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嫁过来后在自己家过的什么日子,张建设都看在眼里,也知道嫂子有多苦,父母那边他管不了,自己媳妇这也管不住,只能眼睁睁的在一旁看着嫂子一个人抗那么多,每一次看到这些,他的心里都在受着煎熬,现在嫂子和大哥要离婚,他该为嫂子高兴。

可是一想到,以后这再也不是自己的嫂子,又说不出来的难受。

“建设,你一定能理解嫂子对不对?”李秀英不免也把心里的失落说了出来,“可惜离婚报告部队那边批了,你大哥不回来,我一个人也办不成。”

“你们没有领结婚证啊。”张建设疑惑出声,“还用办离婚吗?”

“没有办结婚证?”这回换成李秀英愣住了。

“你和大哥照了相之后我和爸来的镇里,那天民政局的人正好没有上班,大哥又急着回部队,爸就说现在不拿证结婚过一辈子的很多,以后再补也没事,告诉我不要说出去,让你们先把婚事办了再说。”张建设把事情原委说了出来。

李秀英看着他,重活过来,回想起公公对她的态度,她这一刻甚至觉得是公公故意不弄结婚证的,真有一天张建平发达了,他会马上让他儿子再娶一个更好的。

若不是有这样的目地,又怎么会让张建设瞒着呢,何况这一年多来何时哪一天都能把证给补上,也不用等到现在还瞒着。

纵然如此,知道张家人对她这样,李秀英这一刻却是感激张家的用意,若不然她这个婚就没有这么好离了。

“嫂子,你别多想,爸当时也是着急。”张建设怕嫂子误会。

李秀英笑着摇摇头,“没事,要是没有领证,那就更好了,我也不用再叫你大哥回来办离婚。”

第六十八章:反击

李秀英相信小叔子不会说话,最后还有些不确认,又折回民政局,厚着脸皮求了半天,才让民政局的人帮着查了一下,她和张建平确实没有结婚。

等从里面走出来的时候,李秀英笑着对等在牛车上的张建设道,“真的没有办证。”

“嫂子,那你真的不打算和大哥过了?”张建设犹豫半响才又问。

“我和你大哥不合适。”李秀英没有多说,笑着拍拍他的肩,“建设,那你也回村吧,我就不和你回去了,我和你大哥没有领证,也就算没有结婚,村里我就先不回去了。”

“不回村?那你去哪?”

“去外面看看。”李秀英对他没有瞒着,“村里以后我也不想再回去,你在家好好的过日子,妈的眼睛不好使,爸到底有时心粗些,你多照顾一下。”

当时兜里有十五块钱,加上这次回来张建平让王营长捎给她的十块钱,总共二十五块钱,她想先到城里找个工作,定下来之后再慢慢说。

李秀英也明白她现在不能回村,她和张建下离婚,哪怕现在知道两个人没有领证,村里的人也会指点,公公那边也不会就这样放过她这个免费的劳动力。

这样一来日子也不会安静,和没有离婚也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在回来的路上,李秀英就想过了办完手续就离开这。

天高任鸟飞,她想到外面闯一闯,孙艳红给她的画报,她一直记得里面的各个地方的精彩生活,那也正是她需要的。

“大嫂,你这样出去怎么能行。”张建设急了,也不同意,他憨厚的黑脸也涨红了,“嫂子,你听我的,先回家,你和我大哥不过,可也不能离家出走啊?你放心,要是村里有人说啥,我去找他们理论。”

人憨厚,看的也透。

李秀英就知道在家里他是个心思最通透的,“建设,村里的人讲究是一方面,我想到外面看看才是重点,你就放心吧,你看我这次不也是自己一个人去你大哥那里又回来了?出啥事了没有?”

张建设张了张嘴,终是败下阵来,“听说美龄姐生病了?现在咋样了?”

