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宠上一章:第 82 章
  • 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宠下一章:第 84 章

因今日她要赶姜四老爷夫妻出府,因此特意叮嘱几个儿媳今日不必来请安,就是不愿叫儿媳们看见四房那些乱七八糟样子。

可是姜三太太怎么来了?

“是你的母亲么?”赵王老太妃早就叫人打听清楚了阿静,听说是姜三太太,便急忙对阿静问道。

阿兰也看出她对阿静格外刮目相看,因此刚刚说话的时候也不大多话,想着叫阿静在赵王老太妃的跟前多说几句。此刻听老太妃垂问,阿静心里也疑惑本该在房中安歇的姜三太太为何今日会过来给老太太请安,只是她不好揭破今日老太太要四房分出去这些家事,便笑着点头说道,“是。”她应了一声,赵王老太妃便笑着对微笑着的老太太说道,“你的儿媳倒都是孝顺。既然都来了,那就一同说说话也是好的。”

老太太便笑着点头叫姜三太太进来,对赵王老太妃歉意地说道,“老三媳妇是个爱热闹的性子,您可别见怪。”

“见怪什么。我就喜欢热闹。”赵王老太妃不以为然的时候,姜三太太已经笑容满面地进来。

她也是打听清楚今日赵王老太妃来府里与老太太说话的,而且还叫了两个丫头在跟前说话。

一想到这里,姜三太太不由就想到了赵王府还有一位未娶亲的小公子……如果说为什么这么知道赵王府的情况,那姜三太太就不得不感激一番自己娘家的长嫂了。她长嫂的嫡女,就是陈泰的妹妹就是嫁入了赵王府,因此也曾经说过,赵王府还有一位赵王妃嫡出的幼子,自幼被赵王府上下爱若珍宝,赵王妃曾说要给自己的幼子选一个最温柔娴静的姑娘。

姜三太太听了,自然在心中有几分计较。

阿静的婚事是她的心病。

阿静的年岁已经不小了,比她年纪小的燕宁都已经风光大嫁做了楚王妃,可是阿静却依旧待字闺中,姻缘没有一个着落,这叫姜三太太心里怎么能欢喜起来呢?

只是如今姜家因阿蓉与燕宁越发风光起来,阿静虽然也被许多人上门求亲,可是在姜三太太心里,这嫁给寻常门当户对的人家,哪里比得上嫁入王府,一辈子显赫尊荣幸福?既然燕宁都能嫁入楚王府,那姜三太太觉得自己的阿静其实努力努力,也可以嫁入一个王府的。

只可惜如今的京都各家王府之中能与阿静年貌相当的公子不多,这赵王府好不容易有一个,天知道,姜三太太想跟赵王老太妃搭上话儿有多久了。

如今赵王老太妃上门了,她能不高兴么?

就算知道婆婆只怕会大怒,可是姜三太太也厚着脸皮来了。

她如今已经看不上寻常的京都子弟。

曾经看不上阿静的她的娘家嫂子还想把陈泰说给阿静,可是姜三太太自己却不肯答应了。

除了王府,谁家也配不上她的阿静,配不上楚王妃的表姐啊!

更何况燕宁不过是姜家的表姑娘,都能嫁给楚王。没道理阿静身为姜家嫡枝的姑娘,却嫁得不如燕宁吧。

姜三太太今日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进来,笑着就凑到了赵王老太妃的跟前,见阿静在老太妃的跟前十分娴静,总是沉默无趣的,便挽着袖子取而代之,与赵王老太妃言谈甚欢。

燕宁就看着姜三太太不大一会儿就跟赵王老太妃亲近起来,反倒把阿兰与阿静都挤到了自己的身后,不知怎么就觉得为阿静有些难堪。

她说不出来那种感觉,或许能从姜三太太看向赵王老太妃那殷勤的目光里明白姜三太太对阿静的一片关切与慈爱的心,可是她一转头,见赵王世子妃笑了笑垂头饮茶,仿佛没有听见姜三太太高亢的“我家阿静一向持家有道!”这样的笑声,她说不出来什么,就是觉得心里闷闷的。

因赵王老太妃也是自己的长辈,她不好扫兴,沉默了一会儿才笑着对赵王世子妃说道,”你还没有逛过国公府的园子吧?我们出去散散心,不打搅长辈们说话了?”

