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心里烦着,柳檀云便一边问吕氏多要银子,一边对着柳清风絮叨两句。

没几日,瞧见柳清风听说姓吕的来了,就皱起眉头,柳檀云不由地老怀甚慰,又有些惭愧,心知不该拿了这些话跟柳清风说,于是渐渐的也不敢他提这事,只狮子大开口地问吕氏要银子。

要了两次,吕氏许是怕拿的银子多,被柳孟炎发现;许是被柳孟炎警告过,便不叫吕竹生家的再过来。

如此,日子一晃,便到了七夕。

此时,何征早又回了京里,何夫人也没放何循回来,何老尚书瞧着柳檀云比柳清风、柳绯月还不急,便摇摇头,对柳老太爷道:“云丫头果然是个没心没肺的。”

柳老太爷道:“你身子骨才好一些,就白操心这么多,才多大点人,哪里有什么儿女情长?”

何老尚书闻言,心说也是。

一日,柳老太爷又想起早年跟柳檀云一起钓鱼、烤鱼的事,便与何老尚书领着一群小儿去湖边钓鱼。

此时,湖边水草茂盛,芦苇蒲草慢慢地插在湖边,遮掩着无数水鸟的啼鸣之声。

何役本是不耐烦钓鱼的人,但因怕苗儿鄙夷,又觉心里愧对苗儿,便强忍着跟何老尚书出来,坐在湖边拿着鱼騀出神。

柳檀云领着柳清风钓鱼,忽地,杨从容家过来,悄声道:“姑娘,吕竹生家的来了。”

柳檀云心里微微有些不悦,柳清风听到一个吕字,先叫起来:“不要姓吕的来。”

柳檀云摸了摸柳清风的头,见柳老太爷、柳绯月看过来,便走过去听吕竹生家的这会子说什么。

杨从容家的还没避嫌离开,吕竹生家的便开口道:“姑娘,老爷叫姑娘好生安慰老太爷一些,太夫人只怕不行了。”

柳檀云一愣,眼角瞄见杨从容家的也愣住,心想柳太夫人虽是闲下来就老得快,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要驾鹤西去,忙问:“这话可不能胡说,可是太医说的?”

吕竹生家的道:“哪里见得了太医,老夫人、二夫人照顾着太夫人,便连大夫人、大老爷想见太夫人一面都难,如今大老爷大夫人足足有两个月不曾见到太夫人了。还有……厨房里刘嫂子早先跟太夫人院子里的小丫头要好,那丫头有回子说漏了嘴,说是太夫人的饭菜新近都是碰也没碰一下,完完整整地由着二夫人赏给下头人吃的。”

柳檀云一怔,瞧出吕竹生家的眼皮子乱跳,忙问:“那楚嬷嬷跟颂儿她们呢?可问出话来?”

吕竹生家的道:“早先二夫人说太夫人不喜楚嬷嬷、颂儿赞儿,就将她们都撵出去了。”

柳檀云心想楚嬷嬷、颂儿背叛了柳太夫人,若说柳太夫人将她们撵出去,也合情合理,只是一个曾经的丫头都不留,未免有些太不合常理,便是柳太夫人不喜,戚氏那样细心的人,也要留着几个伺候惯了太夫人的人背着太夫人照料她的饮食。

吕竹生家的又道:“姑娘,大老爷说,太夫人如今有些糊涂,又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若没人给她喂饭,指不定就要饿死……”

柳檀云会意,明白柳孟炎的意思是要她去蘀他告状,说戚氏婆媳有意要弄死了柳太夫人。戚氏等人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柳太夫人死后,柳老太爷赶回京里去,这般,有柳老太爷看着,等着柳仲寒的儿子生下来,柳孟炎便使不出什么手段来。心里也拿不准这事到底是不是柳孟炎自己个琢磨出来的,还是当真有真凭实据。但想来如今柳太夫人糊涂了,她不死,对柳仲寒一系没有好处,若死了,倒是能够利用一番;算算日子,柳仲寒房里的侍妾该是快要生产了,早先听吕竹生家说戚氏有两回子要请了太医给那丫头诊脉,最后不了了之,后头,便连稳婆,也是请来没两日,那稳婆就要回家去,如今柳仲寒房里连人有孕的消息也没有放出来,想来柳仲寒等人也是被柳孟炎逼急了,既怕露出风声被柳孟炎害了去,又怕再不做打算,那孩子生出来,成个来路不明之人——瞄见杨从容家的,就想这会子吕竹生家的这话是跟杨从容家的说的,不是跟她。

