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阳光,沙滩,海鲜,热带水果,还能游泳浮潜,真是美哉。

孙静言不是没去过海边,但是那也是夏令营的时候,那时候光想着完成任务之类的,根本不是度假。

还没确定去哪里,也没决定好时间,两个朋友就十分期待了,孙静言觉得,这真是一个好想法。

作者有话要说:去海边玩真是超爽dei~

中国式亲子

孙静言发现, 不仅是程颖慧十分期待暑假的度假, 连自己也十分期待, 大概是自己真的紧张忙碌太久了,所以想好好放松一下吧。

如今, 她的生活也只剩下单纯的比赛和学习了。

这天, 孙静言正训练着, 突然接到电话,是孙二华打来的。

孙静言奇怪,孙二虎在电话里说:“静言, 忙不忙啊?你能来接一下我吗?”

孙静言一头雾水:“接你?你在哪里?”

“在你们学校门口, 可是我不记得你住哪儿了。”

孙二华以前来过,但是是一两年前了, 忘记了也实属正常的。

孙静言忙跟老师说了一声, 然后披上长款羽绒服, 穿上雪地靴, 跑了出去。

在校门口,果然看到了孙二华。

孙静言忙迎了上去,问:“爸爸,你怎么来了?”

还是在大晚上的时候,难不成是家里出事了?

孙二华看到孙静言,顿时心里一松,说:“我来看看你。”

孙静言忙说:“那先去我那儿吧!这外面真冷。你来也不提前说一声。”

孙二华跟着孙静言走,说:“不是怕你在学习,所以没敢提前给你打电话嘛。”

“家里都还好吧?”

孙二华说:“好, 好着呢,到了年末,生意又好了一点。”

孙静言微微放下心来,家里没事就好。

“要不是你太久没回去了,我也不会来看你了。”孙二华说。

孙静言确实是很久没怎么回家了,有时候回家也就看看,拿点东西,不在家里过夜,和家里的人联系也少了。

特别是这个学期开学以后,她也没有回去过,因为每个周末都要准备参赛的事情。

孙静言说:“没办法,你知道我比赛很紧张,内地又只有我一个人参加过比赛,许多人盼着我能够走到最后呢!”

孙二华虽然不上网,但是随着比赛的名气增大,社区里那些上网的人,知道了这个事情,也会跟孙二华说,所以孙二华和尹爱莲也知道,孙静言参加了一个世界级的比赛,而且是一个很难的比赛。

孙二华说:“我知道,所以没叫你回去嘛,就来看看你。”

孙静言哦了一声,心里微暖,她跟父母的关系不怎么上,上辈子这辈子都是如此,大概就是传说中的,没什么父母缘分,所以感情不深。

但是孙二华在这寒冬的夜里跑来找她,确实让她颇有些触动了。

将孙二华带到住处,看着房子不错,而且布置得也挺好的,孙二华就放心了。

比赛紧张,孙静言想去训练,又不好扔下孙二华不管,便让孙二华去看自己训练。

孙二华想了想,觉得也好,便跟着孙静言去了训练室。

这训练室也是新租的房子,里面稍微改装了一下,就是孙静言的训练室了。

到了训练室,孙静言跟老师说了一声,便开始热身,热身之后才继续训练。

孙二虎看着自己的女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一双腿掰得笔直,还要踮着脚尖转圈圈,还有下腰翻滚之类的,顿时觉得这孩子真是辛苦。

父女两个本来就没什么话可以聊得,这样子无声地交流,反而不会那么尴尬。

孙二华来看孙静言,也是想看看她过得好不好,现在看着她训练,反倒是最直观的感受。

到了晚上十点左右,孙静言看时间不早了,跟老师说了一声,提前结束这一天的训练。

“时间不早了,爸爸你是要回去,还是在这儿住一夜再走?”孙静言一边擦汗一边问。

孙二华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现在孙静言的身高,已经赶上他了,如果还长的话,就要比他这个父亲还要高了。

“嗯…今天晚上回去,我跟你妈妈说了。”

孙静言也不挽留,只点头说:“好,我送你下去打车。”

孙二华心里涌动着一些温情,可是他的性格,让他说不出什么深情的话来,只好说:“除了比赛,学习的事情也不能落下。”

孙静言点头说:“我知道了,爸爸。”

孙二华点头,又说:“也要注意身体,不要太累了。”

孙静言嗯了一声。

两个人虽然为至亲,却没有什么话好说的。

在家人中,孙静言说话最多的,反而是孙连胜这个弟弟。

“连胜在学校好么?”

