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军婚之肥妻翻身上一章:第 31 章
  • 重生军婚之肥妻翻身下一章:第 33 章

朱海眉又斟酌了很久,决定暂时不去江城了。大姑姐的事情,就像一根刺一样,深深的扎在她的心里,如果她不管不顾的去了江城,先不说她心里过意不去,就是将来,她如何再见大姑姐?

沈华莲却问,“梅子,买好回江城的票了没有?”

“等过了年之后再走。”朱海眉回道,“姐,我在这边也没什么事了,我带着咱妈还有孩子们先提前回去,你和姐夫等放了假再回吧。”

“你怎么不去了呢?大弟一个人在那边多孤单?”

朱海眉笑道,“他不孤单,军区好多战友,一起过年呢,我去了,他反倒不自在了。再说我往后就不常回来了,能在家多待天是天,是吧。”

沈华莲沉默了一下,“梅子,我们的事,你甭操心了,反正我现在能挣钱,孩子们也大了,我也什么可求的,是离还是一起过,都没有多重要了。倒是你和东远,你们感情好,趁着这时候赶紧要个孩子,过个一年,叫咱妈过去给你看孩子。”

她这么一说,朱海眉心中肯定是更难受。

“姐,看着你这个样,我这心里更难受。整天看着你和姐夫横眉冷对,我真是恨不得时光倒回去。”

沈华莲抓住她的手,“梅子听姐的话,回去吧。”

朱海眉给沈东远打电话说,先不过去了。

沈东远急了,“说好的来,怎么又不过来了呢?”

“以后再回来的时间就少了,趁着现在有时间,多在家里待两天不行么?”

“从江城做火车回去,很方便,来吧,好不好?”无论沈东远再怎么哄,朱海眉就是不说回去的事了。

挂了电话,沈东远不由的皱了眉头,难道家里出事了?

朱海眉一个人窝在被窝里后悔的大哭,为什么当初她非要坚持让大姑姐来杨武,她为什么不想想孩子?光想着让大姑姐出来,其他的都不考虑,她简直就是猪脑子。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大姑姐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福气,她还使劲的拉扯她们,这下好了,陷入一个无法解决的圈子里。那是孩子的奶奶,王春来的亲娘,大姑姐就是再恨,能怎么样?王春来就是想替大姑姐出气,他还能把自己的亲娘怎么样?还真能让村里的人来看笑话?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愿意

腊月二十工厂放假,采购发了福利,财务发了工资,厂长发了红包,讲了一大段吉利的话,宣布正式放假了,正月二十才开始上班。

朱海眉不由的感叹,还是这个时候好啊,年前年后的,这就一个月的假了。要是在从前,好不容易才盼到过年,统共才七天的假。

郭海明竭力让小李送他们回去,朱海眉则万般推辞,工厂里的人都只道是沈华莲孩子生病了,谁也不知道他们还有家庭矛盾。

郭海明都急了,“敢情你要走,连我这个朋友都不认了,是吧。”

朱海眉无奈,她真没有这个意思,“郭厂长我们真不是那个意思,这要过年了,您也忙得不可开交,要不这样,您让小李先把我们送大姐县城的家去,我们先在这边待两天。”

郭海明一听也很痛快,“行,小李,听你海眉姐的吩咐。”

嘿,这称呼改的真快,瞬间就有了新称呼,海眉姐,也行。

昨晚她和沈东远通过电话,沈东远再三要求她回去,她没有答应,最后他都恼了,朱海眉还是没有答应,最起码的要等大姑姐的事情解决了她才能放心的回去。

这下好了,放了假,回了家,意味着大家都要面对这件事情了。

晨晨和小雪忙着在大人们带回来的东西里面寻宝,四个大人则沉默的坐在椅子上。

最后还是王春来先开口,“莲子我知道你的委屈,这一次我也下定决心了,以后一定要给你撑腰,我当着咱妈和梅子的面,向你保证,要是我王春来胆敢再不顾着你和孩子,就让我出门撞死。”

梅子婆婆在一边听着那么狠的话,心里格外的不得劲,“大过年的发这么狠的誓干什么?”

