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上一章:第 24 章
  •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下一章:第 26 章

她从来不觉得,别人应该无偿给她这给她那。

就像她从来不觉得,自己的钱和东西也应该无偿给别人一样。

张桂莲一听也乐了,“哪用那样啊!实在不行挨个问问,再不行就去收破烂那问问也行啊!让你说的这个可怜。”

林彤乐,“还是桂莲姐聪明,唉,你说我怎么没想到呢!”

这话捧的,张桂莲心里舒服的很。

王嫂撇了撇嘴,心想这林彤倒是挺会拍马屁的,可你没拍对地方啊,你应该找你们营长媳妇,找团长媳妇拍去,找个别个营的副营长媳妇拍有啥用?

林彤可不知道,自己被人鄙视了。

她刚来,张桂莲对她又热情又帮了大忙,说几句好听的又有什么不可以!

张玉枝取了三个瓶子来,林彤从斜挎包里拿出一个布袋子,把瓶子放进去,又数了六分钱给张玉枝,“玉枝姐,谢谢你啊,可帮了我大忙了。”

第八十三章 胆战心惊(第二更,求订阅,求支持!)

张玉枝本来还有些不太好意思,可林彤会说话,她听着心里高兴,“没事没事,以后你要缺瓶子了,只管吱声,我家啥也没有,瓶子倒有的是。”

王嫂嘲笑她:“你说说,你们家要是不喝那些酒,你是不是也能穿上一件不带补丁的衣服?你看看你穿的这身,真给咱们军属丢脸。”

张玉枝脸涨的通红,不服气的反驳她:“我又没偷没抢有啥丢人的?我们男人喝酒也没耽误工作,也没用你家的钱,你管的还挺多!”

王嫂翻着白眼:“我是好心,你还不领情!算了算了,我也不多管闲事了,你爱咋样就咋样吧,有你后悔的那一天。”

张桂莲岔开话题,指着远处的房子,“咱们家属区都在这一片,那片都是镇上的居民了。这个镇是蒙汉杂居,还有些别的少数民族。本来,当初是说一个师的家属都住一起的,可这一片太大了,要那样许多人一个星期都不能回一趟家,后来就各个团住,也有离的不算远的,两个团住在一起。”

“看着这个房子了吧,这是咱们团长家,团长家嫂子平时不在这住,她娘家是本地人,就在县上,她平时也在县里上班。还有这户,是政委家,他家嫂子在供销社上班,不过咱们去看不着她,她是坐办公室的…”

家属区并不大,每经过一家,张桂莲都会给林彤介绍,这是谁家,这又是谁家,谁家妻子在哪儿工作。

除了这二位,还有三家家属在托儿所上班。

其余的家属们大多数不认字,没有安排工作。

安秀倒是识字,听说小学毕业了,不过她来的晚,也没有岗位给她了。

一行人说着话,先去了供销社,林彤买了些生活必需品,油盐酱醋、面碱之类的厨房需要的。

又买了剪刀、针线,纸笔。

林彤看到有卖卫生纸的,就买了几包,张桂莲想说啥,想了想又闭上嘴。

张玉枝心直口快,“你买这纸笔干啥用?孩子还没上学呢,这不是浪费嘛!”

王嫂也有些羡慕的道:“还是徐副营长有钱,看看,还用卫生纸,我们有破草纸用就了不得了,哪像你们,能可着劲花钱,想买啥买啥!”

林彤心想,和别人一起出来就这点不好,你买点啥都不能保密。

“他有啥钱啊有钱,他那点工资吧,好够啥用啊!这钱啊,还不是我从家带来的!我们分家的时候,我婆婆给我了一些,我要随军,我娘家心疼,也给了我一些。”

林彤这样说,二张就都相信了。

因为徐副营长每个月往家邮家的事,大家是都知道的。

王嫂却不太相信,“你娘家这么有钱啊?你们家不也是农村的吗?”

“去年,我二哥二嫂他们做了些小买卖,挣了些辛苦钱,虽然不多,可也抵上他们几个月的工资了,手里有了活钱,又担心我走这么远,就给了我一些。”林彤解释了几句。

“做小买卖?”张玉枝诧异的问:“什么小买卖啊?”指着道边几个当地人摆的摊,“像他们那样卖东西吗?”

“差不多吧!就是冬天农闲的时候去大集摆摊,多少添补一下家用。”

王嫂撇撇嘴,“这不是投机倒把嘛!亏你还是军属呢,思想觉悟也太低了,这种事你娘家都干,多给他们军人脸上抹黑啊!”

