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上一章:第 132 章
  •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下一章:第 134 章

水仙将此事记下,“王妃还有别的事情吩咐吗?”

萧明瑜想了想,“让人去打听一下,这府中的下人都是什么来历。尤其是关键位置上的人。”

水仙有些疑惑,“王妃是在担心什么吗?王府的下人,奴婢听说都是内务府那边安排的。那些人的卖身契也都送到了王府。”

萧明瑜笑笑,说道,“话是这么说,表面看去,那些人全都是内务府安排的。可是那些人真正的背景,你能确定仅仅是内务府吗?王爷开府建衙,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我看宫里面的格外主子就没放松过对王爷和我们王府的关注。还有其他的王府公主府,难道就会一点动作没有吗?”

水仙心头一惊,“王妃是担心这些人里面,有别有用心的人。”

“这是必然的。”萧明瑜肯定的说道,“若说宫里的各位的主子没有在王府安插人手,本王妃是绝对不会相信的。所以我需要你们暗地里帮忙打听。还有一件事情需要你们去办,不过不急在这个时候。”

“请王妃吩咐。”

萧明瑜淡淡的说道,“为了以防万一,也是为了方便管理,本王妃决定对王府所有的下人都建立一份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出身年月日,性情,喜好,家人亲眷,过去每一年的经历,个人所擅长的,最好连他们的好友,平日来往较多的人都登记在上面。如此以后想要查一个人,翻开档案一看,就能一目了然。本王妃也不怕被人说三道四,更不怕有人反对。此事必定是要做的,但是最近太忙,此事可以推迟到正月过后。这段时间你同其他人帮我好好盯着王府的下人,等到登记的时候,你们也能做出一个初步的真伪判断。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统筹,希望你不要让本王妃失望。”

水仙顿时觉着压力很大,责任也很重。郑重的说道,“王妃如此信任奴婢,奴婢定不会辜负王妃的期望。”

“如此甚好。曾嬷嬷同丰嬷嬷都是经年的老嬷嬷,人情世故上面,大户人家里面的门道都懂许多。你若是有拿不准的,不妨请这两位嬷嬷出面帮忙。”萧明瑜淡淡的吩咐道。曾嬷嬷同丰嬷嬷都是萧明瑜的陪嫁嬷嬷,是韩老太太精心挑选送给萧明瑜的。萧明瑜同这两位嬷嬷也相处了大半年,对两位嬷嬷的能力是信任的,至于忠诚度,则还需要继续考察。所以如今很多事情,萧明瑜都是吩咐墨四还有水仙去做,而不是让两位嬷嬷出面领头。

水仙领命退下,去安排具体的事情。墨四则进来禀报,“启禀王妃,文公公来了,正在外面候着。还有王府的诸位管事也都来了。”

萧明瑜点点头,同墨四说道,“让管事们去隔壁厢房候着,本王妃先见文公公。”

“奴婢遵命。”

文海是周乾身边大大太监,也是王府外院的总管太监。周乾年岁还小的时候,文海就在周乾身边伺候。就文海这个名字,也是周乾取的。可以说,周乾身边最信任的最忠诚的人就是文海。

文海并没有拿乔,别人不知道周乾的心意,文海肯定是清楚的。知道萧明瑜在周乾心目中的分量,所以文海见萧明瑜的时候,都是规规矩矩的,做足的礼数,态度也很恭敬。绝对没有仗着周乾的势就不将萧明瑜放在眼里。

对于文海的态度,萧明瑜很满意。所以萧明瑜的态度也很好,指指一旁的椅子,“文公公坐下说话吧。”

“多谢王妃。”

萧明瑜开门见山的说道,“昨儿王爷提醒本王妃,新年之前,王府还准备数份礼物送出去。关于送礼的名单和份额,本王妃还有很多疑惑的地方,希望文公公能够教我。”

“王妃折杀奴才了。王妃有差遣,奴才岂敢不从。其实早前王爷就有吩咐过奴才,今儿来见王妃,奴才便将起先整理的名单带了过来。请王妃过目。”文海拿出名单,双手交给萧明瑜。

萧明瑜接过名单看起来,看到这一串的名单,顿时头大。萧明瑜问道,“送礼的规矩是怎么样的,这其中有什么讲究,还请文公公明言。”

