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上一章:第 116 章
  •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下一章:第 118 章

“换做别的姑娘,本宫自然会成全你。但是萧明瑜,本宫无法成全你。也希望你能冷静的想想,这么做真的好吗?你努力了这么多年,难道就为了此事。长康,不要你的努力成为泡沫,也不要让本宫失望,你可做得到?”

周乾苦笑,“多谢母妃的提醒,还请母妃给了一个机会。儿子已经见过韩夫人,韩夫人答应给我一年时间,只要我能请到赐婚的旨意,就将明瑜嫁给儿子。也请母妃能给我一个机会。”

魏贵妃叹气,“果然是鬼迷了心窍,本宫都想看看,那位萧明瑜姑娘,究竟是如何绝色,竟然让你神魂颠倒,失了平常心。”

周乾笑道,“她虽非绝色,却也明艳照人。她虽然不是出身豪门大族,但是比之京城闺秀,丝毫不差。她聪慧,有见地,有勇气。萧家当年能从中州城逃出来,多亏了她。”

“此事本宫已经知道。要说这个姑娘,当真能干,年纪不大,所做的事情却透着成熟老道,是个厉害的姑娘。但是长康,你要知道,她不配你。她无法胜任王妃,更不可能成为你的臂膀,你的贤内助。”

周乾疑惑,“为什么不能。她那么能干,我看没有人比她更适合儿子。”

魏贵妃苦口婆心的说道,“你真是糊涂。她就是个招灾惹祸的,你知道不知道京城有多少人在眼红,在等着看她还有韩家倒霉的一天。还有,你可想过你父皇的心思。萧明瑜手里面捏着的那些东西,任何一样拿出来,都足够震动人心。你同你父皇开口说要娶萧明瑜,你父皇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想要利用萧明瑜来积累力量,做图谋不轨的事情。太子为何会被斥责,就是因为你父皇见他心思太多,故意打压他。皇后又怎么会被斥责,那是因为你父皇也在提醒皇后,好好管着太子,不要让他行差踏错,去想不该想的人。你若是在你父皇面前提了萧明瑜,本宫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下场不会比太子少上一分半点。长康,认命吧,你同萧姑娘之间是注定了有缘无分。”

“儿子不愿意认命。”周乾认真的说道,“母妃,让儿子去努力一把吧,什么样的结果儿子都能承受。”

魏贵妃大声叹气,“昨儿,你父皇来本宫这里歇息,本宫同你父皇提起你的婚事。你父皇也留了心。或许要不了多久,你的婚事就该有了结果。”

周乾大惊失色,“母妃?”

魏贵妃冷漠的看着周乾,“本宫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总之,你好自为之。”

周乾很失望,但是并不绝望。他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不可能一点希望都不给他。只是他没想到事情来的这么快。

景福帝将周乾叫到身边,将几张图纸给他,“朕已经给你赐下府邸,稍微修缮一番,就可以入住。银子的事情,朕也替你解决了。朕从内帑拿十万两给你开府建衙,户部那边今年略有盈余,同意出十五万两。如此一来,有二十五万两,足够你花用。”

“多谢父皇厚爱,累父皇为自己的府邸操心,是儿子不孝。”

景福帝说道,“你一个尚未成家立业,不曾开府的皇子,能有什么收入。朕作为你的父皇,替你操心,本就应该。起来吧,跪着作甚。”

“多谢父皇。”周乾低眉顺眼的站在下首,躬身聆听景福的帝的训示。

景福帝说道,“你年纪不小,前几年因为战事耽误了你的大婚。这一次,合着赐下府邸,朕一并给你赐下婚事。朕留心了一番,吏部赵大人家的闺女不错,堪为良配。就她吧。”

扑通一声,周乾干脆利落的跪在地上。皇帝的速度太快,完全打乱了周乾之前的计划。“父皇恕罪,儿臣这些年来,心头一直有一位心仪的女子,儿臣想娶她为妻。还请父皇成全。”

景福帝冷冷的看着周乾,“朕给你一次机会,让你收回刚刚的话。”

“请父皇恕罪。”周乾硬着头皮,“那人父皇也是知道的,儿臣同她交心多年,只愿意娶她为妻。她就是萧家五房嫡次女,韩夫人的…”

“够了,朕给过你一次机会,可惜你辜负了朕的期望。”景福帝的表情很冷漠,态度更是冷漠的吓人。“滚下去,朕不想再见到你。回去好好思过,想不明白就不用再出来见朕。”

