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谢谢玉娴了,我定会记得吃的。”后面有丫头过来把雪蛤油收好。“来,咱们先吃饭吧,今日太匆忙了,厨房也没什么准备,先吃着,明日让他们在做些好的。”

“姨母,这就很好了,东西做的很精致,我都不舍得吃了。”的确,桌子上的食物做的精致得很,每一样都费心的摆成各种图案,玉娴都不忍心动筷子了。

“这东西做出来,就是吃的,快吃吧。”昊宇娘给玉娴夹了些菜,“尝尝,咱们京中的口味,和你们东北有什么不一样。”

玉娴吃了些菜,觉得有些太过精致了,反倒失去了原始的风味。倒不如家里做的,虽说粗糙了些,可是却保存了食物最原始的味道。不过,还是挺不错的,看来这厨子也不是一般人。

昊宇一个劲的给母亲夹菜,“娘,你得多吃,瞧你都瘦了。多吃一些,身体就会好多了,你看我,现在多壮实啊。”

“好,好,娘多吃。”昊宇娘笑着答应,倒是多吃了些。

“蓉儿,我们这次回来,大概能住个半个来月吧。京中同仁堂有一些事,我还要去处理。玉娴也去,昊宇就留在家陪你。等我们要走之前,再来接昊宇。这样,也省得昊宇进城里,惹来麻烦,你们母子,好好的多聚几天。”方昀说着他的安排。

“好,这样也好,我也怕城里有人认出昊宇来,不如就陪着我。玉娴也要去啊?不如也在这陪我多好。”

“这可不行,这次是特意让她来的,离了玉娴,很多事可就不好办了。”方昀摇头。

第一百六十章活字

方昀和玉娴在庄子上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去了城里。这京城名叫燕京,玉娴猜应该是北京的前身。他们是从北门进的城,而同仁堂则是在城南,所以饶了一大圈,才到了同仁堂。玉娴算是见识了古代了都城是什么样子了,处处透着繁华和热阄,这可不是沈州城能比得了的。

同仁堂在城南最热闹的地段,前面是铺子,五间房,开间很深。后面有两进院子,第一进是库房和制药坊,第二进留作自家住。此刻,同仁堂里,人来人往的,伙计们都忙着给拿药,顺子更是忙得像陀螺似的。

方昀领着玉娴一进来,顺子就看到了,赶忙迎上前来。“大掌柜的,玉娴小姐,是您二位来了。前一阵子来信说要,我就一直盼着呢,总算给盼到了。”

“顺子哥哥,你看起来不错嘛。对了,春兰姐姐呢?她还好吗?”玉娴当然第一个想见的就是春兰。

顺子听玉娴提起春兰,倒有些脸红了“好,春兰姑娘好的很呢。她在最后面的院子里,每日的帮我洗衣做饭,打扫内外,多亏有她,要不我还真就忙不过来呢。说起来,真要谢谢玉娴小姐,把春兰送来帮我。”

玉娴看他那样子,就知道有戏。春兰姐行啊,这么快就让顺子对她有好感了,看来喜事近了。玉娴心里也替春兰高兴,顺子真的是个不错的人。

“顺子,这阵子铺子里的买卖这么样?”方昀随口问道。

“掌柜的咱们还是后面说吧。”顺子说着,就领着二人到了后面的会客厅。三个人都坐下,有伙计给到了茶来,伙计下去,顺子这才开口说道:“掌柜的,咱们的买卖极好,尤其是安宫牛黄丸和六神丸,卖的最好。不过,就是外面已经有假的了偶尔会有客人卖了假的,到咱们铺子里来。我们都会给他们认真的比较,让他们知道这药不是咱们的,要买药,就来同仁堂就是了。再有,就是有京里几位高官的管家,来说想要收购这同仁堂,我都给回绝了。我看,最好咱们还是找人疏通一下,别再种下祸根。”顺子一口气说出来主要的问题。

“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看看假药的问题怎么解决。另外你说的要收购咱们同仁堂的事,倒是不用太放在心上,我会找人的。”方昀点头,表示他已经知道了。“对了,我们这次想打算在〖药〗品的包装上下工夫,让人一看到药,就知道这是同仁堂买到的。玉娴的意思是印说明书。”

