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女孩子有点意思。

郑明珠笑道:“做姐姐的多疼妹妹才是正理。”

便先挑了两个给明慧和明真,剩下的给了另三个妹妹,玲珑又捧上来给朱氏和林氏的礼物,朱氏笑道:“咱们大小姐越发懂事了,回家还记得送礼了。”

林氏道了谢,笑道:“自己一家人,妹妹今后可别这么客气了。”

郑明珠对着她点点头,转头对朱氏笑道:“因不知姨母和舅母也在,竟没备的礼,回头再奉上吧。”

朱氏笑:“还是大小姐有孝心。”说着看了旁边几个女孩子一眼:“你们要多跟你们大姐学。”

五个妹妹齐身应是。

两个妇人笑道:“大小姐客气了。”

居然没有推辞之语,眼皮子也太浅了吧。

郑明珠又说起自己这些日子怎样想家,早想回来看看,却怕婆婆不高兴,不敢轻易回来之类,说的真是无比委屈,直是想念娘家的日子。

说话的时候,郑明珠一直在注意林氏的神色,见她只是坐着微笑,没有丝毫表情变化,并不喜欢却也并不觉得不高兴,心中暗暗点头。

而朱氏却是心情很好,一直宽慰她,说着婆婆不同家里,自然有些委屈,要她不高兴了就多回娘家,不用怕婆婆不高兴。

还叮嘱她有了事不要自己一个人解决,打发人回来告诉她,自然会帮她。

郑明珠字字句句的听着,只管点头答应,脸上表情也是委屈了之后欢喜,说不尽的依恋之情,母女之情是亲热无比。

很清楚了。

她的心中明镜似的,原本的郑明珠看来就是这样不懂事,在夫家有了委屈只懂得找娘家,这样的媳妇,如何得夫家爱重?

年年月月下来,她都是被教导这些话,自然也就记在了心底,成了行事准则了。

郑明珠在心中深深的叹气。

一屋子的人又说又笑,坐了半个多时辰,郑明珠才说:“我病了这些日子,嫂嫂几次打发人来看我,又送药又送点心的,还没谢过嫂嫂。”

林氏本来安心在一边坐着当泥菩萨的,此时不料郑明珠突然点了她的名,这才回过神来笑道:“也不值什么,原是你哥哥担心姑奶奶,嘱我打发人看看。”

郑明珠便笑道:“今日哥哥不在么?”

“本来知道姑奶奶今日要回来,你哥哥就没打算出去。”林氏温婉笑着解释:“偏王大公子打发人来说是有要紧事请了他去,说是尽早赶回来。”

郑明珠又问:“琪哥儿可好?”

问的是郑明玉的长子郑颍琪,如今才七个月大。

林氏笑道:“很好,如今只是吃了睡睡了吃,我来的时候,他刚吃了奶睡着了,就没有抱过来。”

郑明珠笑道:“我去看看琪哥儿。”

林氏没想到她这样说,虽惊讶却不能推辞,便笑道:“也好。”

朱氏拉着郑明珠的手十分舍不得的样子,郑明珠便笑着说:“过一会儿我还和嫂子过来陪您吃饭,吃了饭我才走呢。”

朱氏连忙点头:“我叫人做你爱吃的菜。”

郑明珠笑着点头,林氏便陪着她去自己的院子。

朱氏见她们带着丫头出去了,给立在自己身后的一个丫鬟使了个眼色,那丫鬟会意,转身走了出去,自去安排人跟着打探去了。

林氏的屋子收拾的十分雅致,三间房都疏朗阔大,摆设偏素净,却是十分精致,林氏请郑明珠在东次间临窗的炕上坐了,叫人把琪哥儿抱过来,一边笑道:“妹妹坐,正好前儿家里给我捎了些山里头出来的白蜜,虽不贵重,吃个新鲜野味儿,妹妹尝尝。”

一个丫头端了上来,另还有两碟点心和两碟果子。

郑明珠笑道:“嫂嫂好客气,拿妹妹当外人么?”

若是换一个人说这话,林氏必然要在心里过上三圈,只是郑明珠这样说,林氏就当她随口说的,这个妹妹,别说心机,连做人都是糊涂的,哪里说得出那种千转百回,话里有话的来?

