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舒凡已经睡了过去,并没有把楚华谨的话听进耳朵里去。

等楚华谨走了,桐露进来看了看,让小丫鬟过来床前守着,就去传了午食。让夏夫人带着三个女儿和楚谦益,楚谦谦一起去吃午食。

楚谦谦还小,还没有断奶。只是她也喜欢上桌子吃饭。因此到了吃饭的点儿,裴舒凡都会吩咐下人给她摆上小碗和勺子,让她自己学着吃一些能克化的东西。

吃完午饭,几个人俨俨地用了茶,桐叶又呈上来专门做的杏仁茶面子,让夏夫人和裴家三位小姐当饭后小食,慢慢用着。

太夫人那边并没有吃午食,只是随便用了些小食,又吃了桐叶送过去的杏仁茶面子,觉得甚是香甜,便让人请了夏夫人过去说话。

夏夫人在宁远侯府太夫人的屋子里待了一下午,才回到裴舒凡的院子里。

桐露见夏夫人过来了,忙迎上来道:“夫人刚才醒过来,理了事,又睡过去了。临睡前夫人嘱咐奴婢跟老夫人传个话,让老夫人明天再来,有要事要跟老夫人商议。”

夏夫人点点头,去楚谦益屋里看了看两个孩子,就带着三个庶女回裴家去了。

楚华谨送走了岳母,便去了兰姨娘的院子里。他之前去太夫人的屋里商议了一下,觉得裴舒凡的话,十分有道理,打算以后都要这样行事。凡是家生子丫鬟抬了姨娘的,这家子的人就能脱了籍,出去做良民去。

当年老侯爷的姨娘好说,她们年纪大了,家里的人也不在侯府里担着要职,自然愿意出去做良民。只有楚华谨屋里的兰姨娘是最棘手的。

兰姨娘的父母兄长,都是侯府里担任要职。她的父亲,是侯府里外院的总管事,人称兰管事,为人十分精明能干。她的母亲,是侯府内院采买房的总管事徐婆子,也是最肥的差事。她的兄长,统管着侯府里四十八家田庄。若说一家之下,万家之上,说得就是兰姨娘这样的家生子。他们合起来,大概能做侯府一半的主。若是他们要使起坏来,暗地里把侯府搬空了都是有可能的。

太夫人和楚华谨以前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如今被裴舒凡一提醒,两人才觉察到,这兰姨娘一家人,已经不知不觉,把他们楚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把持住了。特别是兰姨娘居然还生了侯爷的庶长子,这个机缘,大概不是纯粹靠老天得来的。

这样一想,太夫人和楚华谨心里都有了疙瘩。下人有脸面,是主子给的。可是没有哪个主子,愿意把下人扶植到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

楚华谨皱着眉头来到兰姨娘的院子里,让兰姨娘院子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十分欣喜。

这可是在头半个月!本来是夫人的日子!

兰姨娘笑容满面地给楚华谨福了一福,亲自过来给他砌了茶,道:“侯爷好久没来了。婢妾专门备了这大红袍等着侯爷呢。”

楚华谨面无表情地端起蕉叶海棠杯看了看,又略品了品杯子里的茶水,居然比刚才在上房那里喝得大红袍还要甘醇。

“你这里怎么有大红袍?”楚华谨冷峻地问道。

大红袍作为贡品都是极为稀少的,整个大齐朝,每年也只有统共十两大红袍进上。宏宣帝自己留四两,给皇后赏了二两,皇贵妃二两,还有二两,赐给了安郡王范世诚。

皇后自己不爱喝茶,而楚华谨却极好饮茶。因此皇后的二两大红袍,每年都赐给了宁远侯府。太夫人那里一两,裴舒凡那里一两,都是给楚华谨备得。

兰姨娘作为妾室,实不应该有这样的好茶叶。

兰姨娘忙解释道:“这是婢妾的兄弟去福建看田庄,从那里的乡民处收来的。都是些碎茶末子,不是什么好的。”