沈华莲看着在那边默默的转悠的那两个孩子,又红了眼圈,“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和你过不下去了。”

朱海眉知道最委屈的就是大姑姐了,“姐,我知道你心里委屈的慌,不管你有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支持你,但也得想想孩子们,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比什么都强?”

沈华莲擦了擦眼睛,“春来平日里对我怎么样,我还是有数的,我就是气她奶奶,这么长时间了,也不来看看孩子,连句惭愧的话都没有。”

“莲子,等过完年咱们就分家。”王春来说道,“反正咱们院子也有了,户口也迁过来了。小年三弟就回去,我让爹把大哥和三弟都叫在一起,定个章程,决计不会让你受委屈。”

沈华莲扭了脸不说话。

朱海眉只得道,“姐夫,你这话说话可算数?”

王春来道,“梅子,我要是再说话不算数,我还是个人吗?”

梅子婆婆松了一口气,“那行,春来这事是你先说下了,那就分家,要是分不成,你怎么办?”

王春来早就想好了,“我大哥、三弟都分出去了,为什么我不能分出去?论跟着儿子养老也轮不着我一个老二。要是真不分,我就到村委会去评评理,为什么不能分?”他爹是个耳根子软的,指不定被他娘说两句好听的一哄,脑子一热,过后照旧,眼看着这边要搬家了,他娘非得闹出来这事,天天听着小雪吭吭的咳嗽个不停,这心里难受的厉害哪!

朱海眉皱了半天眉头,“姐夫你这样说可不行,别管孩子多少,每个孩子给父母养老是天经地义的,是咱们当子女的应该的。最重要的是这关系以后该怎么处?你要是说不养,还不得有人指着我姐的脊梁骨骂不孝顺?”

王春来耷拉了脑袋,沈华莲也若有所思,梅子婆婆也不说话了。

“春来,”沈华莲喊道。

王春来眼睛里闪过一丝喜意,“莲子。”

“以后晨晨和小雪两个,也不用他奶奶看了,我想让我妈过来看两年,咱们给我妈开工钱,你看怎么样?”

“好,都听你的。”

沈华莲点点头,“妈,您来给我们看不?”

沈东远临走的时候嘱咐过她,一定要看好孩子,都是因为她不上心,这不才出事了,什么重要都比不过孩子重要,此刻闺女这么一说,也不管世俗偏见了,她立刻道,“我来,也不用什么工钱,就是梅子他们有了孩子的,我得去给他们看着。”

沈华莲的目光转向小雪那边,“这是应该的,到时候,小雪也就大了。”她又对着王春来说道,“既然她把我的孩子冻在外面,那以后她也别见孩子了,我也不会叫她一声妈,也不会再那边住一天。就像梅子说的,孝顺是子女的责任,我沈华莲也不是那种歹毒的人,该养的还是养,四时八节该送什么的我都送,该给的我都给,你要是同意呢,咱们就过,要是不同意,那就算了,我带着孩子独自过。等她百年之后,也休想让孩子叫她一声奶奶。”

朱海眉暗暗对大姑姐佩服不已,不让孙子孙女认奶奶,这个狠,他大哥家有两闺女,三弟家只有一个孩子也是闺女,只有晨晨是个男孩,平日里谁疼的不跟眼珠子似的,偏偏她婆婆心忒狠毒,生生的把两个孩子关在外面。百年之后,这大孙子都不到场,这可丢人丢大了。

王春来沉默了许久,才道,“我愿意。”

沈华莲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许久没有有笑容的她,脸上终于泛起一丝笑容,“那行,这个年我就先带着孩子在我家过了,东远不回来,我也跟着梅子在家热闹热闹。”

“胡说,哪有闺女在娘家过年的。”梅子婆婆说道。

朱海眉拉了拉婆婆的袖子。

沈华莲笑意不减,“那我们就在县城过,正好没有在县里个过过年呢。”