周乾万念俱灰,频频磕头,额头磕出血来,也不能让景福帝改变主意。景福帝看都不看周乾一眼,直接让人将他拖下去。

周乾被禁足,无法出宫去见萧明瑜。景福帝也禁止任何人谈论此事。

而与此同时,坊间有传言,说是太子殿下看上了萧明瑜,想要娶萧明瑜为侧妃。

这则流言没有指名道姓,但是只要稍微知道一点关于萧明瑜的事情,都知道流言中的女子就是萧明瑜。渐渐的,萧府门口多了一些生面孔。后来,刘长卿干脆派了几个私兵守在萧府门口。谁敢上前窥探,一律拍死。反正他同韩氏已经定亲,不怕被人非议。

萧明瑜连着几次出门,都感觉有人在跟踪自己。而且生意上面也受到一点影响。虽然不严重,却不胜其烦。萧明瑜绝对不是坐以待毙的人,这则流言不管是怎么传出来的,但是肯定同太子有关系。否则谁敢明目张胆的传有关于太子的流言。

萧明瑜心中深恨之,找到韩士林,请韩士林帮忙报复回去。韩士林就问萧明瑜,想要如何报复回去。

萧明瑜说道,“动不了太子,那就动太子的门人还有太子一党的官员。”

韩士林大皱眉头,“明瑜,你知道不知道,这样做会引起太子的激烈反抗,最后结果或许是得不偿失。而且朝中大臣,也不愿意轻开战端。”

萧明瑜笑道,“四通快运的能量,我想朝中有识之士都看的到。我准备今年年底增发股份,若是谁有兴趣,可以来联系我。”

“明瑜,你这是胡来。那个四通快运,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他关系着朝堂,关系着宫里,更关系着军中。所有人都不可能让你用四通快运来做筹码。”韩士林气急败坏,真想撬开萧明瑜的脑子,看看那里面都在想些什么。

萧明瑜淡然一笑,“我不在乎。”

“明瑜,你同舅舅说,到底出了什么事,让你行如此疯狂之事。你若是不说清楚,舅舅没办法帮你。”

萧明瑜说道,“我若是说清楚了,舅舅就会帮我吗?”

韩士林苦笑说道,“我会尽力帮你。前提是你必须将事情说清楚。舅舅不能不明不白的就插手,你该明白,舅舅有顾虑。”

萧明瑜低头,嘲讽一笑,嘲笑自己的不自量力和愚蠢。猛地抬起头来,认真的面对韩士林,“好,既然舅舅想要知道,那我就告诉舅舅。宁王想要娶我,而我也想嫁给宁王。宁王被禁足的事情,很有可能同这件事情有关。至于太子那里,具体是如何,我虽然不了解,但是太子殿下肯定没安好心。所以我必须回敬太子。上一次他的人放火烧我的工厂,我已经容忍下来,还主动妥协,给了太子殿下赚钱的机会。可是这一次,太子恩将仇报,竟然敢害我,我若是再忍下去,那以后就不用在京城立足,人人都可以来抢我的产业。”

韩士林深深的看着萧明瑜,“你是认真的?”

“无比的认真。”萧明瑜郑重的说道。

“你同宁王殿下之间,你们…”

萧明瑜轻声一笑,说道,“当年,宁王第一次去中州,我同他意外认识。后来我们萧家逃离中州的途中,我也同他见过。总归我同他之间是清清白白的,但是他想娶我,我想嫁他的心,却是真的。”

韩士林苦恼,“你可知道,你同宁王之间,几乎不可能。”

萧明瑜淡然一笑,“我知道。但是我依然愿意去努力争取,至少不要让自己后悔,至少不要留下遗憾。”

韩士林叹息一声,“想清楚了吗?”

萧明瑜重重的点,“想清楚了。即便没有我同宁王之间的事情,我也会这么做。我不允许一个人连着两次欺负于我。第一次,稳婆忍让,那是为和和气生财。第二次,我若是依旧忍让,那就是活该被人欺负。还请二舅舅帮我。”

韩士林皱着眉头,心里面不是滋味。萧明瑜,一个姑娘家,都有如此的锐气和勇往直前的气魄,当真是后生可畏。对比自己,瞻前顾后,比起萧明瑜的锐气,可是多有不如。韩士林哈哈大萧,内心涌现一股豪气,“好,此事舅舅答应你,定会帮你给太子一个教训,让他知道一点好歹,知道凡事都该适可而止。”

萧明瑜郑重拜谢,“多谢舅舅相助。”

“不用同舅舅客气。下次有好东西,不要忘记舅舅就行。”

萧明瑜甜甜一笑,“好,我总归不会忘了舅舅的那一份。”

第172章 明瑜的反击

朱能是太子的奶兄,朱能还有个兄弟叫做朱贵。这兄弟二人都是太子的心腹干将,见得光的见不得光的事情,太子一般都是交给这兄弟二人去办。朱能打理着太子殿下的内务,负责同官员们搞好关系。朱贵则是太子的账房,一概赚钱的营生都是朱贵在经营。

