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军婚之肥妻翻身上一章:第 11 章
  • 重生军婚之肥妻翻身下一章:第 13 章

有亲戚,她也是笑脸相迎,端茶倒水,忙前忙后,伺候招待,无一不周,谁也挑不出来一点不是,但是只有一点,地里的活一点也干不了。

让她去拔草,半天拔不了两米远,就跑到树荫下歇着去了,看着就让人闹心。

梅子婆婆叹了口气,“摊上了也没办法,什么时候我能抱上孙子就真知足了。东远都二十好几了,村里和他一般大的,孩子都满地跑了。”

“早晚不得让您抱上。”

梅子婆婆凑到沈华莲跟前,“你说他们圆房了没有?”

饶是沈华莲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了,自家娘一和自己提这个话题,脸腾的一下子红了,“您操这个心干嘛!”

“晚上你问问。”

沈华莲脸一绷,“别啊,我可不问,要问您问。”说着转身去喂猪去了。

第四十三章 它是救命的

梅子婆婆不死心,拄着拐杖跟在她身后,“你就去问问,能怎么样?”

“要问您去问,您是当婆婆的,这话不是更好问,我一个大姑姐,怎么问?”

“大姑姐才能有什么说什么。”

沈华莲无奈了,“妈,反正这事我是不去问,要不等大弟回来,您问大弟吧。”

一提大弟,梅子婆婆立刻又转了沈东远那里去了,“你说你大弟这是干什么去了,一封电报也没有,问梅子吧,她就一句,‘国家机密,不得泄漏’,你说气人不气人?”

“这个你还能生什么气,大弟这是有任务,又不是出去玩了,梅子不说,那是她也不知道。”

梅子婆婆叹了口气,什么也没有说,这心里到底是挂念自己的大儿子。

却说沈东远此刻却格外狼狈。从他十七岁入伍以来,大大小小的任务也参与了十来次了,但是无论哪一次都没有这么窝火。

这一次交火下来,就抓了两个小毛仔,一个大头都没有抓到,更别说一号人物了。刚才一场交火,他看的清清楚楚,绝对没有一号,但是他相信自己的队里绝对没有泄密。

他守的这条路,是这次行动中,预计的第三条,刚才的交火不算小,是一号不走这条了,还是刚才那一场交火纯粹就是掩护?

黄琪喊道,“连长,陈连长流血止不住,咱们得马上走。”

陈连长,大名陈重安是首都某军区的,和沈东远级别一样,都是连长,他们只在分任务的时候碰过面。他做战有勇有谋,有个毛仔就是他抓的。说来也怪,那群人就逮着他打,所以他伤的最重,中了两,一打了肚子上,一打了大腿上。

陈重安,他听说过,父亲陈松跟着抗美援朝过,家风严谨,他自己各个方面素质都很硬,丝毫看不出是个世家子弟。

他们各自带了一队,守着这第三条路线。

沈东远抬起胳膊随便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抬头看天,“还没有接到撤离的信号,怎么走?”

陈重安的卫兵正拿着绷带给陈连长扎住腿,“沈连长发信号弹吧。”信号弹一发救援的飞机就能来,陈连长如果送的及时,性命应该无碍。

沈东远沉吟不决,“不行,没有接到撤离的信号,万一一号就在后面,我们就都暴露了。”

卫兵急了,“再耽搁下去,我们连长就有生命危险。”

沈东远看过去,“万一暴露了,任务失败的责任你负吗?”

卫兵丝毫不退缩,“那我们连长的性命,你负责吗?”

负责?沈东远抬头看了看天,“负责不了。”

“既然这样,那就发信号弹。”

“对,发信号弹。”陈重安带来的几个人立即符合道。

沈东远脸一沉,高声道,“我看谁敢,没有接到撤离的信号弹谁也不能发信号弹,这是命令,我们是军人,我们必须要担负这个责任。”

几个人没有人敢说话了,部队的教育就是‘听党指挥’,如果任务失败,谁来承担,但是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连长没命了,先不说流血,就这样的天气里伤口很快就会发炎,缺医少药,这不是要命么?

沈东远看着陈重安身上的滩滩血迹,眉头紧皱,每次任务战友们都有牺牲,但是没有收到撤离的信号,他怎么能带人私自离开?他有一种直觉,一号一定会在下一批的队伍里。但是他却是陈松的儿子?

是任务重要,还是他重要?

“谁带药了?”沈东远开口问道。

众人均摇头,只有黄琪道:“连长,您不是带了么?”