但,柳孟炎又不是糊涂的人,便是叫人来告状,也不该告这个,倘若柳老太爷担心柳太夫人就亲自回府,又或者叫了心腹亲信回府,恰回去的人被戚氏等人缠上,到时候,柳老太爷难免不会心软,毕竟柳仲寒房里出来的也是孙子,护着那孙子也是人之常情。若是这般,柳孟炎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蘀戚氏等人搬了救兵回去,坏了自己的计谋。

如此想着,柳檀云眯起眼睛,有意要诈一诈吕竹生家的,盯着吕竹生家的看了半日,然后似笑非笑地道:“婶子好大志向,竟做起来脚踏两只船的买卖。”说着,就冷笑两声。

吕竹生家的一凛,也不敢看柳檀云,干笑道:“姑娘这说的是什么话?小的是从来不做那勾当的。”

柳檀云哼了一声,说道:“婶子趁早自己个说,不然,若是叫我拷问出来……”

吕竹生家的听柳檀云说要拷问,不由地头皮一麻,眼珠子转了转,笑道:“姑娘这话说的,小的当真是听老爷夫人的话来的,你瞧,这是夫人叫捎带给小少爷的衣裳。小的是看着姑娘出生的,姑娘生下来的事,旁人不知,小的是一清二楚的。还没感激姑娘上回子给小的家两个儿子寻的差事,姑娘,咱们过一边说话,夫人还有些悄悄话要跟姑娘说呢。”

柳檀云心知吕竹生家的对上回子她给吕家两个儿子的差事不满意,也知道吕竹生家要说的是什么,无非便是拿了她克死幼弟命里带煞一事说话,有了这么个说辞,随她多好的生辰八字,也能叫一众乐意跟她说亲的人望而却步。心想上辈子从她与骆侯府议亲之后,就不少拿了这事勒索她的人,她还怕这个,于是就淡淡地道:“婶子慎言,婶子家两个儿子可是叫领去江南了,那可是婶子家的两个宝贝,婶子如今这把年纪,可是再生不得儿子了。”

吕竹生家的一愣,只觉得后背出了一层冷汗,见着柳檀云眼中的利芒,不由地想柳檀云这是早有准备的了,早先拿了差事引诱她,就是为了叫她自己上钩,将儿子送到柳檀云手上做人质,干笑了半日,最后轻声说道:“是老夫人叫小的过来说的——但是这衣裳,当真是夫人捎带给小少爷的东西。”

柳檀云笑道:“祖母给了婶子多少银子?老规矩,拿出来吧。”

吕竹生家的忙道:“小的并没有带出来。”

柳檀云静静地道:“限你明日这个时候将银子送来,不然,婶子,若没人给你养老送终,那可就是你自己个造下的孽。”

吕竹生家的见柳檀云脸上冷冰冰的,斜睨向她的眼睛更是叫人不敢直视,顾不得杨从容家的还在一旁,忙跪下道:“姑娘,这回子的事……”

柳檀云笑问:“除了这事,可还有旁的事是我不知道的?”

