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彤大概的说了一遍,罗凤枝嗔道:“你就是回去也赶不上了,不差这一天。”和徐晓婉说的意思一个样。

“我去看看,要有座号我就走。”林彤含糊着说了句,就进了候车室,现在的小镇可不分什么候车室和售票室,都在一起。

可惜,座号票实在太难买了,现买肯定是站票,林彤再着急,也不能不考虑她肚子里的孩子。

“别担心,小念有人照顾,不差这一天半天的。振华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兵,出过多少回任务了,不会有事的。”徐晓婉拉着她的手安慰她。

林彤点了点头。

二人急匆匆的来,慢悠悠的回去。

晚上,二哥林建国回来,带回来一个刚刚打听到的消息。

“你家那个大姑姐,不是你亲大姑姐。前几天来的那几个人,听说是你那大姑姐的亲爸家来的人,是来找她认祖归宗的。”

林建国的话把罗凤枝和徐晓婉给惊住了,也把林彤给听愣了。

她猜测过,徐振华可能不是徐家的孩子,可没想到,真正不是徐家孩子的是徐凤芝,而且,人家的亲人找过来了。

“那她是我公公婆婆收养的孩子?”林彤惊讶的问。

按徐大姐的年纪看,她是建国前出生的,难不成是当时的烈士子女,或是战士托孤?

林彤瞬间脑子里就想了这么多的答案。

林建国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具体怎么回事就不知道了,反正这事村子里都传遍了。”

林彤挺奇怪的,人家要来认女儿,老太太生什么气啊,还把人打出去了?

罗凤枝快人快语,“还用说,肯定是老太太做了啥对不起那女的事,怕人家里找她的茬呗!”

随着她不是徐家亲生女儿的消息传出来,当初徐家要把她嫁给傻子的事也传扬的沸沸扬扬的。

林建国怕小妹面子上下不来,不管怎么说也是她的婆家,就没当着大家伙的面说这事,可罗凤枝却一语中的,猜的太准确了。

徐晓婉听了有些愣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直到石头跟她说话,喊了好几声“奶奶”,她才回过神,喃喃道:“都过去几十年了,那家人咋才想起来找她啊!”

罗凤枝嗨道:“管它呢,跟咱也没有关系。不过呢,可能是那家是什么大官也说不定,前些年日子不好过,这几年平反了,就想起找孩子了呗!”

这话说的也有道理。

大家也只是谈论谈论,说过之后也就散了。

反倒是徐晓婉,比林彤还要上心,“他们当初把孩子留在这里,应该是知道了,那还过了这么多年才来找。要是那不知道去处的,怕是一辈子也找不着了吧!”

林彤心里也在想这事,就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或许吧!”

心想,也不知道这事是真是假,她该不该告诉徐凤芝一声呢!这毕竟有关她的身世,也许,她有知情的权利!

她并没注意到徐晓婉复杂的表情,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只是临睡着时,好像听到一声长长的叹息。

早上,徐晓婉和罗凤枝早早的起床,给她准备带上火车上吃的东西。

烙了小饼,又做了点她教过的点心——酥饼,这些都是好放的,放过三四天也不会坏,也不会变硬,带上路上吃最合适不过了。

徐晓婉又给她炒了点咸菜装上,那天酱好的咸牛肉给她切碎了包了一包,还有准备路上无聊时嗑的瓜子,茶蛋,光吃的准备了一大包。

林彤看着这一大包吃的直头疼,她边往外拿边说,“用不着这些吃的,路上没两天就到了,这么多怪重的。”

徐晓婉拍她一下,把包抢过来,把她拿出来的饼和咸菜又装了进去,“这些东西不多,你是吃两人份的饭,可不能饿着,火车上的东西又不好吃又贵,听话,你又没有别的东西,这点东西让你二哥给你送上车,下了车就少了一半,自己也能拎动。”

罗凤枝在一旁笑:“就是,我和咱妈一早就起来给你准备了,你说啥也得拿着,要不我们不白费劲做了?”