她弱弱地,求助地,可怜巴巴地看着赵王世子妃。

赵王世子妃一下子觉得自己的心被击中了,软成了一团,哪怕还想多看两眼这姜家三太太的笑话,可是此刻看见燕宁这样求助地看着自己,她终究不忍心。

“巧得很,我本也想请叔祖母带我逛逛园子,只可惜我不好劳动叔祖母大驾,因此不好意思张嘴。”见赵王老太妃笑着看过来,赵王世子妃忙笑着说道,“您先在屋儿里说话,我和叔祖母出去散散心去,也瞧瞧国公府里的园子跟咱们王府的园子有什么不一样儿的风景。”

她一向得赵王老太妃喜爱,听了这话,赵王老太妃点了点头,还叮嘱她说道,“可不许怠慢了你叔祖母。”她叮嘱了两句,赵王世子妃便一边扶住了燕宁的手臂,一边笑着说道,“您放心,我侍奉叔祖母还来不及。”

燕宁弱弱地揪了揪她的衣摆。

这怎么和她家里的那个小叔子一样那么会撒娇啊。

赵王世子妃对这样的性子一向没辙,一双美眸流转,对被挤到了角落沉默起来的阿兰与阿静说道,“二姑娘与三姑娘也陪我走走吧。”

她这么亲近阿兰与阿静,这也是赵王老太妃乐意看见的,闻言便笑着点头说道,“你们年轻人一块儿玩儿去。”

燕宁眼睛一亮,看着赵王世子妃弯起眼睛露出一个欢喜的笑容。

赵王世子妃看着这软乎乎怯生生的笑容,默默捂住了心口,暗道了一声完了。

这还真是给自己认了一个祖宗回来。

她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儿,只是瞧见燕宁怯生生地看着自己就觉得没了法子,心里叹气着与燕宁还有阿兰阿静一同出去,等她们一同走到了院子里,燕宁见阿兰和阿静在赵王世子妃的跟前很不自在的样子,便忙说道,“二表姐,三表姐先在这儿坐着,我和世子妃还有别的话说。”

她看见阿兰和阿静都往湖边的一处亭子里去了,这才与沉默下来,脸上的笑容也挂不住了的赵王世子妃一同往没人的地方走了走,对她好奇地问道,“我怎么觉得伯娘对我两个表姐格外亲热?”

她这么单刀直入,显然不是一个有心机的性子,赵王世子妃不由越发地觉得自己要完了。

她一向都是八面玲珑,强势泼辣的性子,最招架不住的就是这样娇滴滴单纯的小家伙儿。

若燕宁是个有心机的女子,赵王世子妃倒是能与她棋逢对手。可燕宁这样柔软可爱,赵王世子妃倒是只想把她摁在怀里揉一揉。

“我也不瞒着叔祖母,反正过些时候,这件事也得叫国公府知道。”见燕宁瞪圆了眼睛专注地看着自己,赵王世子妃一张美人面微微抽了抽,之后压低了声音对燕宁说道,“你大概也能看出几分,我家老太妃是看中了贵府的三姑娘。”

她这么一说,燕宁想到赵王老太妃这几次对阿兰与阿静的格外在意,愣了愣,又觉得心里了然了几分,呆呆地点了点头问道,“赵王府……还有与我三表姐品貌相当的公子么?”如果有的话,如果为人不错,那燕宁觉得男未婚女未嫁的,一切都是可以考虑的么。

而且在婚前,她还可以去问问楚王赵王府的公子的人品。

“……不是我家的公子。”赵王府如今尚未成亲的只有一个赵王幼子,那可是赵王府女眷的心尖子,赵王世子妃都拿这小叔子当儿子在养,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在外头看中了一个姑娘就提到婚姻之事。

