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上一章:第 12 章
  • 重生空间农家乐/重生农家乐下一章:第 14 章

王继周有些愧疚:“中午我给你炖排骨,往后你多吃点,慢慢的就能长肉了。”

“可我想像楠姐这样。”

王曼双眼晶晶亮,其中小小的算计让虞楠嘴角微微上扬:“要不要跟我一起来跑步。”

“当然要,还是楠姐懂我,其实一开始我就想跟你一起的。”

“来吧,现在出去,半个小时后回来冲凉,什么都不耽误。”

虞虹站在门后,看着比平常话多了不少的女儿,她突然觉得这趟邹县来对了。京里条件虽然好,但因为她离过婚,楠楠一直绷着自己,什么都要做到同龄人中最好。而在这边,她似乎能放松下来。

王曼身上穿的正是昨天新买的衣裳,受虞楠影响,她也是买的运动服。蓝色运动服,简单的款式,穿上很是大方。

“爸,你先忙着,一会回来我跟你出摊。”

“你们慢慢来,我自己一个人也行。”

虞楠随意的扎好马尾,两人一道跑出去。大院门口是一排两层的小楼,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教职工宿舍,正是邹县的招待所。

杜奇湿着头发出来,见到两人眼前一亮:“正打算去找你们,曼曼你搬家了么,我们院里有平板车。”

“搬来了,我家东西少。我跟楠姐去跑步,你要不要一起?”

“好啊,最近没踢球,感觉骨头都松了。”说完他朝院里高喊:“钱叔,我出去跑步,跟虞楠和王曼。”

屋内传出略粗的应答声,王曼好奇的望着院子里的军装,夹在两人中间问道:“你们怎么一直住招待所。”

“山那头宿舍全满着,反正招待所常年空着。”

“这样,那些辣酱你们吃不吃得惯?”

提起这个杜奇很高兴:“叔叔们都挺喜欢,钱叔还比着炒了些,结果出来又不是一个味,为此他还被其他叔叔笑了好些时候。”

三人往前跑着,有说有笑倒不觉得多累。听到有人喜欢辣酱,王曼也很高兴。她隐隐的有个念头,自家不可能卖一辈子的煎饼果子。

作者有话要说:补上昨天欠的更新,今天还有一更,晚上发。

第28章 -5

等王曼跑步回来时,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风扇咯吱咯吱的在头顶转,她全身虚脱的坐在椅子上。望着脸色红润、呼吸均匀的虞楠和杜奇,她颇为挫败。

元宝说得对,她的身体不是单纯的瘦,而是长期营养不良带来的不健康。只是围着大院跑,半圈后她已是气喘吁吁。坚持下来一圈,她整个人就跟死了似得。

杜奇进屋,端来一杯温开水,捏一小撮盐放进去递给她:“喝一点。”

王曼接过来,仰起脖子就是一大口。而后悲剧了,水呛到肺管子里,她剧烈的咳嗽起来。

虞楠拍着她的背:“慢点。”

“刚跑完步得慢点喝,先喝口盐水,我给你换凉白开。”

王曼直起腰,谢过两人后,小口的喝着水。别说,一点一点的喝着,水顺着喉管划入脏腑,她也渐渐恢复过来。

“都是我跟不上,本来你们还要跑一会。”

虞楠摇摇头,杜奇在一旁安慰:“你能坚持一圈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刚开始跑的人可做不到。”

“真的?”王曼看向虞楠,后者摸摸她的头:“恩,是这样。”

王曼握拳:“总算放心了,也不知道半个月能不能练出来。马上开学,到时候你们也得走。”

虞楠和杜奇沉默,是快要走了。

王曼强行打起笑容,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她真心挺喜欢这两个朋友。比起李晶晶之流,他们要真诚的多。

“我又冷场了,收拾收拾,我帮我爸去做煎饼果子,你们也回家换身衣裳。”

杜奇走上前,大大咧咧的说道:“走吧,一块去,我还得给叔叔们拿煎饼果子。”

