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收到皇太极的密信,支持阿尔斯楞上位。

“世子本是大汗属意的继承人,且林丹汗的遗诏口说无凭,汗位归属自然很清楚了。”

如此,在后金这个“友好”邻邦偏向世子一方的情况下,阿尔斯楞顺利的成为继任的林丹汗。继位之初,阿尔斯楞便与皇太极达成了同盟:满蒙两族永世交好。

本打算失败后,带着万户翰儿朵投靠后金,以求得支持的囊囊太后娜木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想着皇太极已经彻底跟阿尔斯楞达成了一致,娜木钟突然感觉很无措。虽然她手中有着足够的骑兵和牛羊,她也是个能干的,可习惯了林丹汗处理一切的她突然失去了依靠,非常的不适应。

现在局势如此,她倒真成了那孤家寡人。看着一旁年幼的儿子,她该怎么办?

多年的战争,他们早已与明朝不死不休。本来大汗在时,一切都很好,如今她该怎么办?

娜木钟手足无措之时,丫鬟来报世子求见。

娜木钟虽然诧异,但谅这时候这个儿子也不敢把她怎么样,于是就放她进来了。

出乎她意料的是,阿尔斯楞态度很诚恳。

“如今父汗已去,大福晋可要注意身体,别愁坏了身子。”

阿尔斯楞的善意让娜木钟的心中燃起了曙光,“恩,我醒得。最近部落里事情多,你也注意些。”

“如今察哈尔人心惶惶,父汗若是泉下有知,定会不安。为了父汗,我们也不能自乱阵脚。”阿尔斯楞向娜木钟抱拳弯腰施礼,言语间对其很尊敬。

娜木钟听到这话,知道这个儿子是诚心求结盟了。想想如今的情况,她还有别的选择么,于是她的态度彻底软化下来。

“既如此,一切听大汗的安排。”

阿尔斯楞看娜木钟亲口称自己为大汗,知道这事儿成了,他松了一口气,“如今部落里事多,还请囊囊太后多多费心。”

两人相视一笑,彼此达成了一致。

皇太极此刻正在关雎宫,跟海兰珠说着察哈尔的事。君扬赖在海兰珠怀里,好奇的听着。

说起君扬,本来以他这一周岁多的“超龄”年纪,是早就不该在这的。可这孩子自小就喜欢黏自家额娘,只要醒着一刻不见额娘,那哭声都能把关雎宫的顶震下来。

自打他从爬行动物进化到直立行走后,行动力迅速提升。即使是皇太极命人把他抱走,他必然能走回来。那颤颤巍巍的小腿看得海兰珠一阵心疼,自此特批小儿子可以留在身边。

皇太极只能怒瞪着他,这混小子,等你长大点走着瞧。

君扬仿佛看明白阿玛的表情似的,眯起那与皇太极如出一辙狭长眸子,无耻的笑着。

“原来爷祖上竟然是蒙古人?”海兰珠很吃惊,前世她从未听说过这件事啊。

皇太极正打算如往常一般抱起她,摸摸她的头,刚伸出手就看到坐在小人儿怀中的君扬。

人家都说老儿子亲,为什么他就这么讨厌这臭小子!

“不然你以为前世传国玉玺是怎么得来的?”

“不是十四弟带兵打仗得来的么?”海兰珠并不清楚这些事,只隐隐约约的记得有这么一说。

皇太极嗤笑一声,他哪能不记得这事,似乎还是他的好庄妃暗地里策划的,意思是说多尔衮才是天命所归之人。

想起来,前世今生似乎大玉儿都是这种贪心不足的人,不过前世他发现的时候已经体力不济,只能将计就计的让大玉儿弹压多尔衮。而今生,多尔衮压根没那机会。

“大玉儿还真是…,前世我和哲哲,还有爷都对她不错啊。”

海兰珠再次了解了这个妹妹,本以为前世她是因为情场失意才涉足政治,没想到却是一直权利*情都想要。不过想起后世那个孝庄太皇太后,能逼自己嫡亲儿子立下“后宫不得干政”牌子的主,这个样也不稀奇。

皇太极今日心情好,即使想到前世的糟心事,也没影响他的好心情。

“前世爷不太关注后宫,委屈兰儿了。”

海兰珠却是知道皇太极一直很后悔的,只是前世已经过去了,现在她们在一起,还有了四个聪明可*的孩子,这已经足够了。

她把头歪在皇太极怀里,看着外面郁郁葱葱的关雎宫,如今她们的生活就像外面的花草树木一样,充满了生机。

“爷这么说不是折煞兰儿么,前世都过去了。”

刚想说点什么转移话题,海兰珠突然想起来,林丹汗身亡,那察哈尔八大福晋怎么办?

