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上一章:第 14 章
  •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下一章:第 16 章

“对对,快进屋坐。玉波啊,去拿花生瓜子,桂华,倒碗热水来,让你徐哥喝了暖和暖和。”拉着徐胜利进了屋,“让老二去叫你爸回来,赶紧的。”

“大爷没在家?不用去叫了,我就呆一会就得走。”徐胜利忙喊道。

“就在后院,没事,让他叫去。”

“你爸你妈挺好的呗!”老太太握着他的手,“哎,看你搁他们跟前,多好啊,不像我们,振华离的老远,一走好几年看不着…”

只要老太太愿意,她就不会让人觉得冷场,热情的很,看的林彤只想问:“你和我那说话刻薄的婆婆是一个人吗?”

“他们挺好的,我来之来还让我给二老带个好。”看看,徐胜利也挺会说话的,这嗑唠的多好听呀!

徐胜利还抽空跟林彤说话,“你二哥二嫂这么客气,非得给我拎只鸡,我说都是自家人客气啥…他们生意还好吧!你二哥脑子挺灵活的,”他竖起大拇指,“能想到做这生意,行,肯定错不了。”

林彤看着婆婆脸色越来越难色,忍不住笑道:“徐大哥夸奖了,我二哥二嫂都是实在人,他们心里感谢你的帮忙,也不知道怎么表示,正好快过年了,一只鸡也就是个意思,徐大哥别嫌少就成。”

“怎么会…”徐胜利正说着,见徐明喜进来了,后面跟着徐老二和老三,忙站起来叫了声,“大爷,身体还好吧?过年了,我来看看你老。”

一阵寒暄过后。

徐胜利说起水泥厂上工的事。

“大爷,大娘,这回呢,我来是有个好事要告诉你们。”

“啥好事啊?”老太太问,“我们家还能有啥好事?我现在啊,就盼着振华媳妇赶紧给我生个大胖孙子,我这辈子啊也就满足了。”

林彤低头装害羞,心想你儿子都不在,我跟谁生孩子去?

徐胜利笑道:“大娘,这事你急不来,等开了春,让振华媳妇去探亲,住一段子不就成了。”

老太太面色一僵,打着哈哈道:“这事不急不急,等开了春再说,哈哈再说!”

徐胜利也不在这事上多说,“这事也是巧,我们有个同学在镇上水泥厂当厂长,本来呢,我们和他也没啥交情,可成想,振华走那天,就和那个黄学兵碰上了…我们那个同学也挺够意思的,一听振华这么说,立即就答应了,等过了年啊,找他去就行。”

他说到这,徐家众人心思各异。

林彤心里是有些不舒服的。

那天林解放求徐振华帮忙的事还在耳边回响,徐振华没答应不说,反过来就为他弟弟要了一个名额。

这心可够偏的。

她纵然讨厌那夫妻二人,可听了心里也很不得劲。

如果是他的那什么小学老师,恐怕人家一提他就颠儿颠儿的给办了吧!

林彤心里泛酸的想,她算什么呢?

林彤站起来,“徐大哥你坐啊,我去做饭,中午你在这儿吃吧!”

老太太心花怒放,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落在他们家,“对对,赶紧的做饭,中午让胜利吃了再回去。”

徐胜利摆摆手,“不了,别忙了弟妹,我马上就得走,单位还有点事。”

“有啥事也得吃饭啊!”老太太道:“老二媳妇,老三媳妇,你们也去帮忙,快点做,早点吃,不耽误你的事。”最后一句是对徐胜利说的。

那俩一向听话的儿媳妇没动弹,都带着希翼的目光看了眼自家男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问:“谁去厂子上班?是不是我家男人?”

林彤听着呼了口气,爱谁谁,反正跟她没关系。

她去厨房做她的饭,不过里屋门开着,里面说话声外面也能听到。

徐胜利笑笑,“是老二。”

徐老三一直面带微笑,他能干活,从不偷懒,所以一听到这好事就知道是自己的,也不着急。

可徐胜利的话让他傻了,这好事竟然落到了老二头上?

“不可能?”他不敢相信的吼了一嗓子。

徐老二笑的合不拢嘴,听到老三的话撇了撇嘴,“老三,你啥意思?怎么我去干活就不可能?我可是你二哥,有好事当然得可着我当哥哥的先来。”

这又不是论资排辈,就是论资,你也排不上啊!