虞楠对他俩摆摆手:“你们先去,我换件背心就过去。”

王曼刚想拒绝,毕竟煎饼果子摊是他们家的买卖,总不能老是叫人家白忙活。没等她话说出口,虞楠已经麻利的进卧室关门。

“你们也不嫌累,在家坐着凉快着多好,我跟我爸能忙活过来。”

杜奇摇摇头:“屋里更闷,夏天外头凉快些。我呆在家也是闲着,出来还能跟你们聊聊天。”

王曼望着杜奇的侧脸,虽然是大众化的小平头,但毫无疑问,他那张剑眉星目的大侠脸放在哪个年代都是帅向标。不同于后世那些娘炮的男明星,军人家庭的出身为他增添了一份刚毅和踏实。

虽然只有十五岁,肩膀还有些单薄,但他整个人言行举止,给人的感觉就是顶天立地。

“我脸上有什么脏东西么?”

王曼尴尬的收回眼,望着自己纤细的胳膊,她才十二!刚才她才YY什么,甚至有一刻,她竟然不由自主的拿杜奇跟赵大伟比起来。

“没有,我看你长得帅。”

“帅?什么意思?”

王曼吐吐舌头,一不小心她把二十一世纪的流行语说了出来:“有匪君子,如砌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娴兮,赫兮喧兮,猗蹉昌兮,颀而长兮。抑若场兮,美目扬兮。概括起来,就是‘帅’这一个字!”

说完王曼捂住脸,她刚都说了什么?余光往那边看去,杜奇脸比刚跑完步时还要红。她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当了一把女流氓。

“额,你诗经背挺熟的。那个,我回招待所换件背心,这件全是汗。”

杜奇边说着,边揪着他那件迷彩背心。王曼正尴尬那,忙点头:“那你擦干净头发再出来,小心别感冒。”

妈妈都没对他这么说过,杜奇脸更红,点点头加快步子钻向最前面的两层小楼。

徒留王曼在那,愣愣的半天回不了神。重生后第一个问题扑面而来:人说三年一代沟,生活习惯是小事,思维习惯才是大问题。她重生前后近二十年,几乎要折合成一条马里亚纳海沟。她的思想太过开放,与这个保守的年代不匹配。

尽管有记忆,可前世三十年的经验还是在影响着她,让她不由自主的说出一些不和时宜的话。而人际交往向来不是她的强项,她拿捏不好那个度。

“这不是煎饼果子摊家的闺女,你爸在前面跟人吵起来了。”

王奶奶提着煎饼果子,颇为关心的说道。王曼总算回神,说话那是小事,大不了她少说,听着别人怎么想,慢慢适应呗。有着前世的记忆,她怎么都不会出大问题。

“怎么回事?”

“那人管你爸叫大哥,好像是为打稻子的事。”

“哦,我知道了,那是我三叔。王奶奶您先忙,我去前面看看。”

顾不得与杜奇间那点微妙的感觉,王曼走到院门口,隔着十来米远就听到王继民在那苦口婆心的劝说:“村里都秋收,这么忙的时候大哥你怎么做起了甩手掌柜。爹娘有我照顾着,你不管咱们家也没人说你。但是你家那地,怎么你也得回去收拾收拾吧?”

这个点正是工人们上班的时候,王继全一闹,好些人都围在那指指点点。

“买卖做得连爹娘都不要了,这哪儿行。”

“上个月我还看到一辆三轮车,三天两头就有人来闹,是不是真的人有问题。”

听到后面一句王曼怒了,父亲一个老好人,怎么能被这么说!

王继周摊着煎饼果子:“三弟,人家招待所那里还等着要煎饼果子。我先给人家做完,咱们慢慢说行么?”

“大哥,买卖停个一两天又能怎样。你把地扔给别人,自己来弄这个,爹娘听后多担心?!”

“奶奶担心什么,担心我爸不去给你干活?”