“说明书?那是什么东西啊?”顺子不解。

玉娴就把当时跟方昀说的那些再跟顺子说一遍,然后说了她要教顺子那些符号的事情。

“这说明书的事情倒是个好法子,这样,就和外面的假药有了区别。人们一看到说明书不仅可以知道是真药,还可以对药物的使用,多了一份了解。这个法子好难为玉娴小姐是怎么想出来的。不过,这活字印刷,可就有点难度了,人家也可以去找那些官办的作坊去印,这样的话,恐怕很快也就有仿制的了。玉娴小姐说的那些符号和印〖药〗品批号的事情,倒是可行。咱们每一批出了什么药,有多少到时候都可以查到。而且有些药如果时间过长也是要处理的。还有一些药,是要经过存放去掉它的燥性,才能出售这样有个批号,也能准确的掌握时间,这个不错。”顺子不愧是做了掌柜的,说起同仁堂里的事情,还真得头头是道的。

“顺子哥哥说的对,仿制的问题的确是要注意。不过,咱们也可以在说明书的纸张上做些文章。比如用一些特殊颜色的纸张,或者上面弄上暗纹上什么的,这样别人就不容易仿制了。师父,这些事可就得你来办了。”玉娴看向方昀。

“这些都好办,我手上其实就有纸张作坊,也有一间银楼,都是昊宇娘的产业,托我代管的。这样,我先去看一下印刷的事情,看看那些官办的作坊能不能接咱们的活。然后咱们再去银楼,按你说的,做一些银卡来。你和顺子有空的话,就教他一些你说的那种符号的事情,多学多练,要不你走了,可咋办?”方昀倒是没着急什么,他心里还是很有把握的。

玉娴心里又开始好奇,这昊宇的娘亲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啊?有纸张作坊,竟然还有银楼,却又住在京郊的农庄里,还有那么一个血影组织,还真是了不得呢。“行,师父,那我就教教顺子哥哥。”了,掌柜的,咱们能不能再加几味成药,咱们现在的成绮概有二十多种,不够卖啊。”顺子又说出这件事来。

“顺子哥哥,等咱们把这些事先理顺完了,我会再出新药的,这个你放心吧。”玉娴保证道。

“成,那我就放心了。主要是咱们的药效好,又方便,买的人实在不少。”顺子有点不好意思。他也明白,药方都是玉娴的。

方昀出去了,玉娴给他带了两棵人参和一些雪蛤油,求人办事,就得出点血。这些东西很珍贵,想来京城里也没有多少,比送别的要强很多。方昀明白这是为了同仁堂以后的发展,也就没说什么,拿着就走了。

方昀走后,玉娴就在同仁堂里教顺子拼音。从最简单的声母韵母讲起,这个也真够他学的。一头午的功夫,也只是明白了,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汉字的读音的。不过玉娴也没灰心,这东西只要会拼了,就好办的多。顺子本身识字,他知道这个字该怎么读,再学拼音,怎么也能强些。

**

到了下午,方昀总算回来了,满脸喜色的进了后院。玉娴一看,就知道事情大概是差不多了。果然,方昀说道:“我已经找到了人,跟印刷作坊已经说好了,等咱们的纸一到,他们就给咱们印说明书。而且还答应我,只要是给咱家印的这些说明书,这些药物的名字都留下记录。以后绝对不接别人的订单,不过咱们的说明书以后要全部在他那印制。”

玉娴一听,觉得这个要求太简单了,他们难得找到一家肯给印的,哪里还会再费劲找别人家啊?“师父,你看见他们的活字了吗?大小有多大,咱们要印说明书,自然是自越小越好。最好有铅字,那样,会清晰很多。”

“你说这个,我还真就没太注意,这样,明天你再跟我去一趟,咱们去看看。不过,估计他们未必肯给你看,这可是保密的。”方昀觉得,玉娴的这个想法恐怕不能实现了。

玉娴一想,也是,人家怎么可能让自己看到这种活字呢。不过,也得试一试,看不到活字,也可以看一下印出来的书啊,一样可以知道字体的大小。“师父,没关系,也可以看他们印出来的书上面的,这样就能知道字体大小了。”