徐老三急了,也顾不上人家徐胜利只是个传话的,“我大哥和那个厂长咋说的,是不是让我去厂子干活?我二哥这么懒,他能干啥啊?”

在外人面前掀起老二的老底。

徐老二一听不愿意了,“我哪懒了,啊?老三你说说你,哪有这么说哥哥的坏话的,你还是我弟弟吗?”

“行了,都闭嘴!”老太太气的真想拿大棒子把这两个不争气的打一顿,丢不丢人啊?

“看看你们那熊样!”老太太骂三儿子,“你徐哥带的话还能错了?有你这样的吗?你二哥也是老徐家人,他哪不好了让你这样说他?”

说着又骂二儿子,“你个当哥哥的,有点哥哥样成不?你徐哥还在这呢,就这么吵起来,不嫌磕碜啊?”

不偏不向的把两个儿子都骂了。

徐胜利猜到老三会不高兴,可他没料到老三都没忍到他离开,当场就质疑起来。

李玉波心里酸的像喝了一坛子老醋,凭什么又懒又馋的徐老二能去厂里当工人,老三却只能在家当农民?

“我大哥可够偏心的,分明是我家老三最能干活了。”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出去帮你大嫂干活去!这家里还轮不到你说话!”

“还有你!”老太太一瞪眼,把王桂华吓了一跳。

第五十九章 处境

徐老二是胜利者,王桂华心里高兴,看老太太板着脸,赶紧说:“我去帮大嫂做饭。”

临走时还瞅了一眼李玉波,心想你也走吧,别在这讨嫌了!

李玉波不太情愿的,在老太太的瞪视下也出来了,站在门外不动弹,耳朵竖起听屋里的动静。

眼睛还不时的往林彤和王桂华那横一眼。

这是把王桂华和林彤都很怨上了。

徐胜利该说的都说了,他站起来道:“我得走了,初六早晨,老二去找我,我带你去水泥厂。”

徐老二乐着答应了,“那啥徐哥,谢谢了啊,我准定早点去。”

老太太也跟着站起来,“你说说你着啥急啊,吃了再走呗!”

“不了大娘,所里真的还有事。”徐胜利跟大家摆了摆手,“大爷,我走了,你老保重,以后有时间我再来看你。”

“胜利啊,谢谢你还想着大爷大娘,给你爸妈带个好!”

送走徐胜利,老太太转头回了屋。

她心情极好,虽然两个儿子当着外人的面吵了起来,也不能掩饰住她高兴的心情。

“老二啊,这回你可得好好干,再不行像以前似的知道不?要是给咱老徐家丢人,回家我打不死你!”老太太连哄带吓。

徐老二笑呵呵,“妈,看你说的,我啥时候偷过懒啊!”

徐老三冷着脸,你也好意思说出口?你应该说你啥时候勤快过啊!

老太太摆了摆手,“行了老二,你去找你媳妇,让他给你好好拾掇拾掇,还不知道去镇上干活,人家管不管饭,管不管住啥的呢!”

打发走二儿子,老太太这才语重心长的跟三儿子说:“老三,妈知道你觉得委屈。”

徐老三心里气愤不平,老太太一句话让他眼圈都红了。

“妈,你说我大哥咋想的?我这些年,我二哥…”他觉得窝囊极了,赌气道:“早知道我也啥都不干,反正有吃有喝也饿不死。”

老太太心疼小儿子,可老二可是她的儿子,她一样心疼。

“老三啊,这事,都已经说好了,妈知道你难过,可已经这样了,能怎么办?你也别不高兴,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你大哥和他是同学,说不准,过个半年一年的,他还能把你也给安排了呢!”

这话说的她自己都不信,一个多年不见的同学,安排一个临时工就算人家照顾了,还再安排一个,想啥美事呢!

这个年过的,有人高兴,有人气愤。

林彤心里已经想开了,她虽然是徐振华的妻子,可要说感情,相处那么两天半,哪来的什么感情?

那么点朦胧的情感怕是随着分离也消散的差不多了吧!

人家才是亲兄弟,有什么事想着自己弟弟是应该的。

姑娘啊,你口口声声说想开,可听听这话,还是有点酸啊!