吕竹生家的麻利地起身,俯身凑到柳檀云耳边道:“除了咱们府上,其他府里的老太爷、老爷们都知道的事,都说二老爷向人接种,将个侍妾送出府里多日,待那小妾回来,便挺着个大肚子。这事大家伙都说的有鼻子有眼,外头的老太爷老爷们都知道,只瞒着咱们府上的老爷。”

柳檀云心想这事定是柳孟炎弄出来的,叫柳家其他族里人都知道柳仲寒那孩子来路不明,虽说柳仲寒没有儿子也不一定就叫旁人家儿子继承了家业,但柳仲寒没有儿子,他们的儿子就有一线机会,这可是鲤鱼跳龙门的大好时机,倘若过继到柳仲寒膝下,不定将来就能袭了国公府。倘若叫一个来路不明的孩子夺了他们家的那一线机会,想来,他们定会心有不甘,不能坐视不管,柳孟炎这是存心要叫柳仲寒的儿子消失。

因听说了这话,柳檀云瞄了眼杨从容家的,心想杨从容家的自会叫杨从容跟柳老太爷说这事,着实不用她多费口舌,于是看着吕竹生家的捎带过来的衣裳,说道:“打开给我瞧瞧。”

吕竹生家的忙打开包袱,将里头的衣裳一件件给柳檀云看。

柳檀云心想指不定这衣裳是哪个送来的,更指不定里头夹带了什么脏东西,便道:“婶子自己给清风吧。”说着,叫人领了柳清风过来。

柳清风过来了,听说是姓吕的给他的,便闹着不肯要,转身就回了湖边看何役脱了鞋子抓螃蟹去。

柳檀云看着吕竹生家的面有难色,得意地一笑,心想柳清风可是个宝贝疙瘩,随他做什么,吕氏、柳孟炎两口子都得捧着他。

吕竹生家的干笑道:“姑娘,小少爷这么着,小的回去不好跟夫人交代。”

柳檀云笑道:“婶子,回去跟母亲说,再不要送了这东西过来,若当真想送,就送真金白银过来,那东西干净。此外,婶子还是快些赶路吧,明日这个时候我若不见婶子回来,就叫人捎信去江南。这山水迢迢的,便是那边出了事,也未可知。”

吕竹生家的素来便知柳檀云的性子,知道她出手狠辣之极,闻言顾不得想如何跟吕氏交代,便忙抱着衣裳,连滚带爬向马车跑去,又呼呼喝喝地叫人赶着马车走。

柳檀云转身见前头柳老太爷回头看她,便对柳老太爷招手,心里想着不知道柳老太爷听说戚氏叫人捎来的话,心里是何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等会要出门,不相信**的草稿箱,还是赶

61猴子称王

 

七月的湖水里,因水藻的滋生,看过去,带着一抹深深的青。湖面上,一群白鹅优哉游哉地游过,不时扑棱翅膀,惊起一片水花。

柳檀云待吕竹生家的走后,回头望了眼兴致极高的众人,见柳绯月、柳清风向她挥手,便也对着他们挥了挥手,听柳老太爷唤她过去,便答应了,瞧见何役当真从湖里抓了螃蟹上来,便与柳绯月一起帮忙,又叫人收拾了鱼虾,随后生火架起锅子来。

等着鱼香从锅子里散发出来,听到何老尚书亲昵地唤她云丫头,不由地眯了眯眼,心想收拾了吕竹生家的,却还有一群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的稳婆媳妇,若等着这群人上门来勒索她,就显得自己太过没用,就如这鱼肉一般,任人宰割。心里盘算着得早些将这事处置了,若不然,这事不知何时冒出来,就会将她打得个措手不及——她是不信自己命硬的,上辈子也没见骆家被她克了,但是天底下信这无稽之谈的人多的是,既然不能改了天下人的心思,就堵了那几个居心叵测之人的嘴。

何老尚书见柳檀云出神,便笑着问:“云丫头做什么呢?可是想循小郎了?”

柳檀云笑道:“我想他做什么?这边好吃好喝的,就叫他在京城里干瞪眼去。”说着,又叫人看着柳清风不许他多吃。

何老尚书虽不吃酒,但瞧着这湖边景致大好,又是大病初愈,也很有两分陶醉,叫人拿了纸笔过来,挥毫洒墨。

众人一直闹到傍晚,待瞧见太阳快要落山了,才又披着夕阳余晖结伴回来。

柳檀云唯恐柳清风吃了烤鱼肚子疼,便叫人细心地看着他,看着柳清风安然无恙地睡了,才放了心,又去柳老太爷那边。

柳老太爷房间外,杨从容、柳思明正在一处悄声说话,杨从容瞧见柳檀云来了,便笑道:“姑娘来了?老太爷正在里头等你呢。”

