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晚住宿的旅馆,安排的还不错,虽然不是特别好的顶级酒店,但是各项设施还不错,而且位置很好。

接两个人的是一个穿着朴素的白人小哥:“你们在大学听课期间的食物,由我们负责,不过我们不负责早餐,也不负责部分晚餐。另外,每天去学校的时候,我会来接你们,也可以送你们回来,如果你们听完课以后,要去别的地方,那你们自己负责交通,明白了吗?”

徐述之说:“明白了,谢谢。”

“如果你们到了大学以后,对大学的那些教授啊,还有硬件之类的,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我会尽力给你们解答。”

“可以。”

“这是我的身份证明,我是接下来你们要去的耶鲁大学的学生,我叫迪伦,你们也可以这么叫我。”

“你好迪伦,我是徐。”

“你好迪伦,我是静。”

两个人都没有取英文名,反正只取名字中一个发音,对于老外来说也不难,而且是比较特别的名字,容易被记住。

“徐,静,我记住了,那我明天再来找你们。对了,如果你们想要享受晚餐,楼下有赛百味,走远点,还有布朗夫人甜点,都是不错的选择,希望你们会尽快喜欢这里。”

“好的,明天见。”

送走迪伦,两个人收拾了一下行礼,因为两个人是一行的,所以房间是一个双人间。不过这儿也没有外人,两个人也不必见外。

收拾好了以后,两个人一起下楼去吃饭。

在这一条街上从头走到尾,有不少卖三明治的,炸鸡的,各种糊满了巧克力之类的甜点甜甜圈之类的,热狗之类的自然也少不了。当然还有一些餐厅,意大利的,墨西哥的,土耳其的都有。

孙静言看到那些面包夹着肉和蔬菜就不想吃,于是两个人选择了一家墨西哥餐厅。

“墨西哥食物,在世界上来说,算是接受度比较高的了。”徐述之说。

虽然法餐中餐意餐之类的,都有着强烈的自己的风格,也有不少喜欢的人,但是从接受度来说,还是土耳其意大利之类的比较多。

孙静言点头:“那就试试看吧。”

这边的中餐馆,孙静言是不想试了,中餐离开了中国的地界儿,不少就直接变异了,完全是外国人的口味,孙静言可不想荼毒自己的舌头。

好在墨西哥的食物,虽然也充满了异域风格,但是也还能接受,餐厅十分满,嘈杂的人声遍布角落,显然是个十分受欢迎的餐厅。

徐述之问孙静言:“你觉得我们需要租车吗?”

孙静言想了想,摇头:“我觉得还是算了吧,咱们也没有时间去别的地方玩,而且咱们好像都还没拿到驾照。”

驾照需要等到成年以后才可以考。

徐述之说:“那咱们想去哪里的话,只能靠公共交通和双腿了。”

美国的公共交通不是不发达,只是跟国内比起来,还是差了些,美国最发达的公共交通应该是飞机了,许多小城市都有自己的小机场。

吃完饭,去超市买了一点生活必需品,也就是牙刷毛巾沐浴露之类的,别的也不多买,因为几天后,他们就要转战别的城市了。

两个人也没有什么事情,所以逛超市的时候也花了点时间,孙静言发现这儿的零食区特别大,而且各种各样的糖非常多,光是各种巧克力糖就有一货架。

孙静言惊叹:“嗜甜还真是名不虚传啊!”

据说老外无糖不欢,国人觉得甜的发苦的,人家的最爱。

除了各种甜食,就是各种薯片,小包装也有,不过那大包装的样式,也是吓坏了孙静言。

徐述之说:“这种大的,除了特别喜欢薯片人,还有就是他们的聚会会用,不一定是一个人吃完的。”

孙静言这才觉得好了点儿。

再看到那大包装的可乐之类的碳酸饮料,孙静言也觉得夸张。据说许多人都是把饮料当水来喝的。

孙静言以前看过一个短片,说在美国这边,因为食物比如蔬菜肉类之类的,都偏贵,而简单的速食食物,汉堡,三明治之类的,便宜许多,再加上那些工厂出来的食物,因为饱含糖分,能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所以美国低收入阶层更青睐这种食物,也更容易长胖。

