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上一章:第 4 章
  •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下一章:第 6 章

拿起杯子她直接扔过来:“你不要的破烂,我才不稀得要,收回去!”

王继周一把抱起闺女,侧腰挡住杯子撞击,瓷杯落地摔成一地碎片。

“丽丽。”苏姥姥刚想说话,苏明梅皱眉看过来:“曼曼躲什么,丽丽好心让给你。都是小孩子扔着了又能怎样?你接着就是,现在白瞎一只好杯子。”

泥人尚有三分土性,王曼随手抓起办公桌上的墨水瓶:“表姐不是喜欢写钢笔字,张叔叔的墨水特好用,你试试。”

随着话音她直接扔出去,墨水瓶砸在苏丽丽胸口,本就不紧的瓶盖松开,喷了她一身。

揉揉腰,王继周皱眉:“丽丽躲什么,曼曼好心送给你。她这么瘦没多少力气,就是扔着了又能怎样?你接着就是,现在白瞎一瓶好墨水。”

听到父亲补刀,王曼也不想多跟个孩子一般见识。吹了吹协议书上的大红印泥,她踮脚放到父亲的上衣口袋里。

“爸,这个可得放好。”

“浪费张书记一瓶好墨水,真是对不住。英雄墨水是吧,咱们村还没得卖,你看我还鸵鸟的行么?”

张建国被王继周一声尊敬的“张书记”喊得心花怒放,忙从抽屉里掏出一盒新的。趁着这空当,王曼也将墨水瓶扫到垃圾中。

“张叔叔,都是我的错。”搓搓短发,她低着头如做错了事的小学生般。

懂事的孩子谁不喜欢,张牙舞爪的苏丽丽更衬得王曼乖巧无比,张建国摇摇头:“那瓶本来就快用完了,我换一瓶就是。”

**

父女俩自大队办公室走出来,解开了心中疙瘩,王继周也开始跟往常一般笑着同别人打招呼。

与去时不同,这会众人多是问道:“继周啊,你跟你媳妇真是误会?”

虽然答应过苏明梅不再提,可王继周觉得,都是街坊,有些甚至是长辈,人家主动问道他总不能冷脸避开。

“是有点误会。”

“这样也好,明梅那么能干,离了我她也能过好日子。”

“曼曼是个省心的孩子,她随了明梅能干,我这当爹的有些时候都不如她。”

一路搭着话,开头王继周还怕传言会影响闺女,可王曼说服了他:“爸你藏着掖着,别人只会尽往坏的地方想。说开了传一阵,大家都知道也就没了兴趣。”

王继周深觉有理,尽管他没多说,可村里人八卦的潜力是无穷的。就这一会好几个版本已经顺着风传到泉水村各处,王曼听着其中流传最广的一说,竟然无限接近事实真相。

坐在前梁上,她朝父亲树起大拇指,眼见他拐进前面一胡同,她皱眉:“爸,不是这条道。”

“家里面快没了,咱们先去买点挂面凑付。”

“买挂面,去小叔家买?”

“恩,呆会你就在外边等着,爸进去马上就出来。”

王曼恍然间想起来了,爷爷家房子位置很好,正好在村中间。通往四周的路在此汇合,村民早晚从地里回来都得过这块,因此小卖部自开起来后生意便很好。奶奶疼小叔,一早就言明,小儿子伺候两老,房子以后归他。

“我跟你一块进去,奶奶说完我心里舒坦,也能少说你几句。”

王继周感动,提前打预防针:“听到什么不高兴的,你只当耳旁风就是。”

“我还没到七老八十,没那么大忘性,爸你看着办。”

王继周沉默,其实明梅的事给他的感触颇深: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过分的忍让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当年娘生下他就死了,没过头七爹忙不迭再娶。爹是个痨病鬼,赶上新中国提升贫下中农地位,娶了成分不好的地主家闺女。打小有二弟、三妹还有小弟他们仨比着,娘对他有多差他一清二楚。以前他自己受点委屈没关系,可现在他还能再委屈闺女?

