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家里一般有书的,除了知识份子就是一些政*府部门上班的干部,还有部分老师。

林彤不知道别人家是什么样,但她从随军到现在,这些军属家中,她也只在张永华家看到过一个小柜里装的各类书籍。

就连江大姐家的书也不太多,也只有政委常看的书。

倒是有几个老师家里的藏书颇多,除了一些政治用书,他们还给孩子订阅些儿童读物、故事会,大人也会订些《小说月报》之类的杂志。

她看了以后,也去邮局订了《小说月报》,这个杂志她挺熟悉的,奶奶家和姥姥家都有这个,据说订了几十年了。

林彤听到她的话,心想,要不要弄个读书角啥的?也提高提高团里家属和孩子的文化素质。

可转念一想徐振华现在都不知道在哪?和她现在在团里的尴尬地位,就又没了兴致。

因为要包的饺子多,王雅君分开剁的馅子,刚剁好一半,肉馅放进盆里,武文华就过来了,林彤看她看己,就问起老太太,“大娘怎么没一起来?”

“我妈年纪大了不爱串门,谁家都不去,不用管她。”

林彤道:“那就包好了让孩子们把饺子送过去。”

武文华就推开王雅君,“还有多些?这些我整,你去和面吧!”

王雅君指着面盆里那一大盆面,“我来的时候嫂子都和完面了。”

家里没有男人,崔营长肯定是不能跟过来的,这样三个女人加上几个孩子,再送出去几盘子饺子,也足够吃了。

林彤盘算着,去捞了一颗酸菜,也不怪当地人吃汆锅底,其实跟汆白肉差不多,冬天没有青菜,只能下酸菜了。

王雅君接过盆,“嫂子你腌的酸菜味真好,不像我弄的,味不好,有些臭了似的。”

林彤不好意思的笑:“这些是文华嫂子帮我开的。”

武文华说:“明年我也去帮你腌酸菜去,这玩意最简单。”

简单也不是什么人都腌的好吃的,就像下大酱,一样的酱块子,有人下的酱就好吃,有人下的酱就有股臭酱味。

王雅君很是高兴,“那我可记着这话了,可别到时候嫂子不承认这话了。”

林彤笑着说:“没事,我给你记着。”

说笑了一会,王雅君道:“先别说明年腌酸菜的事,我娘家妈说今年给你做酱块子,明年让我自己下大酱,嫂子你明年先教教我这个吧!”

林彤一听忙道:“我也跟着学学。”

武文华道:“也好,今年做酱块子的时候我就招呼你俩过去看看,以后自己也能做。”

徐振华爱吃沾酱菜,林彤想着自己要会做了也方便,就高兴的答应了,“正好我家里还有黄豆。”

三个人包了两大盖帘的羊肉胡萝卜馅的饺子,本来是想包全肉的,怕她们嫌膻吃不惯,加了点菜。

饺子煮好后,林彤喊了徐念和大海、大江,让他们先给小赵几个人送过去,四个人,一共送了四大盘子。

饺子多一点,他们也能和班里的战友分一下,要不吃独食会让人有意见。

等孩子们送了饺子回来,林彤又让徐念把这锅刚煮出来的饺子送了一大盘子去给大海的奶奶。

王雅君给几个孩子用西面的锅炸麻雀,武文华煮饺子,林彤则用张永华刚给她邮来的电饭锅涮火锅。

虽然这锅慢了点,可比没有强,几个孩子都围在旁边流口水,林彤就给他们一人捞了一碗肉,示意他们沾韭菜花酱,“谁想吃什么调料,可以像这样,掺到一块,调匀了,沾着吃,非常好吃。”她自己的碗里放了韭菜花酱、豆腐乳,可惜没有买到芝麻酱,她又捣碎了一点熟花生放进里面,反正就是瞎吃呗!

看着孩子吃的唏哩呼噜,一个劲的嚷嚷着香,连一向爱吃的饺子都要排到后面去了,王雅君忍不住也夹了一筷子,她撇了撇嘴,“除了膻味啥味也没有,啥吃头啊!”

又吃了一个饺子,立刻眉开眼笑的道:“还不如这饺子好吃呢!”