之前王嫂说话还挺客气,可能是安秀走之前和她说了些什么,她说话也难听起来。

林彤笑笑,“这可不是投机倒把,现在国家允许,要不然你看,这些街上摆摊的怎么没人抓没人撵?”

王嫂冷笑,“怎么没人抓,隔三岔五的就会有人来撵他们。在大街上摆摊,还被人撵来撵去的不够丢脸呢!”

林彤想起徐振华说过的,无论生活过的好与坏,没有人出去摆摊的话。

“虽然撵了,可没抓起来啊!这不就是一个信号吗?王嫂要不信,可以回去问问王营长,我说的对不对。而且,我不同意王嫂你说的什么丢脸不丢脸的话,摆摊虽然没有上班好看,可也是凭自己劳动挣钱,这没什么丢人的。吃不上穿不上,却拿着架子留着所谓的面子,那才是真正的丢人!”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太浮躁了。”王嫂把男人经常说的话拿出来了,显的自己很有水平,“摆摊就是丢脸,不仅丢自己的脸,还丢家里男人的脸!”

林彤摇了摇头,算了,跟她呛呛这个有什么用?

观念不是那么好改变的。

张玉枝却呆呆的看着林彤,心思有些浮动。

她家就是林彤嘴里那个吃不上穿不上的,在家属区都成笑话了。别看她整天大咧咧的笑呵呵的,可心里怎么会不难过?

要不,下午找林彤问问去。

至于丢面子的事,张玉枝想的开:还能有比她现在更没面子的事?

要有她也认了,最起码同样是没面子,可她们家里能吃饱,能让孩子吃好一点,能穿几件没补丁的衣服,能多给生病的老人邮些钱…

林彤又买了两个搪瓷缸子,问了问水壶和暖瓶的价钱,张桂莲道:“这里的水壶价格高,不如去铁匠铺买。”

林彤一听很感兴趣,“好啊,铁匠铺远不远,咱们现在过去呗!”

“不远,在东边走二十分钟吧!”

出了供销社王嫂站在那没动弹。

张桂莲回头,“王嫂,王嫂?怎么不走啊!”

王嫂心里有些小纠结,既不想给林彤做脸跟着去,又想看看她都买些什么?

林彤初来乍到,并不想和军属们闹僵,她笑着招呼王嫂,“王嫂,走吧,陪我去看看,就当溜达了。”

王嫂想了想,挺矜持的道:“那行吧!”

路上,张桂莲给林彤介绍了部队,介绍了镇上,介绍了县里,介绍了小学校,介绍了托儿所,反正一路上,林彤该了解的都了解的差不多了。

她越听越心惊,别的都没什么,可是草原深处,靠近边境的地方有一伙反动武装的消息让她惊了半天。

前世她生活的国家,外蒙是单独一个国家,这些都不存在。

可这个平行空间的国家,外蒙没有独立,还是国内的一部分,可却有一小撮的思想反动的人在外国有些别有用心的反动势力的撺掇下,不时的扰民,已经造成几起恶性事故,死亡几百人了。

林彤真想把徐振华骂一顿,你要早说这里这么乱,我就不来随军了。

家里生活虽然苦一些,可她现在已经适应了,还没有生命危险啊!

“那,咱们这里不是很危险?”林彤立刻把徐念抱起来,几乎是战战兢兢问出这话来。

张桂莲笑道:“看你吓的,我第一次来这听说这事的时候也吓一跳。不过啊,没有你想的那么危险,镇上人多,还有一个连队驻这儿,那些人不敢来,他们只敢去那些人少的地方。因为出了几次事,现在要求老百姓也都是就近聚堆。而且,这两年已经好多了,不用怕啊,我来的晚,王嫂在这住了七八年了,一次也没遇上过,是不是王嫂?”

王嫂嗯了声,嘲笑她:“瞧你这点胆子,还军属呢!”

林彤心想这和是不是军属有啥关系?

一个一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你让她突然置身于随时有可能暴发的武装冲突下试试?

她不怕流氓,不怕狼,可这武装分子她可是真怕啊!

张桂莲又安慰了她一通,无非就是现在这种事件减少了,已经有两年没有听到这种事的发生了,不用害怕,镇上非常安全等等。

林彤听说以前发生的事都在几百公里以外,提起的心也慢慢的放了下来。

哎,你说我怎么这么倒霉!

