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上一章:第 35 章
  •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下一章:第 37 章

小树咧嘴乐道:“谢谢婶婶,一会我就把碗送过来。”

“不用着急,明天拿过来就行,今天也不早了,回家就别出来了。”林彤送了他出门,转身回家接着煮饺子。

小树猴急的抓起一个饺子送进嘴里,“真香,真好吃!”一边嘀咕一边吃,回到家端着碗向安秀请功,“看,徐婶给我的饺子!”

安秀喉咙动了一下,伸手要去抓饺子,小树端着碗机灵的一闪,强调道:“婶婶给我的饺子。”

安秀骂道:“我是你妈,吃你一个饺子能咋,我尝尝她包的是不是没有我包的好吃?”

小树不乐意道:“才不呢,婶婶这饺子里好多肉呢,可香呢,好吃极了,比你包的强多了。”

想了想又道:“你跟婶婶打架,你好意思吃婶婶的东西吗?”

这熊孩子,其实什么都明白。

为了护食,把他妈妈说的是哑口无言。

安秀气的扬手要打他,手挥到半空却没落下来,“行了行了,你看你小抠样,我不稀得吃就是了。”

看着儿子宝贝的端着碗进了屋,她又是好笑又是好气。

接着又有些发怔,这个林彤到底是咋想的,二人这样的关系,她也舍得给孩子吃这么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傻?

林彤可不知道安秀的那点小心思,小树这孩子虽然有些霸道,可除了第一天抢了徐念的糖外,其他时候这几个孩子在一起玩的都很好。

林彤想了想,招呼虎子过来,“你把这碗饺子给常威送去。”

虎子答应了,颠颠的端着饺子走了。

“幸亏包的多,要不然还不够送的呢!”林彤往锅里点了凉水,盖上了锅盖,等着饺子下一个开锅。

玉娇和小念送了饺子回来,盘子里不是空的,刘爱莲给她们装了一盘子的花生拿回来了。

“这是大娘给的。我们都说不要了,她非要给。”小念嘴快,抢着道:“大娘还说谢谢妈妈,大娘还夸我和玉娇姐姐能干。”

“是啊,玉娇、小念和虎子都能干。”林彤问:“那你谢谢大娘给的花生了没有?”

“谢谢了。”

玉娇探头往屋里瞅,“咦,婶婶,虎子去哪了?”

“我让他去给常威送一碗饺子。”林彤指着一个小盆,里面她放了两盘饺子,“玉娇啊,你们再把这个给你玉枝姨送去。”

“妈妈,咱们家还有饺子吗?”小念有些着急,怎么要送出去这么多啊?

他还能吃到饺子吗?

林彤笑着揉了揉他的小脸,“妈妈包的多,还有很多呢,够我们小念和哥哥姐姐吃的。”

小念小脸红通通的,“那妈妈有饺子吃吗?”

“妈妈也有。”每当看到这孩子关心体贴她的时候,林彤心里都是满满的骄傲和喜悦。

不大一会,常威跟在虎子后面回来了,“婶婶,我妈让我谢谢你。”

林彤笑笑,“不用谢,快回去吃吧,一会饺子坨了就不好吃了。”

张玉枝看到饺子,一向脸皮很厚的她倏地红了眼圈。

这些天,她没少蹭吃的,她也看得出来,林彤并不是很喜欢她,可还是给她送了这么多的饺子,她心里能不感动吗?

除了桂莲姐,也就小林拿她当个人看。

“你们两个快吃吧,我去谢谢你们徐婶婶。”她走到门口想了想又返回来了,坐下吃旁边干硬的大饼子就着咸菜,却没有动饺子。

“妈,你也吃啊?这饺子可香呢,好多的油。”

张玉枝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一了,一个九岁,年纪比徐念大,也跟他们玩不到一块去。二人长的黑黑瘦瘦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妈不吃,你们吃吧!”张玉枝觉得嘴里有了津液,那是馋的,端起大饼子和咸菜往厨房走。

小儿子抓起一个饺子,一只手扯住她的胳膊,往她嘴里塞,“妈你尝尝,我都没吃过这么多肉这么多油的饺子,太好吃了。”

张玉枝摇头躲着儿子的手,“妈不吃你…”

