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军婚之肥妻翻身上一章:第 15 章
  • 重生军婚之肥妻翻身下一章:第 17 章

沈东远一直眉头紧锁,回去的路上朱海眉逗过来逗过去,到了家才好点。他是晚上的火车,朱海眉做了满满一大桌子菜给他送行。王春来开着拖拉机去送他,本来她不想去,坐拖拉机的滋味是真不好受,但是看着他眼巴巴的眼神,她又不忍心了。

这个时候还是那种绿皮的火车,可以买站台票送站,很奇怪沈东远为什么那么不舍?

“别再墨迹了,赶紧上车去吧,要不你就走不了了。”朱海眉催促道。

这句话讲的朱海眉耳朵都快起茧子了,“说好了的,等秋收完了之后再回去,你先回去,我尽快回去。”

“家里又不需要你,干嘛在家。”

朱海眉抬头看了看将要下山的太阳,饱含着深情回道,“因为这是我的故乡。”

沈东远彻底无语了,左右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回来再把她拎回去。再不舍也要上车,沈东远坐在座位上拉开窗户不住的向她挥手。

他大声的喊,“等我来接你。”。他远远的看着她的样子,只觉得心中发酸,不过短短几天他就那么不舍了,他一定是着魔了。

她的眼中忽然满是热泪,忍了又忍才没有掉下来。

火车忽然一声鸣笛,绿皮的火车渐渐的开动起来,这边送站的人不住的朝着列车挥手,甚至还有人跟着列车跑了起来。

虽然没有依萍对书桓的送别时,那种手儿挥断,眼泪泛滥,但是朱海眉心中依然感慨万千。从重生时人人讨厌,到后来的努力坚强,再到现在的被人接受,甚至是他的呵护。短短几个月,她竭力的去讨好众人,竭力的让自己面面俱到,谁都想着,每一根神经都在紧绷着不敢松懈,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他如此大声的呼喊,让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列车一直看不见了,她才随着送站的人群,出了车站。

王春来的拖拉机在外面挺着,“走了?”

“走了,咱们也走吧。”她爬上拖拉机,已经习惯了拖拉机的颠簸,顺利的回了家。

习惯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比如刚开始做拖拉机时候的晕车,比如沈东远在家,比如之前家里总是热热闹闹,不过十来天的功夫,她已经习惯了拖拉机的颠簸,习惯了沈东远在家,习惯了做罐头时候的热闹,现在家里又剩下她和婆婆公公,似乎一切都回到了原点,但是她的心情已经不是原来的心情了。

从热闹归于寂静,这一段的适应,恐怕还得调整心态。

这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白衣白裙长发的女孩和她告别,她们就是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面。

“我要走了,谢谢你的改变。”

朱海眉惊讶,“要去哪里?”她的潜意识告诉她,这就是原主,不过真难想象原主竟然是如此清秀可人的女孩。

“投胎呀。是你的到来,改变了我的命运轨迹,我来特意要谢谢你的。”

朱海眉更加惊讶了,“世界上真有鬼神之说?”

女孩笑而不答,朝着她挥挥手,大步走起来。

“哎,哎,你还没有告诉我呢?”朱海眉小跑起来去追。

女孩回头朝着她笑笑,一下子消失不见了,她吓了一跳,睁眼醒来,外面大公鸡已经在啼叫了,侧着身子躺了半天,不想起来,全身上下格外疲惫,连着两三天也没有恢复过来。

朱海眉心中纳闷,难不成是因为,原主在身体内撤离的事?

梅子婆婆看她这两天一直懒懒的,只当是大小子要回部队,两个人闹腾的厉害了,对她格外的宽容。

这天朱海眉正在院子里拣鸡蛋,王春来两口子风风火火的来了。

沈华莲一进院子,便笑道,“梅子,罐头都完了,给你送钱来了。”

朱海眉抓着鸡蛋,“这才多少钱,不用给,你们拿着花吧。”统共也就贰佰多块钱,她现在虽然钱不多,但还真看不眼里。

“话也不能这么说,”沈华莲走近了,小声的道,“这钱我和春来都不分了,都给你,给咱妈看腿你自己就拿了六百多块钱,这可不是小数目,之前不给你那是因为我们没有,现在有了,这钱一定要给。”

“大姐,你说这个可见外了。东远是亲儿子,他拿钱还不应该?就是你有,东远知道了,也不会要的。”现在喊东远,倒是喊的顺溜。

“我是当大姐的,你好歹得听我一回的。”沈华莲佯装生气,“以后西进也得娶媳妇,爹妈养了我们三,你们条件再好也不能都压在你们身上,是不?”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朱海眉再推辞也不好,只好接了钱。

