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嘛,肯定都喜欢这些体育运动,看他这么高兴,林彤就给他鼓劲,“我们小念真棒,第一次就入选上了校队!”

徐念仰着头笑嘻嘻。

他年纪要比同龄孩子小,身高上没有优势,老师一是看他的潜力,二肯定是卖林彤的面子,都是同校老师家的子女,还不兴照顾一下啊!

吃完饭,小念就跑过和妹妹玩,妮妮睡醒了,小手有力的挥舞着,小腿蹬着想要人抱。

小念想抱妹妹,可妈妈和姥姥都不让,正好屋里没人,他回头偷摸的瞅了一眼,伸手去抱妹妹,他学着姥姥的样,小心翼翼的托起妹妹的头,另一只手托着妹妹的屁股,刚抱起来,就听到一声惊讶,“哎呀小念你怎么能抱妹妹啊?不行不行,你太小了抱不了,赶紧放下放下。”

随着声音过来的是武文华,林彤听到声音放下筷子跟进屋,正好看到武文华一惊一乍的过去把孩子抱过来,小念双手垂着,有些沮丧的低着头。

武文华抱过孩子才松了口气,说小念,“妹妹妹还小,等大一些了你再抱啊!”

徐念抬头看到妈妈,就委屈的撅起小嘴,嘀咕道:“我喜欢妹妹…”

林彤走过去,朝他伸手,“过来儿子,妈妈抱抱。”

小念小脸微红,嘴角往上,一步步的挪过来,“我都长大了,妹妹是小孩。”意思是他长大了不用人抱了,而妹妹小,才需要抱。

林彤抱住他,问他:“你想抱妹妹?”

小念嗯了一声,又有些泄气,“你们都不让。我会抱妹妹,我都看你们怎么抱了。”

林彤笑道:“不让你抱,是因为你小,怕你抱不动妹妹摔了她,她才三个多月,要是摔了得多疼啊!她又不懂事,除了哭连话都说不出来,多可怜啊?你说是不是?”

徐念想了想那场景,无奈的点点头,“那我什么时候才可以抱她啊!”

林彤又道:“如果你想抱,在妈妈或姥姥面前可以抱一下,但不能自己偷着抱她,有妈妈和姥姥在,会小心护着你,不会让你们摔到的。”

徐念一听高兴了,咧嘴道:“妈妈,快,让我抱,让我抱妹妹——”说着小手伸着直往妹妹那边够。

武文华有些担心的道:“林彤,这能行吗?”

之前不让小念抱,是因为孩子太小,本就是早产,比别的孩子小不少,身体那么软,哪敢让他抱啊!别说是他,就是来了外人,林彤也是不让他们抱的。

可小念喜欢妹妹,而且小妮妮已经过了百天了,虽然还是比别的孩子小了些,可身体却硬实多了,脖子也能立起来了,只要小心些,有大人看护不会出问题的。总不让他抱,他心里会更惦记,还会很伤心:为什么不让我抱妹妹?

“没事,有大人看着。”林彤放下小念,示意嫂子把妮妮递给他怀里,小念高兴的两眼都放光,小手迫不及待的伸出去,林彤就在旁边指点着,“妹妹现在小,骨头还没长成,你要这样…托着她的腰,这只手这样…护着点她的脖子,妹妹毕竟比别的孩子要小一些,我们也就要更小心一些…对,就是这样,小念真棒,都能抱妹妹了,哎呀看妹妹高兴的…”

小念抱着小妮妮,身体一动不敢动,像抱了个稀世珍宝一样小心着,不大一会就喊道:“妈妈,你快把妹妹接过去,我要抱不动了。”这样僵硬着身体,谁也受不了。

林彤接过女儿,“哎呀妮妮这么高兴让哥哥抱啊,可是哥哥也还小,等哥哥再长大一些,就可以每天都抱一会妮妮了,好不好啊?”

小念高兴的围着她转,小脑袋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对啊对啊,等哥哥再大一点,天天抱妹妹玩。”

林彤把孩子放下,小念就去握着她的小手和她玩,林彤笑吟吟的看着,武文华看了一会儿,悄悄的退出去,和老太太感叹道:“林彤真是个好妈妈!”

