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狂怒来掩饰自己敏感脆弱的东皋,神色却突然间萎靡下来,对着她摆了摆手,身体似被人一瞬间抽去了所有力气,嗓音懒懒地道:“罢了,罢了,你走吧。”

说完间,他便转过了身子,原本挺拔如苍松的背影陡然间佝偻几分,背景散发的萧索寥落,好似雪原里久久走不到尽头的旅人。

她重生一世背负的东西虽然重,可老天却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可东皋呢?虽然不知道他究竟有怎样的过往,但是他还在这滩苦海里挣扎,不得脱生。

突然的,喉头一紧,她忍不住出口唤道:“先生…”

东皋的脚步略一停顿,并未回头,武青悠朝前迈了一步,轻声说道:“先生,人生如梦,梦如人生,你怎知道如今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太过执着只会绊住自己的一生,放开手脚,兴许会有另一番天空…还有,青悠处心积虑想成为先生的弟子的确有自己的原因,就如先生你,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事,无法宣之于口。但我既然成了先生的弟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青悠对先生的关心也并非随口胡言!”

听完她的话,东皋的身子一颤,没有说话,也没有转头,就那么背着她站着。

武青悠知道他此时心绪复杂,也不想再打搅他,说完,就转身放轻手脚慢慢离去。

直到她走近朗月斋中,东皋才转过身来,神情比之刚才更复杂了几分,嘴里喃喃念着“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是我太过执着放不下吗?”

他站在院子里,视线缓缓扫过周围的环境,看到那些抽枝剥茧的树苗,脸上的神情陡然间缓和了一些,这个冰冷的别院,似乎因为她的到来,而变得有些不同了,他再看了一眼朗月斋的大门,才叹了口气,背负着双手缓缓走出朗清院。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摇着头笑了笑,收下她不过一时兴起,对于他在各国收下的徒弟,每一个人身上他都只放了一定的情感,他不想等自己完全释放感情出去后,却永远收不回,痛苦与怀念的感觉并不好受。他也从未想过某一天,会有这样一个明明看似不那么聪慧,可每每却有惊人之语的弟子以这种方式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还有人关心着他。

(对手指…还差百多票啊,今天加不了更,看明天能加更不,推荐票票留着也无用,大家使劲投啊~~)

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看风景的人

“先生找你,没事吧?”云谙见她进来,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才问道。

武青悠微微一笑,“没事,先生只是…”她看了一眼垂首认真看书似是毫不关心周围情景的何坤,压低了声音,对着云谙说道:“恼羞成怒。”

她并没有详细说东皋与她一番唇枪舌剑般的对话,只是轻描淡写地概括了下。

何坤垂着头,自武青悠被先生带出去后,他便沉不下心看书了,眼神不时往门外瞟,时而还被云谙的眼神捕捉到,可他都若无其事地转开了头,直到她再次进来,他才没有再转头去张望,而是想把自己的心思完全投入在书册之上,可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她的声音分外清晰的传入耳朵里,脑子里还能想到她说此话时的表情模样。

他辨不清自己的心理,他从来不喜人近身,也从不喜与人多交谈,可自从她来到朗清院后,似乎一切都变了,他开始注意书本之外的东西,会看看她今日是喜色多还是忧色多?穿的什么衣服,梳的什么发式。与她说话的时候虽然仍然是简洁明了的对话,可是他不会像与其他人对话一般,期待快些结束,而是希望能一直说,一直说下去…

这些变化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想过无数次,终于想起是在那一日,他因为落下了东西,折还回来时,听到一个甜甜脆脆的声音,笑着道“大师兄是个好人”开始的,他从前总觉得世上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也懒得与之解释,可是她不同,她好像从一开始就理解他,即便自己不说话,她也不会像其他女人一样或是畏惧或是担心,只是坦然地面对这样的自己。

可是此时听她与云谙俏皮戏言,竟然压低了声音,心底却像被突然点了一把火,不管如何压抑,那火非但不熄灭,反倒越烧越旺盛。

耳边听着两人的对话,他再也控制不住,猛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抱着书册,在两人不解的目光中,逃也似的走出了朗月斋。

武青悠眨了眨眼,看向一旁眼神莫名的云谙,问道:“大师兄怎么了?”

