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区的事儿,苏瑜也从大学同学王晓莉这边听到一些。王晓莉的母亲是军区报社的,现在她自己也进入军区报社当编辑了。

王晓莉也是个会钻营的,一心想和苏瑜以及李萍保持好关系,所以有事儿就来找苏瑜报告。

不过苏瑜对这些压根没兴趣,也不准备写信告诉李萍。

她觉得现在李萍的眼界也不会在意家里的这些事情。

一个人的眼界开阔了,家里的这些事儿就不算事儿了。

何必为了这样的小事去浪费笔墨和邮票呢。

而且苏瑜现在也没心思管这些事情,她年后就开始忙了起来。先是找人调查了一下苏琳那个对象的家庭。

这男同志叫王凡,家里也算是干部家庭,父母都是在省里报社里面工作的,大小是个干部,家里也只有一子一女。儿子王凡在市里宣传局工作,闺女则在上中学。

家庭不咋出彩,但是整体来说也算不错。至于那个王凡,平时工作表现也还中规中矩。

苏瑜虽然觉得不是很满意,但是也算尊重苏琳的选择。

不过她严肃警告苏琳,没结婚之前,不要有特别的接触,否则就要打断她的小腿。

吓得苏琳连连点头,表示牵手都会注意。

忙完了家里私事儿,苏瑜又接着开始忙公事。

之前江胡说让要弄一些老同志来她们省里。

江胡动作还挺快,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人给转移了。

而且人家还办的特别的细致。有些人是直接转到了苏瑜这边来,有些人是转到其他省里,然后转了个弯儿再过来。

这些人来的时候,都有些营养不良,而且精神也不大好。苏瑜就让人送他们去了农场那边,自己倒是没出面。

她现在说再多,表现再好也没用。关键是让人家自己感受到这里‘宾至如归’的生活。

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农场里倒是好好的热闹了一场。

之前就在农场里面的老同志还搞了个欢迎仪式。

苏瑜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差点喷茶水。

农场可不是好去处,不知道被欢迎的人心里有啥想法。不过现在看来,农场的这些同志们还真是有些返老还童的感觉了,想一出是一出。

农场里,一群老同志们正在扎堆的开欢迎会。

虽然有些不熟悉,但是好歹是一起共事过的,多少也算是听过对方的名字。

互相介绍,吃顿饭就熟悉了。然后先来这边的老人就开始带新人去参观农场。

他们甚至还划分了底盘,哪块特别整齐的试验田是搞农业的老教授的。那块中看不中用的是半道出家的其他科目教授的。还有弄的乱七八糟的,但是庄稼长的特别好的,就是他们这群当过泥腿子的老干部的了。

这些刚到农场的老同志们都有些蒙了。

这还能分地盘,这不是要集体劳动吗?

老人刘老头就拍了拍新人们的肩膀,“来了好啊,我一直盼着你们来。真的太好。以后我就有时间打理我自己的田地了。你们呢就负责帮助那些搞文化的人打下手种地。”

一群新人:“……”

又有老人道,“你们不知道,这些文化人特别讲究,浪费时间。还特别欺负人,看咱没文化,就把咱当劳力压榨,难怪会来这地方。”

其他人也跟风,“没错,所以我们要团结,要好好种地。你们不要担心,等以后来了新人,就有人给你们接班了。”

“……”

谁也没想到,这农场还是个欺负生人的地方。

但是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大家都觉得好。真是好啊,没人看着你干啥,上午学习一下,下午干活。晚上还能搞个换聚会啥的。

关键是吃的不愁,据说都是自己种的,还有一种小红薯,特别甜,当饭后水果吃。

住的地方也好,双人宿舍。里面干干净净,窗明几净的。生活用品也齐全。没事的时候三三两两的一起唠嗑。

这些生活让大家都觉得这里不是农场,而是一个环境清幽的养老院。他们不是在劳动,而是在退休养老,顺便用劳动来锻炼身体。毕竟大家都是准备退休之后在院子里开垦荒地种菜的。

