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阿玛额娘挑选。”

“这…,海兰珠一阵错愕,就这样?”

喂小子,额娘找你来是做什么的,全凭我们做主,这是什么意思嘛。海兰珠心中的小人儿掩面哭泣,儿子不跟她这个额娘说实话。

君卿看着额娘的脸色变化,就知道她想歪了。

“额娘,儿子现在是太子,儿子的婚事不是单凭自己的喜好就可以决定的。”

海兰珠听君卿慢慢的分析着,现在南边还在打仗,朝局还未稳固,卿儿的确需要娶战功显赫的人家的女儿,来维持亲贵与*新觉罗家千丝万缕的关系。

“额娘明白你的意思了,委屈你了。”

海兰珠把君卿搂在怀里,一眨眼间,那个只有她手臂一般长的儿子,已经比她还要高了。他已经学会了担当,学会了保护弟妹,学会了怎样正确的去把握整个大局。

“儿子不委屈,有额娘护着,这些年谁敢让儿子受委屈,以后轮到儿子保护额娘。”

“臭小子,你额娘还不用你来保护。”

皇太极处理完政事,赶回昭仁殿,刚好看到兰儿搂着卿儿。

再听卿儿说的什么话,好像他让兰儿受委屈似地,他是委屈自己也不会委屈兰儿啊。

君卿正享受着额娘柔软的怀抱,虽然他十五了,但内心深处很享受现在的状况。只是平日这是弟弟妹妹的专利,他这个做大哥的得崩起来,好不容易今天有机会,阿玛怎么这么快就来了?

不过阿玛的威严在那里,他还是乖乖地站好,向阿玛请安。

海兰珠怀里一空,看着老鼠见着猫似地儿子,眼角露出俏皮的笑意。

儿子还是这样最可*了,平日总是那么稳重,太累了。

关于儿子的福晋人选,她已经有了成算。虽然儿子那么说,但联姻的话太子总是优势地位,她会为他选最好的媳妇儿!

135成亲

当晚云雨之后,海兰珠在跟皇太极商议着君卿福晋的事。

“兰儿既然想看她们,那就选秀吧。”

海兰珠倒是没想到这一出,她只是想亲自见见那几个孩子怎么样。不过想到后世那便捷的选秀制度,似乎是个不错的方式。

于是大清国第一届选秀开始了,满汉八旗四品以上官员的女儿皆要参加。与前世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蒙八旗秀女。

满蒙联姻仍然是国策,不过变成了两国首领直接交涉,然后赐婚。

京城里的各家忙碌起来,大家都知道这次选秀的意义。想起文武全才,地位稳固的皇太子,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女婿了。

海兰珠着实忙了一阵,最终选定了费英东的曾孙女,瓜尔佳氏为君卿的嫡福晋。

瓜尔佳氏是个很美的小格格,性子外柔内刚,处理起事情来面面俱到,是所有额娘心中满意的媳妇人选。

定下嫡福晋后,皇太极又选了觉尔察氏和钮钴禄氏为侧福晋,晚嫡福晋一年入府。

自此,开国五大功臣中,有三位族中的女儿嫁给了太子为妻,满朝文武对太子的受信任程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被选中的三家自然是很欢喜,不出意外太子就是下一任的皇帝,这是皇上对他们的家族的信任。尤其是瓜尔佳氏的额娘,接到圣旨后欢喜地晕了过去。

君卿的亲事定到了十月,海兰珠问了他的意思后,没给他安排通房侍妾。

瓜尔佳府那边知道这事后,更是尽心的教导他们府的格格,要好好伺候太子殿下和皇后娘娘。

钮钴禄府和觉尔察府也在认真的筹备着亲事,虽然是侧福晋,但正儿八经的妻子。而且太子那么优秀,嫁过去也不算辱没了他们府的姑娘。再者皇后娘娘的三个儿子都是成才的,能跟太子府搭上关系,这几十年来的富贵是没问题了。

