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上一章:第 59 章
  •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下一章:第 61 章

谢氏却神秘一笑,“事情可是说不定的,或许很快就有机会也说不定。”

萧明瑜狐疑的看着对方,谢氏笑笑,走了。

萧明瑜心头猜测起来,谢氏这话是有什么深意吗?莫非是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

卧房内,大家都在看成哥儿,都说这孩子长得好,眉眼像萧茂杨,鼻子嘴巴像韩氏。那个小表情则是同萧茂杨一模一样。萧明瑜在旁边看着,半点都没看出来那什么同萧茂杨相似的表情。不过是刚出生几天的小孩,又能有多少表情,又怎么会同萧茂杨一样?

虽然这话虚假的成分很多,不过显然韩氏是高兴听到这样的话。

看完孩子后,韩氏就让奶娘将孩子抱走。

廖氏笑着说道:“五弟妹气色倒是不错。我早就说过五弟妹是有福气的人,果然不错。哥儿长得这么好,长大好就同五叔叔一样,去京城考一个状元回来。”

“谢你吉言。”韩氏笑着,“他才刚出生,哪里就看的出来。”

“五弟妹可别谦虚,五叔叔学问好,五弟妹你也是书香世家出来的,学问自然没的说。你们两人教出来的孩子,学问肯定差不了。”廖氏一脸诚恳的说道。

好话谁都爱听,就是旁边的萧明瑜听了也觉着高兴,更不用说韩氏本人。

偏偏有人要扫兴,谭氏就说道:“那可不一定。世上学问好的人多了去了,也没看到那些人的儿子有多大的出息。就本朝还没听说过哪个状元公的儿子也考了状元的。再说了五叔叔还不是状元。”

屋里气氛顿时就不好了,谭氏这是成心给人找不痛快吧。

廖氏尴尬一笑,“大嫂,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今儿是五弟妹的好日子,你就不能说点喜庆的话。哥儿能不能考状元那是将来的事情,我们做长辈的这么想总是不错的吧。难道大嫂就没想过明桢有一天考上状元吗?”

谭氏哼了声,不屑笑道:“我家明桢自然是不同的。我家明桢从启蒙开始,先生就说他天分好,又肯用功。瞧瞧,这还不满二十了,就已经是举人老爷。你们数数,有多少人不满二十就能考中举人的。就说今年我们中州地界,那么多举人老爷,也不过就三两个没满二十。我家明桢再用功几年,届时考一个状元回来也不是不可能。”

谭氏这是吹上了吧。

谢氏掩嘴一笑,“那以后大嫂可就是状元公的娘,恭喜贺喜。到时候大老爷再官居一品,那可不得了,大房这是顶起了我们整个萧家。以后我们这些人可都要仰望大嫂的鼻息过活,大嫂到时候可要大方一点,不要为难我们才是。”

谭氏有点不自在,也知道自己吹牛吹的过了。不过她也抹不下面子来,于是继续吹嘘,“二弟妹,你说的这些未必就没可能。只要我家明桢争气,我是别无所求。”

谢氏看了眼站在谭氏身后的陆四,笑道:“大嫂说的是,明桢这孩子的确是能干的。不过我记得以前明珲读书的时候也是极为用功,先生也是说明珲读书能够读出来。后来怎么不读呢?哦,想起来了,大嫂想让明珲接管家业,所以明珲就没办法继续读下去。如此说起来,倒是可惜了。明珲媳妇,你听了可别不自在啊。你家明珲其实也是极为能干的,虽然行商地位不高,但是他同明桢是兄弟,应该是没关系的。”

陆四很不自在,“二婶娘说的我都不懂,这些事情听长辈的就好。”在谭氏的目光逼视下,陆四赶紧表态。就怕谭氏误会她盛了异心。

谭氏赞许的点点头,这还差不多。“二弟妹,你是枉做小人。想要挑拨我两个儿子的关系,你做梦吧。”

“大嫂可是误会我了,我何曾挑拨过明珲同明桢的关系。他们人都没在这里,我这些话他们听不到有用吗?说挑拨未免太严重了点。”

谢氏顿了顿,又说道:“再说了,我说的这些不过是实话罢了,当年明珲读书难道不行吗?明珲身上可是有秀才功名的,这可是正儿八经考出来的。读书若是不行的,怎么考的上。再说了,当年的确是大嫂和大哥,你们两人一起决定,让明珲接管家业,难道这事我也说错了吗?大嫂不必着急着辩解,我懂你们的意思,大儿子接管家业,做家主。小儿子科举考试,做官为家族保驾护航。这的确没做错,我也没说大嫂做错,大嫂这么激动又是何必了。”