林彤叹了口气,“好吧,谢谢老妈,谢谢二嫂了,那我就都拎着了。”

徐晓婉嗯了一声,嘱咐她道:“车上人多,上下车小心着点,别和人挤,慢一点,别让人挤着你…”

林彤一一答应了。

一上午的时间过的很快,徐晓婉早早的包了白菜猪肉馅饺子,“上车饺子下车面,你吃了饺子就让你二哥送你去车站吧!生了孩子让人往家打封电报,别让我们惦记着…”

林彤嗯了一声,抱着她的胳膊撒娇,“妈,你就放心吧,我可不小了,这几年,咱们国家,我可呆了四个省市呢!”

分别的总是让人惆怅的,林彤站在大门外,朝着母亲挥了挥手,看着母亲的眼圈红了,她转身就走。

再不走,她的眼泪也要掉下来了。

直到她走的看不见了,徐晓婉还站在门口,抻着脖子往外看。

林建国把她送上火车,嘱咐了又嘱咐,这才在列车员不停的“开车了,送站的赶紧下车了”催促声中下了车。

林彤知道,她这一走,回去不久就要生孩子,而孩子小的时候不可能再回来,最起码得三四年不能回老家了。

李玉波和罗凤枝也跟着送到站台上,直到火车看不见了,大家都往外站台外去,才碰到王桂华着急忙慌的跑过来,“老三媳妇,大嫂呢?”

“走了,火车刚开。”

王桂华懊恼的跺了跺脚,“大嫂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李玉波说:“大嫂家里有事,大哥执行任务去了,家里没人,大嫂这不着急回家嘛!”

王桂华张口想说什么,看到一旁的罗凤枝夫妻,又把嘴闭得嘴嘴的。

罗凤枝轻轻哼了一声,拉着男人就走,“走吧,你妹妹快回去吧,要不然,这一天天烂腚儿眼子的事这么多,烦也把她烦死了。”

王桂华听了脸涨得通红。

李玉波拉了她一把,悄声问:“又咋了?那女的上你那儿去闹了?”

“没,没咋。”王桂华想了想,低声道:“没有,我是想问问那孩子的事?”

李玉波切了一声,“孩子早送派出所了,估计现在在敬老院呢!”

“那女的还没找着?”

“没听说找着,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呢!”李玉波告诫她道:“我可跟你说,你平时把我二哥可得维系好了,可别让那个女人给钩走了,再钩走了,我们可帮不了你了。”

王桂华忙点头,“你放心,肯定不会了。”

李玉波想了想不放心,看着她给她出主意:“二嫂,不是我说你,你看看你,天天的头也不梳,脸也不洗的,衣服成年到辈子就这一件,再看看那女的,天天描眉抹粉的,成天捯饬,哪个男人不爱俏的啊!你那些钱都留着干啥?也做两件漂亮年轻点的衣服,看看咱大嫂,那一天天穿的,比城里人还时髦,你能看出来她以前是个农村人啊?”

她自己也不舍得花钱,但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光鲜得很,当然,家里你不能去看,那绝对是反差巨大。

王桂华听着,却没没心里去,反而对她的话不以为意,大嫂打扮那是人家有钱,我要是这么有钱,我也打扮。我那不是没钱吗?

还有姓钱的,天天描眉抹粉的,一看就不是正经人,那我能学她?没看大嫂光穿漂亮衣服,也没抹的那脸能蹭下几斤粉来!

李玉波说了半天,看她一副不在意的模样,恨铁不成钢的点了点她,唉声叹气道:“二嫂,你别不往我的话当一回事,唉算了算了,你爱听不爱吧!”

