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二这天,薛瑾瑜派人来吧几个孩子都接了回去,二郎也回家来。教书的先生给布置了好多的功课,有很多一些,都是科举考试的题目。袁青云拿到这些题目,就和几个孩子经常的研究。几个孩子里面,小三小四明显的不感兴趣,大郎心思多,huā在这上面的也少。倒是小五,竟然颇有一些见地。

腊月十五一过,这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十六这天,云松领着孩子们去了老宅,每个孩子都拿着些东西。到了老宅门口,正好赶上云枫和云桦也都往这送东西“这可好,倒像是提前约好了似的。

既然碰上了,咱们就一起进去吧。”说着三个人一起进了院子。

今年冬天的雪大,隔一段时间,就下场大雪,昨天就下了一天。

如今院子里头,只有走道的地方,清出来一条路。其余的,还都是厚厚的雪盖着呢。云松看了,不禁轻轻的摇头叹气。进了屋里,只见老爷子倚着个枕头外在炕上。平日里都是坐的溜直的,如今却这样倚着,三个人心里咯噔一下子。孩子们上前来给爷爷见礼,七嘴八舌的跟老爷子说话。老爷子打起精神,跟孩子们唠嗑。

“爹,我们来看看你。”云枫上前说道。云松和云桦也上前,各自都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三家里数着云松拿的东西最多。

秦氏和刘氏从外屋进来看见屋里的这些人,秦氏也没说什么,直接上了炕。而刘氏则是仔细看了一下送来的东西,这脸色就不好看了。“大堂哥,你家这日子过得可是真红火啊。每天都往镇上送那什么豆芽,一个月能挣不少吧?你看,你也不带着我们。

好歹的,也让我们跟着挣些过年钱啊?云桦还能给你们往镇上送东西一个月也多少有些填补。你看我这,三个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还有两个老人要养。堂哥,你这多少也得帮*着点吧。”

“大嫂你这话说的可就是械事了。你家三个大小子,你说啥活干不了?可是你看看,外面的雪,那么厚都没人往外扫。都一个个的在家干啥呢?就他们这样的,一身懒骨头,能干点啥?爹娘在你这我们年啊节的,都往这边送东西。今年分粮食,也是留出来了爹娘的口粮的。爹娘哪点吃到你们的了?就你家那三个不把爹娘的份吃了就是好的。还在这攀扯上了,你要是不愿意养老人就搬出去,我们来养。”云桦可是不惯着刘氏,直接呛了回去。

“对,当初分家的时候讲的好好地,要好好对待爹娘。可你看看现在,爹病成啥样了?大哥呢,上哪去了?”云枫在一旁问道。

刘氏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云柏又出去打牌去了,她哪能说啊。

秦氏在炕上,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她记恨两个小的分家的时候不说跟他们在一起,可是这老大云柏也实在是有些不像个样子。

“云松啊,你们家现在日子过得好了,买了那么大一片林子。前阵子又住外拉了那么些坛子,想来也是好东西。你就帮着云柏一把,让他在你那干点活,挣些钱吧。还有骏杰三个孩子,整日的在家也不是个事。你家一个丫头成亲,你都能给十八抬的嫁妆,何况云柏一家可是你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啊?、“婶子,我那现在也没什么活,我们都在家闲着呢。云桦也不过是上午帮着往镇上送趟东西,再哪还有啥活啊?春桃出嫁,那是碧莲出的大头,我们并没有出多少。”云松听了,心里有些无奈。

“算了,我看也指望不上你什么。你叔病了,得吃药,你看给那些钱买药吧。”这秦氏是总想从云松那要出点什么来。

“云枫,我那有方掌柜送的雪蛤油,你等着去拿些来。每隔三天,就给咱爹盹上二钱,让玉妍给送过来。那东西对叔的毛病比较好。”云松没有正面回答秦氏的话,而是让云枫去拿药。

“成,堂哥,一会儿我就去拿。不过,我听说那东西非常贵,好像一两就得七八两银子呢。咱爹这毛病,可得吃不少,能行吗?”云枫的意思是,怕不够老爷子用的。

还没等云松回答,刘氏在一旁就说道:“啥?要七八两银子才能买一两?啥东西啊?快赶上金子了。大堂哥,称也不用让云枫去拿了,等云柏回来,我让他去拿来,我就盹了给爹吃就是了。”她打的算盘,自然是拿回来卖掉了。