王春来忙拦道,“妈,还是让梅子在家里过吧,在城里过像个什么样子。”反正他是不怕丢人了,那几个村就那么大,这事又不小,估计十里八乡都知道了。早就没脸了,还怕丢人,再说这都是新社会了,在娘家过就在娘家过吧,没有那么多计较。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兄弟齐心

晨晨和小雪正对那个家恐惧呢,更害怕看到奶奶,一说去姥姥家过年,高兴的在屋里转悠起来。

晨晨捎大了两岁,什么都知道了,拉着朱海眉道,“妗妗,你给我们做什么好吃的呀。”

小雪在一边也道,“吃沙拉,吃沙拉。”

朱海眉满脸黑线,什么沙拉,这个时候去哪里搞沙拉,她就是放了好多种的水果,拿白糖拌了拌,放了点白菜叶点缀了一下,糊弄着他们玩呢,小雪还当真了。

“老家太冷了,吃了沙拉会拉肚子的,等回去了,妗妗给你炸豆沙馅的春卷吃。”

晨晨和小雪又高兴起来。

春来将发的工资和年终奖都拿出来,“晨晨小雪,来,”他朝着两个孩子招招手,两个孩子屁颠屁颠的过来了,“来一人一张。”抽出来两张大团结,一人一张。

“妹妹是十块钱。”晨晨兴奋的说道,“十块。”

朱海眉莞儿一笑,真是生活条件的事,她记得表姐家的孩子十块钱都不稀罕了。

剩下的钱,王春来看都没有看,伸手递给沈华莲,“莲子,我还没有数,那拿着吧。”

沈华莲别扭了一下接过来,数了数,不由的哎吆一声,“这么多。”

“多少?”

“一千四。”

王春来也睁大眼睛,“怎么这么多?”

“肯定是上个月出货多呗。”朱海眉也惊讶,“没日没夜的忙活,挣这些也不算多,大姐你多少?”

沈华莲把自己兜里的钱,拿出来数了一遍又一遍,惊讶的道,“连工资加奖金,五百多。”

她数了一千块钱出来,递给朱海眉,“梅子给,还了2000了,还有3000块钱,估计明年就差不多了。”

朱海眉没有接,“我手里有钱,你们拿着用吧。”

“拿着,”沈华莲塞到她手里,然后扬扬手里的钱,“如今,你姐姐也是富婆一个了。”想着又拿出一百块钱来,“妈,给您。这么多年了,您也没有享过我福,衣服,梅子给您买了,这钱您收着,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梅子婆婆当着春来的面不好意思要,王春来道,“妈,莲子说的对,再说往后孩子还得您照看着呢,这钱您必须拿着。”

即便是她要走,郭海明也硬塞给她一个红包,她捏了捏后厚度,估摸着也得不少,腊月里工厂才做了二十天,三个车间出了十五万的货,郭海明最少净赚五万,也怪不得他那么大方。

背着他们,她就把红包拿出来,也惊讶了,单红包里的钱就两千,她还拿了一千块钱的工资,她不由的感叹,真不知道是她帮了郭海明,还是郭海明帮了她。

过年拿着那么多钱也不方便,她去了一趟银行把钱取出来,如今加上她的薪水、奖金、大姑姐还的钱还有沈东远给的钱,足足攒了七千块钱了,有了这七千块钱,她在江城开店也不成问题了。

家里冰封了那么久,终于烟消云散了,即便王春来知道将来面对的事,不会那么简单就会解决掉,但是此刻看着妻子和儿女们的笑脸,他的心中是开怀的。

人活着不能永远的都那么糊涂下去,否则将来后悔的时候就晚了。

一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吃了午饭,打了一个车,回家过年去喽。

大姑姐带着孩两个孩子在家里住下了,王春来回了家。

门开着,父亲一个人蹲在院子里抽旱烟,一个小老头,蜷缩在墙根下面,也够可怜的,王春来不由得心酸起来,“爹,这么冷您在这儿蹲着干嘛。”

