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家这边,胡部长也上门来了。

两人都是和顾省长关系好的人,所以平时也打交道。不过上门的机会少。

这次胡部长上门,柳部长也挺意外的,让自己爱人拿出好茶来招待,“哎呀老胡你怎么有空上门来啊,坐坐坐。怎么,交通部有工作,需要我们宣传部配合?”

胡部长端着茶杯笑了笑,“倒是没什么工作上的问题。就是来找你坐坐。”

柳部长可不相信,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来说,交浅言深。平时没事儿也不会瞎串门,容易让人以为是结党营私。

两人喝了会儿茶,胡部长笑道,“最近邱副省长身边那个小苏,整天往你们部门跑啊。”

“是啊,这不是上面又下来了一些新文件吗,有一些关于我们宣传部的工作指示,我们这一块儿也是归邱副省长管的,所以苏秘书就多费心了。”

“哦,原来如此啊。”胡部长笑了笑,“对了,嫂子最近也经常往宋家那边跑啊,有时间也去我们家里坐坐,我那可口子可念叨着好久没和嫂子说话了。”

“去他们家那是为了工作。”柳部长道。

胡部长道,“那我就放心了。我看她经常去你们部里,嫂子又经常去宋家那边,我还以为你有别的想法了。你也知道,顾省长和他们那边的关系确实不好。咱们可要坚守本心,你说是不是?既然这样,我就先回去了,老柳,平时有时间也去我那边坐坐。”

柳部长笑着道,“好,有空一定去。”

等胡部长走了,柳部长的脸就黑了。端着茶杯喝了口茶,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他知道刚刚老胡过来就是暗示他不要和邱副省长走得近了。他知道自己的立场,但是这样被人警告,他心里就觉得很不爽快了。

柳部长爱人心里也很不痛快,自己因为公事就往宋家跑了几趟,碍着谁了,还上门来说这些话。这是想让她家老柳数落她呢。

休想,她和老柳可是模范家庭!

“老胡这是干啥呢,咱这私底下还不能和人处了?又没犯法的,老柳,你说这人咋这么多管闲事?”

“他可不是多管闲事,他是在表忠心呢。”柳部长不高兴道。胡部长是以前的李副省长提拔的。后来又跟了顾省长这边,整天上蹿下跳的,就想让顾省长以为他多有用。

柳部长媳妇道,“那我们以后咋办,还能和宋家接触吗?说实在的,我心里挺不乐意听他的。本来我也没准备经常往人家家里跑,可是现在他来了这么一说,我要是不去,他们家还以为我怕了他们呢。咱们家干啥要听他的。就是顾省长,也管不着咱们家里的私事儿。”

柳部长自然不怕老胡,同样是部里的一把手,谁也没说比谁高一等的。“你不用管他,以前咋样,以后也咋样。如果顾省长找我谈话,我会解释的。”

和柳家私底下建立了一点儿联系之后,苏瑜倒是不急着去更进一步的打好关系了。

她现在还没准备跳槽,最快也要等明年下半年了,还有时间呢。做的太明显了可不好。

年底,省里也更加忙碌了。忙着向上面汇报工作。

别的领导都在忙着整理资料的时候,苏瑜早就给邱副省长整理好了。这种总结方面的东西,她早就熟能生巧了。平时有空的时候就会记录好工作,然后做汇总。等到年底的时候,就直接可以拿来用了。

自从来省里之后,苏瑜比以前还要上心。邱副省长吩咐她做的事情她要好好完成,没吩咐她做的事情,她自己也会自觉地补充。

比如省里今年的水利工程的那些资料,邱副省长没安排她做,她也早就给搜集好了。整理成册,让邱副省长能够看到水利工程建设好了之后获得的收益。虽然只是个大概的数值,但是也是有参考价值的。

邱副省长笑道,“小苏,连梁书记都说你做事细心,这方面小程都比不上你。”

苏瑜立马道,“程秘书可比我见多识广,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呢。”

下属做事做的好,邱副省长的心情也很好。“年底好好休息几天。对了,今年叫小宋一起在家里吃顿饭,把孩子抱过来。”

苏瑜可不客气,笑着道,“谢谢领导!”