孙连胜每个星期都会回家,孙静言挺久没见到他了。

“他啊,还行,高中也适应的不错,要是读书还刻苦点就好了。”孙二华说。

孙连胜毕竟还是有些贪玩,孙二华觉得他如果再努力点,成绩能更好。

孙静言知道,这是孙二华这种传统的家长,永远都有的想法,孩子永远不够优秀,不够努力,哪怕是像自己现在这样,人家也不会觉得满意。

“他才上高一,成绩能跟得上就可以了。”孙静言说。

孙二华可有可无地点点头。

有空的的士过来,孙静言拦了车。

送走孙二华,孙静言深深地吸了一口凉气,说实话,她真的没想到孙二华会来看自己,还是大晚上的时候。孙二华和尹爱莲夫妻因为穷过,所以十分小气,这打车过来的钱,估计也挺让他们心疼的。

不过,这也让孙静言略感安慰,孙二华只有着朴素而传统的子女观,但是好歹也是一种正面的爱吧,孙静言想。

升级赛很快就到了眼前,这一次,参赛的选手只有五十个了。到目前为止,三场比赛已经淘汰掉了一半的人,而那一半的女孩,并不是因为不够优秀,也可能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气运啊,也是十分重要的。

升级赛,题目自然也是升级了的,所以会比初始赛的题目要难许多。

这一场比赛,孙静言也会觉得有些吃力。

而且很明显的是,这次比赛的抢答,没有初始赛的时候那么激烈了,有时候,甚至当一个题目出来以后,都没有人敢抢答。

题目从人文社科到天文地理,包罗万象,比亚洲赛的范围更加广泛,而人文社科方面的问题,大多是关于欧美的历史、社会、文学之类的,孙静言在这方面也挺吃亏的。

幸好这些年,她因为英语水平的提高,看一些西方名著的时候,也尽量选择看英文原版。

赛场上见真章,这些女孩的实力,也让孙静言十分佩服,她们虽然出身很好,但是并没有因此而躺在上面享受,反而比许多普通人还要努力。或许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知道人生并不是用来挥霍的,也或许是家里的安排,但是不得不承认,她们起点高的同时,也很努力。

许多女孩都见识广泛,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有时候孙静言听了,都觉得颇受启发。

好在孙静言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她的出现,也是许多人期待的,因为大家想看看她在这方面的表现,听她的说法,看看中西方的文化碰撞,听听从中国人嘴里说出的东西。

孙静言也明白这点,所以她在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也十分小心注意,连措辞都特别谨慎。她自己知道,自己的观点代表不了国内或者是官方的看法,但是外人有心解读,就不好了。

而孙静言擅长的自然科学方面,表现更是突出。

别的女孩,家里的培养方向多是朝着艺术、人文方面培养,有研究历史文化,有研究社会科学,有研究心理学的,孙静言从初中开始,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课程就学的不错,再加上她参加一来,就注意拓展这方面的词汇,所以她在这个方向的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

这确实是展现她实力的时候。

升级赛比得艰难,好在最后得到的分数,可以进入到下一轮比赛。

从舞台上下来的时候,孙静言有一种浑身被掏空的感觉,比在学校参加完了一场考试还辛苦。

这一场比赛,算是证明了孙静言在文化上的硬实力了。

比完赛以后,就是圣诞节,所以接下来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不需要比赛,让孙静言结结实实地松了口气。这次可以稍微放松一点。