楚华谨知道兰姨娘这话不尽不实。他低头看看茶杯里枝叶舒展的大红袍茶叶,怎么看,都不是碎茶末子。

“我有件事要跟你说。”楚华谨放下茶杯,对兰姨娘正色道。

兰姨娘站到楚华谨背后,如做丫鬟时一样,一边给他揉按肩膀,一边柔声笑道:“侯爷请说。”

楚华谨闭着眼,一边享受着兰姨娘手势娴熟的揉按,一边道:“夫人说了,两个哥儿都大了。你们也算是主子,熬出来了。你们的家里人,要再在侯府里做下人,两个哥儿脸上也不好看。我和太夫人觉得夫人这话极是在理,打算给你和桂姨娘家里这个恩典,让你们的家人都脱了籍,出府去做良民。”

兰姨娘的手势忽然沉重了起来,按在了楚华谨肩上的穴道上,楚华谨闷哼一声,下意识拨开兰姨娘的手,回头看着兰姨娘道:“你怎么啦?欢喜得傻了?”

兰姨娘挤了好几次,才挤出一个楚楚可怜的微笑,对楚华谨道:“侯爷,此事事关重大,不知夫人还说了别的什么没有?”

=================

今天只有一更。以后都是每天固定晚上八点一更。收藏涨30,推荐票涨300,都会有加更。大家见谅。《烟水寒》下周要更番外。所以这边先慢一些……

第三十一章 家人 上

更新时间2011-12-11 20:00:56 字数:2377

 楚华谨站起身来,自己伸手拿起搭在一旁架子上的大氅披上,回身看着有些呆滞的兰姨娘笑道:“这事是我和太夫人拿的主意,同夫人无关。”说着,抬脚就要出去。

兰姨娘这才醒悟过来,急走几步,追上楚华谨,拉着他的大氅道:“侯爷要去哪里?——侯爷好久没有来兰儿的院子了。”十分幽怨的样子。

楚华谨笑了笑,道:“今儿是头半个月。兰姨娘一向通达事理,今儿怎么忘了本分?”每个月的头半个月,是夫人的日子。

兰姨娘有些失望地放开手,喃喃地道:“是兰儿错了。兰儿不是要跟夫人争,只是侯爷这么晚了,还要出去,兰儿不放心。外面天黑了,又冷……”

楚华谨收了笑容,看了兰姨娘一眼,转身出了屋子,融入浓浓的夜色里。

兰姨娘站在自己门前,手搭在门旁的柱子上,紧咬下唇,脸色逐渐沉重起来。

“红梅,你去收拾一包前几天发下来的金錁子,给我娘家送去。就跟他们说,我不舒服,让我娘进来瞧瞧我。”兰姨娘转身对自己的大丫鬟红梅吩咐道。

红梅应了,去里屋收拾了一包金錁子,叫开了二门,到宁远侯府下人住的院子里去了。

宁远侯府的这个夜晚,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

京城裴家大宅里,却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夏夫人带着三个庶女刚到门口,府里的大管事就急匆匆地出来,对夏夫人行礼道:“启禀夫人,大少爷和老爷都来了,在府里等着夫人呢。”

夏夫人一听,十分惊喜,忙问道:“可是书仁和老爷一起上京来了?越州出了什么事?”裴家的大少爷裴书仁本是越州的知州,此时又不是上京述职的时候,怎么能擅自离开属地?