廖氏在旁边附和,“是啊,大嫂不必计较。没人说这样做有错。”

谭氏却气的不行,谢氏的话是没错,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针对她。谢氏这是吃错了药吧。她计较吧,人家会说她小气。她不计较吧,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谭氏心头憋闷的很,好一个狡诈的谢氏,管着东府一摊子还不够,还管到西府头上来,简直是做梦。

谢氏轻声一笑,“我说话不好听,大嫂可别见怪。不过我是没有坏心的,只是羡慕大嫂有福气。我们几个妯娌都比不上大嫂的这份福气。五弟妹,你说对不对?”

“这是当然。明桢年纪不大,却已经是举人老爷,这可不得了。将来的前途自然是不用说。”韩氏笑眯眯的,吵吧,闹吧,她都从老宅搬出来了,这些人的矛盾她自然不会参与进去。至于谭氏,韩氏秉着敬而远之的态度,除非必要,否则不会同谭氏发生冲突。

谭氏冷哼一声,然后自得的说道:“这是当然。我们大房本身就该做到萧家的榜样,给大家树立一个目标。”

廖氏暗自撇嘴,“大嫂最厉害不过了。只是明琦的婚事,大嫂怎么打算?”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谢氏笑眯眯的等着看好戏,虽然这场斗争是她挑起来的,但是她并不打算坚持到最后。

谭氏眼里都在冒火,狠狠瞪了眼廖氏,又朝韩氏看去,“明琦的婚事,我自有主张。总之我不会像有的人那样竟然抢亲。”

韩氏蹙眉,“大嫂这话是什么意思?抢亲?我可不懂哪里是抢亲。难不成大嫂之前同柴家已经商定了婚事吗?据我所知,柴家可是从来没表示过要娶明琦,大嫂这么说可是欠妥当。还请大嫂慎言。”

“五弟妹,你狡辩也是没用的。柴家这门婚事,本是我们大房看上的。若非你们五房横插一脚,事情又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谭氏不客气的说道。

韩氏很不高兴,“大嫂或许还不知道吧,是柴家主动找上我们五房,提出要结亲。在这之前,我们同柴家可是没有任何的来往。”

廖氏顿时就笑了起来,“真正好笑的很,明明人家没看上眼,大嫂还敢说柴家要同大房定亲。大嫂,你就不怕被人拆穿,让你难堪吗?就比如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事情是怎么回事,你口口声声的说五房抢了大房的婚事,这话好没道理,难道大嫂都当我们是瞎子聋子吗?与其在这里同五弟妹争论,不如好好管教明琦,免得明琦又做出不好的事情来,败坏了名声。那可就真的嫁不出去了。”

“你们别太过分。”谭氏怒极,“五弟妹,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好心好意进城来看望你,给你的儿子洗三,你就是这么落我的面子吗?”

“大嫂此言差矣,我怎么会落大嫂的面子。分明是大嫂颠倒是非黑白,难道因为大嫂是客人我就该认下抢亲这个罪名吗?”韩氏表情也是极其不善,“大嫂说些无凭无据的话,惹人不快,大嫂可有好好反省过?大嫂也说了是来看望我,给我的孩子洗三,可是你的态度却咄咄逼人,哪有做客人的样子。”

“好,好的很,既然你不欢迎我,那我走就是。”谭氏站起来,怒气冲冲的往外走去。

韩氏皱眉,却没有阻拦。萧明瑜悄悄的跟着出去。

萧茂杨今儿高兴的很,刚进院门就见谭氏怒气冲冲的往外面走。萧茂杨不解的问道:“大嫂这是做什么?有什么事吩咐下人做就是。”

“不敢当,你们五房的门槛太高,我高攀不起。告辞。”

咦,这是怎么回事。萧茂杨糊涂的很,眼睁睁的看着谭氏带上陆四和萧明琦走了。

萧明瑜跟着出来,萧茂杨急忙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萧明瑜将之前的争论简明扼要的说了,萧茂杨大皱眉头,“什么叫做抢亲,岂有此理。她要走我们不拦着,哼,这样的恶客早知就不让她进门。明瑜,你娘还好吧?”