“挺好,这几天该能回来了。”李秀英看了眼天,估摸这个时候该有下午两点了,还能赶上最后一趟去市里的客车,“建设,那我先赶车去,等嫂子有了固定住的地方给你写信。”

张建设忙叫住人,“嫂子,上车吧,我送你去镇口坐车。”

说话间,张建设把手伸过去,“我帮你拿吧。”

“就这一个布包,我能拿得动。”李秀英笑了,可是看到他憨厚的看着自己的样子,还是把布包递了过去。

张建设笑了,提着布包往牛车那走。

李秀英也没有客气,反正回村里也要往镇口走,也算是顺路,一路上李建设叮嘱她一个人在外面要注意安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眼看快到镇子的十字路口了,看到客车等在那里。

张建设挣扎了一下,“嫂子,爸在路口那等我呢,一会儿我把牛车停下来,你就往客车那去,我拦着爸。”

“不用,到时我和爸直接说。”李秀英哪里会让张建设在中间受气。

在知道公公也在镇里之后,特别是知道公公还说谎,李秀英就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对公公。

“嫂子,你就听我的,要是我不拦着爸,你走不成。”张建设想着平日里嫂子闷不作声的样子,哪里能弄得过自己爸。

李秀英明白他的担心,淡笑道,“好。”

却是并没有当真。

牛车离着镇中心路口越来越近,张老汉站在路口的身影也越来越清晰起来,牛车慢下来又停住,张老汉看到李秀英从牛车上下来,面上也露出惊呀来,还没有等开口,张建设跳下牛车就几个大步先赶到前面前,拦住了父亲。

“爸,我嫂子就是回来办点事,还要赶车回我大哥那。”

“再赶说几句话的时间难道还没有?”张老汉不满意儿子的举动,绕开儿子,“你到一边去,我正好有件事要问你嫂子。”

王翠花收到电报去了城里,张老汉可一直惦记着这事,现在儿子只往家里拿一半的津贴,另一半他不用想也猜得到,定是偷偷的给李家的二丫头了。

这养一个不够,老的也跑到城里去,那花的还不是他儿子的钱?

张老汉往一旁推儿子,被推开的张建设就又拦上去,还回头催促李秀英,“嫂子,你快走吧,爸这边我和他解释。”

张老汉被儿子弄的脾气火了,“老二,你这是要干啥?还要反了天不成?”

李秀英胳膊上垮着布包,没有急着上客车,“二弟,让我自己和爸说吧。”

“嫂子。”张建设着急的不知道要怎么说,他也是个嘴笨的。

就这么回头的空档,被张老汉一把给推开,张老汉几个大步就到了李秀英的跟前,“老大媳妇,你这是啥时候回来的?咋没有回村?”

“爸,你听我说......”张建设保护性的又冲过来。

“你住口,让你嫂子自己说。”张老汉横眉一竖。

要说起来,张家两个儿子,张建平长的最像张老汉,只是张建平看着很随和,张老汉却总是一副别人欠了他多少钱的样子。

“二弟,让我和爸说吧。”李秀英看着有些狼狈的张建设,笑着对他摇摇头,才扭头看向公公,“爸,我这次回来是办离婚手续的,可刚刚去民政局,那边说我和建平没有领过结婚证。”

“离婚?离啥婚?”张老汉蒙了,可被提到结婚证的事,马上又辩驳道,“没有领证,还离啥婚,出了趟门,你们这一个个是要闹啥,现在跟我回家去,还不嫌在这里丢人现眼?”

他们几个站在这,除了那边不远处停的大客车,哪里有什么外人。

张老汉这是没脸了,也想糊弄过去。

面上张老汉没有什么变化,心里却乱了套,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好好的就说了离婚,还知道了没有办结婚证的事呢,这事要是在村里传开了,还不得说他们老张家在骗婚?

现在儿子这个职位,万一影响到儿子咋办?

张老汉一想到这,只觉得头都要炸了。

第六十九章:厉害

李秀英又不是上辈子那一棒子打不出个声来的人,哪里会听他的话,先前她就不喜欢公公在村里用下巴看人的高傲劲,不过是有个儿子在部队里,大家都是一个村的,犯得着这样看乡里乡亲的吗?再上加结婚证这件事,李秀英就不待见这个公公了。

看着公公转身往牛车那走,李秀英声音不高也不低,不会让人觉得她在喊,却也能让前面的张老汉听得清楚,“爸,我这就不回村了,你和二弟回去吧。”

张老汉双后背在身后,弓着身子,停下来,只扭了头和上半个身子,“有啥话回家说。”