王桂花回家,看着自己那灰扑扑的旧衣服,想着弟妹的话,犹豫了半天,捏着几块钱去了供销社,看来看去,最后买了一块红花的棉布,准备回去做件棉袄外罩。

李玉波看了她买了这块布料,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二嫂,你这,都多少年的花样子了,你就不能买点好看的?”一看就是以前农村姑娘穿的花样子,现在她这个还住在农村里的媳妇都不穿这样的了。

王桂华不太高兴的道:“这不挺好看的吗?哪不好了?”

李玉波已经无力吐槽,她对二嫂以后的日子真心不看好!

第三百六十五章 翻脸

林彤到家,最高兴的莫过于小念。

“妈妈——”徐念看到她,高兴的扑了过去,“妈妈,你回来了?”他双眼亮晶晶的,抱着她开心的叫道:“我好想你啊,你怎么才回来?”

就像几年前一样,一如既往的抱着他撒娇。

林彤弯腰抱着他,心里感觉这些天来对男人的担忧都少了许多,她笑着拍了他的肩,“妈妈也想小念啊,这不,陪姥姥、奶奶呆了几天,就赶紧回来了。”

徐念牵着妈妈的手,“妈妈,回家,咱们回家!”

武文华笑道:“看看这孩子,一看到他妈妈,就不在大娘家呆了。”

徐念嘿嘿笑,“我先陪妈妈回家,以后再来大娘家玩。”

武文华开玩笑:“还挺会说话呢,快走吧,以后也别来了,这家伙,天天问‘我妈妈怎么还不回来’,问的我都头疼,快领走吧!”

林彤坐了几天的车,也累了,说了几句话就带着儿子回家了。

屋子里好几天没有人,有些冷清,林彤放下包,赶紧开窗通风换空气,然后去拎柴火,准备点火哄屋子。

徐念很自觉的,舀了水,洗了抹布要去擦屋子,小手忙乎着,还不忘问妈妈:“妹妹在肚子里好不好?姥姥病好了吗?奶奶还好吧!”

林彤点上火炉,看着炉子火烧旺了,这才去拎了半桶煤回来。

武文华前天买煤,也帮她顺便卸了五吨煤,现在有一半已经帮她运到了棚子里,还有一半还在外面堆着。

家属院倒不怕丢煤,这个季节,几乎每天都有人家卸煤的,不过像林彤这样,一买就是五吨的不多,大部分都是三吨或四吨。

林彤买的多,冬天想烧多少都行,开春了屋子里凉,能一直烧到六月初。

林彤不敢多拎,怕抻着,拎了半桶煤进来,倒进炉子里,都弄利索了,才摘了手套,进屋去把窗户都关上,但厨房通外面的大门却开着,直到灶台也升起火,不再冒烟以后,才把门关上。

不大一会,屋子里就暖和起来,不再像之前那样给人一股冷清的感觉。

小念这一晚上,都围着她转个不停,小嘴吧吧的不停说着,问了这个问那个,听说老家亲人都好,长辈都好,哥哥姐姐们都好,他这才说起林彤走后的事。

林彤已经听武文华说了个大概。

武文华的话到现在还回想在她脑海里呢!

“我还以为她不安好心,看中你家徐团了呢?没想到,她竟然跟了李志刚。你说说,她这什么眼神吧,那李志刚是个啥样人咱们团里这些人谁不知道?那就是个无情无义的,你说她挺漂亮的一姑娘,出身还这么好,怎么就看中他了呢!”

林彤却从她的讲述里听出了不一样的故事。

此刻听到小念说起来,她就仔细的问了问。

过去虽然好几天了,可小念记忆力好,听到妈妈问,他就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末了说道:“妈妈,我不喜欢那个姓蒋的阿姨,她真不要脸,往我爸身上扑!我大姑也真是的,干吗把咱家的钥匙给一个外人?现在好了,我爸把钥匙收回来了,我大姑以后想给也给不了。”

林彤一听就明白了,武文华之前的担忧没有错,这个蒋文清确确实实打着她男人的主意,还有徐大姐…

林彤眼眸低垂,这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她给她买房,置办起家,她却联合外人,在背后捅了她一刀。

她怎么能这么做?良心真是让狗给吃了!

