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上一章:第 174 章
  • 重生豪门望族/锦绣权色之嫡女为尊下一章:第 176 章

韩氏进宫看望萧明瑜,就同萧明瑜说起了此事。萧茂林被罢官去职,又被要求闭门思过。于是这五年来,萧茂林是真的没出过大门一步。就如最初谭氏预计的那样,萧茂林每天就是喝酒,要么就是搂着小妾胡混。为了让萧茂林专心致志的胡混,不要插手府中正经的事情,给萧明桢增添负担,谭氏咬咬牙还给萧茂林买了两个标志的小姑娘伺候。此后,每年谭氏都会给萧茂林送一个美人过去,好让萧茂林继续乐不思蜀。

萧茂林是个喜欢享受的主,也是会享受的人。在女人上头,萧茂林也是有许多心得的。虽然被罢官去职,让萧茂林很是不痛快,不过究竟和女人抚慰了萧茂林受伤的心灵,麻痹了萧茂林本来敏锐的神经,使得他变得迟钝,不思进取,越发的沉迷于究竟和女人身体。

如此过了五年,本来一切都好好的,就在今年年初,萧茂林开始觉着自己的身体不行。具体怎么不行,他也说不好,就是手脚乏力,有的时候在床上有些力不从心,持久力也打了折扣。以前晚上闹到很晚,第二天只要睡醒了,精神都会不错。如今一旦熬夜,不管第二天睡到多晚,萧茂林都感觉疲惫,那种浑身不得劲的滋味真是难受。

请来大夫检查,大夫开了养身的药,嘱咐萧茂林年龄大了,要开始养身,最好戒酒戒色,将这两年玩意戒掉,养个两三年,身体会慢慢好起来的。

萧茂林一听,很是失望。难道就没有一种办法,既可以养身,又能让他继续荒唐下去。

大夫哼了一声,简直是白日做梦。世上有这么好的事情吗?又隐约的提了下景福帝,景福帝就跟萧茂林一样的想法,又想像个年轻人一样,夜夜生欢,却不肯养身,只寄望于丹药,结果被丹药给毒死了。景福帝就是最大的教训。

当然大夫不敢明着这么说,只是隐晦的提醒萧茂林,酒色伤身,能戒就戒掉吧,可别等到将来后悔。

萧茂林知道大夫说的有道理,他是读书人,并且还是博览群书的读书人。养身方面的书籍自然也看过。这个年龄大,欲望要减少,要多注重养身,这些道理都明白。可是明白归明白,不代表就一定能够做到。

萧茂林坚持了两天,坚持不下去了。女人的事情还好说,大不了不想就是,但是让他不喝酒那怎么行。于是两天后,萧茂林破了酒戒。至于女人,萧茂林还想多活几年,理所当然的远离了那些小妾。、

小妾们不答应了,她们都是贫家女,因为生的好才会被买来,才能过上锦衣玉食,还不用干活还有丫头伺候的生活。即便是个没有名分的妾,也比当年的生活好多了,对她们来说就跟天堂一样的美好。而这一切,都因为萧茂林的喜欢,以及她们拥有的年轻的身体,貌美的容貌。

萧茂林不再亲近她们,那将来她们还有什么盼头。说不定谭氏以为她们不中用,直接将她们都卖了。为了能够留在萧家,能够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小妾们就商议好了,排了个日期表,按照日期表,大家轮流去引诱萧茂林。总之,无论如何,都要让萧茂林对她们重新燃起兴趣。

就这样,在各式美女的引诱下,萧茂林又破了女戒。为了解决力不从心的问题,萧茂林开始服用助兴的药物,有时候男女双方都要用,那战况简直吓死人。每每荒唐过后,萧茂林都要躺上两天才勉强恢复得过来。一旦稍微恢复了,萧茂林又继续荒唐。

就这样荒唐到了夏天,某一天,萧茂林同两个小妾戏耍,正到关键时刻,突然昏了过去。将两个小妾吓得不听的大叫,那叫声传遍了整个府邸。一开始大家以为萧茂林死了,谭氏一想到萧茂林死,萧明桢就必须丁忧守孝,这对萧明桢的前程来说有很大的影响。那心情别提有多糟糕了。当即就命人将两个小妾打死,不打死难以出那口恶气。

嬷嬷上前,察觉到萧茂林还有口气,急忙禀报了谭氏。如此谭氏才收回命令,让两个小妾都保住了一条命。

大夫来,又是扎针,又是下药,各种手段用完了,也没将萧茂林弄醒。不过大夫也说了,既然萧茂林之前没死,那么就没那么容易死去。估计半夜或者早上的时候会醒来。

大夫的预估没错,早上的时候萧茂林醒来,半边身子动不了,同样半边脸也僵硬如石头,连点简单的表情都做不了。僵硬的这半边嘴唇,哈喇子直流,看上去真是又让人讨厌又让人觉着心酸。好好的一个人,短短几年时间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

萧明桢蹲在萧茂林身边,让萧茂林好好养身体。偏瘫这样的事情,如果好好养着,还是有养好的希望。即便不能痊愈,至少能够减轻症状。让萧茂林不用太担心,无非就是不能喝酒不能继续睡女人,至于生活,以前是怎么过将来还是怎么过。萧明桢还说,已经给萧茂林安排了合适的人选照顾,这些人个个膀大腰圆,孔武有力,抱上抱下,绝无问题。萧茂林要是想出门,只要吱一声就行。想要吃什么,说出来,肯定会满足。