因柳檀云唯恐柳老太爷醉后出事,每常过来瞧瞧,因此柳老太爷也习惯了叫人等她过来。

柳檀云心想果然柳老太爷是等着她来说话呢,于是便进了屋子里。

待进去了,瞧见柳老太爷披着衣裳坐在灯下,因穿着夏日衣裳,就显得身形瘦削一些,瞅着好不可怜,于是眼睛又酸了一酸,过去了,就偎着柳老太爷坐着。

柳老太爷伸手在她脸上抹了一把,摸到水迹,说道:“我们的大小姐怎就哭了?”

柳檀云头倚在柳老太爷身上,说道:“祖父年纪大了,不好拉下脸来哭,我蘀祖父哭呢。”

柳老太爷哦了一声,然后笑道:“好个贴心的孩儿,也不怪我疼你。”

柳檀云道:“祖父要是能一直疼我那才好。”

柳老太爷扑哧一声笑了,说道:“小东西,难不成你此时贴心,日后就不贴心了?”说着,刮了下柳檀云鼻子。

柳檀云干笑两声,说道:“我有一件事没跟祖父说,倘若说了,兴许祖父就当真不疼我了。”说完,便不再说话。

柳老太爷微微怔住,随即摸着柳檀云头,说道:“胡说些什么话,难不成你这么个小人还背着我做了伤天害理的事?”说完,因想起杨从容所说之话,就忍不住皱起眉头,心想自己个早先不许戚氏叫人来乡下,又不看她的书信,想来这会子戚氏出此下策,定是被柳孟炎逼急了,不然,以戚氏的性子,她哪里肯往自己身上泼脏水。虽气戚氏胆大,但是,倘若当真不回去,虽柳太夫人不会有什么事,但是柳仲寒房里的那孩子恐怕就不好了。

想着,柳老太爷说道:“檀云,你说今日你祖母叫人来说的话……你说祖父该不该回去看看你太太?”原先是打定主意不管,由着柳仲寒、柳孟炎分出高下,如今有个孙子夹在里头,又叫他不忍心的很。

柳檀云说道:“祖父心里觉得该,那就去;若是不该,那就不去。”

柳老太爷笑笑,望着柳檀云,忽地道:“云丫头,你蘀我看看你太太去,你去了,瞧见你太太是个什么模样,回头来跟我说,我也放心……去了,当着你父亲的面,跟你祖母说,你二叔的孩子生下来,男孩就叫清尘,女孩,便由着你二叔起名字。”

柳檀云眼睛微微睁大,从柳老太爷身边起身,望了柳老太爷一眼,嘴角挂着一抹苦笑,心想柳老太爷当真是心软了,但对那没出世的孙子心软,就对她心硬了。

柳老太爷见柳檀云敏感地察觉到什么,忙道:“檀云……”

柳檀云心想柳老太爷本说不管此事,临了,却又要横插一手,依旧是偏向柳仲寒。虽那孩子本就是柳家的,认了他也是人之常情,但这话不该由她来说。她虽不喜柳孟炎,但如今与柳孟炎也有了默契,彼此相安无事,将来父女两个也能这么不咸不淡来往。若是由着她来说了那孩子的名字,认了那孩子是柳家子孙,打了柳孟炎的脸,岂不是坏了柳孟炎的事。又叫他记恨上。这孩子生下来,虽说还有千百种可能,但既然柳老太爷此时出手相护。日后也定然会护着这孩子,指不定又要将那孩子也领到乡下来养。

柳孟炎算计的事就叫自己这般给毁了,在他心里,只怕又要怜惜一番他胎死腹中的儿子怨恨一下她这克死他儿子的人。说到底,还是她这孙女再贴心,也比不过一个极有可能是孙子的孩子。

况且,杨从容、柳思明身份不够,柳老太爷还能够叫柳季春、柳叔秋去说,这般不叫柳季春他们去,单叫她去,定是怕柳孟炎怀恨在心,日后报复了这两个弟弟。

柳老太爷道:“虽是一路辛苦,但你蘀祖父回去看看就回来。回头,祖父拿了好东西给你。”

柳檀云冷笑道:“祖父也拿我当刀使?”