林丹汗的死倒是对她没有什么影响,毕竟这二十五年的生活,已经让她逐渐忘记了前世的不快。

现在她对林丹汗只有单纯的叹息,和身为对立势力的庆幸。林丹汗十三岁继承汗位,凭借一己之力统一察哈尔,坐守白城遥控蒙古各部,着实是个枭雄。

前世海兰珠也是林丹汗的侧福晋,不过她没权没势,并不在八大福晋之中。不过想起以前皇太极说过,不会求娶八大福晋,海兰珠稍微放心了。

“爷,那囊囊太后她们怎么办?”

“她是个聪明的,自然会知道该怎么选择。”

皇太极只说了这么一句,其实他觉得娜木钟大概会跟着阿尔斯楞,毕竟有那么多的财产,她在部落里也有话语权。

虽然损失了察哈尔的势力,他有些遗憾,不过兰儿空间中的书让他明白了:兵贵精不贵多。前世八旗入关时明朝尚有八十万正规军,不还是被他们满人得了天下?

没过两日,大臣们为如何对待察哈尔而相争不下。

以莽古尔泰为首的一帮人认为,林丹汗病逝,察哈尔此刻正群龙无首。后金虽然支持世子阿尔斯楞继位,可以后察哈尔应该对后金称臣。

皇太极则主张按照阿尔斯楞的来信,满蒙两族永世友好。

莽古尔泰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毕竟林丹汗野心勃勃,曾多次带领部众抢掠后金边境,且试图吞并那里。若不是八旗骁勇善战,后金怕是早就被逼退一隅了。毕竟盟友不如臣子来的让人放心,如今趁他病要他命,何乐而不为?

中立派的大臣似乎要被莽古尔泰说服了,可此时皇太极却亮出了让满朝文武震惊的东西。

“世子继位后,本汗与其细数家族渊源,无意中发现先祖猛哥贴木儿是蒙古人,满蒙本为一家。”

下面立刻炸开了锅,原来还有这么一出。

其实现在的后金还有察哈尔都是游牧民族,随着季节迁徙,两族本就互相通婚,只是没想到大汗的先祖竟然是蒙古人。

“世子以决定将传国玉玺奉上,以示诚意。”

这句话一说出来,崇正殿立刻鸦雀无声,原来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大汗已经全部把事情处理好了。

这才多短的时间啊,大汗真是深不可测啊!

皇太极满意的看看下面众人,当然他也看到了莽古尔泰眼中的不平。只是如今大权在握的皇太极,已经不想与莽古尔泰计较了。

反正他再蹦跶也翻不出花样来,反而要乖乖地为他、为后金卖命。

果然没过几日,察哈尔的使臣到来,献上传国玉玺。皇太极也当众声明,世子会成为英明的大汗,满蒙永世友好。

本来还有些怀疑的大臣,看到那和氏璧做的传国玉玺后,立马噤声了。

和氏璧天下独有,这可做不了假。

看着这如前是一样的传国玉玺,皇太极十分兴奋。恢复记忆后他一直在筹谋着这件事,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满蒙两族的团结。

前世他做到了,不过付出的代价很大。看着入关前期蒙古亲贵和贵女地位远在满人之上,他的心里不舒服极了,合着八旗辛苦打天下是为了给蒙古人享用的。

可是两族又实在不能闹僵,不然汉人定会渔翁得利。崇祯是个有魄力的皇帝,给他太多时间的话,八旗就完全没有机会了!