“爸,我和建平没有领证,那也就不是夫妻,那个家我也不能再回去。当初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你也不能瞒我这个,要不是今天我过来离婚,还不知道这事呢。换句话说要是我今天不过来,那岂不是没名没份的跟建平过一辈子?这婚姻大事,你在村里说话办事那也是有身份的人,咋还能办这事?”李秀英面上带着淡淡的笑,可说的话却带着冷意,“这一年多来我在你们张家不说做牛做马,家里地里的活那也一样没少过,可是爸你做的这事就太不地道了。”

“你说的这是啥话?啥叫我一直瞒着你,当时去办证的时候,民政局的人不在,这才没有办成,后来你也嫁了进来,这事早一天办晚一天办又不能怎么样?让你这样一说,弄的像我有啥见不得人的目地。”张老汉见圆不住,就开始狡辩,“一口一个离婚,你嫁进来这一年多,我们张家哪里对不起你?你妹妹现在上学花的钱还有我家出的一半,喂不熟的白眼狼,这婚你说离就能离?”

“我这次去部队,就是和张建平谈离婚的事,他们部队把离婚报告也批了,我带着回来的。”李秀英看他这副嘴脸,也没有意外,“美龄上学花你家的钱,这事我知道,可我嫁进你们家那天起,你们家也没有说过我嫁进去不领证的条件就是供美龄上学,当时要是把这事和我说了,我也不能同意。况且也没有这样办事的,这不成我家卖了我去你们家当苦劳力吗?这都新中国了,张建平又是个军人,家里就敢买劳力,他胆子也不小啊。”李秀英说的语速并不快,可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把刀扎在张老汉最在意的地方。

张老汉的脸色都变了,怒气的整个身子都扭了过来,眼睛瞪的像牛一样大,张建设在一旁看了直担心,忙上前劝着,“爸,你们一人少说一句,这事慢慢说。”

“滚一边去。”张老汉眼睛一直狠狠的瞪着李秀英,他到今天才发现自己这个儿媳妇平日里闷不作声的样子是骗人的,好厉害的一张嘴,“秀英,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你知道你这是叫啥吗?这叫诽谤,那是要进监狱的。建平还有我们一家,都是清清白白的农民出身,你少往我们身上泼脏水。没有领证又能咋样?婚礼办了,堂也拜了,你就是我们张家的儿媳妇,你走到哪都说不出礼去。老娘们家家的还说什么离婚,你也不嫌弃丢人。”

“你们张家骗婚就有理了?”李秀英可没有被他吓住,“你说我诽谤,那就去告我吧,到时抓进去的还不知道是谁呢,我尊敬你是老人,先前一直不想和你说这些,可你倚老卖老,那也别怪我说话难听。别说我和张建平还没有领证,就是领证了也可以离婚,你们张家还能想绑我一辈子当苦大力不成?”

“嫂子,客车要开了,你快走吧。”张建设上前拦着欲冲上去的父亲,一边苦苦的哀求着李秀英。

李秀英对张建设和气的点点头,才又看向怒气冲冲的公公,“人在作天在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心里明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天下可没有这么两全齐美的事。”

语罢,李秀英也不多说,而且她说的话又快,让张老汉刚想张嘴就被顶了回去,她是一句接一句的说完挎着自己换布包扭身就走了。

而张老汉那边,见人就这么走了,又气又怒,把火气都发到了拦着他的小儿子身上,一边打一边骂,“吃里扒外的东西,老子怎么就养了你么个废物出来,还不快给你大哥发电报去问问咋回事?”

好好的听话又能干的便宜儿媳妇就这样跑了,张老汉怎么能不急。

心里又是一个气,也不知道这在家里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咋这出去一趟回来就变成这样子了呢。

李秀英说了那些话,她的心里是痛快了。

上了客车后,也不理会客车上坐着那几个人打量的目光,这几个人显然是坐在车里看到了外面的热闹,客车一开动,随着慢慢出了小镇的公路,李秀英是彻底的松了口气。

从镇里坐客车到市里要花二块钱,李秀英就在后面把包打开数自己的钱,结果就看在包布的一侧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把零碎的钱。