而且今日阿静的母亲姜三太太的做派,赵王世子妃都看得一清二楚,说句实在话,如果不是看在姜家老太太与燕宁,还有十皇子妃的面子上,这样的妇人坐在赵王世子妃的面前,赵王世子妃理都不会理的。

此刻见燕宁关切,她便直言说道,“我家倒的确有个幼弟,只是与姜家的姑娘不合适。姜家的姑娘过于温柔贤惠,我家那个幼弟自幼养尊处优的,父王的意思,是想给他娶一个强势的妻子,能敦促他上进的。而且那孩子心性未定……”而且她的那小叔子房中的丫鬟不少,因赵王幼子是个怜香惜玉的性子,也喜欢被漂亮的丫鬟簇拥,赵王世子妃想一想还觉得有些头疼。

阿静的出身不高,人又过于娴静温柔,哪里是那些妖精的对手,因此赵王世子妃知道阿静是不合适自家王府的。

“那是谁家啊?”燕宁急忙问道。

会出动赵王老太妃的人家,想必也与赵王府有亲吧。

“是我们老太妃的娘家曾孙,说起来也巧,也在京郊大营,是王爷的麾下,名叫高庆。叔祖母回去一问叔祖就知道了。”赵王世子妃急忙说道。

燕宁见她这样干脆地告诉了自己,这么看,赵王老太妃的确是看中了阿静,不过不是说给赵王府的公子,而是老太妃娘家的晚辈。

既然赵王府这头没瞒着,燕宁心里有数儿了,就对赵王世子妃道谢说道,“多谢你直接告诉了我,我倒是还能有个准备。”她觉得赵王世子妃为人极好,不由抿嘴对她一笑,小声儿说道,“我刚刚嫁到王府,也不认得很多人。往后,往后在皇家走动,你要帮帮我啊。”

楚王妃一点都不为需要晚辈帮助而有什么不好意思,她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赵王世子妃,赵王世子妃默念完了完了,脸上却忍不住已经露出笑容来说道,“那是自然。日后我跟着叔祖母走动,走动几次,叔祖母就清楚各处的女眷关系了。”

她也知道燕宁为什么要求自己帮忙。

一则是皇家女眷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燕宁刚刚嫁入皇家,只知道这些女眷们和自己的关系,却不知她们之间还有什么纠葛之类的。

另一则,却是想要拉扯赵王府一把。

楚王如今乃是朝中权臣,被皇帝与太子倚重,楚王府至少还有两朝显赫,在皇家自然声势日隆,想要巴结楚王妃的皇家女眷多不胜数。

可是燕宁却日后要把她带在身边,这又何尝不是在提携赵王府呢?

想到这里,赵王世子妃忍不住想,这么柔软可爱的叔祖母,她还是多护着些,免得叫皇家一些别有用心的女眷给吃了。

不过听说楚王妃与长平长公主不睦。

那肯定是长平长公主的错!

“你真好。”燕宁见她一口答应,忍不住甜甜蜜蜜地对赵王世子妃说道。

赵王世子妃踩着晕乎乎的脚步跟着笑容满面的赵王老太妃走了。

燕宁一转脸就钻去了阿静的房里,和阿兰一块儿坐在阿静的跟前,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说给阿静听,还对阿静急忙说道,“三表姐快看看我给你的那个册子。世子妃说这个人是我家王爷麾下的人,也在军中,你看看册子上有没有这个人的名字。如果有的话,看看他的性子如何。”她都帮阿静把赵王老太妃的娘家晚辈的名字家世都打听清楚了,阿兰不由好奇地问道,“那如果没在册子上呢?”