“奴才遵命。”文海就开始给萧明瑜普及皇室宗亲送礼的规矩。

听了文海的介绍,萧明瑜才知道,这送礼的讲究多了去了。官场上有种说法,叫做三节两寿,意思是在这五个日子里,都要给上峰送礼。同理,皇室宗亲送礼,也是按照三节两寿来的。端午,中秋,新年,外加各家王府长辈的寿辰。宫里面则是皇上皇后同魏贵妃的寿辰。

其中又以寿辰送礼最为丰厚,其次则是新年。端午同中秋相比新年则可以略微减少两三成。

好比这个新年,照着规矩,新开府的宁王府,就要送出去将近三十份正式礼物,而非正式的礼物,也有将近二三十份。这还是将某些人列为拒绝来往户后的结果,意思是说这份送礼名单已经被挑选过的。另外送给皇帝的礼物,怎么俭省也不能低于两千两,往年别的王府都是卡在两千两左右,所以宁王府也不能例外。至于皇后同魏贵妃,以为是嫡后,以为是母妃,所以这二位只能比皇帝的稍微减个一二成。其余嫔妃,礼数到了就行,可以不去计较。接下来就是各家王府,太子东宫,周乾那些已经开府的兄弟,什么叔叔伯伯,姑母姨妈,还有魏家那边也不能俭省。

萧明瑜头都大了,干脆拿出算盘来,将这账目算了一下,这嫁过来的第一个新年就要送出去两万两银子的礼物。再加上萧家韩家刘家,各家各户的,则是要两万多两。

而萧明瑜同周乾能够收到的礼物则是屈指可数,谁让周乾在皇室宗亲里面,身份虽高,辈分却低。长辈给已经开府的晚辈送礼,不过是略表心意而已。至于同辈的兄弟姐妹,最多就是不亏不赚。

别怪萧明瑜市侩,任谁一年照着这个标准送三回礼,都无法做到淡定。更何况等到皇帝同皇后的寿辰的时候,送出的礼物只多不少。谁的银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照着这个送礼的标准,周乾身为亲王的爵禄也只够送礼花用的。王府上下,两三百口人,一年的人吃马嚼,也是好几万两。哈哈,周乾靠着那点亲王爵禄,顿时就成了穷光蛋。老公挣的钱养不了家的时候,身为贤内助的老婆,岂能不着急,岂能不斤斤计较。

看看这开销,也就难怪那么多皇亲宗室,若是家里没点额外的收入的话,要不了几年就沦为赤贫,四处打秋风。上辈子听过一句谚语,皇帝还有三门穷亲戚,一直不理解。如今嫁入皇家不过几天,萧明瑜对这话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照着这个开销,若是不想办法开源节流的话,要不了几年,周乾也是四处打秋风的命。

萧明瑜揉揉眉心,悄声问墨四,“本王妃同王爷大婚,收了多少礼物?”

墨四为难,“回禀王妃,账目都在账房,奴婢不太清楚。”

文海听到了,“启禀王妃,此事奴才清楚。这几天账房已经将账目统计了出来,想着王妃可能会问到这个问题,所以奴才将账本带来了。”

如此体贴的人,文海成为周乾身边第一得用忠心的人,不是没有理由的。就是这份用心,换做萧明瑜,都想重用他。萧明瑜翻开账本看起来,萧家那边的礼物,都作为添妆,算在了她的嫁妆里面,这一部分萧明瑜是清楚的,也都另外建了账本,登记造册,以后就要照着那个份例还礼。周乾这边收的礼物,萧明瑜今日第一次见到。果然婚宴是个赚钱的买卖,难怪上辈子,那么多人都喜欢摆酒请客,就连离个婚,也要摆个酒庆贺一下。真是奇葩到头了。

萧明瑜没仔细看,只看了最后的总账,各种贵重的礼物,这部分的价值不好估算,不过少说也有七八万两。也有直接送银子或者好变卖的物件,这部分加起来也有好几万两。也就是说,周乾同她成婚,收礼就收了十多万两。萧明瑜一边是感慨一边又是担心。

感慨的是,有这些礼物在手,新年送礼的事情就好解决了,不需要再派人出去另外采买礼物。担心的是,如今收来的礼物,将来都要随礼还回去的。不过不管如何,新年礼物总算解决了。萧明瑜同文海说道,“今日多谢文公公了。这样,还有件事情需要文公公辛苦一下。”

