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上一章:第 84 章
  •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下一章:第 86 章

林彤笑道:“我喜欢这种手工布鞋,穿着轻巧又暖和,谢谢嫂子,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了。”

常玉兰道:“客气啥,早知道你喜欢,我给你也做一双,可现在不赶趟了,我们明天就要走了。”

她有些伤感的看着这个住了一段日子的小破屋,“我们来这半年,也置办了一些破烂玩意,破家值万贯,这些我准备都带走…”

林彤没接话,贺家没什么好东西,可人家有自己的活法。

常玉兰接着道:“等我回去安置妥当了,就给你也做一双邮来。”

林彤当她是客气话,笑着说“好,那我可等着了!”

送走贺军和常玉兰,接下来趁着这段日子没什么事,天气又热不能总往外跑,她一边在家写作一边监督小念学习。

几天后,有邮递员过来送信。

林彤还奇怪呢,她邮走没几天,按理说他们都没收到信呢,怎么回信这么快?

看看信封上的地址,是首都本地的,她有些奇怪会是谁写来的?

拆开一看,她倒吸了口气,竟然是外汇券。

谁给她邮的?这东西可是有钱也换不到啊!

里面还有一张信纸,她拿出来看了看,原来是徐振华求战友帮忙给她换的,人家不仅给她邮了外汇券,还告诉她哪里的外汇商店东西齐全。

林彤拿着外汇券心里很暖,徐振华还是很心细的,看出她在华侨商店眼里的渴望来了。

她准备买相机,她想把自己在这个年代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

她还想把徐念成长的过程记下来,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别的大件她只喜欢冰箱,这玩意实用啊,可是她要是买了,将来搬家没办法搬啊!

还没等她去华侨商店,军子过来了,“嫂子,明天我休息,要去收购站一趟,我借了个车,你去不去,要去我正好拉着你。”

林彤答应下来,“行,我和小念一块去。”

军子又去问大妈,大妈说:“明天永华休息,让她和你们一块吧!正好也看看有什么好东西?”

第二天军子开车来接着她们三个人,小琳扁着嘴要哭,也许跟去,张永华一瞪眼,她就乖乖跟着奶奶去幼儿园了。

林彤:“…你怎么小琳了,看把她吓的?”

张永华道:“我就说她要不听话我就不要她了。”

林彤不赞同,“你怎么能这么吓唬孩子呢,她还这么小!”

张永华道:“正因为小才要好好教育,免得将来长成你说的那个贺珍珠。”

好吧,林彤只能同情小琳了,不过她还是劝道:“也不要太严厉,还是要给她讲道理,小琳聪明,她会明白的,你这样吓她,要么会给她留下心理阴影,要么她习惯了不在乎,这两样你希望是哪种?”

张永华沉思片刻,笑道:“没想到你比我还要懂教育孩子。”

林彤有些脸红,她不懂,她就是这样想的,她只带过弟弟一个人,可教育方面还是妈妈为主。

张永华转了话题:“我就不明白,收购站里能有什么好玩意?”她不想去,好容易休息一天在家呆着多好,这大热的天,出来干嘛!还是去收破烂的地方。

不过婆婆发话了,她也不好不去,因此话里带着几分不情愿。

军子笑道:“你去了就知道了,虽然破烂多,可还是有些好东西的,就看你识不识货了。”

军子和她男人是发小,两家特熟悉,说话也随意。

张永华不相她的话,埋怨林彤,“你想买什么百货大楼没有啊,非要去看些破烂。”

林彤怼她:“我要花梨木家俱,百货大楼有卖的吗?我有古代名人字画,百货大楼有卖的吗?”

张永华被她说的灭了火,“你要那些干什么?又不能吃不能用的?你看看你屋里的家俱,平常就得小心着用,哪像松木的,随便造都没事。”

“亏你还是知识分子呢!”林彤鄙视她,“现在年岁好了,这些东西将来都是可以传承下去的。”

军子在前面点头,很是赞同她的话。

张永华不服气,“我看你就是钱多了烧手。这要搁一般人家,一个月连顿肉都吃不起,还买这些?还传承?人能传承下去就不错了。”

这话倒是真的。

林彤撇嘴,“我钱不多,够吃够喝。我就喜欢这些,我给我儿子攒家底不行啊!”

徐念接话道:“我妈妈挣钱很辛苦的。”

张永华好笑,“你说说你家这孩子可太聪明了,这小心眼这个多啊!”

徐念觉得是在夸他,嘿嘿笑。

林彤就当成在夸小念,得意的道:“当然,我儿子嘛,不聪明谁聪明?”