呆愣片刻,李秀英猛然记起来了,她这布包就是往牛车上上的时候,在民政局门口建设帮她拿了一下,除了他也没有人碰过。

在看看这零碎又皱皱巴巴握成一团的钱,一定是卖鱼挣来的,结果建设把钱塞给了她。

看着这些钱,李秀英的鼻子微微一酸,想起上牛车时小叔子憨厚的要帮她拿包的样子,那么笨的一个人,竟也有这样的一份心思,怎么能不让她心里发暖呢。其中还有一张折的整齐的十块钱,应该是他平日里一直存着的,也一起拿了出来,算了算有十七块钱,加上她现在手里的二十五,兜里也就四十二块钱,去掉坐客车的钱,正好是四十块整。

一个人到外面人生地不熟,兜里能有点钱,那也能有点仰仗,李秀英把钱放好,想着日后有一日,这些欠下的人情一定要加倍的还回去。

再说张建设回到家里之后,当张老汉要卖鱼的钱时,他说丢了被张老汉骂了两天这火气才消,这时候王翠花母女才回到了村里,而李秀英已经到了s市。

第七十章:寻求

李秀英当然不在意她从离开之后,村里那边会闹成什么样,不过不用想她也知道一定不会安宁了,她一路坐火车到了s市,当天下火车的时候是中午,李秀英在火车站走出来之后,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迷茫。

她上辈子是走过,不过去的却是南方,也是周兴泉带着她一路坐车跑的,等到了地方她都是稀里糊涂的,工作也是周兴泉找的,当时她是在出租的房里做饭,每日等周兴泉回来,直到周兴泉在这边工作是临时的,又被人顶下来,没有了收入,她才开始出去找地方打工,没有文化又什么也不会,好在有一家大酒饭招后厨打杂的女工,每天早上九点到晚上十一二点把后厨房收拾干净才能回家。

这样的日子当时也让李秀英有了动力,只觉得这样努力下去,周兴泉再找到工作,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可是她做女工挣的钱到底不多,周兴泉受不了这样的苦,有一天她回去时发现出租房里空空的,她紧存下的那点钱也都被周兴泉带走了。

李秀英在外面工作了也有小半年,知道那代表了什么,可是想到周兴泉的背叛,仍旧让她跟耿于怀,以至于她的身子慢慢的垮下来,就这样孤苦的在外面死掉。

李秀英紧了紧身上的棉袄,深吸一口气,提着手里的包裹大步的往前走,现在工作都是接班的,不过上辈子在大市城里呆着的时候听后厨的人聊天,她是知道有些分散的人才市场,多是在菜市那旁边,有些有条件的人家,都会找保姆。

李秀英没有文化,又懂的不多,可她当年在后厨打工的那些日子里,她学了不少的东西,除了做菜还有听他们聊天说的那些,她觉得自己做个保姆还是可以的。

李秀英寻了一个离她这边最近的s市落脚,主要也是兜里的钱不够,她去掉坐车的钱,还要给自己留点过河的钱,万一工作没有那么顺利,她的吃住怎么办?

现在一算,去掉火车票二十五,她手里还有十五块钱。

这也是她紧剩下的一点钱,在这些钱用没的时候,她知道一定要找到工作,不然这样冷的天,没吃没地方住,那只能等死。

李秀英在路边卖茶味蛋的老太太那打听了附近也没有大的菜市场,老太太告诉了她有两个,一个是在东街,一个是在西街,等打听完后,李秀英对s市也大体有了一个了解,这里也只是个县级市,整个市也只有四道街,并不大,不过这好处就是这市离省会很近,所以说条件到是优越一些。

李秀英心里有了底,走起路来底气也足了,她虽不迷信却知道在村里时,家里德高望重的人多是住在东屋,想着给自己一个好彩头,她就先去了东街那边的菜市场。

大冬天的,又要过年了,街道上的人很多。

李秀英从火车站走到菜市场,足足用了半个小时,等到了简易大棚搭起来的菜市场,李秀英没有觉得冷,还出了一身的汗,等进了菜市场,寻了地方停下来,这才慢慢的觉得冷了。

菜市场是用简易的大棚搭成的,里面是一家一个小摊子,上面都盖着大棉被,卖菜的也都身上裹着厚厚的大衣,李秀英眼睛扫了一周,看到有几个妇女蹲在那里,还有个城里的中年男子在那跟她们讨价还价的,她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

这边几个人正在说话,看到有个人过来都齐齐的看过来,李秀英穿着件红棉袄,和在场的其他几个妇女比,她年岁虽然小,可是穿着却是有些土气,几个妇女这样一看,也没有正眼看她,接着扭过头和那个中年男子还价。