张桂莲笑:“这些男人见惯了,所以不当回事,你啊,也把心放回肚子里去。”

说着话,前面铁匠铺到了。

门前栓着好几匹马,门外门里好几个人在忙碌着。

“大叔,我们要买水壶。有现成的没有?”张桂莲大声说着率先了铺子里面。

林彤跟了进去。

镇上靠郊区也有铁匠铺,但没有这么大的规模。

“有,大的小的,看你们要什么样的?”一位汉族大叔看了眼抱着孩子的林彤,“又来新家属了?”

“是啊,是徐副营长的爱人,从老家刚来,这不,想买水壶。”

林彤指着一个稍微大些的,“就这个吧!”

大叔帮她拿下来,“这个大,装满了水可沉,看你长的娇娇小小的,能拿动吗?”

“没问题。”

林彤又问:“大叔,你这能箍盆儿吗?”她比划着,“我想要个大的,洗澡用的。”

刚才张桂莲已经告诉她了,镇上没有澡堂,大家都是在家里烧了水自己洗的,过年的时候,会去县里买年货顺便洗澡。

“能,大小的都能箍,你要多大的?”

“大一些的。”林彤比量了一下,张桂莲看的目瞪口呆,拉了她一下,“你要那么大的干啥啊,那得多少钱啊?”

林彤抿抿唇,她是觉得自己有家了,再不用像以前,连擦洗都只能偶尔为之,有个大盆也方便一些,倒没想到价钱。

大叔笑道:“你们都是军属,我不能要你们贵了。你说的那么大盆,要三块,小点的从两块到五毛都有。”

第八十四章 堵心(第一更,求订阅,求支持!)

手中有钱,心中不慌。

林彤订了大小两个铁盆,约好取的时间,交了定金,一行人往家走去。

临分开时,张桂莲问她:“晚上我领你挨家去看看?认认门?”

林彤笑眯眯说:“不着急,等明天我去买点糖,总不能空着手上门吧!”今天光买这些日用品了,都忘了给徐念买好吃的。

张桂莲笑道:“买啥糖啊,家家都宽裕,这么多家呢,得买多少啊!”

王嫂笑的比之前和善多了,“看看小林多会办事啊!行,那我们就搁家等着了。”

林彤失笑,“好的。”

林彤前脚刚进家,张桂莲和张玉枝就进来了。

“这里有白面还有玉米面,你看够不够?我还给你拿了几个咸菜,这季节也没啥菜了,对付着吃段日子吧!”

林彤忙接过来,“谢谢桂莲姐,这些就够了,就我和孩子,吃不了多少。”

张玉枝趁机打量着屋子里。

林彤笑道:“什么都没有,太简陋了,过些天送来桌子和凳子就好了。”

张玉枝羞囧道:“这就挺好的。”

林彤看出来她好像有话要说,指着炕沿道:“二位姐姐快坐,我去烧火烧水。”

有了白面,她想中午给徐念擀面条,就着昨天剩下的骨头,肯定很好吃。

“林彤啊,是这样的,你玉枝姐有事想问你。”看着一向爽快的张玉枝扭扭捏捏的样子,张桂莲瞪了她一眼说道。

“什么事啊?玉枝姐你有事就说呗!”林彤点着火,烧上水,擦了手进屋问。

张玉枝不好意思的道:“我是想问问妹子,你说的那个摆摊的事。”

她苦笑道:“你刚来可能还不熟悉,咱们这一片,就属我们家日子过的最差。我听你说摆摊赚钱,这个我不懂,就想问问你,真行吗?”

林彤有些意外。

“你不怕丢脸啊?王嫂好像挺反感军属做这个的,我不知道你家男人是不是也一样的态度?”林彤把地上跑来跑去的徐念抱到炕上,给他脱了鞋,脱了外衣,拍了拍他的屁股,“去看画报去!”

“我跟你们说说也没啥。干不干的,也得好好考察考察再说,地区不同,市场不同,我老家行的通的买卖,在这边未必能行。”

张玉枝茫然的看看她,又看看张桂莲。

张桂莲一拍大腿,“哎呀,你说的那些我们也听不懂,你就说说什么生意好做吧!”

林彤无奈的笑,“我这刚来,我哪知道这边什么生意好做啊!这么说吧,我老年,镇上年前有大集,那人老多了,摆摊的买年货的,热闹着呢。而且我老家有火车站,所以那附近十里八乡的都去那赶集,你想啊,那人能少了吗?”

