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朱看着他们就这么走了,嚷嚷道,“哎,等等我啊。”

宋秘书直接拉着苏瑜就去打汤。

苏瑜推了推他,“宋秘书,急啥啊,等小朱。”

“不用等,她对这里熟悉的很。”宋秘书边打汤边道。

有人过来打汤,看着宋秘书道,“东征同志,这女同志是谁啊,不是你对象吧。”

宋秘书脸顿时红了。

苏瑜笑着道,“同志你猜对了,不是他对象。我是来这边工作的,和宋秘书分到一个组,他帮忙带我来认认路。”

“哎哟,瞧我,认错了。同志你好啊,我是市园林局的,有空来我们办公室坐坐。”

说了客气话就端着饭碗走了,然后去和自己桌子上的人八卦,苏瑜还能隐隐约约听到他们谈话声音,“不是……就说了,东征同志不可能找这么快的……”

宋秘书:“……”

小朱打好了饭菜端着饭盒追过来了,“宋秘书,刚让你们等等我,你咋不等呢。”

“没听到。”宋秘书端着饭盆就找位置去。再也不来食堂吃饭了,遇着的人就没一个好的。

食堂的饭菜还不错,三人抱着饭盒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

宋秘书边吃边盯着小朱。

小朱扒了两口,就有些吃不下去了。“宋秘书咋了?”

“没咋了。”宋秘书继续眯着眼睛看着她。

小朱:“……”吃不下了。

苏瑜吃着饭,眼睛扫了眼宋秘书的脸,然后不着痕迹的笑了笑。就这个段数,这要是在未来那个年代……真的要单身一辈子的。

吃完饭,三人一起去水龙头下面刷碗,宋秘书眼睛盯着苏瑜手里的饭盒,到底要不要帮着刷碗呢。如果刷了,会不会太主动了。以后被看不起。万一不主动,好像就没以后了……

他还在犹豫着,苏瑜已经和小朱一起将饭盒给刷好了。

这年头也没啥油水,水龙头下面冲一冲,一下子就干净了。

小朱拉着苏瑜,对着宋秘书道,“宋秘书,你慢慢刷碗,我先带苏姐去市委大院里面溜溜。认认门。”

苏瑜笑着道,“宋秘书,你慢慢忙,我和小朱先走啦。”

宋秘书:“……”

苏瑜说完就和小朱一起走了。她现在没确定要和宋秘书处对象之前,也不想和宋秘书多接触,以免给他造成什么误会。

离开宋秘书这边之后,小朱道,“苏姐,你别看宋秘书今天有些凶,其实平时挺好的,待人平易近人。就是不知道今天咋样了,一直看我不顺眼。”

“可能工作压力大。”苏瑜随口胡扯道。

小朱道,“我就说了,宋秘书是个好同志,不可能看我不顺眼的。”

和小朱一起在市委转了一圈,苏瑜就把几个重要的办公室给记住了。还和门口看门的大爷唠了一顿磕。迅速的将自己融入到市委里面来了。

虽然市委是借调她过来的,不过她对市委的态度是把自己当做这里的主人翁的一员了。只有融入进来,才好办事。

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宋秘书正在喝茶,苏瑜的茶杯里面也有。

苏瑜道,“宋秘书,你泡的?”

“顺手给你倒了一杯。”宋秘书边喝茶边道。

苏瑜笑着道,“谢谢你。下次不用这么客气了,我自己倒茶就成了。咋能劳烦宋秘书你呢。”

宋秘书:“……这都是小事,对了,刚小朱带你去转了?我和你说,跟着小朱去是没用的,她自己也没来多久,而且脑子不够活,知道的事情不够多。我说你平时挺机灵的人,怎么就选择和小朱一起出去呢?”

“小朱挺热情的在,再说了,和女同志一起比较方便。”

宋秘书喝了一大口茶。

☆、第89章 第89章

下午苏瑜就将调研计划做出来了, 先是交给张副局长这边看了看。

看着苏瑜做的计划书的格式,张副局长眼前一亮。抬头看了看一脸淡定的苏瑜, 心里暗道,这个女同志看来真的是有些本事啊。

“小苏啊, 这个调查问卷是咋回事啊?”