☆、番外三

过年前,苏瑜收到了苏小志的来信。

苏小志终于准备和林晓光结婚了。这是林家人的决定。林晓光的爸妈都是军医, 不过都在北方军区那边, 只有闺女在西南。国庆节苏小志代表西南军区去京市那边参加国庆庆典的时候,就去林晓光家里见了家长。

林家爹妈对于苏小志这个老实又上进,还能吃苦的孩子很是满意。所以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等回到西南军区之后, 林晓光就提出结婚了。苏小志也挺喜欢林晓光的, 而且家里人都喜欢林晓光, 他也没异议, 就同意了。

这不,准备着过了年就结婚了。虽然苏瑜之前就说过让他们自己张罗结婚的事情,但是苏小志还是写信回来和苏瑜说一声,顺便问问苏瑜的意见。

苏瑜当天就给苏小志去了电报, 表示同意。

西南军区这边, 收到了电报的苏小志乐颠颠的就跑去军区医院找林晓光了。

“大姐同意啦!”苏小志高兴道。

林晓光一听,弯着嘴角, “我就知道大姐同意的,你还不相信。大姐喜欢我。”

“大姐谁都喜欢。”苏小志道。

林晓光忍着没翻白眼, 她觉得真是瞎了眼,咋就非得喜欢苏小志这个嘴巴不会说话的木头人呢。比木头人还要坏, 不会说话还老是乱说,还要气她。

她拍了拍自己的心口,问道,“那咱们是不是要打结婚报告了。”

苏小志严肃点头,“当然了, 不过结婚要等三月之后了。”

林晓光怒道,“为啥,苏小志,你是不是不想和我结婚?”

苏小志背着手道,“我三月之后才满二十。”

“……”

苏瑜觉得新的一年真是喜事连连,刚给苏小志回复电报之后,李萍也来家里给她报喜,说是准备和江胡结婚了。时间定在大年初六。

李萍和江胡已经处了两年多了,去年七月毕业之后就已经进入省军区里面工作了,目前是连级指导员。之前因为工作忙,所以结婚的事情一直放着,现在工作算是比较稳定了,所以就准备结婚了。

她穿着一身军装,英姿飒爽。看到苏瑜怀里抱着的圆圆,她脸上就温柔下来,伸手要抱孩子。

圆圆已经快五个月了,家里吃的好,加上她能吃能睡,长得圆溜溜的。很是精神。

看到李萍要抱她,她也一点儿也不矜持,伸手就要李萍抱。等李萍跑过去之后,她就在李萍怀里高兴的手舞足蹈。

李萍喜欢的喜欢的不得了,“苏瑜姐,咱家圆圆可真讨人喜欢。”

苏瑜道,“你要是喜欢,等以后和江胡结婚了,抱回去帮我养几天。我都要被她给折腾的掉头发了。”

“我倒是想,就担心你舍不得。”李萍抱着圆圆放在自己腿上踩了踩。

圆圆的眉眼长的像苏瑜,鼻子嘴巴像宋东征。所以咋一看,更像苏瑜一些,李萍看着就觉得很喜欢。觉得这果然是苏瑜姐生的孩子,一看就让人亲近。

苏瑜问道,“你们结婚准备怎么办,是在这边还是在西南,还是在京市?”

“我和江胡的想法是在京市那边办。不过江胡的父母说让我们就在部队里面办,在西南或者在省城这边都成。说到时候他们会过来出席,让我们就不要去京市了,免得耽误工作。我爸说就在省城这边办,正好也让江胡过来和我们一起过年。要是去了西南,没人帮衬,还要麻烦部队。”

苏瑜听到这消息,心里就忍不住猜测,可能是江胡的养父母已经感觉到了某些变化,所以现在是力求低调。毕竟如果江胡结婚,到时候肯定很多老革命们要参加的。人多了就容易出问题。

她笑道,“挺好的,就在省城办,咱们这边的同学参加婚礼也方便。你要是去了京市,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赶过去的。”

“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李萍抿着嘴不好意思的笑。又想到正事了,脸上又认真道,“对了苏瑜姐,这次我结婚,你可一定要去。我准备给你介绍几位朋友。是我自己在部队认识的,都是年轻干部。我可能今年就要去西南那边了,担心你这边有事儿我帮衬不到。”

去西南这事儿,也是苏瑜和她商量过的,以李萍父亲李国良的作风,她在军区这边不止得不到帮助,反而还会受到一些压制,以免别人说闲话。所以还不如去别的部队。既然要出去发展,自然是要去机会多的地方了,西南那边经过大战之后,一直没缓过来,机会比别的军区多。李萍过去了以后往上升的机会多,而且还能和江胡一起。