大海说:“婶儿你真不会吃,你得沾这个料吃。”

王雅君犹豫了一下,“沾点这个就不膻了?”

林彤鼓动她:“尝尝,真的好吃,这肉其实不膻。”

她就又夹了一口,沾了一点韭菜花酱,放进嘴里品了品,“哎你别说,还真就不膻了哈!”

林彤就给她调了一点自己那种的酱汁,“你先喂小倩,你看这孩子馋的。”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的非常高兴,特别是火锅,王雅君和武文华都看着她的电饭锅很是稀罕,“这玩意是不是老贵了?”“这个挺费电的吧!”

林彤不觉得贵,也不觉得费电,以那两家的生活水平也完全负担得起,“还好吧!”

王雅君年轻,负担也轻,她就有些动心,“嫂子,你这从哪儿买的,帮我也买一个呗!”

“行啊,我朋友从首都邮来的。”林彤问武文华,“嫂子你不要一个?一块帮你邮一个?”

武文华这二年不少挣钱,但花钱还是老辈子的传统观念,“不要,这玩意费钱,不如我用大锅。”

估计再过一两年,电饭锅这边用的也会多起来,那时候是趋势,她就不会觉得贵了。

林彤也就没再劝。

吃过饭,她把相机拿出来,给几个孩子拍照,也和二人留下珍贵的合影。

第三百七十一章 来信

今年冬天的雪特别的大,自这第一场大雪下过,隔几天就是一场雪,武文华就有些不放心她,劝她不如请假,免得路滑雪大,再出点什么意外。

林彤学校除了她,还有一位孕妇,人家都怀孕八个多月了,挺着个大肚子还每天去上班,从不晚去早退的,她想了想自己也没那么娇贵,“反正也快放假了,有小念陪着我,慢慢走就是了。”

要说雪虽然大,这年代小镇上有一个好处,就是路上基本上没有车,没有车压马路,路上就不会那么滑,走在雪路上还咯吱咯吱响,只要小心点就不会有事。

武文华没有工作,就特别羡慕那些有工作的,也怕她总请假领导会对她有看法,就叮嘱她道:“那你上下班的时候一定要慢点,还有,中午时间短,要不你就带饭,搁炉子上热热得了,来回太折腾了。”

林彤也觉得这大雪要慢走,中午时间太紧,“行,明天开始我就带饭。”

只是这样一来就不能午睡了,只能在桌子上趴一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这一来一回,回家再现做饭,也就能躺二十分钟。

武文华手里纳着鞋底子,这二年生活好了,但她还是不舍得花钱买鞋,她和老太太、几个孩子穿的鞋还都是自己做的。

林彤倚着墙和她说着闲话,一抬眼就看到外面徐念跑进来,手里扬着信笑嘻嘻的道:“妈妈,二舅的信!”

林彤接过来,说他:“去把身上的雪拍一拍再进来。”

徐念就站在厨房里,把裤腿上的雪使劲拍了拍,“好了。”

“进屋来喝杯热水,暖和暖和,然后学习了。”

徐念答应着,也没进这屋,直接去了他的西屋。武文华夸道:“真羡慕你,小念学习这么好。”

她就是来消磨时间的,她一天来好几趟,也不算客人,林彤也没避着她,就自己把信拆开了。

刚开始看信的时候她脸色还带着笑,可看着看着,表情越来越凝重,最后已经是气愤的不得了,不过看着低头纳鞋底子的武文华,她吸了口气把这口气压了下来,把信重新放回信封里。

武文华问她:“你家老太太挺好的吧!”

林彤有些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挺好的。”

武文华抬头看了她一眼,“咋,家里有烦心事?”

这事徐振华还不知道,她不想让别人知道,到时候他这个团长在下属面前没了面子,就含糊着说:“没事,我二哥问我,我二嫂过了年也想弄个点心作坊,问我的意见呢!”

二哥信里是说了这事,不过也只是问问,没最后定来来。

武文华就很感慨的说:“你二嫂真能干!你们家的儿媳妇和姑爷都不错。”

林彤笑道:“我们家儿子和女儿也不错啊,要不然怎么能找到好媳妇和好姑爷!”