对,他带了。

“我知道你讨厌我,但是别和药过不去,因为它是救命的。”

是那个婆娘说的。

那些药就在背包里面的侧兜里,忽然想起来她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从容淡定,不慌不忙,没由来升起一种信任她的感觉。

“沈连长,”陈重安睁开眼睛,沈东远立即蹲在他身边,只听陈重安虚弱道,“别撤离,我感觉一号会在后面。”

沈东远迟疑了一下,陈重安盯着他,希冀着他点头。

虽然刚才交火,但是他们充足,粮食也够就是再守上两天也没事,但是陈重安受伤了,要是不救治他就活不了啦。但是放任一号过去,那将来危害的是更多的人。

他毅然跑到自己背包前,从最底层翻出两盒药,“陈连长,对不起了,我们必须守着。”

陈重安安心的闭上眼睛。

沈东远撕开药盒,按照她写的说明,一一使用。

黄琪忍不住道:“连长这药,不是这么用的吧?”

“死马拿着当活马医吧。”他拧开一个药瓶拿了两粒胶囊拧开把药粉撒到伤口上。

陈重安只觉伤口一疼,浑身一颤,忍不住哎吆一声,晕过去。

黄琪愣了,“晕了。”

不远处跑过来一个身姿矫健的身影,气喘吁吁的跑过来,“连长,快隐蔽,有人朝着这边过来了?”

这是沈东远放出去的侦察兵孟金荣。

“当真?”

“绝对不会错的,得有二十几个人,脚步很轻,最远不超过二里地,连长,先隐蔽吧。”

沈东远神情一凛,浑身的鲜血开始热烈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大手一挥,“黄琪带着陈连长去后面隐蔽,其他人速速行动。”

他的预感是准确的,来的绝对不会是自己人。

做黄桃的配料,朱海眉买的很顺利,中午吃饭之前她就回来了。色素也买到了,在一个做饮料的工厂买的,一块钱一斤,先买了二十斤,其实应该算是两块钱一斤了,因为还给看料的工人塞了二十块钱。

色素用量很少,二十斤估计要用很久很久了。

梅子婆婆看到她买的一大堆的东西,差点跳起来,“你还过不过了你,这么多东西花多少钱?”

沈华莲连忙拦住自家母亲,“妈,妈,您别怪梅子,这是我们商量着买的。”

听见闺女这么说,她更吃惊了,“你们商量着买的,这是要干啥?”

“做黄桃罐头。”

“黄桃罐头,谁的主意?”梅子婆婆立刻转向朱海眉,“是不是你的主意?”

第四十四章 姜还是老的辣

朱海眉相当无奈,大姑姐都说是商量着来的,婆婆还那么较真,她又不能说不是自己的主意,毕竟自己先提的‘黄桃罐头’这四个字。

“妈,妈,这是春来的主意,您别对梅子生气啊。”沈华莲帮着朱海眉说话。

梅子婆婆冷哼一声,“狗屁春来的主意,他们家自从在生产队分了那片桃林好几年了,我都没有听见他说做什么黄桃罐头,她一回来,就开始做,你糊弄鬼呢?”

沈华莲老实,也不敢和自家母亲犟嘴,只得央求道,“妈,您别管了行不行?”

“我问你,做罐头,你婆婆公公,愿意不?”

沈华莲不吱声了。

梅子婆婆拐杖一拄地,“你公公婆婆那么精明的人,都不让你们做,我和你爹不支持,别在家里搞这个。”

朱海眉忙道,“这个罐头很好吃,要不我先做点您尝尝?反正这材料也买了也退不了,是不是?”

“你们这是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小心把你们逮进去。”

一句话说的朱海眉想笑,大姑姐沈华莲脸却白了起来,“娘,您提这个干什么?”

气氛顿时低凝起来,梅子婆婆咳嗽两声,转身回了屋里。

咦,这是个什么情况?

朱海眉可不管他们这一套,等黄桃催的差不多了,她就开始试验了。

洗桃、削皮、切块、旧着昏黄的灯光,一个人坐在厨房的灶间,一点点的收拾,她喜欢极了现在做东西的这种心情,静谧的、安稳的、抛弃了一切的杂念,又是幸福的。

桃子做好了,她放进锅里添上水,放好料,记录上用料的多少,开始点火,慢慢的熬制。

里屋里梅子婆婆却和沈有生嘀咕,“又在瞎捣鼓,这黄桃是不值钱,蜂蜜冰糖的多贵啊,竟花大小子的钱。”

“你操这心干啥,哪回她做饭,你不都说她瞎捣鼓,哪次又不好吃了?”

