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红楼之禛绝赦上一章:第 4 章
  • 重生红楼之禛绝赦下一章:第 6 章

PS:本文是金手指爽文,重申一百遍~~~~

第17章

017

要说贾赦这人,还真不是什么好人,一个从小就父母双亡的人,要真还是圣父的性格,那他也别想长大过的多好了。

贾赦长在乡村,没爹没妈就跟着年老的奶奶长大,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他也算是他们村镇里有名的人了,读书的时候那是出了名的偏科,一样的气血上涌,文科老师是激动的,理科老师是气的,文理两科天差地别的分数也让他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而和他的偏科一样出名的那就是他打架的手段。

小孩子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纯粹的人了,可就是因为这份纯粹有时候伤起人来才是最最伤到心里的。

孩子的话语天真而又残忍,贾赦在这残忍中长大,要不就变态,要不就暴发。

贾赦没有变态,但是和变态差不多也就是了,因为他的暴发已经离变态不远了。

他从一个乖乖巧巧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变成了身上经常挂彩经常打架上课不认真不说,还睡觉的坏学生,偏偏学校还舍不得把他开除。

贾赦这个人狠啊,不止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打架什么的都是靠经验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别看他打架经常鼻青脸肿的,但说真的还真不是什么大事儿。

和他打架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做是真正的疼痛,这小子阴险的专门挑衣服下面的暗处下手,看着是赢了,外表光鲜靓丽的,实际上衣服一脱绝对青青紫紫的比他严重多了。

所以说,贾赦这个人就这么的和永绶交上朋友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是老乡贾赦也不可能和他相认。

现在贾赦当然也没有和爱新觉罗永绶来个‘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怎么可能,别给他来个‘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就好了。

可是贾赦就算是不和永绶相认,但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可以一辈子不露出一点马脚让永绶猜出他穿越者的身份。

人活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随性随心,若是怕这怕那的,那他这一辈子肯定会过的比上辈子还不如。

所以说,话题又转回来了,贾赦为什么会帮'永绶解毒并且心照不宣的没有说明彼此的穿越者身份呢?

这就又要再次说回贾赦那巨大的金手指异能了,植物系异能!

植物异能真的是个强大的异能,虽然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能跑能跳,但贾赦却能从植物当中提取很多意想不到的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有着各种意想不到的作用,。

比如说痒痒粉啦,迷幻剂啦,或者是春~药,等毒素,也有能解毒的百解丹,,等等的,真真是超出你的想象力。

而贾赦会这么放心的和永绶交好则是因为他还提取出了一种了不得的汁液,这种汁液能够渗透进人的肌肤然后潜伏下去,只须要一个引子,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就被掌握在贾赦的手里。

在贾赦看来,只有对方的生命掌握在他手里他才能放心的用他,别说什么‘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真正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压根没有,表面上说的再好听也没有用,要实际上能做到。

当然了,贾赦当然不可能就因为这一点就这么放心永绶了,他能这么放心自然是要在这上面再加上一个原因的,那就是爱新觉罗永绶是个酷爱医术而医术不错中医,经常要和花花草草药材什么的打招呼,所以贾赦不用担心他会脱离自己的视线。

好吧,这个世界上估计也就只有贾赦有这么牛掰的异能了,当然了,因为贾赦的这个金手指的存在,理所当然的,永绶这个医术不错的中医也就不能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了(PS:若是发现了贾赦还怎么混啊)

不过贾赦还是为了掩人耳目,贾赦自然不会自己出面,和那个无瑕膏一样,出面的是一个莫须有的神医,而贾赦只不过是他的代言人而已。

要说贾赦和永绶还真的挺合得来的,

话又说回来了,贾赦请永绶帮忙请的教养嬷嬷还是永绶的额娘,恭亲王的继福晋马氏帮的忙,永绶一个大男人还真不适合出面干这个事儿。

恭亲王继福晋马氏对永绶这个唯一的儿子上心的很,距离贾赦开口之后,不过十来天的工夫教养嬷嬷就到了贾府。

按理来说吧,康熙十年出生的永绶今年虚岁都二十一了,和贾赦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应该没什么话题才对。

可惜这两人都不是原装货,和现在这两人的年纪相反,穿越前的永绶是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双失青年,失业失恋。

而彼时还是刘显时的贾赦却是在年近三十的时候穿过来的,工作方面虽说没有什么成就,但好歹也算是个见过人生百态的小超市老板(所以才有时间看小说啊)