“腿脚不好使,还要做全部的家务,一个月就给十块钱也太少了。”有些胖的妇女摇头。

旁边的几个就跟着点头应和。

李秀英打眼这么一眼,就知道这有些胖的妇女是个带头的。

中年男子有一米七五左右,这样的个子在男子中不算是太高,也不怎么显个子,放眼一看到有些矮的样子,身子又圆润,脸也圆圆的,年岁该没有到四十,不过已经有些秃顶了,但是人应该是爱笑的,两只眼睛看人的时候,都是笑眯眯的。

李秀英打量了一眼,就先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至于这些妇女不把她放在眼里,她到觉得更好,若真是招人注意,她要在这边寻工作的,怕也会受到排挤。

到不如先在一旁看看,这样也学些经验。

她这边思量的时候,中年男子已经又开了口,“包吃住,虽然老人腿脚不好,要人伺候,不过家里只有老人一个,活也就少一些,你们要好好算一下这点,去别人家做保姆,那是伺候一家老小,一个月也才十五,两者比较一下,哪个更合适,你们心里也该清楚。”

果然一开口,脸上就带着笑意,两只眼睛也眯的更小了,就像那大肚弥勒佛一样。

而且听说话的语气,该是个有文化的,或者是在单位里是个领导。

“当保姆就要整天不离家,一个人一家人还不都是一样做饭,也就是多煮把米,你们家里老人腿脚不好,就得人身后伺候,正常人家只做做饭收拾屋子,还比你给的多五块钱决,你这同志可别诓骗我们。”胖妇女又开口了,“十五块钱,不能少,要不你就去别的地方看看,可这位同志你要想好了,眼下就要过年,现在可没多少人像我们这样在外面还打工呢。”

李秀英心里忍不住偷笑。

明明是想让加钱,可又不想把对方给真赶人,做的又这么明显,怕是这妇女还没有察觉到她这样一弄,反而会让对方就假意离开而让她们退一步吧?

李秀英这边想着,那边中年男子和气的笑道,“那行,我去旁处再看看。”

这一听,李秀英就更忍不住笑了。

在看那几个妇女,显然是舍不得这活就这样丢了,可刚刚话又撩在那里,她们又落下不脸来把人再叫回来,李秀英看着中年男人转身走,自己也慢慢的退了几步,这才转身往外走。

刚到城里,她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找个供吃供住的地方,现在又有工资开,还只照顾一位老人,对她来说正是她需要的。

第七十一章:自荐

李秀英眼角扫着那中年男子的身影,一边不引人注意的慢慢的往外走,她也藏了个心眼,万一一会儿自荐不成,她还可以回菜市场里再等新的雇主,也不用被那些人排挤。

要不是上辈子在大酒店里吃了那么多的亏,李秀英哪里会注意这些,这些经验也算是她吃了不少的亏慢慢摸索出来的,如今现在都用上了,心里也忍不住有点小小的得意。

出了菜市场,再走出二百多米,眼见着那中年男子推着凤凰牌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要走,李秀英这才加快了脚步,嘴上一边喊道,“那位同志,等一等。”

东进生停下来,回头看着叫他的人,先是拧眉疑惑,显然是不认识对方,不过马上就又想起来在菜市场里有过一面之缘,“小同志,你找我有事?”

李秀英到了他的身前,“这位同志,刚刚在里面我都听到了,你们是找保姆吧?你看我行吗?”

东进生把自行车停下,正过身子打量着她,“你家是哪的?你做过多久保姆?”

“我家是农村的,我没有做过保姆,可我在家里照顾过眼睛不好的老人。”李秀英想说‘婆婆’,开口的时候本能的憋了回去。

她虽然和张建平办了婚宴,村里人也见证了,可结婚当天张建平走了,现在又知道没有领证过,李秀英觉得她就是未婚,再说现在这个年代只要一说她离婚的,她相信不管走到哪里,都马上会被人拒绝,而且会怀疑她的人品有问题。

东进生又问道,“你刚刚听到我们的谈话,我给的钱比别人少五块钱,大家都不同意,你怎么不和大家一样?还有看着你也不大,怎么跑到城里来打工了?”