可是这番话并没有得到萧茂林的好脸色,不仅没有好脸色,萧茂林还抄起桌面上的茶杯朝萧明桢扔去。萧明桢轻松的躲开。

萧茂林指着萧明桢大骂,“你,你…这个,这个不孝子。这会庆幸老子没死吧…你当然巴不得我不死,只要我活着一天,你就不用丁忧守孝,你就能够平步青云。等到你的地位足够高的时候,那时候我死了也不要紧,反正皇上会夺情。萧明桢,白眼狼,你滚出去,以后都不要出现在老子面前。”

萧明桢面带微笑的站起来,“既然父亲不想看到儿子,那儿子以后就少来打扰父亲。父亲安心养病,不要动怒,怒气伤身,会加重你的病情。父亲要是觉着闷了,儿子就将那几个女人送来,让她们给你解闷。”

萧明桢拍拍身上不存在的灰尘,“儿子告辞,父亲保重。”

萧明桢说到做到,将萧茂林名下所有的小妾都送了过来,将他们关在一个院子里。萧茂林可以出院落,但是那些小妾是绝对不能跨出小院一步的。这对小妾们来说,简直是生不如死。整日里面对着一个又老又丑还偏瘫的老男人,性子又古怪,经常提一些变态的要求,以折磨她们的身体和精神为乐,这样的生活就如地狱一般。

有人就求到萧明桢跟前来,萧明桢冷笑一声,一脚将人踢开。当初为了争宠,不顾萧茂林身体负担不了,整日里引诱萧茂林荒唐。以至于最后偏瘫。种什么因就要尝什么果,既然当初当引诱,今日就要承担这生不如死的生活。

因为有女人从小院里出来,萧明桢面上不显,但是却大力整顿了一番。一是,小妾们的月例扣一年,二是守院子的所有婆子罚月例半年。至于主犯,除开这些惩罚外,还被打了一顿板子。打完了板子没得到好医好药,还要继续被萧茂林这个变态老男人折腾。

谭氏就觉着这种方式太墨迹,那些小妾要么全部卖掉,要么直接弄死得了。萧明桢暗地白了眼谭氏,同谭氏解释了一番,那些小妾虽然都是买来了,可也是人命一条。随意弄死,那是要吃官司的。再说了,让那些小妾那么痛快的死,岂不是太便宜了她们。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慢慢的折磨,如此才能让她们偿还犯下的罪孽。至于萧茂林本人,如今他的下场,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萧明瑜知道这一切后,感慨了一番,何苦来哉。萧茂林是咎由自取,至于那些小妾也是没脑子的,被萧明桢用这种方式收拾,也是也活该。萧明瑜派人象征性的送了份礼物,算是尽到做晚辈的本分。至于多余的,萧明瑜就不会再做了。

不过萧家的麻烦事情,可不止这一点点。

萧明琦二婚后,一直想着生个孩子。拼命怀上身孕,生下来是个闺女。萧明琦本该高兴的,可是想到没有儿子还是很遗憾,又拼命的想要生一个儿子。萧明琦本就不年轻了,加上不知道养身,再想怀孕,难度自然增加。努力了几年,总算再一次有身孕。偏偏难产,差点将萧明琦的命给要去。

孩子生下来,是个男孩。不过还没来得及高兴,孩子没了。说是孩子体弱,加上生的时候在肚子里憋了太久,能够生下来已经是万幸。活不下去也是平常。

萧明琦疯狂了,认定是有人在谋害她的孩子。怀孕的时候,就有人在打这个主意,如今孩子生下来了,就这么迫不及待的动手,竟然还得逞了。萧明琦怎么可能甘心,又怎么可能忍得下这口气。刚出月子,萧明琦不顾身体的虚弱,就开始动手了。

既然别人敢动她的孩子,她也不会放过其他人的孩子。小妾的孩子,哼,直接弄死。萧明琦还是光明正大的将小妾的孩子弄死,让小妾欲哭无泪,接着又是妯娌的孩子,不过萧明琦这次没得手,但是也足以给妯娌的孩子一个终身难忘的阴影。

萧明琦如此的疯狂,婆家人如何受得了。两边自然就闹了起来,闹得不可开交。萧明琦放了狠话,不将罪魁祸首办了,此事没完。反正她谁都不怕,她哥哥是朝廷命官,她堂妹是堂堂的皇后娘娘,她怕谁啊。萧明瑜还让人将接生的稳婆抓起来,一个一个的审问,务必要问出有用的东西来。就算是对奶娘,萧明琦也没放过。

总之萧明琦这个样子,就是彻底的癫狂了。婆家人受不了,只有求到萧家来,请萧家人劝劝萧明琦,这样子闹下去何时是个头啊。已经死了一个孩子了,难道要让所有的孩子都给萧明琦的儿子陪葬吗?这很没道理。

萧明桢做主,将萧明琦还有外甥女接回萧家住,好让萧明琦散散心。

萧明琦本不愿意,却架不住萧明桢的强势。

至于萧明琦婆家那边,萧明桢也要求对方给一个说法。好好的孩子,生下来没几个时辰就没了,这也太奇怪了点。怎么没的,为什么没的,总要有个说法吧。要真是孩子身体弱小,命该如此,那没什么好说的,大家都认了。要是是别的缘故,比如人为,是不是该调查清楚。