大管事退过一旁,让婆子扶了夏夫人下车,一边在旁边笑着道:“老爷说了,让夫人别担心。大少爷是奉了圣旨上京的。大少奶奶和几个孙少爷,都还在越州,暂时没有过来。”

夏夫人心里这才一喜,回身对车里的三个庶女道:“你们先回去换身衣裳,然后到上房的花厅来吃饭吧。你们也有一段日子没有见过你们大哥了。”

裴家的三个小姐齐声应是,让夏夫人先进去了。

夏夫人回到自己屋里,看见老爷裴立省穿了棕色五彩团花镶大毛的长衫,坐在屋里的椅子上,正跟旁边一个穿着淡青色紫羔皮长袍的年青人说话。

“娘回来了!”看见夏夫人进来,那年青人赶紧起身行礼问好。

这年青人正是夏夫人的嫡长子裴书仁,隆庆朝最后一个状元郎,如今才三十二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夏夫人也有一阵子没有见过大儿子了,见他长身玉立,神采奕奕,也十分欣喜,拉着他的手打量了打量,笑道:“有精神多了。可见只要离了那群妖精,我儿必能长命百岁。”

裴书仁脸上微赧,不知该如何接口,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坐在一旁的爹爹。

裴立省坐在灯影下,微黄的灯光映在他脸上,五官深邃,脸上两边的面皮略微有些下垂。可是头发乌黑,面色红润,实看不出是五十多的人。

“你娘说得有道理。书仁啊,以前爹从来不管你的房里事,觉得你也是做了官的人,慢慢来,自然应付得过去。可是现在等不及让你自己慢慢体会了,如今圣上召你入京,打算让你做翰林院侍读,参赞军机,这是个机会,也是个考验。你要是连家里的几个女人都搞不定,我劝你明日面圣的时候,还是直接跟圣上辞了差事,回去继续做你的知州去。好歹做一方父母官,心慈点,脑子笨一些,也没有关系。”

裴立省对儿子一向要求很高,特别是对这个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的大儿子。只是没想到他成亲之后,居然如此惧内,以至在妻子面前,连大声说话都不敢,裴立省对他十分失望。

裴书仁本来白皙的面皮立即变得红黑起来。他想了想,对坐在上首的爹和娘跪下,恭恭敬敬地磕了头,道:“爹教训得是。儿子这么多年,体谅沈氏持家不易,对她多有忍让,以至让她骄横跋扈起来,是儿子的错。儿子以后必当重振夫纲,不让爹娘两位老人家操心。”

夏夫人起身把裴书仁拉了起来,道:“你能体谅自己的妻子,当然是好事。只是凡事都要有个度。你的妻子是个好人,只是有些太看重自己的名声,反而有些本末倒置了。对女人来说,丈夫、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若是为了个虚无缥缈的‘贤惠’名声,连丈夫的身子都不顾了,这就是顾小节而失大节。这种时候,你这个做丈夫的,就应该拿出丈夫的款来训她,而不是一味地纵容她。”

裴书仁满面通红,对夏夫人道:“儿子这么大了,还让娘为儿子的房里事操心,儿子真是愧不能言。”说完,又要给爹娘跪下。

夏夫人忙拦住他道:“你是我的儿子,我给你操心,是天经地义的。若是像舒凡那样,我就是想操心,以后也不一定能帮得上……”说着这话,夏夫人想到自己的女儿,泪如雨下。

裴立省忙起身把夏夫人迎了过去,扶到对面的罗汉床上坐下,又给她拿了帕子拭泪。

裴书仁也赶紧去砌了一杯茶过来,双手奉上,道:“娘先喝口茶,润润嗓子,再跟儿子说说大妹的事情。——自从大妹出嫁之后,儿子就很少再见到大妹了。”很是叹息的样子。他们兄妹四人年岁相差的不大。裴舒凡虽是女子,却同三个哥哥一起跟着师傅进学,朝夕相处,感情极为深厚。

裴立省也极为着急。裴舒凡是他最疼爱的大女儿,比三个嫡子还要让他上心。又因为他当年的一念之差,跟宁远侯府结了亲,才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只叹息世上没有后悔药卖。

“舒凡到底怎么样了?”裴立省急切地问道。

夏夫人拭了泪,对裴立省和裴书仁道:“快了,就在熬日子了。”

裴立省一听这话,立刻老泪纵横起来,“是我害了她……”

裴书仁也十分伤心,从袖袋里拿了帕子出来拭泪道:“等明日面了圣,我就去宁远侯府见大妹妹去。”