柳老太爷见柳檀云声音微微发颤,便知不能拿了她当小儿看待,如今她已经是察觉此事,于是往日里喜她聪明,此时便有些恨她太过机警。

柳檀云在一旁依着案几站着,开口道:“祖父可知道,早在你六十大笀之前,你就该有一个孙子呢。我还有一个孪生弟弟,我生下来白白胖胖的,他却瘦骨伶仃地胎死腹中。这是一出生便不祥的事,是再好的八字也改不了的。日后我定亲嫁人,少不得会有许多人,丫头媳妇婆子稳婆,拿了这事来勒索我,慢说是何家,便是我嫁入公侯之家,这勒索的人也会前赴后继地涌来。只要告诉旁人我生来不祥,想来,这十拿九稳的亲事也会作罢。”

柳老太爷一愣,因柳檀云站在灯影子里,一时也看不清她的神色,心想难怪柳孟炎这般不喜柳檀云,一时有些后悔方才的话,他原看着柳孟炎跟柳檀云彼此不亲近,但也是心有灵犀地彼此相护,就当这是骨肉天性,心想便是柳檀云这次坏了柳孟炎的算计,柳孟炎看在骨肉一场,便是气恼几日,日后也不会再跟柳檀云计较。

柳老太爷道:“这就是你说我不知道的事?你如今跟我说了,就不怕我日后不疼你?”

柳檀云笑道:“祖父叫我跟循小郎在一起,除了祖父跟何爷的几十年的友情,以及祖父所说嫁入何家对我的好处,兴许,祖父考量最多的,便是要牢牢地抓住何家这太子妃的娘家。祖父不会想毁了这亲事,柳家除了我,再没有旁人能够嫁入何家。所以祖父必须继续宠爱着我,即便你看着我的时候想掐死我,但是你依然必须宠着我,不然,你的心血将会白费,你为你的孙子们筹谋的一切,也将化为乌有。”

柳老太爷沉默了,半日道:“你不去就不去,何必说出这样的话来,伤了咱们祖孙的情分。”

柳檀云自嘲地一笑,说道:“祖父,在我心里,国公府是清风的,除了他,再没有第二个人能袭了你的爵位。所以,祖父,我对父亲的所作所为,是乐见其成的。这会子,咱们两人的心思,是背道而驰的。是不是我没顺着祖父的心意做,祖父心里便觉我也不过如此?”

柳老太爷苦笑一声,心想他素来便知柳檀云会揣测他的心意,不想,有一日,柳檀云也有自己的心思,于是对柳檀云招招手,见她不过来,便起身走了两步去拉她,待瞧见柳檀云小小脸庞上满是泪水,不由地心里一酸,拉着柳檀云道:“你不去就不去吧,何苦说这些话?这叫咱们祖孙日后如何来往?就装着面子上亲热吗?”

柳檀云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哽咽道:“我当祖父是最疼我的,谁知道,原来哪一个都比我要紧。祖父宁可叫我得罪父亲,都不叫叔叔们得罪父亲。叫我去,我若不得罪父亲,便是逆了祖父的意思,将来绯月也要恨我,也不会再跟我亲近;我若得罪了父亲,日后祖父没了,我该怎么着?便如杨叔、柳叔两个,如今尽心尽力地蘀祖父办事,日后祖父没了,他们该怎么着?为了祖父,父亲叔父全叫他们给得罪了,日后他们定是要被扫地出门的。”说着,就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心里既气愤又失望,不由地就觉许是当真她命里带煞也不一定。

柳老太爷心里一酸,不由地也落下泪来,骂道:“你这小小的人儿长那么多心眼做什么?叫你去,你去了说两句话便回来就是。”骂完了,又叹息道:“你若是个孙子,再多几百个心眼我也不嫌你。”说完,当真在心里想着,若柳檀云是孙子,他就能够当真放下心来游山玩水;又想自己早前优柔寡断,叫家里两个儿子跟他离了心,如今又心软,伤了柳檀云,便又哄着她道:“罢了,不去就不去,祖父原说过不搀和他们的事。祖父忘了你生的是七窍玲珑心,还当你糊涂呢。”

“祖父怎知道我这七窍玲珑,不是千疮百孔?”

