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玉娴也有些饿子,跑到后面去吃饭子。

第二天一早,顺子赶车送昊宇和玉娴会沿江村。马车出了镇上没多远,玉娴就看见路边有两个人,一个年轻的男人正抱着一个岁数大的女人。在那哭喊着:“娘啊你醒醒啊,娘,你可别丢下我啊娘。”“顺子哥哥,停车。”玉娴看了连忙让顺子停车。

“玉娴小姐,这世道太乱,咱们还是少管些闲事好。”顺子虽然这么说,可还是停了车。

“小妹,你要干啥?大哥可是说了,让你不要多管闲事。”昊宇看玉娴要下车,就拦着。

“昊宇哥,我去看看,总不能见死不救啊。”玉娴跳下车,向那两个人走去。“这位叔叔,老奶奶是怎么了?”

“我娘不知道怎么回事,昏过去了。”男子看着玉娴,说道。

玉娴上前,用手试了下老太太的鼻息,又翻开眼睛看了一下,最后抓起老太太的手腕,把了一下脉,她已经开始学把脉了。“叔叔,没啥事,老奶奶只是饿昏了。有什么吃的吗?给她吃些东西就好了。”“小姑娘,我们是从南边逃难来的。身上带的粮食早就吃光了,哪还有吃的啊?”男子沮丧的说。“我都好几天没吃饭了,我娘岁数大,身体不行,才昏倒了。”玉娴回头冲昊宇说:“昊宇哥,把咱们带的吃的给拿些来,老奶奶挺可怜的。”昊宇看她坚持,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回车上把方昀给带的一些吃的拿来。玉娴找出来一包点心,递给了那男子几块。然后又拿了几块,用手捏碎,放到男子递过来的破碗里。弄了些水,把点心泡开成了些稀糊糊。男子接过碗,扶着母亲,一点点的喂了进去。

过了大概不到半个时辰,老太太慢慢地睁开了眼。男子一见母亲醒了,高兴的不得了。“娘,你可算醒了,真是吓死我了,多亏注位小姑娘救了你。”

“儿啊,你还不快谢过恩人。”娄太太的声音还是很弱的。

“是。”那男子冲着玉娴就跪了下来“恩人,你救了我娘,我给你磕头了。”

玉娴赶紧让他起来“叔叔,你这是干啥?我不过是给了点吃的,可不用你这样。我一个小孩子,受不得你这样的大礼。你们是哪的人啊?怎么会来到我们这呢?”“姑娘不知道,我们是南面的人,靠近黄河岸边,今年黄河发大水,冲毁了我们的房子和地,父亲为了救我们,被河水冲走了。我和娘虽然活了下来,可是庄稼已经全都被毁了,没有活路啊,只能一路逃难到了北方,我和娘已经好几日都没有吃东西了。”男子讲诉着他们的经历。

“叔叔,我看你也算年轻力壮,不如你们到镇上看看,有没有要用工的人家,先想办法安顿下来。我这也没有多少,这一两银子,你拿着去租间屋子。这一串钱,留着先买些吃的,总得吃饱了肚子才能找活干啊,再说老奶奶也不能总饿着。”玉娴把大郎留给他的钱拿了出来,塞到了那男子的手里、

“不不,我哪能要恩人的钱呢,你救了我娘,我都没法谢你。这要是再要你的钱,让我这莘子怎么还这份情啊?”那男人坚决不肯要。

“叔叔,你听我说,咱们能在这遇上也是缘分。出门在外的,谁还没有个难处?这些钱也不多,只能让你们安顿下来。以后的日子,还是得你们自己想办法。奶奶那么大岁数了,你忍心让她还挨饿吗?等你挣了钱,以后有机会再还给我就行了。”玉娴劝道。

男子听了玉娴的话,又看了看自己的母亲,就把钱接了下来。

“恩人这么说,我就收下了,只是不知道以后到哪能找到恩人。”“嗯,你要是想找我,就去镇上的济世堂。在那留个话,就说你找玉娴就行了,到时候他们就会把话带给我的。”玉娴留了个心眼儿,没说自己家在哪。“叔叔,我这还有些吃食,你先带着,也不敢说今晚你们就能找到活,留着晚上吃点吧。”玉娴把自己买的点心给留下了一大包。