在返程的飞机上,孙静言难得没有拿出辞典来背,而是直接睡着了。

看着她有些疲惫的睡颜,徐述之心疼,却也没有办法,越到后面,就越激烈,因为留下来的,全都是实力超群的选手。

二月份一场比赛,三月份两场,大概三月底的时候,就是决赛,决赛决出最后的冠亚季军。

事实上,能够进入到最后决赛的,都是佼佼者,都会获得美国顶尖大学主动递过来的offer。

剩下的三场比赛,希望孙静言能够坚持下去。

下场比赛,时间隔得远,孙静言倒是能好好参加一下期末考试了。

至于徐述之,对他来说,参不参加考试无所谓,他已经渐渐开始收到一些大学的offer,去哪里,还在考虑中。

对于这样的人,同学们也是羡慕嫉妒恨,可是没办法,人家的成绩摆在那儿,想追都追不上的那种。不过这样的人直接出国,而不是参加高考,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然压力会更大。

除了徐述之这样的,学校还有不少同学申请了保送之类的,许多人已经通过了学校的考核了。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昨天没更新,今天补上

不在家过年

市一中作为四大名校, 实力自然非常不俗。

孙静言和徐述之两个人是作为顶尖的存在, 所以把其他的人对比的显得不行, 事实上,市一中的同学的成绩拿出去, 绝对是能秒杀许多人的。

更何况, 孙静言这一届, 因为当时是两个状元都选择了市一中,所以那一年,报考市一中的人尤其多, 现在到了他们升大学的时候, 优秀的毕业生也尤其多了。

等到下个学期的时候,更多的同学拿到保送的名额, 来上课的同学就会越来越少了。

孙静言这个时候, 还是每天都认认真真去上课, 然后跟着老师的节奏复习。知识是常温习常有收获的, 所以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是知也。

孙静言努力学习,本就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提升自己,如今通过比赛,更见识到了其他女孩的优秀,也更觉得自己需要提升自己。一个年级第一,根本算不上什么, 因为世界上优秀的人太多了。

许多人,看到孙静言这样的成绩,还回到教室里,跟着老师上课,自习课也认真学习,顿时有一些触动,人家成绩那么好了,还在那么努力学习,自己拍马不及人家,又凭什么松懈呢?于是本来就浓厚的学习氛围,显得更加浓重了。

孙静言想起自己给傅丽她们做过只是大纲,便问夏言:“你有给傅丽她们做知识点梳理的大纲了吗?”

夏言说:“我一直在做呢,就是我事情也多,所以速度比较慢。”

孙静言说:“我和你一起做吧,那样速度快一些。”

“好啊!求之不得!”本来孙静言比赛和复习也很忙,夏言也不想麻烦她,不过下一场比赛时间比较远,所以夏言接受了。

孙静言一直接的体育班的同学们,帮过自己大忙,所以也希望他们都能够考上心目中的大学,奔一个锦绣前程。

每天晚上,孙静言都会抽两个小时,跟夏言一起梳理文科六门课程的知识点,这次的梳理跟以前的知识点梳理不太一样,以前是上课上到哪里,就梳理到哪里,这次是将所有的知识一起梳理,所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十分重要。

过去了那么多年,孙静言当然早就忘了自己那一届高考考了什么题目了,所以也不可能帮着猜题押题,只能够在这方面帮忙了。

除了梳理题目,晚上还有抽点时间码字,现在每天更新只有一章,读者们都已经等得很辛苦了,孙静言也不想断更。

而且青青草已经在筹备出版现在正在写的书的第二本,还打算在晋江举办作者大会的时候,趁机出第三本,趁着名气大的时候,实体和网络一起,到时候销量更有保障。

虽然翟鑫因为要高考的时候,暂时停了笔,但是青青草已经凭借着孙静言的名气,招募了一批长期签约的作者,所以每年都会出一些书,出版社的收益也不错,每年盈利都很好。赵老板也挺满意的,虽然他靠着出学习资料,也赚了不少钱。

