一群外行去选啊!

万一,他们喜欢的,就是比较差的那一份呢。

宁雪到底还是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这果然是很夏晓兰!

1992:一刀劈下,震散魂魄!(2更)

夏晓兰的提议,出乎所有人意料。

嗡嗡嗡的议论声响起来。

她这天外一招,打得丽萨的律师昏头转向。

眼看着开庭时间快到了,丽萨的律师终于压下火气:

“她是在干扰我们,不要上当!”

丽萨手里抓着的是几张照片。

南海酒店无边际游泳池…这让丽萨瞳孔收缩,虽然每张图纸和照片上都没有标注姓名,但她自己难道还不清楚自己有哪些作品?

不是她的,自然就是夏晓兰的。

丽萨将照片攥紧。

早就停在路边的一辆房车被拉开,穿着牛仔裤和T恤,随意套了一件薄外套,看上去青春无敌的夏晓兰走下来,可能自带气场一丈八,人群居然主动给她让出一条路。

夏晓兰真是好奸猾!

明明早早来了,就在车里看对手上蹿下跳,居然一点都不着急,偏要等到最后一刻才现身。

不是大人物,也胜似大人物。

这种赢定了官司的自信,会给丽萨非常大的心理压力!

夏晓兰手上的话筒还没丢掉呢,她冲着众人挥手,她的支持者们自然是尖叫。

“静一静,保持安静一下,谢谢大家来支持我,不过我们不能扰乱公众次序,我相信纽约法院一定会公正判决,欢迎大家为我和丽萨女士的作品评判,你们所有人今天都是法官!”

生怕直升机撒的设计图纸有人会没抢到,居然还让人直接从车里搬下许多纸箱,里面全是各种复印的图纸,真不知她复印了多少份!

图纸和照片被塞到每个人手里,包括本来不关心这件事的路人。

路人们纷纷打听发生了什么。

夏晓兰看了看表,“还有两分钟,庭审就要开始了,希望大家能祝我好运!”

当着记者、对手和所有人的面,夏晓兰丢下话筒,走进了纽约法院。

埃里克就跟在她身后。

倒是没看见她的证人们。

这个风头出的太大,记者们终于回过神来,想要采访夏晓兰,夏晓兰却已经没了人影,这叫记者们懊恼万分。

“她真漂亮!”

真人比照片还漂亮,太灵动了。

“她真敢说。”

这是第二印象。

“或许…”

第三印象很微妙,丽萨的声援者们不敢说出来。

你们这些被人带节奏的蠢货,这下子傻眼了吧?基辛格憋了好几天的气,全在刚才漫天飞舞的设计图中发泄了。他随手抓过一张,他记得这个,丽萨在GMP工作时的作品,那是丽萨刚进GMP不久。

基辛格一脸嫌弃,将复印的设计图揉成一团,扔到了垃圾桶里。

时间到了,丽萨也不得不走进法院。

谁也不知道她此时在想什么。

但她的律师显然很生气,在走廊里就低声骂埃里克无耻。

“那也是你们给的启发。”

一个著作权官司,要把被告炒成电视明星吗?

真要这样干,显然他的当事人夏晓兰身上更有爆点。

夏晓兰忍了这么多天,可不是要出风头,是要发大招,把丽萨聚集起来的“民心”给搅散。那些人聚集在法院门口,会给法官和陪审团非常大压力的影响,丽萨也被塑造成了“悲情英雄”。

夏晓兰的高调,震散了这种悲情的气氛。

一群人想要替丽萨讨公道,夏晓兰却给他们出题――你们自己去选选,究竟谁的作品好,谁像是更有实力的那个?因为图纸上没有标记姓名,那些声援者在选择时,还担心自己会不会选到夏晓兰的。

注意力都被转移了,还悲情、愤慨个屁。

夏晓兰这招,会非常有用。

埃里克忍不住去看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孩。

这招居然是当事人自己想的,年纪又能忍,还够狠,他这个律师哪里无耻了,连他都被上了一堂课好吗?