“姑娘的恩情,老身没齿难忘。只希望老身有生之年,还能够见到姑娘,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老太太缓过劲来,冲着玉娴行了个礼。

“奶奶,快别这样,你这是折我的寿呢。好了,既然你也没事了,我就先走了。”玉娴把东西和钱都留下,就和昊宇回到车上,顺子赶着马车,往沿江村走去。玉娴冲着那母子二人挥挥手。

母子二人看着马车越走越远“娘,我扶着您,咱们进镇子吧。

想办法安顿下来,我就去看看找个活干,不能辜负了恩人的一番美意。”“儿啊,今天是咱们遇上贵人了。以后千万记着,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人家。”老太太叮嘱着。

“是娘,儿子记住了。”两人慢慢的往镇子里走去。

顺子把玉娴二人送到了佟家,春梅春杏听到了动静出来看。“是小姐和昊宇少爷回来了啊,太太昨天还说呢,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回来。”说着,两人倒是很利索的帮着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都是方昀给带的一些吃的用的,昊宇在这,方昀每次都让顺子给带不少的米面、

肉什么的。他知道佟家的日子也不宽展,还养了那么多的孩子。大郎他们上山刚回来,正往家走呢,看见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知道是妹妹回来了,都赶紧往家跑。到了家门口,帮着把东西往家里搬。“1】、

妹,你怎么每次去镇上都弄这么些东西回来啊?”小三说。

“哥,这是我师父送的,我也没辙,你以为我想要啊?”玉娴白了三哥一眼。

顺子赶着马车走了,大家也都到了后面。方氏一见女儿回来了,也是很高兴。“玉娴啊,咋又往回拿东西啊?不能每次都要你舅舅的东西。”“姨母,没事的,舅舅只是担心咱家人多,吃的不够而已。”昊宇帮着玉娴解释。

众人坐在一起说了会话,昊宇就把今天玉娴救人的事讲给大家听。

听完了,小三就说:“小妹,我发现你的手里不能有钱,只要有钱,你总能想法子把它huā出去。咱娘还说我爱冲动,你也不差,你就不怕那是个陷阱?”

第一百二十二章淑珍生产

“小三,别胡说,玉娴还算长了个心眼,没说直接把人领咱家就不错了。要是像上回春梅她们似的,非要买回来,可就不是一两多银子能够的了。”二郎也调侃妹妹。

“好了,哥哥们,我就是再没心眼,也不能直接把人就领家里来的。该防备的我懂,一两多银子,要是真的能帮到他们,花的也不冤。”玉娴赶紧举起白旗。

回到家的玉娴,依然是闲不住的,这时候松蘑又出来了。村子里的孩子们去年有些和玉娴一起去捡过松蘑,今年自然是早早地就开始进山了。玉娴和小凤小美,还有春梅春杏,再加上家里那些小子们,一有空就会钻进林子里去采蘑菇。自从佟家收购甸枣子开始,村子里的孩子有很多都挣到了钱,虽说钱不一定全都到了孩子的手里,可是终究还是能捞着些好处的。所以孩子们现在见了佟家人都很客气,有的还问明年还要不要甸枣子了。玉娴告诉他们,等秋天的时候,要是有机会,还领着他们一起挣钱,把孩子们都乐得够呛。

蘑菇是不嫌多的,冬天里拿出来,怎么弄都好吃,再说,也是送人的好东西。村子好多人家的院子里,都晒上了松蘑。秦氏看见别人家都有蘑菇,就眼馋了,一个劲的嘟嘟家里这几个。“一个个的,横草不拿,天天出去疯玩。你看人家的孩子,前阵子卖甸枣子,都能挣好几百文。咱家这几个可倒好啥也弄不回来不说,见天的就知道跑出去玩,回来还使劲的吃。从今天起,限制饭量,想多吃,就得多干活。”饭桌上,秦氏看见骏杰几个又在那抢吃的,就来气了。

“娘,你也别说我们大哥家收甸枣子准是要倒腾什么挣钱的东西。去年玉娴可是弄了不少的好东西,说不定就是哪样能卖钱了呢。要不是你为了大姐,去跟大哥家闹了那么一场,哪至于现在大哥家的人都不上门了?要还是像原来那样,咱们还能打听打听到底是做什么,让大哥也带着我们,大家都挣点钱。现在可好,把人家给得罪了,啥也别想了。你看着骏杰他们不顺眼,也不想想光是他们几个能挣几个钱啊?”刘氏在那酸不拉几的说道。