张永华瞅着她一脸无语,脸皮呢?怎么这么厚啊?

张永华又说她:“也就现在你敢这么说这么做,搁前些年你试试?”

林彤笑,“什么时代说什么话做什么事!”

军子表示赞同,“嫂子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以为是星探

军子看二人在后面逗嘴哈哈笑,脑子里闪过前妻的脸,他愣住了,苦笑一声,怎么想起她来了?

虽然知道是收购站,可林彤还是没有想像出来,眼前这个大院里堆满了垃圾的地方就是。

军子有些得意的给她们介绍,“你们别小看这些垃圾,这可都是钱,就这院子里的,都卖了值几万块呢!”

林彤知道这个行业挺赚钱的,以前曾经听说过,有人垄断一个城市的废品收购,手下有几十号人,资产几百万。那还只是个小县城。

进了屋里,蒋大壮和另外两个人都站了起来,林彤冲他点点头,“你的身体怎么样了?”

蒋大壮道:“都好了,我刚来上班没几天,还没谢谢军子哥给我这个工作的机会。”

军子摆摆手,“不说那个,以后好好干,哥不会亏了你。”

军子把林彤和张永华带到里面一个屋。

徐念留在外面,让蒋大壮帮着看着,几个男人就逗他说话,徐念也不怵,跟谁都能说,还不时的耍下宝,把几个大男人逗的哈哈乐。

林彤看到屋子里那一撂破旧的线装书,桌子上随意扔的字画,墙边堆的各种坛坛罐罐,甚至还有咸菜缸,她哀叹了一声直抚额,“我说军子,你也是懂行的,这些东西到底是真是假啊?你就这么随意的扔这儿?”

军子无奈,“我跟这帮小子说了,收的时候注意着点才物价,可我们谁也不懂,这些字画、古董是真是假啊?”

林彤也不懂。

她纯是想撞大运。

最后,她选了几本线装书,两副字画。

那些坛坛罐罐她没要,她不懂这个,不知真假,将来搬家拿是不拿都是问题?

张永华也选了两副字画,“咱也附庸风雅一把。”

军子也没多要他们的钱,林彤交了一百块钱,张永华那两副字画给了二十块钱,就是人家收购的价格。

林彤建议他,“盛世古董乱世黄金,我觉得你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古董这块,要不然你把真迹便宜卖了,那不是亏大发了吗?将来,这一行业肯定能发大财。”

军子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我刚找了个老师,不过这玩意不是一天两天能学明白的,只能慢慢学了。”

张永华好奇,“你们真觉得这行业行?我觉得这东西挺悬的,真假不好辩别。”

说着话从屋子里出来,徐念在大门口看工人装车。

“妈妈,你挑好了吗?有好东西吗?”徐念就要去接林彤手里的书,“这书怎么这么破啊?书店里有新的你还买这些旧的?”

张永华笑:“看看你家这小管家,什么都要管一管,什么都要问一问。”

林彤给小念解释了几句,徐念噢噢了半天,也不知道懂没懂?

过了两天,林彤带着儿子去买相机。

华侨商店里,林彤买了相机,又买了好几卷胶卷。

徐念指着巧克力问:“妈妈这是什么?”

林彤恍忽了一下,巧克力啊,咖啡啊,蛋糕啊,以前都是她的最爱。

“这是巧克力,妈妈买给你尝尝。”

林彤手里还有些外汇券,给他买了两块巧克力,又买了一罐咖啡。

一出商店门,徐念就迫不及待的往嘴里塞了块巧克力,“真好吃!真甜,还有点点苦味似的?”徐念很惊奇“妈妈,你尝尝,好吃!香!”

林彤张口,徐念给她放进嘴里一块,嗯,她猛地吸了下鼻子,就是这个熟悉的味道!

林彤拿起照相,刚才已经请售货员帮着把胶卷安上了,先给小念吃巧克力照一张,徐念看着镜头有些不知所措,林彤笑道:“来,小念,笑一下,妈妈再给照一张站华侨商店门口的。”

几次下来,徐念的动作很自然了,不再拘谨,“妈妈,你教我,我给你照。”

林彤那可是没事就自拍的人,虽然不是网红,可她拍照自然不做作,娘俩一通拍,没注意到周围围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这年代,没有几有照相机的,更很少有人像林彤这样做出各种动作,一会俏以一会优雅,自然吸引人。

“妈妈,真好看!”徐念表扬完,警惕的看了一眼周围的人,不是要来抢他们的相机吧?

