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宠上一章:第 95 章
  • 重生后成了皇叔的掌心宠下一章:第 97 章

李贵妃在宫中见得多了,哪里不知道这是发生了什么。

因此,李贵妃顿时就明白了为什么楚王不上朝了。

只是李贵妃一向为人宽和,也知道燕宁的脸皮薄,因此也不打趣燕宁这方面,只是笑着请燕宁坐到自己的对面来说道,“我之前听阿蓉说,说是姜家三姑娘的婚事定下来了,因此就想着请你进宫来问问,那定下的男子如何?”

她其实都知道了,知道阿静定的未婚夫君是赵王老太妃的娘家晚辈,虽然说没有爵位,不过既然能在楚王的麾下做事,那人品必定是有保证的。李贵妃想到了阿静那次进宫的时候温柔娴静,且并不是阿谀奉承的女子,便对阿静的印象很好,笑着说道,“如果定下了成亲的日子,我给她添妆。”

“总是叫娘娘破费。”燕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见李贵妃并未想到问自己为什么最近没进宫了,燕宁偷偷松了一口气。

她总不能说自己近日忙着与楚王耳鬓厮磨,因此早就把外头的事都给忘干净了吧?

“我二表姐出嫁的时候娘娘就给添妆了,如今三表姐要出嫁,娘娘还记得要给她添妆,我要多谢娘娘。”

“这有什么。你也不过就有这几个亲近的姐妹罢了。”燕宁打小儿胆怯羞涩,在京都的闺中好友本就不多,除了魏国公府的八姑娘之外,也就只剩下家中的几位表姐。

李贵妃自然是要看重这几位姜家女孩儿,也是为了给燕宁做脸,见燕宁不好意思地看着自己,她便笑着问道,“我听说那年轻人叫做高庆?生得如何?可与阿静匹配?”其实阿蓉已经将高庆的情况说给李贵妃听了,不过李贵妃喜欢与燕宁说话,因此还是想要再听一遍。

“与三表姐般配得很。”而且还很厚道呢。

燕宁想到自己的厚脸皮可着高庆一个人祸害的话,不由有些心虚。

如今只怕真的要可着高庆祸祸了。

“我听阿蓉说,高家正准备下聘,只可惜我是没见过几次这样热闹的事。”李贵妃年少进宫,除了皇子公主的嫁娶之事之外,外头的婚姻聘娶都少见。她的印象里最深刻的倒是当初皇家给先皇后下聘的光景,那无上的光辉,还有表姐脸上幸福欢喜的笑容,如今想想……不提也罢。

李贵妃不欲说这种事扫兴,便笑着对燕宁继续问道,“若下聘时,你也去么?若是去的话,就与阿蓉一起观礼,回头还能与我说说,叫我也听听热闹。”

“去的。”燕宁笑眯眯地点头。

她靠在椅子里与李贵妃说话,举手投足,都多了几分从前没有的韵味。

李贵妃见燕宁自己倒是懵懂不知,相反还觉得自己与从前一样,便忍不住笑了,又对燕宁说道,“留下吃饭吧。大皇孙与二皇孙也过来吃饭。”她笑容柔和慈爱,燕宁一向与李贵妃亲近惯了的,见李贵妃此刻真心高兴,便点头说道,“我许久没见大皇孙了,也想得很呢。”

只是她见李贵妃似乎对姜三太太的那些狂言完全不知,就知道只怕阿蓉顾忌着阿静的名声,因此也将赵王府的事给瞒住了,便也不多话,反而看了看左右对李贵妃问道,“娘娘不忙么?那些秀女……”李贵妃不是正应该忙着秀女的事么?

皇帝到底挑完了秀女没有?

“前两日陛下已经选好了秀女。余下的已经遣散了。”

“陛下亲自挑啊?”燕宁忙问道,“那留了几位秀女啊?”