恰逢此时,得知世子阿尔斯楞的处境,有了先前那段善缘,且熟知这位世子的心性,计划就慢慢成形了。

他用后金的暗卫在察哈尔散布消息,树立阿尔斯楞的威严。果然世子贤名远播,年迈的林丹汗起初还高兴,可渐渐已经不能容忍这个儿子了,父子俩的矛盾越来越大。

然后,就是支持阿尔斯楞上位,前世他在继位后带领部众向西迁移,可见其是个守成的。而且他从兰儿的事情中看到,他是个一诺千金的人,此次若是帮助他,日后他必然心存善念。

只是他没想到报答来的这么快,两人商议时,阿尔斯楞竟然主动献出了传国玉玺,这就令皇太极喜出望外了。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状况,通过这件事,皇太极的威望一升再升,渐渐给人留下了不可捉摸之感。

作者有话要说:祝各位考完的筒子暑假快乐,明天称帝!

文中努尔哈赤突然诈尸给豪格写信了,好恐怖。鱼丸的失误,所以改过来了!

120碎裂

“爷,这就是传国玉玺?”海兰珠看着面前的玉雕玺印,通体洁白透亮,焕发着莹润的光泽。玉玺上面雕刻着盘旋的五爪金龙,翻过来一看,下面用虫鸟篆字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整个玉玺只是单纯的放在那,就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海兰珠前世嫁过来之后,一直体弱多病,久居深宫的她并没有见过传国玉玺,如今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皇太极点点头,表示这就是了。

“谁得到这个东西,谁就是天定的皇帝?”

海兰珠有些啼笑皆非,她对上天是敬畏的,可这美玉上没有丝毫灵气传出,想必就是一快普通的玉璧,千百年来竟被传得神乎其神。

皇太极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这小东西的想法就是古怪,不过这样的她比前世更招人疼。

“人总是对不了解的东西表示敬畏,兰儿刚才不也是很好奇么?”

海兰珠想想也是,反正如今这玉玺在皇太极手中,这样反而对她们有利。虽然她看过后世所说的自由民主,但皇太极上位后,后金发展了这些年才勉强温饱。若是贸然推行民主什么的,整个后金绝对会乱套的。

毕竟她活在四百年前,必须要适应这个时代。

皇太极看着兰儿和传国玉玺,不知道合计着什么。

“兰儿把这玉玺收进空间里吧。”

海兰珠有些疑惑,可看皇太极没主动解释,就知道这事肯定是她不应该知道的,乖乖地依照他的吩咐收了起来。

第二日早朝,范文程率先上疏:大汗今得传国玉玺,必是受命于天,自当称帝。

其他人听到后,暗恨自己反应慢,这种好事怎么被范文程抢了先。想到大汗称帝后,他们也可以封王,那可就是开国功臣了,于是一个个打了鸡血似地请求皇太极称帝。

皇太极推辞几次,最后只得答应,命人研究国号以及各种章程。

下面的莽古尔泰眼中闪出一抹急切,皇太极是大汗的话,他这个最大的议政贝勒还有话语权。可若是他成为了皇帝,他这小小的贝勒还不任他拿捏。

皇太极表面高兴着,似乎并没有看到莽古尔泰一派众人的急切。

第二日一上朝,众人跪地行礼完,皇太极御座上的盒子啪嗒一下掉在了地上。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盒子中的和氏璧做的玉玺摔了个粉碎。

“大汗,此乃上天的旨意,还请大汗三思。”莽古尔泰一派的大臣战战兢兢的站了出来,他的女儿是莽古尔泰府上的侧福晋,他的升迁全靠这个女婿。

其他或多或少反对皇太极的人看到有人出头,也都站了出来,劝大汗三思。莽古尔泰也不是那蠢笨的,这几年他把这些或多或少对皇太极有怨言的人全都整合在了一起,在朝中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皇太极当然知道这种情况,只是作为一个最高统治者,他不可能完全的一碗水端平。毕竟利益就那些,肥差就那么几个,再说人心各异,加上莽古尔泰手中还握有两旗,所以他并未放太多的心思在这上面,只要这股势力成不了朝中的大头就好了。

看到破碎的玉玺,皇太极并没有表示出慌张,而是挑起眉,用一种诱惑的声音问着跪着的人。

“哦,你们都认为,称帝的事易缓?”