“咱们快走吧!这里人太多了。”

林彤也发现了,她有些懊悔刚才太张扬了,这也就是在首都,要是回县城可不能这样做,闲话就不说了,会引来坏人觊觎的目光。

“同志,请等一下。”林彤刚走没两步,就被一个中年男人追上了。

看林彤警惕的往后退了两步,那男人心里暗骂了一句,连忙解释道:“同志我不是坏人,别误会!”

坏人脸上当然不会写上“坏人”两个字,林彤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心想我不傻,你当然不是坏人,不过是想占便宜而已。

那男人果然如她所想,“是这样的,我带我妈来旅游,她年纪大了,想给她照张相留个纪念,可这附近没有照相的,同志你看,能不能借你相机用用…”

不远处站着一个老太太眼里闪着精光,眼神肆无忌惮的打量着林彤和徐念,好像在衡量她们穿着挺普通的,怎么会有这么高档的东西?

林彤没等那男人说完,直接了当的道:“对不起,我们还有事,那边有照相馆,你们还是去那里问一下吧!”

她拉着徐念就走,心里还有些生气,这年代相机是高档货,旁边就是照相馆,而且照相馆里有了帮人出来照相的业务,这些人是看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好说话想占点便宜。

那中年男人没借成相机,回到老太太旁边,老太太闪着一双精明的眼睛,“没借来?”

男人摇摇头,老太太哼了一声,“首都人咋这么抠索呢,不就是借了照几张照片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林彤拉着儿子快走了几步,“咱们去天安门,妈妈给你多拍几张照片,给县里的爷爷奶奶邮过去一张。”

徐念美滋滋的,“咱们拍一张合影邮回去,要是爸爸也一块就更好了。”

两个吃货又爱美的,买相机第一天就把一个胶卷拍完了,林彤送到离家不远的照相馆冲洗,又请师傅帮着换上新胶卷。

林彤的新裙子也做好了,取裙子的时候,老师傅夸道:“姑娘你设计的这个裙子是真漂亮!我做完了挂在这,已经有好几个来问过我卖不卖了,我估计啊,她们肯定会买了布料来做这样式。”

她经常来做衣服,老师傅对她还是很熟悉的,已经给老师傅带动了不少的生意。

林彤并不在意,要知道这款式不是所有人都穿着好看,而且面料很重要,现在想买丝绸并不容易,即便有做的,也不会形成满大街都有的款式。

徐念看着穿着红裙子的妈妈,惊讶的小嘴张成了字母形状,“天啊,妈妈,你太漂亮啦!”

林彤拎着裙摆转了个圈,自己也很满意,交了余款,谢了师傅,也没换下来,把原本的衣服装进包里,美滋滋的带着儿子回家了。

这是她来这年代,穿的最漂亮的一件衣服,也是头一次穿裙子,这姑娘也不怕热了,走路都直带风,脸上笑容就没下去过,一路上见到邻居打招呼,听到旁人的夸奖,她的嘴咧的更大了。

张永华围着她转了两圈,“真漂亮,看的我也想做一条裙子了。不过,你这裙子怎么这么长啊,都快到脚底了,走路不会绊着啊?”

“不会。”林彤踮着脚迈着舞步,把张永华看呆了,“你还会跳舞呢?”

林彤心想,生活在她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哪个不会跳几下,就是不会的,看着电视上天天的轰炸也会几下,就是不专业罢了。

“真好看!妈妈太漂亮啦!”徐念一遍遍的念叨着,围着林彤转了一圈,突然去翻她的包,拿出相机,“妈妈,照相!”

林彤拎着裙子笑的灿烂极了,徐念拍了两拍后哒哒跑到张永华身边,“阿姨帮我和妈妈拍一张合影。”

张永华问:“相机?刚卖的?我不会用,应该摁哪儿?”

林彤过来教她怎么用,她给二人照顾几张相片,又和林彤合影了一张,“我也想一台相机,可我妈说那玩意费钱没用,我就一直没买。”

林彤道:“借给你用,这个胶卷是刚上的,你可以拍个够。”

张永华摆摆手,“我不喜欢拍照,我拍照特别紧张,一点不自然。不过,倒是可以给小琳和她爷爷奶奶拍几张。”

孩子都喜欢照相,小琳晚上回来,扯着徐念拍了好几张,两人拉手的,徐念弯着腰她搂着他脖子的,还有一张是她爬到徐念的背上,露出一个头很调皮的样子,林彤都给拍了下来。

徐念也不生气,独生子女都是孤独的,徐念很懂事,不独,反而很渴望有哥哥或者弟弟陪了一起玩,现在小琳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晚饭后,大家都坐在院子里纳凉,林彤就把有人要借相机的事跟张永华说了,她自我调侃道:“他一叫我,我还以为是星探呢,原来是要借相机啊,白让我高兴一场。”

张永华不明白,“什么是星探?”