“那肯定为人不行,就不要考虑他了。”何泽编纂的这本小册子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如果这人没有在册子上,说明没有被何泽看得上的优点,那还考虑什么。

以后赵王老太妃提及婚事的时候,想着拒绝就好了。

阿静不由犹豫了几下。

说起来,她是没有那么厚的脸皮,占用燕宁的好处的。

可是燕宁此刻眼巴巴地看着她,她又说不出那些不知好歹的话叫燕宁伤心,犹豫半晌才叫丫鬟从自己的多宝架上取了一个十分精致的红木匣子,打开,露出里头的册子。

燕宁虽然觉得这册子未免被放得太郑重了一些,瞧着也簇新了些,不过也顾不上了,和阿兰凑过来一同翻看上头的信息,翻啊翻啊的,都快要翻完了这册子,叫燕宁觉得赵王老太妃家这晚辈大概不怎么行的时候,倒数第二页,阿兰突然一声欢呼。

燕宁定睛一看,果然看到了赵王世子妃说给自己的叫高庆的名字,不知怎么,突然松了一口气。

她觉得能被记录在册,说明还是有相看一番的价值的。

“怎么样啊?”见册子上还简单地形容了一下容貌,说是英俊有余,威势不足,燕宁想了想,这说明是个不很强悍的性子,不由歪头看了阿静一眼,见她似乎在思考,便忙对阿静说道,“三表姐,婚姻大事,咱们还是不要仓促决定吧。”

想到上一世阿静嫁给陈泰就是遇人不淑因此过得十分痛苦,燕宁就不忍心因为这婚前没有了解就嫁人,然后因为性情不投就过得不幸福。她们姐妹之中,阿蓉阿兰还有她,都是成亲之前就与夫君往来,彼此的性情都了解,都是彼此互相喜欢才成的亲。

如果阿静不能嫁给一个真正喜欢珍惜她,了解她的美好的男子,那不是太可惜了么?

只是阿静与她们都不一样,平日里娴静端庄,也没有与她往来亲密的男子。

因此燕宁心里还是为阿静感到担心。

就算赵王老太妃的娘家晚辈是个很好的人,可如果性情不投缘,或者他发现不了阿静的优点,不能真心地喜爱上她的美好,那又有什么用呢?

燕宁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等楚王来接她回王府的时候,燕宁忍不住对楚王说道,“王爷,你帮我和何大人问问你麾下有个叫高庆的事吧。他也在何大人编写过的小册子上呢。”她见楚王诧异地看着自己,便红着脸凑到楚王的面前羞涩地说道,“王爷只要问清楚一些,那,那我随王爷对我为所欲为呀。”

她觉得楚王无所不能,因此把自己的问题都丢给楚王回答。

一向无所不能的楚王沉默了。

怎么哭包对当初那小册子……人名儿还都记得这么清楚呢?

第117章

虽然深深地忌惮了那小册子,不过楚王不动声色。

若说自己嫉妒警惕那小册子,哭包还不得意得上了天?

不过所谓哭包,都是嘴上说得好听,转脸就不认人了。

等楚王把那个高庆的事和何泽问清楚了回了卧房来和燕宁说道的时候,就见哭包已经身上披着柔软的衣裳,手里捧着热乎乎的红枣茶来小口小口地喝了。

她坐在床上,腿上盖着小被子,瞧着小小一颗,怪可怜的。

楚王微微皱眉,见拂冬正在燕宁的面前不知在说些什么,便走过去问道,“怎么?今日被风吹着了?”他一进来,拂冬就不由为难地看了燕宁一眼,燕宁一张小脸儿不知怎么红透了,仰着头眼巴巴地看着楚王,想说什么却不好意思。

“我,我……”她把红枣茶给了拂冬,扭着手指有些羞涩,又觉得似乎不知怎么说。

“怎么了?”楚王摆手叫拂冬站在一旁,对她皱眉问道,“不舒坦?”

拂冬也想说什么,可是却不知该怎么对从未有过女人服侍的楚王说。

“也没什么。就是,就是小日子来了。”见楚王皱眉,燕宁担心他记挂自己,急忙弱弱地说道,“小日子就是……王爷,你懂的吧?”她试探地看着楚王,就见楚王面容沉稳地微微点头说道,“知道。月信。怎么,很疼么?”