“老二媳妇,你不用在那说话刺刺儿的。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是惯得,我爱怎么着还用不着你来说。从今天开始,还是老例子,大人一个饼子,孩子半个,想吃饭,就挣钱去。”秦氏没好气的说道。

‘呦,娘,你还当我们爱吃家里的饭啊?一点油水也没有豆角本来就喜油,咱家做出来的就跟水煮的差不多,还当我们真愿意吃似的。这之前吧还有大哥时不时的送点东西来,大家伙还能跟着吃些。现在可到好,咱家都有一个月没见着肉了,这过得是啥日子啊。我说娘啊,你手里有的是钱,拿出来点买些吃的能咋地?也要不了你的命去。”刘氏也不在乎,专戳秦氏的心窝子,她一直记恨着秦氏假装撞墙害得她挨打的事。

“天老爷啊我没脸活了,让儿媳妇这么说我我还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一群丧良心的啊,以前为了护着你们啥活都让老大一家子干啊。现在可倒好,养着你们白吃白喝,还得让儿媳妇说着我,我还有啥脸啊。”秦氏坐到了地上,开始哭闹。

“娘,你也别哭了,这一套我都看了十来年了。我可不是大嫂,你一哭就害怕。你再怎么哭,也是没用的,快点分家,比什么都强。”刘氏看见了,连扶都不去扶一下,就站在那看着。

“娘,快起来,这地上咋也是凉,可别凉着。”周氏和张氏赶紧上前来扶起秦氏。“娘,你跟她置的什么气啊?二嫂,咱娘再怎么说也是长辈,你就这么和长辈说话的?”淑珍怀孕已经九个多月了,这几天就该生了。挺着个大肚子,上前来扶秦氏。

“呦,可是你们两家一个没孩子,另一个男孩还小,干活轮不到你们的头上。凭什么我的儿子,就要累死累活的挣钱来养活你们啊?一个个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我就是不让骏杰他们干活,怎么地?你们能拿我怎么办?”刘氏早就和云柏都商量好了,今年怎么也得分家。她就每天的闹腾,云柏领着孩子就是不干活,看老太太还能坚持多久。

“都听听啊,丧良心的,你就没长个好肠子,一肚子的坏水。我怎么就瞎了眼了,给云柏娶了你这么个黑心的啊,带累的云柏也学坏了。老天爷啊显显灵吧,怎么不打个雷劈死她啊。”秦氏还是又哭又的。

“老婆子,你就别在那闹腾了,你还不嫌丢脸是怎么的?我早就说了分家,你就是不听,弄的家里天天乌烟瘴气的,这哪像个过日子的样啊?”佟老爷子从屋子里出来,说了秦氏几句。

“分家?哪那么便宜他们,眼瞅着就秋收了,这一年的粮食马上就要到手了。现在分家不是随了她的心愿了,我就是不分家,就让她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看她还能闹到哪去?”秦氏发狠。

“你啊,真是不知道说你啥好。”老爷子摇了摇头,又进屋了。

“娘,咱进屋去吧,在和她吵也吵不出什么来。你消消气,进屋歇会儿,一会儿咱们就该吃饭了。”周氏和淑珍一边一个,扶着秦氏往屋里走。这时,淑珍突然感觉到肚子一阵疼痛,她捂着肚子,“哎呀,肚子好疼啊。”

“怕是要生了,秀英,快把老四媳妇给扶到她那屋去。玉妍,你赶紧去老赵家,把你赵奶奶叫来,就说你小婶子要生。”秦氏一见这情况,也顾不得生气了,赶紧安排。

周氏扶着淑珍回到了西厢房,让淑珍躺在了炕上,然后就出去烧水了。玉妍则跑到赵家,去请赵婆子。正好玉娴今天和小美她们又上山才松蘑去了,刚刚回来,都在赵家挑蘑菇呢。一见玉妍气喘吁吁的进来,就问道:“玉妍姐,怎么了?”