齐蔚咽了咽口水。

丽萨之前射的,是小箭,夏晓兰是直接忽视了那些小箭头,忍到今天,才手持大刀怒劈回去,只一刀,就废掉了成千上万根箭矢――

齐蔚手上也捡了一些设计图,她不知道哪些是夏晓兰的作品,但夏晓兰敢使出这招,必然是有极大的自信。

周怡这样的笨蛋,真是再怎么作死都没关系啊,居然有夏晓兰这样的人在管着周怡,周怡跑不了太偏。

齐蔚再次羡慕周怡,不因为周怡的家世背景,而是因为周怡受庇于夏晓兰的羽翼下。

韩瑾也在看设计图。

韩瑾什么都看不懂。

就算是她自己的专业,她都学的不太好,更别说跨专业去看懂建筑设计图。

但她懂得夏晓兰的做法。

女同志嘛,擅长四两拨千斤的手段,以柔克刚,以小博大。

夏晓兰根本不按套路来,这样的招数是大开大合自成一派的,难怪陈庆曾经那么喜欢夏晓兰…韩瑾莫名心慌,真的是“曾经”吗?喜欢过夏晓兰这样类型的女人,还会喜欢上其他人?她今天,就不该同意陈庆过来的。

韩瑾的脸色变来变去,宋明岚就站在她身边,也不知是不是故意说给她听:

“这场官司已经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夏晓兰必须赢,谁要是吃里扒外搞破坏,我饶不了她。”

“明岚师姐――”

宋明岚脸上有高深笑意,“韩师妹,你不专心看图,想要说什么呢?”

想要说的太多了,可她不敢说啊。

就像宋明岚所说,夏晓兰刚才的表现,恐怕连对手的声援者都被她折服,更何况这边支持夏晓兰的人,韩瑾要有任何异议,肯定会遭到所有人的围攻!

不管心里怎么想,韩瑾都要老老实实呆在这里,和众人一起支持夏晓兰。

不爽都没办法啊!

却不知那个惹到夏晓兰的倒霉鬼丽萨,现在又是什么感受。

“庭审开始。”

法官年纪不小了,法院门口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法官不可能一点动静都不知道。

那些事,究竟会不会影响到他对案子的判决,谁也不确定。

正常的庭审程序,埃里克作为原告夏晓兰的代理律师,他要当庭陈述夏晓兰的诉求――夏晓兰要求丽萨立刻停止作品侵权行为,为此向丽萨要求10万美元的经济赔偿,另需赔偿50万美元的名誉损失和精神损失费。

“经济损失,包括让我当事人错失AIA超新星建筑师评选,我当事人中断学业,前来美国打官司的一切费用…当然,我们还要求被告承担一切诉讼费用。”

10万美元经济赔偿,绝对不算少了。

可对比文艺作品侵权诉讼来说,也不是一个很高的金额。

这钱也不是随便张口要的,显然是经过埃里克的合理计算,获选AIA超新星建筑师的话,本来就有5万美元的奖金!

能不能拿奖不知道,丽萨向AIA承认剧院翻新方案是她的作品,这就搞掉了夏晓兰获得奖金的机会,埃里克认为对方应该做出赔偿。另外的经济损失的,当然是指夏晓兰中断学业,跑来美国打官司的路费、食宿等等费用。

这还是丽萨暂时没有用该方案获利。

如果她像那些歌星一样,唱片卖出多少万张后再被人告侵权,那就不是10万美元能搞定的。

50万美元的名誉损失和精神损失费,是当庭更改的,丽萨的律师完全不能同意…不,他就不承认埃里克的指控,作品就是丽萨的!

原告和被告各执一词,自然就要上证据。

――夏晓兰这边的证人,还真不少!第一个被传唤的证人,就是摩拳擦掌,想要把丽萨和蒙德?道森的狗头扭下来的基辛格!忍了好几天,终于叫他等到这一刻,他绝对不会客气呢!