徐晓婉笑的很温婉,“她啊,就是喜欢孩子,心善良。善良才会对孩子好。”

二人都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啊,心底但凡不善良,也不会对继子这样,视如已出。

林彤从里屋出来,武文华说她:“看着隔壁那女人了吗?”

她点点头,“上午回来的时候看着了,不过没打招呼。”

武文华就有些感慨的道:“这什么事啊?你说她也好意思回来?我寻思着,都是邻居了,跟她打声招呼,过去帮帮忙吧,还爱搭不稀理的,你说说,哪有这样的啊?”

老太太道:“我也寻思去帮忙来着,人家也没稀嘞我。”

武文华摇着头道:“这点面子上的事都不愿意做,真是,哎,怎么就让那姓李的来当这个代理团长了呢?还不如原来何副团长呢!”

这事再说也没用,林彤没说话,听到她凑近了些,低声问:“听说了吗?之前传的沸沸扬扬的,说是她未婚先孕,在军分区那边名声可臭呢!不过,听说那孩子流了,反正不管咋样,这调查就不了了知了。你们说,能不能是那位,为了逃避调查特意做的?”

孩子没了就说不清到底怀了几个月,说人家未婚先孕得拿出证据来,也许人家瞅着月份大,其实只是因为营养好?没了孩子,查也查不出什么123,李志刚的前途也不会因为几句谣言就被破坏,而且,他有蒋副司令做靠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种小事根本扳不倒他…

林彤下意识的打了个冷战,要真是这样,那这李志刚可真是狠人!

蒋文清呢?知道孩子没了是人为的吗?还是说,她也赞同这件事?

林彤更加觉得,这样的人一定要离远远的。

不用她嘱咐,徐晓婉脑子里转了一圈也想明白了,她脸色不太好看,喃喃道:“要真这样,这也太可怕了。小彤啊,你以后在外面可得小心着些。”

“妈,你放心,振华还在前线呢,他们不敢。”

武文华也宽慰了老太太几句,“是啊,现在国家对上前线的那些军人都特重视,他们绝对不敢就是了。”顶多说点难听的话,就当听不见呗!

还有一句话武文华没说,如果徐振华牺牲在前线,刚开始他们不会做啥,烈士家属嘛,可过个几年,这事淡了,可就不好说了,不明能着总能阴着来的。

那时候,才是真正防着那俩口子的时候。

不过这话她不能说,但她想,以林彤的聪明劲肯定能懂。

林彤确实懂,但她不能往那上面想,好像想一想就会心疼的要命,她只盼着他能平安的回来,哪怕是丢只胳膊断条腿,她也能接受,只要能保住命…

可她一丁点这种想法都不敢透露,每天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的哭一会,再坚强起来,她不能给家里人留下一丁点的阴影和不安。

蒋文清搬过来没几天,就拢了几个平时和林彤一般的家属围着她转,甚至于和林彤还算不错的杨嫂,现在看了她也只是匆匆打个招呼就走,好像她身上有什么脏东西让她唯恐避之不及。

林彤知道,她们是怕和自己走得近了,得罪了蒋文清。

她已经听王雅君说过了,蒋文清私下里说了,她和林彤不对付,她不喜欢林彤。

这话什么意思?她又是当着谁说的?怎么传出来的?

想也知道,她是故意说给这些人听的。

而且,蒋文清来到一团没多久,李志刚就说江大姐常年在江城照顾孩子,这个作坊的管事之名名不符实,建议另选有能力的人管理。

当时就有几个人附和,并提议让蒋文清管理,政委一听就知道什么意思,李志刚强势,他又是快转业的人,也没必要和他争执这个,所以这事进行的很顺利。

而蒋文清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之前没有在作坊干活的几个家属都吸纳了进去,然后过了几天又借口人员太多,把包括王雅君在内的几个和林彤还算不错的家属给裁掉。

这就是她给林彤的第一个下马威!