春来爹抬头看了他一眼,“屋里外面一个温度,在哪不一样?昨天你大舅来了让你回来去接你娘。”

春来坚决的道,“我不去,您看让谁去合适,大哥三弟都行。”

春来爹却站起来,就着墙上的砖头,磕了磕烟袋,“我也没打算把她接回来,屋里我已经收拾好东西了,你叫上你大哥去给她送过去。到了和你大舅说好,当年结婚的时候也没有陪嫁,这些年,不过攒了几大包衣服还有两件首饰,都给她送过来了。当初她离家的时候把家里的600块钱都带走了,我们也不要了,就当是咱们王家这么多年给她的补偿了。”

听他爹这话的意思,就是不和年一起过了。难道这一次,他爹是真有这么大的决心?

良久他才说道,“我大哥知道这件事情吗?”

春来爹冷笑,“你问问十里八乡还有不知道的吗?”

“总得问问大哥、三弟的意见?”王春来说道,他知道万一娘不回来了,这事万一有人指责,这骂名早晚落在他头上,但是问大哥、三弟的意见这是理所应当的。

“我还不至于老到,连家都当不了。”春来爹眼一瞪,“去把你大哥叫来,趁着现在天还没黑赶紧给她送过去,也好家来吃饭。”

王春来心里有点摸不准,这和他当时在梅子说的分家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要是梅子在就好了,她向来有主意,她在还有个能商量的人。他还以为爹在医院里说和娘离婚,只是说说而已,怎么会想到向来耳根子软的父亲,这一次有这么大的决心呢?

去了大哥家,嫂子一个人在厨房里帮梆的剁菜。大哥正在清猪圈,院子里丢的满满的猪粪,到处臭烘烘的。

“大哥怎么这个时候清?能清的动吗?”

王春海热的只穿了个毛衣,探出头来,“春来回来了,小雪还好吧?”

“就是还咳嗽,哥你上来吧,咱爹说让咱去大舅家一趟把娘的东西送过去。”

只见大嫂从厨房里拿着刀出来,“春来,这是你们老二家的事和我们没有关系,要去你们自己去别把我们家的扯上。”

王春海也是个怕老婆的,既然媳妇这么说了,他屁都不敢放一个,只能说在猪圈里不出来,“你嫂子说不让去,这事儿你看着办吧,要不你们就去找老三,让他跟你去。”

王春来深深的生出一种挫败感,人家都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他倒好关键时候谁也不出头。谁不知道他大舅家,都是些不要脸的赖皮,惹上了扯都扯不下去,都害怕呢。

第一百一十五章 良心在哪里

王春来回来,“爹,您看这事咋办,大哥说让您看着办。”

春来爹指着大门下面道,“去把扁担拿来,你一挑,我一挑咱俩一块儿去。”

王春来担心,“老三回来咋办?”

“这是我的主意和谁也没有干系,快去拿去。”春来爹窝囊了一辈子,终于硬气了一回。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挑着扁担,有人见了诧异,问这是干什么去?

春来爹大声的喊,“和她娘过不下去了,去他舅家把东西送过去。”这一路子走下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恶婆婆要遭报应了。

王春来越走越担心,“爹,大舅那个人不讲理,您这宣扬的都知道了,他再耍赖,谁能治得了他?”

“他儿子还没有娶媳妇,我看他敢不敢动这个手?”

挑着担子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大舅家了。

进了院子春来娘,正坐了小板凳上,洗衣服,满满的一大盆,两只手冻得跟红彤彤的萝卜一样。一看见他俩进来了,立刻跳起来,在围裙上擦擦手,高声喊道,“春来爹、春来你们俩来啦!”

春来爹把担子放了院子里,“我找他大舅说话。”

春来娘,看看几个包袱,,转头向屋里喊道,“大哥,春来和春来爹来了。”转头又道,“走,上屋去。”

春来大妗子在屋里对春来大舅道,“我就说把这事儿不用着急,早晚都会把人请回去,那家里离了女人能过吗,你说你着急个什么劲?”