她不住的感叹,公公婆婆这俩口子,一个老实,一个泼辣,大字不识一个,三个孩子倒是教育的好。沈华莲性格虽然弱了一点,却是一个明事理的人;沈东远脾气是大了点,但是能力挺强;沈西虽然有中二的毛病,但是学习好,好好培养,考上大学,那前途也是好的。

第五十六章 朱技术员

沈华莲看她收了钱,喜笑颜开,“这就对了,春来,”她喊道,“过来,你和梅子说。”

王春来颠颠的跑过来,“梅子,我昨天去送货,还有人要货咋办?”

朱海眉很意外,“黄桃马上就没有了,要货也没有办法呀,再说玻璃罐子订少了,他们能订吗?”

王春来不由得焦急,“那也不能有生意不做?”

“桃子一收成本就高了,再说现在桃子也不好收,罐子也不够,咱们就是做也没有多少赚头。”

她说的这些情况,王春来也想过,但是有单子也不能往外推呢。

看着他垂头丧气的样子,朱海眉劝道,“姐夫,我知道现在挣钱难,但是挣钱又不是一天能挣的。做罐头本来就是季节性的东西,我看咱们不如想个长远的法子,是吧。”

“长远的法子,能有什么好不法子?”即便是听朱海眉这么说,王春来的情绪也没有多好,他想着今年攒够足够的钱,等明年开春就让大队给划块地,另起一处院子,眼看着罐头的生意做不成了,他怎么能不着急?如果另起路子,肯定还是要成本的,好不容易攒了点钱,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一次看着挣了两千块钱呢,给父母的再加上还账的就花了不少了,要是再另起院子,什么时候能攒够钱,难不成还要借?

朱海眉不知道姐夫的心思,自然难以理解他焦急的心态。

沈华莲在旁边听着,看着丈夫的样子也不忍心,把朱海眉拉了一边,和她说了前因后果还有打算,这才恍然大悟,她不由的竖起大拇指,“姐,你真是遇上好丈夫了。”

沈华莲叹了口气,“你是不知道,这几年我这日子也难熬,我婆婆脾气古怪的很,回来我又不敢和妈说。你姐夫不忍心我为难,这才要再盖一套院子,分出来。这不就着急挣钱了?”

除了老本行和会做点吃的,一时间朱海眉也想不出什么挣钱的法子了,如果让姐姐姐夫去开饭店,他们不会做菜那怎么开?

她想了想,想推辞,又不忍心看到姐姐姐夫失望的目光,便道,“做罐头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再继续了,季节到了,咱们又没有保鲜库,再做下去,自己的牌子都得砸了。长远的法子还得再想想,你也别让姐夫太着急了,他要盖就盖,要是缺钱,到时候,大家一起凑凑,也得把房子盖起来。”

听着这么中肯的话,沈华莲心中不无感动,她拉了她的手,“梅子,姐啥也不说了,东远娶了你,是我们沈家的福气。”

朱海眉开玩笑道,“你不嫌我抢了你的手表了?”

沈华莲爽朗的笑了,“那时候你还小,是不是?”

也不知道沈华莲怎么劝慰的王春来,等他们走的时候,王春来情绪已经恢复正常了。

他们走了,朱海眉想了很多让他们致富的办法,又一个个的否决了,没有技术,没有手艺,创业哪有那么容易的呢?

梅子婆婆让她去给地里割草,都存起来,等冬天的时候给羊吃。

朱海眉接过筐子,刚想出门,一个人在大门外面探着脑袋,往里瞧。

她自然不认识,“干嘛呀?”

来人站在门口,“我想问下县里供销社的罐头,是这家做的吗?”

朱海眉很意外,仍旧点点头,“对,你是?”

梅子婆婆在院子喊道,“谁啊?”