武文华听了哈哈大笑,“哪有你这样自己夸自己家的?也太不谦虚了吧!”

这年代的人大多都很谦虚,夸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夸自己和自家人,也就是关系好的,一般人都会觉得她不懂事。

林彤也乐了,跟她说起闲话,“我给老家邮了些羊肉,都邮到我二嫂那里,我婆婆家的,我二哥帮着送过了,连带着做那个的菜谱,我也写了好几个,他们都说好吃,很高兴,说今年过年也以过个肥年了。”

武文华坐了一会儿,看看时间又到了做晚饭的点了,就说了句“我明天再来看你”收了手里的活回家了。

林彤坐在炕上半晌,也没起身,徐念过来奇怪的看着明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妈妈,“妈妈,你怎么了?二舅信里说了什么呢?”

林彤这才回过神,看看已经五点多了,她还没有做饭,就摸了摸他的头,“是不是饿了?这外面的雪晃的屋子里一点都没黑,我就没注意都这个点儿了…”说着下了炕,“妈妈去做饭,你先吃块蛋糕,一会儿饭就好。”

徐念摇了摇头,“刚才我写作业的时候吃了,现在不饿,妈妈,不用费事做饭了,要不咱们吃疙瘩汤吧!我想吃这个。”

疙瘩汤最省事了,林彤就答应了,切了一个土豆炝了锅,舀了一小碗面,又切了一点白菜丝进去,打了一个鸡蛋花,临出锅的时候又放了一点干香菜煮开了调味。

既简单又好吃。

可惜她今年怀孕,就没像往年那样做西红柿酱,要不然放里面酸酸甜甜的肯定特别好吃。

她现在带着孩子,想到那个就恨不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看小念吃的香,她却拿了一瓶子醋,往里面倒了半下子进去。

徐念嘴巴张的老大,指着她结结巴巴的,“妈,醋,酸,哎呀这么酸怎么吃啊!”

林彤笑道:“妈妈突然想吃点酸的。”

家里的酸黄瓜早被她吃没了。

结果,第二天一早,徐念借着去尿尿就跑去了武文华家里,端了一小盆酸黄瓜回来,“妈妈,你想吃酸的,吃这个好了。”

林彤有些感动,这孩子真是可人疼!

她啪的就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笑眯眯的道:“我们小念真懂事,这么关心照顾妈妈,妈妈真的好感动!”

把这孩子说的小胸脯挺的高高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没事,我答应了爸爸要好好照顾妈妈的。”

还是这毛病,一听好话就美滋滋,得意的很!

因为雪大不好走,林彤早早的牵了他的手去上学。

午饭已经决定带到学校吃。

林彤把头天晚上化好的羊肉切了,用小毛葱炒了,又炒了一个萝卜粉条,带了两个掺了玉米面的大馒头。

随身背着的布包鼓鼓的。

路上,小念小胳膊扶着她,不时的说:“妈妈小心。”

碰到认识的人,人家都夸徐念懂事,把他自豪的那脑袋都快扬到身后去了。

原本二十多分钟的路,愣是走了半个多小时,到了学校,大冷的天她都觉得出了一脑门的汗——紧张的。

坐到办公室,她才发现,好几个同事的办公桌上都多了一个饭盒,都是家里离着远的,看着这大雪带了饭来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丢脸

十一点的时候,几个老师的饭盒就把炉子上都摆满了。

林彤从自己的包里掏出饭盒和馒头,也不着急,等着别人先热,不大一会,办公室里就飘着阵阵饭菜的味道,大家带的都是些土地丝、萝卜丝之类的,就连白菜都少,空气不是太好。

林彤就去走廊里站了一会,她刚走出办公室,一个中年女老师就回头和另一位女教师说起她来,“…听没听说?她家里出了些事,好像是说她娘家哥哥是特务,连累的她男人要退伍了。”

另一个女教师说:“怎么没听说,你说说,看着她挺好的个人,没想到,竟然有那样一个哥哥。”

“可不是咋的,真让人想不到。”