早在王曼昨天下午出主意,把地包出去时,就料到有这么一出。

“三叔,既然你找来了,咱们就把话说清楚。”

“曼曼你一个孩子知道什么。”

这话揭了王继周的逆鳞,都是兄弟他自然得忍着,可别人说他闺女不行:“三弟,曼曼怎么就不知道了。我为啥出来你不知道?”

“大哥说那些干啥,我们也是担心你。”

“本来我也不想说,这些年你就住在村里,也没什么要紧事,每年秋收都让我去帮你打稻子。就现在,今天上午排到咱们家的打稻机,你就是闲着来找我吵一顿,也不愿意自己去干活。现在又不是集体吃大锅饭,我忙不过来当然就包出去。我自己都忙不过来,凭啥要给你去扛活?”

王曼特无辜的说道:“爸,奶奶说三叔得管着村里小卖部,三婶当老师不能下地。咱们给他找来人收庄稼,他怎么好像很不高兴?”

王继周先前铿锵有力,王曼又神补刀,周围的一圈人很快明白过来。

有些趁早起来凉快的老头围过来,苦口婆心的劝说王继民:“小伙子,你年富力强,下地干点活也当是锻炼身体。你大哥知道照顾你,但他一个人带着孩子也不容易,你也得体谅他。”

“你不体谅他,他回去也不好跟媳妇交代。”

王曼抹抹并不存在的眼泪:“就是因为我们家日子太穷太苦,妈妈已经不要我和爸爸了。那天来的那个人就是我妈,她跟着开三轮车的叔叔去了深圳。”

小细胳膊伸在众人面前,软化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心。

“小伙子,这就是你不对了。都是亲兄弟,他老实又心软,但你也不能欺负他。”

王继民颇有些无地自容,活了二十八年,他还是第一次吃这么大的亏。一时气不过,他直接来了城里。可面前的大哥着实让他惊讶,什么时候起他变得这么强硬。

“他对象是老师?老师都这样,怎么去教学生。王奶奶,你媳妇不是在教育局么,你回头去问问她。”

王奶奶正牵着孙子出来看热闹,作为小区食品安全风向标,她最喜欢干净有礼貌的人。有礼貌排第二,干净则是重中之重。王曼天天拿空间中买的洗洁精,把餐车擦得闪光,无形中已经在她心中刷了极高的印象分。

这会被人问到,她连忙站出来:“她哪知道这些。但是我听说最近要民办教师转正,是该得好好查查。万一孩子教歪了,那可真是想都没法想。”

王曼躲在父亲后面,停止了抽泣。如果方才她只是补刀的话,王奶奶这话可就是核弹的威力。冷兵器和核武,那是跨越千年的绝对差距。

仅仅一句话,王继民就被彻底KO。舔着笑脸,他朝四周歉意的解释:“老人家想着村里人不种地不行,就让我来问问。时候不早,地里还有事忙活,大哥我先回去。”

话音刚落他打开车撑,跨上横梁忙不迭的往回骑。王曼也抬起头,走到人群中道谢。

“谢谢爷爷奶奶,我爸有什么事都藏在心里,要不是你们帮忙,他肯定又要难受好些日子。”

这帮老人大多已经退休,平素没什么事,如今发挥余热做次包青天,全都乐呵着。

“多大点事。煎饼果子摊也该开了,这么多人等着吃呢。”

王曼赶紧站在餐车边上:“我跟我爸搬到城里来住了,往后中午头我们也出摊。”

得益于王继民闹了那一场,好些人围在这里。大夏天的谁也不想去开火,不少工人已经开始盘算着用煎饼果子代替中午饭。于是这天中午生意超级好,这却是父女俩始料未及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第二更完,欠下的全部补完。日后的更新定在早上10点,老规矩,准点更。

第29章 -6

大院附近的几个工厂全是早上八点上班,忙活完这一波,父女俩回到租住虞家的房子中时也才不过八点半。

王继周晚上就预备好了一天要用的油条,重新和好绿豆面,然后他开始做饭。

“楠姐,你喜欢吃什么菜?”