云松没搭理刘氏,而是看向了炕上的老爷子。从他们进来,老爷子就没说话,只是咳嗽。“二叔,你好好的养着身子,也别总在家呆着,闲着去我那,或者去云枫云桦那玩玩。云桦家的小子现在也会逗人了,多出去转转,散散心。家里还有些活,我就回去了。”老爷子坐起来“云松啊,咳咳,你有心了。我对不起你爹你娘,这是我的报应。咳咳,也不用费心了,就让我去那边跟他们请罪吧。咳咳咳。”老爷子说着,咳的更厉害了。

“二叔,你这是说啥呢?往好处想,别总寻思以前的事。我一直念着二老的情呢,没啥大不了的,都是过去的事了。”云松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安慰老爷子。“二叔,我先走了,得空我再来看你。”说着,就往外走了。

云枫云桦看见云松走了,云桦就跟秦氏说道:“娘,我爹吃的什么药,把药方给我,我去给抓些药回来。正好我每天都进镇里。等抓回来,让二嫂帮着熬出来,让玉妍给送过来。二哥,我家孩子小,就的麻烦二嫂了。”“成,这样最好。也别指望着别人了,爹的药咱俩就包下来得了。一会尼我去堂哥那拿雪蛤油,那是好东西,咱爹是得补补了。爹,你就好好养着,还有我们俩呢,咋也不能让你掉到地上。”云枫也劝老爷子。

秦氏拿出一张药方来,违给了云桦。云桦接过来揣进怀里,然后哥俩也都一块走了。刘氏见他们都走了,伸手就要把东西都收拾起来。秦氏把刘氏的手扒拉一边去“这是他们孝敬我们老人的,你上前来干什么?”

“呦,娘,你也不看看,这些个吃食,哪一样不得我给您做出来。要不您咋吃啊?咋地,不用我管,那你们以后就自己做饭吃吧。”刘氏扭着腰出去了。

秦氏看着炕上的这些东西,有鸡有肉,还有大米白面等,另外才是布料点心。这些吃食都得做出来,不给刘氏,她自己真打怵做饭。

可是给了刘氏,哪里还有他们老两口的份。“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怎么养了这么几个丧良心的啊?一个个嘴上说的都挺好,可就是没有办实事的。”

“咳咳,老婆子,你别在那叨咕了。咳咳咳,咱们但凡对云松好些,就凭那孩半的孝顺,咋地也不能不管咱。如今可好,咳咳咳。”老爷子没等说完,又开始苏上了。

秦氏帮老爷子拍打着后背“你别说了,都这样了,快躺着吧。

”扶着老爷子躺下。

云松回到家,心里还是有些不畅快。进了屋,看见方氏在炕上做新衣服呢,就坐到方氏身边,搂过来方氏,低头不语。

方氏正做针线呢,被云松搂过去,倒是一愣。连忙把手里的针扎到布上,然后问道:“这是咋了?婶子又给你气受了?别跟她一样的,咱以后少去就是了。”

“不是,是二叔看起来真的不好。说不上两句话就咳嗽,精气神全都没了。唉,他才六十啊,咋就成了这样子?”云松有些难过。他本来就是心软的人,如今虽说不太搭理老宅子的人,可是看见老爷子的样子,心里就是放不下。

“那咋整啊,要不找昀弟来给看看吧,上次应该不是昀弟给看的。昀弟的医术,我是信得过的。”方氏也不知道怎么办好。

“再说吧,我看二叔主要是心里有事,再加上生了些气,才会这样的。只要心情好些,兴许还能强些。我已经让云枫过来拿些雪蛤油,

回去盹了让玉妍给送过去。不能给云柏他们,给了云柏,还不得让刘氏给卖了,要不也就让骏杰他们给吃了。”云松摇头。

“那也行,反正秀英受点累,总比二叔吃不着强。咱家还有雪蛤油,给他们一些就是了,给多少?我去管玉娴要去,都在她那放的呢。”方氏觉得这样可行。

“不用多,先拿三两,我说是昀弟给的。等着吃完了,要是有用再说。”!!!