第四百零四章 翅膀

蒋文清其实是个聪明人,她从搬进家属院起,就以一种团长夫人的姿态睥睨众人,对林彤更是视而不见。

而林彤呢,向来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不搭理我,我正好也不想理你。

而因为徐振华去了前线,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这里,李志刚特意告诫过她,“不许招惹林彤,最起码现在不许。”

就是他受了那人的嘱托要难为人,也得过了这些日子。

不过,蒋文清是谁啊,不为难她,为难和她走得近的总行吧!也让他们知道知道,如今一团是谁在当家作主。

武文华一直自己做些小买卖,她管不到,王雅君就成了她第一个开刀的对象,谁让她和林彤关系好呢!

林彤知道王雅君的工作没了,就说她:“这回专心在家带孩子吧!”

王雅君气的推她,“你还说,不都是因为你。我不管,反正你也要帮我想个主意,小倩上托儿所了,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团里的托儿所,有两个家属帮着看孩子,而三岁到六岁的孩子都可以送过去。不过,团里一共就这些人,这么大的孩子也不多,两个老师也能看得过来,工资还不少拿,比点心作坊里轻闲多了。

林彤斜睨着她,“你白干那么长时间了,你看人家杨嫂,学会了炸麻花,那大麻花卖的多好!”

武文华在一旁吱着瓜子看热闹,“实是不行跟我收山货去呗!这马上就要到日子了,多了不多,这一春天一秋天,保你比在作坊里赚的还要多,就是辛苦些呗!”

“辛苦我倒不怕,咱也不是啥娇贵人。不过,收山货还是免了吧,我看你一到日子忙的家都顾不上回,小倩这里没人照顾可不行。”总不能为了自己挣钱把孩子交给崔家让老太太帮着带吧,这可不是有急事,几天的事。何况小倩还小,白天上托儿所,晚上却还要找妈妈的。

王雅君问林彤,“嫂子你是啥意思,让我出去卖点心吗?这主意好倒是好,我一个人能做多少啊?费事不说,无论品种还是价钱,都争不过人家作坊里啊!”

再说,毕竟是军属,跟部队的作坊争,她也拉不下那个脸来,要是男人知道了肯定也不能同意。

林彤拄着下巴道:“那你不卖点心,卖点别的也行啊!你不就是想要自己挣钱,不想在家呆着吗?”

王雅君说起这事还有些扭捏,“这二年我上班挣钱,不用花他的钱,我觉得跟他说话都有底气了。再说,两个人挣钱这日子也过的宽裕些不是?”

这倒是真的。

她能这么想,林彤还是挺欣慰的。

“那你是啥意思?想自己做吃的卖还是想上货去卖?”林彤说:“我倒知道些吃的做法,就是可能会很辛苦。”

“吃苦怕啥?谁傻啊放着钱不挣在那干看着?”

好吧,算她没说。

王雅君看看时间,“我得接孩子去了,嫂子,我这事你给你放心里啊,回头想好了告诉我。”

林彤答应了,“你有啥主意就说出来大家合计合计。”

王雅君从林彤家出来,正好碰上蒋文清去买了块拎回来,她想到自己好好的活就因为这个女人一句话就没了,心里憋了一肚皮的气,也知道她和林彤交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溜着这位,因此只是皮笑肉不笑的说了句“买肉了”,就从她身边走过去了。

蒋文清皱着眉看了她的背影一眼,你个小连长媳妇跟我傲啥呢?你男人的前程可在我男人手心里捏着呢?不知道啊?

晚上回家就跟李志刚告状,李志刚这段日子忙的是焦头烂额,管理一个团能和管理一个连一个营是一回事吗?

他不耐烦的道:“那方大勇这两年干的不错,这回提副营就有他,你要是看不上他媳妇,远着点就是了,那团里那么多家属,我就没听说你看上哪个的?”

蒋文清被他噎了一下不愿意了,当初你哄我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嫌我烦了?她又气又急的哭道:“李志刚你有没有良心?要不是我,你不过就是个小连长,说不定现在回家种地去了你!你现在有本事了,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我不过跟你念叨几句,你不安慰我,反而这么说我,你什么意思啊你?”