此前还想着,要不要把她身世的传言告诉她,现在想想,自己真是可笑。

她和徐大姐说不到一起,可从来没把人心往这么坏上想。

要不是徐振华思想坚定,而且阴差阳错的没有在家,现在说不准,这个家姓什么了呢!

林彤心里对徐大姐说不出的失望和厌恶。

只是,她也没弄明白,为什么蒋文清和李志刚搞在了一起,若说二人之是就有征兆,她不可能在徐振华回来那天说出那样的做出那样的事?

太不要脸了。

林彤想到徐念狡黠的目光,这几个孩子躲在外面看热闹,直到看到蒋文清那样才跑了出来…

那就是说,李志刚看中了蒋文清,见到她吃憋,就跑出来来个英雄救美?

他倒挺会抓紧时机的,那种在她难堪的时候出现,让她感谢自己,从而接近她会容易一些吧!

林彤想了一会,觉得大概是这样。听到小念的话就安抚他道:“以后她不会再来了,再来妈妈就把她撵出去!”想了想徐大姐不好办,毕竟中间还夹个徐振华,但让她像以前那样照顾她,那是不可能的。

她是善良,却不是愚蠢!

说来也巧,徐振华走了二三天了,徐大姐那边也没见过来,可林彤回来的第二天,她就来了。

这让林彤不得不感叹一声:这不是冲着我来的吧!这是什么“猿粪”啊!

徐大姐今天的穿着打扮明显和以往不同。

一身蓝色的西服,头发只在脖子长短烫着发,典型的这二年刚刚时兴起来的女干部、女教师的形象。

看着她,怎么也不能想到,几个前她还是个落魄到住板棚房的女人。

真是人靠衣装啊!

“哎呀,你回来了?早知道你回来了,我就不着急忙慌的跑来了。”她看到林彤就是一通埋怨,“你回来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看看,我把家和儿子都扔下了,特意跑来的,真是的!”

林彤明显感觉得到,她的态度和以前大不一样。

以前她也会说些酸话,可这一次,却有些趾高气扬的感觉。

“我也刚回来,振华走了有几天了,你一直没来,我还以为你不会过来了呢!”林彤淡淡的道:“那我通知你干什么?”

徐凤芝挑了挑眉,“哟,这是不高兴了,嫌我没来照顾你们母子呗!我这就是个受气干活的命…”

林彤听着她阴阳怪气的声音真的很奇怪,她是吃错什么药了吗?

能让她这样,连小念都拿出来讥讽,说明她不再寻着自己,不需要巴结自己了。

林彤心念电转间,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来,可她想了又想,还是把那念头压下了。不管是不是,她不提,自己也不要去问去管。

别说这事没得到老太太的亲口承认,就是真的是他们收养的,那她和徐振华之间的感情不是假的。

林彤思忖着,她真的寻到了自己的亲人,确实没必要再求着她们的帮忙,态度改变也是正常的。

有些人,被压抑的太久了,一旦能翻身,那可真是能颠覆的三观。

徐凤芝,大概就是这样的人!

林彤淡淡的道:“我自己能照我和小念,不用大姐费心了。”

一句话把她的话怼了回去,她不悦的道:“我能不费心吗,小念可是我亲侄子…”言下之意你又不是她亲妈。

林彤懒得听她话里有话,直接问她:“大姐你把我家的钥匙给了蒋文清,还说让她照顾小念,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嫌你弟弟的日子过的太好了是吗?”

对于蒋文清的事,徐大姐虽然做了,可心里还是有愧疚的,不过,她来林彤家之前,找了几个相熟的打听了一下,那女人不知道怎么和隔壁姓李的连长搞到一块去了。

她听说后还挺生气的,她给钥匙,倒把这二人给成全了,你说扯不扯呢?