办公室的门开着,屋子里的议论声响起,林彤都听见了。

办公室里没有几个老师,有老师跟着一起议论,还有的并不吭声。林彤来到这里工作快两年了,和大多数老师关系处的还可以,大家虽然议论,却没有说她什么难听的话。

林彤转头趴在走廊的窗台上,想着昨天二哥写来的信。

徐凤芝竟然带了两个孩子回了老家。

她不得意老太太,老太太也不喜欢她,之前徐振华接她的时候曾经问过是否要回去看看,被她拒绝了,还说过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老太太。

可不过几个月,她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从一个落魄的离家出走的女人,变成了一个身份高贵的王家大女儿。

性格扭曲了的人,是很可怕的,她认祖归宗之后,第一件事竟然是带着孩子回家去炫耀…

也不知道她和老太太是怎么说的,可能她那种瞧不起人,洋洋得意的作派把老太太惹急眼了,老太太竟然当着家里人的面,说出了“你再得意也是我肚子里生出来的”的话。

上次来人之后,大家都以为徐大姐是徐家的养女。

就连徐凤芝也是这样认为的。

她被人找到,说她是王家的大小姐,带着她去了首都。

她当初是半信半疑的,可来人却说出她身上的胎记,还说徐老太太已经承认了,她就相信了。她一个啥都没有的女人,也没有被人所图谋的地方。

所以听到老太太的话她只是冷笑,“你不过是看我如今有钱了就想冒充我的亲娘,我告诉你,我亲娘早死了。”

她进了首都,在一栋非常气派的大宅子里见到了一个眉目冷竣的老头,说是她的亲爹。

当时她真的是又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这家里一看就是有钱有势的,从此她和孩子就可以鲤鱼跳龙门,从此过上人上人的生活,比那林彤还要好上不知多少倍的生活。

害怕的是万一这家人弄错了,她就又要被打进尘埃,而且这次她和林彤翻了脸,怕是她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管她了。她的心一直忐忑不安着。

王家老爷子看到她,眼神很是复杂的问她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徐大姐听过找她的人说她是王老爷子把她寄养在徐家的,因此有些怯懦的说了,王老爷子沉默了半天没有说话,最后叫了人进来,“这是你大姐,把她的生活安排好了,看是想做生意多给些钱,还是想找个工作。”

那人恭敬的答应了,带了她出去。

徐凤芝有些懵,这样就完事了?这个爹好像不太得意她!

王家的大弟弟给她介绍了下家里的情况,她听了才知道她那个便宜爹,竟然还是个大人物,她兴奋的好几天没睡着觉。

想着新认的大弟弟说的,“你是我王家的女儿,是我的大姐,以前不知道有你这个人,让你受苦了…现在好了,你来了首都,以后日子就好了”的话,她就知道,她的苦日子到头了。

徐凤芝从此就带着孩子在首都住下了。

王家给她买了房子,安排了不错的工作,两个孩子也都进了不错的学校上学,又给她了一大笔钱。

只是王老爷子好像不太喜欢她似的,只让她一个月带孩子回去一回,全家聚在一起吃顿饭,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徐凤芝能看得出,家里里的老太太很不喜欢她,弟、妹和侄儿侄女们对她都有些瞧不起,她并不在意,她以前不也一样被人瞧不起?那时候她可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可自打来了首都,吃穿住用都是以往从没有过的,除了老宅的那些人,其他的人,看她穿的好,家里有钱,哪个不巴结着她?她一直被人看低,一直自卑的心就慢慢的复活了。

这才有了她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显摆的事。

她说了,这叫衣锦还乡。戏词上都是这么唱的。

可老太太不知道抽了什么疯,可能是太嫉妒她有了好身份,嫉妒她有钱,老太太竟然一口咬定是她的亲生母亲,骂她不孝,还说她是白眼狼,早知道当初生下来就把她扔山上去…

这样一吵,村子里的人就都知道了。

村子里有几位年纪大的老人也出来帮老太太说话,说老太太嫁过来的时候是寡妇再醮,是带着她嫁进村里,嫁进徐家的,只不过后来出了些事,徐家就求了村子里这些知道的,让他们不再提这件事…

说的有鼻子有眼的,闹闹哄哄的。

徐凤芝当然不信。

林彤也不相信。

如果真是带进来的,为什么村子里一点闲言碎语都没有?