现在挺好,连开荒都不用了,现成的土地去种着。而且这么多人一起种地,挺热闹的。

唯一不高兴的就是这些搞文化的人闲得慌。不好好种地,竟然还要搞学习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说是要科学种田,提高产量。

学啥数学、物理、生物、化学……

有些老干部觉得当初应该把他们孙子带农场来的,省了不少学费了。

但是不管怎样,这样的生活真是之前不敢想的。过长了之后,大家都觉得挺好的,乐在其中。甚至家里来人了,大家也尽量不见。

一是不想连累家里人,二是不想家里人坏事。

所以经常有家里人千里迢迢的来了准备说两句话来着,结果里面的老同志拿过包袱就开始赶人了。“忙着呢,快回去,以后少来,打扰我工作了。”

“爸,我们都想你了。”

“想啥啊,我这好好的呢,别想了。”

“爸,你过的好不好。”

“农场不就是那样吗,我们正在接受学习,你们不要来了,我这边还在上课呢,你来了打断我学习的时间了。回头要是学的不好,考试考不过别人,我老脸放哪里?”

“……”

又是一年春节,苏瑜在日历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勾勾。

在她眼里,时间过去,代表着好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这一年苏小志倒是回来了。

他现在已经是营长了。

因为苏瑜找借口不让他回来,让他升职再回来,结果他就拼命的接任务。

边界最不缺的就是任务了。没有战争,不代表没有矛盾。这些矛盾就需要用上苏小志他们了。

刚升职之后,苏小志就拖家带口的回来了。

林晓光现在也升职了,她升职方向不一样,现在已经是主管护师了。

这两年她一直和苏小志两人争着进步,谁也不愿意落下。毕竟双方是换工资拿的。

自己拿着对方的高工资,然后将自己的低工资给对方,都觉得自己就比对方矮一头了。所以经常是各自在各自的领域里面力争上游。

苏小志和林晓光也生了个儿子,孩子还小,才一岁多点儿,长的更像林晓光,所以看着特别的秀气。很招人喜欢。

但是也只是看着秀气而已,很快就在家里闹翻了天。走路都走得不大稳的小人儿,就拉着哥哥姐姐们一起玩。

苏小志回到家里看到苏瑜,热泪盈眶。

算起来,都要快三年没见大姐了。

他先是想抱苏瑜,被宋东征给拦住了,然后蹲下身子就把长的像苏瑜的圆圆给抱在怀里。

“长的真像我姐,好看,真好看,真是我姐的孩子啊。”

“小舅,我真是你姐的孩子。”宋圆圆道。“我特别喜欢你,你能不能带我去看电影。”

苏小志激动的看着苏瑜,“姐,真是你的孩子,和你一样聪明!”

苏瑜:“……”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晚安。

255、番外完结

苏小志可不会让自己外甥女委屈, 小姑娘都提出要看电影了, 他这个当小舅的就算不喜欢看那玩意儿, 也要驮着小姑娘去看电影啊。

苏小志的孩子苏冲顿时吃醋的要跟着一起去。

苏大志的两个孩子也可怜巴巴的看着。

最后苏小志一下子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其中白包括两个路都走得不大稳的臭小子。

不过因为他这个长辈有求必应,倒是让孩子很快就接受了他这个陌生人。看完电影回来就和他打成一片了。

林晓光笑着朝他歪嘴, 然后和苏瑜道,“姐你看他, 就像个孩子一样。”

苏瑜道, “因为幸福, 才会总像个孩子。看来你们两口子日子过的不错。”

林晓光顿时害羞的红了脸。他们两口子日子确实过的不错, 都是单位里面的积极分子, 经常受到表扬。也从来不会真的吵架。

其实之前大姐教她要上进, 她也没能坚持多久就打回原形了。可是苏小志却比以前更加努力了, 让很多年轻的护士们也总是夸她。她高兴之余又有了危机感, 正因为这样, 所以她又开始坚持学习,努力上进。