“小,小婶子要生了,奶奶让我来请赵奶奶。”玉妍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

赵婆子也在院子里,听到了赶紧说道:“玉妍啊,别着急,你先往回走。我拿些东西,马上就去。”说着转身进屋了。

玉娴一听说四婶要生了,不知道该这么办?就赶紧跑回家里,跟母亲说了。方氏一听,就说:“玉娴啊,这事你也帮不上什么忙,你赵奶奶是专门做这个的,经她手接生的一般都没问题。你们兄妹六个都是她给接的生,没事的。咱们现在和老宅那头闹僵了,娘现在就不去了。冲着你四婶的面子,咱们洗三和满月去就行了。”

玉娴觉得母亲说的对,也就没这么慌张了。回到赵家,把蘑菇都收拾了,然后和春杏两人用筐装回家,倒在前院的一块破席子上晾着。

赵婆子到了佟家老宅,一进院就看见秦氏站在西厢房的门口,在那着急的来回走动。秦氏最疼老四,连带的对淑珍也好些,再说这是云桦的第一个孩子,秦氏还是很上心的。一见到赵婆子来了,赶紧迎上前去。“他赵婶子,你可来了,快看看老四媳妇。”说着就领着赵婆子进了屋里。

赵婆子先用热水洗了手,然后才摸了摸淑珍的肚子,“胎位还行,没啥事,她这是头一胎,能遭点罪。”说着就用手给淑珍按摩肚子。“淑珍啊,你听我说,现在先别使劲,产道还没开好呢。攒着力气,一会儿我让你使劲你在使劲知道吗?啥时候疼得你后背都是汗了,那就是该生了。现在听我的,别再炕上躺着,下来溜达一会儿,产道开的快。”

淑珍的肚子,过一会就疼一下,疼得她咬着牙。听见赵婆子这样说,就下了地,扶着墙根来回的走,“婶子,你就说咋样,我就咋样,听你的。”

“嫂子,你最好现在给她弄点吃的来。趁着刚开始疼,赶紧吃点,要不一会儿就好没力气了。”赵婆子又吩咐秦氏,秦氏转身出去弄吃的去了。

淑珍一直在地上走着,秦氏端来荷包蛋,她坚持着全都吃完,然后再继续走。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就感觉这肚子疼得越来越频。再走一会儿,就感觉后背上都出汗了。

“婶子,我好像出汗了。”

赵婆子仲手一摸,果然后背上全都是汗了。就扶着淑珍躺下,“淑珍啊,现在听我的,开始用力,用长劲儿。你得抓紧每一次疼的机会,一疼你就使劲,懂了吗?尽量别大声喊,头一个孩子要是喊的话,以后再生孩子都不好生。再说,喊得大劲儿了,容易出血。”

淑珍咬牙忍着疼,点了点头,“婶子,我懂了。”

“好,用力。对,对,就这样,用力。”赵婆子一边喊着,一边给淑珍揉着肚子,只要看见孩子往下走一点,就用手按住。

第一百二十三章小熊仔

佟云桦从地里回来了,正焦急的在门外面等着呢,淑珍的叫喊声很小,但是每一声都让他心揪着,“老天爷保佑,让我媳妇平平安安的,啥姑娘小子的,只要我媳妇平安就好。”云桦心里默念着。

张淑珍是上午巳时末开始肚子疼的,到了下午申时初,就听见屋里一声响亮的婴儿哭声响起,云桦的心才放下了。过了一阵子,赵婆子出来,“恭喜恭喜,生了个大胖小子。”

云桦上前问道:“婶子,淑珍怎么样?”

“没事,好的很呢,就是有点累了。一会儿收拾好了,你就能进去看她了。里面你三嫂帮着拾掇呢。”赵婆子笑着说。

“婶子受累了。”

秦氏拿了一个红包过来,“她婶子,麻烦你了,这个你先收下,等洗三的时候你可一定得来啊。”

“一定的,到时候不用你请,我自己就来了。”赵婆子接过红包,揣进了怀里。“行了,也没我啥事了,我就先回去。嫂子弄些好吃的给云桦媳妇吃吧,早吃早下奶,省得孩子遭罪。”赵婆子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就回家了。