其实这就是一笔烂帐,一地鸡毛。查到最后,也就是象征性的处置了几个小虾米,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人物。只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再闹下去也没有意义。除非萧明琦不想继续过下去,想要合离,那继续闹下去还有点意义。

萧明琦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只是她年龄大了,上一个孩子本就是最后的希望,如今最后的希望没了,她也没机会再怀上一个。这让萧明琦如何甘心。可是不甘心又能如何,好在女儿还在身边,也算是个安慰。

谭氏就建议萧明琦抱养一个算了,看看哪个小妾老实本分,将孩子抱过老,放在自己的名下,长大了也是嫡子。实在不放心,那就留子去母。

萧明琦不愿意替别的女人养儿子,可是除了这个办法外,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不养一个嫡子,她们这一房算什么?要绝嗣吗?萧明琦咬牙,既然要养,那就多养一个,要争,那就大家都去争。反正对她来说,养一个是养,养两个也是养,总归不会她出钱出力,不过是个名分而已。但是能看着小子们你争我夺,看姨娘们彼此勾心斗角,也是一件很痛快的事情。

谭氏不反对,萧明桢也没意见。总归萧明琦想好了就去做吧。

萧明琦带着女儿回到婆家,果然就如计划的那样,宣布将姨娘小妾的孩子都放在名下教养。姨娘小妾们顿时就哭了,不是高兴,而是恐惧。萧明琦这么凶狠霸道,孩子落到她的手里,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姨娘小妾们个个都是如临大敌,偏偏萧明琦是主母,她说了算。而且人家娘家牛逼,容不得她们说一个不字。反过来想,其实这样也好,孩子的身份抬高了,将来无论是出仕还是说亲,都有了许多的便宜。

萧明琦冷哼一声,真以为老娘会真心实意的替你们养儿子吗,做梦去吧。

萧明琦将全副心思都花在女儿身上,至于放在名下的小子们,自有嬷嬷丫头们照顾。姨娘们想看孩子,哼,没门。又想得到嫡子的身份,又想维系母子感情,这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当她萧明琦是做善事吗?做梦去吧。

姨娘们想孩子想的不行,偏偏看不到,就去夫君还有老太太身边哭诉。婆家人拿萧明琦也没办法,就是萧明琦的丈夫也不行。谁让萧明琦脾气大,偏偏家世好,还有个堂妹做了皇后。这样的后台,就是将萧明琦当做菩萨供起来也不为过。更何况不过是几个姨娘见不到儿子,这样的小事情。

表面上,萧明琦是极为大度的,等事情一过,萧明琦就找了机会,将几个诉苦的姨娘收拾了一顿,让她们不敢再乱说话。这下子,萧明琦才算痛快了一点。至于被她重点盯防的妯娌,担心萧明琦发疯要继续谋害自己的儿子,强烈要求搬出去住,坚决不和萧明琦住在一个屋檐下。

萧明琦表示,很好,她也有同感。

两个儿媳妇都不是省油的灯,老太太没办法,只能让一房搬出去住,但是并没有分家。只说暂时搬出去住,两家财务还是在一起的。

萧明琦表示,报仇不分早晚,搬出去又能如何,迟早这笔账都是要算的。

周乾很准时的忙完政事,来找萧明瑜消遣。萧明瑜陪着周乾一起下棋说话。周乾突然同萧明瑜说,打算提拔苗元凤为京城府尹。

萧明愣了下,苗元凤?这个名字很熟悉,总觉着是她该认识的,可是萧明瑜一时间竟然想不起来。于是萧明瑜就问周乾,“此人我认识吗?”

周乾神秘一笑,“应该认识,至于见没见过,朕不清楚。说起来,同你也有点亲戚关系。”

萧明瑜顿时反应过来,“苗元凤?若是没猜错的话,该是我那二姑父吧。”

周乾大笑,“哈哈,正是。”

萧明瑜但笑不语。

周乾好奇问道,“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

萧明瑜平静的说道,“这事关国事,无论我有什么想法或者观点,说出来都不合适。万一影响到皇上的决定,岂不是罪过。”

“无妨。这个任命还没下旨意,还可以更改。你若是不待见此人,朕就不认命他。”周乾很痛快的说道。

萧明瑜摇头,“此事不是儿戏,皇上自然不能儿戏处置。再说,我同这位二姑父从没见过面,不过看苗家的表兄,还有我那二姑母,这位苗大人应该人品还算不错。有些小节,也是可以容忍的。皇上既然看上他,想要任命他为京城府尹,我没意见。”

周乾点点头,“既然如此,明儿朕就让吏部行文,正式任命苗元凤为京城府尹。”

萧明瑜好奇的问道,“现在他们一家在京城吗?”

周乾摇头,“还没到京城,不过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苗元凤在地方上任职几十年,是个稳重的人。在他的任期内,他所管辖的地方,都不曾发生过任何严重的事件。不能说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至少日子还过的去。算是个能臣。”

“既然是能臣,那就好好用着吧。等到了京城,皇上只会我一声。我也想见见这位二姑父是怎样的一个人。”

“行,届时朕会让你见到他。”

苗家人坐在来京城的船上。萧茂芸有些不安,心情也很忐忑。“老爷,这一次进京城,你说萧皇后会不会刁难老爷?”