第二百一十七章 这夸奖可真别扭

林彤就给她解释了一番,她哈哈乐道:“就你能整事,你明天穿这条红裙子出去趟一圈,保证就会有你说的什么星探请你去拍电影。”

林彤笑盈盈,“那是,到时候咱就是大明星了。”一抬头,做出明星范,“来,我先给你签个名,到时候你要签名就得排队了。”

二人开着玩笑,一直没说话的大爷突的冒出一句,“你要想当演员,我倒是认识几个,可以介绍给你认识。”

林彤愣了一下,试探着问:“大爷您对演员没有什么意见?”

大爷笑,“我能有什么意见?咱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要没有他们的演出,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得多贫乏啊!”

林彤觉得大爷说的很对。

可惜,原本很好很正常的职业,几十年后被有些人弄的污七八糟。

“我认识的几个朋友,都是相当优秀的演员,还有两个是八一厂的导演,你要是喜欢当演员,我可以帮你介绍,不过成不成的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林彤知道大爷是误会了,忙道了谢,“…我没想当演员,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我觉得写写故事,当个老师就挺好的。”

大爷很赞赏她的态度,“有自知之明,是好事!”

林彤:“…”

大爷哎,您老说话能不能别这么直,这是夸我的话?可听着怎么这么别扭呢?我真的这么差劲?

林彤觉得她受到了一万点的暴击!

张永华忍不住笑了出来,“爸——”,大爷摆摆手,“我说的是事实,林彤的想法很好,这两年人,年轻人太过浮躁了,这样不好!”

大妈数落老头子,“行了,好不好的那是别人家的事,咱们家这些可都是好的。”

孩子都是自家的好,这都是有数的,现在林彤娘俩也是自家的范畴内。

林彤和张永华低声唠嗑,说的话中三句不离孩子,张永华瞅了一眼和小琳玩的正欢的徐念,低声道:“你和你家那个,也要抓紧要个孩子了,小念虽然懂事,和你又亲,可毕竟不是亲生的,你要心里有数。”

林彤不喜欢听别人说她和徐念咋咋,笑笑没回答,反而问起张永华学校的事,“你认识人多,帮我联系一下,我想下学期让小念去上学,他总在家陪着我也不是个事,小孩子还是要多接触同龄人。”

“你跟他商量了?”张永华只是提醒她一句,见她不搭话就知道她不爱听,也就顺着她的意思转了话题,“这孩子挺倔的,能答应去学校?”他可是一直说要陪着妈妈,好保护妈妈的。

其实在张永华看来,这好像有些监视似的,是不信任的表现不过林彤自己愿意,她也不好多说,毕竟一家有一家过日子的方法。

“这回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要不然总呆在家里,我怕他性格变的孤僻。”

最主要是,这孩子可能是没啥事,除了每天学会习,就总琢磨吃了。

晚上徐念躺在被窝里,不高兴的质问她,“妈妈,不是说了我不去上学吗?你为什么让阿姨帮我联系学校?妈妈说话不算话,大骗子!”

小嘴气鼓鼓的说。

林彤哟了一声,“你都听见了?正好,妈妈正要和你说这件事呢!”

“你看,咱们现在在首都,这里又安全又平静,根本不会有什么危险!你看谁家孩子不去上学,就怕妈妈出事就在家陪着的?别人问我,我都不好意思回答。”

林彤看他耳朵动了动,知道他在听,接着说道:“你上学,既能学到知识,也能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小朋友要是总跟大人在一志,会失去童年的乐趣,变的像个小大人一样,这可不是妈妈希望的。妈妈希望你有一个快快乐乐的童年,有一个快快乐乐的小学时光。你懂吗?”

徐念想了半天,痛快的答应了。

林彤知道,其实他是很想上学和小朋友们玩的。

学校里,学习吸引不了他,因为那些知识他都会了,可在家里,每天只能和胡同里的小朋友玩一小会,这才是让他最心急的。

“好儿子,妈妈知道你怕妈妈出事,放心吧,在这里,妈妈比你安全。而且你看我,现在身体好多了,你就放心的去上学吧!”

徐念点点头,“妈妈,我想直接上三年级,不,上四年级。”

“不行,你上四年级,那些孩子比你大那么多,能玩到一起去吗?要不就上三年级吧,等于跳了一级。”

那样也行,反正他不想上二年级,跟那些小豆丁有什么好玩的?

上学是九月一号的事,离现在还有一个月呢,不着急。

这天一早上就阴天,林彤看着外面开始下起蒙蒙细雨,问小念,“咱俩出去走走啊?”