云谙转回头,安抚地露出一抹笑容,“没事,兴许是我们闹着他了。”

武青悠吐了吐舌头,“那快别说了,我们赶紧看书,我可不想在承受了先生一次怒火后,又来遭受一次师兄的怒火。”

云谙看着她的可爱模样,很想伸手捏捏她的脸蛋儿,可是手指微动,便被自己强行收了回来,只是笑着说道:“好。”

武青悠收回视线低下头,认真看起书来。

这十日间,大多数清晨,她都会跟着云谙学轻功,如今她也能一跃丈高。而她也看出来云谙并非是真的想跟她学功夫,因为不管她练什么把式,云谙都会立马学会,且他分明就是个练家子,这点功夫,他兴许根本看不上,只是他不说,她也乐于骗他的轻功学。

在山上的最后一日格外漫长,待看完书,武青悠的心也飞了,想着爹爹在家等着,她一回房,便匆匆收拾好书本,拖着流绾下山去。

流绾的母亲病重,被流绾接到了城中找了大夫看,病情也稳定了下来。流绾安排下母亲后,便上了青峰山照顾她,这些天也劝说过流绾下山看望她母亲,但流绾说等她回了武府有人伺候了,她才放心。

劝说无果,便呆满了这十日,才一起下山,恰好走出先生的别院,就见到何坤和云谙一起出来,两人的身份皆不比她差,可是他们身边别说是丫鬟,就连个小厮都无,这让武青悠有些不好意思,但看得出来,何坤和云谙都不是娇养的少爷公子。

云谙少时曾随过军,性子更是无拘无束,身边没个小厮也能自理,可是何坤,只是个文弱公子,可他也没有小厮在身边。

“青悠…你还没走?”云谙见到她,率先开口说道。

“嗯,这就走了。”武青悠看了一眼何坤,见他又转开了视线,回答道。

“一起吧,”

武青悠看了一眼何坤,点了点头。

一行四人,在山林里走着,笑语不断,可这笑音里更多的是武青悠和云谙发出的,何坤照常一声不吭地在旁边装木头人,流绾却是不敢答话,旁边的云谙即便再亲切,那也是个主子,她不敢逾越了本分。

几人走下了山,武青悠便让流绾先去看望她母亲。

流绾不放心,坚持要送她回府了来,云谙听闻,也搭话道:“你放心去吧,我负责把你家小姐安全送回去。”

听闻云谙的话,流绾忍不住笑了起来,看了一眼武青悠,对着云谙躬身行礼,“那就谢过殿下了,”

“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快去看你母亲吧。”武青悠笑道。

流绾这才点了点头,朝另一条道走去。

三人一起没走多远,何坤也冷漠地与两人告辞离去,最后便剩下两人。

两人一面走一面说着话,脸上的笑容随意而默契,偶尔互看一眼。

云谙的容貌本就生得绝世无双,加上他一颦一笑,更是如春风一般撩动了过往少女的情思,纷纷含羞带怯地把视线投向他,而武青悠,虽然容貌算不得绝色,但她浑身散发着一种空谷幽兰般的宁静与恬美,走在街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路人眼中的两道风景,落入了路边酒楼之上徐子凌的眼中,只见他丹凤眼斜斜一飞,继而危险地半眯起来,看着两人的身影从他面前走过,越来越远…

武青悠脸上如夏花般灿烂夺目的笑容狠狠地灼伤了他的眼睛,在他面前时,她何曾给过他半点好脸色看?

他冷笑着捏紧了手中的酒杯,女人果然都是攀龙附凤的,他妹妹徐莹是一个,眼下武青悠也是一个,两人的眼睛都只盯在那些皇子王爷身上!