苗元凤放下手中的书本,“夫人放心,既然当年你并没有任何对皇后娘娘不利的事情,相信皇后娘娘是不会为难我们的。”

苗元凤这话并不能彻底打消萧茂芸心中的担心。谁会想到当年不怎么起眼的一个小姑娘,十几年后,竟然会成为皇后娘娘,母仪天下。更可怕的是,萧明瑜竟然能够独宠后宫这么多年,还没有失宠。就是到了今天,皇宫中,真正属于皇帝的女人,也只有萧明瑜一个。这等本事,岂是一般女人能够相比的。换做天下的女人,能够做到萧明瑜这一步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萧茂芸到现在还记得当年见萧明瑜的情景,是个爱笑的容貌出众的姑娘,也聪慧,但是要说多出色,萧茂芸真心没看出来。

就这么一个姑娘,在失去父亲的庇佑,家族落魄的情况下,竟然能够被先帝指婚,嫁给皇子,当真是出人意料。即便有韩家的帮助,这也让萧茂芸感到不可置信。

不管萧茂芸如何不相信,一切都已经发生了,萧明瑜是皇后,萧明瑜的丈夫是皇帝。而他们一家人的前程就系在皇后和皇帝身上。想到这里,萧茂芸就忍不住叹气。时隔这么多年,她都无法确定,当年到底有没有得罪过萧明瑜和韩氏,萧明瑜会不会记恨她当年同东府联合起来针对西府的事情。

前路迷茫,一时间萧茂芸也是迷茫了。

第246章 番外十二 仇怨

苗家人一路舟车劳顿,终于到达京城。安顿下来后,苗元凤就去吏部衙门报道。出门之前,苗元凤多嘴了一句,让萧茂芸无论如何还是去萧家大房,四房还有五房以及刘家那边走一趟。毕竟是亲戚。以前离着远不要紧,如今大家都住在京城,总不能连招呼都不打,彼此还跟仇人一样吧。

萧茂芸没应这话,她心里头纠结的要死,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两个儿子,苗守信和苗守义,只听萧茂芸的。要是萧茂芸要去萧家走动的话,他们就让媳妇准备上门的礼物。若是不需要的话,那就罢了。

萧茂芸看着两个儿子,很是矛盾。儿子的前程,丈夫的前程,貌似在这一刻都系在她的身上,这让她顿感亚历山大。想当年,她离开萧家西府的时候,曾经发过誓,这辈子再也不会踏进萧家大门一步。这才十多年,难道她就要破除誓言吗?这让萧茂芸觉着很没面子,很是丢脸。

可是脸面同儿子丈夫的前程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谁想到萧家西府十几年后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萧明瑜竟然做了皇后,萧家也成为外戚,成为京城数得着的世家大族。果真是应验了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罢了,罢了,为了儿子丈夫,她就豁出这张老脸。

认认真真的写下拜帖,让下人送出去。然后又开始准备上门拜见的礼物。

萧茂芸在这边纠结的要死,萧家那边的反应就简单多了。萧家大房接到拜帖很是意外,不过也很爽快的回话,随时欢迎萧茂芸回娘家。谭氏暗自里嘀咕了一句,萧茂芸竟然还有脸回来,这脸皮还真够厚的。

萧明桢就表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萧茂芸当年是针对萧老太太和萧茂婕,就算同东府有所勾连,那点事情如今看来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没有萧茂芸,难道东府就做不成那些事吗?事情都过去十几年了,萧老太太也死了,当年的恩恩怨怨是该一笔勾销的时候。正所谓血脉相连,一辈子的亲戚。再说了,萧茂芸的性子虽然凉薄了一点,但是人品比起萧茂婕来说,那是好多了。

萧家四房这边,廖氏也痛快的应下,说随时都可以上门来。要是觉着不方便的话,就约定个时间,她去大房,同萧茂芸碰头。

五房这边,主人萧明成不在,下人接了拜帖,如实禀报消息。然后又准备了一份礼物,送到苗家。至于韩氏这边,也同样准备了一份礼物,打算过几天见了面再送出去。

萧茂芸很意外大家的反应,好像所有人都不在意,唯独她一个人在哪里纠结。如此看来,她真的很可笑。也难怪别人会说她爱记仇,心眼狭小。是啊,这么多年前的事情,到如今还念念不忘,一个人纠结得不成样子,这本就是记仇的典型表现。说好听点是念旧,其实就是打不开心结。

萧茂芸自嘲一笑,将纠结的心情放在一边,开始认真准备礼物。时隔这么多年上门,可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萧茂芸同萧家众人在萧家大房见面,韩氏也去了,代表萧明成去的。萧茂芸见到大家,发觉小孩子都长大了,大人都老了,顿时生出很多感慨。谭氏有心不让萧茂芸痛快,就故意提起当年的事情。说萧茂芸将萧老太太气病了,接着萧家出事,萧老太太偏瘫,接着又是逃跑,又是眼睁睁看着萧茂杨被人杀死,最后活生生被气死的。哎呀,说起来萧老太太最后的日子,真是过的好苦啊。

当场,大家都变了脸色。韩氏置身事外,她如今已经不是萧家人,像是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参与进来。若非萧明成不在,韩氏今日都不想来的。