李志刚最烦的就是蒋文清说的那句“要不是我,你怎么怎么”,好像他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只有仗着妻子和岳家才走到今天这步的。

他沉垂着头,就像林彤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蒋副司令退了,但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团长能撼动的,他现在刚靠上的这个靠山,还不知道稳不稳呢,他并不敢得罪了她和她的父亲。

他这样低头沉默,就表示很不高兴,蒋文清看了心里腻歪,你又不是女人,弄出这副受气小媳妇样给谁看啊?她摔摔打打,嘴里不高兴的嘀咕着,并没有看到,李志刚在她背后那沉阴着的双眼。

除了王雅君离开作坊的事,蒋文清倒也没做啥出格的事,不过和林彤就是互相不搭理。

徐晓婉见天暖和了,白天会抱着小妮妮出去晒太阳,不过除了在自家院子里,就是去武文华家院子里,一边和崔家老太太说着话哄着孩子,忙忙碌碌的倒也这寂寞。

今年徐振华不在家,林彤身体弱,老太太要看孩子,武文华就和王雅君商量着帮她把地翻了,等种菜的时候帮她一块种上。

其实依林彤的意思,是不想种了,不一定她们啥时候就搬走了,还要麻烦他们,自己心里也过不去。这可不是刚来的时候,她不会也能在旁边跟着一起干,现在的她,真的不适合做体力劳动。

徐晓婉不同意,“不种菜到了夏天吃啥?秋天不晒干菜了?还能都等着你二嫂给你邮?”她要在家的时候可以多切些菜晒,她不在,二儿媳妇那么忙,她也不好意思说“你多晒点菜,我们冬天的菜你们给包了”的话啊!

“再说,你回来送奶以后,我过去就把菜种了,要不早晚也行,也不耽误啥功夫,真要搬走,那菜地就给他们两家吃呗,也不亏。”

林彤反正是不想动。

“那你们随便吧,我就是怕你们累着嘛!”她摊摊手,既然这样她就不管了。

徐晓婉嘀咕道:“以前你可勤快了,不像现在,就干眼摸前这点事。”林彤听了直笑,“谁有钱了还愿意出力种地啊!种地为了啥啊,不就是为了挣钱,种菜不是为了省钱不用买?我有钱不怕花,当然不想自己出力。”

徐晓婉看着她直啧啧,“说的好听,前两年不种地,你光有钱有啥用?买都没处买去!”

林彤抱着母亲的胳膊道:“你也说是前两年嘛!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还不成嘛,我是心疼你,怕你累着。”

徐晓婉拍着她的手:“妈干了一辈子活,这点小活不算啥,何况累人的铲地、备垄这些她们都帮着干了,我也就种个菜,除个草啥的,还有她们帮着,不累人!”

林彤就放开不管了,她给王雅君这些日子想了好几个主意,什么卖面条,卖馄饨,像二嫂一样在火车站附近摆摊,啥好卖卖啥,可王雅君都不太想做。

这个星期日,她就和王雅君出去逛街,自打她生了孩子,除了家里就是上下班,也就是那天去苏老师家算是出去串了个门,这还是第一次逛。

看到街边摆摊的很热闹,她有些惊讶的道:“我才几个月没出来,没想到现在摆摊的这么多了。”怪不得王雅君她们不嫌当个个体户不好呢!

“你不知道吧,现在鼓励干个体呢!”王雅君说着不知道从哪听来的小道消息,“听说好多地方都已经开始建农贸市场了,也不知道咱们这里能不能建?”

不仅如此,去年电视机票还很紧俏,今年竟然放开了,想买只要预定等上三个月就有货,而且想买冰箱和洗衣机都可以定货,好像经济形势一下子提高了不下一个档次。

林彤很是疑惑,不过她身处小镇,许多事接触的少,也无从判断。

但她觉得,肯定有一只蝴蝶的翅膀在煽动着,只是不知道这是好还是坏?

不过老百姓现在的思想比前两年解放了不少,生活也好了不少,应该没什么坏处吧!