“每个人的饭量不一样,他们吃两碗饭才能饱,我吃一碗饭就饱了,所以他们少了十五不同意,我十块供吃供住就行。”李秀英打了个比方,自己的事她就随口说了两句。

只说家里条件不好,现在地里又干不了活,所以才出来找个活干,挣点钱填补家里。

东进生笑了,“你这小同志说话到是有趣,你念过书?”

“只读过小学。”李秀英尴尬的低下头。

东进生没有再多说,笑道,“那好,你先跟我回家吧,试两天看看。”

东进生现在是急着寻个保姆,家里老爷子是个脾气爆的,腿脚不好使之后,脾气越发的火爆,家里一个月已经让他赶走了三个保姆,他和妻子又有自己的工作,就是这几天抽时间出来照顾老爷子已经让他筋疲力尽了,今日他到这边来找人,给出十块,一直不肯多加五块钱,也是想试探一下这几个人,他家的条件到不差这五块钱,可老爷子那样的脾气,最不喜欢华而不实的人,现在五块钱就能这样计较算计,人品这边第一点就不过关,就是请到家里去,也呆不了几天。

东进生已经放弃今天能找到人,只想着明天去西街看看,竟没有料到会来了个意外,人看着干净,听着说话人品也过得去,年岁不大又是个老实的,这点很让东进生满意。

东进生是个随和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追求舒服,刚刚在菜市场里的几个妇人就为了五块钱还这样耍心眼,就让东进生很不喜欢这样的人品,他觉得做人要随和也要老实,那样太滑不好。

不过从这件小事情上来看,也能看得出来东进生又是个做事有些拖拉的一面,哪怕家里现在急缺人,他工作那边也一直在催,换成任何人该先找个人顶上来,然后再慢慢寻,可东进生呢,再急也会推到明天,特别是这个时候天才近下午,去西街那边完全有足够的时候。

东进生推着自行车,这才带着人往家里去了。

李秀英怀里抱着布包裹,坐在自行车的后面,刚开始只想着一会儿就要到了,可是发现他们穿过了整个市区,还在往市区的南边走,李秀英就有些担心了,又觉得先前太冲动,也没有问家里住在哪,先前只想找着工作,也没有注意安全。

“叔,咱们啥时候到?”

“快了。”东进生回道。

带着个人骑自行车,还能说话不气喘吁吁的,李秀英没有想到他这圆滑的身体还挺有劲的,看得出来平日里该是干体力活的。

许是问了这话的缘故,林攸宁也没有先前那样担心,又过了几分钟,听到前面说‘到了’,李秀英才从自行车上跳下来。

只见前面大门有两个小战士站岗,隔着大门能看到里面的住宅都是二层的小楼。

李秀英愣了,她虽然没有见过,可也听说过,难不成这就是那种部队家属院?

东进生推着自行车走在前面,李秀英愣愣的跟在后面,就见站港的小战士敬礼叫‘首长’好,这样一个看着有些矮,又笑眯眯像弥勒佛的人,竟然是个军人。

李秀英是彻底的震惊到了,在她的认知里军人不是该像王营长他们那样冷硬,走路的时候也是正八经的军姿军步吗?

可是在眼前的这个中年男人身上,李秀英是完全没有看出来。

军区大院,都是每家一栋二层的小楼,小楼的四周种着白桦树和松树,家属院并不大,红砖的围墙里面只有两排的小楼房,每排有八栋二层的小楼。

李秀英他们是走在中间的红砖铺的路上,一直到最后一栋靠西北角的小楼前才停下来。

还没有等进院,就见隔壁小楼里出来个穿绿色尼子大衣的女子,女人看着也是三十多,带着军帽子,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长的原本就很好看,端正的脸颊上大大的眼睛高挺的鼻子还有一张性感厚唇的嘴,要不是穿着军装在身,会让人觉得她是个女明星。

而且还是那种让女人看了都不会讨厌的。

“这又新找来的保姆?”马林走到两人身前,打量了李秀英一眼,才看向东进生,“东叔的脾气,年岁这么小的行吗?”