“留了八个。”皇帝这一次因为闹出了冯家送了个肖似先皇后的事,因此对这一次选秀意兴阑珊,李贵妃看皇帝那不大上心的样子,觉得这样不行,便赶着一日天光明媚,最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叫秀女们穿戴得花枝招展地在皇帝的面前过了目。

从前那些年里每一次选秀皇帝都兴致勃勃的,挑许多的年轻的美人充盈自己的后宫,只是李贵妃万万没有想到因冯家闹出的事,叫皇帝对这一届的秀女兴趣不大,竟然看了几眼,就跟李贵妃说都是些庸脂俗粉,一个个精明还有心机都在眼里,瞧着叫人心里就不喜欢。

李贵妃按着皇帝的喜好点了几个美人,夸了又夸,皇帝却恼了,许是觉得李贵妃跟自己作对,偏偏把那几个美人给落选了。

若不是李贵妃后来保住了几个老实的,皇帝只怕这八个秀女都不肯留。

如今那被李贵妃留下的八个秀女,当日知道是李贵妃提携了自己,都感激地哭着给李贵妃跪下了,感谢她的提携之恩,也知道是因李贵妃保全的缘故没有叫她们被落选送回原籍去,恨不能给李贵妃供长生牌位呢。

燕宁听着李贵妃的话,不由茫然地问道,“这几个秀女都知道陛下不喜欢她们了,怎么还愿意留在宫里呢?不得陛下喜欢,那也没什么前程,还被困在了宫中。”落选了难道是一件坏事么?好歹能回到故乡,由着父母给自己挑一个年轻匹配的郎君,过的日子也安稳啊。

可是留在宫中,就算是有个名分,若是不得皇帝的宠爱的话,那日子过得多苍白啊。

燕宁不由想到十一公主的生母王嫔。

当年也是被皇帝看中了留在宫中,也曾经被皇帝宠幸,可是后宫嫔妃众多,皇帝的心也从未落在她的身上,寂寞宫廷虚度年华,如今吃斋念佛的有什么意思?

王嫔的命其实还算不错的,生育了十一公主,如今十一公主嫁了品行端正的驸马,也算是把日子熬出头了。

可是这宫中有的是膝下荒凉又早早失宠的嫔妃。

李贵妃见燕宁十分茫然,似乎觉得秀女们给李贵妃道谢,还觉得留在宫中十分高兴,便温和地说道,“她们总是想着,就算是如今被陛下不喜,可是日后有机会承宠的话,未必不能翻身。这后宫的荣耀自然是更要紧的。她们千里迢迢进京,难道没有无宠的觉悟不成?不过是想着拼一次,博一次自己能够在宫中出头。既然她们想要得宠,那我也不拦着她们,给她们想要的就是。至于日后的前程,就看她们自己在陛下的面前能否讨陛下的欢欣了。”

若是不愿意留在宫中的秀女,李贵妃从不强迫,再美的美人也放出去由着她们自己的心意。不过每一届的秀女都留在宫中暂住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是李贵妃观察这些秀女的时候,那些不顾一切,万分期盼要留在宫中的秀女,只要没有出手害人,李贵妃大多都会给皇帝留下来。

只是李贵妃觉得皇帝这一次突然跟自己恼了,就微微皱眉。

难道那肖似先皇后的女子带给皇帝的还有后遗症不成?

因那女子一个,因此皇帝就忌惮了其他的秀女,觉得这些秀女都不能叫他放心?

李贵妃想到皇帝最近仿佛又与自己怄气,除了暗示了几次叫自己请燕宁进宫,平日里对她不理不睬,心里叹了一口气。

左右如今太子已经娶亲生子,在东宫地位稳固,她也不必十分费心拢着皇帝,与他一同怀念先皇后的情分保护太子了。

就算皇帝日后与她这个贵妃离心,似乎也无所谓了。

难道如今皇帝开始真心宠爱其他美人,生出宠爱的幼子来,还能动摇太子的地位不成?

既然如今皇子们已经无法与太子争锋,哪怕皇帝日后不是那么喜爱太子也不可能再对端正平和从无错犯的太子做什么,那皇帝似乎也没用了。

既然这样,那皇帝愿意与她置气,想要去换一个解语花,就随他去吧。

爱睡哪儿睡哪儿。

似乎趁着皇帝与她恼了,她还可以趁机甩掉已经慢慢变得对自己有些不怎么规矩了的皇帝。

李贵妃一向不会对已经无用了的人有什么好在意的。

因此她倒是觉得皇帝日后若冷落自己,反倒更自在些。

倒是东宫,李贵妃觉得自己得重视一些,不仅是护着太子一家和睦,还有九皇子这一次做的好事,叫李贵妃更加警醒起来。

十皇子与她说九皇子暗中竟然去看望了理国公和泰安侯,理国公对九皇子的不离不弃老泪纵横,还说九皇子是一个贤德仁义的皇子,还雪中送炭,这叫李贵妃顿时警觉起来。她从不畏惧争夺皇位的时候正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可是却从未想过可能还有人从阴私下手。