“父亲放心,我娘很好,这会正同二伯母还有四伯母说话。”

“既然女眷都在屋里,那我就不进去了。我先去看看成哥儿。”萧茂杨一脸兴奋的进了厢房看儿子去。

萧明瑜笑笑,吩咐人去盯着大房,确保大房是真的回老宅。吩咐完后,萧明瑜再次回到卧房内,这会气氛就好了很多,没了之前的剑拔弩张,大家都是笑呵呵的,说着吉利话。至于之前那点小闹剧,也就没人再提起。

萧明瑜却大皱眉头,朝谢氏看去。今日本来都好好的,若非谢氏挑起谭氏的火气,若非廖氏不分时间场合的提起萧明琦的婚事,也就没有谭氏怒气离开的事情。

廖氏或许是无意的,但是谢氏也是无意的吗?谢氏的具体手段,萧明瑜没见识过,但是听下人们说起东府的事情,萧明瑜听出几分味道来。

东府的公孙老太太,本是个很厉害的人。萧老太太还要面子,维持一下自己的形象。可是公孙老太太,她根本不要什么形象面子之类的。谁要是惹了她,触犯了她的利益,哭啊闹的,撒泼打滚的,总之能用的法子都用上,就是要达到目的。这么一个如泼妇一般的老太太,谢氏却将对方哄得团团转,据说公孙老太太的私房银子都交给谢氏,让谢氏帮忙钱生钱。这谢氏能拿下公孙老太太,当真厉害的很。

那么谢氏今日的言行,是不是故意的?故意挑起五房同大房的矛盾。五房同大房本来就不睦,加上柴家婚事的原因,两房的关系更是紧张。这次谭氏过府,其实也是一个和解的信号,只要大家高高兴兴的,之前那件事情说不定就翻过去了。哪里想到,中间出了这个意外。

难道是谢氏担心五房同大房和解,会对东府不利?

动府同西府之间,按理说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那些矿场上赚的钱,都是按照早些年定下的规矩分配。生意上赚的越多,大家分的也越多。这样的情况下,谢氏干嘛要针对西府。联想到之前谢氏同她说的那些话,萧明瑜隐隐有不好的感觉。谢氏不会是打算做什么吧。

“明瑜,你去外面看看,可都准备好了?”

韩氏的声音打断了萧明瑜的思考。萧明瑜应下来,先丢开谢氏的事情,出去看洗三宴可有准备妥当。

良辰吉时,给孩子洗三,过后就是请大家吃酒席。

萧明瑜同萧明瑄忙着招呼大家,不曾得空。

直到酒席完了,送宾客出门,萧明瑜才再次得了机会同谢氏说话。

谢氏笑眯眯,显得极为和蔼可亲。“明瑜,你同明瑄可真能干,我家明瑶可要向你们学习。”

“二伯母谬赞了,招呼不周的地方,还请二伯母见谅。”

“明瑜谦虚了,回去照顾你母亲吧,我们这就走了。”

“二伯母这是直接回老宅吗?还是在城里多住几天?若是二伯母住在城里的话,改天我找明瑶姐姐玩。”萧明瑜笑眯眯的说道。

萧明瑶不屑,谁要同你玩,一点劲都没有。

谢氏笑着点头,“我们的确要在城里住几天,你要是得空就过来。你们是姐妹,的确该多亲近亲近。对了,你同你娘说,之前大嫂的事情,让她不要放在心上。她如今在坐月子,可不能生气。”

“多谢二伯母提醒,我会转告我娘的。二伯母最近是不是很忙,我见二伯母似乎瘦了些。”萧明瑜一脸关心的问道。

谢氏笑道:“是吗?瘦了才好。”

萧明瑜担心的说道:“二伯母可要保重身体。如今到年底了,二伯父肯定很忙。生意上的事情都要靠二伯父操持,二伯母若是在这个时候病倒了,二伯父定会担心的。一担心就难免出错,说不定生意上的事情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到时候靠明珲大哥一个人可忙不过来。四伯父就是想帮忙,怕也是帮不上什么忙。如此说来,二伯母你的身体可是关系着我们整个萧家,二伯母万万不可轻忽。”

谢氏眉眼轻跳,萧明瑜这话是什么意思。单纯的关心,还是在暗示什么?谢氏笑道:“明瑜就是懂事,你放心,二伯母会保重身体的。”

“那侄女就放心了。二伯母慢走。等我娘做完月子,我们还要请二伯父过府吃酒席。当初我爹办书院,二伯父可是帮了不少忙。”萧明瑜笑眯眯的,“到时候二伯母也要来。虽然年底忙,我想抽个一天出来,应该是没问题的吧。”

“放心,你们请酒席,我们自然会来。”看来是她想多了,萧明瑜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在暗示。

送走了二房一家人,萧明瑜的脸色却沉了下来。她并没有试探出什么来,却察觉到谢氏在那一刻表现出来的防备。谢氏竟然防备她,这真是笑话。还是说那一刻,谢氏本能的是想要防备萧明珲,防备大房。

难道萧明珲同二老爷萧茂同之间有什么矛盾吗?这叔侄二人一起管理着萧氏一族的产业,有矛盾是自然的。只是这矛盾大吗,会对萧家的产业有影响吗?

