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苏瑜这话,杨书记就乐呵了。

他觉得自己要是没理解错误的话,苏瑜这意思是,以后他要是有啥事儿找到市里了,她会帮一把?

“苏瑜呀,那我到时候可真要去找你喝茶了。你可别嫌我麻烦往外面赶。”

“那哪能呀,我还能人走茶凉?”

“这倒是不会。”杨书记笑哈哈道。

苏瑜之前的职务是在秘书处的,不过她现在已经是江东大学的系团委书记了,级别上比秘书处的职位要高一些。毕竟秘书处说的好听是秘书,其实也就是普通的科员,只不过做的事情是专门为领导服务而已。和领导身边的大秘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苏瑜档案调回秘书处之后,周处长都不知道怎么安排她的职务了。还还特意去请示了一下邱书记。

邱书记看着苏瑜的大学档案,越看,脸上笑容越重。

“名校毕业,中文系,而且还是学生干部,还在校团委供职过,工作经验丰富,学习优异。老周,我看给我做秘书很合适。正好,小林要去党校学习了,回来之后另有任务,就让小苏跟在我身边学习一段时间吧。”

周处长听到这话,就知道邱书记的意思了。这是想要苏瑜给他做秘书呢。估摸着是早就打算好了,所以之前就安排小林去党校学习了。不过小林确实这一年多没做出啥成绩来。

于是苏瑜还没正式回秘书处上班呢,就接到了调令去给邱书记当秘书了。

而之前的林秘书去了省里的党校学习,为期一年,据说学完之后,要去某个部门里面当干部的。

秘书处这边接到消息之后,一个个的都目瞪口呆的。

之前林秘书去党校的事情传出来之后,秘书处这边可都盯着呢,还准备有机会就跃龙门,结果一下子就被截胡了。这个截胡的还不是别人,就是之前在秘书处留下过很多话题的苏瑜同志。

当然,秘书处的老人们都是服气的。苏瑜的能耐,他们都是见识过的。就先走写稿子,大姐都还保持着‘苏式风格’。新来的人都跟着老人们学过这些,也听过苏瑜的大名。现在一听人家大学毕业就被邱书记钦点当秘书了,知道这是个有本事的,准备着找机会再和苏瑜学学本事。这是真有本事的人呀!

周日的时候,苏瑜就出去理了发,将头发再次剪短了。看的宋爸和宋妈直呼精神。

晚上吃完饭之后,苏瑜就严肃的和二老商量,“爸妈,是这样的,我刚毕业,邱书记就点我做他的秘书,我觉得不服气的人肯定很多。”

宋妈顿时严肃道,“甭管别人咋想,咱知道你有本事就成了。”

苏瑜摇头,“爸妈,这样不行。我必须为我们老宋家考虑,要为邱书记考虑。所以我决定以后全心全意工作,争取早日做出成绩来。以后吃饭啥的你们不用管我了。我估计要经常加班,回来不方便,以后我就在食堂随便对付一下就成了。我要全力以赴,为人民服务,做邱书记的好助手,做人民好公仆。爸妈,你们支持我吗?”

“当然支持!”宋爸高兴的拍桌子,“有志气!”

宋妈道,“家里这边不用你担心,但是你要照顾好自己。”

苏瑜一脸感动,壮志豪情道,“爸妈,有了你们的支持,我相信我很快就能做出成绩来的!”

☆、第227章 第227章

周一一早, 苏瑜就穿着短袖军装和黑色皮鞋, 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的往市委办公室去了。

虽然之前在这里上过班, 但是毕竟过了两年时间, 进来离开的人都都很多。路上很大一部分人都不认识了。

倒是小朱一脸拎着热水壶正准备上楼, 看到苏瑜了,高兴的打招呼, “苏姐……啊,现在是苏秘书, 你真的来上班啦。我听到大伙儿说的时候, 还不敢相信呢。你念大学这么快就念完啦?”

