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夜里,皇帝在顾云羡身边沉沉而睡。如练月光下,她半坐起身子,仔仔细细地打量他的面庞,越看越是满心悲凉。

她不明白老天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在她对他一片真心的时候,他将她弃若敝履;在她失去了真心、只余算计的时候,他却会这么对她。

从前她一直没有把他的宠爱太当回事儿。她总觉得他不过是一时兴起,不过是对她来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兴趣,持续不了多久。她如果相信他,只会再次陷入前世的噩梦。

可是现在她不确定了。

经过这段日子的相处,她其实已经明白他是一个胸有成算的人。荒唐胡为不过是个伪装,在那层面具之下,藏着的是一颗精明缜密的心。

而正因如此,他绝不会把专宠一人这样的话随便乱讲。

如果他说了,那他就是认真的。

至少,在他许下那个承诺的时候,是发自真心的。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也许他将来会看上别的美人,会背弃曾经的誓言。可至少在那一刻,他的心中只有她。至少在那一刻,他愿意为了她放弃所有的女人,愿意守在她身边,与她暮暮朝朝。

至少在那一刻,他对她是认真的。

大驾在第二日一大早离开茂山行宫,返回煜都北部的皇宫。

兴许是如今并不急于一时,皇帝没有召顾云羡过去陪伴,而是自己独乘一车。

顾云羡坐在车内挑开帘子,看着越来越远的茂山,心里有些感叹。

这一次在这里不过待了短短十几天,她却感觉好像过了很久很久。

久到让她实现了两世的心愿。

含章殿的宫人早得到消息,知道自家娘娘出去一趟就有了身孕,一个个的喜不自胜。激动的心情难以发泄,导致他们齐心协力地把含章殿上下装饰一新,看得顾云羡一愣。

“你们,也太张扬了吧?”她立在殿门处环视四周,有些犹豫地说道。

以往这样的时候采葭都会出来制止,这回却反其道而行,笑吟吟道:“奴婢觉得挺好。其实他们也没多铺张,就是把库房里收着的一些好的器皿摆了出来,不算出格。娘娘不用担心。”

顾云羡看了看柳尚宫,见对方也没表示异议,遂不再反对。

反正这样的情况下,她再装低调也没什么用。

任由宫人下去收拾东西,她走到软榻边坐下,揉揉肩膀,“现在坐坐马车都会被累到,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有了身孕的人是这样的,”阿瓷道,“不然奴婢为小姐捏捏?”

“不用了。”顾云羡笑瞪她一眼,“你下去盯着一点,别让他们把我喜欢的花放错了地方。”

阿瓷退下之后,柳尚宫才道:“奴婢刚去打听了,陛下这才回宫没一会儿,已有数名大臣入阁,称有事要与陛下面议。”

顾云羡淡淡一笑,“想也知道,多半是谈复立之事的。”

作者有话要说:

o(≧口≦)o 今天从早到晚满课,真是坑死爹啦!阿笙泪奔!

108

“娘娘怎么看?”柳尚宫道。

“阻力肯定会有的,就是不知道大到什么程度。”顾云羡道,

“您要自己暗中想办法么?”

顾云羡想了想,摇摇头,“不了。如今既然陛下主动揽过了这件事,还是先看看他的手段吧。我若是贸然出手,被他知道了反而不好。”

柳尚宫点头,她本来也是这个意思。

顾云羡起身,看看被装饰一新的含章殿,忽然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其实何必如此费心?反正这个地方,我也住不了多久。”