他一扬手,将杯中的酒灌进嘴里,那辛辣的液体顺着喉咙缓缓滑入腹中,他面上散发的危险气息也越来越浓郁。

第一卷 第六十章 长寿面

云谙把她送到武府门前,亲眼看着她进了门,才转身离开。

武承义早知道她今天会回来,所以早早地就回了府,还几次三番地派人来门房询问,小姐有没有回来。

如今,武青悠前脚才走进大门,后脚就被武承义派来的小厮叫住了,“小姐,你终于回来了,老爷等你多时了。”

武青悠脸上绽开笑容,“让爹爹久等了,我这就去看他。”

说罢,与小厮一道朝堂屋走去,因为武青悠每个月都会上青峰山学习十日,所以每到这第十日的时候,武承义思女心切,便早早地处理完公务回了家来候着自家的女儿回来。

武青悠抬脚走进门槛,便看到爹爹翘首以盼的模样,当下笑眯眯地走上前去,“爹爹,青悠回来了。”

武青悠乍看见女儿,焦急的脸上陡然露出慈爱的笑容来,褶子也显得格外可爱,任由女儿抱住自己的脖子,在脸上蹭了蹭,还佯怒地骂道:“多大的人了,还这么没羞没臊的!”

武青悠笑着抬头,嘟着嘴撒娇道:“女儿多大都还是爹爹的女儿,跟爹爹亲热,要什么羞什么臊!女儿就喜欢抱着爹爹,一辈子都抱着爹爹。”

一番话说得武承义心窝子暖暖的,是啊,女儿多大还不是他的女儿,这一晃眼,他怀里那个依依呀呀粉雕玉琢的小婴儿就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一时间,眼眶子有些发热。

“这十日可有跟先生好好学习?”武承义看着自己的女儿,老怀甚慰。

武青悠依旧赖在爹爹的怀里,笑嘻嘻地道:“爹爹放心,青悠很努力的,也有努力学习爹爹交给我的拳法。”

“那你起来给打一遍,让爹爹看看可有进步。”

“好,”武青悠笑着从武承义怀里站起来,走到宽敞的厅中央,摆好架势,“爹爹看好了,”说罢,便是一声轻喝,身随意走,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虽然身量小了些,可打起来也有模有样。

起势一打开,神色也是骤然一变,不同于平日在武承义面前的娇憨天真,反倒神色冷肃,随着每一拳挥出,眼中寒芒点点,汇成一股凌厉的气势。

武承义一面看,一面点头,眼里也都是赞赏与骄傲。

这两年来,他也发现了女儿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他无奈也欣慰,以前他总是想着给她最好的,把她永远保护起来,那样她就能无忧无虑,开心生活,可是上一次青悠的话点醒了他,他是会老的,最终也会死,要是他不在了,又有谁来保护她?与其保护起来,不如让她成长,让她自己面对风雨,将来才不会被困难击倒。

只是…青悠在自己面前虽然笑容不减,但他知道女儿其实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天真无邪,心思简单透明的那个了,她在自己面前保持着曾经的一切,只是害怕他担忧,暗叹了口气:“女儿…真的长大了!”

一套拳法打完,武青悠身上轻微覆了层薄汗,可她全然不顾,脸上表情一变,仍旧变回往常笑容甜美的模样,“爹爹,青悠打得怎么样?”

“好,我武承义的女儿,哪有打不好拳的!”说完,又朝她招了招手,“来,坐爹爹旁边来。”

武青悠乖乖地走到武承义身边,“爹爹,这十天,你有没有想我呀?”