而萧明瑜这一次的目标,就是朱能朱贵兄弟二人。

这一日朱贵出门,照例是去青楼会相好的女子。到了青楼,老鸨将朱贵迎到后院二楼,青楼头牌早在一个月前就被朱贵包养,如今朱贵正新鲜着。一边走一边想着,今儿玩些什么新花样,定要让那女子知道朱贵大爷的厉害。

朱贵进了二楼,同头牌姐儿才玩了个开头,下人就来催促,说是生意上出了事情,朱贵只能心有不甘的放开姐儿,穿衣起来。

出青楼的时候,天色还早。望天,啐了一口,什么时候不生事,偏生这个时候生事,简直是找他大爷的晦气。等他知道是谁给他找麻烦,他朱贵大爷定要让对方好看。

到了铺子上,已经围着不少人,吵吵闹闹的。朱贵哼了声,“吵什么吵,都给我闭嘴…”双脚跨进门槛,顿时就愣住了。这是谁家的女子,竟然如此绝色。好,好,太好了,再也没有比这女子更好的。

下人知机,连忙在朱贵耳边介绍这女子的来历。

原来是小门小户的姑娘,朱贵心头大笑,真没有比这更好的。朱贵却没想想,他一个大老板,铺子上出了点屁大点的事情,哪里需要他这个大老板出面。这么明显的漏洞,朱贵竟然没看出来。朱贵一见到美女,那智商果然就成了负数。而朱贵身边的人,一心想要巴结讨好,有美女在,又怎么会去提醒。至于铺子上的人,只当朱贵今日心血来潮,才会来铺子上视察。

这个美人计很简单,漏洞颇多,不过对付朱贵这样的人,这样粗略的计谋已经足够了。

朱贵心痒难耐,恨不得现在就将绝色女子拿下。不过好歹还有点理智,知道这女子是良家女子,不好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动手。

等那绝色女子走后,朱贵当即派人跟踪,务必将那绝色女子的所有一切都打听清楚。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朱贵想要纳妾,绝色女子同家人都不同意。寻死觅活的。要么娶,要么滚。朱贵早就成亲,怎么可能娶那女子为妻。朱贵发了狠,干脆让人骚扰女子的父母,通过各种手段让女子的父母欠下巨债,然后让女子卖身还钱。

若是一般女子,估计就屈服了。偏偏这一家子人都是萧明瑜同韩士林找来的道上的高手,既然套子已经装好,岂能让朱贵轻松而退。就在朱贵找上门来逼迫的这一天,周围邻居前来围观的时候,一家子三口人当着所有人的面,为所有人表演了一出什么叫做家破人亡。先是女子的父母撞柱身亡,接着女子要找朱贵拼命不成,一剪子刺死了自己。

朱贵强抢民女,逼死一家三口,此事骇人听闻,简直是天理难容。应天府府尹大人明知朱贵是太子的人,可是众目睽睽之下也无法包庇此人,只能先将朱贵并他的手下收押。人死的时候,朱贵还很紧张,等到府尹大人来的时候,朱贵反而硬气起来。他是太子的人,谁敢动他。就算是收押了他,也得好酒好肉的伺候着。不仅要将他当大爷一样伺候着,还得八抬大轿的将他送出衙门,否则他就住在衙门里不出来。届时就是该是府尹大人头痛了。

朱贵想的很好,头三天,事情绝对如同他想的那样发展,衙门里的人个个奉承巴结,好酒好肉的伺候。但是三天后一切都变了。先是刑部来人,将他提到刑部大牢关押。接着竟然有人胆敢对他用刑。无论他怎么威胁利诱都没有用,该用刑的继续用刑。朱贵养尊处优一辈子,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情。连着几天用刑,朱贵半条命没了,该招的不该招的,都招了出来。

朱贵这里一招,朱能那里也就无法独善其身。因为朱贵所做的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多半都是受到他的兄长朱能的指使。

朱贵完全不知道,此刻朝中因为他,闹成了什么样子。先是他强抢民女不成,反倒逼死一家三口,事发后第二天,科道言官御史就撸袖子上马,这是多好的机会啊,若是能趁机将太子扳倒,那绝对是青史留名的待遇。如此大的诱惑,御史们岂能不卖力。各种弹劾的奏折,如雪片一样的送到景福帝的案头。这还不够,早朝的时候,明明还有比这事情更重要的事情要商议,结果所有的人火力都集中在太子门人仗势欺人,逼死一家三口的事情上。

朝堂汹涌,景福帝不能不做出表态。就是太子也要表态,他绝对不会包庇自己的门人,犯了什么罪,按照律法该怎么判就怎么判,绝对不会干涉。景福帝也表态,此事一定要严查,查明白了一定要严办,绝对不能姑息。天子脚下,竟然发生如此恶性的事件,简直是天理难容。