当时只是觉得开阔眼界,现在亲眼看到,才觉得吓人。

还有那些冰淇淋,不少都是桶装的,一个桶装几千克,孙静言自问如果真要吃,估计几个月才能够吃完这么多,但是这个桶装,是许多美国家庭大概一周的消耗量而已。

逛一趟超市,还真是涨了不少见识。

逛完超市出来,两个人就回到了住宿,好在提前买好了网卡,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美国虽然为发达国家,但是网络的普及率,还不是特别高,就比如这小旅店,要上网还要另外加钱,网速还没什么保障。

第二天就要去试听了,试听不是人家教授特地给你上课,而是趁着人家有课的时候,去旁听一下,然后顺道跟学院负责人进行一个小型座谈之类的,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特点内容将来发展前景以及就业等等各个方面。

孙静言将要用的笔记本和笔准备好,小型的笔记本也塞进了大包里,另外还带了点小零食,这可是从国内带来的,尤其珍贵。

第二天一大早,白人小哥迪伦就如约而至了。

徐述之说:“迪伦应该是素质比较好的那种人,不然也不会如此准时了。”

不要觉得美国人都是高素质,美国人中,也有许多低素质的,迟到之类的都是小事儿。

迪伦上来敲门的时候,徐述之就直接将门打开了。

迪伦问:“请问准备好了吗?”

徐述之说:“已经准备好了,可以出发了。”

迪伦还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两个人也准备好了,还以为自己要等等他们呢!

“这样就太好了,我们还有时间可以去吃个早餐。”迪伦说。

两个人关好门,跟随着迪伦下楼,迪伦充分发挥了美国人的健谈能力,问两个人早餐想吃什么,吐司,面包,甜甜圈,热狗。搭配上一杯咖啡,就是一顿早餐。

孙静言听得有些腿软,她果然还是挑食的,以前没发现,只不过是因为中餐太符合她的胃口而已。

只是这也没得选,孙静言选择了热狗,结果里面的酱厚的她快怀疑人生了。

还好咖啡还能解腻。

到了学校,迪伦就带着他们去教学楼,顺道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耶鲁大学也是美国排名前列的大学了,迪伦介绍的时候,也是难掩自豪。

迪伦告诉他们,今天他们试听的课程在哪个教室,要如何去找,面对面交流又在哪个地方,中午吃饭又可以去哪里,差不多花了半个小时跟他们说清楚要走的路。

好在两个人都不是路痴,也能够了解一个大概。

“你们两个有我的电话,如果实在是找不到地方,可以给我电话,我会尽量过来,如果我过不来,我会拜托我的朋友过来的。”

“好的,谢谢。”

“我今天的课程比你们结束得要早,到时候我会去等你们的,请你们放心。”

“明白了,那我们到时候再见。”

“再见。”

迪伦负责,也是两个人的幸运,再这样陌生的环境里,能够有人帮助迅速了解情况,是再好不过了。

和迪伦分开以后,两个人就去找教室。

两个人当初经过商量,选择的试听专业课程并不完全重合,所以两个人也会去不同的教室。

在偌大的校园里,两个人也要分开行动了、

“如果找不到路,记得打电话给我。”徐述之说。

孙静言说:“好啊,你也是,如果找不到路,记得找我。”

徐述之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说:“调皮,我哪里需要你帮我。”

“那可不好说,谁也不能保证没那个万一,对吧?”

徐述之不跟她争这个,说:“那我们中午再见。”

饭还是要一起吃的。

“好的。”

两个人前往不同的教室。

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环境,还有完全陌生的人,虽然孙静言是来试听的,可是她黑发黄皮肤的亚洲人形象,在人数不多的班级还是挺显眼的,更何况国人喜欢的专业都是商学之类的,孙静言没选那些热门专业,所以她反而成为了比较少有的存在了。

好在一起上课的人,虽然会多看她几眼,但是也不怎么意外,不会看西洋景似得盯着使劲看,孙静言倒也能适应。

上课的时候,孙静言征求了教授的同意,拿出了录音笔录音。

孙静言的英语,跟会英语的人交谈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有口音也不存在问题,但是涉及到专业名词的时候,她还是有些懵逼的,所以录音有助于帮助她课后学习。

上午的课程倒还算轻松,不是特别辛苦,孙静言也就还算顺利度过了。

中午吃饭,孙静言也没有抱什么希望,买了几个烤土豆煮豆子之类的,肉类也有,但是不少炸的,孙静言为了健康考虑,也就没要,然后拿了牛奶水果。

不知情的,还以为她是素食主义者呢!