萧茂芸脸色不好看,神情阴沉。廖氏就白了谭氏一眼,自己过的不痛快,也见不得别人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人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廖氏出面打圆场,萧茂芸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一点。不过萧茂芸这人记仇,这性子,这辈子氏改不了的。谭氏让她不痛快,她自然也不会让谭氏痛快。

让谭氏最不痛快的两件事情,一个是萧明琦坎坷的婚姻,再有就是萧茂林,以及萧明珲同陆四两口子的事情。于是萧茂芸就故意提起萧明琦,状似关心的寻味萧明琦现在过的如何,孩子怎么样。听闻生不出儿子,就哎呀哎呀几声,让萧明琦和谭氏都放宽心,说庶子也是儿子,好好教养,将来一样孝顺。

这话将谭氏气了个倒仰,真是恶心透了。

萧茂芸又说起萧茂林的事情,就说萧茂林是当有这一劫,不过好在不用谭氏亲自照顾,轻松了不少。又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萧明珲的事情,谭氏就别太操心了。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做长辈的操心太多,反而让人厌烦。

谭氏咬牙切齿,她就知道萧茂芸同萧茂婕一样,不是个好东西,都是嘴巴不饶人,爱记仇还爱耍手段的人。谭氏想要反击,可是突然发现,她对萧茂芸的情况一无所知,就知道萧茂芸的公婆早些年都死了,儿子女儿都已经成亲,孙子都很大了。这么一想,就发觉说起来,萧茂芸的子孙福还是很不错的。最关键的是苗元凤上进,不花心,做人做事都勤勤恳恳的。对比自己这些年过的日子,简直是猪狗不如。这让谭氏很不是滋味。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想当年,萧茂芸嫁给苗元凤,那确确实实是低嫁,大家都在看萧茂芸的笑话,等着萧茂芸过不下去,回到娘家求助的一天。

可实萧茂芸硬气,硬是用着自己的嫁妆,将一个破败的苗家给扶持了起来,儿孙也很争气,丈夫也没辜负她一番付出。几十年过后来对比,除了儿子萧明桢能够同苗家的两个儿子争一时长短外,别的谭氏全都输了一筹。

想当年她还嘲笑过萧茂芸,如今倒是萧茂芸来嘲笑她,果真氏验证那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廖氏自然是清楚谭氏的那点小心思。廖氏也看不惯萧茂芸这个嚣张记仇的样子,于是干脆出面狠狠的戳萧茂芸的痛脚。廖氏就问苗元凤的差事定下来了没?什么时候面圣?又呵呵的笑着,说萧明瑜是皇后,只要萧茂芸打声招呼,苗元凤的差事定不愁问题。

这话就如同给谭氏打开了一扇窗户。谭氏呵呵的笑着,就说皇后娘娘,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到的。还说皇后娘娘忙,这样的小事怕是关心不过来。还说萧茂芸多年不回京,这么多年下来,皇后娘娘怕是早就忘了还有个二姑母。至于攀亲戚什么的,还是算了吧,别显得脸皮那么厚。

韩氏微蹙眉头,不过并没有站出来加入战局,只看这三个女人如何打嘴仗。

萧茂芸微微变了脸色,这正是她心头所担忧的,结果被人戳了痛脚,那感觉别提多糟糕。萧茂芸尴尬一笑,就说苗元凤的前程,不劳烦大家费心。一切自有朝廷章程在,按照章程走,相信总会有个好结果。

谭氏掩嘴轻笑,“这可说不定啊。想当年我家老爷丁忧守孝,孝期过后想要起复,一切都是按照朝廷章程办的,结果如何,一年都没动静。后来是找了关系帮忙,这才解决了起复的事情。就算是这样,官位同丁忧之前也是不能比的。弟妹啊,此事你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说不定你们一家子在京城耽误两三年,四处撒钱,那差事也定不下来。”

萧茂芸的脸色阴沉得不得了,看着着实有些吓人。

廖氏就说道,“话也不能这么说。大伯当年是丁忧起复,苗妹夫的情况同大伯又不同,苗妹夫这是回京述职,等候新的差事。我听闻苗妹夫这些年考评都是优,如此一来,升迁是指日可待。”

这话总算顺耳了不少,让萧茂芸的脸色好看了一些。

萧茂芸表示对廖氏的感谢,同时表示对谭氏的不屑。若非谭氏占着一个长嫂的名头,萧茂芸是绝对不会搭理她的。

好在孙氏及时出面,说是酒席置办好了,请大家入席。如此一场嘴仗暂时划下一个段落。

晚上苗元凤应酬回来,就问萧茂芸白天去萧家拜访,情况如何。萧茂芸满心不高兴,“别提了。”然后将情况大致说了说,重点提了谭氏的丑恶嘴脸。并且表示将来有机会,定要给谭氏好看。

苗元凤帝这些不感兴趣,他的兴趣点在韩氏身上。苗元凤就问今日韩氏是什么态度,说过什么话。

这么一问,萧茂芸才发觉,今儿貌似忽略了韩氏。真是的,她怎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都怪谭氏和廖氏两人,要不是这两人在旁边挑拨看笑话,她定不会犯下这等错误。不过萧茂芸对韩氏多少还是有些关注的。就说韩氏的态度很平常,没有流露出明显的喜好来,对她的态度也很客气。不过因为多年没来往,态度中还是透着点梳理冷漠。不过比谭氏的恶言恶行,那氏好多了。

苗元凤捋着胡须想了想,就安抚萧茂芸,说应该没事。毕竟萧茂芸并没有得罪过韩氏。又说过两日要进宫面圣,得好好准备一下。

萧茂芸很紧张,进宫面圣,这可是天大的事情。问需要准备什么?

