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眼下摆在常雅面前的两条路,不管哪一条,对她来说都是荆棘遍布。

她该如何抉择呢?

第638章:东窗事发(4)

最终,常雅选择了去乡下的冯家生活。

和离婚相比,她还是认为这个选择比较好。

因一旦和冯红兵离婚,她就成了被男人抛弃的女人,在亲朋好友面前就无法抬头做人。

而住在冯家,条件虽然艰苦,但她相信,等冯红兵的气消了之后,他很快就会接她和儿子回家。

他现在这么做,只是一时之气罢了。

想通透了这点后,常雅就欣然的收拾行李。

冯红兵在办公室提前打电话回家。

他将常雅和冯宇航要去生活的事情说了下。

冯父和冯母俩人虽然掂记着孙子,但他们内心是拒绝常雅回来的。

在他们眼里,常雅就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城市娇小姐,像个姑奶奶一样,太难伺候了。

所以,他们接到电话后,既高兴孙子终于要来了,又忐忑该如何和常雅相处。

冯红兵了解父母心里的想法,便特意叮嘱了一番。

有了他这番叮嘱,冯父和冯母俩人终于将心放回了肚子里。

二老放下电话后就匆匆回家收拾房间了。

从场站这边去冯家,要转三趟车,冯红兵心疼儿子太小,在路上转车太辛苦,他特意开车送他们前往。

此举落在常雅眼里,她认为他是心疼她。

家属大院里没有秘密,常雅带孩子去乡下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有汪盼云多嘴事件在前,这次其他人倒不敢再公众场合议论这件事。

但私下里,关系特别好的军嫂们还是聚在一起悄声说这事。

她们实在是太闲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聚在一起,情不自禁就会说起东家长西家短。

你一言我一语,冯红兵和常雅闹离婚的消息都传了出来。

因为家属楼的房子隔音效果并不是很好,那天冯红兵和常雅站在门口吵架,上下楼的人将屋里动静全都听在耳中。

对于冯红兵来说,常雅偷听一事已经闹得整个场站人尽皆知了,他的脸早就丢光了,也无所谓离婚的想法被外人知晓。

所以,当时他没有刻意压制声调和情绪。

对于常雅这下场,刘翠几人均唏嘘不已。

“唉,想以前常嫂子是咱们院里最神气的一个人,没法想到现在落得去乡下的下场。”

“对啊,以前我最羡慕她了,只要带孩子就行,不用做家务,不用做饭,冯参谋长又疼她,真是太享福了。”

“想想常嫂子,平时嫌我们大院这里脏那里脏,这去了乡下,也不知她能待几天哟。

我们这儿虽然也是农村,可咱们大院和城里的小区差别不大的。”

“不过,她只是去乡下住,又不是去种田种地,刚开始可能不太习惯,住久了自然也就习惯了。”

“那倒也是,说不定过两天冯参谋长就想她了,又跑去将她接回来了。”

“对哟,这夫妻吵架,不就是床头吵床尾和嘛。”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语气或同情,或兴灾乐祸,或看笑话,或感慨。

她们都了解常雅,让她去乡下生活,无异于是生不如死。

但她们不知道的是,常雅不仅仅去乡下住着,还要下田地去干农活。

冯家。

冯红兵将常雅母子送达之后,只住了一夜,然后就赶回场站了。

他在回场站之前,又私下里和父母说了不少话。

等他一走,冯父就将冯宇航抱了起来,笑眯眯的说,“航航,爷爷的乖孙子哟,爷爷带你去串门喽。”

可能是因为血缘关系的原因吧,只经过一天的相处,冯宇航对冯父就已经很熟悉了,一点不排斥他的怀报。

冯宇航小手搂着冯爷的脖子,祖孙二人就这样出门了。

常雅见此,心里想着可以去躺一会儿了。

但…

冯母却拿出一把锄头递向她,“小雅,走,我们去将地翻翻,后天要种土豆。”

看着递向面前的锄头,常雅认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她一脸懵逼的反问冯母,“您说什么?”

冯母笑了笑,“小雅,你年纪轻轻的,怎么耳朵不太好呢。我让你跟我一起下地去干活,走吧。”

说着,她就将锄头硬塞进常雅的怀里,她自己又扛起一把。

看这架势,常雅终于明白她耳朵没出问题了。

她瞪着漂亮的双眼,震惊的说道,“妈,你是不是弄错了?我哪里会干这些活啊?”

说着,她就将锄头往墙上一靠,转身就往房间里走去。

“站住!”冯母将肩上的锄头往地上狠狠一顿,高声喝道。

这一声喝斥,让常雅的心不由抖了抖。

她转身,用无比震惊的眼神看着冯母。

这真是她那个性子软弱似泥巴的婆婆吗?