虞楠摇摇头:“我不挑食,只要能炒熟就行。”

王曼满脸黑线,虞虹阿姨先前烧的菜是有多难吃。望着虞家厨房上调味罐上整齐划一的标签,分了好区分,颜和糖甚至用了不同颜色的标签标注。这样都还能弄混,虞虹阿姨当真是——君子远庖厨。

“已经过了立秋,这时候的鲫鱼最肥,我们做鲫鱼豆腐汤吧。”

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虞楠眼睛明显亮了下,而后她轻轻点头:“谢谢王叔叔。”

王继周抹把汗:“没事,我这边走不开,你们想吃得去买鲫鱼。”

早上跑步时王曼就留心过大院周围的环境,出门不远处拐角,就有个小型的农贸市场。邹县虽然是个小城,但四周乡镇盛产瓜果蔬菜,这会正是丰收季节,农贸市场里菜新鲜又便宜。

王曼割了一斤豆腐,再买点豆角、芹菜和茄子,然后她选了最旺活的大鲫鱼,两人双手满满当当的往回走。

结婚十来年,家里一直都是王继周在做饭。他这人虽然性子面,但人特别有耐心。三两下切下鱼头,拇指和食指自鱼鳃处挑出一根细线。这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容易挑破,做出的鱼就会特别腥。

院中响起“笃笃笃”的切菜声,精湛的刀工让虞楠有一瞬间晃神。随着炝锅的香味飘起,她看向王继周的眼睛越来越亮。

“楠楠妈做得啥,这么香。”

王奶奶拐着个菜篮子站在门口,看向里面时稍微有点惊讶。王曼走过去,蹲下来勾住边上小孙子的手:“我们刚搬过来,王奶奶也住这附近?”

“隔壁就是我家,刚准备出去买菜,就闻到这么一股香味。”

“我爸在做饭,今天中午咱们一块吃鱼。”

“这哪儿行,你们费心炖出鱼来。好了你们忙着,我先去买菜。早知道你们住在这,我也不用每早大老远跑门口去买煎饼果子。”

王曼笑笑:“往后我给王奶奶送过去。”

“这姑娘真是懂事,你们俩也够忙的,我就那么一说。早上出去走动走动,一天的精气神都能上来。”

笑着送走王奶奶,王曼也在一边忙活着。前世同居的家务活她一手包办,如今做起来驾轻就熟。洗、切、炒,到最后她甚至能剜个简单的萝卜花,放在盘边上装饰。

王继周在边上看着,闺女做啥都利落,而楠楠则跟个千金大小姐似得十指不沾阳春水。他并没有觉得楠楠这样不好,只是觉得心里愧疚。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曼曼实在过得太辛苦。都是他这个当爹的没用,今早的事要不是闺女提醒,他又得被三弟绕进去。

这样心软下去可不行,往后的日子还长着,他得像个大老爷们那样顶天立地。

翻着锅里的鲫鱼,他余光时不时的扫向边上的两个小丫头。每多看一眼,他心就揪一下,信念就坚定一分。脱离了泉水村拘泥了他三十年的环境,仅仅是一上午,县城生活带给他的触动,比离婚两个月后都要多。

**

虞虹今天事不忙,所以回来的很早。刚走到自家院里,一股久违的香气扑面而来。院子正中摆着一张方桌,盖菜罩下放着两菜一汤。

乳白色的鲫鱼豆腐汤香气弥漫在院子里;豆角和茄子混在一起炒,上面裹着层芝麻;芹菜脆生生的单看颜色就知道火候正好,三道菜看起来就让人食指大动。自打来邹县后,没吃过一顿好饭的虞虹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做得真不错,以后你们别交房租了,光帮忙做饭就不止那房租钱。”

“也行,我就做了仨菜,多了也是浪费。你看咱们是一块吃,还是分成两份,各自端回屋去吃?”