“你家的小保姆不也干了两年?我家的怎么就不行?”东进行笑了。

马林笑起来的时候,让人觉得天气都睛了,“那就希望这小姑娘能坚持住吧。”

打过了招呼,马林走了。

东进生怕吓到一旁的李秀英,停自行车时就跟她解释,“别担心,老爷子脾气是大了点,可心好不坏,接触之后你就知道了。”

第七十二章:面试

李秀英微笑着点点头。

到城里来打工时她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不怕雇主家难伺候,现在做什么事能那么容易的。

不过相对来说,这样脾气火爆的虽然脾气大一些,可是按理来说该更好伺候一下,起码什么事情都直来直去的,相比那些什么都放在心里的更容易弄。

东进生见这小保姆穿的虽然土气,可人笑起来很暖,就像冬日里晒阳光的一只小猫,说什么都笑呵呵的,这样的脾气好。

东进生带着人进了屋,门口放着脚架,上面排着塑料拖鞋,看着都有八分新,李秀英看着对方在换脚,也跟着换上了拖鞋,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可是这点落落大方,从农村里出来又不拘束又不小家子气,让东进生又满意了几分。

一楼有三个房间,客厅也很大,除了靠在落地窗那里有个大大的花架,客厅里就是一大套黑色的皮沙发,相对的一面是长条的沙发,最后能坐四五个人,另外相对的两边是单人沙发,中间是一个大大的茶几上,上面还放着一套茶具,李秀英眼里闪过差异,难不成这家人是南方人?

上辈子李秀英跑到的地方就是南方,她是知道南方人有用茶具喝茶的习惯,什么洗茶泡茶,而北方人喝茶就简单些,都是用茶缸子直接泡茶的。

李秀英快速的把整个客厅打量了一眼,一边跟着到了沙发的旁,这才注意到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年人,中国军人特有的一张脸,刚毅又透着一抹锐利,看样子有六十多岁了,不过眼神还是很清明,看人的时候如一把刀,能直射到人的心底。

虽然坐在轮椅上,可是身子也笔直,像军人的坐姿一样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一件薄薄的毯子,脚上是一双棉布做的拖鞋,脚尖的地方已经顶出了洞,穿着有些年头了,上面还打着补丁。

“爸,这是新找到的小保姆,农村出来的,家里穷,这都要过年还出来打工。”东进生先使上苦肉计了,生怕父亲这边再赶人。

这些天他已经寻了四五个人过来,不是第一面就被父亲赶人,就是干了没有几天,就被父亲骂走。

东进生对这个新找来的小保姆却很满意,不说旁的,就从他刚刚观察的那几样,就很让他满意,先前找的那几个,人品过的去,可不是做事懒就是嘴太碎,要么就是小家小气,你问十句话她才回一句,更有的是眼里没有活,不指使跟本就不知道去干。

东守安紧张着一张脸,像领导审查一般打量着眼前的小姑娘,从穿着上就看得出来是农村出来的,一双眼睛清明又干净,五官明明小巧,可是凑在一起让你说不出她长的丑来,加上点婴儿肥,笑起来应该会挺可爱的,最后眼睛落在她的一条大辫子上。

“你结婚了?”

李秀英摇头,“没结。”

东进生也奇怪父亲怎么会这样认为。

“你梳一条辫子。”

这么肯定的答案。

李秀英暗松口气,“在家里干活省事,梳头也不用太多时间。”

还以为是什么暴漏了自己,原来是这个。

现在多是没有结婚的梳两条长长的辫子,结婚的妇女才会梳一条辫子还搭在肩头,李秀英到是把这一点给忘记了。

东进生明白了后,笑了,走过去推父亲的轮椅,往窗口那边走,“爸,你这可就不对了,哪能用一条辫子就说人家小姑娘嫁了人,这不是让人家小姑娘难堪吗?你看这小姑娘挺老实,又是从农村出来的,那就先试用几天,你看行不行?”

李秀英也跟在身后慢慢的走,一边听他们父子说话。

“你都把人带来了,我还能说什么?哼,不过要是做不好,就是小姑娘我也不留情面。”东守安不满的回道。

东进生高兴的笑着应下,“你放心,要是这小保姆做不好,就是你不赶人我也赶人。”

生怕父亲会反悔,东进生回头佯装一脸严肃的叫过李秀英,“小姑娘,你也听到了,以后可以好好表现。”

“首长放心,我一定照顾好老首长。”李秀英应忙道,脸上也露出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