这两个人虽说对于各自穿越的身份心照不宣,也从来没有谈论过以前的事情,但这两人还是挺聊的来的。

好吧,贾赦绝对不承认他有用武功这种男人都有望想的秘籍去引诱永绶的。

第18章

018

教养嬷嬷的到来史氏倒是没说什么,还尽心尽力的安排了住宿的问题。

史氏这么做不为别的,她最疼爱的小女儿贾敏也五岁了,贾敏小小年纪就长的玉雪可爱,长大后必定是个美人胚子,史氏坚信着贾敏将来一定能让她风光无限,比如说在史氏心里,不说皇妃,王妃绝对是当的起的。

不过贾史氏对贾赦的观感再一次的下降了,就因为贾赦居然让那几个庶女和贾敏一起学习规矩礼仪。

她们怎么配?在史氏的心里,那些庶子庶女们都是奴才秧子,她没把她们蹉跎死还能有吃有喝的就该感天谢地了,居然还妄想些别的不该想的东西,真是该死的贱人。

可惜不管史氏怎么反对,反正都被贾代善无情的镇压了,贾代善早就让她以后别管贾赦的事了。

贾赦对贾史氏是怎么看他的一点也不在意,开嘛玩笑呢?这又不是他亲妈,史氏对原主也不好,再加上原著上写的那些偏心眼儿的事情,贾赦没早早的让她消失她就该阿弥陀佛了。

教养嬷嬷请了三个,史氏给安排在内院的一个清风院子里,平时三个教养嬷嬷就住在那里,贾敏四个每天都去清风院里学习。

至于教养嬷嬷是怎么教的,贾赦这个大男人就不知道了,反正他让他身边的另一个小厮王善宝的娘去跟她们说了,不求她们有多,多才多艺,除了女人家该学该会的,必须要识时务看脸色,别因为没见识或者是目光短浅的给家里招祸。

因为王善宝的爹王喜是贾代善身边看重的长随,所以王喜家的去和那三个教养嬷嬷们说的话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贾代善对贾赦这一行为不置可否,但不可否认的是,贾代善也因此把之前史氏提议的事情给拋到了九霄云外,心里对贾赦这个长子又看重了几分。

不过前面也说了,贾赦不是圣父或者活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什么的和他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他给几个庶妹请教养嬷嬷的原因是打算用来联姻的,联姻是什么?是结两姓之好,如果他那几个庶妹和他这个兄长不亲,联姻就没有用处了。

所以,就算是为了以后的将来他的妹婿们,贾赦也不会把这么好的机会放过。

于是乎,好事做到底,原本还没取名的几个庶女们终于有机会见她们的爹——贾代善了。

几个小萝卜头们被自个的姨娘给洗刷干净后,又被姨娘带到了正院荣禧堂的客厅。

要说当初贾府还是国公府,贾源正是位高权重的时候,贾代善收到的这些用来攀关系的女人自然也不是没有颜色的。

那些女人,个个的或娇媚,或清纯,或可爱,或美艳,反正都是比史氏漂亮的,生出来的女儿自然也不可能差到哪去。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几个庶妹们长的好,贾赦才会想起来联姻这一回事儿。

“妾见过老爷太太,给老爷太太请安!”生有女儿的这三个都不是别家的探子,被人送来都是纯粹的攀关系的,并没有什么别的目的,有那些目的的人都被贾代善下了绝育的药。

“女儿见过父亲,母亲,兄长,给父亲母亲兄长请安!”小萝莉们脆生生的说话了。

姐妹们三个一进门行了礼问了安之后就偷偷的打量屋子里的众人。

贾代善很威严的坐着,他一个大男人也不怎么会和孩子相处,虽然这会儿见了这几个没怎么见过(除了年节史氏都不让人出来)但却很是濡慕的看着他的庶女心里柔软了一些,但脸上的表情也只是放软了一些而已。

史氏的长相还可以但却并不是十分出色,这会儿正端着一副菩萨样儿笑的很是慈善的说道:“大姐儿几个快上这来让母亲看看。”

几个小萝莉看了身后的姨娘一眼后,乖巧的走到了史氏的面前,只见史氏慈爱的摸了摸她们几个的小脸对几个姨娘说道:“你们几个也算是有心了,对大姐儿几个照顾的很妥当看着倒比上次见的时候圆润了一些。回头让赖大家送些布料过去,小孩子家家的得穿的漂亮些。”

史氏这话一出口几个姨娘就被吓出一身冷汗了,能被送进来的自然不是什么,什么都不懂的人,要不然别关系没攀到反而因为得罪了史氏结了仇。

要知道这守孝可是一点荤腥的,而且距离上次见面是三个月前了,也就是说三个月茹素下来居然还胖了,别人会怎么想啊?在热孝没过的时候就偷吃荤腥,将来她们的名声还要不要了,还要不要嫁人了?