想到太子宫中从前还有冯家的旧仆,李贵妃如今想想突然一头冷汗。

太子和冯家翻了脸。

冯家那种猪狗不如的东西甚至能毫无羞耻与感恩地拿着先皇后来在皇帝的面前邀宠。

九皇子又宁肯背着冯瑶那么坏的名声迎娶冯瑶做正妃。

李贵妃又不是傻子。

她如今隐隐地察觉了九皇子的不妥。

就算九皇子与冯家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做出什么李贵妃觉得狠毒的事,不过李贵妃却总是未雨绸缪的。她已经打算着进一步打击冯家,叫冯家在皇帝与太子面前彻底消失,如今也在忙着整顿后宫,将那些曾经与冯家眉来眼去,妄图讨好太子的舅舅的那些內侍与禁卫都清出后宫。

还有九皇子在宫中长大,是否也拉拢了什么人。

李贵妃忙着这些,越发对皇帝生了什么气发了什么火儿不上心了,自然也不在意皇帝会不会因为八个秀女留在宫中又跟自己置气,只是见燕宁唏嘘了一下转头就不再说这些,欢欢喜喜地吃茶的样子,她不由也跟着笑了。

燕宁虽然单纯良善,也一向不是个喜欢费多余的事去怜悯旁人的性子。

这样就很好。

在皇家,同情心泛滥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她们愿意留在宫里,那就留下吧。有娘娘在,她们又不会吃苦。“燕宁果然就不担心了。

李贵妃便笑着点了点她的头。

她与燕宁正说着话的时候,外头就说大皇孙与二皇孙一同来了。李贵妃忙叫人进来,燕宁就见门口两团小小的影子,一个矜持高贵,缓缓而行,小小年纪就已经一派皇家风姿,瞧着仪态万方。

另一个却恨不能是三个跟头翻进来的一般,小牛犊般冲进来,撞到了燕宁的小腿上,自己先被反弹得往后一滚,之后也不在意,反而滚着一身的灰尘泥土就转头抱住了李贵妃的腿,扬起了一张小花脸对李贵妃笑。

“给曾叔祖母请安,给祖母请安。”大皇子见弟弟不争气,滚得跟只泥猴儿一样,似乎还粗糙得不得了,一路招猫逗狗地过来,跌跌撞撞的也不喊疼,不由矜持地哼了一声。

二皇孙急忙拱起小爪子给燕宁和李贵妃请安。

燕宁见他露出的手臂上还有磕碰的痕迹,不由关心地问道,“疼不疼啊?”

“不疼!父亲说我皮糙肉厚,我觉得父亲说得对!”二皇孙大大咧咧地说道。

燕宁看着二皇孙这似乎不大聪明的样子,深深地怀疑,想当初楚王真的跟二皇孙一样么?

大皇孙嘴角抽了抽,见弟弟已经滚到了李贵妃的怀里,便慢吞吞地走到了燕宁的身边,看了她两眼问道,“曾叔祖母气色与从前不同。”

他到底是个孩子,也说不出燕宁到底与从前有什么不同了,只是觉得燕宁似乎比从前更好看了,便仰头问道,“曾叔祖母为何这几日不见?”他这话叫燕宁干笑了两声,总不能告诉小孩子自己缠着楚王在王府里没日没夜地胡闹,因此哼哼着说道,“我可忙了。”

大皇孙怀疑地看她。

笨笨的曾叔祖母有什么好忙的。

“王府的事极多,你曾叔祖母自然忙得很。”李贵妃见大皇孙一脸怀疑,不由十分好笑,一边揽着二皇孙在怀里,一边对大皇孙问道,“书房的功课如何了?”