“嗯,也对,咱们今天就在同仁堂的后院歇着吧,等明天再说。”方昀就领着玉娴去了后院,顺子也跟着。

到了后院,春兰一看见玉娴,激动的不得了。拉着玉娴,说了半天的话才算完事。一个劲的问家里这么样,春桃的婚事定在什么时候,太太的身子怎么样,等等等等。玉娴回答问题都累了,她还是在问。

还是顺子解了围“玉娴小姐和掌柜的要住在这,你先帮着给收拾下住处,等有时间了再唠吧。”春兰听了,赶紧的就去收拾房间去了。因为房间不多,所以晚上玉娴就和春兰住在一起,两人聊了半夜,才算是把春兰的问题全都解答完了。

第二天,玉娴跟着方昀一起去了那个作坊,说是作坊,其实就是印刷厂。当然,还有一位官员陪同,是昊宇娘的哥哥,国子监祭酒。那个负责人一听说要看一下活字,脸色就不好“方先生,我可是看在方大人的面子上,才接了你家的订单的。你现在又来要看什么活字,你不知道这是朝廷的秘密吗?”

“李管事,您误会了,其实我就是想知道你们这的活字是多大的。您拿两本最近印的书给我也成,要那种字体最小的。您也知道,我们要印的是说明书,这东西最好是字越小越好。对不起,是我刚才没说清楚。”玉娴笑着跟那个管事的人解释。

那个管事一听玉娴这么说,脸上才好看了一些“那好吧,我去给你找几本书来。”说着就出去了。

玉娴仲了一下舌头“师父,他可够厉害的。”

一会儿,那管事回来,手里拿了几本书。玉娴一看,这书里的字体还是太大了。这种字体,用来印刷说明书,恐怕说明书得一大张纸。玉娴抬头,看了下那位李管事,就说到:“李管事,您这是胶泥的活字吧,有没有铅活字啊?”

那李管事一听见玉娴的话,就知道自己遇到了行家,目光炯炯的盯着玉娴“姑娘竟然知道这是胶泥活字?”

第一百六十一章办成

那李管事震惊于玉娴贵然知道胶泥活字,玉娴笑了一笑说着:“李管事,您请放心。这活字印刷是朝廷专营的,我不会泄露出去,我也是偶然得知的。不过,这胶泥的活字有些大。我们要印说明书,最好是非常小的,那样节省纸张,毕竟这说明书是附带在药上面的。所以才会问李管事,有没有铃活字。”玉娴当然明白,眼前这位,是怕她把秘密泄露出去。要不是这活字印刷是国家专营,她早就自己建一个印刷作坊了,保证比现在这种强多了。

“这位姑娘,你说的铃活字,我们这也有。是前朝留下来的,非常小,咱们一般都不用它来印书。所以这么些年,只在库房里存着,并不使用。不知道姑娘是怎么知道这种稽活字的,这可是咱们朝廷里的秘密。”那李管事一脸戒备的神色,要不是看在方大人就在一旁,可能会直接把玉娴给抓起来。

“李管事,您别在意,我也是从书上看的。不都说这铃活字是从西洋传过来的吗?”玉娴记得好像是印刷术传到国外,又被改良传回来的,不过现在这个时空里,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毕竟有人改变了历史。

“不是,是前朝的皇帝所创的。虽然前朝覆灭之时,有很多东西都被毁掉了。不过,想来是忘了这稽活字的事了,所以被保留了下来。”李管事听玉娴这么说,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

“李管事,能不能用稽活字给我们印刷说明书呢?”方昀在一旁说道。

“这件事我做不了主。这样吧,几位稍等一会儿,我去找钟大人来,他才是这里的说的算的。”说着,李管事就出去了。

“师父,化不会找人来抓我吧?为了不让我泄露秘密,把我抓我来,然后,椿。”玉娴用手在脖子上比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方昀还未开口,倒是那个方大人笑了起来。“方昀啊,你这个小