“请王妃吩咐。”文海恭敬的说道。

萧明瑜沉吟片刻,说道,“还请文公公帮忙拟定礼单,毕竟这是王爷开府后第一次送礼,绝对不能有一点马虎。偏偏我这方面还有许多要学的,所以此事就先请文公公操劳一下。最后,我们在一起去见王爷,让王爷定夺。”

“奴才遵命,王妃放心,奴才定会见此事办好。”

萧明瑜轻松一笑,“能者多劳,有文公公帮忙,本王妃也轻松了许多。接下来,本王妃还有些事情要请教。”

“王妃客气了,王妃有事情,尽管吩咐就成。”

萧明瑜点点头,状似不经意的说道,“王府的下人,据说多半都是内务府安排的。文公公对这些人熟悉吗?有谁是需要格外关注的。”

一说起这个话题,文海就变得话很少,简直是惜字如金,“启禀王妃,奴才一直在王爷身边伺候,对下面的人也不熟悉。”

萧明瑜微蹙眉头,“文公公当真没什么可说的吗?难道王爷那里没有过任何表示?”

文海摇头,“王爷不曾说起此事。”

萧明瑜此刻心知肚明,这王府下人的水比较深,暂时还不是涉及这方面的时候。萧明瑜笑了起来,“行了,本王妃明白了。你先下去吧。”

“奴才遵命。”

萧明瑜手指曲起,轻轻的敲击着桌面。萧明瑜不敢也不会用别有用心的或者立场有问题的人在王府伺候,王府的人手必须进行清理。可是看文海的意思,这些人并不是那么好清理的。萧明瑜笑了起来,越有难度的事情,她倒是越有兴趣挑战。“来人,将诸位管事们都带来,本王妃有话要问。”

文海辞了萧明瑜后,直接回到外院书房。这会周乾就在外院书房看书。文海走进去,挥挥手,让小内侍们都退出去。然后躬身说道,“王爷,奴才刚从王妃那里回来。”

周乾嗯了声,示意文海继续说下去。

文海将萧明瑜吩咐的事情说了,最后说道,“启禀王爷,王妃貌似有意清理王府的下人。”只此一句,多余的话无需再说。

周乾微蹙眉头,挥挥手,“此事本王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奴才遵命。”

萧明瑜见过了所有的管事,对每个人的差事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萧明瑜没动这些人的职务,不过自己住的主院,萧明瑜还是做出了安排。一时洒扫的人全都换了,二是当差的二等丫头三等丫头,没等级的丫头和其他婆子,萧明瑜让水仙先做了一个登记。但凡有一点点不合适的人,全都被撤换。萧明瑜暗自打算,主院的人,迟早来一个大换血。她绝对不会让心思不明的人在自己身边伺候。

而且趁着年底忙乱的时候,萧明瑜偷偷的放了两家人出去。这两家人被挑了错,又是内务府塞进来的人,萧明瑜找准机会,将两家人都打发了出去。没有惊动旁人。王府下人即便知道了,也因为要关心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没空去过问去议论此事。被打发出去的人当中,有一个原本就是在主院伺候。

晚上用过饭,萧明瑜同周乾一起散步消食。萧明瑜先同周乾说了送礼的事情,周乾笑道,“此事你安排就好。账本可库房的钥匙,账房可有交给你?”

“都交了。”萧明瑜笑了笑,又开了个玩笑,说周乾靠那点爵禄过活,早晚要成穷光蛋。周乾将萧明瑜圈在自己的怀里,笑着说道,“所以本王要娶一个贤内助回来,如此本王才能免于上街乞讨的命运。”

萧明瑜大笑出声,勾着周乾的衣领,“长康这是吃定我了吗?”