“妈,是找做罐头的。”朱海眉回头答道,然后又转头道,“要不你家来说吧。”

院子里放了一个小圆桌,两把小凳,现在天不凉,公公婆婆经常在小桌上喝茶,一个陌生的男子,朱海眉自然不便请他去屋里做。

来人主动道,“我是咱们县罐罐香罐头厂的厂长,我姓郭。”

朱海眉吃惊了,这么年轻的郭厂长,看年龄也就比沈东远大不了几岁,白领长袖衬衫,黑色西裤,黑色皮鞋,中等的个头,撸着袖子,戴着手表,微挺着将军肚,眼睛不大,但是十分精神。

看到她吃惊的表情,郭厂长很满意。

朱海眉调整好心态,微微一笑,从容淡定的道,“真看不出来,郭厂长年轻有为,让人很意外。”

这回意外的又是郭海明了,如此官方的语言真难以想象,自从他承包了罐头厂,打交道的人多了,大多是男人,这回要找的是个女人,来之前就打听好了,这个女人从前好吃懒做,邋遢不说,还是个不讲理的泼妇。但是如今一见,简直要惊掉了下巴。

她给他的第一感觉完全和传说搭不上边啊,难不成她不是?

不过是一个小凳,她坐姿竟然无比讲究,脊背直挺,双腿并向一个方向弯曲,双手很自然的搭在膝上。她身形微胖,却不显得臃肿,一件米白色的翻领上衣,衬得她面目端庄,单就气质上看,丝毫看不出传说的影子啊。

“您稍等,我去泡壶茶来。”原来以为只是一个的,竟然是个厂长,不是她捧高踩低,而是人性就这样,遇见稍微有点身份的,总是不自觉的行为上就这样了。

婆婆跟在后面,“谁啊?”

“罐头厂的厂长,妈,我年轻和他说话,挺怯场的,要不您陪着?”她这是故意像婆婆好呢,村里人都封建的很,年轻的男人和女人说句话都得避讳着,她和婆婆关系刚好一点,行事作风上必然要注意,肯定不能惹婆婆心里不痛快呢。

她说的这话,正和婆婆心意,梅子婆婆立刻笑了,“你们年轻人就是不压重,想当年生产队的时候,我可是队里妇女挣工分最高的,副县长来视察,我都陪同过。”

朱海眉笑着道,“要么说姜还是老的辣么。”

一顿马屁拍的婆婆心里熨帖,搬着板凳坐了郭厂长对面。

朱海眉拿了茶杯给众人分了,一边给郭厂长倒茶一边道,“这是我婆婆。”

郭厂长赶紧站起来和梅子婆婆握握手,“大娘,您好啊,我来是拜会朱技术员的。”

朱技术员?

朱海眉听到这个称呼碉堡了。

梅子婆婆一副受**若惊的样子,“好好。”

第五十七章 拿乔

“技术员可称不上,”朱海眉先谦虚了一下,“请问郭厂长,你来是?”

郭海明笑道,“这个技术员可一点都不含糊,你们的黄桃罐头产品,我尝过了,”说着他翘起一个大拇指,“我既然来了,我不藏着掖着,比我们厂的罐头产品强得多了。”

梅子婆婆将信将疑,“有这么好吃?”

对于自己的罐头产品,口味上朱海眉还是很自信的,但是他一说比他们厂的罐头产品要好,说实在的她也不相信。小时候的罐头什么滋味,她是不记得了,但是她做的产品和后来的口感差不多,她还是知道的。

“当然了,大娘。”郭海明称赞道,“咱们开门见山,我这次来,是想请朱技术员去我们厂做技术指导。”

朱海眉惊讶了,“我做技术指导合适吗?你们厂原来应该有师傅吧。”

梅子婆婆直接道,“她怎么能行?”

郭海明道,“您二位等一下,”说着站起身来,朝着门外走了两步,喊道,“小李,拿两个样品来。”

一个小伙子也穿着白衬衣,皮肤略黑,长得倒是浓眉大眼,一手拿了一个罐头瓶子,小跑的进来了。

“来,打开放这。”郭海明指着小桌子道。

一个山楂罐头,一个梨罐头,打开放在小桌上。

“二位尝尝。”

“哎吆,这和供销社的那种一模一样呀。”若说原来梅子婆婆还有疑问,这回看到罐头,彻底信了。

朱海眉从厨房里拿出来两双筷子,递给婆婆一双,“妈,您先尝尝。”

梅子婆婆夹了一个山楂递进嘴里,嚼了两下,“好吃。”

朱海眉也尝了一个,回味了很久道,“山楂煮的太熟,不应该放红糖,有甘蔗的草气味,还有,这个山楂应该剔核的,后面要挖,不挖的话口感明显不好。”

郭海明惊喜,“那再尝尝这个梨的。”说着把梨的罐头往她跟前推推。

她夹了一个,咬了一口,立刻就放下了,“梨罐头讲究的是白、润,这个不应该放色素,也不应该放白糖,白糖软,要放冰糖,而且梨子要脆才好吃,这个也有点过了。”