饺子被塞了进去。

“妈,这么多呢,你就吃呗!我和弟弟也吃不了。”

“嗯,是香,你们快吃,我还有活呢!”张玉枝板起脸。

嘴里放慢了嚼的速度,这是她这辈子吃过的最香的饺子。

这种记忆,一直伴随着她到老,每次吃饺子,就想起林彤送来的羊肉馅饺子…

该送的饺子都送完了,林彤带着三个孩子,围坐在炕桌边高高兴兴的吃饺子。

几个孩子吃的满嘴流油,一个劲的嚷嚷着好吃好吃。

林彤看孩子们抢着吃,只好不停的嘱咐他们慢点慢点,别再噎着。

前世爷爷吃过饺子总是一脸满足的说什么“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林彤从来嗤之以鼻,饺子再好吃,还能有螃蟹好吃,还能比火锅更吸引人?

可此时,林彤摸着有些微鼓的肚子,第一次觉得爷爷的话很有道理。

张玉枝再来,破天荒的没有说些什么好听的话,但眼里却比之前更有活,林彤屋子里收拾的干净,但菜园子一角,堆了些破木头,林彤不会弄,也不愿意开,她拿了把锯来,把木头都锯成一截截的,然后又用了几天的时间,劈成柴,往角落里码的整整齐齐的。

林彤说过她好几回,可张玉枝心里的感谢都化成了行动,林彤劝不动,也就不劝了,不过每天做饭都会多做一些,让张玉枝带回去和孩子们一起吃。

这也算等价交换吧!

林彤手里有了钱,更不在乎那些吃的,现在外面摆摊的越来越多,很多东西不用去供销社在外面多花一点钱也能买到。

而张玉枝付出了劳动,得到食物,不用和儿子饿肚子,心里对她也感激的很。

不过,张玉枝的这种行为,看在别人眼中,那可是各种想法都有了。

没多久,在这片家属中,就流传了一种说法:林彤欺负张玉枝,让她天天给自己干活卖苦力。

就像林彤说的,之所以流言多,就是因为闲的。

这些人成天没事做,东家长西家短的,聚到一起就是唠这些,没影的事也能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距离张桂莲走已经有十几天了,林彤约摸着她快回来了,她买了点绿豆,准备少做点绿豆糕,先拿去供销社推一推。

虽然她很有把握能卖出去,可也要能找到销路才行,要不然整天在外面摆摊,她也没有时间啊!

“玉枝姐,你知道磨坊在哪吗?”林彤知道,像张桂莲生活的比较好,除了她精打细算会过日子以外,老家也会时不时给她邮点粮食,她们都是拿到磨坊去磨米磨面。

“知道啊,你找磨坊干啥呀?我和桂莲姐去过好几回呢。”

“我这有点绿豆,想磨成绿豆面。”

张玉枝看了直笑,“这点绿豆,也不值当去人家磨坊。这样吧,我认识一个大婶,她家里有石磨,咱们上她家就行。”

林彤不懂这些,“石磨?行啊,不管啥磨,能磨了就行。”

二人带着徐念就往镇上去。

穿行过镇,那个大婶家住的还挺远。

张玉枝道:“说来也巧,有一回在供销社碰上的,大婶听我说话口音就问我是哪的人,这一唠嗑我才知道,大婶家也是东北的,嫁过来几十年了,这不,就这么认识了。”

她们来到一户泥坯房前,张玉枝上前推开大门喊道:“大婶,大婶在家吗?”

从屋子里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黑瘦的老太太,“玉枝啊,怎么有空来大婶家?这姑娘是?”

林彤上前,笑着和大婶打招呼,“我叫林彤,您叫我小林就行。”

“小林也是东北来的,和我一样都是军属。”

大婶忙让了她们进去,“快点进屋坐,这姑娘长的真俊!这是你儿子,长的像你!”

张玉枝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你这哪啊就像她,都没血缘关系呢像啥啊像?