“我尽量。”

王曼纠正:“是全力以赴。”

“好,全力以赴。”

穿过胡同停下车自,面前泥胚墙上连着两间砖瓦房,房门上挂着五色的塑料帘子,上面用红漆写着“小卖部”三个大字。

帘子掀开,尖嘴猴腮的王继民走出来,见到两人眼睛一亮:“大哥来了,娘正让去找你。外头热,快进屋。”

事出反常必有妖,王曼绷紧了神经,王继周一脸木然。

“坐,大哥你也太见外。”王继民笑得谄媚,朝里面吆喝:“娘,大哥已经到了。”

门帘子后面传出一阵咳嗽声,裹小脚的老太太颤颤巍巍的走出来,冲这边板着脸说道:“你爹昨个又犯病了,继全和继民一个照顾地里,一个照顾我们两老走不开。老大整天闲着没事,赶紧去趟县城拿药。”

王继周皱眉:“娘,我手里没钱,再说曼曼一个人在家。”

老太太仿佛才察觉到她的存在,眼中闪过一抹精光:“曼曼今年十三了吧?”

“十二,麦秋上初中。”

“一个姑娘家上什么初中,白糟蹋钱。我这精力一年比不得一年,这边正确人手,让她留下伺候你爹,往后落个孝顺的名声也好嫁人。”

王继周几乎是想都不想的拒绝:“不行。”

老太太抿下薄唇:“当初明梅嫌弃你爹,不愿意跟我们住一块也就是了,怎么你也成了这狼心狗肺的东西。”

听她越说越难听,王曼出声打断:“不就是照顾爷爷,我当然得来。不过奶奶想想,我这做孙女的鞍前马后,亲闺女不闻不问,街坊邻居看到会怎么说。”

作者有话要说:怀旧的英雄钢笔水,家里00后好多不认识,瞬间感觉自己该继续吃药保持萌~哒~哒~

第十章

这世上多数人,你抖他怂,你怂他抖,无限在S与M之间循环。重活一回的王曼已吃透这条,所以自始至终她一直保持着轻微S——既不讨人嫌,又不会让人骑到头上欺负,换句古话这态度就叫不卑不亢。

父女俩平常太乖觉,现在画风一变,老太太直接被吓怂了。想着嫁人后连生两女的闺女,没个儿子傍身她日子本就不易,要是再回来伺候她爹,还不得被婆家口水淹死。可要不回来,泉水村肯定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一时间,她竟是忘了反驳。

王曼朝父亲眨眨眼,王继周拿起两封挂面,摸摸衣兜:“早上换衣裳,钱忘另外一兜里了。”

王继民啥都没说,他可不想白送。

“爸先赊着呗,又不是不还了,这点事小叔还信不过你?”

王继民最是好面子:“我是那样的人?大哥拿着吃就行,下次来看爹一块把钱送过来。”

“行,那我们先走了。”

直到父女俩消失在胡同口,老太太才转过弯来。哪家出嫁闺女天天往娘家跑,老大这是在诈她!这逆子,她得跟老头子说去。

**

热腾腾的面条出了锅,王曼尝一口,看父亲正在一张张的数钱。一分五毛的毛票一大堆,凑一块也换不了一张大团结。

“爸,你还想进城买药?”

王继周叠钱的手收住,是啊,好不容易摆脱这事,为什么他还要去。果然这么多年惯性下来,他已经习惯了打理一切?

“地里你不管了?稻田正是结谷子的时候,上年生了谷粒瘟,稻子可是秕一半。要不因为这个,妈能跟你离婚?”

王继周点头,今年再收成不好,怕是交公粮后他们父女生计都成问题。上个月被明梅闹的,地里草长老高。如今尘埃落定,也是时候去收拾庄稼。

“吃完饭我就去地里。”

“要不要我跟你一块去?”