“想,你难道就回来陪爹爹了?”武承义笑弯了眼,说道。

“那也行啊,爹爹想我,那我就回来好了。”

“傻丫头!爹爹每天事情那么多,就是你回来,爹爹也不可能每天陪着你,能拜得东皋先生为师,也是你的造化,好好跟着先生学习,学完了,就回家来陪爹爹。”武承义拍着女儿肉乎乎的小手说道。

“爹爹就是不想青悠,”她嘟着嘴假装生气,却逗得武承义开怀大笑。

“好了,好了,都累了一天了,还没吃饭吧?赶紧让他们上菜,你陪爹爹吃。”

“嗯,说起来我肚子是有些饿了,”武青悠摸了摸自己的肚子,然后坐到凳子上,看着武承义吩咐人上菜来。

饭菜早准备好了,这会儿武承义一吩咐,丫头们便捧了盘子鱼贯而入。

“爹爹,后日我入宫去,姑母最近还好吧?”她一面扒着饭,一面抬头询问爹爹。

武承义手中的筷子停了一下,“嗯,还好,就是每次见我,都让你进宫去看看她,说你这丫头进宫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是不想她这个老婆子。”

武青悠扬了扬嘴角,“那你告诉姑母,我是在青峰山学习嘛,回来了就进宫去看望她老人家。”

“你姑母哪不知道你要学习,还跟我夸你呢,她是想你才这么说。也好,后日你进宫去看看。”

歇了一晚,武青悠先是让流绾带着去看过她母亲,她母亲身体已经完全康复,说城里花销大,正准备回去,武青悠便让流绾接了她进府来住两天。

初始,流绾和她母亲都不肯,毕竟那是威远将军府,流绾的母亲有些胆怯。

若是以往的武青悠或许根本不会在乎流绾母亲的死活,但是前世里,她亏欠了流绾,令她莫名死亡,这一世她对自己也如亲妹妹一般照顾,那么对于她的母亲,心里也生出了几分亲切之感。

最终还是把她母亲接回了武府,也方便流绾照顾。

第二日,她的生辰,还吃到了流绾母亲王氏亲手煮的长寿面。

武青悠呼啦啦地吃起来,王氏连连说道:“小姐,慢点吃,小心噎着。”

可武青悠只低着头,使劲地吃着面,没人看到她此时眼眶盈满了泪,流绾虽然常年不在母亲身边,可是生辰的时候能吃一碗母亲亲手做的长寿面,可是她从小就没了母亲,这碗面里,似乎有娘的味道,让她一时心中酸酸涩涩的。

吃过长寿面,换上流绾做好的新衣裳,武承义便到了,听闻王氏给青悠煮了长寿面,还感谢了一番,得知她身体不好时,还让她在府里多住几日,让流绾好尽尽孝道。

(看到月饼和催更了,尾号305的书友,我记忆很深刻哟,陪伴了我好几个月了,非常感谢你们!等会儿还有一章,虽然票票还差点点,但是我决定今天先加更了,爱你们!)

第一卷 第六十一卷 讨赏

这样的体贴下人的主家王氏没见过,在见到武承义进来时,她还战战兢兢地躲在一旁,生怕这主人家如村子里那些人说的那样凶狠残暴,可是听到他关心的话语时,她才明白这是户好的主人家。也因此几次三番地跟流绾说过,主子对她如此好,她更要好生伺候主子才是,流绾连连称是。

与王氏寒暄几句后,武承义便于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对着武青悠说道:“今日是你十二岁生辰了,可是大姑娘了,以后可别动不动哭鼻子撒娇了。”虽是如此说,可他脸上分明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反是把手中一直拿着的小盒子放到桌子上,“这是爹爹给你的生辰礼物。”

武青悠看了爹爹一眼,笑着把桌子上的盒子打开,一颗水润剔透的珠子便呈现在眼前。

王氏哪见过这样的东西,当即眼睛都瞪直了,可她马上反应过来,自己不能失了礼,便立即低下了头。

“爹爹,这可是明月珠?”武青悠惊讶地盯着盒子里拳头大小的透明珠子。

明月珠,又称夜明珠,乃是不可多得的宝贝,除了价值连城,还能晚上照明,堪比日月,这些都是她从书中看来的,据闻云国也不过几颗明月珠而已,没想到爹爹竟然能给她找到一颗来。

武承义见女儿竟然认识这种珠子,也微微一诧,这珠子还是他前些日子平定北原战乱后,皇上赐下的。

他看着女儿,问道:“你识得?”