只可惜五房从来不参与萧家的产业管理,萧明瑜对这方面的事情一无所知。

抬头望天,天空阴沉的很。一整年就要过去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她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从惶恐无助到现在的坦然自若。想起这一年多来发生的事情,就如做梦一样。而她则已经完全适应了古代闺秀的生活,成了一个带着现代灵魂的古代人。

萧明瑜笑了,无论谢氏在打什么主意,她都不允许有人损害五房的利益,更不允许有人伤害五房的人。这些都是她的家人,即便她力量微薄,她也会保护自己的家人。

明成在哭,萧明瑜那点小心思顿时灰飞烟灭。急急忙忙的跑进厢房照顾弟弟。弟弟是五房未来的希望。萧明瑜小心的抱着他,小声的同他说道:“小宝贝,你可要快点长大啊。”

第一卷 完

第110章 讨债的人

前往中州的管道上,数辆马车,外加若干护卫吆喝着,瞧上去浩浩荡荡。不知是哪个大户人家,排场这么大,附近田地里做活的人抬头观望,心头暗自猜测,是范家,司马家,亦或是谢家萧家?

这会正是春日,春暖花开,也是农人们忙着春耕的时候。

管道上除了这队车队外,另外还有个骑着毛驴的书生。

书生姓蔡,因生在午时,故此取名蔡午。蔡午从京城而来,赶了上千里的路,总算到了中州地界。

不过驴子一个打挺,竟然跪倒在地上,走不动了。这个驴子从出京开始陪着他,一直到现在,这是要不行了吗?

蔡午的驴子挡住了车队的路,不过那些大户人家的奴仆,看他一身书生打扮,倒是没为难他。而是先禀报了自家主子。

“太太,前面有个书生,书生的毛驴不行了,挡住了路。”婆子小声的禀报。

萧茂芸示意丫头挑起车帘子,然后朝外看去。那的确是个书生,长得清俊斯文,不过一路风尘,倒是显得有几分狼狈。萧茂芸对婆子说道:“这儿离着中州不远了,你们去问问那书生可是要去中州书院读书的?”

婆子一个来回,很是快速,“回禀太太,那书生说是要去知行书院读书。”

萧茂芸挑眉,知行书院,那不是五弟萧茂杨办的书院吗。怎么名声这么快就打出去了。萧茂芸讥讽一笑,吩咐婆子,“告诉那书生,我们可以捎带他一程。问他是否愿意。”吩咐完后,萧茂芸就让人落下帘子,不再关注外面的事情。

萧茂芸将近十年不曾回中州,这次回来,自然不是无缘无故的。更不是因为想念萧老爷子和萧老太太才回来的。

萧茂芸把玩着手上佛珠,她回来是要取回自己该得的那一份。

萧茂芸是萧老太太的第二个孩子。萧老太太怀孕那时,对第二个孩子的出生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能生下一个儿子。可是萧老太太失望了,她生下的依旧是女儿。因为萧老太太连着生了两个女儿,婆母萧老太君于是给萧老爷子安排了妾,妾侍还在她的前头生下了庶子。

萧老太太咬牙切齿,认定萧茂芸是个灾星,生下她后,就没有一件好事发生。所以萧茂芸自小,就没得到萧老太太的关爱。得到的只有冷言冷语。所有好东西都给萧茂婕,而她只能捡萧茂婕用剩下的。而等她长大后,萧老太太也只肯带萧茂婕出门做客应酬,将萧茂婕介绍给中州所有的贵妇们。而萧茂芸则只能窝在房里努力的做针线活。

萧茂婕出嫁,十里红妆。萧老太太几乎置办齐了所有的东西给萧茂婕做陪嫁。而等到萧茂芸出嫁的时候,别说场面比不上萧茂婕出嫁,就是嫁妆也比萧茂婕的少了一半不止。

萧茂芸作为萧家的嫡女,即便不受亲娘的待见,但是该接受的教育也是一样没少。因此她并不是那种胆小怯弱什么都不懂的人。

萧老太太的心思,她看得分明。若是说做姑娘的时候,萧茂芸还想过讨好萧老太太,得到萧老太太的关心。那么等她拿着不如萧茂婕一半的嫁妆嫁到苗家去,在苗家经历种种坎坷磨难,终于站稳了脚跟,熬死了自己的婆婆后,萧茂芸则已经没有了讨好的意思。她对于在娘家所受到了待遇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萧茂芸是恨着萧老太太同萧老爷子的,这份恨意她是用疏离淡漠来表现的。她拒绝回娘家,每次娘家有什么事她都能找出无数的借口拒绝。但是她也是关心着娘家的,萧家发生的大小事情都逃不开她的双眼。