裴立省也想去,便看着夏夫人道:“你明日还去不去?”知道夏夫人是刚从宁远侯府回来的。

夏夫人点头道:“自然要走一趟的。今日舒凡事情多,她又精神不济,说话说多一会儿就要睡过去了。我只有每天去看她一次。希望亲家不要嫌烦。”

裴书仁听了,冷哼一声道:“我们好好的一个大小姐嫁到他们宁远侯府,不到三十岁,就落到油尽灯枯的下场。他们还敢嫌烦?!——我这个做大舅子的,是要好好跟这个妹夫谈一谈了。”

====================================

这周每天晚上八点更。《烟水寒》的番外这周每天早上八点更。

第三十二章 家人 中

更新时间2011-12-12 8:00:34 字数:2533

 夏夫人的性子也十分刚烈。裴舒凡嫁到宁远侯府这么多年,一向对娘家是报喜不报忧。他们也一直以为,以裴舒凡的能力,和他们裴家的地位,宁远侯府必然不敢轻视了裴舒凡去。谁知竟然也能让一个可以参赞朝政、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生生得被熬死。

“你这个做大哥的,这么多年来,只知道跟自己媳妇过小日子,也不关心关心自己的嫡亲妹妹。现在说这话,也不嫌太晚了些?”裴立省冷哼一声道。

夏夫人知道这话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了。

裴舒凡出嫁的时候,裴书仁还在闭门苦读。后来一试就中了状元,便听了老爹裴立省的话,马上离开京城,到越州做知州去了。这一做,就是十年。越州同京城相隔千里,他就是想关心妹妹,也是鞭长莫及啊。

“好了,好了。我们先去吃晚饭吧。吃完晚饭,早点歇息。明日我们等你面圣回来,再去宁远侯府。”夏夫人打圆场。

三人计议已定,便去了花厅吃晚饭。

裴家的三个庶女都已经等在那里,纷纷起身给裴老爷和裴大少爷行礼问好。

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吃完饭,各自回去歇息。

第二天卯时初的时候,裴书仁携了圣旨进宫面圣去了。

辰时中,裴书仁面圣回家,裴家的一大家子人又分坐了四辆大车,浩浩荡荡地往宁远侯府去了。

而此时宁远侯府里,正为了宁远侯夫人裴舒凡提出的,要把所有抬了姨娘的家生子丫鬟的家里人,都脱了籍放出去之事,闹得不可开交。

兰姨娘的父亲兰大管事,和母亲徐婆子,带着好些个别的家生子,一大早就跪到太夫人的院子里哭诉。表示他们世世代代都是楚家的家生子,死也不肯离开宁远侯府。还表示若是夫人容不下他们,他们宁愿让自己做了姨娘的女儿重新做回丫鬟,也不能和宁远侯府脱离关系。

其忠义赤诚之心,让太夫人院子里闻者伤心,见者流泪,十分感人。

太夫人第一个就迟疑起来,想改主意。

宁远侯楚华谨也有些惊讶。只是他到底是男人,看人见事,还是比太夫人更犀利些,便进来跟裴舒凡商议,如何劝服这些人。又道齐姨娘倒是同意把定南侯府这些陪房的身契都交给宁远侯府,算是宁远侯府的人,不再是她齐萱的陪嫁家人。

齐姨娘的反应,在裴舒凡意料之中。

而兰姨娘家人的反应,裴舒凡也早有准备,防着这些人出这招,便对楚华谨笑着道:“既然他们宁死也不离开侯府,我也不是那等赶尽杀绝之人,自然不会强行赶他们出府的。”

楚华谨皱眉道:“可是让他们在府里,确实有些不妥。你也知道,兰姨娘和桂姨娘,都是生了儿子的姨娘。他们的娘家人要还是在府里担任要职……”

楚华谨后面的话没有说完,裴舒凡却有些欣慰地笑了:好歹是明白过来了,能看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就成。