苏瑜道, “主要是针对工人的需求问题做一个分析。建设房子,建设咋样的房子比较合适。是和纺织厂那种一样, 还是和以前那种单间一样。另外分析这样大规模的建设房子,工人家里是否能够承担这个费用,能够承担多少。”

“哦,对,这些都是要考虑进去的。”

张副局长看完之后, 也没啥意见了。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是比较新的东西, 没接触过, 但是觉得确实有用。比以往单纯的投票更加的细化,清晰,有理有据。

张副局长拿着这份调研计划书就去和邱副市长这边进行沟通。

作为一个以民为本, 为工人解决困难的领导,看到苏瑜这个完全是以工人意见为根本的调研问卷,邱副市长当即就批准 ,让苏瑜来负责这个事情。

这就显示出之前划分工作职责的好处出来了。其他人都有自己的负责的事项, 就苏瑜这个顾问闲着一点儿, 她提出来的事情, 也就落在了她的头上。

等邱副市长宣布了这个事儿之后, 大家这才发现,他们现在手头上的工作还要等到苏瑜这边调研报告上来之后,作为有效依据进行参考才能做下一步……

下午下班,苏瑜就在办公室里刻印调研报告。

没有电脑,没有打印机,这些东西都要手工来做。好在她只需要做几份,提供给各个单位就成了,到时候他们需要多少,自己去解决。

宋秘书磨磨蹭蹭的在办公室里忙活了半天,又是做笔记,又是弄开水泡茶的。最后忍不住看,“你还不下班啊?”

苏瑜抬头道,“还有一点事情,我做完再走。”

这事儿要是在厂里,她绝对是要交给其他人来做的。可市委不一样,她才刚来这边,脚跟还没站稳就开始使唤人,就不合适了。至于小朱,她是市委办的文印员,并不是小组的,就更不好使唤了。

宋秘书走过来,坐在边上,拿过她的笔,“算了,我来写吧,瞧你那个速度,什么时候能做完啊。太耽误时间了。”

苏瑜忍着没翻白眼,客气的笑道,“宋秘书,这是我的工作,做的再慢,也不能麻烦宋秘书你的。”

宋秘书严肃道,“你还要不要复习了,再有两个多月就要考试了,你复习了吗?大学不读了?考大学很容易吗,知道我当初花了多少功夫吗?我这脑袋这么聪明都那么艰难,换了是你……”问题很大的!

还没说完,宋秘书就想打自己的嘴巴了,怼习惯了……赶紧改口,“换了是你就算简单,那也不能简单到哪里去。”

苏瑜故意一脸怀疑道,“宋秘书,你咋这么关心我的学业啊?”

“……可能是为了培养人才。”宋秘书弱弱道。为啥,当然是不想她名落孙山之后被打击呗。

一把年纪了要是考不上,以后哪里的机会再考啊。

苏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既然这样,那就麻烦宋秘书啦。”

说完顺水推舟的将纸笔往宋秘书旁边一推。

有些事情可不是嘴上说说就成了的。

宋秘书接了过来,拿起来就开始埋头苦做。苏瑜则拿出那本笔记本开始做数学题。

做了两道题之后,她抬头喝了口水,顺便看了看旁边。

旁边的年轻人正认认真真的干着活,好像那是他的事情一样的,一点也没敷衍,或者露出不耐烦的样子。

侧面看着,他的轮廓竟然还有点儿侧颜杀的感觉。

苏瑜突然觉得,这要是在她曾经那个时代,养个这样的小蜜其实也是很不错的。可惜,觉悟太晚,现在养不起了。现在养了,是要付一辈子的责任的,代价太大了,不能草率。

这世上亲人都会抛弃她,更何况是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男人了。

就算找,也要找一个可靠的。

被苏瑜看了好一会,宋秘书才抬头捏捏自己的手掌心,刚一抬起来就看到苏瑜了,顿时紧张的咳了咳,“看我干啥,做题。”

苏瑜笑了笑,从笔记本里面拿出那张他们之前写的协议书。

“宋秘书,我刚发现这个了,就想起来你啥时候找对象呢。你看,我准备高考读大学的。去了大学是不可能去找人处对象的,宋秘书,我觉得你会输哦。”

宋秘书顿时脑袋发白。

他看了协议书一眼,反驳道,“读大学为啥不找对象,读大学找对象的人多了去了。都是偷偷摸摸的找,毕业就结婚!”

苏瑜道,“那是别人,我可是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宋秘书,你别告诉我你大学偷偷找过。”

宋秘书严肃道:“没找,别瞎说。我一心学习报效祖国!”