所以姨娘们自然是不会让史氏,有机会把这个罪名按在自己女儿的名字上面的。

“太太说笑了,上次大姐儿还胖乎乎的,现在我还在说幸好瘦了,要不然走两步喘三声的就够让人担心她的身体了。”说话的这个是陶姨娘,长相艳丽身材尤其好⊙▽⊙是被人从女支院里赎回来的。

“是啊太太,妾正想请太太赏点儿布料给二姐儿做几身衣服呢,这几个月下来二姐儿又是瘦又是拔条儿的,以前的衣服都不能穿了,今儿可要谢谢太太的赏了。”

二姐儿的姨娘肖姨娘是正经良家子,身材偏瘦但长相清纯可人,声音娇柔也会说话。

“四姐儿也是,以前的圆脸都瘦成锥子脸了。”柳姨娘声音比较清爽,没有那么娇柔透着那么一股子直爽的味道,院子里那么些个女人,相对而言贾代善可以说去她的房间多一些。

第19章

019三年

贾赦是个无事不起早的人,表说他三观不正哈,他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长大,要他像个活雷锋那是不可能的。

虽说这个世界上坏人不少,好人也不少的,贾赦也不是没有受到过别人的照顾,但那真的是少之又少,倒是白眼,嘲讽,欺负什么的没少受。

所以说,贾赦这样的性格还真是环境造就出来的,贾赦现在这样不占别人便宜,别人也别想占他便宜的,就已经能算是没长歪了。

要说别的,能顺手帮忙的,在不损害自己利益,不会给自己招来麻烦的事情,贾赦也会出手相助的,要他为了别人不顾自己那是不可能的,当然了,他看重的人自然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贾赦帮了那几个庶妹自然也不会做好事不留名的,他要是不让她们知道,说不定这功劳就被按到贾史氏身上去了,对于这一点可不是贾赦愿意看到的。

便宜谁也不能便宜贾史氏啊~~对于这一点,贾赦肯定的,坚决的要以后一直这么执行下去。

那三个生有女儿的陶姨娘,肖姨娘,柳姨娘也都是聪明人,知道只要得了贾赦这个贾府的未来继承人的看重,以后女儿才能有好的婚事。

所以,贾赦那三个庶妹也就都知道了,自己能够跟着教养嬷嬷学习,能有名字都是因为嫡兄贾赦的关系。

是的,三个小萝莉们有名字了,这三个名字还是出自贾赦的手呢,当然了,对外就是贾代善取的名了,怎么也不可能是贾赦越过贾代善去做这件事,当然,做了也不能传出去就是了。

这三个小萝莉叫什么名字呢?这就要从贾赦当初想到要给她们请教养嬷嬷,从而去找贾代善的时候说起了。

他当初就是直接找到贾代善说:“父亲,你看看这几个字怎么样?”

贾赦给的纸上写有,娇,娜,妮,婉,婷,娟,之类的女字傍的字。

面对贾代善疑惑的表情,贾赦淡定的说道:“听说三个庶妹到现在还没有取名字儿子就选了几个,而且儿子也请朋友帮忙请几个教养嬷嬷回来。”

和聪明人说话自然是省心省力的,贾赦这么一说,贾代善自然了解了贾赦的用意,最终三个小丫头就有了名字,分别是贾婷,贾婉,贾娟。

话又说回来,贾婷几个后来在这些事情发生后和各自的姨娘的影响下,还真的和贾赦亲近了起来,特别是贾婷,在学了女红之后还用她那不怎么样的手艺给贾赦绣了个荷包。

有付出才有回报,贾赦要想以后庶妹们出嫁后还和自己保持好的关系自然要有所付出的,所以也送了些小女孩儿喜欢的小玩意儿送过去。

当然了,作为嫡女的贾敏也收到了,而且更多更好,而且贾赦在知道贾史氏在给贾敏说些他的不好的的话之后,也暗地里在贾敏身边安排了人,其主要目的就是破坏贾史氏给贾敏灌输的“贾赦的形容”。

贾赦自然不会让自己在贾敏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的,要知道原著中贾敏嫁的可是林海。

林海是谁啊?那可是巡盐御史,不是官位有多高的问题,而是巡盐御史的重要性,那可是非皇帝信任之人当不了的官职。

贾赦做的也很简单,只是让教养嬷嬷着重教导贾敏人情世故,特别是贾赦这个贾府未来主人对于出嫁后的贾敏的重要性。

谁让贾史氏之前说什么嫡庶有别,想让贾敏独占两个教养嬷嬷呢!贾赦就让贾史氏知道知道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个什么样的滋味。