苗元凤表示不需要准备任何东西,关键是这段时间不能闹出任何事情来,还有萧茂芸既然有空,还是多出门走动走动,多结交一些官夫人,联络联络感情的,打听一下京城和朝堂的消息。他们初来乍到,对这地方不熟悉,就该出门多走动走动。

萧茂芸听取了建议,打算找几个认识的人,多来往一二。

苗元凤准备一番,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门进宫面圣。进了宫,还在早朝,苗元凤被安置在偏殿等候。

周乾下了早朝,又在暖阁召见内阁几位大佬商议国事,定下策略。一忙,一个上午就快要过去了。见周乾暂时得了空,文海这才上前禀报,说苗元凤在外面候着。丝毫不提苗元凤天不亮就敬宫,一直等到现在的事情。

周乾这才想起来,今日要见苗元凤。沉吟片刻,“朕同皇后打算逛御花园,一会你将人带到御花园来。”

“奴才遵旨。”

周乾去见萧明瑜,萧明瑜已经在御花园等着。茶水点心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周乾过来。

大好日头,就该出来散散心。虽然在太阳下有些热,偶尔还会有蚊虫飞过,不过这不影响大家游玩的心情。

周乾就同萧明瑜说道,“苗元凤来了,朕让他来御花园。”

萧明瑜挑眉一笑,“这样也好,我也趁机见见他。说起来他也是我的姑父,这还是头一次见面。”

“你那二姑母,不见吗?”周乾好奇的问道。

萧明瑜笑道,“无需特意召进宫来见面。只要在京城,她有诰命在身,迟早是能见面的。”

苗元凤被人带到御花园,心情很忐忑,有些不安。见到一个身穿明黄色衣衫的人坐在亭子里,心想那定是皇上。急忙上前叩拜。周乾叫了起,苗元凤这才敢抬起头看一眼,这才发现皇帝身边还有个雍容华贵的女人。苗元凤紧张,赶紧低下头。皇帝身边怎么会有女人?没听说宫里除了皇后外还有别的嫔妃啊!不过很快,苗元凤又反应过来,这人除了皇后还能是谁。苗元凤再次跪拜,给皇后娘娘磕头请安。

萧明瑜淡然一笑,“苗大人免礼。说起来,本宫还要叫苗大人一声姑父。”

苗元凤很是惶恐,“微臣不敢,微臣如何当得起。”

萧明瑜笑着说道,“自然当得起。本宫虽然贵为皇后,却不是不认亲戚的人。苗大人站在做什么,坐下说话吧。”

苗元凤心头就感慨,都说皇帝宠爱皇后,以前他以为是胡说,如今看来果然不假。皇帝还没发话要如何,皇后就先发话。而且苗元凤偷偷的看了眼,皇帝貌似对此并无任何意见。苗元凤心思活,一时间念头转了无数,最后一本正经的坐下,恭恭敬敬的,连头也不敢轻易抬一下。

萧明瑜微微点头,询问起苗元凤,关于萧茂芸和苗守信他们的情况。说起来都是亲戚,亲戚见了面,问询一番也是平常。偏偏萧明瑜身份不一般,这让苗元凤很是紧张忐忑,几乎无法控制自己。

苗元凤见皇帝不发话,只是坐在一边听着,于是就老老实实的回答萧明瑜的问话。关于萧茂芸的,关于这些年为官的一些心得,关于孩子们孙子们的情况。

萧明瑜听了后,若有所思。“本宫年幼时候住在中州,曾听人说起过关于二姑母的一些事情。当年二姑母是低嫁到苗家,都说二姑母受了委屈。不过如今看来,当年的低嫁,未尝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些年下来,苗大人不曾辜负二姑母,苗大人很不错,也是本宫姑母的福气。”

苗元凤连连谦虚,表示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心道萧家家大势大,萧明瑜又做了皇后娘娘,萧茂芸同萧家有再多的矛盾也改变不了萧茂芸是萧家女儿的事实。既然如此,苗元凤自然拧得清轻重,知道该如何选择。比起萧茂芸,别的女人未必就不好。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萧茂芸的家世。就算中途萧家落魄了几年,那也不过是暂时的。瞧瞧,这才多少年,萧家佑站了起来,还出了一个皇后娘娘,一跃成为京城新贵。苗元凤在私下里,偶尔都要佩服一番自己的眼光和判断的精准。当年萧家从中州逃离,苗元凤就判断萧家没那么容易垮下来,毕竟后面还有韩家的支持。果不其然,让他说中了。

萧明瑜对苗元凤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问过了家常后,萧明瑜就不再说话。这回才换做周乾问话,周乾同苗元凤差事上的事情,多事关系民生和当地的官场情况,这些话按理说是比较私密的。可是周乾并不避讳萧明瑜。萧明瑜也没有起身离去的意思。