王继周摇头:“你留在家歇着,无聊就看会书。别听你奶奶那话,现在可不是旧时候,姑娘家考上大学一样有出息。看你小舅舅,马上毕业分配个铁饭碗,往后再也不用撅起屁股在庄稼地里刨食。”

“小舅舅?他是今年七月毕业吧?”

想到小舅舅王曼一阵激动,这是苏家除了姥姥外唯二对她好的人。不同于姥姥的一味和稀泥,小舅舅是真正明辨是非。只要他在家,苏丽丽保准乖的跟只猫似得,因为她知道小叔叔不会一味偏袒纵容她。

前世小舅舅工作忙,后来娶妻落户市里后回家次数更少。但偶尔他来北京进修,还是会给她带些家乡的土特产,甚至塞给她点钱,特意关照她不要太拼命太辛苦。

王继周吸筷子面条:“恩,安排到了市里,交通执法大队那可是个好单位。”

王曼点头,小舅舅可是正经的大学生,跟中专生不一样。前世执法大队就拿他当块宝,他也真能顶起事:给领导起草的会议讲话稿,被全市各单位借鉴。

父女俩便聊天便吃饭,一锅面条很快见底。王继周收拾好碗筷,将铁锹插在三角梁上,巴着窗户看了眼熟睡的闺女,跨上大金鹿往地头赶。

而睡梦中的王曼却是再度进入空间,同样的时间父女俩做着同样的事:洒水除虫,除草施肥。

一切忙完后她坐在河边,挽起裤脚左手托腮,右手随意的扔着石子。望着河中的水漂,她不由叹一口气。

“跟本大人呆在一起,你就那么无聊?”

“元宝,怎么才能变得有钱。”

今天的事给她敲响了警钟,她只是暂时躲过去,下次奶奶可没那么好唬弄。爷爷命还长着那,父亲这做儿子的总不能一毛不拔。她上学、家里盖房子、父女俩吃饭穿衣全都需要钱,光靠地里每年那点庄稼压根就不够。况且她重生一遭,不傻不残,怎么着也不该继续苦哈哈的过日子。

“嗨,这么简单的事。你加油努力种菜,卖给系统换到金币后啥都能买。外面人不都喜欢车子房子、珠宝首饰,这些系统商城应有尽有。”

王曼不雅的翻个白眼:“你真当我傻,车子房子那些大件摆明了只能在空间用。金银珠宝,别说我,就是我爸也没法交代来源。”

“真笨,你直接住里面,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王曼继续沉默,不同物种脑电波不在一个回路上,根本无法愉快的交流。

元宝学着她托腮:“你是在担心王继周?这你放心,商城第三层有空间居民证,到时候你买一张,他也能跟着进来。”

点点元宝的小鼻子,她却合计着自家当下的状况。没钱、没后台、没学历,似乎看起来干什么都寸步难行。

可她却清楚,如今是八十年代末,国家经济发展马上要迈入快车道。这是贫瘠而又充满希望的时代,只要踏实肯干脑子活泛,不愁没钱赚。君不见,九十年代一波波挖煤的日后都进了胡润百富。

父亲这人别的她不敢说,论踏实肯干满泉水村他要当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至于脑子活泛,这不是还有她?论起经验,还有谁比亲自见证后世十几年的她丰富?