后来结婚之后,她没了危机感, 却体会到了这种积极进步的满足感, 所以依然和结婚之前一样努力。

这几年光顾着努力去了,她和苏小志压根就没机会吵架。他们除了是夫妻,似乎更像是共同进步, 互相监督的战友。

“大姐,多亏你教我呢。”林晓光感激道。

苏瑜笑道,“是你们自己感情好。要不然, 咋教也没用。以后一定要记住你们现在的感情,不管遇到什么事儿,两口子都要一起有商有量,把日子过好。”

林晓光现在把苏瑜当成了无比睿智的大家长,自然说啥就听啥。

因为苏小志一家子回来了,老苏家人总算是团聚了。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还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

拿到相片之后,各个都激动的不得了,表示要一直留着,等以后儿女长大之后,给孩子们传下去。

初二苏瑜回娘家来的时候,苏琳偷偷的找苏瑜商量,希望趁着二哥在家里的时候,带王凡上门来看看。

算起来,已经正式处了一年了。

苏瑜问道,“都考虑好了,真的就这么定下来了?”

“姐,我觉得挺合适的,我年纪也到了。”

苏琳比苏瑜小十二岁,如今也是二十二了,按着这个时代来说,确实正是结婚的年纪。当然,苏瑜其实更希望苏琳能够多念书的,她还准备送苏琳去念工农兵大学的。

可是苏琳自己不愿意去念书了,对目前的生活很是满足。苏瑜觉得她大了,倒是也没和以前那样管的那么严格。成年人了,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了。

“你自己如果真的想好了,觉得可以过一辈子,那就带回来看看吧。结婚的事儿先不说,我们先好好看看人咋样。”

“好。”苏琳高兴道。

因为苏琳准备去和王凡商量,所以苏瑜也没提前和家里人说这事儿。只让苏琳尽快安排,毕竟苏小志不能为了家里的事情就耽误了工作。军人的事儿可都是大事。

结果一直等到初四,苏小志都要归队了,苏琳这边都没安排。

苏瑜偷偷问道,“咋回事?”

“姐,他家里挺忙的,没时间。而且他说现在工作还没稳定下来,不好意思上门。”

听到这话,苏瑜就有些不高兴了。这不就是个渣男想拖着吗。真正的想定下来的,知道女方同意见面了,还不立马跑过来?

“我觉得这人不行,你自己好好想。”

苏瑜严肃道。

苏琳有些犹豫,毕竟处了一年,而且这辈子第一个对象,她还是用了心的。

“姐,我想再看看。没准他是真的因为忙呢。而且他对我确实挺好的。”

苏瑜严肃的看着她,“好,你可以看看。但是你和他要保持距离,另外,别忘了学习课本。我拿给你的那套大学课本要坚持学。”

苏琳连忙点头,“我知道了姐。”

苏小志初五就离开了,上车的时候依依不舍,抱着圆圆不撒手。

宋东征看的脸都黑了。小舅子就是这样,要么是和他抢媳妇,要么就是抢闺女。

“要不你自己生一个,你也不用羡慕我和你姐了。”

苏小志不乐意道,“我生不出这么招人喜欢的。”

林晓光:“……”

这要是让部队的那些人看到大名鼎鼎的苏营长这个德行,估摸着要笑掉大牙。

最后还是苏瑜看不过眼了,将孩子抱过来,然后将人赶上车。

这对甥舅一分开,大的小的都眼睛红红的。小的这个甚至开始扯着嗓子喊,“小舅——”再没人带她看电影啦,给她买糖吃了,也没人给她买玩具啦。

苏小志更伤心了。

“姐,要不然我带圆圆去我那儿住一段时间吧。”

宋东征差点暴走。

苏瑜笑着道,“好啊,不过部队里面没电影看,没糖吃,也没好看的衣服吧。正好,我想让这孩子过简单的生活,去部队也挺好的。对了,部队是不是还要训练,还要学习写字?”