小朱现在已经结婚两年多了,正大着个肚子,看起来圆溜溜的。

苏瑜看了看她的肚子, 笑道,“是呀, 想早点儿来和你们并肩奋斗, 就努力赶紧学完了。”

“苏秘书, 你可真是这个!”小朱竖起大拇指。她觉得苏瑜同志太厉害了, 工作能力强,念书也这么厉害。哎呀, 宋秘书当初找了苏秘书,真是捡到宝了。

苏瑜笑着帮她拎水瓶, “要上楼去吗, 我帮你拿吧。”

“不用不用, 妇女同志能顶半边天, 即便大着肚子也不会影响工作的。”小朱一脸思想觉悟很高的样子。

苏瑜道,“好好好,那咱上楼去吧。”

因为来的早,这会儿办公楼里面人还不多。小朱将热水壶放到了办公室之后,就热情的带着苏瑜去找邱书记的办公室,然后帮着她一起收拾办公桌。

事实上邱书记现在用的办公室就是用的郝书记以前用的,里面的摆设都没变。所以苏瑜也算是熟门熟路的。

就是那位林秘书走的急,所以都没和苏瑜交接。

当然,这位林秘书的事情苏瑜也听说过一些。林秘书之前也是邱书记挑的,因为之前宋东征就是大学毕业之后给他做的秘书,做的很不错,所以邱书记用人方面可能就有这种偏向了,喜欢用新人,当初林秘书就是京城那边分来的大学生,听说还是京市大学,这可是全国名校。邱书记开始的时候觉得还行,虽然业务做的平平的,但是新人总要给机会成长的。

但是事实证明人总是要变的。林秘书业务平平,也不像宋东征那样和基层人员熟悉,消息灵通,所以另辟蹊径,反而似乎和省里某些人走的近了点儿。这让邱书记很不满。心里就存了换秘书的想法,然后也一直在犹豫,又担心换上来的人又不合适。后来看到苏瑜要毕业了,就坚定了。

至于这些事儿,当然是从周处长这边听来的。昨晚上周老太过来了,她顺便去老周家和老太太聊天。

苏瑜就说了,邱书记也不是那种会看关系的人,不会因为她和宋东征的关系,就把得力助手换掉。

当然,这也给苏瑜提了个醒,邱书记应该是不想和省里某些人走的很近,具体是哪些人,她可要好好注意一下。不要犯了忌讳了。

她可不相信邱书记会因为她和东征同志的这层关系,就对她另眼相待。

也没咋收拾自己的桌子,苏瑜就让小朱回去工作,自己去了邱书记的办公室里面。先是给邱书记办公室的热水瓶拿去打满了热水,然后又将窗户打开透气。又将桌上擦了擦,随便的整理了一下。

给邱书记做秘书对于她来说是有很大的优势的,毕竟她的革命战友是邱书记前任秘书,而且做的很好,所以邱书记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理念,苏瑜已经很清楚了,心里有了底。

比如邱书记和郝书记他们不一样,并不是个很严肃的领导。所以工作的时候就不能和给郝书记当初做秘书那样把自己搞得不苟言笑,不近人情。

等邱书记来的时候,办公室已经收拾好了。

“小苏来的早呀。”邱书记微微笑着道。

苏瑜神色认真道,“当秘书的要是来的不早,领导您该要换人了。”

“你和小宋在一起待的时间长了,就学他贫嘴了。”邱书记笑着喝了口泡好的清茶,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的。

苏瑜道,“这话是认真的,您点了我,我知道对我不了解的同志还是心存疑虑的,所以我得比别人更加努力,才能对得起您的信任。”

邱书记放下茶杯,鼓励的笑道,“不要因为这些就有压力,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还是很相信你的能力的。”

“您这么说,我就更自信了。”苏瑜微微笑道。然后拿着笔记本道,“书记,您今天有啥工作安排吗?”

这是结束聊天话题,进入工作状态了。

邱书记对于苏瑜这么快转变过来,心里也是很赞赏的。并没有因为他们之间熟悉而对工作放松。于是也收起了笑容,交代今天的工作行程。

记录之后,苏瑜重复一遍,见到邱书记点头之后,这才离开办公室,并没有再找邱书记聊天。

这也是苏瑜自己的想法,她和东征同志还是有些差别的。比如说东征同志是个男同志,所以男人之间聊天总是越聊越有劲儿,她作为一个女同志,很多话题就不好随意的聊,而且她和邱书记也并没有熟悉到可以闲话的地步。所以要适可而止,不超过三句话是最好的。

说多了,就显得有些不知进退,让人觉得对工作不上心。

邱书记的行程基本上是在下午,所以苏瑜就趁着上午的功夫将林秘书之前留下的一些东西看了一遍,有用的东西不多。不过她特地的熟悉了一下这一年多里市里的一些工程。这些工程一年的时间要么是没完成,要么是没完善,所以还是需要关注的。可不能到时候邱书记提起这事儿,她一问三不知。