徐念拿了画报凑到她腿边,“妈妈讲故事。”

林彤摸了摸他的头,“小念先自己看,妈妈和阿姨们说话,一会再给小念讲。”

徐念就噢了一声听话的自己看起来。

张桂莲就感叹,“这孩子还能看懂画报,可真厉害,这上面的字我一个都不认的。”

林彤道:“这孩子认字认的还不错。”

接着说摆摊的事,“因为人多,许多人出来中午不舍得买着吃,很多人带煎饼或大饼子,啃着咸菜,我二哥二嫂就摆了个卖热汤面和馄饨的摊。没几个本钱,挣的也不多,大冬天的挺遭罪。但好歹是能补贴了家用,过年的时候家里也能多吃二两肉。”

林彤没有隐瞒,把过完年二哥二嫂的小生意也说了,“…还有我大哥,他们做吃的不行,不过我大哥那人脑瓜活泛,我走之前,他开始在农村收了鸡蛋往城里卖,一天也能挣个三瓜两枣的,干的劲头足着呢。”

这是她给徐老三想的小生意,可徐老三自己有想法,她干脆让母亲告诉了林老大。

也没想着他能干,这个活不好干,收的鸡蛋新不新鲜,往县里跑天天还要搭路费,路上鸡蛋会不会碰破,去了城里这些鸡蛋该卖给谁?

这都是些问题。

可她没想到,林老大那个猥琐的货,竟然开始做上了,而且做的有生有色。

徐老三一看后悔了。

他也是个能干的,学着林家老大老二,什么都收,木耳啊,蘑菇啊,干菜啊,收了往县里送,竟然也打开了一条路。

主要还是因为现在城里物资比较缺。

张玉枝二人听的眼界大开。

她屁股往林彤那边蹭了蹭,“那你说,我们卖点啥好?”

她这么心急,倒让林彤哭笑不得,“这个,我真不好建议。主要是我对这边不熟悉。”

张桂莲拍了张玉枝一下,“着什么急啊,小林说的对,这个得看地方。咱们镇上没有火车站,没有电影院,你去卖瓜子人家谁买啊!卖面条,你也得有白面才成啊!行了,你也别想了,这事得慢慢来。”

张玉枝苦着脸,“以前我没往这上面想吧,也就那么地了。可现在知道了,你让我不想,我能忍得住吗我?”

林彤笑笑,摊摊手,这个忙她还真不好帮。

她沉吟了一下建议道:“其实摆摊这事,就像王嫂说的,有的人家不愿意,你还得先跟你家里人商量一下,他要是同意,你没事上街看看,老百姓缺什么,什么好卖,调查了解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毕竟你做什么都得投入,万一选项不好,赔了钱,那多上火啊!”

“啊?”张玉枝愣了,“还能赔钱?”

林彤一拍脑门,真服了这位了。

“怎么不可能啊,你要卖不出去,东西砸手里了,那可不就赔了。”

张玉枝一听就犹豫了,“还能赔钱啊,那,那我可得想想了。我家本来就没钱,万一要赔了,我家那口子能把我打死。”

林彤听愣了,“你家男人还打你?”

张玉枝知道说漏了嘴,这片家属都知道,可林彤刚来的,能瞒一天是一天,被人知道了她脸上也没什么光。

“啊,那个啥,有时候他喝了酒打两下,没事,我这个人皮实,挨两下也没事。”张玉枝笑的有些勉强,“再说,也不光我这样!”

只不过他家那个打人格外狠。

林彤看看她微红的脸,带补丁的衣服,粗糙的像老树皮一样的手,心里突然堵的难受。

第八十五章 武学斌(第二更,求订阅,求支持!)

送走二张,林彤心情有些沉重。

她这才发觉,自己一直以来,想的都过于美好了。

她和徐振华相处的实在不多,这个男人,会不会和张玉枝的男人一样,稍有不顺就会拳脚相加呢?

心里存了心思,做什么事就有些漫不经心,拿了盆和了面才发现,家里没有菜板和案板,也没有擀面杖。

这下面条擀不成了。

她叹了口气,小声嘀咕着:“林彤啊林彤,想这么多干吗?他要真敢动手,离婚就是了。这地球,离了谁都照转!”

这样一想,她心情又好了起来,正犹豫着做什么吃好呢,屋门被从外面打开了,“嫂子,我来送桌子来了,你看看放哪?”

来人嗓门很大,大约二十七八岁,他手里搬着个不大的炕桌,说完朝林彤笑笑,“嫂子不认识我,我是徐副营长的朋友,他托我做了桌子凳子,这不,知道你来了,我就赶紧做好了给你送来了,别耽误你使。”

林彤忙指了指屋里,“放屋子里炕上就行了。”

来人进了屋放下桌子,林彤跟进去,“谢谢你啊,不知道怎么称呼?”