苏小志还没来得及高兴,圆圆就立马转过身不看他,然后紧紧的抱着苏瑜的脖子,“小舅再见!”

“……”

…………

年后的时间过的挺快。苏瑜又陆续的接收了一批人,山窝里的农场都不够用了。

这些人也没闲着,还真的去山上开垦荒地,自己划地盘种地了。

毕竟闲着也是闲着,自己种点儿东西也挺好。这年头,不种地的人都和别人找不到共同话题了。

比如最近农场里面那些搞物理的又关起门来搞什么研究,然后这些研究竟然说要搞到梯田上面来,方便灌溉。

甭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后来还真的搞出来了方便灌溉的东西。当然,这些人也没闲着,还在继续搞研究。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梯田灌溉实验成果,只不过是主要研究里面延伸出来的一个小成果而已。

高化学的也没闲着,搞起了化肥研究。

搞生物的干脆从养殖场弄了一些牲畜回来了,企图改良这些牲畜的基因,看能不能让他们多下蛋,多长肉。

搞农业的也没闲着,整天到处学知识,准备改良种子的品种。

就连那些当兵的老头子们,也搞起了军事化种田。研究如何安排劳动,才能更有效率的干完农活。

反正大家做的事儿好像和种田都有关系,但是其实真相如何,也没人知道。

只知道跟着种地就行了,不种地就要被淘汰的。

苏瑜也没闲着,省里的很多工作。她虽然不和外省那样瞎胡闹,但是该做的事情也是要做。比如抓害群之马还是要抓的。

而且,借着这两年省里风平浪静,她的职务也提升了,现在已经是省里宣传部的副部长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副部长,绝对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了。而且她的这个职务并不算什么,关键是她的组织现在管着整个省里,说句不客气的话,连邱副省长他们都管不着她。

不过苏瑜心里有分寸,所以对省里的领导们依然很尊敬,有事儿也和他们商量。两个组织之间倒是很是和谐。

邱副省长有事情的时候也习惯找苏瑜商量。

省里的待业青年越来越多,邱副省长觉得这是一个很不好的情况,就找苏瑜来商量处理办法。”

苏瑜一听,就知道这是啥情况了,这不止是省里的情况,他们可没法解决这问题。

而且她觉得再过不了几个月,上面就会解决了。

不过苏瑜也有自己的想法,她准备争取尽量将人都安排在本地。这样一来以后探亲方便,离家里不远,也方便家里人照顾。

这算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所以她就将自己猜想的情况和邱副省长他们透露了一下,邱副省长闻言,觉得苏瑜的猜想十分的有可能。毕竟从前些年开始,很多年轻人就去支持农村建设了。

“我建议尽量的在村里安排学校,方便孩子们学习,也能安排这些人,另外就是多建设一些小工厂。待遇给少点儿没问题……”

邱副省长郑重道,“这些都是要考虑的,如果真的像你说的那样,这个工作量挺大的,要好好安排了。”

十二月份的时候,果然下发了文件了。

整个省城都沸腾了。

苏瑜也被安排了大任务,所以忙的脚不沾地的。

没想到这时候苏琳突然找她,说是对象想见家长了。

苏瑜觉得苏琳这对象可真是会找时间,有时间的时候他不见,没时间的时候他倒是挺会挑的。

“见家长是准备结婚了?”

苏琳点头,“这一年他对我挺好的。啥都顺着我。而且也很努力工作,现在都升了科长了呢。”

看苏琳一副幸福的样子,苏瑜道,“苏琳,你真的想好了?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不希望你以后后悔。”

“姐,我后悔干啥啊。我真的觉得挺好的。他们家环境也不错,家里人都挺好的。她爸妈也特别的和蔼。”

苏琳从小没了爸妈,心里就特别羡慕那种父母双全的。

“那等我忙完了再约时间,现在工作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