视线投向远处,在含章殿以东的方向,她看到墨色的屋顶,飞翘的屋檐。气势恢宏,端的是引人注目。

那是,长秋宫。

皇后的寝宫。

她曾经在那里住过两年,如今心存一志,一定要重新回去。

哪怕是为了她的孩子,她也绝不能输。

右手抚上自己依旧平坦的小腹,她眼神冷漠,里面有着不惜一切的坚毅和决绝

大驾回宫的次日,陛下召集群臣在宣政殿举行了朝会。在谈完各种要紧的军国大事之后,复立皇后的事情终于被提了出来。

这个曾在永嘉三年被反复讨论的话题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

和上次一样,礼部尚书宋齐依旧是反对复立的那派,而赞同复立的那边则以礼部侍郎许平以及御史陈良为首。双方各自带了一批言官,引经据典地展开论战,直吵得脸红脖子粗。

皇帝虽然早已打定了主意要让顾云羡复位,这会儿却扮起了中立,每天坐在宣政殿的龙椅上,认认真真地听两派人物阐述各自的观点,还煞有介事地点头思考,十分虚心受教的模样。

可明面上中立不代表他无所作为,在应付诸位大臣的同时,他暗中给左相徐庆华下了吩咐,命他去引导那部分态度含糊的朝臣,让他们支持复立。

他这个举动起了不小的作用。

永嘉三年的时候,左相是周世焘,虽然其当时困于崔朔的弹章而不敢过分插手,好歹也是反对复立的。如今左相换成了徐庆华,明着是北党领袖,却暗地里附和皇帝的意思,自然给他的对手造成了不容小视的打击。

那些态度暧昧的朝臣本就是存了观望的心思,如今见左相似乎也在支持顾氏,便渐渐倒向支持复立一派。

宋齐眼看着朝臣们越来越多站到他的对立面去,自己身边的帮手越来越少,简直是怒不可遏。

本着一贯认真执着的风格,他连夜给皇帝写了一封近万字的奏疏,从礼教道德、伦理纲常各个方面论述了复立之事的不可行,声情并茂,简直让人击节赞叹。

然而这封精彩的奏疏呈上去之后却没有收到他预期的反应。据说皇帝花了两盏茶的时间读完了它之后,随手便扔到一旁,唯一的评语只有两个字,“诡辩。”

听到这个消息的大臣们一愣,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自家这位陛下一贯最痛恨别人跟他讲大道理,如今宋齐弄成这样,搞不好就适得其反了!

也许陛下一开始是中立地看待此事,如今被宋齐一刺激,没准就觉得支持复立一派很有道理了?

就在各方势力忐忑不安的时候,皇帝忽然降下旨意,擢升元充仪顾氏为正一品贤妃,执掌凤印。

这个消息一出,朝野一片哗然。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是皇帝选的折中的做法。就好比永嘉三年的时候,朝中一部分要求复立顾氏,一部分则要求将其处死。如此极端的两个态度,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那一次,皇帝在反复权衡之后,最终决定将顾氏封为婕妤、留在身边。两边各退一步,都没什么异议。

难道,陛下是打算将同样的事情再做一次?

贤妃乃四夫人之一,顾氏若到了这个位置,就成了如今后宫的第一人,执掌宫务两年有余的毓昭仪都将再次居于她之下。

但即使如此,妾就是妾,位分再高,依然不是皇后。

众人心里也明白,按照这个趋势,顾氏过个几年多半仍要复位。但只要她这个孩子是在居妃位时生下的,就不能算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将来在论及储君的时候,别的皇子依旧有机会。

只要拖过这十个月,各派势力就都能多一丝希望。

如果陛下真的这么做,那些反对复立的人也能勉强接受。

还没来得及高兴,另一个消息又传了出来。礼部询问陛下册妃礼要如何举办时,那边轻描淡写回复了四个字,“一切从简。”

看似无关紧要的四个字,内里透露的信息实在太多。

陛下如今爱重顾氏,她的册妃礼怎么也不可能草草了事,大张旗鼓、隆而重之才是合理的情况。

可他说,一切从简。

他会这么做,只有一个解释。

册妃礼不重要,之后还有别的机会来彰显他对顾氏的重视。

都已经是四夫人了,更高规格的仪式,也就只能是那个了。

封后大典。

在想明白这个之后,众人忽然醒悟过来。所谓先封贤妃,不过是陛下给他们的一个台阶。

他已经决定了要复立皇后。可他们这些反对复立的人闹得太厉害,他不想他们失了面子,所以给他们一个暗示,让他们自己先收手

中书省的朝房内,崔朔独自坐在窗边,自己跟自己下棋。

杜清推门进来的时候,他一局棋正进入收官阶段。

“怎么就你一个人?”杜清笑吟吟道。

崔朔神情平静,“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辰。差不多都出宫了。”

“那你怎么还在这里?”杜清笑道,“大家都走了,你一个人待着有意思吗?”

崔朔放下最后一枚棋子,微笑起来,“我若走了,你这一趟岂不是扑了个空?”

杜清在他对面坐下,“你知道我会过来?”