“侯爷不必挂心。既然他们不想走,我们就成全他们。只是做人不能太贪心,我们可以让他们不走,继续依附宁远侯府这棵大树,可是他们不能再待在侯府里担任要职。他们如今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拿了身契出府,一条是放到江南的庄子上做庄头去。没有第三条路。侯爷和太夫人都是厚道人,若是他们还要痴心妄想别的东西,就是其心可诛了。”

楚华谨听了裴舒凡的话,展颜笑道:“太好了。既然他们不想走,去江南庄子上也是一样能给我们侯府尽忠。”说完这话,楚华谨又问道:“那你觉得,谁能接替兰大管事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

裴舒凡抿嘴笑道:“侯爷身边的小厮也是家生子,就挑一个特别能干的做侯府外院的大管事,也是绰绰有余了。况且这些小厮平日里也是跟着侯爷管着外院的事儿,早就驾轻就熟了。”

楚华谨十分兴奋,站起身来道:“没错,力生跟了我十几年,就是最好的人选。我去跟他说一声,让兰大管事跟他交接一下吧。”说完,楚华谨兴冲冲地出去了。

裴舒凡看着楚华谨的背影,微微笑了一下,让桐露过来服侍她梳洗,准备见裴家的人。

裴家的人到宁远侯府的时候,楚华谨刚刚处理了兰大管事一家人,让他们卷了包袱去江南的庄子上做管事。兰姨娘一听说此事,就病倒在床上。桂姨娘倒是好心,到处张罗给兰姨娘请大夫、熬药,闹得整个侯府内院都知道,兰姨娘因为不忿家里人被送到江南的庄子上去,气得病倒了。

裴家的人到达宁远侯府的时候,已经是午时了。好在一大早裴府就派人过来送帖子,说裴家的老爷和大舅爷都要过来拜访。

楚华谨专门在家等了半日,才听说裴家的人进二门了,赶紧迎了出去。

裴立省和裴书仁是男人,不好直接进裴舒凡的内室。

裴舒凡便早早地装扮好了,出来与他们见礼磕头。

裴立省看见自己的女儿如今病骨支离的样子,十分伤心,亲自扶了她起来,两眼里的泪,藏也藏不住。

裴书仁也极不好受,伸手把她接了过来,让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关切地问道:“可想什么吃的?告诉大哥,大哥帮你弄了来。”还是一幅以前哄小妹妹的口气。

裴舒凡极力忍耐,才将眼里的泪压了下去,对裴书仁道:“多谢大哥惦记。”又让人把楚谦益和楚谦谦带了过来,对裴书仁和裴立省道:“大哥,爹爹,这是我的益儿和谦谦。”说着,让楚谦益和楚谦谦给外祖父和大舅舅磕头见礼。

裴书仁一见楚谦谦的样子就被吸引住了,忍不住伸手抱了她在怀里仔细端详,又对一旁的夏夫人道:“娘,谦谦生得跟大妹妹小时候一模一样呢。”

夏夫人拿帕子捂了嘴,哽咽道:“正是呢。就是比你大妹妹小时候皮子更白一些。”

裴舒凡忙道:“爹、娘、大哥,还有三位妹妹,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见了面,要高高兴兴地,哭哭啼啼做什么?”

裴家的人都忙忍了泪,专门挑些高兴的事说。

裴舒凡听说大哥被圣上特旨召了来,马上要做翰林院侍读,知道这是要为大哥入文渊阁做大学士做准备了,便高兴地道:“大哥如今是越州知州,乃是从五品。翰林院侍读,也是从五品。只是一个是外任,一个是京官,看上去是平级调动,其实却是升了半级。若是……,就更不得了了。”又笑着对裴立省道:“爹爹,你可以放心了。以后大哥子承父业,也是我们大齐朝的一段佳话。”

裴书仁见大妹妹还是那样一针见血,不由看着楚华谨叹息了一声:鲜花往往都插在了牛粪上。跟着自己的妹妹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这宁远侯还是落得一个被圣上猜忌的下场。