“当然,你是本王的王妃,本王自然是狠狠的巴结你。王妃殿下,可让本王巴结。本王以后吃的喝的用的可就全靠王妃了。”

萧明瑜一脸笑意的望着周乾,“王爷都肯放下身段,本王妃就勉为其难的让你巴结。”

“王妃果然是心疼本王的,本王心甚悦。不如就让本王今晚好好伺候王妃,以回报王妃的慷慨。”

萧明瑜赶紧跳开,“本王妃暂时无需人伺候,王爷这番心意还是留待改日再用吧。”

周乾一把抓住萧明瑜,“娘子好狠心,竟然不让本王伺候。”

萧明瑜忍着笑意,“长康,我有正事要同你说,我们能不能换个节奏说话。”

周乾收敛神色,“好啊,明瑜有什么话要同本王说,本王听着。”

萧明瑜想了想,这才说道,“今儿我问文公公,关于府中的下人,他有何看法。文公公一句话都没说,似乎对这个话题很忌讳。只是我想,这府中的下人毕竟不是我们自己挑选的,难免有良莠不齐,不如清理一番,也让王府清净一点。”

周乾定睛看着萧明瑜,“此事你照着自己的心意去办就行。之前本王一直没动手,也是不想多生事端。既然今日你说起这个事情,那本王就实话告诉你。王府内的人,除了你我身边伺候的人外,其余的人几乎都不可信。”

萧明瑜大惊失色,这是要将王府的下人全换了的节奏吗?

“名义上他们都是内务府安排过来的下人,实则,这些人有来自母妃安排的,有父皇安排的,有东宫安排的,有皇后安排的,有魏家安排的,还有别的王府公主府安排的。总归就是没有我们二人安排的人手。”说到这里,周乾自嘲一笑,“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着本王很无能。”

萧明瑜捂住周乾的嘴唇,“不准这么说。长康才刚开府,这种情况是难免的。我相信别的王爷开府的时候,也有面临这个情况。”

周乾拿掉萧明瑜的手,笑了起来,“你说的没错,这种事情很平常,皇室中人早就司空见惯。但是这个王府是本王同你的府邸,在这个王府内当差的人,必然是要忠于你我二人的人。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对别人安插的人手,本王可以不去计较。但是现在,本王不得不去计较。若是本王连自己的府邸都清理不干净,那本王还有什么资格站在朝堂上。”

萧明瑜微蹙眉头,“那王爷有什么章程吗?这么多人,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换掉。而且这些人身份背景复杂,谁是谁的人,也不可能简单的弄明白。”

周乾面无表情的说道,“本王倒是想一朝之间,将下人全都换掉。不过你说对,凡事不能一撮而就,得循序渐进。此事还需明瑜替本王想办法,将府中的人员都料理干净。”

萧明瑜有些为难,“长康,别的人安排的人手倒是好办。可是母妃同皇上安排的人手,还有魏家那边,又该是什么章程?若是母妃同父皇问起来,长康要如何交代?还有魏家那边,毕竟是长康的外祖家,据我所知,这些年来,魏家对长康帮助良多。”

“母妃同父皇那里,我们直接装傻就行。要是问起来,就说那些人犯了错,所以打发出去。只当不知道那些人是母妃同父皇安排的。至于魏家那边,你放心本王会出面同魏家说清楚。魏家这些年对本王帮助良多,本王全都记在心上。但是不代表本王可以接受魏家对本王的府邸安插人手,更不能接受魏家对本王的事情指手画脚。”

周乾的态度很坚定,身为亲王的威严不许任何人挑衅,这一刻,萧明瑜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周乾身上身为皇族的气势。

萧明瑜心里头有了主张,“好,我听长康的,都按照你说的办。不过此事不能着急,需得等到明年开春后再动手。”

“此事你拿主意。还有,本王名下有些产业,改明儿我让文海交给你。王府这么多人要养活,光靠本王那点爵禄,就像你说的,就等着喝西北风吧。娘子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本王相信那些产业交到你手上后,王府的开销应该不成问题。如此一来,就不必动用你的嫁妆银子。”

萧明瑜笑了起来,打趣道:“看来王爷还是无法接受让本王妃养活的事实。”

周乾摸摸鼻子,不自在的说道,“本王相信,没有一个男人愿意被自己的娘子养活。”

“可是据我所知,朝中不少大人,都是靠妻子养活。”

周乾大笑,“你也说是朝中某些大人,本王不在那群人当中,所以本王自然不能靠女人养活。行了,今儿本王兴致很好,打算好好伺候娘子。娘子可不能推拒本王的好意。”

“我说不。”

“不准说不,本王直接驳回。”

“强盗逻辑。”

“本王也只对你强盗,所以你大可以感到自豪。”