“现在这样,只能做点小本买卖。”

元宝跳起来:“小本买卖?难道就是街边推着餐车的那些人?他们大多数都苦哈哈的,你何必。”

它跟着前任主人一年后才遭遇末世,和平年代他听过主人吐槽,一个个小餐车风里来雨里去的,活像城市牛皮癣还赚不了几个钱。虽然它不太明白城市牛皮癣是什么,可却亲眼见过那些人的生活。他们租住在最破的地下室里,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日子还是紧巴巴。

元宝是这样想的,可王曼却想到了另一处:就是餐车!基本不用成本,回本还特别快。

这种小买卖瞧着不起眼,在这会的收入却不容小觑。单她知道的例子,北戴河卖冰棍的王晓华后来成了北京首富,台北夜市摆地摊的郭台铭更成了台湾首富。

那些前世仰不可及的存在,如今想起来虽依旧遥远,可她却明白,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迈出第一步她还会像前世那样受苦受穷。

卖什么呢?早上的记忆映入脑海,海军装小伙的芝麻烧饼夹着咸菜,那股咸香直让她流口水。小吃无非就那些花样,后世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煎饼果子和肉夹馍,好吃便宜又顶饱。

没多想王曼就决定下来,翻找着系统商城,果然她很容易的找到了肉夹馍和煎饼果子的菜谱。

点开那处,看到价格她当即像被破了盆冷水:“元宝你告诉我,为什么这么一小本菜谱就要1000金币。”

元宝慢慢悠悠的解释:“你该有多凹凸,竟然没看过《舌尖上的大吃货帝国》?食材再加工可是凝聚了一个民族悠久和古老的智慧,价钱当然比简单的原材料要多个数量级。”

王曼深吸一口气后劝告自己,反正这个月赶上秋收,她买回去也没用。等慢慢劝动父亲,忙活完这一切她也能买得起,那时候更不会耽误事。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一章

王超朝屋山边上的鸡窝走去,灵巧的躲过几只“咕咕咕”叫的母鸡,手伸到鸡窝里摸一圈,一颗鸡蛋都没有。再摸摸,也没碰湿漉漉的痕迹,蛋没被母鸡戳破。

“妈,咱家进贼了。”

西屋传来热油爆葱兹拉兹拉的响声,撸着袖子的赵秀芳巴出头:“瞎喊什么,我拿起来给你们爷仨摊鸡蛋饼。”

“不是说要给曼曼姐送俩过去?”

“送什么送,小兔崽子,婷婷和曼曼哪个跟你亲,你妈和曼曼谁对你好?”

王继全扛着铁锹走进大门,趁着早晨凉快,天亮他就早起,先去地里干会活。刚走到胡同口,就听到媳妇扯起嗓门吵吵嚷嚷。

“从张婶家院里都能听到你的声,我看要是往后大队办公室喇叭坏了,叫你过去吼一嗓子就是。”说完他进厨房,将鸡蛋饼装在盘里,递到儿子跟前:“给你大伯和曼曼姐送去。”

“爸我这就去。”

王超应下,刚想往外走,赵秀芳忙挡在他身前:“干啥,这可是咱们一家的早饭。”

“前天爹又犯病,昨个娘叫大哥过去一趟。”王继全吐出一口云雾,双指夹着烟,慢悠悠的说道。

犯病=买药=花钱,套上公式,赵秀芳心下感叹:大哥真可怜。可他要是不可怜,倒霉的就是自家。

“得,超送去吧,明个我会给他们留下鸡蛋。”

王继全拍拍王超的背,小家伙一溜烟跑出大门。见他消失,他也掐灭烟:“给我拿五十块钱,等会我送给大哥。”

“你这是干啥?”

“这钱要是给娘,保准她前脚收下,后脚忙不迭的贴补老三。再说大哥家一直是明梅管钱,明梅能给他留钱?这一闹他手里肯定紧巴,早晚都得咱们出,咱也别干那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蠢事。”

赵秀芳拧紧煤气罐:“你少在这给我打马虎眼,昨个出门正好碰到我姐回村里,她说离婚协议改了。”

“真改了?”