九月末西边传来捷报,清军攻破长安,闯王李自成带领残部逃亡西北。

加上不日太子爷即将大婚,整个北京城沉浸在一片喜悦的海洋中。皇太极进入进城这几个月,严令清军不的骚扰百姓,并下令满人学习汉话。

同时他还在京城内设置了诸多学堂,教习满语。

老百姓看日子没什么变化,反倒少了些盘剥的贪官,内心渐渐安定下来。没过几个月,大家已经习惯了京城里住这一批满人了。

就在民心慢慢归拢的时刻,君卿要成亲了。

大清第一位太子,婚礼自然是隆重的。由于没有先例,礼部官员在求教皇帝时,皇太极只批复了一句怎能隆重怎么来,所以礼部是绞尽了脑汁把这场婚礼搞得盛大。

从瓜尔佳府到紫禁城的街道上,铺满了红地毯。街两侧摆满了宴席,人们可以随意取用。整个新娘的轿子,由纯正的紫檀木打造,大小只比海兰珠和皇太极用的小一点。

紫檀木外面包裹了一层金子,金子上面雕刻着繁复的图案,极尽奢华。

一早,海兰珠看着跪在地上给他请安的儿子。他今日穿着一身红色的吉福,平日严肃的脸色因成亲有了几分喜气,整个人面馆如玉。

她突然羡慕起瓜尔佳氏来,可以嫁给如此优秀的儿子。

“卿儿快去吧,可别耽误了吉时。”

君卿向阿玛额娘磕了几个头,转身前去迎亲。选秀时的几个秀女他都见过,对于瓜尔佳氏他并没有特别的感觉。

可理智告诉他,她会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她能好好的操持内务、孝敬额娘,他会给他嫡福晋的体面。额娘那样的女子毕竟是世间少有的,阿玛能有额娘相伴真的很幸运。曾经他也幻想过能找到一个倾心的女子,不过随着上朝以来的阅历增多,他知道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所以,他会安心的娶妻,好好地帮阿玛分担事务,让他有空多陪陪额娘。

君卿这样想着,丝毫不知道他骑在高头大马上沉思的样子,迷倒了多少京城的少女。

一路很快到了瓜尔佳府,看到那华丽的轿子,瓜尔佳氏的额娘心虚的看着自家的嫁妆。她已经填了再填,把所有的箱笼都填满了,但现在一看,似乎还是不够。

瓜尔佳氏安慰着额娘:

“额娘,女儿是嫁给太子,就是搬空了瓜尔佳府,也不可能比得上皇家富贵啊。额娘给女儿的已经够多了,如果还这样,女儿怎能安心。”

瓜尔佳福晋在直义公府呆了这么多年,也不是那不懂人情世故的。女儿这么一说,她也想了过来,万分不舍的给女儿盖上了盖头,看着她上了八抬大轿。

这一夜,紫禁城锣鼓喧鸣。

婚房布置在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的东宫,这里也是君卿被封太子之后的住所。皇室婚礼不同于民间,皇上不用亲自参加。

此刻皇太极跟海兰珠在乾清宫里,两人穿着大红色的朝服,灯光下乍一看倒有点像婚礼的吉服。

“卿儿长大了。”

每一个做父母的,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亲,都会是这种感觉,海兰珠也不例外。

皇太极此时也感慨万千,自打拥有前世记忆后,他对这个像八阿哥的儿子,感情更加深厚。暗卫调查来的瓜尔佳氏的资料,还真是个不错的。这个儿子成亲后,他也好安排后面的事情了。

外面传来更加喧闹的声音,东宫那边礼成,众人正在商议着闹洞房呢。

“春宵一刻值千金,兰儿别想些别的了。”

海兰珠有些错愕,这人怎么整天都在想这些。

皇太极拉她进了空间,两人自是一夜云雨不提。

第二天一早,海兰珠咬牙切齿地在狠狠泡在温泉里,这人平素吆喝着精力不济,昨夜竟然折腾了她那么久。

“兰儿别气了,这阵子兰儿忙得都没好好陪陪爷。”

皇太极给她按摩着腰,顺便在她身上揩油。海兰珠舒服的直哼哼,但又忍不住想要鄙视他。

有这么做的么,仗着空间时间长,竟然按着她做了三天!

刚想发作,可想到等会儿卿儿和媳妇要来,她还是忍住了。

“快点穿衣服吧,等会孩子们还要来呢。”

海兰珠本是想表达下她的愤怒,可一张口才发现,昨夜她的嗓子喊得沙哑了,这样倒像是引诱。

皇太极被她这句话勾的险些又把她压在身下,可他知道再这样下去小人儿就生气了,所以他沉在温泉里,强行压下自己的欲望。

两人穿好衣服,海兰珠梳好头出来后,君娴君盛君扬已经在那等着了。

三个孩子了然的看向阿玛额娘,见此海兰珠狠狠瞪了皇太极一眼。

刚坐定,娜仁走进来说,太子到了。

海兰珠向门口看去,就看君卿在前面走着,后面跟着一个脸色微红的小姑娘,正是她见过的瓜尔佳氏。

两人同时跪下,想海兰珠和皇太极行跪拜礼。

“都起来吧。”