梅子婆婆心道,提起吃来,你倒是知道的挺多的。

郭海明道,“我就知道这次没有白来,我说去厂里做技术指导,怎么样?待遇上放心,您尽管提。”

朱海眉摇头,“郭厂长,不好意思不是我不去…”话还没有说完,只觉得脚被踢了一下,她愣了一下,继续道,“和您说实话,我在家也待不了多久,收完秋,我就回江城去了。”

郭海明可不死心,“您想回江城就回江城,来回的路费我都给您报销,这样,一个月工资三百。做技术指导很简单,您就把料配好了,告诉他们火候就行了。”

三百!梅子婆婆两眼精光,大小子,现在一个月的津贴才壹佰块钱,他给她开三百的工资?她又伸脚踢了踢朱海眉的小腿。

朱海眉觉出来了,仍然道,“不好意思郭厂长,这不是钱的事,您要不打听打听别家还有做罐头的么?”

“您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这个厂,之前因为我父亲是这个罐头厂的厂长,但是他那个时候是国有企业,现在呢,我把它承包下来了。老一辈的师傅门,遵循原来的方法,粗糙又不注重口感。如果一直照着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估计,这个罐头厂很快就会倒闭了。朱技术员能不能看在我诚心的份上,伸伸手,帮我一次?”

朱海眉感觉婆婆在下面踢她,无比的抑郁,“不好意思,郭厂长,我们都是粗人,做罐头,就是小打小闹,实在难登大雅之堂,您还是请一个合适的人才吧。”

见她态度十分的坚决,郭海明很抑郁,“如果是因为工资的事情,您大可放心,要是工厂效益好,我再给您加薪。”

朱海眉还是摇头,反复就是一句话,不好意思。

梅子婆婆都快急疯了,这孩子原来傻,现在更傻,一个月四百块钱,我的个天哪,还不去干,这是想干嘛。

郭海明沉思良久,“那我想买您做罐头的方子,您看多少钱合适?”

朱海眉笑了一下,怪不得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大的魄力敢把罐头厂包下来,心眼确实不少,估计他今天来也是做了两手打算,聘请技术员不成,就买方,总之不能空手而归。

梅子婆婆两眼精光,“那你能出多少钱买?”

郭海明一听有戏,他从小跟着父亲做生意,就是贪钱的人对好对付了,心中不觉得意,微微一笑,“大娘,我出两千块钱,您看成不?”

两千!

他们家五年能攒两千块钱吗?

朱海眉不由得苦笑起来,要是婆婆真让她,她还不,两千块钱一张方,对于一个做罐头的厂来说太便宜了,她唯恐老太太承诺给人家,立刻道,“我们家今天还有事,要不郭厂长您留下地址,先回去,我们想好了,再给您答复。”

郭海明心中赞叹,这女人实在是太聪明了,要是和这个老太太似的,还真好对付,大不了价格开高点,一准能拿下。

“钱的事好说,这事不着急,您好好想想,我有空再过来。”他嘴上说不着急,怎么能不着急?那帮老家伙一个比一个滑溜,不知道往自己腰包里塞了多少?现在已经不是国有企业了,单就他们这个拿法,厂子倒闭早晚的事。但是很明显,这个女人和传说完全不相符,此刻她什么也不接,要么就是假装淡定,要么就是真有大智慧,让人摸不透心思。

郭海明一件事情也没有谈成,心中不痛快的走了。

他们一走,梅子婆婆就把梅子埋怨上了,“你说你是不是傻,一个月开四百块钱的工资,你又没有文化,地里活又干不了,人家请你去工厂上班,你还拿乔,纯粹吃饱了撑的。你自己多大的本事你不知道吗?一张方,给两千块钱都不,厉害的你。”

第五十八章 赖皮

梅子婆婆一旦抱怨起来,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摸准了婆婆的脾气,朱海眉静静的等她说完,才道,“妈不是我不想挣钱,等秋收完了,我会去江城,左右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难不成我干一个月就走?”

“有活干,还去江城干什么,人家想找活干,还找不着呢,你倒好,人家来请你,你都不去。一个月四百,你给我算算,一年多少钱?”

“我和东远还没有孩子,长期分居怎么生孩子。”即便还没有圆房,这话她说的脸不红心不跳。

梅子婆婆纠结了,“人家不是说了,可以给你报销来回的路费?”

“那好,就算这个理由不行,您知道,从国有企业到承包制过渡,这个过程有多艰难吗?”