第一百七十二章又是一年

岳老板让云桦捎话回来,说是年前从二十五开始,就每天送四缸菜过去。过年了,谁家都想吃点新鲜菜,从二十五到二十九,这五天都要每天四缸。年后等十六以后再送就行,年后先每天一缸,两样各一半那样。方氏听了,就算着日子,把年前这些豆子泡上了。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进镇子去办年货,佟家也不例外。这天,云松领着一家人,去了镇上。依然还是先去济世堂,方氏给方昀又做了衣服和鞋子,送给了方昀。然后大家就到集市上去采购年货了。

布料就不用买了,玉娴从京城里带回来老多了,而且比镇上的要好的多。要买的就是鞭炮、对子、糖果等过年用的这些东西。玉娴在买鞭炮的地方发现了烟huā,非得让方氏买些不可。

“都说姑娘要huā,小子要炮,你可倒好,要起这个huā来了。行,多买些吧,今年昊宇在咱家过年,多买些炮,你们没事放着玩。”方氏就买了一大些的炮仗和烟huā。

大郎看见前面有卖冻梨的,就去问了价钱,然后搬了一大筐放到车上。如今大郎手里也有些钱,买些小东西倒也不用管方氏要钱。这冻梨是北方的东西,有一种梨,秋天的时候根本不好吃,又酸又涩。必须把它冻起来,冻透了。等到再化开,吃的时候,满嘴甘甜。那梨肉雪白细腻,让人吃了还想吃。玉娴看见这一大筐的冻梨,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前世小的时候.就盼着过年能吃些冻梨。后来大了,就没有那种好吃的冻梨了,都是用苹果梨冻得,不好吃。

一家人边逛边买,遇上卖huā生的,也买了一口袋。这里是不出产huā生的,都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所以有点贵,一斤huā生要三十多文呢。一口袋有不到二十斤.huā了五百多文。玉娴一伸舌头,难怪人说过年就是烧钱,真不假。huā生,大枣,栗子,这些都不是本地有的,所以挨样买了些。等到集市逛完,大家再看,爬犁上,已经堆了满满的东西了。“多亏赶了两架爬犁来.要不然可真就装不下了。”玉娴笑道。

看看东西也买的差不多了,大家就往回走,等到了家,春梅正好把饭做了,就等着他们回来吃饭呢。大家嘻嘻哈哈的把东西搬进屋,自从袁青云领着孩子们住进了东跨院,方氏就把东厢房的北面两间当做了库房。现在东西一般都放在这里,当然,特别贵重的还是放到东屋套间里。东西放好,大家都去洗手吃饭。

离年越来越近.家家户户就开始忙了。佟家今年有春梅和春杏帮忙,玉娴也能干一些,所以还不太忙。唯一就是早晨洗豆芽那会儿.真的是挺累的。柱子媳妇还是早晨来给洗豆芽,不过白天就不用挑黄豆了,回家忙自己家的活就行了。

云松和袁青云带着男孩们,抽空就进山打猎,有的时候能弄不少的猎物回来。玉娴最高兴的就是每次都能弄到活的动物回来,狐狸、貉子、鹿,都有,幸亏前阵子买了不少饲料。“娘.开春咱们就在山上盖一大片的牲口窝。

要不然这些东西在家.到夏天还不得臭死了,连猪都弄到那边去。”玉娴可不想生活在一片臭味之中。

“行.听你的。”方氏笑道。

过完小年,云松领着男孩们.把所有的房间都打扫了一遍,然后全都贴上雪白的窗户纸。而方氏就带着丫头们蒸馒头、包包子、烀肉,忙的脚打后脑勺。

腊月二十七这天,玉娴让大郎他们把刺嫩芽棒子上的刺嫩芽全都掰下来。这用水生的刺嫩芽,长得能有不到二寸长,鲜绿的颜色,大冬天里,让人一看就喜欢不已。五大缸的刺嫩芽棒子,总共掰了能有三十来斤的刺嫩芽。东西不多,玉娴就说每家分二斤,大家跟着尝个新鲜。

于是,那些和云松不错的人家,每家二斤刺嫩芽,五斤绿豆芽,五斤黄豆芽。大郎他们挨家送过去,收到的,都觉得稀奇。大冬天的,竟然有新鲜的刺嫩芽。也都纷纷那些东西让大郎捎回来。镇上的岳老板和周老板那,云松也给送去了些东西。岳老板一见这刺嫩芽,都惊呆了,一个劲的问还有没有。云松告诉他,这是孩子们弄了,用来送人的,家里没有了。岳老板这个可惜啊,这可是难得的好东西,主要是冬天不可能有啊。

腊月二十八,云松把吴氏接到了家中,今年方昕不回来了,之前派人送了年礼回来。随着年礼送回来的,还有厚厚的几大摞历年科举考试的题目,有乡试和会试的考题。最绝的是,有每考的最好的人的答卷,还有历年来的前三甲的答卷,也不知道方昕是怎么弄到手的。袁青云看了,爱不释手,这些可都是考科举的人,想弄都弄不到的好东西。珍而重之的放到了一个箱子里,慢慢的研读,然后再教给二郎和博文他们。