徒弟还真逗。聪明伶俐的,一脑子的古灵精怪。我带来的人,就不信他们敢这么样?小丫头,你放心就是了。”玉娴缩了一下脖子,依偎在方昀身边,不说话了。

大概过了两刻多钟的时间,进来了两个人。

一位身着官服,进来之后,先跟方大人寒暄了几句。玉娴听明白了,这印刷厂子,是隶属于工部管辖,这位钟大人就是工部在这里的真责人。

那钟大人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小官,而国子监祭酒则是从四品。虽说两个地方没啥大来往,可是还是得对方大人恭恭敬敬的。“方大人,刚才管事已经说了,这铃活字是可以用的。只要方先生的纸张到位,就可以开工印刷了。”方大人一听,就笑了“那好,我们就回去准备纸张了,这里,可就有劳钟大人了。对了,晚上方昀在清雅居摆酒,大人可要赏光前来哦。”说完,就起身往外走,方昀师徒也跟着。

“不敢不敢,下官一定去,一定去。”钟大人在后面送他们出来。

出了这印刷厂,那方大人就说道:“小丫头,我看你倒是挺聪明的,不如到国子监里来念书吧,咱们也收女学生的。”

玉娴一愣,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有人让她去国子监。不过,这东西还是不去了吧,她只想跟父母家人在一起,过安稳幸福的日子就好了。

要是到了京城,万一让人瞧出什么来,那可就死路一条了。在沿江村,民风淳朴,乡亲们都是从小看她长大的。就算是她有些出格的地方,大家也只是以为她聪明。还有那个梦里的老奶奶来圆全着,不会有什么大事情。到了外头,可不敢说了。“多谢大人美意,我只是个小女娃子,只想跟爹娘在一起,不想到这么远来。再者,师傅的医术就够我学的了,再来念书,我怕吃不消。”“可惜,可惜啊,这么个好苗子。行,等你什么时候想来了,让你师傅找我就行。好了,我也得回去了,方昀,有事尽管找我,替我多去看看蓉儿。”说着,那人上了马车,走了。

方昀把玉娴抱上马,两人骑马往同仁堂走,玉娴有些疑惑“师父,我刚才是不是表现的有些过了,所以那位大人要让我去读书?”方昀就笑了起来:“玉娴,你不懂,我朝最为注重人才的培养。

前朝覆灭之前,那位皇帝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流传甚广,我朝开国之后,也是极为重视这个。另外,前朝覆灭之时,一大些比较先进的东西全都被毁坏了,大批的工匠被杀死。那些东西都是振兴朝廷,增强国力的好东西。所以朝廷专门有一个机构,专门研究前朝那些东西。而这些研究的主力,就是一些天资聪慧的孩子们。国子监里,有一个专门的学堂,就是让他们来发挥聪明才智的地方。我朝的一些法令,就是重视少年的培养。你在沿江村算是聪明的,觉得有些过格,其实在京城,有太多的比你还聪明的孩子。

什么三岁吟诗,那都是普通的。放心吧,在苍宇皇朝,聪明到妖孽的大有人在,你绝对不是第一个。这也是我为什么对你那些古怪点子,从来不会太惊讶的缘故。

玉娴听了这些,对前朝那位牛人的敬仰真的是到了顶点,太牛了。

〖中〗国人要是一直能保持这种心态,注重发展民智,哪里还会有落后于人的一天啊。原来自己还不算妖孽啊,太好了。她一直在想,这几年的表现,是不是有点太过了。这下倒没什么好担心的了。“师父,那这些人都制造出了什么东西啊?”“嗯,太机密的咱们不得而知。不过这几年京城里倒是有一些民用的物品相继推广了出来。像肥皂、火柴、玻璃、水泥什么的,都已经有了,还有别的,我一时想不起来。对了,印huā,等这几天忙过了,我带你去逛一逛,现在京城里非常流行印huā的布,有五六色的套色印染呢。”方昀想了一下就说出了几样比较新的东西。

玉娴一听,哎呀,多亏自己从来就没有打算用这些东西挣钱。要不然,可赶不上由国家主持研究的,到时候,就得赔钱了。看来真得去好好逛一逛,买些肥皂什么的回家洗衣服多方便啊。

回到同仁堂玉娴就去教顺子拼音去了。而方昀则是预备晚上请客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准备好送给那个钟大人的礼,这是必须的手段。

第二天,方昀又领着玉娴去了昊宇娘的纸张作坊,跟哪里的人说了需要什么样的纸。玉娴想要一种带暗纹的纸,这暗纹就是同仁堂的图标。玉娴把图标画了出来,那作坊的管事说道:“姑娘放心,这点小