除了从文件上了解,苏瑜还特地去找之前的一些老伙计们聊天,比如陈市长秘书李梅。

自从给市长做秘书之后,李梅也顾不上家里了,很多时候都是在食堂吃饭的。中午两人一起在食堂吃完饭之后,就一起在大院附近消食。

“你回来就好了,以后我们互相之间也能有个照应。”李梅高兴道。

苏瑜笑着道,“邱书记和陈市长关系好,咱两当然得互相照应啦。这样有利于我们开张工作。不过李梅姐,现在市里情况咋样,你可要和我交个底。要不然我两眼一抹黑,做的不好被邱书记给换下来可就不好了。”

“这是必须的,咱两啥关系呀,你对我的好,我可都记得呢。”李萍一脸认真道。当初要不是苏瑜,她可能都坐不上今天这个位置的。“现在市里也没啥事儿,不过省里那边似乎有些事儿。省里一些领导工作理念有冲突……”

通过李梅这边的一手消息,苏瑜算是摸了个底了。当初她给郝书记做临时秘书的时候,和省里也打过交道,但是因为她是临时秘书,所以机会不多,而且位置尴尬,不好去接近人,别人也不会和她亲近。

那时候,她的眼界还是在市委和市政府这个圈子里。

现在和李梅一聊,她的眼界就开阔了。作为邱书记的正式秘书,她以后要打交道的除了市里的人,可能更多要注意省里这边了。

毕竟市里这边都是在掌握之中的,出了岔子也好堵住。而省里就不好了,很可能让邱书记这边处于劣势。

“对了,你要注意一下省里的交通处的胡部长。”

苏瑜道,“这话怎么说?”

“之前小林就是和他们那边走得近。邱书记把小林换下来了,多少让人家面子上不好看,谁知道人家会不会记你身上。”

苏瑜点头。觉得当初帮了李梅一把,倒是回报不少。毕竟谁的消息也比不上市里二把手的李梅消息灵通了。

用了半天的时间和一个中午,苏瑜就把这里面的门门道道,还有现状摸的清清楚楚了。她甚至还通过李梅这边的一个省里领导的大合照,把领导们的模样都给记住了,确保自己不会领导在眼前还不认识的窘状。

下午跟着邱书记去省里开会的时候,她就很有底气了。

作为省会城市的书记,邱书记也是省委常委的一员,开常委会的时候,邱书记也是要出席的。

她跟着邱书记才进入省政府里面,就遇着几个熟悉的面孔,都是照片上的人。都和邱书记点点头,轻飘飘的打了个招呼。显然不适合邱书记‘志同道合’的人。

“老邱,这是你新秘书?”

一个梳着三七分的中年人走了过来,看起来五十多岁,中气十足的。

苏瑜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胡部长。

邱书记带着三分笑,“小林去党校学些了,另有安排,现在是小苏给我当秘书。小苏,这位是交通部胡部长。”

“胡部长好。”苏瑜立马打招呼。

“小苏同志你好,人看着很精神。就是女同志做秘书,很辛苦,”又和邱书记掉,“老邱,也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

苏瑜道,“报告领导,革命不分男女,妇女也能顶半边天,这是主席同志的号召。我不怕苦不怕累,一定会做好本职工作。请领导对我有信心。”

苏瑜眼观鼻鼻观心,反正在任何时候,维护自家领导总是没错的。

“哟,小苏同志还是个巾帼不让须眉呀。那我就看小苏以后的工作表现了。”说完带着自己的秘书就走了。

邱书记眉头一皱,也带着苏瑜往会议室去。

☆、第228章 第228章

会议室里面都是领导们, 和之前苏瑜见过的领导又升了一步阶梯了。 苏瑜随意的扫了两眼, 将这些人和照片里面的人对照了一下, 加深了印象。然后老老实实的为邱书记服务。摆放好需要用的钢笔和笔记本, 茶杯接了热茶, 然后就端正的坐在邱书记的身后。

很快,省里领导们都到齐了。苏瑜看了看顾省长和梁书记是一起过来的, 两人面上还是很和睦的。

随着两人到来,会议也正式开始了。

这次会议主题是针对省里修建水库的提议。这事儿要花钱要花人, 对于现在的省里来说大事儿, 只要定下来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就是重中之重 。所以省里领导们都很重视。

会议一开始,苏瑜就发现之前看起来很和睦的两人出现分歧了。

这事情是梁书记提出来的, 针对之前旱灾的事情,梁书记觉得要引以为戒, 要提前做好水利工程, 然而顾省长觉得目前目前刚从自然灾害中走出来, 搞这么大的工程会增加负担。