不管是结婚那回她来这边,还是每回打电话,冯母给她的印象都是软弱无能,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的一个人。

可现在,冯母不仅主动提出让她干农活,而且还这么严厉的喝斥她…

这怎么可能啊?

常雅挺直腰杆子,拉了脸问,“还有事情吗?”

冯母指着靠墙的锄头,沉着脸说,“快点拿上锄头去干活,没有人天生会干活,你不会干我会教你。

在我们农村里,要是不干活,你吃什么喝什么?

快点走,再磨蹭下去天都要黑了。”

常雅气结,“婆婆,你有没有搞错啊,我这双手是拿笔杆子的,不是拿锄头的。”

她特别恼火的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递向冯母,“给,这是我的生活费,够我吃喝一段时间了吧。”

冯母并不接钱,而是看着钱冷笑,“小雅,这钱是兵子挣的,又不是你挣的。

我不管你那双手拿什么的,来我们乡下了,就得拿锄头去种田种地。

今天你要是不去,我晚上就打电话给红兵,让他将你领回去,像你这么懒的儿媳妇我们可不稀罕。”

冯母之所以敢这么说话,全是冯红兵叮嘱的原因。

他将常雅所干的一些蠢事都告诉父母了。

他说,常雅要是再不受苦,他迟早会被她坑死了。

故,她这次来乡下,父母千万不要再娇惯着她,要让她下地去干活。

该骂的时候就骂,不要有所顾忌。

多吃些苦头,才能长智慧。

事关儿子的前程,冯父冯母当然不遗余力的让常雅吃些苦。

第639章:东窗事发(5)

当年冯红兵想娶常雅时,冯父和冯母就是反对的。

他们都认为城里的姑娘太娇气,不好养活,还是娶个贤惠能干的农村姑娘比较好。

农村姑娘勤劳善良,既能生孩子,又能操持家务照顾人。

奈何儿子喜欢她,九头牛都改变不了儿子的想法,他们只好由着他了。

当冯红兵和常雅结婚后,得知他们俩人还从食堂打饭吃时,冯父冯母更不开心了,对常雅的印象更不好的。

但还是那句话,冯红兵喜欢常雅,他们做父母的也没办法,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反而路是冯红兵自己选的,怨不得他们。

如今,冯红兵终于看清了常雅的真实嘴脸,愿意下狠心改变她,他们这做父母的同样全力支持。

冯母没说这句话之前,常雅还抱有那么一丝的希望。

她认为冯母也只是说说而已,她要是真的不去,冯母能拿她怎么样,难道还能将她拖去田地里不成。

可现在,她终于听出了冯母话里另外一层意思。

这一切应该都是冯红兵的授意。

他当时提出这个选择时,做的就是让她来乡下吃苦受罪的打算。

冯红兵,你个狠心的死男人,竟然要这么狠心的对她!

冯红兵,你且等着,迟早有一天,你会后悔今天的所作所为。

沈妍,你个贱人,你不得好死!

苏一辰,你个有眼无珠的混蛋,竟然拿沈妍这坨粪当成宝贝一样宠着。

你们统都该死!

常雅在心里将他们三人全都骂了一遍,然后垂了眸子应冯母,“我去换双鞋子。”

她脚上穿的还是高跟棉皮鞋。

冯母冷哼一声,“快一点。”

常雅咬着牙转身,将快涌出眼眶的泪水生生忍了回去。

她回屋换了一双平底运动鞋,然后扛起锄头,跟着冯母出门了。

此时还没有过正月十五,在农村人的眼里,还在过年,真正下田下地干活的人很少,多数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天南地北的吹牛。

时髦的城里姑娘扛着锄头下地干活,这在村里立即成为一道异样的风景线,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神。

村民们嘻嘻哈哈的和冯母打招呼,“二婶,你们这是干什么去呢?”

冯母笑着答,“过两天要种土豆了,带兵子媳妇去翻地呢。”

立即有人笑着说,“二婶,你们幸好是去翻地,可千万不能带兵子媳妇去麦地里锄草啊。

不然,到时你家麦子没了,草还在。”

此人话声一落,立即引来众人的哄笑声。

这是一个嘲讽城里人五谷不分的小笑话。

因为麦子的幼苗长得的草很像,城里人辩不清,要是让城里人去锄草,他极有可能将麦子除掉了,而将草留下了。

村民们的打趣没有恶意。

他们只是开开玩笑。

其实他们心里是很疑惑的,不解冯母为什么会让常雅下地干活。

冯红兵疼媳妇,那在队里可是出了名的,他要是知道这事,能不和父母起争执?