他还知道女子小日子的时候会很疼,燕宁和拂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大英雄楚王,却见楚王已经拉扯了一下她膝上的小被子板着脸说道,“的确不能着凉。这几日叫厨房不要做寒凉的食物。你也小心些。”他这么周到,燕宁不由呆呆地问道,“王爷怎么知道的啊?”

“太医说过。”楚王见燕宁看起来可怜巴巴的,伸手握住燕宁的手,觉得还好,便伸手去摸燕宁的脚。

“做,做什么?”见楚王去摸自己的脚,燕宁有些羞涩地问道。

“太医说女子信期之时不要凉着脚。”楚王也不在意拂冬还在一旁看着,已经摸了摸燕宁上床前洗得干干净净的小脚丫。

见雪白的小脚丫被自己拉出来,软软的,小小的,偏偏脚趾胖嘟嘟的,摸起来也柔软可爱,楚王的大手下意识地在燕宁的脚面上摩挲了两下,见她的脸更红了,目光潋滟又带着几分羞涩地看着自己,楚王一顿,本着正人君子思无邪的精神,一副正直的模样放开了自家哭包的小脚丫,对她缓缓地说道,“这几日我叫人给你炖些滋补的汤水。”

“不要这样大张旗鼓,叫人觉得怪不好意思的。”燕宁不过是个小日子罢了,大张旗鼓闹得王府都不安宁做什么,她也不是那么娇贵的人。只是燕宁还是好奇地问道,“王爷怎么知道女子小日子的时候会怎样?”

她十分好奇,因为觉得楚王不是一个对女子的小日子十分关注的人,楚王沉着脸看了燕宁一眼,忍耐着地说道,“你在信里抱怨过肚子疼。”他的话叫燕宁顿时更脸红了,急忙说道,“可我没说过是因为小日子疼的。”

燕宁虽然在给楚王的书信里抱怨过自己肚子疼,可到底是女孩儿家,羞涩又谨慎,哪怕那时候对楚王就十分亲近,也不可能跟他说自己来了小日子,只不过是随口提一句肚子疼,那或许楚王只当做自己吃坏了肚子就好了。

可楚王怎么知道那是自己的小日子。

楚王觉得头疼。

这哭包每个月都在差不多的时间里书信说自己肚子疼,楚王……楚王不是担心燕宁生了什么病,因此去问了太医两句么。

因为问了这个,他还被跟着自己在蜀中做了军医的太医用诡异的目光看了许久。

想想也知道,一本正经格外严肃的楚王竟然会突然问起一个姑娘家每个月肚子疼的问题,那太医得怎么想啊。

一世英名毁在哭包的手里。

“王爷,您,您还真是聪明啊。”燕宁从未说过自己是小日子来了,可楚王竟然能从这蛛丝马迹之中发现真相,见楚王沉着脸看着自己,不知怎么,燕宁更心虚了,不由抱着小被子往床上缩了缩,对楚王讨好地说道,“您待我真好。”

怪不得一开始楚王知道她肚子疼,还叫她不要忘了叫太医,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楚王都不提这件事了。燕宁觉得太害羞了,见楚王冷哼了一声,长腿搭在床上靠在床边,不由又怯生生地依偎过去,趴在他的怀里小小声说道,“可是王爷紧张我,我真高兴啊。”

楚王勾了勾嘴角,想到拂冬还在,抬头看向拂冬。

拂冬灰溜溜地捧着茶杯出去了。

“为什么叫拂冬出去。”燕宁见拂冬一步三回头,欲言又止地走了,急忙问道。

“怎么,你很想她留下么?”楚王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肃的威胁。

燕宁蹭了蹭他的脖子,小声说道,“我以前小日子的时候,都是拂冬抱着我睡的。”她月信的时候肚子疼得很,都是拂冬给她揉肚子,晚上的时候记得给她添茶照顾她的。

如今她刚刚成亲就遇到了小日子,就觉得格外不知所措。见楚王嗯了一声,一只大手探过来盖在她的小腹上,灼热的大手带着温暖的温度,燕宁疼得不行的小腹似乎因为这温度变得不那么疼了。她一愣,就见楚王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

燕宁忍不住往楚王的怀里更靠了靠。

“我以为……”

“以为你月信的时候,我得避开?”楚王敏锐,嗅到了淡淡的血腥味儿,见燕宁埋头在自己的颈窝里,脸颊红透了,似乎很不好意思,便一边暖着她的小腹一边问道,“你担心我嫌弃你?”