梅子婆婆撇撇嘴,“别以为你去两天江城,就觉得自己成了大学问家似的,你上过几年学,还过渡,你知道这怎么写的吗?”

这次朱海眉无语了,想想又道,“您先别看眼前的利益,就我那两把刷子,万一不行了,被人撵回来,该多丢人?”

这倒是真的,梅子婆婆开口道,“那就把方子了,两千块钱,这样的好事,哪里找去?”

朱海眉摇头,还真是只看眼前的利益,“您别觉得他给开两千很多,就这一个方,今年姐姐和姐夫一年就分了两千块钱,明年呢,如果明年咱们提早准备,扩大生产,效益的产值能增加多少?”

梅子婆婆目瞪口呆,对啊她怎么没有想起来,今年单莲子就分了两千,大小子他们也一千多块钱呢,“你们现在年龄小,拿着钱光乱花,都把钱给我,我给你存着。”

朱海眉微微一笑,站起来,“妈真不巧,我手上就剩下二百块钱了,剩下的钱都让东远带去江城了。我去割草了,中午您做饭吧,我多割点。”

“那你给他要伍仟块钱。”梅子婆婆朝着她的背影喊道。

她驻足回头,“妈,要是您有钱,伍仟块钱,您会买吗?”

梅子婆婆无话可回。

朱海眉心情颇好,自己给自己比划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这一次婆媳过招,她有完胜的趋势,势头不错,继续保持。

凭着她现在的手艺去做个技术指导,绰绰有余,但是那个罐头厂正在处于过渡时期,她如果真去了,那些老师傅们必定心里不服气。我在这个厂里干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了,凭什么一个小毛丫头来了,就能指导我们干活?

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必然的,她才不会去趟这趟浑水,她宁肯少挣钱,或者不挣钱,也不想如此麻烦。

阳光正好,背着筐子,朱海眉心情也格外轻松,《将进酒》怎么说来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她没有回江城是完全正确的,如此美好的阳光,在江城是看不到的。

也不知道他怎么样了,这个时候没有电话,还怪想他的。

郭海明抽着烟,倚在车上,远远的看着她面含微笑的走过来,心中说不出来的复杂,这一次他来准备了两个方案,很有把握至少能拿下一个,结果一个没成。

她到底是在调他胃口故意拿乔,还是真正的不把钱财看在眼里?

不把钱财看在眼里,不能吧。

他打听的很清楚,他不相信一个土生土长的村姑会如此的风清月明,只追求高尚的品格!

但是要说她拿乔?

她言语得体,举止大方,无论他开价亦或是加价,她都不丝毫所动,又完全不像拿乔的样子?

朱海眉一看到郭海明站在村口没走,惊讶了,她走过去打招呼,“郭厂长,还没有回去?”这厂长当的还真是有排场,小轿车都开上了,搁现在这可是个稀罕的东西呢。

郭海明扔掉烟头,拿脚来回搓了两下,“这不是想在这等等朱技术员,没有想到还真等着了。”

“郭厂长,真聪明,不过恐怕还是让您失望了。”

郭海明道,“我一看就知道,你和其他女人不一样。你有这么好的才华,千万要学以致用,不能浪费了呀。”

当然不一样,朱海眉心中说道,因为我是穿来的呀,嘴上却道,“郭厂长,您真是高看我了,没有您说的那么厉害,您那么忙还是早点回去吧。”

郭海明不死心,“要不您还是想想,其实我开的工资也不算低了。”

“我知道郭厂长很有诚意,但是我真没有这个志向,我还要去割草,不耽搁您时间了,再见。”她背着筐子,挥着手和他再见,再不走,她就被来往的人,戳出窟窿来了。

她走了,郭海明却没有走,又点燃了一颗烟,倚在车门上吸起来。小轿车本来就很少见,郭海明从小就是城里人,从未在农村劳动过,长得细皮嫩肉。都说一白遮百丑,他本来有三分长相,这么一衬,立刻觉得有七分了。

正值下地的时候,人来人往,谁经过都得多看他两眼,郭海明丝毫不为所动。

国有企业的时候尚不觉得什么,但是企业一改制,立刻看出弊端了。无论是成本、人工还有产品,没有一样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不,那么他这厂子算是白白承包了,非得破产不行。

想到破产,他眼神暗了暗,绝不能让厂子破产,这可是老爷子的心血,若是他知道厂子不行了,非得急死不行。

这娘们,也真够倔的,干嘛不行呢?

“郭厂长,走吗?嫂子还等着您回去,走亲戚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