今年是腊月三十过年,由于今年闰了一个五月,所以到过年的时候,外面已经很暖和了。二十九这天,方昀从镇上来了,今年他也要在佟家过年。济世堂歇业到正月十六,正好那些大夫和伙计也大都回家过年了。只有两个伙计是方昀收留的孤儿,没地去,就在济世堂里过年了。

二十九的下午,顺子和春兰也回来了。京城同仁堂,歇业到二月二,反正只是卖药,不用太早开门。顺子一见方氏,就跟方氏说了要娶春兰。方氏听了,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这两个丫头的婚事都有着落了。方昀就说让这两个人在家成了亲再去京城,也不用准备太多的嫁妆什么的。只要多给点钱就行了,到时候,回京城再置办就行。最后商议决定,把俩人的婚事订到了二月初六。

好在家里什么都有,从里面挑出来一些给春兰当嫁妆就很好了,方氏也就没愁得慌。只说过了年,就给两人准备婚事。

顺子这次,带回来了同仁堂今年的盈利。

因为来年要扩大规模,所以顺子就带回来了五千两。其中,四成玉娴的,一成顺子的,剩下的是方昀的。三个人分了银子,玉娴拿着这两千两,就交给了方氏。方氏不要“玉娴,这是你的方子挣的钱,娘不要。留着你自己攒起来,有个啥huā用的,也方便。再说,huā剩了,还可以留着当嫁妆。”

良,你笑话我。”玉娴不干了,上前就去挠方氏的痒痒。屋子里的人全都笑了起来,吴氏笑着说:“玉娴啊,过了年你就七岁了,要是你十六岁成亲,正好可以攒十年的嫁妆。到时候,就成了一个小富婆了。”大家就笑的更欢了。

“哼,我才不要那么早就嫁人呢,我要等二十岁以后再说。师父,咱们的同仁堂要好好干,到时候,我要十里红妆的嫁出去。”玉娴脸皮够厚,也不在乎大家笑她,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袁青云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放心,这点要求,到时候一定满足你就是了。我早就说了,你富贵的日子,在后头呢。”

“谢谢袁伯伯,但愿像你说的一样。”玉娴也不害羞,直接道谢。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到了三十,贴对子、贴窗huā、挂灯笼。云松领着男孩去上坟,吴氏和方氏领着丫头们做年夜饭。今年人多,得做两桌菜,一时间,厨房里煎炒烹炸的,忙了个热火朝天。

到了下午申时末,云松他们回来,这边的饭菜也差不多了。大家一起动手,把菜往屋里端。炕桌太小,放不下那么些菜,就在地上放了两张桌子。菜一摆上,玉娴就晕了,这得多少个菜啊?哪能吃的完啊。不过,过年就是这个讲究,要有余头,说明明年的日子好过。等菜上齐,桌子上已经是盘子摞盘子了。

“来,都坐下,咱们吃饭了。”方氏在那招呼着。

云松抱来三坛子的酒,一坛白酒,男人们喝,两坛果子酒,女人和孩子们喝。今天破例,让大郎他们也可以喝酒,玉娴捧着小酒杯,喝着果子酒,品味着这酒的滋味。方氏看到了,就笑她是个小酒鬼。

云松端起酒杯“来,袁大哥、昀弟、顺子,咱们喝一个,祝咱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大家一起喝了一杯。方氏也和吴氏在那喝了点果子酒,吴氏直夸酒的味道好。“别说,咱家玉娴还真能捅咕,这酒,味道不错。”

等到这顿饭吃完,已经是酉时中了,男人们都喝多了,跑到袁青云的屋子去呼呼大睡。女人们在那剁馅,准备包饺子。大郎去炒了瓜子,几个孩子就在那抓着瓜子,磕着玩。玉娴用水缓上了冻梨,又煮了些梨砣子,大家都很享受的吃着东西。

饺子馅剁好了,方氏、吴氏、还有三个丫头,一起包饺子。今年人手多,就不用大郎他们帮忙了。到了子时,云松他们起来发纸,点鞭炮。方氏煮饺子,鞭炮声响起来时,玉娴抱了一抱柴禾进屋,这叫抱财。

饺子煮熟了,大家围在桌边,有说有笑的吃饺子。忽然,玉娴咬到了一个硬东西。!!!