初二那天,林彤带着徐念,林建国一家,一大早就去了柳树村林家。

林家的房子不小,院子也大,比起徐家都还要大一些。

但房子很破旧,院子里、屋子里到处堆着东西,透着一股凌乱美。

如果那也能称作美的话。

林彤两年没有踏足这个地方了。

这个房子,带给她的不只是陌生,还有原主生活了十几年的记忆。

老太太住的屋子里还算干净,她带着三个孙子睡,男孩子虽然淘气,可老太太早上晚上的收拾,屋子里倒还整齐。

林解放一家不在。

一大早就回娘家去了。

徐小婉苦笑着,“本来你们大哥大嫂不在,我应该留你们吃饭的。不过,你大嫂那人你们也知道,生怕你们回来吃她的,把东西锁起来了。我就是想留你们,也没东西给你们吃。”

林彤去厨房翻了翻,除了一碗大酱,几块厨菜,她没看着其它菜。

木头棚子大锁头锁着。

西屋林解放夫妻住的屋子也是铁将军把门。

“他们这是防贼呢?至于吗?也太过分了。”林彤气的挎着老太太,“妈,他们连菜都不给你留,大过年的你就吃咸菜啊?走吧,去我二哥家得了,别在这受气!”

林建国心里很不是滋味,“妈,上我那去吧,家里再不好,也不会大过年让你吃咸菜。何况,今年年前还挣了些钱。”

徐小婉摆摆手,“就这一天,平时你大嫂在家,也做菜来着。”

罗凤枝极力想把老太太带走,都被她拒绝了,最后把他们都撵回去了,“快中午了,都回去吧,等过了正月十五,我过去住几天。”

林彤他们最后还是离开了。

林彤心里很难过,她承继了原主的记忆,这些人当然就是她的亲人。

想到前世的母亲,要是也被儿子这样对待,她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二哥,二嫂,等过了年,想想还能做点什么生意吧!”她一直琢磨着,最好是小投入,不需要什么本钱的小生意。

“我也想说呢,你脑瓜子灵活,帮二嫂想想,还能干点啥,趁着春耕前,还能干几个月。”

几个人边说边往回走,小石头年纪还小,林解放这个当爸的抱着儿子,小慧和徐念跟在大人前后左右的玩,玩累了,徐念抱着林彤的大腿不撒手,要“妈妈抱抱,小念累了。”

林彤抱起他,小慧羡慕的看着,罗凤枝心疼姑娘,拍拍手,“过来姑娘,妈也抱抱你。”

小慧一听眼睛一亮,笑的眼睛弯弯的像个月牙。

林彤想了好多主意,可过完年,镇上一个月才有一次大集,平时人并不多,很多生意没法做。

而且,现在物资缺少,之前卖的馄饨也好,黄面条也好,是他们家里有的材料。

如果要是进货,一来没有本金,二来没有关系也很难找到货源。

林彤想了半天问:“咱们镇上有没有电影院?”

镇上虽然大,有县里唯一的铁路,却真没有电影院。

她听了很是失望,“要是有电影院,去那附近卖瓜子,特别是有电影上映的时候,卖点瓜子,夏天卖冰棍,肯定能行。”

罗凤枝想了想,“咱家有瓜子,过了年我去火车站那卖个试试,反正也不花本钱。”

林彤有些挫败的想,人家穿越重生,都能快速挣到大钱,只有自己,来到这儿半个月了,一毛钱没挣过。

老天难道真要惩罚自己?

“二嫂,能整着白糖吗?要有白糖可以做些点心,送供销社就能卖不少呢!”她不甘心,她可会很多种中点西点的做法呢!

“白糖那可是金贵的东西,咱们上哪儿弄去?”罗凤枝摇头,“别说咱们这老农民了,就是镇上的干部,也不见得能弄到。”

“这附近没有糖厂吗?”