顾省长刚发表完意见, 一部分人就开始支持顾省长了。包括刚刚的那位胡部长。

后面估摸着是梁书记这边的人又开始发表意见 ,两边争论不休, 不过苏瑜目测了一下,支持梁书记的人似乎比顾省长那边少。

邱书记则一直保持沉默。

过了一会儿, 梁书记提议投票, 邱书记才直接表态, 举手支持。

苏瑜看到这一幕, 就赶紧儿盯着那些投赞同票的领导,然后对着他们背后的秘书们露出友好的笑容。

这些都是可以列入友好交流备选人的。

不过即便是邱书记这边支持,但是支持顾省长提议的人更多,所以这个项目暂时被搁置了。

离开会议室的的时候,胡部长和顾省长说了几句话,脸上高高兴兴的,到了走廊里看到邱书记了,还过来打招呼,“老邱,人太固执了不好。”

邱书记看了他两眼,“我只坚持我认为正确的事情,倒是老胡你,去下面县城的路是不是要早点修了,利国利民的事情,要多做。我们江东市还等着胡部长的批条呢。”

胡部长笑着道,“这事儿我会和领导再沟通沟通的。毕竟领导的想法是发展一些重工业计划,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当然要照顾一下重点项目。”

“就只怕这是某些人自己的想法。”邱书记背着手就往外走,苏瑜也赶紧的跟上。

胡部长看到他们这样,哼了一声。然后转而去了顾省长的办公室里。

顾省长正在严肃的看着最近的钢厂和煤场扩大化计划。

听到秘书说胡部长来了,就将东西收起来放在一边。

看到胡部长进来,顾省长笑道,“伟盛同志来啦,有什么事情吗?”

胡部长笑着道,“是为了省里修路的事情,为了支持钢厂和煤场扩大化的工作,我们部门准备修建两条直通码头的路。”

顾省长笑着道,“很好,这个问题可以具体讨论一下。利于重工业发展计划,我们都是支持的。”

听到顾省长的话,胡部长很是高兴,觉得自己做对了这个决定了。

他又道,“刚碰到了老邱了,还是倔脾气,不给面子。要我说,他们那边的老沈倒是挺好说话的。虽然是个副市长,但是之前也是从省里下去的。”

顾省长微微皱眉头,“这个问题再讨论吧,现在不着急。”

“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胡部长笑着道。

等胡部长出去了,顾省长眉头又皱了起来了。他其实是很欣赏小邱的,当初小邱上来,他也是支持的。

所以现在变成这样,他心里自然不高兴。

不高兴归不高兴,他还不至于为了这事儿就把小邱怎么样。工作问题,他向来是不喜欢搞争斗的。这要是他能够得到那么多人支持的原因。

这个小胡……要不是因为他这人支持工作,真是不招人喜欢。

另外一边,邱书记和苏瑜也直接离开了省里这边,回到市里办公室。

苏瑜赶紧儿给邱书记到倒了茶水。之前就泡好的,现在天气热,正好可以喝点凉茶。

“民生问题是重中之重呀。”邱书记叹气道。

苏瑜知道邱书记这是习惯和秘书发牢骚。以前宋东征在这边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他这样做,说明是相信她的。

于是点头道,“我之前跟着东征同志去生产队考察过,日子过的都不宽裕,不说别的,现在吃饭问题还很好严重。如果水利工作做的好,确实对农民同志帮助很大。”

“民生民生,老百姓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我看他们早晚要后悔的。”

邱书记有些无可奈何。

苏瑜道,“邱书记,现在上面不支持,咱市里不能自己做吗?我之前几次去县里看过,劳动力是有的,只要供应饭菜,老百姓都很有干劲儿。只要不是农忙的时候,老百姓都是很有劳动热情的。咱修不了大的水利工程,可以修建小点儿的。每个生产队打通一段,到时候互相连接起来,就是一个整体了。”

邱书记没想到苏瑜还对农民同志事情这么了解,不过想到宋东征在金河县的作为,倒是心中了然了。笑道,“小苏,看来你还是做了功课的。这个提议可以讨论一下。省里不支持,我们就自己做。”

“邱书记,我建议这事儿要是做,就尽快做。是这样的,因为我弟弟在西南参军,所以我也关注一些军事报,最近看到一些西南的情况,觉得好像变化越来越大了。”

听到苏瑜的提醒,邱书记的脸上也严肃起来了。他当然不信苏瑜是看报纸看到的,应该是她那个兄弟在前线带回来的消息。

作为管理地方的人,他平时是很少有时间去关注边区的情况的,一来是没时间,二来也是为了避嫌。不过他也偶然听说过那边的局势。现在听苏瑜这么一说,他觉得自己不得不正视一下西南的问题。要真是和苏瑜说的这样,那到时候国家的重点就是在前线了,对下面建设会有一些影响。