这下子,苗元凤又算开了一回眼,见识到了帝后二人的感情。外面传闻皇后娘娘是狐狸精,将皇帝给迷住了。这话苗元凤是不相信的。今日见了帝后二人的相处,苗元凤更倾向于二人感情深厚这一点。瞧瞧这两人的互动,处处都透着默契。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方就知道了彼此的需求。

苗元凤心头感慨,人家萧皇后能够独霸后宫,一人独得皇帝的宠爱,不光是人家会生儿子,更重要的是人家会做人会处事。瞧瞧这通身的气派,这浑身的气度,明明是高高在上的人,却并不让人感到紧张害怕,反而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是极为难得的。而且皇后娘娘保养得也很好,容貌身段半点不输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子。

想来皇帝也是喜欢这样的皇后,所以二人的感情才能维系这么多年。照着目前的情况看,二人的感情还会继续维系下去。

萧明瑜似笑非笑的看着苗元凤,虽然苗元凤已经极力在隐藏内心的情绪,但是毕竟是面见帝后,难免紧张,内心的情绪也难免会流露出一些。萧明瑜朝周乾笑了笑,周乾微蹙眉头。萧明瑜用袖笼遮掩,在桌子下面握住周乾的手,让周乾不必生气。

凡是头一次面见帝后的人,都难免会有苗元凤这样的反应,都会不由自主的去猜测帝后二人的感情,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判断。这种事情萧明瑜不是第一次碰见,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遇见。所以生气没必要。管得了别人的嘴,但是绝对是管不了人的心。

周乾舒展眉头,继续询问苗元凤各种问题。

见苗元凤对答得体,条理清晰,逻辑明了,并没有因为紧张就乱了分寸。对于这个表现,周乾还是满意的。于是周乾直接抛出自己的安排,问苗元凤愿不愿意出任京城府尹。那一瞬间,苗元凤愣住了,有些反应不过来。才刚面圣,这差事就定了吗?还是天子脚下的京城府尹。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虽然京城府尹这个差事,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毕竟京城贵人太多,纨绔也不少。很多事情,不能光靠法度。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一定要有一颗七巧玲珑心,否则位置是坐不稳的。本朝的京城府尹,据苗元凤了解,能够得到善终的,还真没几个。不过苗元凤不怕,对别人来说是危机,但是在苗元凤看来这就是一次皇帝给的机会,表示了皇帝对他的信任。只要他好好干,不怕得罪人,迟早能够入皇上的眼,得到皇上的青睐。届时官运亨通,不过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

苗元凤欣然接受了这个差事,周乾也表达了对苗元凤的赞赏,让他回去等消息。

苗元风怀揣着巨大的喜悦出宫去了。萧明瑜陪在周乾身边,笑着问道,“皇上任命苗大人做京城府尹,看他的能力,是能够胜任的。臣妾就担心,又有大臣心头发酸,说皇上重用外戚,不给其他人机会。”

周乾不屑一笑,“苗家算什么外戚,那些人全是胡说八道。难道就因为苗家同萧家有姻亲关系,朕就要将一个能臣拒之不用吗?如此蠢笨的事情,朕可不会做。”

萧明瑜笑笑,她知道如今周乾帝位稳固,无人能够撼动。这点小小的议论,对周乾来说就如同毛毛雨一般,完全不够看。不过韩阁老的致仕,造成朝中格局的改变。偏偏韩士卿未能顺利上位,这让萧明瑜有些忧愁。

第247章 番外十三 想太多

登基五年,周乾头一次决定秋狩。有人反对,有人赞成,有人默不作声。最后在周乾强硬的态度下,以及韩士卿这一派官员的支持下,秋狩的事情达成一致。于是吏部同禁卫军和三大营以及行宫那边都忙了起来,大家都在为秋狩做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保工作。这些有专人负责,不需要周乾去操心。

几个孩子都要去,一个都不能少。三个大的还行,可是两个小的,还是小不点,如何能去。萧明瑜想要拒绝,几个孩子就联合起来闹萧明瑜,闹得萧明瑜头痛。最后周乾拍板,全都去。一个都不留。至于安全问题,多安排人看着,肯定不会出事的。

萧明瑜揉揉眉心,好吧。将两个小的留在宫里,的确有些不放心。

这一次,魏太后也要去。好些年没出宫走动,魏太后也挺想念外面的世界。

准备妥当,在一个初秋额早上,大家浩浩荡荡的出发前往行宫。

人多,走的慢,到了行宫已经是快要用晚饭的时间。这一天的时间都用来赶路,别的事情一概没干。于是之前商量好的行程,必须往后推迟。

沐浴过后,浑身清爽。难得周乾身边没有政事包围,大家都可以轻轻松松的在一起聊天话家常。萧明瑜就挨着周乾坐下,伺候的人都打发去了角落。萧明瑜手里拿着一个高丽美人扇,轻轻的摇晃,赶走初秋的蚊虫叮咬。

周乾有些热,一把抢过萧明瑜手中的扇子,死命的扇起来。宫人们见了就要上前伺候。萧明瑜摆摆手,示意都不准上来。萧明瑜笑着同周乾说道,“皇上怎么这么热,还出了汗?按理说山上应该更凉爽一些。”

周乾呵呵一笑,“朕这是火气旺,所以就觉着热。娘子是不是该替朕降降温?”