再有就是让人暗地里传了传当年贾史氏对上贾张氏做的一些争权的事,然后再八卦八卦京城里那些和家主不亲的出嫁女过的是多么多么的辛苦。。。

方法很简单,效果很满意,总之一切都随着贾赦所想的那一方面进行吧!

~~~~~~~~~~偶素时光如流水的分割线~~~~~

时光如流水匆匆了无痕,于是时间从康熙三十年的冬天来到了康熙三十二年的六月,贾赦也到了除服的时候了。

三年后的贾赦从一个翩翩少年郎成长成了翩翩青年,好吧,就算长了三年,贾赦也没长歪长残,反而更加的让人移不开眼光。

也幸好他那张精致的脸并没有随着时间朝着伪娘的方向长,而是长的更加风情万种,哦不,是丰神俊郎,丰姿绰约。

这三年里贾赦完完全全的当了个宅男,为了更好的习武,贾赦还搬到了郊外的庄子上去住,除了年节很少回贾府。

当然了,这是表面上的事情了,表面上贾赦每天都在庄子里头,实际上,贾赦时不时的晚上就去劫富济贫,劫那些贪官的富济自个儿的贫。

然后再把得来的钱财拿去做海洋生意了,一大船一大船的丝绸茶叶瓷器被运走去了大西洋的另一端,然后各种金银宝石被带了回来。

更甚者,贾赦还得到了几把德国传过来的火铳,贾赦又在大清搜索了几个会做传统火铳的人暗地里研究。

当然了,贾赦他不是要造反,而是作为一个对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小鬼子侵略中华十分气愤的中国人,总要做点什么才能以泄心头之愤啊。

在穿越到了事情还没发生,有可能改变这一切的年代,特别是在清朝康熙年间还有个发明出世界上第一把连发手枪的戴梓的人的时候。

当然了,这一切都只能在暗地里进行的,而进行这一研究的人都在之前就被贾赦种下了百植液(前文17章提到的植物液体)

第20章

020

021

就在贾赦出孝除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里,朝廷里就发生了一个大事件,对贾赦来说是大事的大事件。

康熙三十二年七月,戴梓获罪,被发配盛京。

历史上戴梓生于顺治六年,死于雍正四年,正是在康熙三十几年被流放的,但不知道是哪一年,因梅雨写文需要就改为康熙三十二年了,所以就别在意这一点了,考据党别拍啊,大家就凑合着看吧

想想历史上的戴梓,那简直是现代社会的学霸男神,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还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

这样的人才就这么让他后半生穷困潦倒,然后因贫病交加辞世也太可惜了,天才就该是要让他的才华发光发热才对。

说来贾赦这次说服戴梓,成功的让他自己都有些意外,因为按照贾赦的方法假死脱身的话,那从此以后就没有戴梓这个人了。

而古人恰恰很在意这一点,就和古人在意宗室家族是一样的道理,没有了戴梓这个身体也就等于是脱离了家族了。

戴梓给的回答就只有一句话:因为贾赦给的筹码或者说是诱惑,让他现在已经顾不上什么宗族不宗族的事了。

而被贾赦拿来当筹码说服戴梓的正是戴梓的儿子——戴哲。

戴家子嗣艰难,向来历代单传,而戴梓现在年过四十却只有一个不足五岁的儿子,而老婆却是早在生孩子时难产而亡了。

所以,当那什么宗室家族碰上了传宗接代这种大事立马就退了一射之地去了。

然后呢?然后当然是戴梓跟着贾赦的人继续投入到研究火器去了,好好的为未来做贡献去了。

好吧,作为一个对小鬼子侵华,八国联军在中国烧伤抢劫这一行为十分心塞的人,若能阻止这些贾赦还是很愿意去做的(梅雨也很愿意好伐!)

不是贾赦的人品有多么的高大上,实在是这些是每一个中华民族人们心中的痛,贾赦也不是多么的为国为民的人,而是对这些事情看不过眼。

在现在还没危及到他生命的时候他是很乐意去做这些的,但若是要他不要命的去做这些事情,好吧,还是洗洗睡吧!

火铳,有时又称“火筒”,是中国最早的金属射击火器,属于火门枪。中国宋元时期对火铳的发展和使用起了重大作用。

可惜清朝满人入关之后,因为汉人人口众多,怕汉人反清复明,加上顺治的爷爷□□哈赤就是死在了明朝的红衣大炮之下的,所以后来戴梓发明了七星连发火铳却最终获罪流放盛京且后半生贫困潦倒最终因病辞世。

瞧瞧所谓的千古一帝康熙做的这件直接影响到后世所受的八国联军的耻辱的事儿,要不是康熙执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清朝的人像是井底之蛙似的看不见外面的天空,后来是不是就没有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没有了小鬼子侵华以及后来的八年抗战?

说到这里梅雨都想咬人了,瞧瞧百度里查来的资料,恨死了好伐!!!

看看,早在康熙时期,著名的兵器发明家、火器专家戴梓在连发火器的研制方面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由他发明的“连火铳”在当时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的火器,并且一度被后人称为清代“机关枪”。