小孩不怕下雨,这几天白天热,林彤不带她出去,二人都是傍晚才往菜市场去。

刚穿好衣服,有邮递员来送电报,是二嫂发来的,说是林建国要带着徐晓婉来首都看病,让她两天以后去接站。

林彤挺意外的,来的挺快啊,估计是刚接到信就过来了。

她已经跟大妈商量好了,大妈还有空屋子,她租一个月,反正大妈那里有旧家俱,旧床,可以先用着。

关系处到了,这些都不是事,大妈连房租都没收,“就这一个月收什么钱?放心住着,缺啥上大妈上取,不用买,也用不了多长时间。”

放下电报,要走,蒋大壮的母亲又来了,老太太给林彤做了些绿豆糕和豌豆黄送过来,“…自己做的,没有外面店里卖的好,别嫌弃。”

林彤很惊讶,这点心卖相一点不次于老店的,她不客气的掂起一块绿豆糕吃了,连连点头,“大妈,你太客气了,你这手艺,完全可以开店了。”

大妈见她是真心喜欢,高兴的脸上褶子都多了几道,“孩子,你也尝尝。”

看徐念吃东西,你会觉得这个真香真好吃,会让你胃口大开,食欲大增。

林彤吃完一块绿豆糕又吃了一块豌豆黄,好吃,又甜又糯,她眼里光芒闪烁,拉着大妈问:“您手艺这么好,您以前是不是在点心店里干过?”

大妈感叹的道:“我倒没在点心店里干过,不过,我娘家父亲建国前曾经是饭店的点心师傅,他会很多种点心,我都是跟着他老人家学的,不过我笨,只学了个皮毛。”

林彤当初心里的念头又开始冒头了,“大妈,你有这手艺,怎么没想着自己做点心卖啊?”

大妈愣了一下,干个体,她从来没想到,她倒不是怕吃苦,可她这手艺能行吗?

“我这手艺不行。”

“怎么不行,这两种都很好吃,绿豆糕比我当初做的可要好吃。”她做的没有这个味道好,都能卖钱,大妈的手艺绝对没问题。

大妈一听有些活心,可她会的不多,“我就会这几种,驴打滚也会做,别的就不行了。”

林彤给她出主意,“您少做一点试试,上市场看看好不好卖,或者批发给市场上那些卖点心卖饼干的,您就在家专心做点心,我看生意肯定行。”

大妈半信半疑,可听她说少做又没损失,大不了自家日子紧张点吃点心代替饭,就很活心。

“林同志,真谢谢你给我出的这个主意。”大妈站起来,就想赶紧回家试试。

林彤摆摆手,“不用谢我,我原本随军的时候就是做点心生意的,我也有这想法,正想找个人一起合作呢!”

大妈不明白她的意思,她是想找自己合伙?

林彤却没往下说,“大妈,正好咱一块,我要带孩子去趟市场。”

大妈见她没往下说,一头雾水的回了家。

不过她家里实在困难,林彤的话给了她不小的启发,她回到家就开始准备,第二天就拿了做好的两样点心去了家跟前的市场。

不到半天,点心就没了,不过是卖一半送一半,有些认识的老邻居,看到她卖点心,你拿一块,我尝一块,她也不好意思说啥,眼瞅着点心就这么没了。

大妈其实挺心疼的。

不过回到家,数了数钱,大妈还是很激动,她卖了一半,也不敢卖贵,可这些钱够她在外面干两天活的工资。

卖点心还挺挣钱。

大妈真挺感谢林彤给她出的这个主意,不过想想她说的话,心里又有些画魂,拿不准她的意思。

大妈也是心眼活的,尝到甜头,她回到家接着做点心,这回她学聪明了,没再去家附近的市场,一早上就拎了篮子坐公交车跑到了林彤家附近。

林彤住的是市中心,这附近的市场规模很大,人流量也很多。

大妈的点心卖相好,又不贵,卖的挺快的,她想着要是能遇到林彤就送给她点。

不过林彤早上去市场早,她买了些肉、菜就赶紧回家了,今天她要去火车站接站。

很久没有回家,没有见过家里人,林彤也挺想他们的。

想想就要见到这一世的妈妈和二哥,她不是有点小激动的。

回到家赶紧摘菜洗菜,把米淘洗干净后泡上,就等回家上锅蒸。

“小念,妈妈把鸡先炖上,你和奶奶帮妈妈看着锅。”这样回家小鸡就炖好了,再炒菜就行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组团旅游来了

徐念要跟着她一起去车站,“我也要去接姥姥。”

林彤没让,车站那种地方,人太多,什么人都有,鱼龙混杂的,太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