“今日陛下降了那样的旨意,你自然会过来找我。”崔朔淡淡道。

他一说起这个事情,杜清的神情立刻变得严肃了。

今日一大早,册封贤妃的圣旨便晓谕前朝后宫,下午的时候,那句“一切从简”的话也传了出来。对于陛下的心思,大家也都了然于胸。

“当初你让我去游说许平,我还有些犹豫。如今看来,你崔如璟果然是神机妙算、从无失手!”在确定四下无人之后,杜清才轻叹道。

在茂山的时候,崔朔让他做一件事,说对他有好处。他后来私下询问才知,他居然让他去找礼部侍郎许平,请他出面奏请复立。

他原本是有些犹豫的。

虽说如今顾氏很得陛下的宠爱,但她到底是被陛下亲口废掉的,陛下如今是什么心思谁也不知道。再加上如今顾氏身怀有孕,她复不复位已不单单是谁当皇后那么简单,更关系到储君大位的归属。

自己贸然掺和进此事,难保不会毁了大好前程。

可最终还是崔朔说服了他。他想了想去,以崔朔那么聪明的脑子,怎么也不会做自寻死路的事情。再加上他本就不是胆小怕事之人,投机取巧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做了,当初能从礼部调去吏部有一部分原因便是奉承对了陛下。

他决定赌一把。

许平与他有不浅的交情,拉他入伙并不怎么困难。然后许平在明处,他在暗处,再加上诸位言官,终于挑起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论战。

如今,陛下的态度终于明朗,是他期待的结果。只要顾氏成功复位,自己与许平便都是促成这件大事的功臣。不仅能在陛下面前得个好印象,还能在皇后和未来太子的心中记一功。

这实在是大获全胜的一仗。

想到这里,他心里又是欣喜、又是感激,对着崔朔道:“如璟你放心,陛下面前我一定会提你的功劳的,绝不会让你白谋划这一场!”

崔朔笑着摇摇头,“不必。”

“不必?”杜清有些惊讶,“你是说,不用告诉陛下这些都是你做的?”

崔朔颔首,“我不过是提了个建议,后面的事情都是你做成的。实在算不得什么。”

杜清想说话不是这么讲的,当初若不是他说服了他,他又怎敢冒此大险?可转念一想,崔朔这人脾气一向有些古怪,兴许他还有别的考虑吧。

他不再多言,只道:“既然如此,改日我做东,请你好好喝一杯。如璟你可一定要赏脸。”

崔朔笑道:“如此便再好不过了。”

杜清得了他的承诺,心满意足地告辞。崔朔看着杜清的背影,心里轻轻一叹。

哪里需要他告诉陛下。从一开始,这就是他与陛下一起演的一场戏。

他还记得那天晚上,皇帝将他召到仪元殿,漫不经心地问他,“若朕现在想立一位皇后,如璟你可有办法找到人来完成?”

他立刻懂了他的意思,“陛下是说,找个人来代替您挑起此事?”

他轻轻颔首。

他沉吟片刻,“臣斗胆请教陛下,您想立哪位娘娘为后?”

皇帝微眯双眼,片刻后方道:“自然是朕的妻子。”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那声音颇有几分缠绵温柔。

他沉默了一瞬,微笑道:“自然。臣能够为陛下寻到人,来完成此事。”

后面的事情便全是他们一手策划。

因局势微妙,皇帝不好从一开始便表明自己的态度,所以决定明面上保持中立,任由两边势力各自对抗,在暗中引导局势的走向。等到支持复立一派的势力占上风之后,他再降下册封贤妃的旨意,彻底乱了对方的阵脚。

明明再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便是他们推行新政最好的时机,皇帝却仍要在这样的时候分心去折腾复立皇后的事情。

而他身为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本应开口阻止他这么做。可最终,他却选择了和他联手,将不利的影响减到最小。

这般费尽心思,只是为了可以让那个女子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有快乐。

她也好,她的孩子也好,都不应该受一丝的委屈

顾云羡册封贤妃的典礼在三月十七举行,阖宫嫔御按照宫规全部出面观礼,除了身怀六甲的明修仪以外,无一人缺席。

仪式并不隆重,没有折腾太久便结束了。礼官退下之后,顾云羡身着贤妃的朝服,立在堂上接受众人的跪拜。

毓昭仪为首,后面跟着泠淑媛、庄贵姬、柔婕妤、定慎仪等人,阖宫妃嫔齐齐在她面前跪倒,稽首长拜,“臣妾参见贤妃娘娘,娘娘大安。”