和省军区的人结交,本来就是早年就计划好的事情,苏瑜自然也不在这事儿上面矫情。笑着点头,“行,我一定去。”

………………

从省委大院出来之后,李萍就直接回到了省军区这边工作。

作为高素质人才,加上本身的政治背景以及曾经参加过保卫战的资历,所以她进入部队完全没有用到家里的关系,靠自己就去了部队了。

而且还是省军区当时直接将她留在这边工作,当做人才进行培养的。

而她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是团委的干部了,进了部队之后,级别自然也比别人高。

这让军区大院的众人又是羡慕不已。彻底的成了别人家的孩子的典范。

李国良更是觉得自己这闺女长脸的没话说。

晚上回到家里吃饭的时候,家里也安安静静的。李爱党初中毕业就去了北方军区了,李爱军也跟着一起去了北方军区文工团。都是自己考核进去的。不过虽然李国良没打招呼,但是分配地区的时候,别人还是有所照顾。姐弟两今年都留在部队里面过年不回来。

李国良倒是没觉得冷清,反而觉得家里子女都很出息。而且大闺女还在身边,每天也有人聊天。

吃完饭之后,一家人就开始商量李萍的婚事。李萍是家里的长女,而且对象家里是老首长家,这婚事自然也要好好办。

李萍道,“都准备好了,报告都已经打好了,江胡现在是团长,要陪着士兵们过年,所以要等初二才能动身,初四就能到这边了。两天时间够准备的。”

李国良点头,倒是没觉得女婿这个时间安排的不好。毕竟现在很多人结婚都是上午上班,中午结婚,下午继续上班。能留出这么多时间来,已经很不错了。

他又和李母道,“部队到时候会给安排房子,你到时候帮着安排一下用的东西。”

李母道,“床单被褥都有,用的盆和热水壶也都有。”

李国良道,“行,小两口子也住不了多久,其他没买的,就折算了钱,到时候让萍萍自己买。衣柜桌椅之类的都要买。”

李母听到这话就有些不乐意,当初给大闺女又是买自行车,又是买手表的,现在还要再给钱,家里的好处岂不是都给大闺女了。

她看着精神奕奕的大闺女,也知道她现在很优秀,大院里面很多和她差不多大的男娃都比不上她。别人也总在她面前夸大闺女。可是和自己不亲啊。这不都白搭吗

把家里的好的都给一个和自己不亲的闺女,她肯定是不愿意的。

李母还在想着怎么开口,李爱红就道,“爸,大姐现在都在部队里面了,工资也不少了。”

李国良听到她的声音就来气,“你大姐的工资是你大姐的,她结婚我愿意给她准备。你要是有你姐这样有能力,我也给你准备,你看看你自己,去个部队三天两头的受伤,这次直接摔断了腿,你真是……”

李国良越说越生气,最后干脆不说了。

去年李爱红就坚决去参军了。因为没啥才艺,也没啥技术,所以去的是普通部队。李母不想她走远,就找关系安排到了附近的兵团。平时除了训练之外还要跟着军人一起种地。

没有几天,李爱红就受不了了,经常受伤办理病休回来养伤。一次受伤也就罢了,这一年多在部队里面,基本上大半的时间都在养伤,而且还只是在训练中受伤,李国良就算是傻子也看出来这是闺女故意的了。

李爱红有些害怕,但要是咬着牙道,“要是你愿意给我换成通讯兵或者文职,像大姐这样一进部队就当干部,我也不会受伤的。”

“那也得你自己有这个能力,大学没考上,高中成绩也不好。你能去部队就是沾了家里的光了,现在去了还想回来,你以为在部队是能闹着玩的?!”

李国良直接拍桌子,“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在部队待着,你放心,你这种兵,等你时间到了,部队肯定会把你赶回来的。”

“好了老李,这不是说萍萍的事情吗,说爱红干啥啊。”

“我不说,你自己看着办。”

李国良站起来,招呼一声不吭的李萍,“萍萍,走,去书房里面,我们谈谈你调动的事情。”

“好的爸。”李萍站起来跟着李国良去书房。

晚上李母就和李国良商量,希望少给李萍准备嫁妆。现在李萍的工资也不少了,一个月七八十,江胡一个团长,工资更多。两口子完全不差钱。

反而是二闺女现在这样子,以后要是想找个好婆家,嫁妆不能少了。

李国良本来快睡着了,听到这话气的又坐起来了,吓得李母心里一跳。

李国良压低声音道,“我为啥对萍萍好,那是因为萍萍争气。她应该得到的。再说了,当年我们确实没咋照顾萍萍,咱亏欠了她。现在她要嫁的远,我多准备点咋就不行了?”