柳老太爷听着柳檀云这哭腔,不由地想起了欧氏,于是自然地老泪纵横,心想当初没有那般狠心,如今那里会生出这样多的是非。

柳檀云心里越想越伤心,心想吕氏就罢了,随她如何,自己都是心里有数的,不想柳老太爷也想出这个法子拿了她做挡箭牌,早先叫她得罪了柳太夫人,如今又叫她去得罪柳孟炎。

柳老太爷见柳檀云伤心地不住地打嗝,便又忙着给她拍着后背,说道:“我知道你这孩子心里有数,凡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是祖父错了,随京里头如何,咱们都不过问。”

柳檀云呜咽道:“就是祖父不好,做什么叫我回去?”

柳老太爷口中说着是,又忍不住叹息,嘴里对着柳檀云嘀咕道:“手心手背都是肉,祖父老了,老糊涂了,就有些瞻前顾后了。”说着,不由地落下老泪,心想自己早先当自己多疼柳檀云,没想到柳檀云心里藏着事,自己个担惊受怕也不跟他说;如今她瞧见跟何家的事势必要成定局,自己也不敢在此时冷落了她,才跟他说出来。这般想着,顾不得去赞去骂柳檀云心眼多,只怨自己自以为是,早先对着谁都是一副最疼爱柳檀云的模样,其实心里却因她省事,每每拿了她当刀使。

半日,柳老太爷没听到柳檀云的哭声,弯腰看了看,见柳檀云趴在自己怀中昏睡过去了,便咳嗽一声,扬声叫柳思明、杨从容进来,瞧见这两人,因柳檀云的话,不由地心里就有些愧疚,心想这两人确实为了他将柳孟炎、柳仲寒都得罪了,随日后那府里凭是谁当家作主,这两人的下场都是一样。

杨从容见柳檀云竟是睡着了,便道:“老太爷……”

柳老太爷道:“去问问大老爷,当初姑娘生下来的时候,都有谁瞧见了?知道了?将那些人都处置了,跟大老爷说,不能给姑娘留下后顾之忧。”

杨从容在外头只听到里头柳檀云的哭声,又因他娘子的话,心里隐约觉得柳檀云生下来的时候该是有一些不能告诉旁人的事发生,忙答应了,见柳老太爷揽着柳檀云,再不说旁的,便提醒道:“老太爷,可要将姑娘放到床上去?”

柳老太爷叹息道:“你们别管了。”说着,又得意地道:“我这孙女比旁人家的孙子都强,什么事,她心里都门清。”

杨从容笑道:“姑娘是随了老太爷,聪明着呢。”

柳老太爷嗯了一声,揽着柳檀云在怀里摇了一摇,随即又摇头苦笑一声,心想柳檀云都说那国公府是柳清风的了,倘若柳仲寒房里出来一个人来抢,指不定那人最后的下场要如何凄惨。想着,便合了眼睛,问杨从容:“你说,二老爷那孩子生下来,日后会怎么着?”

杨从容道:“若是那孩子侥幸生下来,一辈子养在柳家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且大老爷既然弄出那借种一说,就必然不许这孩子留在柳家——依小的看,大老爷不敢明面上跟老太爷作对,背地里的手段却少不了。便是此时老太爷令大老爷亡羊补牢,大老爷也是不肯的。毕竟大老爷心里明白,这会子老太爷是断然不会对他这亲儿子下重手。”