下面有人听到大汗这种声音,吓得一个激灵。可想到三贝勒平日里对他们的好,心里那点动摇被快速的压了下去。

那些支持皇太极的大臣也纷纷挪了几步,与同僚划清界限,并在心里为他们默哀。三贝勒的心思大家都很清楚,不过是前任大汗临死前给了他希望,但最终坐上汗位的不是他,心里不服气罢了。

虽然将心比心他们也不会服气,不过他们可是要先顾自家妻儿老小,三贝勒那点小小的不平,关他们何事。看大汗这胸有成竹的样子,三贝勒怕是要倒霉了。

崇正殿上立刻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那些中立派也都站在了皇太极这边,毕竟大汗能称帝,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看到莽古尔泰身边稀稀拉拉的几人,皇太极甚感欣慰。

莽古尔泰此刻却是急了,这可怎么破?但是想到要失去那些权力,他感觉比杀了他还难受,如今只能横下一条心,咬住玉玺的事情不放了。

“大汗不如去问大祭司,看看他怎么说?”莽古尔泰打出了重要的一张牌。

自从知道空间,修了蕴灵诀后,皇太极并没有像前世那般净重大祭司。毕竟宗教的领袖只能起到巩固人心的力量,国家的强盛对后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本来养着大祭司也不错,但是有一点皇太极无法忍受,那就是大祭司在后金影响力太大后,会形成自己的威信,割裂大汗的权力,这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所以不用想也知道,这被他放弃的大祭司,定是被莽古尔泰笼络过去了。

大祭司过来后,神神叨叨的占卜一番,然后睁开眼睛,用悠远的声音说出了跟莽古尔泰一样的结论。

皇太极眼中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然后问道:“那如何才可破解此劫?”

大祭司又是起舞又是拨弄龟甲的搞了一番,然后继续用那悠远的声音说道:“真龙真凤的血祭可化解此劫。”

皇太极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在这等着他呢。如果他要称帝,自然是真龙,那真凤就是兰儿了。这血祭只是说得好听罢了,其实跟以往祭祀典礼上用猪牛羊是一样的,需要割下头放尽血完成祭祀。

他是真龙自然不会是他,不是他那就是兰儿了,不然他还能去抓明朝的皇后来?

可是满朝皆知他宠*兰儿,若是此刻他不答应,那就趁了莽古尔泰的心意,还会落下昏庸好色的名声。若是答应,这种可能皇太极想都没想过,真出了事儿他是宁愿用自己的血也不会用兰儿的。

想到这皇太极的眼中盛满了怒火,如此算计虽然落了下成,可却是最有效的。

看他们戏也演的差不多了,皇太极命福禄端上来一个红绸盖住的盘子,掀开一看,传国玉玺好好地呆在上面呢。

“本汗昨日把传国玉玺拿回寝宫,好好地研究了一下。至于锦盒里那个,是与传国玉玺放在一起的本汗私印。”

至于这个私印为什么长得像传国玉玺,皇太极并没有解释,左右他才是大汗,不必说的那么清楚。至于大臣们会怎么想玉玺的来源,他也懒得去管。

莽古尔泰瞬间心如死灰,刚才碎掉的假玉玺的碎片还在那,现在真的来了,两相比较,即使一个是碎片一个是成品,但那玉的色泽也是一看就知道。

支持皇太极的大臣则是觉得,他们大汗真是深不可测,自己的私章都跟传国玉玺一个模样,大汗果然是天命所归之人。

至于为什么用羊脂白玉,没看到五阿哥的抓周都是用的羊脂白玉么,大汗喜欢呗。

大祭司则是傻了眼了,他也不是全然的骗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昨夜他夜观天象,算到传国玉玺会有一劫,只是那劫难若隐若现,并不真实。

但是想到大汗对他的态度,再想起温和亲切尊崇萨满教的三贝勒,他心中的天平自然倾斜的十分厉害。

“大祭司,血祭就不用了吧。”

皇太极直接换了严肃的口吻,此时还是夏末,大祭司却感觉三九天的风刃挂在自己的脸上,打在自己的心头。好吃好喝的做大祭司多好,他为什么非得趟这趟浑水!