可老太太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只是为了隔应徐凤芝吗?你是我生的,你这样对我就是不孝,就该天打雷劈。

如果是养女,这样对待她林彤还觉得有可能?可亲生女儿,这样对待林彤就想不通为什么了?

这事传的沸沸扬扬的,徐家成了全村,甚至附近几个村子里的笑料,走到哪都能听到有人在议论徐家的事。

出了这么大的事,徐家竟然没有一个人写信告诉她,还是二哥在信里写了这些事…

林彤叹了口气,这老太太和徐凤芝,就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这件事,她听了都觉得丢脸,好像老太太赖上这个女儿,就是因为她现在有钱了似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 干部

林彤生了一会气也就放下了,徐家既然没有来信说这件事,她也就没写信去问,干脆装不知道。心里却对徐凤芝的行为很是鄙视,典型的小人得志。

她要不去挑衅,老太太也不会一气之下说她是自己嫁进徐家之前生的…

至于她的真正出身,是不是老太太生的?她根本没放在心里。就是徐家亲生的,就冲她这样的人品,以后自己也不会再和她来往。

王老师走过来,看到她倚着窗户往外看,就过来搭了两句话,“今年的雪好像比往年的都大。”

“以前我没来不知道,不过比去年的雪是大一些。”林彤说完问她:“你快生了吧?不准备休息?”

王老师就是那个怀孕八个多月的女老师,她笑道:“还有半个月就放假了,不休了。”

林彤的月份比她还小一个月呢,两个人怀孕以后经常说些孩子的事,关系倒挺亲近的,王老师就问她:“刚才想什么呢?是不是担心你爱人?”

林彤回过头,笑了笑,“是啊,有些担心他,也不知道我生孩子的时候他能不能回来。”

至于危险不危险的,别人不知道,她也不想提了让大家都为她担着心。

“放心吧,你家那位那么心疼你,肯定会赶回来的。”王老师捂着嘴笑道。

林彤笑了笑,之前她不舒服的时候,徐振华会让她请假休息,也不知道谁开玩笑说起来,他疼媳妇,大家就传开了。

王老师见她今天兴致不高,说了两句话就进了办公室。

林彤站了一会,进去后也掏出自己带的饭来,馒头是用笼屉布包着的,已经是冰凉的,可热的时候不能用布包着,她就把装了炒萝卜的饭盒打开,把馒头放到盒盖上,虽然两边都露出将近一半,可好歹能放到炉子上加热。

已经是快到放学的时候,有个男老师看到她也带饭了,就招呼她:“我的饭热好了,你把你的放炉子上吧!”

王老师就有些诧异,“你也带饭了?中午不回家了呗!”

林彤嗯了一声,“路上都是雪不好走,我就带了饭在这儿吃。”

王老师说:“那你中午连躺都不能躺了,这一天下来,腿还不得控肿了啊!”

林彤的腿脚并没有肿,她也不知道还会有这种情况,她低头看看,语气就有些犹豫,“不会吧!我现在腿并没有肿啊?”

王老师拍了拍自己腿,“可能是你瘦的事吧!我的腿就早就开始肿了,现在我讲课都不敢总站着了。”

学校里没有分科,小学班主任又要教数学又要教语文。王老师是班主任,站着讲课的时间就多。

林彤觉得,可能是自己的课很少,站的时间也短,才没有她的感觉那么深刻吧!

林彤端了饭盒过去,先把萝卜丝和馒头放上,另一个没地方,她干脆放到了炒萝卜丝的上面。

“林老师还带了两个菜啊?你家可真有钱,真不愧是当干部的。那个是什么?打开让我们也看看呗?”这玩笑声倒让林彤有些意外。

这位老师比自己早一年进学校,平时挺争强好胜的,看到学校的领导对她很照顾,就有些不满,经常在背后发些牢骚,但从没当着她的面阴阳怪气过。

这话让人听了不能不多想,当干部就有钱,这钱怎么来的真是个问题。

林彤瞥了她一眼,大大方方的道:“是啊,我和我儿子两个人,更何况我一个人就要吃两个人的饭,当然要带两个菜啊!这和有钱没钱,当没当干部有什么关系?”