苏瑜点头,看着宋秘书的眼神满是赞赏,“果然是同道中人,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宋秘书:“……”

苏瑜将协议书又收了起来,笑着道,“宋秘书,和你开玩笑的。继续工作。写完了早点下班了。”

看着苏瑜继续做题,宋秘书觉得自己似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他就想不通了,大学为啥就不让找对象呢。找个革命战友共同进步不是挺好的吗?

在办公室里多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事情才做完了。

苏瑜将东西收好,打算着明天就开始通知各个厂里安排调研了。小组的工作现在都等着她这边的结果呢,必须漂漂亮亮的完成。

这可是她在组里奠定自己地位的第一步。

两人走道市委门口的时候,守门的大爷笑着和两人打招呼。

“下班啦。”

苏瑜笑着招手,“是啊大爷,你辛苦啦。”

大爷哈哈的笑,“为市政守门,光荣。”

趁着这会儿功夫,宋秘书就推着自行车出来了,看到苏瑜往外面走,就准备开口送她回去。结果刚推车出门就看到苏瑜坐上苏大志的车了。

那个讨厌的弟弟又来了!

苏瑜坐在苏大志的车上,和宋秘书招手,“宋秘书,今天谢谢你啦。改天有机会请你吃饭啊。我先回家了,明天见。”

苏瑜话刚说完,没等宋秘书这边回应,苏大志就迫不及待的骑车带着苏瑜跑了,他发现宋秘书看到他之后,好像又不高兴了。

两人上了路上,苏大志就好奇的问道,“姐,你和这个宋秘书是不是很熟啊,他上次还来咱家帮忙的,我觉得他这个人不是很好相处。”

苏瑜道,“所以呢?”

“姐,你们没处对象吧。”

“没那回事。”

苏大志松了口气,“那我就放心了,我觉得你要是找对象,一定要找个像我们这样的老实人,脾气也好。至于长相……姐,长相真的不是那么重要,男人不丑就行了。”

谁说的,长相很重要的!

苏瑜顿时对着他的背拍了一巴掌,“别诅咒你姐,找个你这样的,还不得哭死了!”

苏大志:“……”

……

宋秘书骑着车很快就回到家里了,他就住的市委后面的家属院子,平时不用骑车就能回家 。今天要不是为了接人,都不用车的。

可是最后也没用上。

回到家里,他就有些闷闷不乐。

宋母已经回来了,在剥豆子,准备给自己儿子煮黄豆吃。“今天妈给你煮点儿豆子吃。这个补身体。”

宋秘书看了几眼,搬着小板凳也过来了,“妈,我帮你。”

宋母诧异的看着他,“咋了,平时回来就钻屋里的,今天这么黏着妈?”

“妈,我只是想帮你忙。”谁说结婚的女人就辛苦了,那也要看人的。他这个人虽然不会干家务,但也不是不能干。

宋母感动的不得了。

宋秘书瞄了眼正在看报纸的宋爸,“妈,你以前到底是咋看上我爸的?”

“眼瞎了。”

“……”宋秘书吐出一口气。完全没有借鉴的可能,小苏同志眼睛亮着呢。

应该是他眼瞎了,咋就不看上个眼瞎的呢。

宋爸听到有人编排自己,不高兴道,“东征同志,别说你老子了,你自己啥时候找个对象回来才是正经的。我当初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还在打光棍。”宋母接嘴道。

宋爸:“……那都是为了打鬼子耽误的。反正东征啊,现在时代不同了,你这个年纪实在不能耽误了。要是有看中的女同志,早点带回来。别一直拖着。我和你说,这娶到家里的才是自己的,没进门的,那都有可能成为别人的。”

宋秘书歪了歪嘴,继续剥豆子,“对象会有的,但是结婚的事情不着急,我准备至少……四年以后再结婚吧。”

宋母和宋爸顿时都看向他。宋母激动道,“儿子,你别想不开啊。为啥这么久以后啊。你可不小了。”

宋爸拍桌子道,“你这是对女同志的不尊重!不准备结婚,就是耍流氓!”

宋秘书:“……”他倒是想结婚呢,找谁结啊?