大祭司却是不知道,本来他们会成功的,但是皇太极想起前世传国玉玺差点被人掉包的事儿,为了有备无患,还是让海兰珠收了起来。

那颗假的玉玺么,自然是君扬抓周的时候一起刻的,明朝来的工匠手艺很好,单凭口述竟然雕刻的八九不离十。

皇太极设计这个计谋很久了,他想在登基前扫清最后的障碍。阿敏如今早已老实了,多尔衮虽然有点想法,可连大玉儿都识不破的他成不了什么大事儿,剩下的就只有莽古尔泰了。

于是看到莽古尔泰眼中的不甘后,他就派打入莽古尔泰府邸的内应说了几句。若是莽古尔泰心中没鬼,肯定不会上套。

莽古尔泰却是知道,经此一役虽然他不至于像代善那样落得圈禁,但也不会太好了。

果然皇太极的处分落了下来,“五哥最近可能是累着了,就先让三哥和六哥掌管着两红旗吧。本汗自会派名医去给五哥看诊,养好了病五哥再回来,毕竟我后金可缺不了五哥这样的猛将。”

皇太极这番话看起来客气,可却是直接剥夺了莽古尔泰的军权,相当于给老虎拔了牙。

莽古尔泰自然是不甘的,可这一招已经被皇太极识破了,谁知道他还是有什么后招。他掌管两红旗几十年,绝对不是阿拜和塔拜可以轻易控制的。想起二哥代善的下场,他握了握拳头,压下了心中的不甘。

“是哥哥一时糊涂了,多谢大汗赏赐的太医。等哥哥病好后,定会继续为大汉效力,为我后金尽忠!”

121称帝

在扫清了最后一丝障碍后,皇太极在北方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虽然这一世他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兰儿身上,可霸业仍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前世他也曾达到过这个高度,可作为缔造者,他却是知道两者的差别。

前世这个时候,为了得到蒙古的支持,他对蒙古是多加礼遇的,不然哲哲不会成为大福晋,也不会在哲哲成为大妃之后,大玉儿还能成为后宫第二的庄妃。

但这一世情况完全不同,蒙古已经不再构成威胁了,这倒不是说蒙古势力变弱,而是有阿尔斯楞在,更有宰桑在,蒙古是不会贸然跟大清为敌的。

另一方面,虽然八旗还是那个八旗,可他却知道,现在的每一个八旗士兵都比以前有所进步,尤其是他亲自率领的两黄旗,简直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看着这不知比前世强了多少倍的情况,皇太极自然十分开心。

于是君扬突然发现,阿玛对他好了许多。往日只要他粘着额娘的时间超过一刻钟,阿玛必然会找人把他抱走,可如今都过了好久,阿玛怎么还没反应。

不管啦,额娘身上真的好香,我蹭~

“明日大典兰儿要多费心了,早点睡吧。”

海兰珠想想也是,这些日子她的确忙坏了,而且明天还得早起,还是早些休息吧。

点点头让娜仁把君扬抱下去,她转身伺候皇太极洗漱,这些事做了快要十五年,她早就成了习惯。

只是拆着发辫,怎么这男人的眼神越来越炽热。

等到稀里糊涂中她的衣裳被脱光,散着发辫的男人欺压上来之际,她才迷迷糊糊的想明白,原来他所说的早睡是这个啊。

“爷,明日还有册封大典。”在失去最后一丝清明前,海兰珠不忘提醒道。

皇太极听到这,则是意念一动,两人进了空间。

把小人儿放在莲台上之后,他露出一抹罕见的邪笑,“如此我们想做多久就做多久。”

空间里响起亘古不变的旋律,至于外面试图用哭挽回额娘注意力的君扬,则被君卿阻止了。

“这阵子忙得很,额娘也很疲乏,五弟也是大人了,不要缠着额娘。”

君卿心口不一的劝道,这是阿玛给他的任务。虽然他自幼聪明,可还是斗不过老谋深算的阿玛。若是他不能管住弟弟的话,阿玛就会把他小时候被额娘穿上妹妹衣服的事说出来,好丢人,他才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