春来大舅穿了鞋就在炕上跳下来,“这都大过年了的,人还不走我能不着急吗?”说着急急忙忙的出去了。“哎呦,姑爷来啦,春来也来了,听说你在县里买了院子,我们还等着给你温居呢。”他们还保持着那种旧式的称呼,管春来爹叫姑爷。

只是他的热情并没有换来父子两个人的回应,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来,来,进屋,”然后朝着屋里喊道,“他娘下壶好茶。”

春来爹道,“这是春来娘的衣服都在这儿了,什么事啊我也不说了,你都听说了,说出来怪丢人。也怪我这些年看瞎了眼,孩子都快丢了半条命,这才醒悟了。这些年我们家也没亏待她,一天一个鸡蛋吃,平日里就是想吃肉,孩子们都没有也得给她吃,养的比谁都好,她临来的时候家里的钱也都拿光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对不起她的,东西给撂这儿了,家里都没有了,我和春来这就回去了。往后没什么事儿,就甭来往了,免得我这心里膈应的慌。”

他这一段话,在腹内打了无数遍的草稿,说出来还真顺溜。

春来大舅一听这话立刻不愿意了,“你这是什么意思,这都是孩子奶奶了,怎么撂这儿,说不管就不管了?”

春来爹也不和他争辩,“春来,走了。”说着背起手,甩开步子前行走了。

他们一走,春来大舅脸立刻黑的像锅底,对着春来娘训斥道,“你说你干的什么事,让一家子跟着你丢人,你这把子年纪了再被送回来,这都要过年了,亲戚来来往往的,我这脸往哪搁?”在说他小儿子还没有娶媳妇呢,就等着过年相看,要是知道嫁出去几十年的姑娘,又被送回来,那他儿子就等着打光棍吧。

春来娘愣愣的站在院子里,他爷俩原来是挑了衣服,把她扔这了,她还以为是带着东西,来接她的呢?

“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跟了去?衣服改天我给你送回去。”

春来娘急火火的解了围裙,跑出去了,外面爷俩早就看不到了。她一路跑的心急火燎的,跑了半路上才跟上爷俩,开口就道,“春来,这要过年了,把我丟了你大舅家这算怎么回事?”

王春来本来愧疚的心思,立刻跑没了,她上来就是质问他,怎么不问问小雪的情况?他也不说话,扭头就走。

春来爹驻足,“你回去吧,跟着我们干嘛,怪丢人的。你把家里的钱都拿走了,不就是存着不回来的心思了么?我看你在你大哥家待的也挺恣,这个天还洗衣服,挺好,你还是回去吧。”

王春来听的清楚,随即恍然,怪不得爹能狠的下心来把娘的东西都送回来,原来他早就想明白了,他娘把钱都拿走了,就没有打算回来。

春来娘被猜透了心思,立刻狡辩,“我就是在娘家住两天,家里又没有人,大过年的这么乱,我不带着钱,还等着别人偷啊。”

听听这话,说得多在理。

春来爹道,“行了,说这些也没意思,这么多年,你心里只有你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现在才看清楚你的自私,也算是不晚。回去吧,别跟着我们了,我们王家也算是对的起你了。”

春来娘一下子嚎开了,“我十六就跟了你,十七就生了老大儿子,当初嫁的时候你们家什么都没有,就是两间破土房,也是我嫁过去才置办起来的,我辛辛苦苦给你拉扯了三个孩子,现在你就这么对我,你摸摸你的良心在哪里?”

春来爹也瞪了眼,“别说房子的事,老大十六岁就开始劳动,要不是他,那房子能盖的起来?良心,你摸摸你的良心在哪里?你婆婆在**上躺了两年,你是喂过她一口饭,还是给她端过一回屎了?莲子天天伺候着你吃喝,你把我灌醉了,把孩子在外边冻**,你问问你的良心在哪里?”