做女子的,怕是都会担心夫君在自己月信的时候嫌弃自己,然后不和自己同床吧?毕竟无论怎么洁净,可到底是有血污,男子总是会觉得不快,觉得这有些叫人忌讳。见燕宁弱弱地在自己的怀里点了点头,楚王便淡淡地说道,“你想多了。军中的血污更多,我不在意这个。”

燕宁听到他的话,探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

“那王爷不会晚上睡到别处去么?”

“这是你我的卧房,你想叫我睡到哪里?”楚王沉着脸问道。

燕宁就咬着嘴角低声说道,“我本以为王爷要睡几天书房的。”

还好,她没有说趁着小日子的时候给自己开个侧室塞个通房,楚王心里满意,一只手揽着她柔软的腰肢对她说道,“所谓夫妻,自然是无论发生什么都在一处歇息。而且你是我的妻子,除了你的身边,我如非意外,不会睡到你身边之外的地方。”他顿了顿,对燕宁说道,“比如我在外行军这般意外。”

燕宁听着他的话,轻轻地点头。

她忍不住环住了楚王的脖子,觉得自己的心里软软的,暖暖的。

当楚王说她是他的妻子,除了她的身边,他不会去别的地方,燕宁知道那是楚王给自己的承诺。

正是因为这样,燕宁才觉得自己的心里稳稳的又欢喜。

她想,或许这就是真正的好男子,永远不会叫妻子提着一颗心担心他另有所爱,也不会叫妻子因为他感到片刻的难过。

她能得到这样的夫君,就仿佛像是做梦一样。

“王爷,那以后你都照顾我,帮我暖肚子好不好?”见楚王冷哼了一声却没有拒绝,燕宁的胆子大了许多,急忙趴在楚王的怀里,知道他不嫌弃自己了,就和从前一样缠着他,弯起眼睛来捧住他的脸,嘟起嘴巴用力亲了他冷硬的脸好几下,这才快活地问道,”那高庆的事,王爷都问清楚了么?”好啊,这哭包刚刚发现自己可以更娇纵一些,顿时就神气活现起来,如今还敢使唤王爷了,楚王沉着脸缓缓地说道,“问了。”

他见燕宁越发关注自己,便问道,“你倒是对你的几个表姐极亲近。”

特别是对阿蓉。

不知怎么,楚王只觉得燕宁对阿蓉的那份在意还有亲昵,就算是楚王看见都觉得心里酸溜溜的。

“因为表姐们对我都很好啊。王爷,我不是烂好人。表姐们喜欢我,所以我也喜欢表姐们。可是你看,我就不喜欢阿若,因此一向都不和她亲近的。”燕宁如今在楚王的面前一点也不贤惠善良,还公然叫楚王知道自己和家中姐妹不合,自己不搭理表妹。

不过楚王想了想就问道,“是不是四房那个丫头?说你贪慕荣华富贵,因此才嫁给我,以后必定失宠的那个?”别以为他不在理国公府,就不知道理国公府里有人说了什么话,如果不是看在老太太行事公允,那楚王当日也不会饶了教女不严的姜四老爷。

“是啊。不过我不在意。我的日子过得这么幸福了,叫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说两句酸话怪话,这有什么啊?”燕宁也不在意阿若说了什么,不过阿若既然给了她巴掌,那燕宁总不可能还二皮脸把自己另一半儿的脸凑过去叫阿若继续抽,因此她才不理阿若的。

见她知道排斥阿若,而不是大度地原谅,楚王方才满意,又提醒说道,“那个册子不许给她。”