比如萧茂婕被张世谦关了佛堂,到现在还没放出来。比如另外一辆马车上坐着的游五姐。呵呵,游家被抄家流放,而游五姐则沦为奴仆,被萧茂芸买了下来。至于用处,萧茂芸早就想好了。游五姐长得好,又有攀附高枝的欲望和野心,她不妨助她一臂之力,将她送到张家去,恶心萧茂婕。若是游五姐能够站稳脚跟,萧茂芸甚至想帮助游五姐狠狠的打压萧茂婕,让萧茂婕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至于萧家那里,她不过是回来拿回属于她的那一份。当然,也是顺便看看萧老爷子同萧老太太。他们都已经老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了。她这个做女儿的,呵呵,也该回来看看。可别等到两位老人都过世才回来,到了那时候可是什么都捞不着。

车队没有进中州城,而是转道直接朝萧家老宅而去。

蔡午谢过苗家的人。就在同苗家走在一起的时候,蔡午已经打听清楚这车队的情况。蔡午冷笑一声,原来是萧家的二姑太太回来了。十年没回来的人,突然回来,看来萧家是不能平静了。不过这样也好,中州这地界上的世家乱起来,对他的行事才越有帮助。

蔡午收拾行礼,进了中州城,找到客栈休息。

到了约定的时间,房门被敲响。蔡午打开房门,顿时笑道:“梅兄来了,请进来吧。”

梅如悔小心的走进客房,问道:“蔡兄一路辛苦,这一路可顺利。”

“自然顺利。你可知道我在路上遇到了谁?我遇到了萧家的二姑太太,她是要回萧家。你不是说要趁机收拾萧家吗,这可是一个机会。”

萧茂芸回来了,得知这个消息,萧老太太都愣住了。一时间竟然没反应过来。萧老太太甚至已经记不清自己二女儿长什么样子,甚至以为这辈子可能不会再同萧茂芸见面。可是就在她的寿辰之前,萧茂芸竟然回来了。这是回来给她祝寿的吗?

萧老太太心头不是欢喜,而是烦闷。她并不想见到萧茂芸这个女儿。从一开始,萧老太太就认为萧茂芸是灾星,直到现在萧老太太也是这么想的。灾星回来,萧老太太自然不会高兴。

但是萧府下人们却很兴奋,好多年轻的丫头都没见过萧茂芸,不知道这位传闻中的二姑太太是个什么模样。至于谭氏廖氏这些人,也是有些意外。不过萧茂芸回来就回来,萧家是她的娘家,她本来就该回来看看。唯一意外的就是萧茂芸事先竟然没派人来说一声,就这么直接上门了。

萧茂芸带着一双还未成亲的儿女拜见萧老太太和萧老爷子。

萧老爷子忍着激动,连说了好几个好字,“茂芸,你这次回来可要多住些日子,知道吗?你娘想你都快想疯了,这么多年都不肯回来看一眼。”

萧茂芸朝萧老太太那里看去,从萧老太太的表情和眼神看不出任何想疯的迹象。不过萧茂芸依着流着泪,频频点头,“女儿不孝,不能时常回来伺候在娘和父亲身边,请娘和父亲见谅。”

“回来就好,说那些做什么。老身身边有你两个弟弟还有你大嫂,两位弟妹。有他们在,老身一切都好。”萧老太太想做出激动的模样,只是声音太过平淡,平淡到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情绪。

萧茂芸暗自冷笑,果然,她的娘数十年如一日,怕是这辈子都不可能喜欢她吧。

萧茂芸却主动挨着萧老太太,“娘,女儿这些年好生想娘。只是府上老太太没了,守信要读书,他媳妇也不是个能干的,相公那里也少不了人照顾。女儿这么一耽搁,竟然这么多年不曾回来看望娘和父亲,是女儿不孝。”