“我也不是故意的。她说小念怪可怜的,没人照顾,主动提出来要照顾,我也不好意思说别的。”她把责任都推给了蒋文清,反正她跟了别人,林彤总不能去责问她吧!

徐凤芝赶紧转移了话题,“振华到底是什么怎么回事?不是你三哥的事连累的他吧!这都当团长了,怎么还去执行任务呢?”

林彤也不清楚这中间具体的事。

她回去就去问过政委了,政委只说上面命令下得急,让她安心回家等着,别的他也不知道。

徐凤芝觉得,他大弟还是受了媳妇的连累。

“哎,你也别难过了,振华不在,你和小念得好好的过日子,你肚子里,还怀着他的孩子呢!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他要有个三长两短的…”

林彤怒喝道:“大姐——”

徐凤芝看她生气,解释道:“我说了万一…”

万一也不成!

林彤道:“你别说了,振华不会有事的,万一也万不了。”

徐凤芝翻了个白眼,“我大弟还成天说你多温柔多贤惠,你看你这态度,跟大姑姐说话就这态度啊?”

林彤也不悦的道:“我要是不温柔,你把我家钥匙给蒋文清这一条,我就能把你打出去,让你再也别登我家大门!”

“啥了不起的?不登就不登呗!你不就仗着帮我买了个房子,就这么瞧不起无吗?我告诉你林彤,你也别门缝里瞧人,把人瞧扁了,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说不准谁求到求呢!”她说着,气哼哼的把拎着布袋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沓钱扔到炕上,“这是一千块钱,买房子和家俱,还有吃喝的钱都在这儿了。还给你!以后你也别觉得我欠你什么了!”

想了想又补了一句:“要不是振华给我打电话让我照顾你们娘们,你请我来我也不来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自我安慰

这么豪爽的掏出一千块钱,就这么还给了她。

这一千块钱,放在一般的人家,那得是十几二十几家的存款数了。

林彤这回确信,上回拦她的那些人,找到了徐凤芝。

看来,徐凤芝已经认回那些亲了,不然,她不能底气这么足,出手这么大方。

她的钱,这时候了没必要装什么大方。

她坦然的道:“好啊,既然你现在有钱了,也用不着我们了,这钱我就收回来了,咱们两清了。”

也别虚伪的说什么“我没觉得我欠我的”之类的话。

两看两相厌,都离得远远的最好。

她站起来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大姐也不用委屈自己,我跟振华说是我不用你照顾的就行了。”

这就是摆明了要撵她走,徐凤芝点点头,“那就好,只要振华不怪我就好。”

看着她远走的背影,林彤有些莫名的伤感,也许是她不太会和人相处?也许是徐大姐有了钱变了?

总之,两个人就这样闹翻了。

就是不知道徐振华知道后,会怎么说她?

林彤把炕上的钱收起来,数了一遍,一千块钱一分不少。

既然她选择用钱来买断这段亲人之间的感情,她又死看不上自己,想让别人来取而代之,这样也挺好的,以后再不来往就是了。

林彤表示自己无压力,很开心。

可是等到徐念放学回来,她就不开心了。

徐念有些无精打采的,林彤捏了捏他的鼻子,“怎么了?和小朋友打架了?”

他摇了摇头,“没有,大姑去找我了。”

林彤愣了下,“她去学校找你的?”她刚回来,准备休息两天再去上班,所以今天没去学校。

“对啊,她去学校找我,问我你对我好不好?愿不愿意在爸爸回来之前跟着她?她说妈妈马上就要生弟弟妹妹了,我在家里就是多余的了…”

林彤脸沉了下来,这个徐凤芝,有病吧!挑拔了她和徐振华的关系,又来挑拔她和孩子的关系!