便宜了谁也不能便宜了阿若。

说起那个楚王的黑历史,燕宁忍不住捂着嘴偷笑。

就算是那册子叫她伤心过,可是不知怎么如今想想,那也是楚王对她的关爱啊。

当然,楚王关爱她关爱到没用上小册子,直接把她给娶回家了,就更好了。

“高庆这个人,前半生坎坷,当初赵王伯娘求到我的面前,我也考虑了许久。他文武都不成,不过自幼在市井之中打转,三教九流都十分熟悉,而且为人也机敏。”

楚王觉得那小册子的事儿以后都不想提了,不然如果突然有一天哭包要求都见见册子上的青年才俊,楚王怕不是要被哭包气死,因此转移话题说道,“他家中曾经十分显贵,也是有爵的功勋人家。”不然,赵王老太妃也不可能嫁到赵王府去做正妃。

“那后来呢?”燕宁急忙问道。

“后来他祖父那一辈犯了事,被夺了爵,从此家道中落,到了他这一辈,虽然没说家徒四壁,可也没有什么银钱,还是靠着赵王伯娘勉强度日。只是你也知道王府这种地方,就算是有赵王伯娘的面子,可是这种时常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也是看不起的,渐渐地高庆长大些就不大上赵王府求助,赵王伯娘就使人打听才知道,他在市井之中闯荡,混得倒是不错,只是与那三教九流的都有几分面子交情的,这在伯娘的心里就是作践自己,她实在不能瞧着唯一的娘家小辈从此沦落低贱,因此来求我在军中给他谋一个职位。”

楚王并不是赵王老太妃求一求就因私废公,把一个不好的人给收到自己麾下的人。

不过见过高庆,楚王觉得这小子虽然看起来泼皮无赖的样子,吊儿郎当,可或许正是因为在市井之中久了,他做事还很有一些急智办法。

楚王又叫人去查这高庆,见他虽然从小就在市井之中厮混,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混号,可是却从不做恶,也从不做品行不端之事,又见他行事颇有章法,也算是勤勉谨慎,如果遇到了一些突发之事,人也机灵,知道变通,只是打小儿厮混在外头,因此文武的确不行,就叫他做了管理军需粮草的小官儿,这么多年兢兢业业的,竟然还滴水不漏,管得很是不错。

楚王对这高庆的评价还算公允,对燕宁说道,“身为军需官,这些年却从未往军需之中伸手,没有贪一粒米,一两银子,这人人品倒是不错。”

正是因为这高庆人品不错,因此虽然家道中落,而且官职不高,不过还是叫何泽记录在册。

可惜都是倒数的了。

燕宁听了一会儿,便若有所思地点头。

“你表姐如果想要嫁有爵人家,只怕这是不能。他挣不来军功。”楚王沉声说道,“不过他在我的麾下多年,也应该积攒了一些犒赏,因此如果说富足的日子,还是能做得到的。我问过何泽,他是家中独子,家中长辈恩爱,他父亲母亲的为人都不错,不是刻薄的人。”

就是因为高庆有这样那样的好处,何泽才觉得高庆也是不错的娶表姑娘的人选。

毕竟家道中落没有奢华的生活什么的,不过是楚王一句提携的话,楚王给一份丰厚的嫁妆也就是了。

“那这高庆的性情如何?”燕宁急忙问道。

楚王想了想,觉得就算是这高庆是可能说给阿静的,不过和妻子谈论一个曾经在小册子上的才俊,哭包的眼睛还亮亮的,叫他心里忍不住就觉得高庆有些可恶了,只是忍了忍想回头去军中收拾高庆的想法,他公正地说道,“虽然曾经生活坎坷,不过倒是个有骨气的人。”

因为被赵王府的人偷偷嘲笑,高庆后来就从不许家中朝赵王老太妃伸手了,宁愿在外头辛苦地赚钱,也不要赵王府的银子,不过又十分孝顺,逢年过节老太妃的生辰必然去府中磕头,贺礼也都是自己用心准备,哪怕价值不高,不过却都是认真收集,因此老太妃才会这么疼他。

“这人品还不错。”燕宁小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