“那爱红……我也准备给她说亲了,老李啊,咱给她说个京市那边的干部家庭吧。到时候也要多准备嫁妆呀。”

“……你这是准备搞包办婚姻?”

“没,就是我觉得咱们军区这边没啥好对象。”李母道。关键是她男人职位高,那些职位比她男人低的家庭,她还真是看不上。

当然,李母也是不知道,军区的人也看不上她这个一无是处的闺女。

李国良道,“你要找就在军区这边找,我是不准备去京城那边的,你也别想着给她找那边的了。”

“为啥啊?”

“最近那边事儿多,你要是为爱红好,就给她找个本地的。多少还能看顾一下。”

李母听到这话,也是无话可说了。

…………

初四的时候江胡就到了江东市了,宋东征将他接到了宋家这边来。下午的时候,江胡的养父母也过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晚安。

☆、番外四

江胡的养父余春华,养母林如芳都是老革命, 在部队的级别都很高。

当年江胡的父亲就是给江胡的养父当过警卫营营长的。后来牺牲之后, 余春华就收养了江胡。虽然是养子,但是对江胡也如同亲生的一样,平时该教训就教训, 倒是让江胡对养父有些敬畏。

苏瑜早就对着两人好奇, 看到本人之后, 觉得不愧是被李萍的爸都要喊一句老首长的人。为人有些返璞归真的感觉在, 要不是穿着一身军装的,都看不出来是上过战场的人。

宋爸高兴的招待了两人。当年虽然不是一个部队的,但是也是有些交情的。当然,宋爸早年受伤比较早, 所以级别上是没余春华的高的。

在这样的老革命面前, 苏瑜可半点心思都没有了。就当个晚辈媳妇一样的招待他们。

余春华看着宋东征和苏瑜,笑着道, “小宋也是当爹的人了,时间过的真快啊, 一眨眼都老了。”

宋爸道,“谁说不是呢, 首长你是不知道啊,我这些年闭着眼睛就总是想起过去的事儿,感觉昨天还在打鬼子呢。哎,我这条腿要是没问题,没准前几年的那场战争我还能凑个热闹。”

余春华笑道, “你就别想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这样提前退休了,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

“哎,我现在也想开了。在家带带孙女也是不错的。”宋爸立马又嘚瑟起来了。

江胡的养母林如芳也抱着宋圆圆轻轻的拍打了一下,笑着道,“长得好,比我们家的长得好。”

她和余春华生了一子一女,孩子都已经成家生子了,这些年也各自在部队里面发展,很少回家。如今就差江胡这个任务没完成了。

苏瑜笑着道,“这孩子就是能吃能睡。”

“这是福气,孩子没烦恼,你们这做爹妈做得好。”林如芳温和的笑道。

又问苏瑜,“你在省里做的怎么样?说起来我们在京市很久没出来了,都不知道其他地方老百姓过的怎么样了。”

苏瑜立马将省里的一些事儿挑了几件好的和她说了,其中包括宋东征搞的那个养殖场的事情。

“现在搞得好,过年的时候老百姓都能多吃几斤肉呢。我们现在平时肉类也供应多了。”

“看来你们这边发展的也是很不错的,这样很好,就留在这边发展,好好的带领老百姓过日子。暂时也别出去了,在本地踏踏实实的干好,以后才能稳扎稳打。”

苏瑜闻言,觉得林如芳这可能是担心她和宋东征心大,想往京市跑,所以才劝他们在本地好好发展。

她笑道,“我和东征同志也是这么想的,我们现在还年轻,不着急了,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办事才是首要的。”

晚上吃完饭,宋爸本来是准备让余春华他们在家里挤挤,好好聚一聚的。结果刚收拾好碗筷,省里的领导就上门来了。

这次两人虽然是私下里过来的,但是进了省委的大院了,也瞒不住梁书记他们,都跑来招待余春华两口子。不过余春华两口子也没和这些人多接触,只随意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去省委招待所里面休息了。

晚上,宋东征和苏瑜躺在床上,哄着闺女睡着之后,宋东征严肃道,“我觉得余伯伯他们这次过来,好像真的有些不一样。是不是京市那边有啥消息?”