萧老太太则是直接问道:“那你这次回来?”其实是想问,既然忙不开,萧茂芸这一次怎么有空回来。幸好萧老太太反应快,要是真问出来,那场面可就难看了。

萧茂芸明显清楚萧老太太的心思,“娘,守信的媳妇总算有了点长进,如今我将家交给她来管,我也能放心离家数日,回来看望娘和父亲。娘,父亲,这是我那小儿子守义,这是女儿筱筱。守义,筱筱,还不快来见过你们外祖父和外祖母。”

苗守义和苗筱筱上前请安,又分别给谭氏,廖氏还有听了消息赶来的萧茂恒请安,又同萧家的姑娘小伙们彼此见过。乱糟糟的一番,这才消停下来。

萧茂芸故作不知的问道:“怎么没见到五弟同五弟妹,听闻五弟妹生了个儿子,这可是大好事啊。我还给那孩子准备了礼物。”

萧老太太笑道:“你五弟如今办了个书院,叫知行书院,整日里都在书院里忙着。”接着脸色一沉,又说道:“至于你五弟妹,如今带着明瑄和明瑜住在城里面。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回来看了一眼,过完年就走了。哼,娶了这个儿媳妇,跟没有似得。老身都这么大的年龄了,也不知道在身边伺候着,简直是不孝。”

“娘请息怒,五弟在书院忙着,身边不能少了人。”萧茂芸轻声说道。

萧老太太哼了声,依旧表示不满。

萧老爷子提醒萧老太太,差不多够了,天天拿着韩氏说话有意思吗?

萧老爷子问道:“茂芸啊,你家里都还好吗?”

“回禀父亲,府上一切都好。对了,我这次回来,还有事情要请示老爷子,还有大嫂。”萧茂芸笑着。

谭氏一脸不解,“姑太太说笑了,我能帮上什么忙。”

“大嫂太客气了。”萧茂芸笑着。

萧老爷子问道:“茂芸,有话你就直说吧。你这么多年没回来,也没求过老夫一件事情。只要事情不为难,老夫自然会答应你。”

萧茂芸一脸感动,“多谢父亲。父亲,是这样的,我家守义年龄大了,亲事还没着落。这次回来,我想能不能从娘家挑个姑娘,同守义配成一对。想来想去,也就只有明琦最合适。就是不知道老爷子和大嫂是什么意思。”

萧老爷子很意外,谭氏就是惊吓了。而一直没吭过声的萧明琦则是大皱眉头,朝苗守义瞪了一眼,什么玩意,美得你。

苗守义坦坦荡荡的,气度不错,浑身透着股书生气。这么瞧着,也是个极好的少年。就是不知品性如何。

谭氏张张嘴,想直接拒绝,可是瞧着苗守义的模样,谭氏觉着话不能说的太死了。“二姑太太这话太突然了,这事情还得仔细斟酌才是。婚姻大事可不能马虎。”

“大嫂说的对。其实来之前,我就有仔细斟酌过。明琦同守义年龄相当,两个孩子该是能说到一处去的。而府中的姑娘,适婚的也就是明琦还没定下来,我这做姑母的也担心的很。再一个,明琦是我的娘家侄女,若是真的嫁到我们苗家,我只有对她好的,绝对不会苛待她。这一点大嫂可以放心。”萧明芸非常有诚意的说道。

谭氏尴尬一笑,说道:“此事不急。姑太太肯定是要过了老太太的寿辰才走的。到时候再说这个事情也不迟。”

萧茂芸笑道:“大嫂说的对,是我太着急了。不知父亲是什么意思。”

萧老爷子捋着胡须说道:“这事再说吧。”

萧茂芸眼睛眨了眨,笑道:“老爷子说的是,是我太急切了。对了,我听闻大姐家的两个孩子的婚事都还没定下,难道是有什么问题吗?明琦这姑娘这么好,配张风云倒是合适的很。”

这话萧明琦爱听,萧茂婕被关在佛堂内,这也给了萧明琦一线希望。有没有可能,张世谦会答应让她做他的儿媳妇。怀揣着这份希望,萧明琦对于谭氏给她说亲的事情,一直提不起兴趣来。

谭氏则是尴尬一笑,“张风云那里的情况,我们也不是很清楚。张家的事情自有张家来处置。至于名明琦,我还想再留她一两年。”

“大嫂,明琦不小了,再留下去万一耽误了明琦的青春,那该如何是好?”廖氏出言说道,“要我说,既然同其他家不好说亲,不如就同张家结亲,要么就同苗家结亲。我看守义这孩子很不错,懂事知礼,是个良配。莫非大嫂看不上苗家的家世?”