作证之前就是一番宣誓,这也是基本流程了,证人保证自己所说的一切证词都是真的,愿意为作伪证承担法律责任。

“这一个委托,原本不太符合事务所的规矩,我们通常并不会让实习生单独负责某个项目,但客户强烈要求的话,也只能这样破例了。”

1993:当庭…告白?!(3更)

基辛格的回答,是针对埃里克的询问。

在诉讼中,原告处于进攻方,既然起诉被告,自然要提供证据、证人,被告是防守方,想办法反驳这些证据。

基辛格当庭出示了威尔逊夫人和GMP事务所签订的委托协议。

这份委托协议有什么特别呢?它指定了由夏晓兰担任项目负责人。

“谢谢证人的配合!”

委托协议的条款,对夏晓兰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客户的特别要求,夏晓兰才能以实习生身份去负责剧院翻新,而丽萨,只是GMP分派给夏晓兰的助手。

丽萨的律师迈尔斯对基辛格的证词表示质疑:

“按照美国的建筑师执业法规,事务所的实习生并不具备注册建筑师资格,她不能担当这样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事务所合伙人基辛格出于利益考虑,违反了建筑师职业法规…“

基辛格抿着唇。

他当时的确不是因为看好夏晓兰,才让夏晓兰担当负责人,而是客户指定了夏晓兰,他为了留住生意,才打了这个擦边球。

夏晓兰不是注册建筑师,她要对建筑内部进行大改建,方案要经过注册建筑师签字。

丽萨的存在,就是这个意义。

该死的――

“反对,提问与本案无关!”

认为基辛格违反了建筑师执业法规,就该另行立案起诉基辛格,今天打得是著作权官司。

埃里克可不允许基辛格被这样攻击。

“反对有效。”

谢天谢地,法官支持着他。

迈尔斯也见好就收。

绕来绕去,还是问出了几个让基辛格颇为难堪的问题。

这样扯皮有什么作用?

攻击基辛格本人的诚信度,让他的证词变得不可信。

夏晓兰拿出了创作原稿,丽萨也有创作原稿。

两人提交的“原稿”,经过鉴定,创作时间是差不多的。这种鉴定技术,根据纸张的老化,笔记油墨的变化,能鉴定个大概时间,却不能真正精确到哪一天。

谁先谁后?

家属可以旁听,却是禁止发言的,刘芬等人也在法庭上,却也是暗暗着急。

刘芬最着急,她的英文水平不够,能听懂非常简单的日常对话,涉及到打量专业词汇,语速又快,她听得糊里糊涂。

她只能根据胡瑛和温教授等人的表情去猜测。

胡瑛挺着急的,刘芬也跟着着急起来。

刘芬的视线又落在女儿身上,夏晓兰身处原告席,倒是淡定的很。

夏晓兰没有嚣张到蔑视法庭,该乖巧的时候,她绝不犯傻。

再强的表现欲都要忍着,既然信任埃里克,就把庭审交给埃里克掌控,如果有需要,自然会有人向原告提问,她犯不着急吼吼发言――

丽萨也很淡定。

看起来是这样。

丽萨为了今天,没少做心理预演,一开始当着AIA评审团承认那是她的作品时还会心虚。

慌话说了太多遍,在电视节目上说,面对采访的记者说,她也是锻炼出了极厚的脸皮。

夏晓兰将视线移开。

庭审就是这样,一攻一守,双方律师你来我往的过招。

基辛格之后,是第二个证人马修。

马修作为另一个实习生,也是‘剧院翻新方案’的参与者,他当庭作证,夏晓兰是方案绝对的主创者:

“她虽然年轻,但领导我和丽萨进行这项工作。”

“方案由她提出,由她设计,她曾询问我和丽萨是否有补充,丽萨表示没有。”

“有没有见过丽萨的设计原稿?没有,丽萨更多的是负责现场监督。”

埃里克问完了,该丽萨的律师迈尔斯提问。

这个诉棍太无耻,他的提问让评审团成员面面相觑。

“马修?卡尔顿,你和原告曾同在康奈尔大学建筑学院学习,你们在学校期间有过接触吗?我注意到你们都参加过威尔逊酒店赞助康奈尔建筑学院的设计比赛。”

当同学有没有接触?