不过这话不能说啊,她看林彤笑眯眯的不像生气的样子,忙岔过话题,“大婶啊,我们来是想借你家石磨磨点绿豆粉。”

“行,用吧,会用不,我给你们磨吧!”老太太很热情。

张玉枝笑,“不用,我会,原来在老家经常用。”

林彤不会用这个,看张玉枝费劲的推着磨,她忙过去帮忙。

绿豆不算多,可推完二人也一身大汗。

张玉枝自嘲的笑笑,“原来这点活哪到哪啊,现在真是不行了,不干活就是不行。”

第一百一十一章 误会了

林彤做绿豆糕的时候,没让张玉枝在旁边看着。

这姑娘有点小心眼,她还指着绿豆糕挣钱呢,可不能现在就把秘方泄露出去。

蒸绿豆粉,打散过筛,林彤回想着和妈妈一起做点心的日子。

忙乎了一下午,看着做出来的色香味俱全的绿豆糕,她还是挺满意的。

不说别的,这味道绝对不比供销社的差。

徐念这小馋猫,一听到妈妈要做好吃的,看完书就围着她转圈圈,大黄摇着小尾巴汪汪的叫着,跟在徐念的脚边。

林彤好几次差点踩到大黄,“去,小念,和大黄玩去,别在这围着我。一会我做好了叫你。”

徐念把大黄撵到院子里,玩了一会就趴门上问:“妈妈,做好了没有?我都饿了。”

一会又朝屋子里喊:“妈妈绿豆糕好了没有,能吃了吗?”

林彤气的弹了他一个脑瓜崩,“好了好了,快吃吧!你个小馋猫!”

徐念呵呵的傻笑,伸手就去捏,林彤刚要提醒他轻点,那绿豆糕在他手里成了碎渣。

徐念傻呵呵的看了看自己的手,又看看捏碎的绿豆糕,低头就伸出舌头去舔。

林彤看了哭笑不得,他这是跟大黄学的,觉得舌头舔食物很有意思,见他把嘴里的都咽下去,林彤怕他呛着了,给他喝了一口水,才板着脸训道:“你是小狗吗?下次我再看见你这样吃东西,我就打你屁股!”

徐念伸伸舌头,耍赖的抱着她的腰,撒娇叫着:“妈妈,妈妈——”

“行了,别耍熊了,去吃吧,轻一点,这绿豆糕一用力就会散。”林彤捏了点碎屑放进嘴里,不住的点头,很不客气的夸奖着自己,“还是我做的好吃!”

徐念笑眯眯的跟着点头,“嗯,还是我妈妈做的好吃。”

这孩子倒是会溜缝。

林彤家里现在有不少羊油,她又做了些酥饼,晚上吃过饭,她带着徐念,端着绿豆糕和酥饼去了姜政委家。

刘爱莲虽然上次批评过她,但她辅导孩子很有成效,姜雨静不仅成绩提高了许多,连带性格也开朗了不少,回家跟她这个当妈的也有话说了。

林彤还送过饺子给她,刘爱莲虽说也回了礼,但二家的关系不知不觉的就比之前近了许多。

林彤相信,刘爱莲不会拒绝她的这个小小请求。

有关系不用过期作废。

她又不偷不抢不占国家集体的便宜,有人帮忙总比她自己去供销社推销来的痛快。

刘爱莲尝了一块绿豆糕,又吃了一块酥饼,很痛快的答应帮忙。

不过,等林彤带着孩子离开后,刘爱莲表情淡了下来,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明明可以当个作家,非要做小买卖,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原来,林彤自打那天收到二百块钱稿费后,隔三岔五的就能收到些不多的稿费,这些钱不多,一般也就是几十块,但稿费这东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挣到的。

镇上就这么大,工作人员也是本地人,这事也不可能保密,自然就有人知道了。

林彤自己都不知道,她现在在一定范围内,已经小有名气了。

转天,林彤带着徐念坐上公共汽车,去了县里。

光是镇上一个供销社,销售量太少,要说人多还是得县里。

“妈妈,这个汽车比爸爸开的那个大多了。”徐念倚在她腿边,好奇的看着车里的乘客。

“妈妈,你看那个爷爷,好凶啊!”他小声的指着前面一个侧身坐着的深目高鼻梁的大胡子。

林彤皱了皱眉,摁下他的手,竖起手指小声的嘘了一声,“不要这样用手指着别人,很没有礼貌的。”