第191章 风波起

萧明瑜同周乾的甜蜜生活没持续几天,一场表面看去就是个笑话的风暴去朝两人铺面而来。

先是有御史在早朝的时候弹劾韩家,刘家还有宁王周乾。说韩家同刘家贪墨,否则萧明瑜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嫁妆。不过当韩家同刘长卿拿出证据,证明那些假装来路正当后,御史当即改口,要弹劾两家奢靡。

御史大人很不忿,一个小丫头片子都有那么多银钱,岂有此理,有钱偷偷藏起来就好,干嘛还要拿出来显摆。不弹劾你弹劾谁。所以宁王周乾也被弹劾奢靡。

对此,景福帝的态度就是,斥责了御史一句,吃人饭不干人事。有那个时间,不如多做点对朝中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今年天寒地冻,京城周边有没有人冻饿而死,救灾事情进展得如何?这些关系到民生大计的,怎么没看到御史大人屁颠颠的去关心。偏偏去关系一个女人的嫁妆,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跟个娘们似得。

御史大人很不忿,这简直就是对他人格的侮辱,他要单挑。

皇帝眼一瞪,想死吗?还敢单挑。

御史大人还没准备好撞柱身亡,留名青史的准备,所以御史大人退缩了。

这看似是一场笑话,却不料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头。萧明瑜同周乾成婚的第二天进宫,路过之处,就有灯笼莫名其妙的落下来,还差点着火。接着萧明瑜同周乾回门的时候,路上又遇到惊马,虽然是有惊无险,但是也足够让人捏一把冷汗。

于是坊间莫名的就多了一个传闻,说萧明瑜同周乾的八字不合。钦天监测八字的时候,肯定是收受了贿赂。当然周乾同萧明瑜都是命格尊贵的人,只是这二人凑成一对,绝对是八字不合的节奏,将来肯定要出事。这二人无论嫁给谁活着娶了谁,都会一辈子平平安安。偏偏这二人成了夫妻,以后这宁王府怕是不太平啊。

与此同时,钦天监被有心人推了出来,成为了第一个炮灰。钦天监上下人等大喊冤枉。宁王一文钱都没给他们,萧家同韩家还有刘家更是没同他们打过照面,何来收受贿赂的说法。说人行贿,安请问是宁王行贿还是萧明瑜背后的几个家族行贿。说话得有证据。别以为你们御史可以闻风奏事,但是也不能胡扯八道。

于是钦天监同御史言官们打起了口水官司,官司一直打到御前。早朝的时候,御前唾沫横飞,那唾沫就查直接喷到皇帝的面上。景福帝擦擦面颊,脸色阴沉的要杀人,这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东西,就该全都拉出去咔嚓了。

偏偏景福帝也只能如此想想,擦掉面上不存在的唾沫后,景福帝还得笑,笑着打断两边的口水,继续下一个议题。

等到早朝结束,景福帝就将韩家父子三人还有内阁几位大佬,以及宁王周乾叫道暖阁,一个一个的大骂一通。

景福帝的话说的含蓄,意思却很明确。韩阁老啊,你们韩家到底碍着谁的眼,这都马上要过年了,也不让朕消停消停。你们不让朕过个安生年,那朝廷上下都别想过好这个年。所以言下之意韩阁老你一定是懂的。

韩阁老秒懂,景福帝的意思是让他赶紧采取手段,将这股不安分的火苗给压下去。皇帝要过年,所以就是有天大的事情,都给推到年后再议。要是有谁不懂看人眼色,非要在大过年的时候闹事,那么就别怪皇帝要用霹雳手段。

景福帝同内阁其他几位大佬说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让几位大佬将朝堂盯紧了,各自管好自己学生门徒,要是谁的门生闹事,那么皇帝就对谁不客气。总归皇帝的意思很明确,皇帝想要过一个安生年。凡是同这个目的相违背的,都是大逆不道。

至于宁王这里,景福帝干脆将宁王撂在那里,宁王跪在地上,一跪就是半个时辰。景福帝这才开恩让宁王周乾起身。亏得宁王周乾身体底子好,换做一般人,在大冬天这么跪,那膝盖可以不要了。

从景福帝的内心来说,他是很喜欢周乾这个儿子的。十多个儿子里面,周乾最像他,无论是容貌还是性子。身为父母,自然是喜欢像自己的孩子。可是自从宁王周乾决意要娶萧明瑜,韩氏还为此来见他后,景福帝对周乾的观感就变得极为复杂。