事不难办,三日之后,您来看样子吧。”出了纸张作坊,他们又去了银楼。要制作那些银卡,当然在银楼做就行。玉娴一看那银楼前面是五间房子的铺面,里面富丽堂皇的,摆着各种的金银饰品。

掌柜的出来一看是方昀,就恭恭敬敬的行了礼,然后才问是什么事。方昀把要做的东西跟掌柜的一说,掌柜的笑了“方爷,这个简单。要保证银卡的硬度,还不能太厚用合金就可以了,也没多少成本。先把卡做出来然后再在上面刻上您说的号码即可,不算繁难,这东西您要用多少,我马上就给您做。”

方昀想了一下,决定先做二百张。那掌柜的就说:“五天之后,您来取货就行了。”

玉娴倒没想到,这个竟然这么简单。她又让银楼的老板给做了一套的字母和数字的活字,这东西有刻好了模子就能做,银楼的老板也答应了。接下来的日子,玉娴就安心的教顺子拼音,好在顺子很聪明,学的还行。玉娴就把这些拼音写了下来,做成了一个小册子,留给顺子用。

玉娴和方昀在印刷坊和纸张作坊来回跑了几天。终于在第七天的时候,钟大人鼻,把第一批的说明书印好了。玉娴拿起来看了看,字迹清晰,印刷精美,很不错。“多谢钟大人了。”“姑娘哪里话,咱们也是第一次使用这钧活字,没想到效果这么好。看来应该上报朝廷,这样印刷,可是能节省很多的纸张呢。方先生放心,咱们这里,只接你一家的说明书单子,就凭同仁堂的名气,这说明书不会少印的。”那位钟大人知道,这件事,如果上报,他会有不小的功劳,怎么以前就不知道拿这东西试试呢?

“那就拜托种大人和李管事了,方某还有些事,就先告辞了。这批说明书就带回去了,以后会让同仁堂的掌柜来定下一批的说明书。”说着,师徒二人就离开了。

终于忙完了同仁堂的这些事,玉娴才有时间去拜见小舅舅。方昕每天都要进宫,不过一般下午未时初就能回家。所以玉娴就在这一天的午时末,到了方昕的家门口。

玉娴刚到,就看见有马车往这边走,到了跟前,一个人从车上下来,正是方昕。“小舅舅。”玉娴高兴的喊。

方昕刚到家门口,下了车,就听见有人喊他。往前一看,可不正是大姐家的玉娴吗?旁边站着的是玉娴的师父,方掌柜。“兄长,玉、

娴,你们怎么来了?什么时候到京里的?”玉娴扑到小舅舅的身前,方昕弯腰抱起外甥女“玉娴又沉了。

兄长,快,进院,咱们好好聊会儿。”抱着玉娴就往院子里走,方昀跟着进了院子。

玉娴看了看这个院子,不算太大,也就是两进的院子。里面的屋子倒是不少,有几个仆人在外面迎接着。只看见两个婆子,没有丫头。

“小舅舅,这院子是租的吗?”

“不是,是皇上赐的,我一个人,这么大正好。连府里的奴仆,也都是皇上赐的。一般朝廷都有定例的,我也没啥事人多了也没用,所以自己就没再买。”方昕解释道。

玉娴心中暗想,这应该是皇帝派来顺道观察的人吧,不能说监视。

不过,小舅舅只要没什么不可告人的,就不必怕的。“小舅舅,我这次走的急,忘了跟姥娘说了,也没给你带东西来,不好意思哦。”

“傻丫头,舅舅在京城里,什么都不缺,还用你带什么东西?”方昕点了一下玉娴的小鼻子。“回去跟你娘说,我在京里很好,不用挂心我。”进了屋里,方昕才把玉娴放下。“兄长您请坐。”方昀坐了下来。

方昕自然会问来京城的目的,方昀说了济世堂的事情。方昕听了,这才恍然“原来这同仁堂是兄长的产业啊,可是够红火的,连宫中也在用安宫牛黄丸和六神丸呢。可不是京中有人看好了嘛,这可是个挣钱的买卖。没关系,我抽空点一点那几位。虽说我这官不大,可是毕竟在圣驾跟前。有什么事,我说也方便,他们倒也不敢太得罪我的。”“那就谢谢昕弟了,我这还想着要找谁呢。”方昀连忙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