她倒不是真的在教训徐念,而是那个人虽然一脸大胡子,但看年龄,应该不是很大,五十左右岁吧,左边脸上还有一道很深的伤疤从眼角边斜下来。

看着确实是一脸凶相。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徐念的话,他一直紧闭的双眼竟然睁开了,朝着林彤看了过来,不过也只是一眼,就又闭上了。

可被人盯上的感觉真的很不好,林彤心里有些种感觉,这人不是什么善茬。

这种人林彤可惹不起。

旁边坐着的一中年大叔,看了一眼前面,小声的告诫林彤道:“那是个俄罗斯族人,在这一片挺有名的,脾气不好,孩子别老瞅他,他可凶着呢,就爱和别人吵架。”

林彤笑着点点头,将徐念身体扳过来,面对着自己,“儿子,给妈妈讲故事吧!”

徐念小眼睛亮晶晶的,大力的点着头,“妈妈,咱们去书店买书吧!”

他这样喜欢看书,林彤很是欣慰,她现在有钱,除了书,还想给孩子买军棋象棋和跳绳篮球这些。

徐念的注意力被吸引了,不再关注那个大胡子,等汽车到站,他急忙拉着妈妈就要去书店。

“别着急,咱们先去供销社,得把绿豆糕和酥饼推出去啊!”

徐念拉着她往外走,嘴里还嚷嚷着:“妈妈快点,去供销社!”

林彤拽住他,“急什么啊,你知道供销社怎么走吗?”

徐振华虽然开车拉着她们来过一次,可一来那时候天晚,二来是自驾,和她们现在所处的不是一个位置。

也幸好是县城,林彤问了一下,发现客运站在县城中心,离火车站,供销社和饭店招待所等都不远。

一路溜达着过去,林彤发现前面就是个不大的小市场。

看来这市场形成的时间并不长,道路两边有不少人在摆摊。

大多都是肉类蛋类,也有些粮食之类的。

还有卖绿豆芽的,这让林彤眼前一亮,春天没有绿叶菜吃,幸好有野菜,不过野菜吃多了也没意思,那东西口感毕竟还有些粗糙。

但绿豆芽可是好东西,林彤决定一会买一点,回家自己用绿豆也生点豆芽吃。

供销社要比镇上的大许多,而且也不叫供销社,人家叫百货。

和林彤后世的叫法差不多。

林彤慢慢的逛了一圈,看了看点心柜台,除了大饼干和槽子糕,就是那种老式酥饼。

柜台前有几个人在买点心,还有人问什么时候有绿豆糕。

服务员的态度很不好,这是这年代的通病,林彤听了一会,心里大致有了谱,领着徐念要往后面办公室去。

“你站住,这是办公室,你找谁啊?”一个四十多岁的售货员,翘着二郎腿坐在通道边上,正好拦住林彤的路。

“同志,我找你们领导。”

“找我们领导?”那女人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看到她领着一个乖巧的小男孩,语气稍缓了些,“这是单位,你找领导上家找去。”

林彤愣了一下,上家找去?

来单位找还不行?

“同志,我找你们领导有事,你看,能不能让我过去?”林彤陪着笑脸问。

女售货员同情的看了她一眼,摇了摇头,“不是我不放你过去,这是单位,你找到单位影响不好,还是去家找吧!”

林彤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我就卖个绿豆糕有什么影响不好?

那女的还挺好心,看她站在那愣,小心的道:“你是不是不知道他家在哪?要不你在外面找个地方等着,他下班你就能看着他了。”

林彤有些回过味了,她是不是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

她把手里拎的盒子举起来,解释道:“同志,是这样的,我想问问咱们供销社,卖不卖绿豆糕和酥饼,价格都好商量,味道肯定没说的!”

女售货员呆了一瞬,仔细的打量了她们母子一下,往后面办公室瞅了一眼,小声的问:“你不是我们主任那个啥?”

林彤这回弄清了肯定是女同志误会了,心里忍不住乐了。

不过她不能说她明白了啊,她装糊涂,一脸懵的道:“啥?我来卖绿豆糕,能让我进去吗?”

女同志知道自己闹了笑话,脸色微沉,顶着大红脸板脸道:“出去,这里是办公区,不接待顾客,买东西去前面柜台。”

这人怎么说变脸就变脸啊!

林彤很无语,心想是你自己认错人了,干吗这个态度啊!又不是我要骗你的。

“同志,我不买我是来卖绿豆糕的,你就让我进去吧!”