第一百七十三章骏烨相亲

除夕夜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讨第只天是初一,吃过早晨的饺子,孩子们就一起出去拜年了。整个沿江村才二十多户人家,相处好的也不过就十来家,所以没多长时间就能转一圈。玉娴他们去了老宅子那头,老爷子咳嗽的轻了些,只是精神还是不好。几个孩子坐了一回儿,说了几句话,就出来了。

“爷爷咋成了这样了啊,看著怪可怜的。”出了门,小四说道。

“还能是咋回事,分家了没人干活,你看那院子里乱的。再加上就咱那个婶子,哪是个省油的灯?事一多,都憋在心里,能不病嘛。”小五在一旁说道。

“那能怨谁?要是他们原来肯对咱家好些,哪会有现在这些事?不过好在他们对咱不好,咱们分了出来。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咱家了。”小三也感叹道。

“好了,大过年的,咱们别寻思这些行吗?还有别人家没去呢。,我要去找小凤姐了,你们随便吧。,…玉娴才不想提这些呢,人要往前看,总想这些,对身体不好。直接往村北的宋家走去,昊宇跟在后面“小妹,我陪你去。”

初一就在拜年之中度过,初二依旧是请客吃饭,初三这天,春桃和骏祥一起回来。一转眼,正月就过去了一半了。

正月十六,刚刚过了元宵节,薛瑾瑜和碧莲就领着博文他们来了。

吴氏还在佟家所以碧莲她们也就住在了佟家。碧莲一听说春兰的婚期定在了二月初六,赶紧吩咐一起来的薛安和紫菱两口子,回府城给春兰准备嫁妆。原来腊月的时候,碧莲给薛安他们几个一起办了婚事。

如今,三对新人来了两对,薛远夫妻在府城。方氏一听说,又赶紧给补了一份贺礼。薛远的那一份,让他们回去给捎着。

紫菱听说春兰要成亲,也挺高兴的。再一看顺子长得不错还在京城的同仁堂当掌柜的,就更替春兰高兴了。春桃领着骏祥,春兰和顺子,还有紫萱和薛平,紫菱和薛安,这四对儿往那一坐,看着就让人觉得很幸福。紫菱和薛安第二天就返回了府城去给春兰置办嫁妆了。

方氏和碧莲这头大家也开始准备着一些东西。春兰一个人绣嫁衣是不赶趟了,于是春桃、紫萱都来帮忙,赶着吧嫁衣绣好。大家也不喜什么正月里不动针线的说法了,做被褥的、做衣服的,还有什么幔帐、挡帘的,都做了。正月二十四这天,紫菱两口子从府城赶了回来,拉回来不少的东西。

因为春兰成了亲还是要去京城的,所以也没准备什么大件的东西,只是布匹、首饰、胭脂水粉什么的。

另外碧莲给准备了三十两压箱底银子,方氏也准备了二十两。虽然比春桃多,可是也都理解因为有很多大件的家具什么的都不做了,这钱给了,到京城在置办吧。

二十五是大郎的生日,都忙着,也就是煮了鸡蛋就完事。

二十六,顺子来送彩礼因为婚期比较急,所以聘礼和彩礼一起送了来。方昀当然得跟着,另外还请了岳老板夫妻来。岳老板的妻子大概有四十来岁保养的不错,看起来比较富态。人很随和一直都笑着,和方氏也挺谈的来的。

佟家自然是得准备酒席,酒桌上,岳老板没少喝,一个劲的夸佟家的孩子好,懂事、勤快。佟家人到现在在知道岳老板叫岳光宗,他还有个弟弟叫耀祖,也不知道岳老爷子当年是怎么想的。酒席上,岳光宗说起来,自己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今年十八,已经成了亲。二女儿十六,也定亲了。老三十四,现在还没定亲呢,又说看好了大郎,要把女儿许配给大郎。方氏自然是没有一口答应,只说孩子还小,大郎过了年也不过十五岁。再者佟家只是农民,也没有什么产业,有点配不上岳家的小姐。

“弟妹,我说句话,谁家祖上不是农民的?往上倒数三代,都是泥腿子出身。咱们结亲,不看门第,只问人品,我们当家的也是看好了大郎的稳重,才想着把老三许过来。年纪小不打紧,可以先定亲,过几年再成亲。这样,咱们也别急着定,等哪天我把女儿带过来,让两个小的自己相看去。要是他们自己相中了,那咱们再定,要是相不中,就当这事没说过。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这好男孩也是一样的。”岳光宗的妻子林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