“我说你,怎么向着她说话?”

沈有生脱了鞋**,“我谁也不向,谁不想奔着好日子过,春来他们两口子不也是想过上好日子?”

“过上好日子?你忘了,要不是广志执意去贩鸡,莲子也不至于嫁到春来家去,那么厉害的公公婆婆,她能有好日子过?”

“你看你这人,好好的提这个干什么,春来这不是对莲子挺好的,那是她和广志没缘分,往后别提这茬,要是春来知道了,怎么看莲子?”

沈有生虽然有时候老实,但是在事上也不是含糊人。梅子婆婆自知说错了话,也不敢再言语了,出去看了一趟梅子,嘱咐她,弄完把灶间收拾好,自去睡了。

朱海眉一大早醒来就去看黄桃,不由得皱了眉,黄桃经过**的浸泡,没有上色,是色素不行?

用筷子挑起来一块,咬了一口,味道可以但是甜度不够,汤汁的粘稠度也不够,还得。这样的黄桃自己吃可以,相不太好看。

她先盛了一小碗出来,剩下的重新盖好,等大姑姐来了,再给她看看。那一小碗的罐头是给婆婆吃的。

她站在婆婆身边,“怎么样?好吃吗?”

梅子婆婆脸一拉,“什么东西用蜂蜜泡了不好吃?”

朱海眉立刻抑郁了,得了,指望着他们给味觉的意见看来是不能够了。

下午王春来带着沈华莲开着拖拉机兴冲冲的来了,“弟妹,看,这瓶子行吧。”

还真行,一大篮子的玻璃罐子,还带着铁盖。

“这是在哪买的?”

王春来得意道:“临县一个玻璃罐厂,我先买了二十个,五分钱一个,让你先看看,行的话咱们再去订。”

朱海眉拿起玻璃罐子仔细看了看,就是那种老式的厚玻璃罐子,形状是普通的上下一致的圆柱形,“玻璃厂能不能做出别的形状来?”

“这样的不行?”沈华莲说道。

朱海眉拉着她去看黄桃罐头,沈华莲一脸惊喜,“做好了?”

“还不行,颜色也不太好。”

沈华莲没有见过黄桃罐头,没有比较,自然不知道什么样的颜色是好的,什么样的颜色不好。

朱海眉挑起来一块,“来尝尝,怎么样?”

沈华莲小心的咬了一口,只觉的满嘴香甜,连声说好吃,王春来跟着进来,也尝了一块,赞口不绝。

朱海眉心里叹了口气,他们还是第一次吃到罐头,觉得好吃很正常,如果要味道,还是得靠自己。

王春来连着吃了四五块才做罢,“弟妹,做的太好吃了,咱们那罐头瓶子不行吗?”

“你看桃子基本上都是一分为二的,最好做那种宽肚的瓶子,那样的瓶子放的多,这样直来直去的放的少。”

王春来恍然大悟,确实是这个理。

“要不我跟你去趟罐头瓶厂问问?”

王春来连连点头,“好啊,好啊。”说着转头对沈华莲道,“真没有想到咱们那罐头可以这么做,要是早知道可以这么做,我早就让你过上好日子了。”

沈华莲似乎有点害羞,“在梅子跟前说这些干什么。”

朱海眉微微一笑,装作没有听见,“这罐头还得再,还有姐夫,你得问下罐头瓶厂有没有压紧罐头瓶盖的工具,要是有的话,咱们也买上几个,要不然人家把罐头买回去就坏了,这也不像话。”

王春来连连点头。

朱海眉调整了蜂蜜、冰糖的用量,又去了水的用量,罐头的汤汁才浓稠起来,只是颜色还是不太好看,色素不敢多用。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做危害人的事情。

还是梅子婆婆说道,“这桃还没有熟,颜色本身就不黄,你催熟的也不行哪,就是不好看。”

朱海眉恍然大悟,她转向婆婆毫不掩饰的赞扬,“妈,您说的真对,姜还是老的辣。”

很显然,梅子婆婆太不适应这个套路了,拄了拐杖,串门子去了。

她也想开了,老头子说的对,这个媳妇她固然不喜欢,但是也改变不了她就是大儿媳妇的事实。更何况当初所有的人都反对,就她一个人愿意,坚持把她娶进门来。

第四十五章 杀鸡

固然那时候是听了算命的话,说她是个凤凰命,确实也想让儿子飞黄腾达,自己在村里向来有泼名,不管她在娘家如何,但是靠着自己的本事,想管住她还不是件简单的事?