苏瑜道,“今天伯母似乎暗示我们不要去京市发展,让我们留在家乡稳扎稳打。”

两口子都已经在单位里面工作了这么久,都不是愣头青了,苏瑜是早就知道未来的走向了,而宋东征也从这些暗示里面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猜想。他觉得似乎真的有些变化要出现了。

初五这天一早,余春华和林如芳就带着江胡一起去省城商场里面买礼物。

除了一些补品之外,还买了一些布料和成衣,都是给李家其他人准备的礼物。付款的时候江胡想要自己给钱,他知道养父母是很节省的人,这些年他们其实也没留多少钱,工资很多都用来捐赠给了京市的孤儿院,给那些战争里失去父母的孤儿。

余春华笑道,“没事,家里给你结婚的钱还是有的。都是你哥哥姐姐寄回来的,他们知道你成家,都高兴。”

江胡眼睛发热,觉得养父母和哥哥姐姐他们对他的照顾,真是这辈子都还不清的。

买完礼物之后,一家人去了省军区大院李家正式上门拜访,也算是表达自家对李萍的看重。

这可把李国良给激动坏了。让家里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招待,还把自己舍不得喝的酒也拿出来了。

吃完饭之后,余春华就拿出了自家给李萍准备的聘礼——一块浪琴手表。是当年打鬼子的时候缴获的,当时林如芳是部队里面电报组的,需要用到手表,于是就将最好的一块奖励给了林如芳。已经过了很多年了,林如芳一直很喜欢。

如今儿子结婚,家里没啥值钱的好东西,林如芳觉得这块手表还是很珍贵的,就拿来做聘礼了。

李萍一听这段历史,连连摇头,不好意思夺人所好。

林如芳笑道,“这是我们家里的传统,当初老大结婚的时候送的所以一把卡宾。老二结婚的时候是一把勃朗宁。都是你爸喜欢的。所以你也不要客气,和我们见外。”

这样李萍倒是不好意思不收了。

李国良笑眯了眼,他自己也有一块手表,不过没有他闺女这支手表好。这手表是经历战火的,意义非凡,这礼物好。要是换做是新手表,他肯定是不同意让自家闺女收的,但是这个必须收。好东西!

两家人很快就定好了明天结婚的安排,然后又一起去看了李家为小两口准备好的婚房。

余春华歉意道,“委屈萍萍了,我们没能给他们准备什么。倒是让你们多费心了。”

李母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听到余春华这话,心里暗道还真是委屈他们李家了。不是亲生的还真是有差距,萍萍找个老首长家里当婆家有啥用,除了说出去好听,没啥用,结婚都要自家这边安排。

李国良却道,“这算啥,首长你和我这么见外,那可真是让我无地自容了。”

余春华笑道,“你也别喊我首长了,以后都是一家人了,是亲家。”

“对对对,是亲家了。”李国良高兴道。

李萍和江胡听到两人的对话,都不好意思的红了脸,又忍不住偷偷的看着对方。

趁着家长们在里面聊天,两人偷偷的跑外面来。江胡将自己口袋里的一叠钱塞给了李萍,红着脸道,“这是我这些年的存款,是我的聘礼。”

“我啥都有,不要。”李萍红着脸退回去。

之前江胡说要按着苏瑜姐他们结婚的时候那样置办,她就没同意的。苏瑜姐是在家里住,置办东西倒是没啥。可她以后和江胡是在部队安家的,东西买多了,很容易让人说闲话。在部队里面还是要谨慎。

“那你给爸妈,咱结婚,总不能什么都不拿。”

李萍觉得她爸那个脾气是绝对不会要的,至于她妈……她摇摇头,道,“你爸妈不是给家里买东西了吗?”那么多新的布料,甜点糖果,还有衣服,她觉得花钱够多了。

“那是爸妈买的,不是我买的。你放心,部队那边的房子我都申请好了,该准备的都准备了,到时候咱,咱直接过去……住。”江胡不好意思的说着,“钱够花,你拿去孝敬爸妈。”

李萍想了想,干脆接过来了,她爸肯定是不要的。但是她还是要走个过程,然后结婚之后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