欣慰,嫉妒,不满,骄傲,等等正面的或者负面的情绪,就一直在景福的内心交替上演。如此复杂的情绪也影响到景福帝对待周乾的态度。上一刻可能是和颜悦色,下一刻可能就是怒目金刚。有时候周乾都完全弄不明白景福帝为何会生气。所以周乾在面对景福帝的时候,就越发的小心谨慎。

这又让景福帝暗自不满,难道朕就那么吓人吗?身为朕的儿子,竟然如此小心翼翼,当真是将朕当做了洪水猛兽。想来,任何人对自己的子女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都不会开心的同子女说话。

景福帝气场全开,压得周乾在大冬天里,额头直冒冷汗。

景福帝冷冷的问道,“知道朕为何要罚你吗?”

“儿臣愚钝,请父皇明示。”周乾将头压的低低的,绝对不敢四下张望一下。

景福帝冷哼一声,“新婚数天,就连着有人弹劾,你难道不该反省反省吗?”

“儿臣遵旨,儿臣回去后就会反省。”不管对不对,反正先顺着皇帝的话说,总是没错的。

果然,景福帝的表情柔和了一点,看着周乾,看着同自己相似的容貌,景福帝内心也是感慨万千。不得不说,宁王周乾不愧是皇帝曾经最喜欢的儿子。即便如今观感不同了,景福帝这个儿子的喜爱还是存在的。他也愿意给周乾更多的机会。语气一缓,景福帝说道,“罢了,最近安分一点,婚嫁过后,暂时别领差事。”

“儿臣遵旨。”

景福帝挥挥手,“退下吧。以后做事当心点,不要总是被人当成靶子。”

宁王周乾猛地抬起头来,又急忙低头。带着一身的冷汗出了暖阁。父皇最后说的那句话,意味着什么?难道父皇从一开始就知道,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指使吗?周乾将所有的人在脑子过了一遍,目光朝苏皇后的凤宁宫看去,接着又朝东宫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是苏皇后还是太子殿下?亦或是苏家,或者是太子妃的娘家?

周乾带着一脑门子的官司出了宫。

韩阁老父子三人回到韩府后,父子三人在书房内说话,伺候的人全都打发了出去。侍卫守在门外,谁敢靠近书房十步距离,侍卫可以先斩后奏杀无赦。

韩士林急切的问道,“父亲,最近这些事情,看似有些荒唐,可是我们也不得不妨。”

韩士卿点头,“父亲,此事明显是有人坐不住了。这是要给我们韩家施压。”

韩阁老蹙眉,叹了一声,“东宫那位殿下太过急切了。”

“父亲的意思是,这都是太子所为?”韩士林问道。

“不是那位,也是同那位有关联的人。”韩阁老冷冷的说道,“苏家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很安静,同以前没区别。”韩士卿说道。

韩阁老又无缘无故的说了一句,“东宫那位太子妃,有些不安分。最近动作不少。”

韩士林同韩士卿面面相觑,“父亲的意思是,这一回的事情是太子妃闹出来的?那太子知晓吗?皇后又是什么意思?”

韩阁老突然问了一句,“你们认为皇上的身体如何?”

韩士林韩士卿兄弟被吓了一跳,韩士卿还好一点,“父亲的意思是?”

韩阁老讥讽一笑,“皇上的身体很好,再活二十年都不成问题。偏偏有人在那个位置上坐久了,加上有人吹耳边风,就变得有些急切。你们吩咐下去,从今以后,韩氏一族上下都要恪守律法规矩,谁敢犯事,老夫就按照律法族规处置。还有士卿你,明年找个机会外放吧。我们韩家不能全家都在京城。明年外放,除了大郎夫妻外,其他的人你都带走,带到任上去。祖籍那边,你也要抽空关注一下。老夫听说,族中有人闹的不像话,你这个族长也该站出来,正正韩氏一族的风气。”

“儿子遵命,那父亲呢?”韩士卿关心的问道。

韩阁老不在意的笑道,“老夫在京城沉浮几十年,这点风浪还对付不了老夫。有人要想要拉韩家下水,老夫偏不会让人如愿。”

韩士林大皱眉头,“父亲,明瑜是明瑜,韩家是韩家。总不能因为明瑜嫁给了宁王,我们韩家就要站队吧。”

韩阁老笑了起来,“朝中之人,巴不得老夫站队。如今老夫的外孙女嫁给了宁王,在某些人看来,韩家就已经被打上了宁王的标志。让那些人误会也好,对我们韩家不影响。不过宁王这人,你们觉着他同太子相比,如何?”