哪曾想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自打她进门,没有一天好日子过,所以这次断腿,无论她怎么伺候她,她都没有抱怨过一句。

这些日子,她的表现,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罢了罢了,要是大小子不嫌,就这样下去也挺好。

王春来再来,朱海眉让他摘了十来个早熟的黄桃,试验了一下,颜色果然比之前的好很多,她逮着婆婆又是一顿很夸,弄得梅子婆婆本来对他们做罐头有意见,这下也没有什么话要说了。

沈华莲暗地里却和王春来道,“梅子现在变得太厉害了,我妈那么精明的一个人,现在对她服服帖帖的了。”

“变得厉害还不好吗?”

“好是好,这也变的太多了吧,不止一个人问我,她是怎么回事了。”

“我看弟妹挺好的,一点坏心眼也没有,只要她对岳父岳母好就行。”

“可不。要是提从前,真是闹心,现在这样倒好了。”

“明天我去趟县里,小三在供销社当会计,我去问问,要是咱做了罐头,看他能不能给点。”

沈华莲一顿,“要不你还是别去了,三弟妹那个脾气,不沾光就浑身难受,现在咱们都是瞒着爹娘做的,你要是说是咱们做的罐头,估计又安生不了。”

王春来也无奈,“要是不找小三帮着,就是做出来,你说哪里去?”

“我看还是回去问问梅子,这事到底怎么办?”

王春来不好意思,“这说销路的事,我都大包大揽过来了,再去找她问,多掉价。”

沈华莲看他一眼,“你不是脸皮挺厚的?”

王春来一把把她摁倒,朝着她身上亲去,“你说谁脸皮厚,谁脸皮厚?”屋里顿时热闹起来。

朱海眉照例一大早起来烫猪食、牵羊、喂鸡。

沈东远一进家门,就看见她趴在鸡栏上喂鸡,穿了一件浅绿色的上衣,藏青色的裤子,脚上穿了一双花布鞋,头发长长了很多,没有扎起来,散着披在脑后。

她像个孩子一般,本来鸡在右边吃,下一把鸡食非得扔在左边,看着鸡左右冲撞的样子,沈东远站在大门口都能听见她嘿嘿乐的声音。

不得不承认,二十几天没有见,她又瘦了不少,那句‘我知道你讨厌我’的话又冲进脑海里,他不由得笑了一下,好像也不怎么讨厌。

屋里响起妈的声音,“梅子,你是不是又在耍着鸡玩?”

朱海眉悻悻的收起瓢,真没劲,每次都说,她就不信,真能少下蛋?

沈东远彻底没有忍住笑,是不是又在耍着鸡玩?貌似她在家和母亲过的还不错。

一转身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吓了一大跳,定睛一看,内心满满的掩也掩不住的喜悦,朱海眉可以拿着自己的胖瘦发誓,这绝对是原主的心情,绝对是。

他一身绿色的非制式军装,身姿挺拔,精神饱满,只是好像瘦了,脸上也憔悴了不少。

朱海眉只觉得自己的脸都笑僵了,在心里骂了一百遍原主,才把脸上的笑容压下去一点。

“你回来了?”

沈东远点点头,“给了十二天假。”

朱海眉惊呼,“这么多天,这下好了,妈整天唠叨,你什么时候回来,还顺利吧。”

“顺利,谢谢你。”

“谢我…”‘什么’,还没有说出来,梅子婆婆一边说着一边出来了,“你和谁…”然后惊喜道:“呀,大小子回来了!”

沈东远一看自己妈拄着双拐立刻上前,母子相见自然有很多话要说,朱海眉立刻进了厨房做早饭,免得当了电灯泡被人嫌。

婆婆还在外面大声嘱咐道,“大小子愿意吃鸡蛋羹,你炖上两个。”

朱海眉应了一声,心里却在诽谤,太不公平了,凭什么别人不能吃鸡蛋,她大儿子就能吃,真是偏向。

梅子婆婆朝里努努嘴,小声道,“你**的不错,变了。”

沈东远楞了一下,“都是她自己改变的,我哪有空管。”

梅子婆婆自然是当自己想的对,也不和他争辩,细细的说起来家长里短起来。

“你媳妇坚持给我这腿做手术,花了五百多块钱,你二叔总共才给了二百,剩下的钱全是你媳妇拿的。”

沈东远吃惊,“三百多都是她拿的?”

梅子婆婆抱怨道,“咋,花你的钱,你还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