武青悠像捡到十分珍贵的宝贝一般把明月珠从盒子里捧出来,听到爹爹的话,连连点头,“识得,识得,女儿曾在书本上看过,这种如清水般透明的珠子还能在夜间散发如明月一般的光辉。”她喜欢夜间看书,可是烛火实在太暗,还要时常拨弄,这颗珠子她实在是太喜欢了,她放下珠子,伸手搂住武承义的脖子吧唧一口在他脸上,“谢谢爹爹。”

武承义老脸微红,“越来越不成体统了,王家嫂子还在呢。”

原本见到两父女这么亲热,王氏的确有些震惊,可是听到武承义这话后,连忙摆手,“没什么,没什么…”她一个村妇,此时此刻,哪里说得出来其他,反倒也憋红了一张脸,倒是流绾,似乎见怪不怪了,微笑着站在一旁。

武青悠笑眯眯地看了王氏一眼,然后说道:“王姨又不是外人。”

武承义点了点她的额头,却没有再责怪她,只是说让她快些进宫去了,便也离开处理公务去了。

武青悠便也出了门,今日她穿着一身浅粉色轻萝长裙,裙上有隐隐璇纹若隐若现,衬得她原本白皙润泽的肌肤更加红润了两分,头上依旧扎着两个小髻,缠了一线粉色的丝带。

青春靓丽的少女,格外恬美娇俏。

待她与流绾交代一番出了门后,王氏才拉过自己的女儿细细说道:“往年我听别家的孩子回来说,主家如何苛待他们,我还担心你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如今一看,这家主人待你便如亲人一般。”

流绾点了点头,笑着对母亲道:“是的,小姐和老爷从不苛责做奴才的。”

王氏抹了一把隐有泪光的眼睛,“当年为了你几个弟妹,把你卖给大户人家,娘还担心你吃不饱穿不暖的,这家主人真是好呀!”

流绾也有些感慨,拍了拍母亲的肩,“娘,那是流绾的命好,能遇上小姐和老爷。”

王氏连连点头,“是,你也要好好伺候小姐和老爷,他们都说不是外人了,你更要把小姐当成你妹妹一般照顾,把老爷当成亲爹一样伺候着。”

“娘,我知道了。”

王氏点点头,一直以来压在心口的大石头终于松泛了一些。

今日入宫除了看皇姑母,武青悠还记得上个月曾经答应过云祺,会去看看他。

一连一月多没有进宫来,她心里也有些隐隐盼望见上云祺一面,上一次他话中有话,不知道那些花样究竟有什么用的。

如此一想,脚步渐渐轻快,往坤宁宫而去。

可巧的是,心中刚刚才想着的那人,正和他母妃一起坐在坤宁宫的大殿里。

武青悠进来时,便对上他的视线。

他对着她微微一笑,便转过了头去,可那一眼却让她心中却如被羽毛刷过一般,麻麻痒痒的。

这时,殿中其他人也发现了武青悠进来,王美人笑容满脸的说道:“青悠来了。”

武青悠笑着应了一声,便快步走到武皇后身边,“姑母,青悠来看你了。”

武皇后刚刚其实已经看到她进来了,也见到她和云祺之间那点小互动,心中也颇为欢喜,见她走过来,剜了她一眼,“终于知道来看我这个老婆子了?”