萧茂芸顿时就红了眼睛,“是我糊涂,我们苗家自然是比不上…我竟然妄想让明琦做我的儿媳妇,真是糊涂透顶。”

萧老爷子瞪了眼廖氏,然后同萧茂芸说道:“你大嫂没那个意思,你不要误会。你今日刚回来,说这些事情太早。先住下来,一会让人通知你五弟一家,让他们都回来。我们一家人好好吃顿饭。接下来的时间,你多陪陪你娘。你同你娘这么多年没见面,肯定有许多话要说。”

萧茂芸就要答应下来,萧老太太却抢先一步说道:“这些天我身子乏的很,茂芸要是有空就帮着你大嫂和四弟妹料理寿宴的事情吧。你自小就能干,老身是相信你的。”

“既然娘有吩咐,女儿一定会料理好娘的寿宴。”萧茂芸暗自冷哼一声,萧老太太同以前一样,生怕她凑到跟前来,好像她真的是灾星,真的会让她日子不好过一样。

萧老爷子大皱眉头,对萧老太太这样子很是不满。十年不见的女儿,竟然这个态度,像话吗。萧老太太却不肯看萧老爷子,也不理会萧老爷子的暗示,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办事。

谭氏同廖氏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目光。廖氏进门的时候,萧茂芸已经出嫁。但是即便如此,廖氏对这母女二人的情况也是有所了解的。至于谭氏,她自小就来萧家走动,对萧茂芸更是熟悉。对萧茂芸同萧老太太的相处情况,看过无数次,自然明白萧老太太的那点心思。

谭氏同廖氏并不点破,只是热情的招呼萧茂芸,说萧茂芸能干,她一来,两人就能轻松不少。

萧茂芸客气的笑着,谭氏和廖氏肯给她面子,她自然是高兴的。不过萧老太太嘛,萧茂芸暗自想着,总有她哭的时候。

萧茂芸在萧家安顿下来,住的还是她当年做姑娘时候住的院子。苗筱筱同她住在一起,而苗守义则是住在外院,同萧明桢他们住一起。

苗筱筱同苗守义,都守在萧茂芸的身边。苗筱筱有些委屈的说道:“娘,外祖母不喜欢我。”

萧茂芸轻抚苗筱筱,“没关系,你外祖母就没喜欢过几个人,爱记仇,小心眼,这就是你们的外祖母。真说起来,你们外祖母最喜欢的人肯定是你们大姨。”

“就是张家姨妈吗?”苗筱筱问道。

萧茂芸点头。

苗守义问道:“娘,儿子听说张家姨妈被关了佛堂,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这次娘带你们过来,就是让你们多看多听多学着点,至于具体的事情你们大可不必追问。同萧家的人打好关系这才是要紧的,知道吗?尤其是五房的人。”萧茂芸说道。

苗守义微蹙眉头,“萧明业已经被五舅舅彻底放弃,儿子这里倒是没办法做什么。剩下的就要靠筱筱。筱筱你同明瑄还有明瑜好好相处,明瑄已经订婚了,明瑜还小,还不曾订婚。”

苗筱筱点头,“娘,二哥,你们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只是娘难道真的要二哥娶萧明琦吗?我瞧着萧明琦高傲的很,看二哥的眼神也很不对。”

萧茂芸则是朝苗守义看过去,“守义,你是怎么想的?”

“娶不娶萧明琦并不要紧,若是娘觉着儿子该娶她的话,儿子就娶她。”苗守义轻描淡写的说道,对自己的婚姻大事并不十分在意。

萧茂芸笑着点头,“你放心,萧明琦那里,我不过是先试探一番。娶不娶还是两说。瞧着萧明琦的样子倒是想嫁到张家去,就是不知张家要不要她。”

当天萧茂芸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人第二天一大早,将游五姐直接送到张家去,送给张世谦。并且附信一封,游家因为萧茂婕的任性自私落到被抄家流放的下场。而游五姐也沦落为奴婢。说起来张家就该承担起责任来。如今游五姐命运坎坷,无处安身,只能送到张家,让张世谦给游五姐一个出路,一个未来。

萧茂芸对于张世谦这位姐夫是有所了解的。而且她记得分明,张世谦当年身边是有妾侍的,听说张世谦还很喜欢。只因为萧茂婕霸道不容人,那个妾侍的下场不太好,先是被萧茂婕卖了。张世谦又将那个妾买回来,后来那个妾就死了。怎么死的,不用怀疑,肯定是萧茂婕的手笔。