王春来听得一清二楚,他真不知道竟然还有这些事情,从这些话里他听出了一件事,他娘不孝顺。

春来娘不敢嚎了,也不敢接春来爹的话茬,却仍在哼哼唧唧,“我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想教训他们一下,哪里想到我也睡着了?”

王春来握紧了拳头,“他们犯了什么错?一个一个七八岁一个五六岁,你用得着这样教训?”

春来娘脸上讪讪的,不敢吭声。她可不敢说因为记恨沈东远的事情,拿着孩子发火,当时她只是想把孩子关在外面冻一冻,出出气,谁知道她自己晚上喝了两盅竟然也睡着了,一觉醒来亲家母就来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伤透了

王春来心里伤透了底,也不和她墨迹,说了一声,“爹我先回家了。”随他们怎么办吧,他是自己的亲娘,都这个年纪了再送到大舅家,就是再大的错,说出去也怪丢人的。就像梅子说的那样,父母该养的还是要养,左右,他不常回去就是了。

今年过年早晚都把分家的事情讲清楚,自打他见了他娘,除了指责、抱怨、开脱,她嘴里就没有一句好话,就他娘现在丝毫没有悔改的思想,将来在一起过,难过的还是莲子和孩子们。

春来爹深深的失望了,甩开步子走了。

春来娘没有办法,小跑了的跟上去。娘家大嫂厉害,她在这儿一天到晚的除了干活就是干活,手上都生冻疮了,哪有在家里舒服。再说娘家大嫂忒会哄人,她把家里的600块钱都带来了,这才几天200多块钱都花下去了,再这样下去干不到过年600块钱就没了。

待了这些天,心道,还是家里好,大不了就是看儿媳妇几天脸色,也好过在这里受娘家嫂子的气啊!莲子性格绵软给她多说几句好话,哄哄孩子们这事就过去了。再说,他们已经在县城买了院子,等开了春,她也跟着过去住,比在老家呆着强一百倍。

春来娘一回家就开始收拾开了,压水、打扫卫生,收拾院,春来冷眼一看,他爹一声不吭,得了,这事估计就这么过去了,难为他刚才还想着他爹终于硬气了一回呢,这才一路子的事,气就消没了。

春来娘拿个大扫把站在门口,“你这是上哪去?”

“去莲子那里,腊月二十三,我三弟来,到时候我再过来。”

春来娘道,“莲子呢,这要过年了,怎么也不家来?你看这家里都乱成什么了?”

王春来心里发冷,事到如今,他娘连样子都不愿意做一下,大人孩子一句好,都不问问,家来了就知道抱怨。

“爹我走了,您有事就去莲子家叫我。”

春来娘道,“哪有出嫁的闺女,都要过年了,还在娘家待着不回来的?”

王春来冷冷的道,“要是这个家里,还有点人情味,她愿意回娘家?”

春来爹在后面吼道,“孩子愿意去哪里就去哪里,你再多说话,立马滚!”

王春来不管他们两个怎么样了,刚开始一回家,看见爹在院子里蹲着也怪难受的,管他娘是个什么人呢,好歹爹还有个伴,只是到了街上,谁见了谁问,“春来,听说你娘又回来了?”

王春来臊的一路子抬不起头来,两个多小时之前,他爹一路上喊的豪气,“和她娘过不下去了,去他舅家把东西送过去”,这么快就自己打了自己的脸。

到了沈家村,晨晨带着小雪,站在街头的合作社边上,正吃糖葫芦,看见他来,眼睛都亮了起来,齐齐的飞着扑向他,争着喊爸爸。

王春来眼睛瞬间湿润了,再大的不高兴,看见孩子们的笑脸,一切都没有了。

“爸爸,我妗妗在家包春卷呢,等晚上吃。”晨晨说道。

“有豆沙馅的,还有红枣馅的,还有蛋黄馅的。爸爸,我想吃豆沙馅的。”小雪搂着王春来的脖子,争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