徐念说着挠了挠头,“大姑说了些奇奇怪怪的话,自己在那嘟呶半天,我都没听清她说的是什么?”他犹豫了一下道:“不过,最后她又说她永远是我大姑,让我有事,受了欺负就给她写信之类的,她还给我留了个地址,说是她们要从县城搬走了,让我有事往那个地址上写信。”

“妈妈,我看了,那个地址是首都的,大姑要搬去首都了吗?”小念好奇的问,看样子丝毫没把那句“多余”的话放在心上。

林彤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她没跟我说。”她想了想摸着他的头道:“她给你的地址,你收好了,等你爸爸回来,你交给爸爸好了。”

她觉得,徐大姐这一走,再也不会回来了,有这个地址,徐振华想跟她联络也容易些。

徐念嗯了一声,“妈妈,大姑搬走了,我就不能再和军子哥和扬子哥玩了。”

几个孩子之前玩的还挺好的,小念时常念叨着他们。

“以后你长大些,可以放假去找哥哥们玩。”

徐念想了想摇头,“我不去,大姑不喜欢妈妈,我不喜欢不喜欢妈妈的人。”

话有些绕嘴,却说的很真心,林彤心中很高兴,啪的亲了他脑门一下,“好儿子,妈妈没白疼你!”

就怕像徐凤芝似的,养出个白眼狼出来。

幸好,小念不是这样的孩子!

林彤并没有跟别人说,她和徐大姐闹翻的事,这不管怎么说都是家丑,自打出了三哥的事以后,好多人都等着看她们一家的笑话呢,她可不想再给别人添笑料。

还有人问过林彤,怎么好长时间没见徐大姐来,林彤就说:“她搬到首都去了。”

大家一听都很羡慕。

武文华问她:“怎么回事?我怎么听说小念大姑搬首都去了?不是在县城吗?”

林彤听她问,也没瞒着,但也没全说了,就说她家里有亲戚在首都,她投奔人家去了。

武文华还挺可惜,“要是你家的亲戚就好了,这样你们也能跟着沾点光。”

林彤好笑道:“她大姑看我不顺眼,还是离着远点的好,我也不想沾她什么光!”

武文华听出话里的意思,凑上去问她:“咋,吵架了?我跟你说,姑嫂之间吵架不算什么事,不用放在心上,过几年就好了。”

林彤不置可否,她估计她和徐大姐这辈子也好不了。

武文华又问她知不知道李连长已经和蒋文清结婚了的事?

林彤摇了摇头,她回来这一个多月,还真没碰着过这两个人,听说他们去了江城一直没回来。

现在团里是副团长代理团长,可能是他觉得徐振华转业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对林彤的态度也不那么热情了,又对蒋文清的身份有些顾忌,因此对李连长连带着不敢处理。

“听说李连长回来是搬家的,他就要调到别的部队去了。听说升了,直接升到营长了。”武文华跟她八卦着,“这才几个月啊,两个人听说国庆节的时候结的婚,咱们团里都没通知,一个知道的人都没有。我看啊,姓李的是把全团都给恨上了。”

武文华说完往外瞅了一眼,小声的道:“你家徐团要是回来,你可得小心,他攀了高枝,小心他给你使绊子。”

林彤怔了怔,突然问道:“他们是啥时候好的?具体哪天去的江城,嫂子你有印象没?”

武文华拿纳鞋底子的针在头发上挠了挠,沉吟道:“哪天——我得想想,那天我家两崽子回家还说呢,好像就是你家徐团去边境回来那天,对,第二天,二个人就走了,一直都没回来。”

也就是说,他们去了江城没两天,徐振华接到了他出任务的命令。

要说,这事和他们没关系,林彤以前没往那上面想,可现在,被武文华那句话给提醒了,她越想越觉得,男人是被人给算计了。

她去找政委,想托他打听一下军分区关于这个命令,当初都有哪些人接到了命令。

可这种事,是秘密的,政委能量不够,最后也没能打听出来,只好安慰她:“不用多想,团长也算身经百战了,他会平安无事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