于是朱贵从应天府大牢转移到刑部大牢。有皇帝的话,刑部大牢自然不惧,狠狠的用刑,能问出隐秘的事情,让太子殿下载个大跟头也好。谁让刑部尚书同两位侍郎都不是太子一派的人手。这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岂会错过。反正他们就是对朱贵用了刑,太子也不敢对他们如何。否则御史们立马就会群起而攻之,将太子给喷死。御史们的战斗力,就连景福帝有时候都招架不住,不得不妥协。区区一个太子,他们还没看在眼里。

如此,朱贵被用刑,招出了许多隐秘的事情。牵连到朱能,朱能被刑部请去喝茶,这一喝就再也没能出来。

太子担心这兄弟二人,说出对他不利的事情。于是起了杀心。甘愿自断臂膀,也要将这两人给处理了。

太子想让朱贵同朱能兄弟二人早死,萧明瑜却还想留这兄弟二人一段时间。梅如悔通过蔡午的引荐,已经投靠了太子殿下。萧明瑜就想,趁此机会,将梅如悔一并干掉。梅如悔一日不死,萧明瑜一日不能安心。有这个人在,萧明瑜就觉着背后始终有一条毒蛇盯着自己,时刻准备着伺机而动。

但是因为梅如悔投靠太子的时间尚短,那些隐秘的事情,梅如悔都还没有资格参与。如此一来,想借由此事将梅如悔干掉,就有些难度。不过梅如悔同蔡午是同窗,弄不死梅如悔,也要先将蔡午干掉。

而老天爷给了萧明瑜这个机会,太子派人执行干掉朱贵兄弟,这个执行人就是蔡午。

朱贵朱能没能被杀死,但是蔡午却被曝光。于是理所当然的,蔡午被抓了起来,而且很快死在了刑部大牢里。蔡午一死,梅如悔就察觉到自身的危险。这个人脑袋太灵活,心眼太多,等到萧明瑜对他动手的时候,梅如悔竟然躲到了太子名下的庄子里,别说萧明瑜,就是韩士林暂时拿梅如悔也没办法。

萧明瑜叹气,梅如悔奸诈似鬼,有他在太子身边,太子以后说不定还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动静越来越大,眼看着这把火就要烧到太子身上,景福帝当机立断,出面阻止此事任由发展下去。无论如何,太子是国之储君,景福帝必然要保住太子。既然要保住太子,那么必须堵住朱贵朱能二人的嘴。

半夜,有人偷偷潜进刑部大牢,半个时辰后才从大牢里出来。从那以后,无能怎么用刑,朱贵朱能二人都不肯再多说一句话。若是实在是受不了了,就大叫杀了我吧。无法再撬开这二人的嘴巴,刑部一众官员自然不甘心。

这个时候景福帝直接下令,此事到此为止。朱贵朱能兄弟二人,按照律法,该如何判就怎么判,任何人不会干涉刑部的决定。但是绝对不能再牵连到太子身上。太子整日里在东宫,外面的事情如何知晓。太子明显也是被这兄弟二人给蒙骗了。太子对下管教不严,有失察之错,但是绝对不是御史们捕风捉影的说太子是幕后黑手。

朝中自有人不服气,景福帝干脆使出霹雳手段,狠狠的办了几个人,如此才算消停。至于朱贵朱能二人,斩立决,等不了来年秋天,半个月后,就在菜市场脏问斩。如此,太子的左膀右臂连着被斩断。

太子痛失二人,元气大伤,加上朝中之人都盯着他,景福帝对他也是有诸多不满,太子不得不收敛许多,小心谨慎的做人做事。

景福帝也怕这个儿子犯浑,干脆将他禁足一个月,让他好好反省反省。

太子得知这个消息,如丧考妣,只当景福帝厌弃了他,所以才会让他禁足思过。太子心性由此发生变化,此乃后话,暂时不提。

萧明瑜同韩士林联了一出狙击战,着实漂亮。韩阁老得知后,虽然大骂二人不知天高地厚,行如此危险之事,一不小心就会被反噬。但是韩阁老也得承认,这一仗干的漂亮。不过韩阁老还是提点了二人,最近都小心一点,不要露出丝毫马脚来,被人逮住小辫子。

而关于太子纳萧明瑜的流言蜚语,也都已经烟消云散,此事算是告一段落。

这一次,萧明瑜同韩士林二人,动用了朝中不少关系,科道言官御史,就动了不少。没有这些人的配合,此事绝对收获不了如此好的效果。至于那三个江湖高人,在朱贵被抓走以后,就已经消失不见,或许早就离开了京城。至于衙门里面的尸首,韩士林自然会办好,还办的天衣无缝,让人看不出一点问题来。反正是死人嘛,谁会特意去关注几个死人。

萧明瑜认为那三个江湖高人,已经离开了京城隐藏了行踪。却根本没想到,韩阁老在得知此事的详情后,未免留下后患,已经派人去除掉这三人。萧明瑜他们有联络此三人的法子,韩阁老自然也有。将那三人引出来后,直接下了杀手。让三人真正的死了。