“听说隔壁县有糖厂,咱们这儿真没有。”

林彤叹了口气,不是她没本事,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二嫂你还是去卖瓜子试试吧!我是没什么好主意了。”

第六十章 光荣的工人

徐老二穿了一件半旧的中山装,这还是徐老三结婚时做的衣服,平常不舍得穿,只有过年过节时走亲访友的才会换上。

徐老二很多年没做过新衣服了,衣服大多大破又旧,没有像样的,他就盯上了徐老三的这件。

徐老三不肯给,他去老太太那要,什么破衣服穿着上班给老徐家丢人之类的话让老太太琢磨半天。

这件衣服就到了徐老二手里。

不过老太太许诺徐老三,等徐老二上班挣的第一个月工资,就拿布票扯布给他做件新衣服。

徐老二穿着中山装的样子,让林彤想起了陈佩斯演的《主角与配角》里面的形象,她忍不住笑起来。

徐老二看向她,头一扬很得意的样子,“大嫂笑什么?”

“没什么,想到一件好玩的事。”林彤敷衍他,“嗯,老二穿上这衣服挺人模狗样的。”

徐老二眨眨眼,这是夸他吗?怎么听着不大对劲?

老太太催他,“赶紧走吧,这到镇上还得好一会呢,别第一天就去晚了,让人领导有意见!”

徐老二和徐老三赶紧走了。

徐老三是自己要陪着二哥去的,他是这么跟老太太说的:“万一厂子安排吃住,二哥还得找人捎信回来。不如我跟着去一趟,厂子在哪,以后咱去看二哥也方便。”

老太太就同意了。

其实徐老三心里存了小心眼,万一厂里缺人呢?

万一人家没看上二哥,看上他了呢?

一切皆有可能!

徐胜利一早上班,刚到单位这兄弟二人就来了。“徐哥过年好!”

“过年好过年好!来的挺早啊!”徐胜利指着凳子,“坐一会吧,人家水泥厂今天第一天上班,肯定得先开会,咱们等一会再去。”

看他们老老实实的坐着,徐胜利和他们唠嗑,“今年过年家里又多了一个人,肯定很热闹吧!”

徐老二撇嘴,“也不知道我妈怎么想的,非娶个我大哥不喜欢的媳妇。闹的家里成天鸡飞狗跳的。”

徐胜利听了眼角直抽,徐老二个憨货,还挺会用词的。

听听,鸡飞狗跳都出来了。

“大娘不是挺喜欢你嫂子的嘛,看你说的这个吓人!”

“徐哥你不知道,这女人一点都不省心,天天往娘家跑,家里活一点不干,我妈说她,她还不服气,和我妈顶嘴。你说说,有这样的儿媳妇吗?我妈都后悔娶她过门了。”徐老二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通。

徐老三就聪明多了,胳膊拐了拐二哥,低声道:“别说了,那是咱大嫂!”

家丑不可外扬,都嫁进来了再出去讲究不太好。

徐老二身子一扭,不乐意的说:“怕啥?又没跟别人说,徐哥也不是外人。”

徐胜利呵呵,心想你倒是不把我当外人。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徐胜利跟单位打了声招呼,领着二人往水泥厂去。

水泥厂位于镇东,位置有些偏,徐胜利一边走一边给二人指路。“从这边绕一下就能到火车站。那条路拐个弯就到供销社那边了。看着远,其实咱镇上本来就不大,好找!”

黄学兵听说徐胜利带着人来了,一拍脑袋,他差点把这事给忘了。

那天他吹牛能帮人安排工作,是真没想到徐振华能撂下脸面求他办事。

他答应的事不好拒绝,可厂子不需要那么多人,只好把一个之前答应的媳妇的远亲给拒绝了,挨了好几天的臭骂。

“这就是振华的弟弟?”黄学兵看了眼徐老二,一点精气神都没有,有些像农村的二流子,倒是旁边那个精精神神的,看着挺顺眼。

“这位是?”

“噢,这是振华的二弟,徐振兴。这是他家老三,徐振国,是陪他二哥来的认认地方。”

徐振兴弯腰陪着笑,“黄厂长好!”

徐振国也笑道:“黄厂长你好,我二哥劳你照顾了。”

黄学兵看了一眼二人,拉着徐胜利到旁边,“哎,我怎么瞅着这小的不错啊?不行就让徐老三来上班吧!这里活重,我看老二那样,怕是干不了重活。”

徐胜利心想,是啊,我也这么想的,可振华不同意啊!

“你别看老二那熊样,也是农村长大的,啥活都能干。没事,有啥活你就指使他就行,这小子聪明着呢!”