顾云羡看着毓昭仪的流云髻,想起她上一次在她面前这般俯首跪拜,还是她当皇后的时候。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她终于找回了曾经的威严。她终于不用再在任何女人面前低头。

微微一笑,她慢慢道:“可。”

众人起身,顾云羡看着大家各异的神情,没有说话。

虽说册封贤妃的圣旨早就下了,但当她真的重新成为六宫之首,这些女人还是有些不适应。

不过没关系,她们很快就会习惯的。

109

柳尚宫走到顾云羡云羡身边,用众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奴婢已命人将贤妃金印送去了含章殿。”

顾云羡点点头。适才册妃礼上,她从礼官手中接过了封妃圣旨、贤妃金印以及金册,作为正式受封的标志。那么大一堆东西,礼成之后她自然不可能一直端着,顺手便交给了柳尚宫,让她去处理。

“不过,陛下的圣旨中还提到说让娘娘执掌凤印…”柳尚宫似乎有些犹豫,“皇后金印自永嘉二年起便一直存放在椒房殿,娘娘可需要奴婢去为您取来?”

此言一出,众人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毓昭仪的面色尤其难看。

皇后金印作为中宫权力的象征,一贯是不允许妃嫔染指。她打理宫务两年多,也没敢起半分觊觎之心。

虽说陛下如今打算复顾云羡的位,可她到底还不是皇后。这般早早地将凤印握在手中,简直是…

顾云羡想了一瞬,摇摇头,“不了。凤印向来不出长秋宫,本宫也不好坏了规矩。不用去取了。”

“可陛下…”

“陛下那里,本宫自会去说。大人不用担心。”顾云羡淡淡道。

“诺。”柳尚宫道。

处理好了这件事,顾云羡转头看向众人,微微一笑,“如今礼也成了,诸位妹妹不用再待在这里陪本宫,可以回去歇息了。”

众人忙道不敢,柔婕妤道:“今日是贤妃娘娘的大日子,臣妾等自然得与娘娘同乐才是。”

“大日子么?”顾云羡闻言笑了笑,“算不上。连陛下都吩咐了无需铺张,你们也不必拘泥于虚礼。都散了吧,留庄贵姬陪本宫走一段就行了。”

她这么说了,大家自然不敢再说要留下,纷纷行礼告辞。

泠淑媛最先离开,接着柔婕妤、定慎仪、夏芳华等人也走了。毓昭仪尽量得体地朝顾云羡笑了笑,“既然娘娘想清静清静,臣妾也不好再打扰。臣妾告退。”

顾云羡似乎不知道她心里的波澜起伏,只淡淡道:“退下吧。”

这话里的轻慢让毓昭仪忍不住咬牙。

直到众人全部离开,顾云羡这才与庄贵姬一起沿着小路朝含章殿走去。

宫人随在她们身后三尺的地方,听不清她们的谈话。

庄贵姬笑意吟吟,“臣妾还没恭喜贤妃娘娘呢!前阵子看前朝闹成那样,臣妾还担心来着。还好陛下圣明,没有被谗言蛊惑,决定要复立娘娘了。”

顾云羡一笑。前段时间,这宫里提心吊胆的人不止她一个。虽然明面上瞧不出来,但她可以确定,毓昭仪和明修仪一定都有让各自的母家暗中出力,阻挠复立。

可惜如今早不是中宗朝,再无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妃嫔的母家对朝堂局势根本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不想再谈这件事,顾云羡笑道:“陛下自然圣明。”忽然反应过来,“你从前不是都叫本宫姐姐吗?怎么突然生分起来了。”

庄贵姬道:“从前是从前,如今娘娘身份不同了,眼看就要复位中宫。臣妾不过是个正三品贵姬,与娘娘之间悬殊太大,叫姐姐实在不合适。”

顾云羡想了片刻,立刻明白了庄贵姬的心思。

尹繁素这个人,一贯恪守妾妃之德,对自己这个曾经的主母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冒犯。当初会答应叫她姐姐不过是因为她那会儿身份尴尬,叫娘娘不合适。后来她虽然有了位分,但与她的差距一直不大,加上也叫习惯了,便没有改口。

但如今,自己陡然从从二品的充仪晋升为正一品的贤妃,更有不日便要复位的架势。这样的情况下,庄贵姬便又开始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