不过,这是冯红兵家的家事,村民们也不好打听太多。

到地里后,冯母果然耐心的开始教常雅如何锄地。

有些日子没有下雨了,地有点板结,不好翻。

按照冯母所教的方法,常雅挥下了人生中的第一锄。

只是,她这个力道和举锄的高度不对,锄头落下之后,不仅没有将板结的泥土挖松,反而差点将她自己的脚给砸了。

看着离脚不到一公分的锄头,常雅生生吓出了一身冷汗。

别说锄头没将她脚砸中,就算真砸了,该干的活还得干。

就这样,常雅的种田生活就此拉开了序幕。

常雅在乡下的生活如何,沈妍不知道,也没有兴趣知道。

倒是苏一辰知道常雅偷听这事后,回家后特别生气。

他对沈妍说,“妍妍,家里出了这事,你去县城时怎么都不说一声?”

沈妍撇撇嘴,“这有什么好说的?

爷爷和爸爸上次都已经教训和警告她了,而且也答应她不将这事告诉你,我要是主动说出来,那岂不成了没有信用的小人。”

苏一辰却冷哼,“对常雅这种无耻之人,我们根本不用讲什么信用。

回头我要和红兵说说,这个常雅不合适在这里生活,让她在农村里多待些时间。”

沈妍捏了捏他的耳朵,笑,“你这么做可是破坏人家夫妻感情哟。常雅要是一直不回来,你让冯参谋长一直当和尚啊。”

苏一辰一脸满不在乎的耸耸肩,“只要我现在不当和尚就行,其他人的事,我可管不了。”

说着,他的俊脸就凑到了沈妍面前,“小宝贝,赶紧让我破破戒吧,不然我也成了和尚哦。”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她脖子里吹气。

温热的气息撩-拨的她浑身酥酥麻麻的,她赶紧笑着去推他,“苏一辰,你讨厌啦,快一边去。

这大白天的,别让人看见了。”

苏一辰却一脸正经的说,“大白天的怎么了?你是我媳妇,我和你亲热这不是天经地义吗?

再说了,我们家窗帘是拉着的,谁能看得见咱们家的动静?”

话声一落下,他便放肆的在她身上上下其手。

经他这么一提醒,沈妍忽然发现了一件事。

每天他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将屋子里所有窗帘全部拉下来。

这混蛋,原来是这打算呢。

沈妍暗暗翻了个白眼,用力去推他,“苏一辰,这是沙发,快放开我。”

“沙发也是一样的。”苏一辰沙哑的声音在她耳畔低沉的响起。

接下来,他便专心的做该做的事了。

沈妍无奈,只好认真的去迎合。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已过了元宵节,沈妍开学了。

她每天两点一线,学校和家。

苏一辰这段时间偶尔外出办事,但几乎每天都会回家,俩人现在正是情浓之时,好的像一个人一样。

有了爱情雨露的滋润,沈妍的面色更加红润有光泽。

如此又过了半个月。

这天,沈妍刚刚下课回到办公室,卫玲玲便过来喊她,说门外有人找她。

沈妍向卫玲玲道过谢之后,便走到校门口,看看是谁找。

门外站着一对中年夫妇,她确定自己没见过他们。

不过,那个中年女人看着倒有点面熟的感觉。

第640章:常雅父母(1)

这对中年夫妇衣着体面,应该是城里人,而非农村人。

不过,沈妍感觉他们看自己的眼神不太友善。

沈妍站在门内,疑惑的问,“请问你们是谁?找我有什么事?”

中年女人将她上下一番打量,然后挤出一丝笑容问,“你就是苏营长的媳妇沈妍?”

“是我。”沈妍轻轻点头。

中年女人面上笑容更深了一些,忙热络的说道,“沈老师你好,你认识航航吧?”

“航航?哪个航航?”沈妍很谨慎的反问。

“就是红兵的儿子啊,红兵和苏营长关系最好,相信沈老师应该认识他吧。”中年女人笑着解释。

沈妍没有回答中年女人的问题。

她直接说道,“阿姨,您到底是谁?找我有什么事?请直说吧,用不着拐弯抹角。

要是没事,我要去备课了。”

她心里大概猜到他们是谁了,不过不太确定就是。

他们可能是常雅的父母。

因为一眼看过去,常雅和这个中年女人长得极像。

而中年女人又提到了航航和冯红兵,让她更加怀疑他们是常雅父母。

如果他们真是常雅父母,此时来找她,绝对没什么好事情。

中年女人眼底滑过一抹怒意。

不过想到今天的来意,她只好压下心中的不满。

中年女人故作温和的笑了笑,“我们是红兵的岳父岳母,今天是特意来看看沈老师你的。”

果然是常雅的父母!

沈妍在心中冷笑了一声。

不过,他们也真有意思,知道她讨厌常雅,所以不敢直说他们是常雅父母,而说是什么冯红兵的岳父岳母。

以为这样就会减少她的不喜一样。

还真是难为他们了。

因为对常雅的深深憎恶,所以沈妍对她的父母也没什么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