“姑母,青悠一直都想着你嘛,只是平日学习可不在京里,在青峰山上,来回路程太远了,这不,我一下学,就进宫来看姑母了,想死我了,嘿嘿。”她说话间,已经把整个身子挤进了武皇后的怀里,撒着娇。

武皇后原本还佯怒的模样,顿时被她逗得一喜,“你这个丫头,就知道跟姑母胡说八道。”说话间,却是把她搂在了自己怀中,同时抬头对王美人道:“这丫头就跟我亲身闺女似的,平日没大没小惯了的,倒让美人妹妹见笑了。”

王美人也是喜欢青悠的,这会儿听到武皇后如此说,反倒笑着说道:“我倒是想要这么个女儿都要不来呢。”

武皇后听得哈哈大笑,眼睛似有意似无意地看向云祺。

云祺刚刚见到武青悠撒娇的模样,嘴角也扬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但感觉到武皇后眼神扫来,他便又垂下头,眼观鼻鼻观心起来。

“有什么要不来的,让我这丫头做你媳妇好了?”

这话一说完,不止武青悠,就连王美人和云祺都愣住了,可是武皇后却依旧笑眯眯的,好似刚刚的话不过一句玩笑。

当三人还在愣怔中时,武皇后又说道:“青悠,今日是你生辰吧?”

武青悠回神,笑嘻嘻地回道:“是啊,青悠专门进宫讨赏的呢!”

(二更奉上,下周会一直加更了,大家可以看爽了~~)

第一卷 第六十二章 木簪

“姑母赏你一个鸭梨吃!”武皇后拿了个果盘里的鸭梨递给武青悠。

武青悠半点诧异都没有,反倒笑盈盈地打科插浑,“谢皇后娘娘赏。”

武皇后见她如唱戏一般装模作样,笑着连连摆手,“你这丫头,真是欠打。”

经过这一番嬉闹,气氛也渐渐活跃起来,王美人早知道今日是武青悠的生辰,当下让人把自己备着的礼物呈了上来,“武小姐,生辰愉快,福寿安康。”

武青悠没有立即打开盒子细看,而是转头朝着王美人笑着道谢。

王美人颔首笑应。

“你进宫来看姑母是假,讨要东西是真吧?”武皇后笑着说完,也吩咐了人去取了一个锦盒过来。

武青悠同样受下,没有打开,她知道姑母肯定会给她礼物,所以才没有拆开王美人送的东西,毕竟香荷宫里实在简朴得有些过分,能拿出手的东西恐怕不多,她不想扫了王美人的面子,也不想云祺难堪。

“不打开看看吗?”武皇后笑着说。

“不了,青悠回去再慢慢看,这样更有惊喜。”她笑眯眯地看着武皇后和王美人说着。

武皇后点了点头,再次看了眼云祺,然后视线落在王美人身上,“妹妹,你随我进来一下。”

武青悠不知道武皇后为何要把王美人突然叫走,只是这样一走,大殿显得空空荡荡的,不多的几个宫人也远远垂首站着,根本没有存在感,是以她和云祺这般坐着,气氛变得有些奇怪,好似有一张网,无形地牵扯着两人的思绪,越来越混乱。

“你…”

“你…”

云祺见她同时开口,笑着说道:“你先说。”

武青悠也笑了笑,“我就是问问那个花样。”

云祺听闻她问起,俊朗的脸孔笑容更深了两分,同时如变戏法一般,手里多出了一根木质的发簪。

武青悠见到他手中的发簪,微微一愣,继而听他说道:“送给你。”

短短三个字,却让武青悠突然明了了前些时候,她让自己选那些花样的目的,眼前这根发簪虽然是木质的,可是雕刻非常精细,上面那一朵梅花栩栩如生,好似迎风绽放一般。

“你亲手刻的?”武青悠小心翼翼地从他手上接过发簪,心里仿佛吃了蜜一般甜,这发簪虽然值不了几个钱,却是前世里他给自己所有的赏赐也及不上的,一时间,心绪复杂莫名。

想到云谙也送了自己一个木刻的小人,心里浮上一个奇异的感觉,这两兄弟怎么都这么手巧,不止云谙的小人惟妙惟肖,就是云祺刻的这根发簪,外面也找不到能比得上他手艺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