云桦进了屋里,看见自己的媳妇正躺在炕上闭着眼睛。周氏已经把屋子里打扫完了,还是有一些血腥的味道。走到炕前,淑珍睁开眼,“云桦,咱们有儿子了。”

“媳妇,你受累了。”云桦握着淑珍的手。

秦氏在厨房里忙着给淑珍做吃的,又煮了些红鸡蛋·让云桦拿着鸡蛋赶紧去苗岭村报喜去。云桦在屋里和淑珍说了几句话,正好秦氏也把鸡蛋煮熟了,他就套上车,把鸡蛋放到车上,然后赶着牛车去张家报喜去了。

晚上的时候,佟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云桦的孩子洗三怎么去的问题。“要是看着老太太,咱们就真的不去,可是云桦对你这个大哥还是挺尊敬的·对我和孩子们也不错,淑珍为人也还行,看着他们两口子,咱得去。现在咱们就是商量一下拿点啥送去?”方氏先开口。

“嗯,我也是这个意思。娘是娘,云桦是云桦,咱不能混在一起。早晚云桦他们都的分开单过的,以后咱们可以不跟老太太来往,但是云桦这头不能断。这样,明天我和孩子们进山·看看能不能多弄些猎物回来,给云桦那送去些。”云松也同意。

“行,那就这样吧,后天洗三,咱们俩领着玉娴去就行了。大郎,你们几个还是在家里,下午你们还要念书呢。”方氏看了看几个儿子。

“娘,你放心,就是让我们去,我都不想去。看见奶奶那样我就受不了·还不如在家听先生讲课呢。”小三性子直,他才不想回去看秦氏的脸子呢。

“对,娘·你们领玉娴去吧,我们都不去。”剩下的几个也这么说。

“臭哥哥,你们以为我就愿意去啊?真是的,干嘛一有这样的事都让我去啊?”玉娴嘟囔着。大家就都笑了。

“明天我也和你们一起进山吧,也有一阵咱们没进山打猎了,活动活动筋骨也不错。”袁青云也发话了。

“大哥能去,那是再好不过了,那咱们就说定了·明天都上山。今晚就早点睡吧·养足精神,明天争取多打些回来。”

商议完事·众人各自回屋睡觉去了。

二天一早,云松和袁青云领着男孩子们就出发了。他们身上都背着干粮呢·这就表示他们今天要走些远的地方,所以玉娴是不能跟着的。玉娴也没打算跟着,前两天方氏泡了点糯米和大黄米,昨天用磨推了,今天要包粘耗子。

所以云松他们一走,玉娴和春梅春杏就去了今年开的那片荒地。那里种了一些苏子,几个人就去掐了很多的苏子叶,这是包粘耗子必须的。而方氏则在家烀上了小豆馅。

摘回来的苏子叶用水洗一下,就可以用了。昨天晚上已经把粘面子都控上了,方氏把口袋里的粘面子倒进大盆里,然后使劲的揉着面,觉得面子有点干,就稍加了些水。面子揉好了,大家就开始包,这个和包豆包差不多,把小豆馅包进粘面子里就行。包出来的粘耗子大概有鸭蛋那么大,底下用苏子叶托着。苏子叶上抹了点油,这样吃的时候好扒,苏子叶的把儿就像是耗子的尾巴,所以就叫粘耗子。又因为它是用苏子叶包的,所以有的也叫苏叶干粮。北方人最爱吃粘的食品,抗饿,这粘耗子当干粮带着上山最好了,不用热,还顶饿。

四个丫头加上方氏和娴,六个人一起包,很快三十斤的粘面子就包完了。包好的粘耗子放在了盖帘上,春桃去烧了火,然后把包好的挨个捡到锅帘上,放到锅里蒸熟。大概三刻钟的时间,粘耗子就蒸好了,掀开锅盖,满屋子都漂着苏子叶特有的香气。就这样一锅锅的,蒸了四锅才算蒸完。中午正好也不用做饭了,吃粘耗子就行。

吃了中午饭,玉娴就拿了二十多个粘耗子,分成两包,给小凤和小美送去,她们几个向来是有好吃的就大家都一起吃。

正好小凤也要去小美家,三个人在小美家碰了头,玉娴拿出粘耗子,给妫‘俩一人一包。“今天家里包了粘耗子,拿点给你们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