不过国外对于食物有各种要求的人也多,所以提供的食物类型还挺丰富的。

徐述之看她拿的东西,说:“是不是不习惯啊?”

孙静言点头:“不是太油腻,就是酱料太多,吃不惯。”

徐述之心疼她,说:“没关系,咱们晚上去吃好吃的。”

孙静言点头,两个人不缺钱,倒是没必要为了省钱而遭罪。

熟悉了环境以后,下午的课程和交流会也比较顺利,一天下来,虽然觉得有些累,但是也颇有些收获,两个人都挺满意的。

迪伦果然在等两个人,询问两个人是要回旅店还是去别的地方。

孙静言说:“我们想要去吃晚餐,请问你知道这附近有什么比较好的餐厅吗?”

迪伦说:“好的餐厅我知道许多,不过有些价格不便宜,请问你们想去什么风格的餐厅呢?”

昨晚去了墨西哥餐厅,孙静言想了想,说:“土耳其意大利法国的都可以。”

迪伦有些意外,问:“你们不想去中餐厅吗?”

中国人喜欢吃中餐,很多人不习惯这边的饮食,迪伦也是知道的,所以他觉得挺奇怪的。

徐述之说:“我们在中国的时候,天天都会吃中餐,而且种类十分丰富,所以来到这边,想试试这边不同的风味。”

迪伦很是赞同:“这是个好主意,世界上那么多好玩的事情,都需要尽量去尝试。反正我没什么事情,我送你们去吧,我知道一家自助的意大利餐厅还不错,跟我去意大利旅行的时候,吃到的意大利美食很像。”

孙静言说:“好啊,那就去那里吧。你也还没有吃晚餐吧?方便的话,一起吧。”

迪伦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孙静言立马明白,他估计是钱上的问题,便说:“今晚我们请客。”

迪伦从后视镜里看了两个人一眼,说:“既然如此,非常谢谢。”

还真是直白呢。

孙静言说:“我们在这儿几天,都需要你的照顾,请你吃一顿饭,是应该的。”

迪伦笑眯眯地,说:“我知道,你们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喜欢请人吃饭。”

孙静言默默黑线,不过事实上也是如此啦,大概是民以食为天的理念贯穿了整个民族的历史,所以请客吃饭,简直是最有用的社交手段之一了。

迪伦乐呵呵地说:“所以我挺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的。请客吃饭比别的感谢来的有意思。”

真是个坦率的小哥。

迪伦载着两个人来到意大利餐厅,餐厅看上去还挺高档的。

迪伦应该是挺喜欢这里的,对这儿都很熟悉。

“这儿价格不是很贵,但是也不是很便宜,像我这样靠打工维持生活的学生,不能经常来,不过如果有好事需要庆祝,或者邀请心仪的女孩的话,我会选择在这里。”

孙静言觉得这儿的环境确实不错,既然是自助餐厅,当然食物也十分重要。

不管如何,相对于外面的汉堡热狗三明治,这儿的食物好太多了,品类也丰富多了,当然价格也不低,也难怪迪伦不轻易来这儿。

当然,这儿的食物在孙静言心中,还是没法和中餐相比。

吃完饭,迪伦送两个人到落脚的小旅店。

“谢谢你们,晚餐很棒!”迪伦笑眯眯地说。

徐述之说:“不用谢,你推荐的餐厅确实不错。”

迪伦离开以后,两个人回到房间。

第一天,两个人适应得还不错,关于课程的内容,两个人交流了一下。

“其实,我去大学的课堂听过几次课。”徐述之说。

孙静言听着他继续说下去,徐述之说:“我感觉,国内的课堂,跟这边的课堂,还是有些差距的。”