他这么一说黄学兵就明白了,犹豫了片刻道:“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也不能说别的。”

他打量着徐老二,怎么看都不如旁边他弟弟顺眼,就走过去说:“振华既然让你来,我也不能说别的,不过呢,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不好好干,偷奸耍滑的,那我可不能用你,到时候,你找谁来说情也不好使。”

“肯定不会,黄厂长你放心,我指定好好干,不待给你和我大哥丢脸的。”

这话听着还像回事,黄学兵点了点头,招呼了一个工头过来,“你跟着这个王师傅就行,他会给你安排活的,咱们这里不管饭,离家远的工人都自己带饭,也不管住宿,咱厂子毕竟规模不大。”

打了会官腔,“那我就不陪你了,我这边还有事。”

“行,有事你知道去哪找我。那我们就先回了。”徐胜利想了想,问徐老二,“带钱了没,中午有饭钱不?”

“有有,我妈给我饭钱了,徐哥,今天谢谢你啊!”徐老二除了点头呵腰,那形象不像个好人,好话也是会说的。

徐老三有些失望,出了厂子大门还回头瞅呢,“徐哥,你说,这厂子还缺人不?”

徐胜利点了一根烟,“不知道啊?咋,就这么想去上班?当临时工可累啊,那脏活累活基本上都是给临时工留着的。”

“累点怕啥,咱农民还怕吃苦?”徐老三这话说的实在,“有工资拿谁不想来啊?说不准干几年能转个正式的,那咱到时候就是工人了。”

徐胜利拍拍他的肩膀,“以后看有没有机会吧!”

也只能如此了,徐老三叹了口气,嘴里嘀咕着,“我就想不通,我大哥咋想的,我二哥,他能行吗?”

徐振华的想法谁也没弄懂。

第六十一章 元宵节的晚上(一)

一转眼,徐老二上班已经一个星期了。

明天就是正月十五,林彤和老太太学着在家里搓了不少的元宵。

这玩意她以前没做过,觉得很有趣,她前世倒是包过汤圆,和这完全不是一种做法。

婆媳几个在面板前干活,看着倒也其乐融融。

“妈,明天十五,咱们干脆早上煮元宵呗!我和老三商量了,孩子们这么大了,还没去看过秧歌呢,我想带他们去玩玩。”她顿了顿道:“老三这些日子心情不太好,我想让他去散散心,高兴高兴。”

心情不好是因为徐老二去水泥厂上班的事。

老太太心知肚明,也心疼小儿子,“去吧去吧,明早上我给你们煮元宵,再煎点元宵,孩子们都愿意吃。”

王桂华没心没肺的道:“妈,老二也爱吃煎的,多煎点呗!他吃了上班也有劲!”

自打徐老二去上班,她在家不自觉的都能挺起腰板了。

老太太“嗯”了一声,“落不下他啊!”

李玉波一口气憋在心里,觉得王桂华是成心跟她显摆,眼珠子转到林彤身上,“嫂子,要不,你也跟我们去镇上吧!你是不是也没看过镇上的秧歌?”

反正王桂华孩子小,是不可能去的。

果然,王桂华听了脸色不太好,孩子拴的她紧紧的,哪儿都去不了。

“妈,我想带孩子去,正好老二下了班,晚上我们一块回来。”

“你去?锁柱咋整?谁给你看?”老太太呛了她一句,“孩子大了以后你想干什么不行?别一天惦记些没用的。”

王桂华被呲了一顿心里不开心,可也不敢多说。

这年代没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每年元宵节,扭秧歌是当地人最喜欢看,也是最乐意参与的一种文化形式。不过,村子里是没有秧歌队的,想要看秧歌,也只能是到镇上去。

别看镇上离的远,可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成群结伴的年轻的男男女女,都会早早的去镇上,就为了这一晚上的热闹。

当然,每年因为回家太晚,山路上出事也屡有发生,可还是架不住人民群众的热情。

林彤从来没去过镇上看秧歌。

她生活的年代,秧歌已经渐渐被广场舞所替代,她生活的县城,就连元宵节原本的保留节目——秧歌也早几年就取消了。

林彤年纪不大,她也有年轻人爱玩爱热闹的心,因此看到大家都张罗着要去镇上看秧歌,她也很是心动。

“你不能去,你去了小念谁看?”老太太给她泼了一瓢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