萧明瑜并不知道此事,若是知道了,也不知道萧明瑜会作何感想。

料理完此事,周乾依旧被禁足,不能出宫一步。萧明瑜暗自叹气,也不知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如今她联络不上周乾,连周乾具体为了何事被关起来,都不曾了解到。

这一日,门房来报,说是薛家老夫人来拜访。

萧明瑜格外吃惊。当年同薛家一起进京,也算是有了交情,也仅仅只是一点交情而已。过后,薛家的确送上厚礼到萧家来,也同萧家建立了面子上的交情。说白了,薛家同萧家之间,也就比陌生人稍微好了那么一点。不过萧明瑜知道萧茂林很乐意同薛家交好,还亲自去过薛家。希望通过薛大人的帮助,能够顺利起复。不过此事没有下文,估计薛大人是没有答应。

按理说薛家即便要来萧家,也该去大房的。巴巴的来五房,做什么。

萧明瑜让人将薛家老夫人请进来,在花厅待客。

薛家老夫人上门,萧明瑜出面招呼,就不太合适。所以由韩氏出面。

这次同薛家老夫人一起上门的人,还有薛谨严。萧明瑜在屋檐下见到对方,福了福身,算是见礼,“薛公子稀客。”

薛谨严点头笑笑,“萧姑娘好生了得,以女子之身,办下如此家业,薛某佩服。”

萧明瑜自嘲一笑,“我算什么本事,若非有韩家帮忙,我们萧家什么也不是。”

薛谨严有些诧异,没想到萧明瑜会说的如此直接。薛谨严笑道,“萧姑娘够坦率。”

萧明瑜似笑非笑的看着对方,“薛公子能同我说说你们突然上门的理由吗?毕竟两家之间交情一般,老夫人突然上门,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萧姑娘无需着急,等会或许就能知道了。”薛谨严笑着说道。

萧明瑜笑道,“薛公子这是同我打哑谜吗?”

“不敢,只是此事由我来说,不太方便。我想由韩夫人来说,或许更好。”

萧明瑜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不过也没追问下去。

薛家老夫人同韩氏说了半个时辰的话,就告辞离去。薛家老夫人出门的时候,拉着萧明瑜的手,一脸和蔼的说道,“好孩子,老身总算没看错你。”

萧明瑜不明所以,只露出得体的笑容,让人挑不出一点错。

等送走了薛家祖孙二人,萧明瑜回到花厅,依偎在韩氏身边,“娘,薛老夫人上门来,是有什么要紧事情吗?”

韩氏又是笑又是叹气,倒是弄得萧明瑜一头雾水。“娘,不能同女儿说说吗?”

“自然要同你说。”韩氏笑道,“薛老夫人是来提亲的,她看上了你,想让薛谨严娶你为妻。之所以没有让媒婆上门,是怕太过唐突,怕两家都尴尬下不来台。所以学老夫人亲自上门,试探娘的意思。若是娘答应,改日他们就会请媒婆上门正式提亲。”

萧明瑜的表情有些僵硬,“娘说薛老夫人是来提亲的,这,怎么可能。”

“是啊,娘也很意外。薛谨严那个孩子挺好的,是个稳重知道上进的孩子。薛家门第也高,薛大人如今贵为三公之一,虽然权势比不上你外祖父,但是却比你外祖父更清贵两分。若是你同宁王之间…娘都有些心动,想要答应这门婚事。”韩氏说完,叹气。“不过你放心,娘已经拒绝了薛老夫人。”

萧明瑜松了一口气,“可是出门的时候,薛老夫人还拉着我的手。”

韩氏笑道,“娘虽说拒绝了薛家,不过并没有将话说死。薛老夫人还是抱着希望的。”

萧明瑜头痛,“娘,女儿说了不嫁其他人。下次薛家若是再提起,还请娘坚决的拒绝。”

韩氏却摇头,“你同宁王之间,只怕没可能。娘不能让你一条道走到黑,到最后后悔莫及。好歹娘也要给你留下一两条退路,不然你岂不是要步娘的后尘。明瑜,娘不会害你,你也不要太过固执。娘既然说了一年,自然就会给一年的时间。可是你看,宁王已经被皇上禁足,你觉着会有希望吗?宁王明明立下大功,原先还说皇帝要重重的嘉奖他,可是转眼又是禁足,这里面的内情,说不定同你们二人的事情有些关联。”

萧明瑜深感苦恼,“娘,我相信他不会负我。”

韩氏苦笑,“他是不会负你,可是他能做主吗?他无法做主,又如何说到做到。明瑜,你得有个心理准备,总归不要犯糊涂。知道吗?”