可是,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却没有被康熙采纳。要知道那可是世界上第一种机关枪,若是继续让戴梓研究下去,还有他八国联军什么事儿?来一个打一个,来两个打一双,他们哪来那么多人来送死?艾玛,这滋味想想都有种想要咬人的*啊~

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那绝对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可惜,智商高了情商不高,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得罪了人而被人报复,最后落得一个那么悲催的结局。

想想后人给戴梓的评价,“磨剑半生虚售世,著书千载枉惊人。”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由于戴梓的为人刚正不阿,敢言人过,在朝中也得罪不少人,其中又以南怀仁为最,南怀仁嫉恨在心,伺机报复,于是勾结张献忠养子之子陈宏勋在康熙面前诬陷戴梓“私通东洋”,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

到沈阳之后,戴梓被迫靠卖字画度日,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以上来自度娘)

可以说戴梓之所以落得这个结局有三个原因,一是他的养子陈宏勋这个白眼狼,和南怀仁勾结陷害了他,二就是太有才华遭人嫉妒。

三就是政治问题了,因为康熙怕汉人造反威胁到他的皇位,顺着所谓的“私通东洋”从而将戴梓发落了。

第21章

021

康熙三十二年八月,三年一次的武举就要开始了。

不用说了,贾赦自然是去参加了,以他的天分,葵花宝典轻轻松松的达到了第八层的。

以他现在的武功可以说是难逢敌手了,所以,现在的贾赦除了继续练葵花宝典以朝达到大圆满境界的第十层之外,贾赦现在还在学习各种武器,剑,刀,棍,鞭,箭,就差把十八般武器给练全了。

对于贾赦参加武举这回事,贾家众人反应不一,高兴的是贾代善,他自己和他爹走的是武官的路子,对贾赦也走这条路倒没什么反对的,反而有种虎父无犬子的欣慰的感觉。

贾史氏是不冷不热的,自从三年前贾代善让她不要管贾赦的事情之后,贾史氏就再也没管过贾赦的任何一件事情,哪怕是说话都是能不说就不说,说了也是长话短说。

对贾赦参加武举嗤之以鼻的是贾政,他在他老娘贾史氏的教导下对贾赦很是不屑一顾,而且他自诩文人,看不惯那些粗俗不堪的粗糙人。

也是因为贾赦虽然练了武功,且武功高强少有敌手,但贾赦却从来没在人前和贾家人面前露过手。

贾代善知道贾赦有个暗地里的师傅(贾赦杜撰出来的高人师傅),但贾代善也没和贾赦交过手

依他的想法,去参加武举试试也没什么不好,若是贾赦武功好考个状元探花什么的好名次回来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行的话,多和人交交手也能知道自己差在哪里,权当是赚经验了。

武举和文举一样,考试分为四个等级进行。(1)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2)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3)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4)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者,再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又叫廷试)分一、二、三甲。

一甲选三名,头名是武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中武探花。前三名又称“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以下的都属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以上均来自度娘。

因为贾家的祖籍是在金陵,所以贾赦要提前回金陵去参加考取武秀才。

中元节过后的七月十八,贾赦很土豪的包下了一条大船,乘船南下金陵,对此贾赦只有一句话:“幸好咱不晕船!!”。

至于为什么是贾赦自己包的,上面说了,贾史氐从三年前就没管过贾赦,这次贾赦南下金陵,贾史氏她完全是当成不知道这件事情。

这次跟着贾赦去金陵的小厮不是平安了,而是这几年贾赦培训出来的,学过三年武功,现在也是有两下子的石岩,石英两兄弟。

丫鬟什么的那是一个都没带,对一个已经直不起来的弯男来说,女人,那绝对是一个麻烦体。

而这次跟着贾赦南下的还有贾修南,贾修北,贾修文,贾修武四个人。

这四个人当中,贾修南贾修北是兄弟两个,今年十九的十八,贾修文贾修武是对双胞胎,今年才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