一同参加了比赛,也算是有接触吧。

马修脸色不太好,夏晓兰拿了第一名,他和乔纳森等人配合不好,只拿了个第三,有什么好提的。

“是,有接触――”

“你和原告一同进入GMP事务所实习,是否曾彼此帮助?”

“是。”

难道要当庭表述,他曾经巴不得夏晓兰表现差一点,自己好崭露头角?

迈尔斯脸上露出笑容,“马修?卡尔顿,你和原告是同学,也是同事,和一位如此漂亮的华国女孩朝夕相处,你是否情不自禁被她吸引,对她产生了好感…请你回答我,你是否喜欢原告?”

“反对!提问与本案无关!”

埃里克已经知道迈尔斯要干什么了。

这一次,法官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驳回了埃里克的反对:

“反对无效,请证人回答被告律师的问题。”

全场的视线都落在马修身上。

包括夏晓兰。

马修的脸一下就红了。

“马修?卡尔顿,你可是宣誓过自己所说证词全部为真,请回答我的问题,你是否在共事期间,被原告吸引,喜欢上了原告?”

发过誓的,不能做伪证,不能说谎。

“…是。”

完了,这个狡猾的律师,马修好想抽自己几巴掌。他根本没想过要告白,更别说是当庭告白!他一辈子都不打算告白,他只想比夏晓兰强好不好,好吧,他是有一点慕强心理。

马修羞愧低下头,他掉进了律师的圈套。

“我――”

“法官大人,我提问完毕。”

迈尔斯果断中止了提问。

评审团有嗡嗡嗡声。

原告夏晓兰这边一连出庭了两个证人,一个GMP事务所的合伙人基辛格,被迈尔斯质疑职业操守有大问题。

另一个是马修?卡尔顿,被迈尔斯当庭问出,马修对夏晓兰存在着爱慕之情。

这两人作证的动机,他们的证词,还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吗?

法官会怎么想,评审团又怎么想。

夏晓兰自己都很吃惊,丽萨请的这个律师,不愧是经常替娱乐界人士打官司的,著作权官司,都能从男女关系上切入?因为马修对她有好感,所以愿意上庭作伪证,是这个逻辑吗?

――马修为什么对她有好感?

钢铁直女陷入深深的迷茫中。

马修这个心机Boy,不是一直想抢她机会?

后来和她走得近,也是被她打击的嗷嗷叫后,弱鸡对大佬的敬畏,“喜欢”是在哪个阶段,请恕夏晓兰眼瞎,真的没有看出来…我把你当兄弟,你对我当庭告白?!

1994:这是要输的节奏哇?(4更)

误会,听我解释。

马修的眼神绝对是这信号。

不听,辣鸡,你已经被丽萨收买了吧?

一直挺淡然的夏晓兰,也要拿眼睛瞪人了,马修在这种眼神中退出法庭。

下一个证人是蒂娜。

现在情况有点不妙,丽萨请的这个律师迈尔斯很厉害。

蒂娜一上庭,就有点心不在焉。

但对埃里克的提问,她都很认真回答了。

“是的,那是我和原告第一次见面,她和马修一起送设计图到辛西娅阿姨家中,我第一次看见剧院的翻新方案,我认为方案很棒,辛西娅阿姨一开始并不是百分百认可,她认为方案太年轻化,原告向她出示了一份调查问卷,说服了她。”

“辛西娅阿姨向我介绍,原告是来自华国的女建筑师,说她非常有实力。”

“是,辛西娅阿姨完全认可原告的实力,因为我也有相关业务需要,她向我推荐了原告。我想要原告接收我的委托,原告以自己要忙于剧院翻新项目拒绝。”