萧明瑜低着头,没吭声。她在想,如何才能同周乾见上一面。即便不能见面,那能不能同周乾通信。萧明瑜想到韩氏同景福帝的关系,张了张嘴,话却说不出口。还有韩家那边,已经麻烦甚多,她更张不开口。难道就要这样无望的等下去吗?

萧明瑜此刻显得分外的迷茫,难道坚持都是错的吗?难道二人是注定有缘无分吗?

迷茫片刻,萧明瑜又打起精神来。时间太少,需要做的事情太多,没空让她伤春悲秋。她在努力做好一切,为二人的前程打拼。她也希望周乾即便被禁足,也不要放弃努力。

此刻的周乾,无比的无助。每日里围着一座宫殿转悠,要么就是看书写字,修身养性。他没有大喊大叫,没有对人叫委屈,也没有让守在门外的大内侍卫给景福帝传话。他很清楚,景福帝是想要他屈服,让他妥协。可是他不能屈服,绝不能妥协。这是他对自己的承诺,更是对萧明瑜的承诺。

明瑜,你一定要等我,千万千万要对我有信心。

可是即便无数次的给自己加油打气,周乾还是忍不住叹息。狠狠的击打墙壁,即便手背受伤流血,他也不在乎。这一切都怪太子,若非太子在其中使坏,或许事情会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发展。究竟是谁,将他同母妃的谈话透露了出去。是他身边的人,还是母妃身边的人?

赶在年底前,萧明瑜要将所有的账目核算清楚,要将所有的赏银发下去,还有将分红送到各家股东的手上。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都是钱的问题。可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格外的辛苦。好在平日里账本就做的清清楚楚,这倒是减轻了负担。

十个账房先生,加班加点的工作,一笔笔的核算。银钱也从钱庄一笔笔的取出来,散碎银子要准备,铜钱要准备。说起打赏,还是铜钱看着好看。一抓一大把,钱没多少,却显得足够的大方。相当于用一文钱办了三文钱的事情。如此好事,萧明瑜岂能不做。所以她需要准备打量的铜钱,前前后后已经运了五箩筐的铜钱放在账房里。

腊月二十六这一日,萧明瑜先将铺子工厂还有四通快运的赏钱发下去。腊月二十七这一日,萧明瑜派人将账本送到韩家,还有四房那边。两个肥皂厂都是盈利的,今年大家都能分不少银钱。至于萧明桢那边,等萧明桢回来后,再送过去不迟。

至于四通快运,生意很好,但是经营时间太短,算起来今年还在做亏本生意,本钱都还没收回来。除了给每个员工发双薪外,所有股东只能得到一份账本和一份价值二百两的新年礼物。就连景福帝那里也不例外。景福帝那份礼物,是宫里的人亲自来取的。

四通快运虽然没钱发,但是萧明瑜卖出去的那几张肥皂方子,今年都赚了大钱。内务府的,工部的,江南那边的,西北那边的,还有京城的那一家,都是一个丰收年,区别就在于赚多赚少而已。同样,萧明瑜也收到了这些肥皂厂准时送来的利润。内务府同工部是一成,其他几家则是两成利润。

萧明瑜看了送来的银钱,同私下里得来的账本对比了一下,数目都对。这些人做生意还算守信。

忙完这些,也该放年假准备过年。腊月二十八这一日,萧明瑜派人送了一车礼物到韩家。全都是京城少见的稀罕物件,是冯长根派人送回来的。另外还分别送了半车给四房同大房。腊月二十九,出门数月的萧明桢同韩澈走陆路,总算赶在春节前回到了京城。

这二人回到京城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见萧明瑜。

萧明瑜见他们一路风尘,实在是不忍心,“你们先去洗漱,用了热菜热饭后,再来说话也不迟。”

萧明瑜一提醒,这二人也觉着浑身不舒服,感觉痒的很。于是二人先去洗漱,洗漱过后用饭,用完了饭,三人才在书房里碰头。萧明桢拿出一叠厚厚的记录本,“明瑜,这是我同韩兄走了半年,全国大部分地方的结果。所有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我们都写在了上面。最前面几页,是汇总。你先看看,若是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们就成。”

“好,你们喝茶,我先看看。”

萧明瑜翻开资料,资料上的笔迹很工整,真正的小楷,显然是极为用心。不过还是看的出来,笔迹是两个人的。

四通快运的问题很多,人事方面,钱财方面,路线方面,还有员工的素质方面,等等等等。只有想不到的问题,没有不出问题的部门。不过好在员工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倒是能做到令行禁止。但是这些人也有些臭毛病,喜欢钻各种空子,喜欢赌钱,喜欢聚众闹事。这一次韩澈同萧明桢出门,就处理了不少此类的事件。当然,也有做的很好的,江南那边的几个点,都做的很好。那里商业发达,人们耳濡目染,想法也多,也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好。岭南那边,有冯长根在,韩澈同萧明桢没去。不过萧明瑜还是比较了一下冯长根送上来的资料,问题都差不多,都是些琐碎的,却又无比头痛的事情。西北那边的员工彪悍,行事也很粗狂,问题也是极为不少。萧明桢他们去了那边,还同当地的员工打了一架,赢了,也顺利将那边领头的人给降伏。西南那边,山多,路难走,运输方面问题不少。有水源的地方还好,没有水源的地方只能靠人力和牲畜。如此一来,牲畜的消耗就很可观。