林彤想了想,“要是这样,你不如打听一下,市场建不建?什么时候建?是卖还是租?”有了市场,管理就会规范,人流也会慢慢增加。

王雅君道:“我也是这样打算的。不过,这都是没影的事儿呢,现在咱们先看看,到底干些啥吧!”

林彤想了想,“要不,你上衣服卖?我看咱们这儿的衣服款式挺一般的,要是能从特区上货,肯定好卖。而且,你也可以搞批发,往江城,往各县市里批。”

“呵呵,你想的倒是好,我得有那些钱啊!那得多少钱啊?再说了,我也没那眼光,不行,这个我可干不了。”要是没钱林彤倒可以借给她,可她说没眼光,这事她就帮不了她了。

逛了一大圈,林彤看的越多心惊,不过半年的时间,这些商品竟然一下子丰富了许多,很多东西虽然粗糙但有着后世的影子。

也许,有一个和她一样的,从后世来的人,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林彤这么一想,不禁有些汗颜,她这个同样来自几十年后的人,光想着怎么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跟这位一比,也太没有雄心大志了。

第四百零五章 平反

转眼就到了六月末,徐振华只在刚到前线时来过一封信,除此这之外,几个月都没有动静。

而前线也正式开战,这是为了国家而战,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前线的战报,而军分区对这几位奔赴前线的英雄的家属也颇多关注,这让李志刚又惊喜又是苦恼。

惊喜是因为林彤在,所以军分区格外对一团关注;而苦恼是因为,这种关注在,他一时半会儿的没法对林彤做些什么,他这个团长是因为什么上任的,他记得格外清楚,若再一点动作没有,他怕他屁股底下的位置不稳。

林彤可不知道,自己被人给惦记上了,为了第一时间知道前线的情况,她特意买了电视机回来,家里收音机也时刻放着,学校里的报纸她每期都不落。

可是她这心里,却始终没办法安稳,好几次她都去邮局,想给老将军打电话问问情况,他虽然退休了可也比自己知道的消息多吧!

可几次都到了邮局门口,却又退了回去,老将军身体不好,她不能再拿这些烦心事来扰他。

不过,焦急中伴着的好事是,原本徐振华走之前就说的,三哥平反的事就要落实下来,可直到六月,她们才迟迟收到消息。

徐晓婉听到信儿以后嚎啕大哭,她就说,她的儿子,怎么也不可能是什么特务,绝不可能叛国,现在终于平反了,他儿子不仅不是特务,还立了大功…

可是,儿子如今在哪儿啊?

当初的消息可是说,他被击毙了的。

林彤也泪流满面,一年了,三哥的事终于解决了,她也算不负三哥所托,现在,她也该去给三哥送信儿了。

她擦了眼泪,过去西屋安慰母亲,“妈,别哭了,三哥的事终于水落石出了,你也该高兴才是。”

徐晓婉哭道:“我高兴,我高兴啊!可是,老三现在在哪啊?上回有人说他已经…”老太太说不下去了,要是真那样,他儿子死的多冤啊!

“妈,我知道我三哥在哪。”

一句话如石破惊天,老太太脸上还挂着泪,震惊的看着她,“你,你怎么会知道你三哥在哪啊?”

三哥的事都过去了,现在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了,“去年秋天我回家之前,刚去见过我三哥。”

徐晓婉又惊又喜,抓着他的胳膊问:“真的?你三哥好好的活着?”

林彤哭笑不得,却也理解母亲的激动,“真的,我三哥好好的活着呢。”她犹豫了一下,“我得过去一趟找他,他现在躲在省城附近…”

可她要走,就得好几天,孩子怎么办?难不成这么小就给她把奶断了不成?

林彤有些为难,要不抱着孩子?可还是这句话,她这么小,火车上人来人往的空气不好,路途遥远还要倒车,她真心不放心。

徐晓婉听到三儿子就住在省城附近,抹了把泪道:“你不能去,妮妮太小折腾不起,还是我去吧!”