孙静言上辈子也上过大学,只是,她上的大学虽然算得上是一类大学,却不是什么突出的学校,所以她自己感受也挺明显的,在这个大学的课堂上,感觉学生都很认真啊,比高中课堂不遑多让。

只是这个秘密,孙静言也是不能告诉徐述之的。

按照有些人的说法,国内的大学,是严进宽出,也就是考上大学不容易,但是要毕业比较容易,大学四年随便混过去也没问题,只要别太调皮捣蛋,别太不上心,拿毕业证没问题,而国外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当然,并不是说国外的大学都是随便上的,但是并没有高考竞争那么激烈,但是要顺利毕业,像国内那样混日子,怕是不行的。所以国外上了大学以后退学的事情,比较多。

孙静言说:“我感觉,好像还是在高中一样,根本不能够放松。而且教授也没有咱们老师那样,追着要咱们读书。”

大学十分考验一个人的自律能力。

徐述之点头:“是的。”

两个人休息了一会儿,换上运动服,一起出去跑步,跑完回来,洗个澡,然后开始各自的一天总结,写下一天的感受和经验。

还有一年就要决定上哪所大学了,这些都是帮助填志愿的。

整理到挺晚的时候,孙静言看了看时间,上了Q*Q,在小群里面给两个人发起视频邀请。

此时国内还是挺早的早上,但是程颖慧说的要每天视频,孙静言当然依言行事啦。

果然,视频被接通的时候,程颖慧还在床上躺着,而且是个鸡窝头。不过夏言已经起来了,下眼闭程颖慧可要自觉多了。

“静言啊,这才什么时候啊,这么早就把我闹起来了。”

孙静言早就算过时间了,说:“已经不早了大小姐,该起来了。”

程颖慧抓了抓头发,说:“现在是暑假呢!”

“高三的哪有暑假,还不快起来。”

“好吧好吧,咦,你身后是谁啊!?”

孙静言说:“喔,是徐述之啊,怎么了?”

“啊!?你们住在一起啊?!”

孙静言:…

“组织方为了节约成本,所以安排我们住在一起啊,我有什么办法,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安全啊!”

程颖慧尖叫起来,孙静言大喊:“闭嘴!我隔壁的还以为我们在做什么呢!”

程颖慧还是激动不已。

孙静言丢给她一个大白眼,见她没什么事,便说:“这事儿别乱说啊,今天到这儿吧,我该睡觉去了。”

“好好好,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

孙静言真想拿个东西丢她:“这事儿我记下了!等着我回去收拾你!一天不收拾就要上天!”

程颖慧啊了一声,孙静言才懒得听她求饶,直接挂断了通讯。

夏言最近在香港,陪着夏妈妈,又有布鲁诺相伴,日子过得十分惬意悠闲。至于她补课的事儿,夏妈妈都不逼她,当然没人能够说她了。

当然,也因为夏妈妈不是那种传统的家长,不会逼着夏言去补课,不然你换尹爱莲试试。

程颖慧因为补课返校了,正好可以帮着看着孙连胜,其实这两人,孙静言都不太放心,只是程颖慧在孙连胜这个弟弟面前,还是知道要有点姐姐的样子的。

这边夏令营的生活,有些枯燥,也有些忙碌,每天都要去学校上课,周末也会有些活动。等到四天以后,孙静言和徐述之在这个城市所选的大学的试听课程都结束了,两个人在组织方的安排下,飞往第二个城市,去新的大学参加已经选好的课程。

没想到这次还遇到了熟人,正是在去年夏令营中遇到的英国女孩索菲。

索菲曾经在夏令营中,不小心走失过,因为孙静言和徐述之小组的努力,才让她不用在野外过夜,免遭了许多罪,所以她对两个人是十分友好的。

不过这次参加夏令营,索菲是一个人来的,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年纪,也都要上大学了,说起来英国也有许多不错的大学,但是索菲的想法是,她要多看看,多对比一下,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英国和美国的教学风格又截然不同,哪怕都是世界名校,也是各有特色。