林氏亲自端了甜白瓷海棠盅儿递给她:“若是外人,我才不拿这样野物出来呢,也就是姑奶奶来了,才不怕嫌弃。”

郑明珠双手接了,轻轻缀一口,清甜中带有一种别样的芬芳,实在是齿颊留香,便赞了一句好,林氏便笑道:“难得能合妹妹的口味,我这还有几瓶子,妹妹拿回去吃,也孝敬你婆婆和姑爷。”

旁边丫头听了,早去拿了出来,用盒子装了,交给了在外头等着的玲珑。

郑明珠与林氏说了几句闲话,才笑道:“今儿回来,正有一事要请嫂嫂帮一帮。”

林氏倒是不吃惊,她是千伶百俐的一个人,平日里郑明珠见了她都是淡淡的,今天见郑明珠突然要到她房里来坐,早已料到她必是有什么事,此时见她说,便笑道:“姑奶奶只管吩咐。”

郑明珠微微笑,不急着开口,只是看了看她身边立着的丫头。

林氏便说:“樱桃,你陪着玲珑和玛瑙去吃杯茶。”

待人都走了,郑明珠才笑道:“嫂嫂知道,我身边有个丫头叫翡翠,从小和我一块儿长大,虽是主仆,情分上却宛如姐妹,且翡翠的娘,又是从小儿侍奉我娘,当年从宫里出来的,这情分又是不同的,只是如今身子不好,已出府去了,如今她有个弟弟,今年才十四,现在二门上当差,嫂嫂也知道,在二门上就是个跑腿的差使,实难长进,翡翠便来求了我,我想着,哥哥在外头,要用的人手也多,能不能求了哥哥,让她兄弟跟着哥哥在外头跑跑,长长见识也是好的。”

说着,郑明珠掩着嘴一笑:“哥哥一向严厉,我是最怕的,只有嫂嫂最和气,一向又疼我,我想来想去,便趁今日回来,找嫂嫂帮这个忙。”

林氏心中已是吃了一惊,望着郑明珠晶莹的明眸,一时间倒有点回不过神来。

这个糊涂妹妹,什么时候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段话虽然不长,又是小事情一件,话里的意思却多,那真是千转百回,句句都有玄机。尤其是其中莫名的提到了去世的亲娘,除了点出自己丈夫和她是一母同胞这一点,更是隐约透出要将翡翠和现在的娘隔离开来的意思,再加上她说的清楚,这个翡翠的娘已经出府,唯一还在朱氏手下的只有她弟弟,把她弟弟给了自己丈夫,翡翠便完全能够脱离朱氏的掌握,且自己的丈夫掌握了她的弟弟,那翡翠就只能听郑明珠的话了。

这段话里,除了几乎是明说要收住翡翠,更是表明了态度,郑明珠站的是郑明玉这一岸,防的是朱氏。

而原因,便是她和郑明玉是一母同胞,亲的不能再亲了。

林氏心中想的虽然明白,却是不大敢相信,她嫁过来三年,只有头一年,郑明珠还没出阁,朝夕相处,可就这一年,她早已明白郑明珠有多糊涂,疏远同胞兄长——且兄长已封世子,也不怎么和正经的亲王舅舅,长公主舅母亲近,却是亲近继母和继母的子女,不谙世事,不懂经济,性子清高却又懦弱,且被人哄两句就拿人当了好人。

林氏只庆幸朱氏进门时,丈夫已经不小了,又在十岁起便由公公亲自教导,时时带在身边,没有经过朱氏的手。

不然会变成什么样子,真是十分难说。

为了自己同胞的妹妹这个样子,自己的丈夫不知道生了多少气,只是明知道朱氏奸猾,故意养坏了妹妹,却一筹莫展。

一是朱氏做派极为贤淑,在外没有一丝坏行儿,便是在父亲看来,朱氏教导妹妹的形容举止那是十分出挑的,衣食住行都是头一份,从来没有委屈过,且朱氏的亲女亲子也是尊敬姐姐,形容亲热,把郑明珠哄的和那一房十分亲近,是以郑明玉渐渐懂事后,虽然恼怒,却也不能对父亲说,朱氏故意养坏妹妹这种话,只能时时教训妹妹,没想到,这样严厉,反倒让亲兄妹更生分了。