柳老太爷耳边响起柳檀云的声音,似乎又听柳檀云在说自己不得不接着疼她,苦笑一声,心想就叫那没缘分的孙子走地远远的吧,兴许离了柳家,能活得好好的呢。这会子他当真不能罚了柳孟炎,倘若没了柳孟炎,柳仲寒不成器,柳季春、柳叔秋还小,他身边就当真一个用得上的儿子都没了。于是又要开口,试了两下发不出声音,嗓子似是被堵住一般,清了清嗓子,说道:“等着二老爷房里的孩子生下来,若是女孩,便起名叫青晨,青天的青,随着她姊妹们的晨字;若是男孩,你便将那孩子送走,也不用跟我说那孩子养在哪里了,也别叫那孩子知道他是谁家的种,随他日后是生是死,都别叫我知道。”

杨从容一愣,心想柳老太爷当真是下了狠心,要在柳孟炎、柳仲寒里头选一个了,随即恭敬地说声是,见柳老太爷再没有话吩咐,便与柳思明退了出去。

柳老太爷一个人在屋子里,又是苦笑,又是摇头,心想这算是什么事,没有孙子盼孙子,有孙子,又不敢要。

不提柳老太爷如何叫人送了柳檀云回去,且说杨从容天不亮就出发向京城赶去。

待到了晌午,才到了京里,也不去柳家,先去衙门里寻柳孟炎。

柳孟炎心里诧异杨从容怎来了,细细问了,便听杨从容将吕竹生家的如何说话一一告诉他,随后杨从容问道:“小的不曾回府,回府也不敢贸然去见太夫人,请问老爷,太夫人新近如何了?”

柳孟炎心里恨吕竹生家的吃里扒外,忙道:“早先太夫人叫楚嬷嬷、颂儿、赞儿回家,我劝说了太夫人一回,可惜太夫人执意如此。新近姑姑要回家,太夫人精神好了许多,只是这两日又闭门不出,我要见她,也见不着人。”说着,心里不由地想柳太夫人当真是老骥伏枥,原说她有些糊涂了,不想糊里糊涂的,还帮着戚氏那群人想法子哄了柳老太爷回来;待柳老太爷回来了,得知是柳太夫人自己个设计的,便怪不到戚氏身上;若柳老太爷信了吕竹生家的话,自己又落得一个造谣生事的罪名——重中之重,是柳仲寒房里的孩子,柳老太爷瞧见了,哪有不心疼的,定要将那孩子护在臂膀之下。

杨从容说道:“小的奉老太爷之命,等着二老爷房里的孩子落地,若是男孩便抱走,若是女孩,便起名为青晨。”

柳孟炎心里一紧,堆笑道:“不知要将那孩子抱哪里去?”疑心柳老太爷是要亲自养那孩子,又想若是亲自养,怎女孩有名字,反倒男孩没有?

杨从容道:“老爷莫问了,便是老太爷也说不许小的将那孩子在哪告诉给老太爷知道。”

柳孟炎会意,心里大喜,心想柳老太爷终于站在他这边了,忙道:“如今不早了,你随我去吃两杯酒,歇一歇。”

杨从容说道:“小的回家歇着去,还有一事,老太爷说请老爷问问都有谁知道姑娘出生时的事,未免夜长梦多,请老爷将那些人都处置了。”

柳孟炎心里吓了一跳,心想若是柳老太爷得知柳檀云命里带煞一事,岂不是要不待见她?如今柳清风被柳檀云护着,若柳檀云护不得他……忙问道:“不知父亲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杨从容踌躇一番,说道:“想来是夫人的陪房昨日跟姑娘胡说八道,说了一些要不得的话。”

柳孟炎忍不住有些咬牙切齿,却也知道柳檀云这事若是宣扬开,不说何府,其他人家也不会心甘情愿与他结亲,忙道:“这事早些年便处置过一回,不想那些狗东西还有胆量再提。”

杨从容道:“事关姑娘一辈子的事,还请老爷慎重一些,莫给姑娘留下后患。”

柳孟炎笑道:“这自是当然。”又叫人送了杨从容出去,心里一边气着吕竹生家的不知好歹,一边得意柳老太爷站在他这边。于是先叫了人去看着当初给柳檀云接生的稳婆婆子在哪,吩咐叫这些人再不得出现在京城里;又亲自去找了柳家几个辈分大的老太爷,与这些老太爷商议如何处置柳仲寒借种得来的孩子。

62其人之道

因杨从容来,虽有些不合礼数,但戚氏还是将那有孕的侍妾领了出来。

因这侍妾是她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护住的,于是戚氏看着这侍妾的肚子,眼神里不禁就多了许多温情。

小顾氏虽不喜戚氏这般看重那侍妾,但想着这孩子出世后若是男孩,定是要养在自己膝下,自己这房里也算是后继有人了,于是心里也不免兴奋起来。

戚氏对杨从容道:“你怎就来了?可是老太爷有什么事?”