林彤不放心,她一辈子就没出过门,万一走丢了怎么办?“这样吧,我给我二哥打个电话,让他去找。”

徐晓婉心里惦记着儿子,可就像林彤说的,她要去,不如让老二去。

林彤这里离不开她,而儿子那里,已经那么久没见了,就多等几天吧,只要知道他一切都安好,她这心里也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林彤看时间还早,就特意跑了趟邮局,在人家下班之前终于接通了电话,徐胜利一听要找她二哥的,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放心吧,晚上肯定给你通知到,明早上让他八点钟我们单位上班就来等你的电话。”

林彤又嘱咐了几句才撂下电话,跟工作人员说了几句感谢的好话才回家。

一进屋,好几个熟悉的家属都在家里坐着呢,徐晓婉喜气洋洋的和大家伙唠着嗑。

武文华笑道:“听说你三哥是被冤枉的,平反了,大家伙都替你们家高兴呢!”

刚才徐晓婉的哭声太大,把大家都吓坏了,这大夏天的开着窗,谁家声音稍大些,恨不得后趟房住着的都能听到,这么一会消息就传遍了也是正常的。

林彤也很高兴,“今天大家就都留下吃饭吧,庆祝一下我三哥平反。”

不仅平反了,而且让他马上回原部队报道。

说实在的,林彤家的生活水平,在家属院都有名,她一留饭,大家都很高兴,倒是武文华和王雅君这平时关系特好的道:“哎呀都这个点了,留啥饭啊,回家吃一口得了。”

二人这样说,别人也不好意思留下了。

其实要是搁前几个月,她们也不敢和林彤走这样近,她和蒋文清明显不对付嘛!

一个前团长夫人,一个现团长夫人,她们得罪谁都不好,近了谁也不好。

不过,这几个月,全团人家都在关注前线,林彤这里,军分区已经说了好几次让团里有事多多照顾,有解决不了的困难直管提,她们要还看不出停,那不成傻瓜了嘛!

所以听说林彤的三哥平安无事,反而可以回原部队报道,她们借此机会来庆贺,也是想重新和她走动。

林彤倒不在意这些,这些人之前也没做的特明显,要是她也会这么选,谁敢得罪现任领导?

所以她看到这些人才会说请大家吃饭。

等人都散了,武文华嗔怪道:“你就是好脾气,她们一来就要请她们吃饭,忘了之前她们都是怎么做的了。”

林彤笑笑,“这是正常的,在李志刚手下工作,和我走近了也不走,我理解。再说,她们也没说过做过什么过份的,和那几个还不一样。”

那几个,说的就是和蒋文清特别交好,恨不得要和她穿一条裤子的三个家属。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不是说说的,那三个原本就是林彤远着的,没巴结上她,现在有了蒋文清,立刻就巴上前,而蒋文清也需要有人当她的枪使,因而一拍即合。

王雅君留下是有话要说的,“嫂子,我想在学校跟前开个小卖铺,你看怎么样?”

林彤有些意外,“开小卖铺?这可是好事啊!”

她出了好多主意,不过她自己不适合做什么买卖,想的无非就是知道的那些,王雅君孩子小,很多生意不适合,本来她说了要去打听在新建的市场里租个摊位的,不知道为什么改变了想法?

不过,林彤觉得,与其在市场里摆摊,真不如开商店。

“这主意好?你怎么想到的?”

王雅君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看供销社里现在买糖果买吃的小孩真不少才想到的,而且这学校附近住着的居民也不少…”

大家都觉得她这个主意好。

王雅君就有些吞吞吐吐的,林彤为她高兴,但她的心思还放在三哥那事上,就没注意到她的异常,反倒是武文华看的着急,“你有什么事就痛快说?这爽利人变的磨叽真让人受不了。”

林彤这才注意到她的犹豫,略一想就知道了,开小卖铺是件好事,肯定会挣钱,可为什么整个镇上也没几家呢?就是因为本钱也小,王雅君虽然看好这个项目,可她手里并没有什么钱,她要真想干,肯定是想冲她们借钱的。

林彤不反对借钱给别人,只要是正当的事,她都支持,“是不是钱不够?没关系,我手里有些钱,我先借给你就是了。”