回国了以后

虽然双方遇到了一起, 但是并么有多少时间可以相见, 因为他们和索菲的行程不同, 而且能够互相遇见,都是十分有缘分的事情了。

到了第二个城市没多久, 孙静言就看到了孙连胜在网上给她的留言。

孙连胜的留言, 是关于他考上了附属中学的事情。

孙连胜这个暑假参加了中考, 上个月的时候,考试成绩出来了,他还考的挺不错的, 本来这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没想到尹爱莲见他能顾考得不错,还想着, 让他这个暑假也去补课, 等到上高中的时候, 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孙连胜吓得躲在了孙静言的住处了。

孙静言对此倒是没有很大的意外, 孙连胜的成绩出来的时候,大家就觉得他上四大名校应该没什么压力,就是看他选择哪一所了。没想到他选择了附中。

孙连胜填志愿的时候还问过孙静言,孙静言觉得,还是以他自己的意见为主,自己也只是将四大名校的资料发给了孙连胜而已。

看到了孙连胜的留言,孙静言回复道:“恭喜!”

这样回复好像有些单调了,又加了一句:“等我回去以后,再给你庆祝。”

这确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只要孙连胜在这高中期间别长歪了,能够保持着成绩,考个过得去的大学,孙静言也就不用担心上辈子的噩梦会重演了。

这对于孙静言来说,无疑是卸下了一个大担子。

回头收到孙连胜的留言,说:“妈妈和爸爸在张罗着请客的事情了,你怕是赶不上了,回来以后怎么庆祝好呢?”

这家伙,该占得便宜一点都不肯少要的。

孙静言想了想,回复说:“如果他的航模比赛获得了奖,那么庆祝当然要加厚几分,但是如果没有获奖,那就不会有特别隆重的庆祝了。”

孙连胜也只能说,自己的姐姐实在是太精明。

孙静言不在国内,自然也无法知道具体情形,只知道孙二华和尹爱莲大方了一回,请了不少亲戚朋友,庆祝升学的事情。

想孙静言当初升学的时候,也并没有弄得很隆重,两相对比之下,夫妻两个还是重男轻女得很明显啊。

不过,这些事情,孙静言也已经不放在心上了,这种既定的已经无法更改的事实,她也不想花太多的心力。对于她来说,值得在乎的人还很多,孙二华夫妇纵然是亲生父母,也比不上有些人的。

孙静言感觉,自己自从上高中以后,就离那个所谓的家越来越远了。

大概孙二华和尹爱莲也觉得这个大女儿不是很好掌控,跟他们也不亲近,所以跟孙静言往来的时候,会少了一些亲人的亲密吧。

因为孙连胜考上附中的事情,孙静言还颇有一些感慨。

算了,或许自己本来就是亲人缘薄,哪怕是至亲血脉,也没有什么亲近的缘分。

因为这试听的事情还挺忙碌的,再加上许多事情,跟国内的学校很不一样,更重要的是,许多课程因为英语的专业名词不够,还有些懵懂。孙静言一头扎进学习的时候,这些事情也忘得很快。

要不是孙连胜拍了照发给她,她都不记得孙连胜的升学宴请客是哪天。

上了ins和脸书才知道,原来参加了此次夏令营的熟人还不少,林慧晶因为孙静言的影响,也报名参加了这次的夏令营,只是两个人报的课程和学校不太相同,所以没有遇到一起,还有一些去年夏令营中认识的人,也参加了,只是并没有相遇而已,可见和索菲的缘分,是多么难得。

一个月一晃眼就过去了,经过这一个月的试听和交流,孙静言对自己选的十多个专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笔记做了满满一大本,至于分析的事情,她还要回去再做。

夏令营结束以后,两个人也并不觉得美国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所以很快就飞回国内了。

依旧是飞往香港转机。

这个时候,布鲁诺已经回国去了,夏言也回学校去上课去了,孙静言和徐述之只见到了夏妈妈,还顺便和黄丫一起吃了顿饭。

夏妈妈总觉得,去美国一个月,孙静言也变化挺大的。

孙静言自己不觉得,说:“大概是我变糙了吧,在那边,因为时间比较紧张,也没有注意好好保养之类的,连护肤都是比较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