杨从容见戚氏装作不知他因何而来,瞄了眼那不顾礼数出来的侍妾,心想戚氏是指望着他跟老太爷说这丫头的事,指望着柳老太爷动了恻隐之心,于是说道:“小的蘀老太爷回来探望太夫人。”

戚氏笑道:“二老爷正给太夫人喂药呢,你去给太夫人请安吧。”说着,见杨从容并不好奇、也不去打量那侍妾,心里微微有些不祥之感,随即又想杨从容早知他们这房里有个快到日子的丫头,于是见着这孕妇,才不会吃惊。戚氏略安了心,又叫小顾氏吩咐丫头们该回避的回避。

待杨从容进去了,小顾氏忍不住道:“母亲……”

戚氏挥挥手,示意小顾氏稍安爀躁,心想柳太夫人好端端的,早先吕竹生家的说她要饿死柳太夫人的话自然就破了,柳孟炎平白无故就要得一个造谣诽谤的名声——也算不得他无辜,比起在外头宣扬说柳仲寒借种的话,她这小小谣言算不得什么。想着,拿捏着时辰,便又领着那有孕的侍妾一路招摇地向柳太夫人房里去。

那侍妾早先被戚氏藏着不敢露面,后头又被柳孟炎设计逼得不敢出了屋子,如今头回子大摇大摆地出来,瞧着外头的一草一木都新鲜的很,想着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出世后,虽那孩子要养在小顾氏身边,但想来,自己也有不尽的好处。

戚氏路上吩咐道:“请了太医过来。”

小顾氏答应着,随即又小声道:“母亲,不若请了嫂子过来,叫嫂子也瞧瞧。”

戚氏点了头,心想柳孟炎不在家,吕氏却是在的,就叫吕氏听听太医如何说,听听杨从容怎么答应将这事转告给柳老太爷。待柳老太爷认了这孩子,随柳孟炎如何造谣生事,也是无济于事。倘若此时能叫柳孟炎亲自瞧见,那就更好不过了,想着,便对小顾氏道:“叫人跟大老爷说太夫人身上不好,叫大老爷赶紧回来。”

小顾氏会意,忙吩咐下去。

戚氏婆媳进了柳太夫人屋子,见着柳太夫人很有精神嘴角带着笑准备看戏,便作势问道:“母亲今日身上可还好?”

柳太夫人笑道:“好得很,太医呢?我身上不自在,叫太医来给我瞧瞧。”

戚氏心想柳太夫人果然糊涂了,竟是这样急躁;暗道自己早先哄着柳太夫人帮衬柳仲寒,万万不能叫柳太夫人糊涂地搞砸这事,忙道:“母亲身上怎么了?母亲等一下,太医一会子就到。”说着,就对杨从容道:“你且等一等,待太医给母亲诊过脉,你回去了也能跟老太爷回话。”

杨从容心里对戚氏的算计一清二楚,心想戚氏只怕误会他此来的目的,当真以为他是来探望柳太夫人的,又见屋子里并没有多增添丫头,用的都是戚氏的丫头,便知柳太夫人送走楚嬷嬷等人不过是一时之计,柳太夫人这人享受惯了,换了新人,那新人少不得要伺候得她不舒坦,于是柳太夫人是算计着将柳仲寒房里的事了了,再将楚嬷嬷等人叫回来,于是便道:“小的要在府里过一些日子,并不急着出去。”

戚氏闻言大喜,心想这么着,倒是能够叫杨从容一直守着,叫她的孙子安然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