“我姐还会骗我不成。哎你说,大哥这人平常看着老实,没想到关键时候明梅都拿不住他。”

“说什么话,别人糊涂你也转不过弯来?行了多下点面条,我先进屋喝口水。”

“成,你可别动抽屉里钱,我还要留着给超超交学费。”

王继全拨拨耳朵上的烟:“马上秋收,卖了稻子还会缺钱?行了赶快做饭,等会还得去地里。”

**

王超到的时候,王曼刚睁开眼。

农村人一般黎明就醒,可她得在空间中干活。连续几天下来她也发现,不管在空间中干多少活,出来后她都不会感到任何劳累。只是机械的农活干多了,偶尔觉得枯燥和乏味。不过那也只是偶尔,上辈子做销售,她最大的优点不是多能言善辩,而是有耐心。

空间中一开始有六块地,其它地方都是一片荒芜。元宝告诉她,升级后付出足够金币,系统就能变良田,自己拿着农具收拾出来的也算数。再三确定后,她决定自己开垦。忙活了半夜,她已经在新开的一小点地上种上了耐盐碱的萝卜。

意识看向空间,刚种上的萝卜已经钻出芽。

“曼曼姐。”

随着欢快的声音,帘子被掀开,小肉眼的王超走进来。王曼忙双手环胸,碰触到飞机场前的布料时她反应过来:这回她还小,而且衣裳穿得也算整齐。

“超超,你端的是什么?”

“煎好的鸡蛋,本来想给你生鸡蛋,想吃啥做啥,可我妈比我起得更早,她从鸡窝摸出来全给煎了。”

王曼下炕,朝镜子一瞥,抓两把头发,而后两把水划拉下脸。沁凉的温度传来,她迷迷瞪瞪的脑子清醒过来。

“二婶是不是不愿意?”

王超将盘子放在八仙桌上,搓搓手指有些不好意思:“我妈就那样,不过我和我爸很愿意。曼曼姐,等你吃完教我写作业好不好?”

小肉眼中闪出希冀的光忙,王曼知道,不同于村里其他孩子孤立学习好的,背后说他们是书呆子,王超喜欢跟学习好的玩,这种小心翼翼甚至有点像尊敬。而好巧不巧,她打小就学习好,所以自她上小学起,这弟弟就是她的跟屁虫。

前世因为父母离异,她离开泉水村,跟超超关系越来越远,这辈子她却不想再留遗憾。

“你是我弟弟,就算没有鸡蛋,只要你想学我都会教你。”

“恩。”

王超小肉眼陡然璀璨起来,跟曼曼姐一块看书,爸肯定会表扬他。

说话这会王继周也进来,看到王超他露出笑容:“超超过来了,吃早饭没。大伯擀了粗面,你留这一块吃。”

“大伯,我妈煮了挂面,我回家吃就成。”

见他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得,王曼抓起桌上盘子:“爸,给他带点没下锅的面,回去添在挂面里一煮,也能当两面汤喝。”

三人来到厨房,王继周擀了两天的量,剩下些平摊在板子上。王曼拿个小盖帘,把粗面平摊在上面,连带着鸡蛋盘子一块交给王超。

**

送走王超后面也熟了,围着八仙桌父女俩默默吃着饭。

“爸,往后咱们别要二叔家鸡蛋。”

王继周一愣,想到闺女送粗面时的迫不及待:“是不是超超跟你说了什么?”

“嗨,他能说啥,是二婶那头不高兴。我听超超学舌,她一大早起来摸光鸡窝,全都做成鸡蛋饼,这不摆明了不想往外送?”

王继周咽下粗面:“明个儿爸搭个鸡窝,买只母鸡养着,以后你天天都有鸡蛋吃。”

王曼停下筷子:“爸,母鸡也需要喂,不是买来就能下蛋。”

王继周沉默,家里剩的钱不多,去年打得粮食更是全被明梅拉走了。买只鸡是不贵,可钱花了后,他和曼曼吃饭都成问题。

“等打了粮食就好了。”

“爸,我也跟着你进过县城。为什么城里人那么富,咱们就得看老天爷赏脸吃饭?你看那个卖农药的家里顿顿吃肉,想吃肥的肥的,想吃瘦的吃瘦的,想吃多少吃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