海兰珠看着脸色微红的儿子,还有一脸娇羞的儿媳,想必两人对昨夜都还满意。

喝完媳妇敬的茶,海兰珠给了她一对羊脂白玉的龙凤镯,这礼不轻不重恰到好处,皇太极也有所赏赐。

夫妻俩赏赐完后,瓜尔佳氏开始跟孩子们见礼。

“三格格吉祥。”

“嫂子吉祥。”

君娴规规矩矩的和嫂子见礼,然后得到了一个精致的荷包,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对精致的东珠耳环。

君盛收到了一个元青花的笔洗,君扬则是收到了一把精致的古剑。

海兰珠在一旁看着点点头,最然孩子们不缺这些东西,但瓜尔佳氏显然是费了心思的,按照每个人的*好选了礼物。

看来这媳妇是个周到的。

瓜尔佳氏则是打量着三个小叔子小姑子,皇家的孩子果然就是不一样,单单身上那份难以言说的贵气,也比她府里的弟弟妹妹墙上好多。而且他们待人接物十分恰到好处,对待她很礼貌,既不会过分冷淡也不会过分热情。

不过额娘说过,婆婆生的四个孩子感情很好,她得用心和她们处好关系。

反复回忆了一遍今日进来之后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没出什么大的差错,捏了捏手心,她这才发现手心已经被汗浸湿了。

“折腾了这么久也累了,额娘也不多留你们了,快回去歇着吧。”

海兰珠注意到了媳妇的小动作,难为这孩子了,当年她有空间,这一套见礼下来还是累到不行,更别说他们俩了。

瓜尔佳氏感激的看了海兰珠一眼,跟着君卿行礼之后退下了。

“额娘,新嫂子不漂亮。”

两人刚走出宫门口,君扬就口无遮拦的嚷嚷出来。

海兰珠一阵错愕,瓜尔佳氏怎么也是个美人儿,怎么在儿子口中就这样了。

“额娘别听弟弟瞎说,儿子看新嫂子就是个不错的,定会成为大哥的贤内助。”

“对。”

君娴也说着瓜尔佳氏的好话,这个新嫂子人很周到,而且看她的眼神,让她感觉很舒服。

“你们说谎,额娘这样的才叫漂亮。”

君扬不乐意了,他明明说了实话,除了额娘,其他人都是丑八怪。好吧,姐姐长得像额娘,勉强也算好看啦。

海兰珠有些哭笑不得,小儿子今日这是怎么了,看来又犯浑了?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小包子们慢慢成亲咯~

关于侧福晋的问题,鱼丸并不是双标。而是在大时代背景下,一国太子不可能只娶一个人,就像皇太极,虽然他独宠兰儿,但是后宫还是有几个摆设的。

而且政治是一个复杂的东西,皇太极努力了几十年,才坐稳了大汗的位置。君卿若是想要顺利的接过皇位,首先要学的是制衡各方面的势力,而婚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倒不是说君卿没本事,在那个时代这是跟吃饭穿衣一样正常的事情。

反正鱼丸无法想象,君卿不成亲死等着寻找真*,海兰珠和皇太极也是门当户对呀~

嘿嘿,稍微解释一下。本来想让孩子们一生一世一双人来着,但是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科学,尤其是皇子。好吧鱼丸就是亲妈,兰儿的孩子必然得到最好的!

136额驸

卿儿成亲后,娴儿的亲事也摆上了日程。

虽然宗室女总是晚嫁的,但那也不能太晚。君娴前面的八位公主都在十八岁之前嫁出去了,娴儿作为公主,从册封到出嫁需要很长时间。

一想起宝贝女儿要出嫁,皇太极心里就止不住的抽痛。他养了十五年的掌上明珠,怎么可以便宜了某个混小子。

于是朝中的大臣们发现,他们的皇帝陛下这几日很暴躁,一点小事就能遭受他凌迟般的目光很久。

聪明如范文程自然猜到了,太子爷成亲之后,下一个就是三格格了。

至于皇帝陛下为什么烦躁,看他那*女如命的弟弟,他就完全理解了。

所以这几日他完全当起了隐形人,旁人看他老神在在的,似乎胸有成竹,纷纷向他请教。

范文程则是对着太子妃的阿玛说了一句:

“令嫒三朝回门,大人心中作何感受?”