升级赛是作为圣诞特版播出的,可能因为是假期,首播的时候,就创了收视率新高,许多人虽然不懂那些问题,但是不妨碍他们看节目的热情。

等到国内出现视频的时候,已经是圣诞节以后了。

许多人看了视频以后,表示不懂,翻译成了中文也不懂,那些专业名词,分开看每个字都认识,合在一起就不知所云了。

网上雷锋还蛮多的,有人在评论中解释了一些专有名词,还有一些欧美史上在国内不太出名的名人之类的,让大家大呼真是学霸的世界。

问题的难度,跟大家对选手们的崇拜成正比了,有人说:“看完这些题目,我觉得我手中的高中课本,可能是小学课本。”

“我感觉自己可能智力低下。”

“她们在回答世界性难题,而我考个及格都是世界性难题。”

“人和人的差距,真是比人和猪的差距还大!”

许多人表示,真是受到了刺激,这些女孩,长得好看,会唱歌跳舞,还家里有钱,还学识广博,就是让人自卑的。

孙静言的表现,自然也是令国内许多人瞩目的,看到孙静言的表现,发现她对自然科学方向的题目更擅长,许多人就想到了她数学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顿时也理解了。

“孙静言这算是偏科吗?”

“好像是有点。”

“我觉得不算,孙静言的地理知识看上去也很好,至于历史,人家出的人文社科方向的题目,全都是欧美的为主,关于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十分少,这个方向的知识,都是靠平时积累和耳濡目染的,孙静言比别人差一些,是正常的,但是跟我们比起来,肯定是要强到天上去了。”

大家一想,觉得也是啊,那些人文社科方向的问题,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的上,人家自小学英文,看英文故事,听英语的传说,肯定要比从小学中文,浸淫中国文化的孙静言厉害得多。更何况那些选手,还全都是家里全力培养的孩子。

这样一来,更觉得孙静言了不得了,她在很多地方都很吃亏啊。

许多人从一开始的因为孙静言能够去国外比赛,而崇拜她,觉得她厉害,转变为深深的佩服和敬畏,这才是强者的实力啊!那些叫嚣着自己也可以去比赛的人,早就不敢说话了,这样的比赛,让他们瑟瑟发抖了吧。

对这个比赛越是深入了解,就对孙静言越服气,难怪内地第一次有人杀入了决赛,这个不仅难,而且有着十分难以逾越的障碍。

孙静言没有理会网上的喧嚣,她目前正在准备期末考试,同时手中也没离开一堆要比赛的资料。

决赛比亚洲赛的题目更难,而且更不好猜。

快期末考试的时候,孙二华打电话告诉孙静言,“你四叔他们要回来过年,而且这次带着你表弟。”

孙静言啊了一声,四叔孙财茂在他那边找了个媳妇,这次有孙二华挡着,又有孙老太太主要相看,尹爱莲也做不了什么,所以四叔顺顺利利娶了媳妇,而且都生了个儿子了。

不过新出生的小表弟现在还不到一岁,年纪非常小。

孙静言说:“可是今年我要去参加比赛,没法回去过年了。”

孙二华叹了口气,说:“这团圆是越来越难了。”

孙静言想了想,说:“那就让四叔他们家多留两天,我赶回来的话,应该能在一起吃个饭之类的。”

孙静言很感谢四叔,四叔大概是家里最有见识的那个了,上一世就对自己家颇为照拂,这一世,对学习成绩好的孙静言,也是十分好的,每次见面都会给零花钱,每次回来都会给带礼物之类的,这对于孙静言来说,也算是成长过程中,难得的温暖了。

孙二华有些无奈地说:“那也只能这样了,你尽量回来吧。”