“有没有隐瞒自己GMP实习生的身份?没有。”

埃里克似乎找回了一点节奏。

蒂娜的回答对夏晓兰是有利的。

夏晓兰也有点诧异,于奶奶真是牛逼,居然真的把一个榆木脑袋掰的稍微正常了。

蒂娜显然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如何说话是一门艺术。

马修就不太懂这门艺术,才掉到了迈尔斯的陷阱里,把作证搞成了“告白”。

蒂娜不一样,蒂娜的证词,是偏向夏晓兰的,并不明显,却非常有暗示作用。

蒂娜是在帮她。

夏晓兰再次确认了自己的眼光,蒂娜并不坏,虽然对方很任性也挺好骗,但这些和“坏”有很大区别――

“蒂娜,谢谢你出庭作证,法官大人,我问完了。”

迈尔斯看了一眼蒂娜,只问了一个问题:

“你看见原告和马修拿着设计图去威尔逊家,你有亲眼看见原告的创作过程吗?”

蒂娜皱眉。

她当时又和夏晓兰不认识,怎么会看见夏晓兰的创作过程?

这个问题,是一个陷阱。

“请证人回答问题!”

“…我没有看见。”

蒂娜颓然。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夏晓兰自己画的设计稿,还要想办法证明。

难道以后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要24小时拿录像机录下来,以防止发生什么事,会说不出清楚?

蒂娜被这个世界的荒谬打败了。

她觉得夏晓兰不会侵占别人作品,可法官会相信吗?今天的作证,好失败!

庭审已经进行了2个多小时,埃里克提出暂时休庭,获得法官允许。

截止到目前为止,被告丽萨的两个证人尚未出庭。

“她有两个证人,一个是辛西娅?威尔逊,另一个是蒙德?道森。”

夏晓兰点头,“和我们猜的差不多,丽萨的律师迈尔斯就是一个无耻的诉棍,他不仅无耻,实力还很强。”

迈尔斯没有纠缠埃里克开庭修改诉求的事。

原本夏晓兰向丽萨提出的是10万美元经济赔偿,10万美元名誉损失和精神损失补偿费。

递交诉状时,可没料到丽萨会上蹿下跳到这样地步,上电视访谈,接受报纸采访,夏晓兰的名誉都被黑成什么样了,将名誉损失费从10万美元提高到50万美元是有点多,埃里克很愿意迈尔斯对此提出质疑――埃里克就可以当庭表示,他的当事人正在受到舆论暴力的迫害,这个迫害,来自被告丽

萨!

这不是什么证据。

就是怕法官和陪审团对夏晓兰的观感,受到了先入为主的坏影响。

不是有个说法么,面对不喜欢的人,她做什么都是错,有理有据的辩解都是狡辩,连呼吸都是错啊。

“我们不能乱,辛西娅的证词是突破点。蒙德?道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如果他看到丽萨要输掉官司,他不会和丽萨一起沉没,他的证词会和丽萨撇清关系。”

要在辛西娅出庭作证的时候,将丽萨击败,这是埃里克和夏晓兰经过商量确认的策略。

蒙德虽然有很强的专业水平,但这个人只会锦上添花,绝不冒险雪中送炭,这是蒙德的性格。只要抓住这样的性格,埃里克几句话就能将他问的哑口无言。

刚才是迈尔斯找夏晓兰这边证人的证词漏洞,现在轮到埃里克去找丽萨那边证人的证词漏洞。

一开始,是夏晓兰这边看似进攻,实则是在防守。

庭审下半场,形势就该反过来了。

任何证词都不会完美无缺,用华国古话来说“百密有一疏”,作为攻击的一方,却挑对方证词的毛病,总是更容易的!

刘芬按耐住内心的焦急。

“晓兰,官司一定会赢的,妈相信你,你这孩子从小就要强,越是大的事,越不会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