说完拱了拱手,笑呵呵的走了。

瓜尔佳大人恍然大悟,周围聪明点的也联想出来了。剩下一些没猜出来的还在继续追问,看到的就是一脸跟范文程一样高深莫测的表情。

下朝后,皇太极神速般的把回关雎宫歇息的海兰珠,请来昭仁殿。

这不,海兰珠正坐在昭仁殿里,看着那个一直在转圈的男人。

“爷,你坐下,你这转的我眼都晕了。”

皇太极听到这话,走到海兰珠跟前坐下,谄媚的看着她。

“兰儿,咱们商量下,娴儿等到十七再出嫁,你看行不?”

海兰珠白了他一眼,“爷,娴儿十七的时候,可以选的夫婿,早就通房侍妾庶子庶女的一大堆了。”

海兰珠的话踩到了皇太极的痛脚。

“他敢。”

他止不住的跳了起来,能娶到自家女儿,那是祖上烧了高香,竟然敢这样,爷扒了他的皮。

“爷你冷静点,我也舍不得娴儿。总归她会留在京城,爷要是想了,就宣她进宫呗。”

皇太极慢慢地平静下来,兰儿说得对,把娴儿留在京城,嫁人之后可以日日回来陪阿玛。

“还是兰儿聪明,爷这就去看看,哪家的小子好。”

皇太极吩咐了下去,暗卫顿时全城行动。调查全城上至十八下到十三的亲贵子弟,有无通房侍妾,平素品性如何,是否金玉其外。

那些人精的大臣们,得了范文程的暗示后。回家之后盘算着自己的儿子孙子有没有合适的,然后纷纷约束起来。

尚主可是好事儿啊,尤其是皇后娘娘的嫡出公主。几次宫宴我们可都见过,固伦公主那模样脾性可都没得挑。娶了她,咱们家这几辈子也就不用愁了。

望子成龙,于是京城近日来的治安又好了许多。各府的阿哥们也都很接受这一可能的妻子,公主人长得美脾气好,单单这两点,就能让她成为所有少年心中满意的福晋。

于是上街遇到什么不平事,他们都会出手管上一管,好名声传出去,就有可能增加被选中的几率。

这边皇太极在精挑细选着,南方那边却出了大事。多铎的军队南下时,伤到了当地有名望的大家族的族长。明朝残部以此为由,说清军残暴不仁。

南方有长江天险,那边的人有些有恃无恐,再加上这位族长平日里乐善好施,在江浙一带名望很高,加上中间有心人的推波助澜,整个敌军声势竟然越来越大。

消息传来,皇太极也没心着急了。

前世江南一直是一块心病,这一世他换了政策,现在整个北方已近差不多在朝廷的控制下。他正在慢慢地向南方渗透满汉一家的想法,没想到却出了这事儿。

满朝文武议论了两天,中间想出了无数路线,最终汇集在一起,只有一个办法,武力解决。

皇太极勃然大怒,若是用这条路的话,他何苦前期做那么多的工作。

范文程眼神闪了闪,最终还是决定站出来。

“皇上,臣还有一计,只不过…”

皇太极不容他迟疑,范文程向来算无遗策,看来这次他定是十拿九稳的。

“只不过要委屈公主殿下了。”

皇太极当场想掀桌,委屈娴儿,那他宁愿直接强攻。可当了这么多年皇帝,他早就喜怒不形于色了,“*卿继续说。”

“皇上可将公主嫁给一位汉人,然后再广泛的传播这一消息。天下人都知道皇上疼*公主,若是公主下嫁,定能让大家信服,满人欺压汉人的无稽之谈,也就土崩瓦解了。”

众人眼前一亮,这是个好主意啊。可是想到皇上对公主的那宝贝劲儿,大家同情的看向范文程,您自求多福吧。

范文程低头跪着,感受着龙椅上传来的低气压,不由苦笑。皇上心疼的正是他所心疼的,因为用最小的伤亡收复南方的一系列前置计划,都是他亲手做的,如果成功了能少多少伤亡,他心里最清楚。

皇太极慢慢收敛了怒气,现在虽然满朝文武还是认为满人得了江山,就高汉人一等。可两世为人,又有后世为鉴,他心中的那点满人优越感已经全然消失了。

刚才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范文程竟然将注意打到了娴儿身上。他的女儿可以嫁给一个汉人,但不能以这种筹码的方式。

整个早朝就在这种低气压中下去了,皇太极回到昭仁殿,正跟兰儿说着这件事。

“爷也别想左了,范大人一片忠君*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