她一向关注几个孙儿的功课,毕竟若太子日后登基,皇孙们的身份就越发不同。虽然大皇孙是太子嫡长子,太子已经与李贵妃透过口风,大皇孙聪慧过人,且是嫡长,日后会成为下一任的太子,不过李贵妃并不因大皇孙日后比弟弟们前程远大就忽略了其他皇孙的功课教养。

几个皇孙一母同胞,如果教养得好了,日后都是大皇孙的左膀右臂,就如同楚王辅佐皇帝一般。

李贵妃就格外对几个皇孙都上心。

大皇孙突然沉默了。

他笨笨的弟弟突然缩了缩头,往李贵妃的怀里钻,只露出一个圆乎乎的小屁股。

李贵妃看了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便对大皇孙问道,“难道你弟弟功课落下了?”

“二弟更喜欢弓马骑射。”大皇孙小小的秀气的脸纠结了一下,实在不忍心出卖笨弟弟那惨不忍睹的功课,因此巧妙地换了一个角度对李贵妃说道,“宫中几位禁卫统领大人都说二弟的武艺比我更出色许多。”

他虽然不会出卖二皇孙,不过却也不会在李贵妃的跟前说假话,李贵妃听说二皇孙得了宫中几位禁卫统领的夸赞,眼前一亮。她自然想到了楚王之于皇帝,若是日后二皇孙也能成为如楚王那样统领兵马的人,那自然也是大皇孙的幸运。

“这么说,你更喜欢军中么?”李贵妃笑着对被兄长夸奖美滋滋地钻出来的二皇孙问道。

“喜欢!”二皇孙顿了顿,看了一旁笑眯眯的燕宁大声说道,“祖母,等孙儿长大了,就与曾叔祖一般做大将军,为祖父守住天下太平!”他觉得这话多有心机啊,自己都要做大将军了,怎么还可以去读书呢?当然是天天要练武艺,从此就把书包给丢掉,再也不去读那些叫他晕乎乎的书本了。

他这么聪明的小脑袋瓜儿,他哥哥竟然还总是嫌弃他笨笨的,二皇孙心里觉得哥哥看错了他。

大皇孙觉得弟弟太笨了。

“你是个有志气的。不过古往今来,做大将军的都要熟读兵书,也要通古博今,文韬武略。既然你愿意做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军,那我成全你,回头叫书房的先生们好好敦促你。”

李贵妃笑眯眯地在二皇孙大惊失色之中点了点他的小花脸,见大皇孙在一旁叹一口气,便笑着也叫他上前问他的功课。

大皇孙正风度翩翩地踮起小脚尖儿跟李贵妃说话呢,皇帝就笑容满面地带着楚王进了宫门,见此处一团和乐,皇帝心里有些郁闷。

他冷了李贵妃这么久,明摆着是和李贵妃置气,然而他自认这一次是李贵妃的错。

那几个秀女本来就都是庸脂俗粉,还野心勃勃的,李贵妃看不出来,他却看出来了,因此叫那几个秀女落选,这怎么了?

有什么不对?

贵妃明知道他难得理智没有将有野心的祸害选到宫中,竟然没有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明明他已经打着叫楚王进宫的旗号与李贵妃说了话,可是李贵妃竟然没想到要来哄哄他给他台阶下。

若不是楚王夫妻进了宫,他“不情不愿”地跟着过来,天知道李贵妃不得把他忘到天边儿去么?

见此刻李贵妃的宫中欢声笑语的,皇帝越发觉得叫楚王进宫,自己就坡下驴对李贵妃缓和了是正确的选择。

不然显然李贵妃还没有想到他正等着她先低头呢。

“怎么了这么高兴?”见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二皇孙都要哭了,皇帝便进门笑着问道。

他顺势坐在了李贵妃的身边,看起来十分慈爱地摸了摸二皇孙的头。见他虎头虎脑的,便笑着转头对楚王说道,“王叔,朕就觉得这小子格外……”他在楚王冷漠的目光里慢慢地消了话音,之后笑着说道,“对了,这一次的秀女,朕就不给王叔……”然而想到楚王见他之后告诫他以后少在燕宁的面前提什么不知所谓的美人,皇帝觉得这犯忌的事太多,努力想了想便笑着说道,“朕自己还不够用呢。”

八个还不够用,那不成了好色的昏君了么?