想起今日在皇宫里见到的事,说过的话,裴书仁知道,他们裴家,如今在圣上眼里,好歹是跟宁远侯府脱了钩了。圣上是个明白人,想是看出了自己的妹妹这些年来做的事,才是真正让圣上放心的明智之举。宁远侯夫人,同宁远侯,立场是不一样的。

=======================

收藏涨30的加更。加更一般是早上八点。晚上八点正常更。快到年底,各种忙,加更有时候时间可能不稳定。大家见谅。

第三十三章 家人 下

更新时间2011-12-12 20:00:24 字数:2260

 可是不论怎么说,宁远侯府有自己妹妹生得两个孩子,光这一条,他们裴家,就不能对宁远侯府放手不管。

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圣上才调了自己入京,又有意让自己入阁?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才学能力,自己爹爹的名望声威,更是为了宁远侯府,为了皇后,和皇后所出的三个嫡子……

裴书仁想到这里,心里一动。今儿在文渊阁见到圣上的时候,皇贵妃周氏也在旁伺候笔墨。当时好象瞥见,皇贵妃的肚腹不是一般的大,看来是有孕了。皇贵妃的年岁,同自己的大妹裴舒凡差不多,都是二十八岁。这个年纪还能有孕,圣眷正浓啊……

帝王心术,制衡为上。若是有功夫,裴书仁真想同大妹妹持鳌赏桂,再论古今。

楚华谨在一旁看见裴舒凡又有些累了的样子,便起身道:“岳父,大舅哥,不如我们去外院坐一坐,把这里让给岳母和几位妹妹吧。”

裴老爷和大少爷裴书仁也看出裴舒凡疲倦不堪的样子,忙跟着起身道:“你们扶着舒凡进去躺着吧。别在这里撑着了。”

裴舒凡扶着桐露的手站起来道:“爹,大哥,我们好多年没有见面了……”

裴老爷和大少爷裴书仁让到一旁,给女眷留出路来,道:“舒凡不用担心,以后你大哥调任到京城,见面的日子多着呢。”

裴舒凡自然不好说些丧气话,来扫家人的兴,便颔首道:“大哥别忘了就是。还有爹爹,在京城多住几日可好?”

裴老爷和大少爷裴书仁自然答应不绝。

夏夫人便带着裴家的三个庶女和裴舒凡一起回了她的内室里。楚谦益和楚谦谦的乳娘带着他们兄妹俩回去他们自己的屋子里,以免让夫人太过劳神。

裴舒凡卧房里面的千工拔步床刚刚换了被褥,她不想现在就躺上去,便让桐露在卧房窗户底下的紫檀木四季春罗汉床上加了个大迎枕,靠了上去。

四小姐裴舒芬见大姐疲累不堪的样子,忙起身道:“小妹要去看看益儿的药熬好了没有,大姐略等一等,让妹妹给你砌杯好茶过来。”

夏夫人坐到裴舒凡身边,正要说话,便对裴舒芬道:“你和桐露一起去吧。凡事别自作主张,多问一问桐露。”

裴舒芬笑着应了,和桐露一起出去到东厢的药房里去。

桐露拿出药炉开始烧水。

裴舒芬拎了一旁坐在炉子上的银挑子过来,问道:“桐露,我大姐平日里都喝什么茶?”

桐露指了指一旁多宝格上的汝窑青花瓷宝瓶道:“就是白茶,银针白毫。”

裴舒芬开了宝瓶盖子,搓了一小撮白茶出来,放到一个兰花青玉杯里,转身从银挑子里倒热水的时候,裴舒芬把自己从琅缳洞天里带出来的安神茶放了进去。

茶泡好了,有一股说不出宜人的香气传来。桐露闻了,精神不由一振,对裴舒芬笑道:“四小姐好手段,泡得一手好茶。我们侯爷最爱喝茶了,夫人倒是不怎么喜欢。”

裴舒芬听了,心里一喜,抿嘴笑道:“多承吉言。我这就给大姐端过去。”