王老师的爱人在镇政府上班,也是干部,听了这话就觉得别扭,“就是,有钱没钱和当不当干部有什么关系?我看现在要说有钱的,还得数那些个体户,他们才是最有钱的呢!”

另外几个老师也看了那人一眼,眼里都流露出不解和不以为然。

那位苏老师脸一红,她忘了,这办公室里,大部分人的爱人都是干部,无非是大干部小干部,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干部,她这一句话把人都给得罪了。

林彤大声嘟呶道:“就是啊,你自己的爱人不也是干部?”

王老师附和道:“是啊是啊,你上回还说,你哥哥嫂子都是干部,你爸是老干部呢!”

其实这年代,只要在各行政机关单位上班的都是干部,哪怕你只是最普通的职工也是干部。

苏老师怔了怔,上回国庆节,单位搞了一次活动,大家聚在一起吃了顿饭,她喝了点酒,听到那些人你说她丈夫是副科级,她说你爱人是什么厂长的,她听了怕丢人,就吹了牛,反正除了她丈夫是供销社的一个小头头外,她娘家人是干什么的,别人也不知道,谁还能真去她老家调查去不成?

她那是酒后吹的牛,要是她们不提,她几乎都要忘了。

这就尴尬了。

她讪讪的笑了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干部工资高…我们家三口人也就炒一个菜,哪舍得做两个菜啊!”又把话题扯到了她带两个菜上。

林彤瞄了她一眼,慢条斯理的道:“你那是会过日子,钱都攒着了,不像我,带着孩子嘴馋,把钱都花到吃上面了。”

大家都知道林彤这是胡说八道,要说穿,这学校的老师,哪个也没有她穿的好,穿的漂亮,衣服多!

苏老师可能觉得抓着她话把了,眼睛一亮,刚要说话,林彤又说道:“幸亏我还会写点东西赚点稿费,要不然,让我天天就穿一件衣服来上班,我可受不了。我这个人啊,没别的爱好,就是爱好个吃和穿的。”

一下把苏老师的话怼到嘴里了。

王老师笑眯眯的道:“对了,我也就爱这两样。你说以前没条件,没得说,现在日子好过些了,咱们再不吃点穿点的,等老了肯定得后悔——这辈子过的太亏了。”

林彤赞赏的看着她,这位苏老师就爱攒钱,一年恨不得就一个季节,自打学校统一做了一套西服,她恨不得天天都穿。

两个孕妇一唱一和的,又没出言讽刺,倒让苏老师的话说不下去了。心里不由暗暗后悔,不该听了那马大姐的挑唆给林彤难堪,现在没给成人家难堪,难堪的变成了自己。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一会阴一会阳

徐念放了学去办公室找她,这孩子嘴甜,一进去就挨着叫人,叫了一圈,依到她身边,“妈妈,我饿了,能吃饭了吗。”

教室里留下的几个老师都已经端了饭盒围在炉子旁边吃饭。

林彤看那个苏老师一边吃饭,一边抻着脖子看别人都带的什么饭?

想了想,她拿了毛巾垫着隔热,端了饭盒干脆去小念的教室去吃饭。

她不过带了两个菜就惹来这一通闲言,要是看到她带的是肉,还不知道怎么编排她呢!

小念的教室里,有两个学生也带了饭,他们都是离家远的村子里的孩子,走回家要四、五十分钟,看到林彤,两个孩子就站起来说了声“林老师好!”

林彤笑着把饭盒放到桌子上,“怎么这么快就热好饭了?”

“饿了,热了热就吃了。”大一些的男孩子挠了挠头,他急着吃饭,饭菜还没热透,不过他饿得也顾不得了。

“这天冷,可不能着急吃凉的,到时候胃该疼了。”林彤过去看了一眼,两个孩子一个带的土豆丝,一个带的炖酸菜。

说话的就是带土豆丝的这个,就剩个底了,另一个看来是刚吃,酸菜汤还热乎着。

林彤和小念坐下,打开装炒羊肉的饭盆盖,拔了一些出来,让小念送过去给同学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