“你听不见我说话啊!这里不是什么人都能来的,丢了东西怎么办?”女售货员厉声斥道。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林彤这还没见着当官的,就要被人撵出去了。

她有些生气,心想这什么人啊!

她扬脖,突然朝着里面大声喊道:“同志,绿豆糕和酥饼有货,要不要?”

“哎我说你这人怎么回事啊?出去出去!”女同志生气了,伸手去推她。

从里面出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国字脸,看着很严肃,“怎么回事,王姐,又吵什么?”

听听,看来这售货员没少和别人吵架。

王姐撇嘴,“荆主任,你来的正好,来了个推销的,我不让她进,她就喊上了。”

林彤一听是主任,忙上前自我介绍,“你好同志,我是驻军军属,我们军属成立了个食品加工厂,生产些绿豆糕、酥饼之类的点心,想问问咱们供销社有没有意向合作?”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弄的高大上再说。

第一百一十二章 泡汤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扯虎皮拉大旗,往自己脸上贴贴金再说。

那位荆主任果然有些兴趣,“绿豆糕,有样品吗?”

他们供销社的绿豆糕从来都不够卖,要有新的进货渠道那是好事一件。

林彤见他没问食品作坊的事,心想早知道就说食品厂了。

“有有,我带了样品,你尝尝,看味道怎么样?”林彤把盒子往旁边的桌子上一放,解开系着的包袱皮,打开盒盖,里面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浅绿色绿豆糕。

一股清香的绿色味扑鼻而来,荆主任点了点头,“闻着味道不错。”

林彤笑道:“尝一尝吧,吃着味道更好。”

荆主任小心的捏了一块,放进嘴里,入口即化,绵绵的软软的沙沙的,他一边吃一边点头,显然对这个味道很是满意。

“不错,确实不错。”

林彤见得到他的认可,高兴的拿开上面的盒子,下面是一个油纸包,林彤把上面绑着的麻线拆开,露出里面金黄色的小圆饼。

她这回做的酥饼注意了形状,如果里面加上馅,那就是老婆饼。

“您再尝尝这个。这个叫酥皮点心,里面是糖,还可以加各种馅料,比如说加上绿豆馅,就是绿豆饼,加上红豆馅,就是红豆饼…”

这东西在大城市不是稀罕玩意,可在这偏远的地方,却是荆主任没听过的,他尝了一块这个酥皮点心,赞叹不已。

“同志,能说下你这个是什么做的吗?”

这配方可不能说,林彤眨巴眨巴眼睛,状似不解的看着他。

荆主任反应过来,笑着解释道:“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知道这里怎么会这么酥?”

“这个酥皮点心里面放了很多油脂,所以才会起酥。”

荆主任点点头,“是羊油吧!”他们这里多牛羊,他能吃出来这股羊油的味道。

“对,这个是放了羊油。”

荆主任其实还是有些好奇的,他媳妇在家烙油饼也放了许多油,怎么没有这么酥?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做的,一层层的特别酥特别好香特别好吃!

“你这个,怎么卖?能供上货吗?”荆主任很是看好这两种点心,“我是说,你能大量的供货吗?快到夏天了,绿豆糕需要的量会很大,这个酥皮点心我们没卖过,不过很好吃,相信老百姓会喜欢。”

林彤一听这是成了,喜不自禁的道:“能,绿豆糕没问题。这酥皮点心我们要想办法才成,主要是面粉我们搞不到。”

荆主任略一沉吟,“成,那我跟主任说一声,看看绿豆糕每天送多少来好,你在这等一下。”

林彤这才明白,敢情这位是个副的。

荆主任拿着盒子进到里面,之前那位阻挡林彤的女售货员,正在跟主任打小报告。

这位正主任姓刘,肥头大耳的,五十岁的样子,肚子腆腆着,脸上表情笑眯眯的,看着像个笑面虎似的。

看到荆主任进来,他摆了摆手,示意女子先出去,笑呵呵的问:“小荆啊,什么事?”

荆主任道:“主任,你看看这个绿豆糕和酥皮点心。”他略有些兴奋的道:“我尝过了,很好吃,咱们百货点心柜台品种太少了,绿豆糕总也供不上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