韩士林兄弟二人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韩士林说道,“两位殿下各有优劣。不过太子站着名分大义,身份上无可挑剔。而且苏家这些年蛰伏下来,这对太子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至于宁王殿下,儿子看来,别的都好,唯独魏家那边,野心太大。儿子担心魏家会钳制宁王殿下,让宁王殿下骑虎难下,不得不按照魏家的计划行事。”

韩阁老冷笑一声,“若是宁王无法控制魏家,反倒是被魏家控制,那么他落到任何地步,都怨不得旁人。至于明瑜,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就没有后悔的余地。她早该在出嫁前就明白,她同宁王将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至于我们韩家,没有立场,就是最坚定的立场。因为我韩家同赵家一样,我们都是坚定的皇帝党,谁做皇帝都不要紧,关键是我们韩家要忠于皇帝,你们一定要牢记老夫这番话。”

“儿子谨记。”

韩阁老长叹一声,这京城的天怕是要变了。

萧明瑜走进书房,来到周乾身边,轻轻的从背后抱住周乾,“是我的原因吗?因为我,所以皇上不喜。”

周乾握住萧明瑜的手,摇头说道,“同你无关,这些事情迟早都会来的。”

“不一样,因为我娘同皇上过去有些牵扯,貌似皇上很不高兴我能嫁给你。偏偏皇上还指婚了,皇上心里面定有些想法的。我知道,我连累了你。”萧明瑜暗自叹气,“至于那些弹劾,同我也有或多或少的关系。长康,是我的责任,给你带来了麻烦。”

“本王说了,此事同你没关系。就算本王娶了你以外的别的女人,御史们依旧会弹劾本王,父皇那里对本王依旧会心生不喜。”周乾烦躁的说道。

萧明瑜沉默了下来。

周乾顿了顿,又抱歉的说道,“明瑜,我不是在冲你发火。我是男人,外面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我都有能力承担,也必须承担。你没必要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多依靠本王一点好不好?你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人,对不对?”

萧明瑜笑了,“殿下说的对,我不该想着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扛着,我该相信殿下的。”

周乾拍拍萧明瑜的手,“这样就对了。你放心吧,只是一点小事情,还难不倒本王。那些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父皇绝对不会被他们蒙骗的。所以你也不要太担心,事情已经被压了下来,等到了明年开春,事情就会不了了之。至于我们,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不要为这点事情影响到过年的心情。”

萧明瑜颔首答应。将话题转开,说起过年的事情。后来干脆将礼单拿出来,同周乾讨论起送礼的事情。周乾没关心过这些事情,但是眼光不凡,身在皇室,看问题自然比萧明瑜这个刚嫁入皇家的媳妇要强。所以提了不少有用的建议,萧明瑜全都采纳了。

虽然一下子要送出还几万两的礼物,但是萧明瑜同周乾之间的那点不愉快,也随着这次讨论,呀捏烟消云散。见周乾心情不错,萧明瑜同他说道,“越接近过年,越是忙碌。我打算这两天回一趟娘家,看看我娘的情况。再有几个月就要生了,我很担心。”

周乾笑着问道,“需要本王陪着你去吗?”

萧明瑜摇头,“不用,我一个人回去就行。”

次日一早,萧明瑜坐上马车出了王府,前往刘家。

外面的分风雨雨,刘长卿都瞒着韩氏,就担心韩氏知道后会担心,影响胎儿。所以见了韩氏,萧明瑜也没提起那些烦心事情。只是同韩氏聊些家常。韩氏很高兴萧明瑜能来看望她,又担心萧明瑜频繁回来,会不会不合适。

萧明瑜笑道,“娘放心吧,不会不合适。殿下那里也是支持我回来看望娘。”

韩氏放心了。

萧明瑜陪着韩氏说话聊天,韩氏要留萧明瑜用午饭,萧明瑜拒绝了。说是要赶着回王府,王府还有许多事情等着她处置。韩氏也清楚,宁王才开府没多久,万事都需要操心,所以相信了萧明瑜的说辞。

萧明瑜同韩氏告辞,出门的时候是萧明成来送的。

萧明成已经长成了一个小小男子汉,故作老成的望着萧明瑜,“七姐姐要保重,有什么难处不妨回来,大家一起商量,总能想出办法来的。”

萧明瑜蹲下身体,看着萧明成,“先生放假了,对吗?”