萧明瑜掩嘴轻笑,“皇上也真敢说,就不怕传闻出去,被人说不成体统。”

“谁敢传言出去,朕就扒了他的皮。”目光一扫,所有宫人都低下头,瑟瑟发抖,不敢吭一声,恨不得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萧明瑜轻笑出声,“行了,出来玩,干嘛那么凶巴巴的。皇上要是热,不如让我来给皇上打扇。”

“不用,你受不得累,朕怎么能让你打扇。朕自己来就行了。”

萧明瑜心头熨帖,一丝丝扇子扇出来的微风铺来,萧明瑜就觉着浑身舒坦,心头暖暖的。依偎在周乾的身上,“皇上要亲自下场狩猎吗?”

“那是当然。”周乾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萧明瑜笑言,“那我同皇上一起,可好?”见周乾犹豫不决,萧明瑜就说,“皇上可是嫌弃我的马术不好,嫌弃我不会弓箭?”

周乾讪讪然一笑,“既然知道,又何必说出来。藏在心里,心知肚明不就行了。”

萧明瑜白了他一眼,“知道皇上嫌弃,罢了,我也不讨人嫌,我就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如此一来,又能痛快的玩耍,又能看着孩子们,一举两得。”

“行,朕会让人安排好一切。不过壮壮要跟在朕身边。他一年年大了,朕打算先让他接触一下朝堂,好歹知晓一下朝堂是个什么模样。”

萧明瑜微蹙眉头,“会不会太早了点?他还小。”

“不小了。朕同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学着办差。他同朕当年相比,已经落后了一截。所以朕现在要督促他迎头赶上,未必就一定要超越朕当年的表现,但是一定要好好的学,学不好那就别怪朕对他不客气。”

萧明瑜面有犹豫之色,不过见周乾定了主意,萧明瑜并没有出言反对。只是提醒周乾,好歹照顾一下。毕竟是第一次接触朝堂,不懂的地方自然有多,周乾不要那么暴躁,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慢慢教导就行。周乾满口答应,心里头却又是另外一回事。心道要是壮壮不长进,他就打断他的腿。谁有那耐心慢慢教导。也只有萧明瑜才会如此。

萧明瑜不知道周乾是多么的暴力,要是知道的话,定会同周乾理论一番,让周乾妥协。

当晚,两人好好休息。次日一早,准备妥当后,就出了行宫去了猎场。到了地方,高台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就等周乾主持狩猎仪式。萧明瑜坐在一旁四下看着,发现这一次来了好多人。她也知道很多命妇都会来,但是没想到大家将家中的闺女儿子都带来了。带儿子来,还能理解。做父母的,都希望儿子成器。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正是在皇帝面前露脸的难得时机,大家自然不想错过。可是带这么多娇滴滴的姑娘家来做什么?骑马狩猎?瞧那些娇滴滴的姑娘,这会还穿着盛装,就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萧明瑜微蹙眉头,为何她事先对这个情况一点都不清楚。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萧明瑜招手叫来马忠,吩咐了一番,让马忠去问问,将情况打听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忠领命而去,等到仪式快要结束的时候,马忠这才带着消息回来。说是皇上有一天在早朝上提起,凡是参加狩猎的,都可以携带家属和子女。故此才会有那么多人将家中的闺女带来。

萧明瑜挥挥手,马忠退到边上去。萧明瑜看着高台上的周乾,周乾这话是无意之举,还是有心为之,目的究竟是什么?萧明瑜心头揣着疑问,不过并没有着急的去询问。后面的时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同孩子们一起戏耍,一起骑马驰骋,一起拉弓射箭。总之这一天,萧明瑜过的很痛快,全身心都放松了,全部沉浸在山水之间。就连魏太后也难得的出来走动,虽然没上马,却也走了不少路,算是锻炼了身体。

到了晚上,周乾率领大部队回来,收获破丰。这一晚不出意外是一场篝火晚宴,吃着猎来的食物,众人都开怀大笑。文官们献上祝酒词,还有各种诗歌词赋,表达对秋狩的赞美,对这个季节对大自然的赞美。当然也有会拍马屁的,通篇都是对周乾这位皇帝的赞美。

武将集团的人见到了,心头酸的很。哼,个个都是马屁精,多读了几本书,就了不起啊。

文官集团表示,不是多读了几本书就了不起,而是多读了几百本上千本书,才会了不起。你们这些粗鲁的武将是永远都不会明白的。

武将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表示不和文官们一般见识。一群酸腐,上不得马,拉不了弓,少数几个厉害的,也多半是出身武将世家,而不是出身。你们这群白斩鸡,一个个就跟娘们似得。

文官集团表示不服,个个站起来大骂武将集团粗鲁野蛮,就跟没有进化的野兽一样,只知道逞凶斗狠,连脑子都不会用。

论骂战,文官集团说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武将们在骂战上甘拜下风,更是不满。周乾稳坐高台,一点要干涉的意思都没有。武将同文官不和,也不是头一天的事情。两边吵啊闹啊,随便吧。要是真团结如兄弟一般,反倒是要轮到周乾这个做皇帝的担心。

挨着周乾坐的萧明瑜,俯瞰所有人,发现了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周乾将二王爷放了出来。萧明瑜还在皇室宗亲这一群人中见到了一张久违的面孔,周启。秦王在景福帝过世的前一年就去世了。周启还算顺利的继承了王位,不过不是亲王,而是郡王爵位。只不过周乾上位后,依旧将周启囚禁于王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