武文华根本没想到借钱的事,听她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想到当初她的生意也是问林彤借的钱,她就拍了自己的前额一下,“瞧我这记性。雅君,我虽然不能和林彤比,不过嫂子两百块钱还是能拿出来的。”

两百块钱,对一般家庭来说就是比巨款了。

两百块钱,能在镇上偏点的地方买个小房子了。

王雅君很感动,她交的这两个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知道她有困难,二话不说就愿意借钱给她,这份情她记在心里了。

“用不了,我打听过了,估计有一二百块钱就够了。”小卖铺就是要少上货勤上货,常捣鼓。

王雅君和二人说着交心的话,“我打听过了,我家那个要是转业,可以转业到女方户口所在地。到地候他就能留在本地,他现在是副营了,他说了,等他再干个几年级别再高些了,就转业到地方去。我就想着,反正也不回他老家,干脆就干大点得了…”她说着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也是知道两位嫂子能帮我,要不然,别说开小卖店了,就是去市场租摊我都不敢想。”

武文华笑道:“咱们这么好的关系不帮你帮谁啊!”

林彤也点头赞同,“这是正事,当然要支持。”

徐晓婉煮了过水面条,夏天吃凉快清爽,林彤和母亲吃完饭,又和母亲各喝了一碗鸡汤补身体,这才抱着妮妮和她说起三哥,“我三哥年纪也不小了,等这次他恢复原职,妈你得催着他让他赶紧结婚吧!”

他这事出的不大不小的,但估计回去后肯定得调动工作部门,倒是再不用担心他出事。

也不知道这一年他是怎么过的?

等林彤跟二哥说起这事,林建国一个大男人竟然在电话那头激动的哭了起来,派出所的那些民警看的目瞪口呆,徐胜利更是吓了一跳,“出了什么事了?是不是振华他…”说到后来他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不敢再往下问下去。

林建国也被他的话吓了一大跳,忙摇了头,用手背随意的抹了把眼泪,“不是不是,不是振华,不是振华。”

徐胜利舒了口气,埋怨道:“没啥大事你哭啥?这么大个男人了,吓死我了。”

林建国不好意思的露出憨笑,“我,我太高兴了,我三弟,他没事了,他平反了,他是被冤枉的。”

别人不知道,可派出所的人是知道的,听到他这么说,原本有些瞧不大起他的也都收了轻视的心。

徐胜利一听也为他高兴,啪的一拍他肩膀,“这是好事,确实值得哭。”

林建国看着他的背影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拿起听筒道:“小彤,二哥让你笑话了。”

林彤嗔道:“二哥说啥呢,我知道以后也跟二哥似的好一顿哭呢!这是好事,有啥笑话的。”然后把要去找人的事跟他说了,“…那地方挺偏的,我也是光听说这地名了,一年了也不知道他还在不在,妮妮还小,我也去不了,咱妈说她要,我不放心,我告诉你地址,二哥你走一趟吧!”

林建国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你放心,我这就收拾东西,一会就走。”

林彤又细细的叮嘱了几句,就怕他人太实在了。

林建国憨是憨,但不傻,而且做事专注,他说:“你告诉咱妈放心,我肯定找着你三哥,把他带回来。”

林彤忙道:“带回来就不用了,让他赶紧回去部队,那边是要紧的,等他忙过一阵再回来看妈就行。”

林建国都答应下来,问民警借了纸笔,一字一字的把林彤说的都记下来。

撂下电话,林彤付了款,邮局里那位熟悉的大姐笑道:“这可真是件大喜事。”

是啊,去年这事闹的沸沸扬扬的,要不是徐振华还在团长那位儿上没动地方,她的日子放是难熬。

从邮局出来,她一眼就看到,苏老师穿着一件短袖衬衫,正和一个男人激烈的争吵着什么?

那个男人,应该是她的丈夫,当初他去过学校一趟,林彤记得是个长得还不错的男人。

她从二人身边走过,苏老师只顾和丈夫吵架了,根本没看到她,她只听到一嘴,什么“不要脸”、“狐狸精”之类的,她嘴角扬起一抹嘲讽的笑容回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