杂七杂八的,问题不少,不过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时间就能解决的。萧明瑜暗自叹气一声,果然在古代搞什么快运,就是给自己找麻烦。看来她必须成立一个巡视组,每年都要到各个站点巡视,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得找一个能压住场子的人。不能每次都让萧明桢和韩澈出面。

三人聚在一起,萧明瑜问,韩澈同萧明桢回答,一条一条的弄清楚,又重新登记。忙到天黑,才算完成了一半。三人约定,次日再忙一天,争取在年前将所有事情理清楚。三人忙了两日,总算将事情忙完,剩下的就要等到开了年。

韩澈回到韩家,韩崔氏拉着他不放手,问了许多。韩澈一开始倒是很有耐心,问的多了,韩澈也有些不耐烦。

韩崔氏笑着骂道,“没良心的,你年纪不小了,最近娘在为你相看婚事。你自个有没有什么要求。”

韩澈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没要求,只要娘看着好,儿子就不挑。”

韩崔氏很满意,也很高兴。将韩澈打发走,心腹婆子就在韩崔氏耳边说道,“太太不打算同少爷说吗?老太太本打算将萧家表姑娘许配给三少爷的。要是少爷知道老太太有这个意思,以后同萧家表姑娘相处的时候,也知道避讳。”

韩崔氏冷冷一笑,“说什么。如今澈儿对明瑜并无男女之情。若是说了,说不定反倒是勾起澈儿的想法。再说了,澈儿同明瑜是不可能的。姑太太最会做人,姑太太不答应,老太太想做这个媒,肯定是做不成的。”

心腹婆子笑道,“姑太太倒是知趣。换做别人,肯定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韩崔氏笑了起来,“姑太太这人虽然性子软绵了一些,不过做人做事向来都很周到。她不想让我们为难,我也承她的情。以后明瑜说了亲,我定会送上一份厚礼给明瑜添妆。等将来明成长大了,若是需要韩家帮忙的地方,我们自然也不会吝啬。”

“太太就是慈善。”

韩崔氏笑笑,露出几分自得之意。

萧明桢回到大房,谭氏关心之余,也操心萧明桢的婚事。萧明桢同谭氏笑道,“娘请放心,儿子的婚事已经有了眉目。娘可记得,儿子曾经说过的那位礼部的大人。那位大人很有心,得知儿子回到京城,已经派人联系过儿子。等到了正月,娘准备一份礼物,同儿子一起上门拜访。若是娘没意见的话,这门婚事就此定下。”

谭氏放心下来,不过转眼又担心的问道,“你爹那里,你有同他说吗?要是你爹不同意,此事可不好办。”

“娘放心,儿子有信心说服爹同意这门婚事。对了,明琦的婚事难道一点头绪都没有吗?再耽误下去,真的就成了老姑娘,这辈子都别想嫁出去。”萧明桢很是担心的说道。

谭氏叹气,“相看了许多人家,要不是我们嫌弃别人,就是别人嫌弃明琦。高不成低不就,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萧明桢大皱眉头,“这个时候还挑什么挑,对方只要品貌不错,懂得上进,无不良嗜好,家庭相对简单的,至于家底子都可以不用考虑,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就可以定下。难道娘还指望着明琦能够嫁入高门大户吗?”

谭氏皱眉,“明琦可是娘唯一的闺女,我能不为她着想吗?”

“那娘也不看看明琦的条件,以她如今的条件能找到多好的?除非是去给人做填房,娘舍得吗?”萧明桢说的极为不客气,“我看等开了年,就去找官媒。让官媒替明琦说门婚事。她们手上定有合适的人家。”

谭氏瞬间哭了起来,“你这是在糟践明琦,你知道吗?”

萧明桢大感头痛,“娘,不是儿子在糟践明琦。明琦再留两年,除了做老姑娘外就是绞了头发做姑子去。娘要明琦落入那个地步吗?娘若是真心疼明琦的话,就赶紧将她打发出去。了不起,我们多陪嫁点嫁妆,多几房能干的下人。以明琦的性子,嫁到婆家去后,有嫁妆旁身,肯定不会吃亏。就算对方家底子薄,明琦有那些假装在手上,也不会吃苦。”

谭氏还是哭,“我就是舍不得。好不容易养大的闺女,竟然要随便打发出去。明桢,难道真的没办法了吗?”