第二天上班,苏瑜就通知各个工厂的工会人员过来开会了。比起一个个的去厂里通知,苏瑜觉得还是把人通知过来,开一场会,当面教授大家搞这个调研是最快的办法了。当然,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借此建立更多的人脉关系。

☆、第90章 第90章

苏瑜只通知让工会的同志来开会, 并没有限定让工会主席来,所以来的人各种职位的都有。

不过多半还是各个单位工会主席的秘书。

高秘书和周秘书也过来了。

他们早就知道苏瑜调到市委来了, 是为了建设职工房子的事情。心里都佩服苏瑜的能耐,一个女同志, 比他们年龄还小, 单位也小,就这么被借调到市委来了。

虽然是借调, 但是以后有这个经历了,认识的人多了,机会就更多了。

纺织厂这边也来人了,来的是胡委员。不过看着苏瑜忙,也没去和她打招呼。

苏瑜首先让大家登记了信息, 姓名, 单位, 职务,办公室电话。

“这是为了以后方便联系,这样方便以后和大家沟通, 及时了解厂里给工人的意愿。”

苏瑜说的冠冕堂皇,大家也都积极响应,填上自己的所有信息。

看着大家填好的资料,苏瑜笑着夹在了笔记本里面。这些可都是她这次来市委的收获了。

这次会议室不算大, 只有苏瑜一个人来主持。

虽然在这里是第一次主持这种会议, 不过对于苏瑜来说这都是小问题。以前大大小小的会议, 她都数不清楚了。

在上位坐着, 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了。

要说唯一的遗憾,那就是差个秘书跑腿干活的,啥都要自己来。

会议开始之后,苏瑜就将调查问卷发到了大家的桌上。让大家讲这些调查问卷自己回去再印一些,发给工人代表们,让工人代表们按照大部分工人的意愿来填报。填报之后再汇总意见,然后厂委和工会共同签字。

有人提问道,“苏顾问,这个有啥子目的啊?”

“用处大了,这是征求工人同志的意见。盖房子不是小事情,这是给工人盖的。要确保工人同志都是接受的。不管以后工人们的需求怎么变,这个调查,就是以后的依据,证明我们是根据工人的意愿来制定规则的。”

大家都是来自各个单位工会的,听到苏瑜的话,就懂这些意思了。

这简直就是避免风险的最佳手段啊。

谁知道以后政策咋变啊,万一哪天政策变了,可怪不到他们头上来了。工人的意愿是最重要的。

大家纷纷看向苏瑜,果然啊,市委安排的事情那都是不简单的。

苏瑜给了一天的时间,让他们将事情完成,然后将原始资料拿到市委这边来做统计汇报。“大家都是工会出身的同志,这事儿一定要办好,可不能给工会组织扯后腿啦。”

听到苏瑜这话,大家才想起来这位苏顾问可是纺织厂原先工会的人呢。

顿时多了几分亲切的感觉。

同样是工会出身的,那肯定也要多照顾工会成员了。

会议结束之后,就有人找苏瑜联络感情了。能够在市委里面有个熟人,以后也能多为自己的单位找一条发展之路了。即便苏瑜只是借调过来的,但是她的优势也不少啊。

周秘书和高秘书就没参合了。他们和苏瑜私下里有交情,机会多,没必要在这种场合去凑热闹。

省城机械厂的工会干事刘芳一直等着苏瑜和人家说完话,等大家都说完了,看着苏瑜准备走,她才跑过去和苏瑜打招呼,“苏顾问,你好。”

苏瑜回头看着她,很快就记起她的资料了。是省城机械厂的一个干事。

刘芳看到苏瑜了,笑着道,“苏顾问,你是纺织厂的苏瑜同志吧。”

苏瑜看了看她,笑着道,“刘芳同志,我的资料的都和你们说了啊。”

“我就是确认一下,觉得挺有缘分的。苏瑜同志,我们厂里的领导对你是表示歉意的。吴国志同志早就被弄到下面公社单位里面去了,这是厂里对他的处分。”

刘芳这么说是没办法的事情,作为工会的,她当然知道吴国志这桩事情了。只不过这事儿没啥影响,所以她压根没重视过。但是知道苏瑜这边竟然跑市委来了,特别还参与了这次职工房的建设工作,多少有些担心。女同志心眼小,谁知道会不会来一手的。到时候给穿了小鞋,防不胜防啊。

苏瑜倒是没想到机械厂还能记得以前那些事情,不过看到刘芳没有别的意思,她也没计较啥。“刘干事,你不要多虑。我早就想开了,一心工作,不会想别的。公私分明,这是最基本的原则。我对机械厂还是很感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