桐露点点头,道:“我这里也快好了。等会儿拿过去,又该准备蜜饯了。”

裴舒芬跟着笑了一回,端着茶走了。

来到上房,裴舒芬亲自服侍裴舒凡喝了茶,又把托盘放到一边,慢慢地给裴舒凡揉按腿上的几个穴道。

裴舒凡喝完茶,闭目养了养神,觉得精气神好象一点一滴地回到了自己身上。裴舒芬揉按穴道的手劲恰到好处,裴舒凡觉得身上的病痛似乎都减轻了许多。

一旁的二小姐裴舒兰和三小姐裴舒芳相视笑了笑,起身对夏夫人道:“母亲,我们去看看益儿和谦谦。”

夏夫人挥手让她们去了,只有裴舒芬不愿意去,要在屋里陪着夏夫人和裴舒凡。

裴舒凡休息了一盏茶的时间,睁开眼睛,两眼已经炯炯有神起来。

“四妹真是泡得一手好茶,我喝了,觉得耳目都清明许多。”裴舒凡对裴舒芬泡得茶赞不绝口。

裴舒芬也不瞒着裴舒凡,走到夏夫人身边道:“这是小妹在家里鼓捣出来的一味安神茶。母亲和几位姐姐都试过的,觉得有效,小妹才斗胆给大姐试一试。——虽然不能治病,到底能让大姐舒服些,平日里长些精神,晚上睡得好些。”

裴舒凡叹道:“能平日里长精神,晚上睡好觉,已经比什么灵丹妙药都要强了。——你过来。”对着裴舒芬招手。

裴舒芬走到裴舒凡面前。

裴舒凡握着裴舒芬的手,正色道:“四妹妹帮了我这许多忙,又给益儿和谦谦治病,又给我养神,这些情,大姐都记在心里,必不会让你白做的。”

裴舒芬忙道:“大姐说哪里话。我们是姐妹,这些是我应该做的。——可不是为了要大姐酬谢的。”

夏夫人极为欣慰,也对裴舒芬道:“你大姐不是那等说白话的人。她说要领你的情,就必会为你着想的。”

裴舒凡拉着裴舒芬的手,看着她如春柳一样稚嫩柔弱的容颜,颔首道:“如果来得及,我必会帮四妹妹寻一门好亲事。如果来不及了,就只有让母亲多费些心了。”说起四妹裴舒芬的亲事,裴舒凡又想起另外两个妹妹,随口问道;“舒兰和舒芳的亲事,可有着落了吗?”

裴舒芬在一旁听得怔怔地,夏夫人看了她一眼,笑道:“老四,你去益儿屋里看看去,盯着他吃药,也要记得给谦谦也吃一些。”

裴舒芬知道这是要把她撇开,母女俩好说知心话了。她虽然不想走,却也没有理由再留下来。只好磨磨蹭蹭地出了上房,往楚谦益的屋里去了。

夏夫人眼看着裴舒芬的背影出了上房,才转身对裴舒凡道:“老二舒兰,早先就定了先前嘉祥朝吏部尚书赵之庆的庶长子赵振邦。如今赵之庆在这宏宣朝已经是首辅了,他家的庶长子又同贴身丫鬟生了儿子下来。你爹曾经想同他们退婚,我觉得不妥,舒兰也不同意,我们打算就由她去了。”

裴舒凡想起自己,也点头道:“好歹她要自己想清楚,这样有情分又生了儿子的贴身丫鬟,可不是好相与的。”

夏夫人嗐了一声,道:“这赵家,其实也不算不好。赵之庆当年的嫡妻没了,一直没有再娶,也算是情深义重之人。到如今,赵家只有一个妾室,人称苏夫人,给他当家理事。这么多年来,也只得这一个妾室,可见不是贪花好色之人。那赵之庆的庶长子,便是这位妾室所出。舒兰要嫁了过去,这苏夫人算不上正经婆母,应该不算烦难。”