萧明桢摇头,“没办法。娘,面对现实吧。我想明琦也能理解我们的苦心。”

谭氏无奈点头,只是心头难免不甘心。替萧明琦不甘心,也是替自己不甘心。

萧明桢该说的都说了,没有多做停留。走出卧房,在门外意外的见到萧明琦。萧明桢愣了下,然后平静的说道,“都听到了吗?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萧明琦咬牙,面露不甘之色。

萧明桢皱眉,“你若是没意见的话,等开了年,我去就找两个官媒,总归半年内一定要将你的婚事定下。”

“非得将我嫁出去,你才甘心吗?”萧明琦问道。

萧明桢苦笑一声,“不将你嫁出去,难道眼睁睁的看着你在家里做老姑娘吗?明琦,你今年多大?同你这般年纪的人,成亲早的,都有三两个孩子。你看明瑶,明瑄,她们还是做妹妹的,都已经成亲,而且都有了孩子。明琦,你究竟想蹉跎到什么时候?不嫁人,你又能做什么?难道非要剃了头去姑子吗?那就是你想要过的生活吗?”

萧明琦一张脸悲戚无比,“这么说来,除了嫁人,我就没有别的路可以选。若是死留在家里不嫁,就是给你们添麻烦,惹人厌,对吗?”

萧明桢大皱眉头,没啃声,但是沉默却说明了一切。

萧明琦苦笑起来,“好,我嫁就是。只要你能为我找到合适的对象,我就嫁。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反对。既然你们都厌烦我,那我还是赶紧嫁出去,免得碍眼。”

萧明琦急匆匆的跑了,萧明桢没有追上去。他回头朝卧房里面看了眼,谭氏在抹眼泪,显得无比的心酸。萧明桢自嘲一笑,此时此刻,他看起来多么的令人讨厌。他的举动,多么的不合时宜。或许在谭氏还有在萧明琦的心里,他就是不讲情面的人。什么亲情,全都是狗屁。

萧明桢冷哼一声,不管别人怎么说,他都会坚持去做自己。

正月,先去韩家做客。这一回,韩老太太没同韩氏提起萧明瑜的婚事。反倒是关心三月韩氏同刘长卿的婚礼。韩老太太的意思是要大办,韩氏觉着自己是二婚,没必要大办。可是韩老太太的态度很坚决,她在韩氏面前向来霸道,韩氏辩解了几句,说不过,就从了韩老太太的意思。

这倒是同刘长卿的意思不谋而合。等了二十年,终于等到娶韩氏,当然要大办,要让世人都知道他娶了韩氏。

萧明瑜没意见,韩氏的嫁妆是现成的,虽然为了给萧明瑄准备嫁妆,韩氏花出去不少。但是这几年,萧明瑜给韩氏也增添了不少产业。如今将这些产业归拢一下,银钱集中一下,金银珠宝都预备着,算起来同韩氏当初嫁给萧茂杨的嫁妆,只多不少。

韩氏有了这份丰厚的嫁妆,即便是二婚,即便是带着孩子改嫁,却也有足够的底气。这年头,有几个寡妇改嫁,能有这么丰厚的嫁妆。

韩阁老将萧明瑜叫了过去,一方面是叮嘱萧明瑜生意上的事情,要多考虑朝廷的意见。另外一方面,则是提醒萧明瑜,既然韩氏很快就要改嫁,那么韩氏的嫁妆同萧家五房的产业,就该早点分开,做两份账本。免得将来萧家人说三道四,好似韩氏贪墨了萧家的银钱一样。

萧明瑜笑着答应下来,韩氏改嫁,作为族长的萧茂林没有意见。对于产业方面,萧家五房有男丁,也轮不到萧茂林说三道四,毕竟大家都分家了。不过萧明业那里,萧明瑜得防备一下。万一萧明业说不服气,找来族老清算五房的产业,虽然事情不大,但是却格外麻烦,说不定还会影响到韩氏同刘长卿的婚事。

于是从韩府回到家后,萧明瑜就找人过来,询问关于萧明业最近的情况。

下人禀报,说是萧明业近来都还算老实,除了偶尔出门会友外,一般情况下都在家里。连四房同大房那边,都不曾有来往。萧明瑜还不放心,又仔细问了问萧明业的交友情况,都是一些家世相当的公子少爷,不是去酒楼就是去茶楼,偶尔还会去青楼风流潇洒一下。

萧明瑜大囧,萧明业才多大,竟然去青楼。

萧明瑜没打算干涉,她将此事想了又想,又细细分析了一下萧明业的性子。或许她可以利用一下。于是萧明瑜吩咐下去,“从下个月开始,从我的私帐中,每个月拿一百两银子出来,送给六少爷,就当是额外给他的月例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