“我叫武志斌,嫂子叫我小武子就行,我徐哥他们都这么叫我。”武志斌心想,这嫂子年纪够小的,怪不得徐哥一说起媳妇要来随军那得意劲。

“哟这就是徐哥的孩子吧!来,小子,叫叔叔,这次太急,等下次,下次叔叔给你做个玩具带来。”

林彤笑着摸了摸徐念,“儿子叫武叔叔好!”

“武叔叔好。”徐念说完就低下头继续看画报。

武学斌道:“嫂子,还有几个凳子,得再等两天,我做完了给你送来。”

“有了桌子就方便多了,凳子不着急,反正家里这两个破凳子也能用。”林彤犹豫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小武,谢谢你啊,你看,能不能帮我做个案板和菜板,我也是刚要做饭了才想起来没有这些。”

武学斌挠挠头,“不用这么客气,嫂子,不就是面板吗?这个好说。菜墩这个更没问题了,我家里有不少呢,等我挑两个给你送来。”

“不用两个,给我一个就行了。”林彤感激的道:“我不知道徐振华和你说过没有,我们家还想打个碗架放厨房…不过这个不着急,你要有时间慢慢做就成了。”

武学斌笑道:“早上徐哥走的时候上我那说了。”

林彤好奇的问:“你就是木匠吗?还是说会木匠活,只是业余爱好?”

她记得前世父亲有个朋友,手很巧,业余时间自己做实木床,自己做茶台,工艺精美一点不次于那些专业的。

“我家就在镇上,我从小喜欢这些,就是瞎做。”武学斌自嘲的一笑,“我手艺不行,也就给别人做些简单的桌椅板凳啥的。”

林彤看他的表情,知道这人肯定也是有故事的,但和对方不熟,也不好多说,只好当听不懂安慰道:“其实,你能做这些就挺了不起了,桌椅板凳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许是林彤的语气太真诚,让武学斌感到心暖的同时又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道:“嫂子你这么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

一看就是个挺憨厚的小伙子。

说了几句话,武学斌就告辞离开了。

林彤洗了抹布,把桌子反反复复擦了好几遍。

干脆把面盆拿了进来,这才想起来,她忘了说擀面杖了。

这个脑袋!

她拍了脑门一下,“儿子,在家等着妈妈,我去隔壁阿姨家借个东西。”

徐念嗯了一声,抬起头可怜巴巴的说:“妈妈,你都没给你买好吃的。”

林彤捏捏他的小脸,讪讪一笑:“哎呀上午妈妈要买的东西太多了,给忘了,下午吧,下午妈妈领小念出去一趟,咱们买好吃的去。”

徐念扁扁嘴,“好吧,下午去吧,妈妈可不能再忘了。”

这小人精。

林彤笑着拍了拍他的小屁股,“行了,知道了。小馋猫!”

徐念眯着眼睛咧嘴笑起来。

林彤去了张桂莲家,厨房热气腾腾的,“小林来了?进屋坐,怎么没领孩子?”

“我不进去了桂莲姐,我想问你借擀面杖,中午我给孩子擀点面条。”

“等着啊,我给你拿去。”张桂莲笑道:“我蒸了发糕,从老家拿来的玉米面,吃着可香了,你也回去做个试试。”

她也给林彤装了玉米面。

“哟,那可是好东西。”林彤道:“等我晚上蒸,我可就愿意吃这一口。”

林彤回了家,开始擀面条。

筋道的面条里面放上羊骨头,别提那汤多鲜美了。

就她带着孩子吃饭,和的面有些多,她干脆烙了几张油饼,然后连带着擀面杖,又给张桂莲送了两张油饼过去。

“桂莲姐,我面和多了,烙了两张油饼,给孩子们尝尝。”

张桂莲哎哟道:“这可不行,这可不行,你快拿回去你们娘俩吃吧,这油饼里面老费油了,你这刚来初到的,日子紧着呢!”

“看你说的,桂莲姐,不就两张油饼嘛!这是给孩子的,你别跟我撕巴,你要这样,我是不是得买了鸡蛋给你还回来?”林彤故意板着脸说。

张桂莲一听笑了,“行了,我说不过你,那我就收下了。”

“哎。这才对嘛!”林彤笑着看那两个孩子,穿的都很整齐,眼睛直巴巴的盯着油饼,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张桂莲一拍他们的后脑勺,“谢谢婶婶了没有?看你们那一个个馋样?”

两孩子声音非常齐整的喊道:“谢谢婶婶!”

“谢啥啊,快吃吧!我也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