“小苏啊,你很不错。”

邱书记认真道。真的是很不错了,在单位里面上班的,是很少会想到去关注不相干的军事问题的,更不会考虑这个对他们自身的影响。小苏考虑到了,说明是个有大局观的。而且这个大局比别人的大局都要宽大。

他觉得要是苏瑜这不是偶然的,那她可能在某些方面要比小宋更出色。

有了苏瑜的提醒,邱书记还真是花心思去调查了一下前线的问题。

邱书记自己就是从部队走出来的人,虽然退伍多年了,但是朋友还是很多的。只要是不涉及军事机密的消息,都是可以了解到的。

得到了自己的想要的信息之后,邱书记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影响很大,第二天就带着苏瑜去了一趟省里找梁书记汇报工作。

他的想法是,如果今年真的有战争,那么水利工程今年确实不宜动,毕竟省里主持大型水利工程要花费重大,而且需要很多人力,在全国气氛紧张的情况下,这个工作势必要受影响。所以他建议这个项目留在明年年初看战争情况再提。而现在退而求其次的可以进行修路。连接各大县城和省城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利于老百姓,也能支持后期对战期间车辆运行。

梁书记听到他这一番分析,心里的郁结算是散开了。

只要这修路修的好,后期对对战时期有帮助,那么等战争结束了,他再提修水利,倒是顺理成章了。

梁书记笑道,“还是你想的仔细。不过这事情我还要再去确认一下。如果有这个可能,我们就改变计划。”

“也是小苏提醒了我。”邱书记道。

“你新来的那个秘书?”梁书记道。

邱书记点头,“虽然是个女同志,但是能力挺强的,做事很细心。”

做事很细心的苏瑜同志正在和梁书记的秘书聊天。

梁书记的秘书程秘书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能坐到这位置上,也是很有能力的人。因为邱书记和梁书记的关系,所以程秘书倒是难得的对这个市里来的小秘书多了几分客气,还顺带和聊了两句。

结果聊起来,苏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农民工人机关单位的事儿,她都能说上几句。

程秘书好奇她咋懂的这么多,苏瑜就道,“学校学的,我们同学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家庭,工人家庭,干部家庭,军人家庭都有。和她们谈话多了,了解的问题就多了。比如我有个同学,家里是山里的一个生产队的,他考出来,就是为了能够多吃两口饭,我有个同学,是市里干部家庭的,她考出来就是以后参与祖国建设。还有一个同学是省军区首长家庭的,她的志向就伟大了,以后做个保家卫国的女战士。”

虽然只是简单的聊天,程秘书就听出来了,苏瑜拥有很广的人际关系。各个阶层都认识,连省军区都有认识的人。

这样一来,程秘书就觉得这个人不止是普通的小秘书了。普通小秘书就是和邱书记上次那个秘书小林一样的人。啥人也不认识,又想往上爬,所以随便省里那个人去接触他,他都如获至宝。小苏就不一样了,人家人脉关系这么广……程秘书觉得,这样有作为的人,是值得结交的。可以给与一定的重视。

“苏瑜同志,你懂的东西真的挺多的,以后希望有机会和你再聊聊。给梁书记做秘书,我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我也要不断的学习。”

苏瑜笑着道,“不不不,这不叫学习,这叫互相指教。我觉得程秘书您懂的东西肯定比我多。希望以后多多指点。”当然,前提是你领导和我领导一直这么志同道合,为人民服务。

回来的路上,邱书记和苏瑜的心情都不错。

邱书记是觉得一下子找到了事情的突破点,而苏瑜是觉得,自己终于算是在省里这边暂时有了‘朋友’了。她最喜欢交朋友了。

☆、第229章 第229章

西南边界, 苏小志又来了部队医院里面换伤药。他现在虽然归队了, 但是并不能出任务。而是留在后方这边修养学习基础战术。顺便再定时来上药。

对于这个安排, 苏小志心里很是不服气, 毕竟他早早的回来, 就是为了上前线去打敌人的。结果竟然被留在了后面了。

最让他郁闷的是,给他换药的又是那个脾气不好的小护士。

“你这个伤口还没长好, 每天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弄开了。要不然之前的伤口就白养了。”

“哦。”苏小志应了一声。他身体真的很好, 这点小伤算啥啊,听宋哥说他以前被鬼子的□□炸过, 都好好的呢。他难不成还比不上宋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