燕宁目瞪口呆地看着皇帝,觉得大概皇帝都不知道此刻自己在说什么了。

皇帝也突然沉默了,垂头揉了揉眉心。

他觉得自己这皇帝做得太难了。

“这一次留下的秀女,朕并不是留给自己的。”皇帝许久之后才慢慢地,缓缓地说道,“是朕想到九皇子如今在家中闭门思过,他一妻一妾都不是什么好的,他又素来荒唐,喜欢与美人嬉闹。因此朕给他留了八个,回头就赏赐给他,叫他在皇子府里也有红袖添香。这有美人陪伴,应该就不必想着总往外头跑,好好地在皇子府和美人多亲近,多作伴吧。”

这话叫燕宁更加目瞪口呆了,见皇帝不知怎么突然想着把八个秀女赏给了九皇子,还叫他关起门来就跟美人们在一块快乐不用出门,这怎么听都不是好话吧?

怎么像是皇帝就叫九皇子以后在家里风流快活,就不必出来走动了呢?

一下子赐下八个秀女,还叫九皇子与秀女们多亲近,这不是叫九皇子的名声大损,与喜好美色挂上钩了么?

这喜欢美色倒是也不打紧,可是被动地担上了一个贪花好色,而且还是皇帝亲口盖章,说他荒唐……

而且从前在皇帝的眼里,仿佛赐下美人是最好的奖赏。

可是这一次怎么突然赏了九皇子,却仿佛像是在摆脱什么烫手的山芋似的。

第134章

皇帝的心变化莫测,叫人无法明白。

赏赐美人这种事,到底算是赏赐还算是惩罚呢?

燕宁茫然片刻,之后看向李贵妃与楚王。

她或许真的笨笨的,完全看不清楚皇帝的心意。

如果没有楚王护着的话,大概她就是皇帝眼中那等没有眼色的人吧。

“陛下……”李贵妃也摸不清皇帝为什么把八个新鲜的美人给放出了宫,不过倒是觉得皇帝对九皇子的处置,对九皇子算得上是雪上加霜。

他本身就有和沈言卿胡闹的恶名,如今叫皇帝亲口说出那样的话,在世人的眼中大概九皇子荒唐好色的名声就真的坐实了。而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所谓的斯文温和岂不是成了沽名钓誉?李贵妃眯了眯眼,就想到大概皇帝已经知道九皇子不顾他的禁足令去看望了理国公。

只怕理国公那些感动的话语,皇帝也都知道了。

皇帝都已经发了话,可是九皇子都敢暗中违背,皇帝怎么会高兴。

更何况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怎么可能会被隐瞒蒙蔽,只在宫中做个聋子瞎子。

所谓的私下,也只不过是九皇子的自以为是,其实都在皇帝的耳目中。

对于这样不听话的皇子,皇帝自然是恼火的。

“贵妃不必为九皇子求情。”大概是李贵妃一向是个慈爱的母亲,因此此刻她刚刚开口,皇帝就担心她是为九皇子求情,沉声说道,“九皇子令朕很失望。”他的脸色淡淡的,又暗中去看李贵妃,见李贵妃并不违背自己的心愿,相反,为了能叫他高兴一些,连九皇子都顾不得,皇帝的心里果然暗自有些高兴。

他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地说道,“这八个美人赐下,也不必叫九皇子进宫谢恩,朕不耐烦见他。他多关心关心他的美人,少给朕生些事端,就是对朕最大的孝顺。”他的脸色淡淡的,李贵妃没吭声,二皇孙竖着耳朵没趣儿地听了一会儿,从李贵妃的怀里跳下来,没心没肺地就要出去玩耍。

皇帝看他一副坐不住的精神样儿,就笑着看了楚王一眼。

完全与楚王幼时一模一样,只是不知为何,这么可爱的孩子,楚王竟然不承认与他幼年时相似。

只是此刻楚王看向燕宁的目光叫皇帝心中微微一动。

楚王本就喜欢护着燕宁,看着她,可是从前的目光却都不及如今,那缱绻又温柔,仿佛要把燕宁捧在心尖儿上般,不知该如何做才能更疼爱她的模样。这个样子叫皇帝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燕宁。

见了燕宁也出落得与从前不同,皇帝比楚王年长,后宫嫔妃无数,哪里还不明白,不由明白了楚王为什么不上早朝了。他心里却突然高兴起来,看向燕宁的目光隐隐带了几分期待,仿佛回头燕宁就能给楚王生十七八个儿女似的,甚至等吃了午饭,楚王与燕宁即将出宫的时候,皇帝还叫人预备了不少补品。

不仅给燕宁补,也给楚王补。

他还偷偷拉着楚王的手想面授机宜。

楚王完全不想听他说话。

关于给自己熬煮补汤,楚王看着皇帝那经验丰富的样子,突然怀疑皇帝把八个新鲜的美人送出了宫给了九皇子,只怕也未必是打压厌弃了九皇子,也或许是力有未逮,心有苦衷。

“陛下越发不像话。”他甩手就走,然而皇帝却并未知道楚王的心里正怀疑他是不是人到中年已经真的不及从前龙精虎猛,不然从前李贵妃每次选秀都给他挑十几个新鲜的美人,皇帝都高高兴兴的,怎么这一次差点和李贵妃翻了脸?