萧明成点头,“是的,所以我回来陪着娘。娘就快要生小宝宝了,外祖母说了,要多陪娘说说话,不能让娘操心。”

“明成懂事了。四姐姐去了哪里?”

“四姐姐带着从哥儿出门去了,说是去送礼。听说柴家在京城也有不少故旧,四姐姐要代表柴家,一一拜访。”

萧明瑜笑道,“今儿来的真不巧,没想到四姐姐竟然不在。明成,记住不要拿外面的事情打扰娘亲,娘亲的身体为重。至于我的事情,有你姐夫在,有韩家在,不会有事的。还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我们萧家五房可要指望你支撑门户。”

萧明成郑重点头,“七姐姐放心吧,我全都明白,我会用功读书的。”

萧明瑜很欣慰,站起来,摸摸萧明成的头。萧明成笑着,并没有躲开,心情显得很好。“替姐姐好好照看娘亲,我先走了。等正月的时候,我会再回来看望你们的。”

“好,我听七姐姐的。”

萧明瑜出了刘家,并没有直接回王府,而是转道去了韩家。

见到韩老太太,萧明瑜就要上前请罪,因为她的缘故给韩家带来了麻烦,请罪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韩老太太赶紧拦住,“明瑜,你这是做什么。这要是跪下去,可就太见外了。而且如今你的身份不同了,老身可不能受你的大礼,那不合规矩。”

弯曲的双腿重新站直,“外祖母,是孙女没做好,是孙女的错。”

“胡说。谁都没错。真要说错,那也是老身的错。当初你说了要低调行事,是老身强烈要求高调的,所以那嫁妆就显得格外的丰厚,被有心人给惦记上了。”韩老太太招手,让萧明瑜坐到身边来,“放心吧,这样的事情老身经历了许多。这点小阵仗,还奈何不了老身,更奈何不了韩家。不过这次也是一个信号,你如今嫁给了宁王,以后就要以王爷的事情为重。凡事多思多想,行事不要让人挑出错来。皇家的媳妇不好做,现在可有体会了?”

萧明瑜眼里含着泪,拼命的点头,“多谢外祖母的提点,孙女如今已经知道了,皇家的媳妇果然不好做。”

韩老太太笑起来,“知道了就好。所以以后言行举止,一定要谨慎。说不定一句不经意出口的话,都能成为别人攻歼的利器。所以啊,你需要学的还有很多。”

“嗯,我听外祖母的,还有很多要学。”萧明瑜依偎在韩老太太身边,“外祖母,两位舅母有没有怪罪孙女?”

“放心,你两位舅母虽然没有老身大度,却也不是小气的人。对了,你大舅舅明年可能会外放,届时这府里的人能少一半,你要有个心理准备。不过此事还没定下来之前,你也别往外面说。老身同你说这些,也是提醒你一句。这朝中如今的情势有些不明朗。毕竟皇上的儿子们都长大了,各自都有了许多的心思。老身这意思,你懂吗?”

萧明瑜点头,“孙女懂,王爷以后的处境只会更艰难。”

“你能懂这些就好。”韩老太太很欣慰。又嘱咐了萧明瑜很多,这才放萧明瑜离去。

萧明瑜离开韩老太太后,先是去给两位舅母请安,又同两位嫂嫂见了一面。韩阁老三父子不在府上,萧明瑜就提前告辞离去。萧明瑜没去萧家大房,而是在黑白棋社见了萧明桢一面。

萧明桢关心的问道,“明瑜妹妹,你还好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萧明瑜笑道,“这次还有真有一件事情需要三哥帮忙。”

“你请说。”

萧明瑜斟酌了一下说辞,这才开口说道:“明业的年纪大了,也该定下亲事。此事我不方便出面,毕竟如今我的身份不再是萧家姑娘。至于我娘那里,很快就要生了,生完后又是坐月子,又是忙着孩子的事情,也没多少时间忙这件事情。所以我打算将这件事情拜托给三哥。三哥这些年也认识了不少人,若是有合适的,不妨帮明业相看一二。若是需要什么花费,尽管同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