孙静言答应了下来。

期末考试毫无波澜地过去了,大概是高三的学生,每月都要考好几次,已经习惯了,随堂测验也是说来就来,再面对考试,都有些麻木了。

期末考试以后,高一高二的放假,高三的还要留下来,补上几天课才能回去。

孙静言则是直接停掉了课,只每天开始训练。

如今选手还剩四十个,还有三场比赛,而且最后一场比赛只会有十个选手,所以这两场比赛,会淘汰掉三十人,比前面几场淘汰的都多。

徐述之为了孙静言压力不那么大,告诉她,就算是只进入到了决赛,也可以,毕竟冠军太难了。

孙静言觉得,能走到哪一步,不是计划能计划出来的,反正尽力就行了。

孙静言这备战的态度,必须多高三生还要刻苦努力啊。

等到高三生们放假了,回去过年的时候,孙静言却收拾收拾,准备飞往美国。

“你真不回去过年吗?你爸爸妈妈会不会不高兴?”孙静言问徐述之。

徐述之说:“不会,他们知道我要干什么。年每年都有,但是比赛只有一次,我希望我能够陪着你。”

孙静言点头:“好吧。”

她当然也舍不得徐述之离开,如果徐述之不在,她就是孤军奋战了,感觉背后没有了依靠。徐述之陪着,她能够更有信心。

“那咱们只能够在国外过年了?”

说来也无语,比赛那一天竟然正好是大年初一。

不知道主办方是不是故意的。

徐述之说:“没事,到时候咱们找个地方好好吃一顿。”

大概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离愁,所以两个人都觉得在异国他乡过年没什么。

在过年前,交通最为忙碌的时候,两个人飞往美国,本还担心航班会不会因为天气而延误,幸好没有。

和团队见面后,每个人开口便是:“新年好!”

孙静言恍惚,原来是因为元旦节过去了,所以大家都说新年好。

团队中,大部分人还是中国人,还是要过新年的,所以大家约定在那一天找个地方好好吃一顿,算是团圆饭。

孙静言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红包,当然里面塞的是美金,毕竟人民币的用途没有那么广泛。、

徐述之也提前订好了餐厅,大概是因为过年,许多中餐馆都关门了,定的中餐厅并不是中国人开的。

作者有话要说:补上第二更

外国过新年

好在这样的餐厅, 味道倒不是很差, 还挺有中国风味的。

而这一天, 来到这个中餐厅吃饭的,全部都是中国人, 许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 在异国他乡, 庆祝着这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除了孙静言和徐述之两个大陆人,还有几个香港人,大家因为春节这个共同的节日, 顿时有了一种文化认同感, 而来自欧洲的几个成员,则不太清楚春节的事情, 还需要几个人给他们介绍一下。

几个人也不嫌烦, 在饭桌上说起了每年过春节的时候, 都会有什么样的庆祝方式。

大家过春节都是同一天, 都是要和家人一起过,都希望团圆,都要在春节讨个好彩头,希望来年红红火火。

可是在庆祝方式上,又有许多不同,比如团圆饭的时候,会有什么必须的菜式,比如大年初一一定要做什么,小孩子一定要注意言行, 不可以说不吉利的字眼之类的。

在好彩头方面,香港人比大陆人还要迷信。

这样说说笑笑的聊天,不仅让几个大陆人和香港人彼此之间更有认同感,也让几个欧洲人觉得十分新鲜。他们虽然知道中国有春节这个节日,但是并不知道具体情形,也从未庆祝过,所以听着都觉得十分稀奇。

任何文化都有其十分吸引人的部分,中国的文化也是如此,热闹的春节,也让几个老外十分神往。

看时间差不多了,孙静言从自己的包包里拿出一叠红包。

“这是压岁钱,也是红包,金额不多,但是意在讨一个好彩头。”孙静言根据自己准备红包的时候,每个人不同的红包发了下去。

“谢谢静言。”

“新年快乐,学业有成!”

“还要身体健康,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对对对,还有比赛顺利,拿到最理想的名次!”

几个中国人拿到了红包,吉祥的祝福语一串一串往外冒,听得人十分开心。

几个老外有些傻眼,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于是,几个中国人开始教他们说祝福语,而且是用中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