第三十四章 姐妹 上

更新时间2011-12-13 20:00:42 字数:2718

 “这个苏夫人,以前可是赵家的家生子通房丫鬟?”裴舒凡好奇地问道。

夏夫人伸手抚了抚鬓边的白玉簪子,含笑道:“当然不是。你当我们这种人家里,也同这些勋贵一样,儿子年纪轻轻,屋里就放几个女人?——说得好听些,是怕孩子在外面被坏女人勾引学坏了。其实是这些家里的家长们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只好出此下策,不过是舍本逐末,欲盖弥彰之举。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家,当年你大哥十八岁进了学,你爹才同意给他娶亲。之前若是有丫鬟想着要勾引我们家的少爷,都一律让你爹当作奴欺主,送到衙门里去了。”

裴舒凡想到自己嫁的宁远侯府,笑了笑,问道:“这赵大人能做首辅,想必也是同我们家一样的人家里出来的。如何能让小妾生了庶长子?”

夏夫人刚刚说了话,就打了自己的嘴,好歹是自己的女儿,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便有些讪讪地道:“想是嫡妻不能生养,才纳了妾吧。赵家没有听说有嫡子、嫡女。这苏夫人,听说是赵大人从外面聘得良妾,人生得极为美貌,还很能干。赵大人的庶长子赵振邦我也见过一次,生得相貌堂堂,只可惜也整了个庶长子出来,不然跟舒兰倒是良配。”

裴舒凡低头想了一会儿,道:“这事有些蹊跷,娘还是多问问。不能让二妹这样两眼一抹黑嫁了过去。我好歹比二妹痴长几岁,知道这其中的利害。二妹若是执意要嫁,我也当尽一尽长姐的责任,好好跟她说道说道。”

夏夫人握了裴舒凡的手,心疼道:“我的儿,这些事,你就别操心了。你放心,我会去好好打听的,绝不让你二妹受你受过的罪。”

裴舒凡欣慰地笑了,反手握住夏夫人的手,道:“娘能想明白就好。二妹虽然是庶出,也是我们裴家的女儿,是爹爹的亲骨肉。我知道娘不待见二妹和四妹的生母,可是这两个妾室,是先皇赏的,既不是爹的错,也不是她们的错。而且她们在我们家这么多年,一直小心翼翼,从来没有过故意争宠,兴风作浪之事。娘,厚道人会有好报的。”——比起宁远侯府的内院,先皇隆庆帝给裴老爷赐得两个妾室,实在能算得上妾室行为准则的典范了。

夏夫人说起那几个妾室,却还是有些不虞。她要强了一辈子,终于抗不过皇帝老儿,到底给她添了几年的堵。

裴舒凡继续宽慰夏夫人,打趣道;“娘也该知足些。想想我们这个宁远侯府的内院,实在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都是个顶个的难缠。饶是如此,我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敲打敲打她们也就是了。若是让我同定南侯府的夫人一样,把庶子、庶女都养成了叫花子,我可是做不出来的。”

夏夫人点头道:“定南侯府的侯夫人也是要强了一辈子,却被她的嫡亲女儿打了脸,居然给你们宁远侯府做了妾。”这定南侯夫人,便是宁远侯楚华谨的妾室齐姨娘的娘亲。

裴舒凡笑眯了眼睛,道:“所以我说,人在做,天在看,为人做事莫欺心,举头三尺有神明。天网恢恢,能放过哪一个?”

夏夫人听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忙转身拿了帕子拭泪,哽咽道:“你这辈子,对别人都只有成全的,怎么老天就不开眼?”

裴舒凡温柔地把夏夫人的身子转过来,从她手里接过帕子,仔细地帮夏夫人拭泪,低声道:“娘,我相信好人有好报。就算不报在我身上,也会报在我的两个孩儿身上。娘别哭,我的日子不多了。我能行的善,积的德,也不多了。只望娘记得我这份苦心,就算我去了,也帮我继续行善积德,让我的两个孩儿以后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遇事总有好心人帮他们,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