从那以后,张世谦就没再纳过妾,加上萧茂婕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很有出息的样子,张家其他人即便有意见也不敢多说什么。这一次萧茂婕被关佛堂,其实已经有人在动心思。只是张风云守着张家,守着萧茂婕,其他人还不敢妄动。

但是萧茂芸不怕张风云,更不怕张家。游五姐被送过去,她就不信张风云还能将游五姐送回来。萧茂婕害惨了游家,难道不敢承担起责任吗。不过是个姑娘而已,张世谦难道真的容不下吗?只要张世谦容下游五姐,她就有办法让萧茂婕翻不了身。至少也要将萧茂婕气的半死。

十年不曾见面的萧茂芸回来了,五房一干人等,得知消息后,就决定第二天回中州城。另外萧老太太的寿辰要到了,既然如此,这次回去后少说也要住个十天八个月。

让人将行礼收拾好,准备第二天回萧家老宅。

萧明瑜又去见了韩氏,逗弄了成哥儿。成哥儿几个月大,已经能够翻身,不过还坐不稳。成哥儿的表情也越来越丰富,还时常做错事情后,睁着无辜的大眼睛看着人,让人心疼的不行。完全忘了成哥儿之间做的那些捣蛋的事情。

天色已晚,奶娘将成哥儿抱走。萧明瑜坐在韩氏身边,“娘,二姑母是个什么样的人?”

韩氏回忆,“我同你二姑母也没见过几次。当初我同你爹成亲的时候,你二姑母并没有去。回到中州后,同你二姑母见过几次面,不过没说过什么话。你二姑母同老太太的关系很一般,母女二人并不亲近,比不上你大姑母在老太太面前那么体面。你二姑母这次还带着孩子回来,有可能是想给两个孩子说亲。不过我记得苗筱筱的年纪不大,就比你大那么一点而已。”

“娘,二姑母这人好相处吗?”萧明瑜问道。

韩氏想了想说道:“你二姑母挺好说话的,人也能干。你二姑母嫁给你二姑父的时候,你二姑父只有举人功名,家里一应大小事情都是你二姑母在操持。后来她婆母过世,丧事都是你二姑母一个人操办下来的。”

“二姑父难道没兄弟姐妹吗?”萧明瑜好奇的问道。

“有是有,不过苗家这一代里,就你二姑父有出息,别的人都不成。不惹祸就不错了,那些人都指望不上。说实话,苗家虽然也是大家族,但是家世一般,家底子也薄。也不知当年老太太为什么会给你二伯母说这么一门亲事,不像我…总之这些年下来,苗家在你二姑母的操持下,倒是兴旺了不少。中州城里如今也有苗家的铺子。”

萧明瑜笑道:“这么说来,二姑母好生能干。”

“自然是能干的,性子也比你大姑母好,为人也比你大姑母和善。是个好相处的人。就是不知为何十来年都不肯回来看一眼。这次回来,估摸着是为了老太太的寿辰。”

韩氏不知想起了什么,叹息了一声,“说实在的,你二姑母也是苦过来的。早些年的时候,那时候她婆婆还在,日子过的并不顺心。你二姑父是诸事不管,只知道读书做学问。她在婆家受了气,也没个帮衬的人。好在,你二姑父总算考中了进士,如今也是一方父母官。听闻你二姑父身边这么多年也就两个妾侍,还都是你二姑母当年的陪嫁。不过这两个妾都没能生下孩子。”

这算很有手段吧,萧明瑜暗道。萧老太太生的闺女,真的是一个比一个厉害。不过萧茂婕是厉害在明面,厉害在有两个出色的儿子。而萧茂芸则是不显山不露水,当年谁都看不上的苗大人,如今也成了父母官,萧茂芸也将自己的日子经营得越发红火。

同韩氏又说了一会话,萧明瑜就辞了韩氏。出了院门,又去萧明瑄那里看了眼,萧明瑄还在忙着做针线活。韩氏希望萧明瑄自己绣自己的嫁衣,萧明瑄果然听话的拿起针线,耐心的做起针线活来。这个情况,以前可是从没见过的。以前的萧明瑄,别说做针线活,每次拿起针线来,那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蚊子。如今的萧明瑄同以前相比,完全不同了。人沉稳了很多,对于不喜欢的事情,也会有耐心去做。果然是长大了吗?

萧明瑜没有打扰萧明瑄,而是回到自己的院落,早早的歇息。

次日一早,萧家五房一家子人启程回萧家老宅。成哥儿自然也要带上。

成哥儿坐上马车很是兴奋,一直在咿咿呀呀的叫唤。虽然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却看的出来成哥儿心情很好,还朝人吐着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