王继周这话一出来,最惊讶的是王曼。按照父亲的脾气,他不应该不好意思的擦擦汗,搓着手连声拒绝。

怎么现在他这般有勇气?腰板挺得笔直,似乎在跟老朋友商量般,话语中丝毫不见瑟缩,反而多了份自信。

虞虹倒没觉得有什么:“先前插队时大家不都一块吃,不用再占多余的盘子,凑一块也热闹。”

“恩,爸你们先吃着,咱们第一天来,我给邻居们送点鱼。”

王继周站起来:“咱们一块去,租住在这,往后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是得去拜访下。”

而后他扭头:“你们先吃着吧,我问过楠楠,没有什么忌口的。”

父女俩出了门,王曼先想向左拐,给他们开门的正是王奶奶。将汤碗送到前面,她甜笑着说道:“王奶奶,我叫王曼,这是我爸王继周。我们租了虞家的房子,往后就住在这边。这是刚做出来的鲫鱼豆腐汤,你们端去尝尝。”

“快进来。”

王奶奶家的院子与她朴素的衣着般,一丝不苟,举目望去连片多余的树叶都没有。透过玻璃窗看向正房内,桌椅板凳全都擦得锃亮,王曼基本可以确定她有轻微洁癖。

“这鱼汤熬得真好看,颜色一瞧就觉得干净。”

王继周站在后面,努力组织着语言:“我做的家常菜,婶子您喜欢最好。我卖煎饼果子,往后早起来炸油条难免有动静,油烟也大。要是吵着熏着这边,您可千万跟我说。”

礼多人不怪,王奶奶笑容更真诚:“哪有人过日子不出声的,快进屋坐。正好咱们都姓王,这也是缘分,曼曼今年多大了?”

“这个月过完生日,正好十二周岁。”

“都十二了!”王奶奶惊讶道,王曼坐在边上,拿着小青蛙逗着她家小孙子:“那半个月后开学不就上初中?”

王继周瞅瞅闺女那瘦瘦小小的模样,说十岁还差不多,也怪不得别人吃惊。

“恩,正好上初一。”

“学习怎么样?”

王曼努力回忆着自己期末考试的成绩单,却发现年代久远丝毫想不起来,无奈下她只得求助于父亲。

“她学习还行,这回期末考试就思想品德丢了一分。”

王奶奶更吃惊:“这可不是你说的还行,没看出来曼曼还是个文曲星。学习好,又勤快,继周你有这么个好闺女,真不知道哪辈子修来的福。”

不好意思的点点头,王曼没有过分贬低自己,也没有沾沾自喜。

正当王奶奶再准备问点什么时,房门打开,一双黑色方口皮鞋伸进来。黑色西裤里扎着的是时下流行的红衬衣,女人披散着头发,带着一副厚眼睛。

“妈,家里来客人了?”

王曼忙站起来,她认识这人,正是县教委的孙珂主任。前世初中开学时苏明梅已经去了深圳,大舅妈想着留她在家干活,死活不给她出初中的学费。正是这位阿姨亲自跑到十四户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撂下狠话“你们不供,这孩子由我来管,学费我给她出”,最后她才能继续上学。

孙主任可以说是她前世最大的恩人,她着实没想到会在这碰面。

“这是我儿媳妇,孙珂。小珂,这是王家父女,闺女叫王曼。他们从泉水村来,租咱们隔壁虞家房子,卖你最喜欢吃的煎饼果子,这会来给咱们送鲫鱼汤。”

孙珂放下公文包:“真是麻烦你们。你叫王曼?是不是今年全县期末统考只扣了一分的泉水村小学学生?”

王曼点头:“阿姨,应该是我。”

“学习真好,妈你们快坐,我去给你们泡茶。”

王继周忙起来:“不用这么麻烦,马上就吃晌饭,你们也得忙。”

王曼心中越发怪异,虽然父亲还是那般客气,可他整个人的气质像换了个人似得。不再唯唯诺诺,反倒十分能那拿得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