皇帝不知道自己在年轻的王叔的心里已经成了什么,低声说道,“难道你心里还过不去这个坎儿不成?王婶虽然比你年少,不过她这样的年纪,本就大多已经嫁人生子,你心里有什么过不去的?就算是朕的后宫,如王婶这般年纪的也不少。”

皇帝对宠幸年少的美人心安理得,却觉得楚王这正人君子的不是地方。

燕宁的确比楚王年少。

可是正常来说,就算燕宁不嫁给比自己年长许多的楚王,要嫁与自己品貌相当的少年郎,这个年纪也已经出嫁做人家的媳妇儿,给夫君生儿育女了。

这是很正常的事。

怎么在楚王的眼里,这就成了不像话了?

难道老夫少妻,就这么多的麻烦不成?

皇帝觉得楚王古板。听说楚王想等燕宁十八九岁再生儿育女,差点没晕过去。

楚王觉得皇帝龌龊多事,别人家的家事管这么多,难道觉得天下少了大事不成?

叔侄俩算不上是不欢而散,不过到底都觉得彼此仿佛有些臭毛病,等楚王臭着脸带着大批的补品与一脸懵懂的燕宁走了,皇帝也气呼呼地回了皇宫之中。

不过因为有了楚王夫妻的台阶,皇帝自然地与李贵妃和好,然而他本想在李贵妃宫中留宿,却被李贵妃拒绝,劝他不要冷落宫中美人,免得宫怨沸腾,又叫他被气得拂袖而起,去睡了御书房。

皇帝郁闷的心情自然不必多说,燕宁却见皇帝赏给了自己那么多的补品,都是极上好的血燕官燕,还有各种珍贵的补品,琳琅满目的,燕宁觉得自己这小身板儿似乎吃不了这么多的补品,犹豫了一下,就对与自己坐在车里脸色十分难看的楚王说道,“王爷,陛下给咱们的补品两大车呢。”

补身子的那些滋补品大多就是那么几样儿,皇帝既然打着给楚王夫妻补身体的心,自然各种补品都有,并不仅仅只是补其中一种的。

因此,两大车的补品,叫燕宁觉得自己仿佛把皇宫都给划拉了一遍似的。

“陛下不缺这么一点补品。”楚王见燕宁和自己说话,脸色便柔和起来。他伸手把燕宁揽在怀里,见她想说什么,沉吟片刻便对她说道,“这些补品咱们用不完,又是宫中最上等的,寻常难得。不如分给姜家一些。”

理国公府既然是燕宁惦念的,楚王便不会等闲视之,想到老太太与理国公夫人教养燕宁多年格外慈爱,楚王素日里也是敬着几分。因最近刚刚姜三太太闹出了糊涂事,只怕老太太与理国公夫人这心里都有些过不去,因此楚王想,这些补品分给姜家倒也好。

“那咱们现在回去么?”燕宁急忙问道。

她的确是想把补品分给老太太和理国公夫人一些。

毕竟这是宫里的上等的补品,滋补的效果更好,也能叫老太太和理国公夫人更受用。

因楚王说出了她的心里话,燕宁就高高兴兴地和楚王往理国公府去了。

她并不是一个厚此薄彼的人,因此回了国公府,她不仅给老太太和理国公送了补品,二房三房还有已经出嫁的阿蓉阿兰处也都送了一份,等她带着一份补品去看阿静,想要八卦一番阿静的婚事,问问到底高庆有什么好的,竟然叫阿静答应与他成亲,而不是抱着羞愧婉拒这门婚事,她就听到阿静的院子里仿佛传来了尖锐的哭闹声。

“为什么啊?你到底是为什么啊?!”

这哭闹声歇斯底里的,仿佛是姜三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