郑明珠倒是把异母妹妹当了亲妹妹一般。

二来因郑明珠十分亲近朱氏,郑明玉对朱氏也有所顾忌,生怕打老鼠伤了玉瓶儿,导致兄妹反目,便难对早逝的母亲。

郑明珠见林氏没有立即回答,倒也不急,只是微笑着坐在一边,玉雕似的手指捏了一颗樱桃,那樱桃娇艳欲滴,凑近唇边,更是与花瓣一般的嘴唇相映如玉。

林氏心中许多念头转过,此时方才笑道:“我当什么事,妹妹这样郑重,原来不过是个小厮,你去给你哥哥说一句,难道你哥哥还能不答应不成?他虽看起来严厉,心里是最疼你的,他也就你这一个嫡亲的妹子,妹妹想想,平日里要什么,你哥哥可有不如你意的时候?不过,既然妹妹对我开了口,那我去说也行。”

自己提公主,她便说嫡亲,果然是个千伶百俐的嫂子。

郑明珠便笑道:“有嫂嫂这句话,妹妹便放心了,想来也是,在哥哥嫂嫂跟前,别说一个小厮了,便是再难的事儿,想来哥哥嫂嫂也会遂我的意的。”

再难的事?

林氏心中一动,面上却没有露出一分来:“妹妹这话明白,世子爷是妹妹嫡亲兄长,妹妹嫁了人,虽然有婆婆和姑爷疼,平日里世子爷还不是时时念着,想着姑娘娇贵,这成了人家的媳妇,难免会委屈,常常忧心呢。”

郑明珠笑道:“果然还是哥哥嫂嫂才疼我,怕我委屈,不过婆婆和相公都不是那等坏心的人,一味只想拿捏媳妇,对我实在是好的,哥哥嫂嫂不用担心。”

林氏点头笑道:“妹妹这样说,我便放心了,回头也告诉世子爷一声儿。”

打机锋的话说完,奶娘已经抱了琪哥儿进来,果然睡的正熟,小脸红扑扑的,胖乎乎的小拳头搁在腮边,粉嫩可爱,郑明珠接过来抱着,赞了一回可爱,又叫丫头拿了金锁来给他带,小家伙随人抱来抱去,只是不醒,过一会儿才交奶娘抱出去。

姑嫂两人便转了说些闲话,坐了大半个时辰,郑明珠才辞了出来,林氏又陪着她去朱氏那里坐了一会儿,用了午饭,郑明珠回娘家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告辞回家去了。

兄长

林氏送走郑明珠,想了好半晌,越想越觉得这不是自己多心了,今日的郑明珠实在与往日不同,不说那些话里话外极有意思的话,便是后来说些闲话,郑明珠也是言语清晰,颇有意思。

林氏嘴角微翘,再细细的把郑明珠从进门到出门的行动言语回想了一遍,心中越发肯定了,不由的想,谢天谢地,这姑奶奶竟是突然明白了起来?

正想着,屋外丫头一叠声的报:“世子爷回来了。”

林氏连忙站起来迎,郑明玉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郑明玉年方二十出头,生的高大英挺,只是容颜冷冽,眉间总是微微皱着,看起来便觉严厉,他穿着一身湖蓝色下摆云纹直缀,外罩着玉白色银绣竹枝披风,身姿挺拔,如芝兰玉树一般。

林氏迎上去接了他的披风,亲手服侍他宽了外头的衣服换上常服,一边使了眼色让丫头下去,一边便轻声说:“今日妹妹回来了。”

提到这个妹妹,郑明玉眉头皱的更紧了些,嘴角线条凌厉。

见郑明玉在炕上坐下了,林氏倒了热茶双手奉过去:“今日我瞧妹妹倒是与往日有些不同。”

郑明玉喝了一口茶,暖暖的驱散了室外的寒意,才开口道:“怎么不同的?”

林氏斜签着身子在郑明玉边上坐下,笑道:“妹妹难得到我房里坐坐,说了这半天的话。”

遂把郑明珠的话学了一遍,她记性甚好,几乎逐字逐句都说了出来,郑明玉听了,敛了眼眸,并没说什么。

林氏便坐在一边等。

过了一会儿,郑明玉问:“她陪嫁过去的四个房里的大丫头,另外三个呢?”

林氏明白他的意思,便说:“其他三个都是一家子大半在府里,只有这个翡翠,老子死的早,娘也早出府了,就这么个兄弟还在府里当差。”

所以这才是郑明珠的意思!

这句话呼之欲出,却两人都没说出来,林氏想了想,又说:“珊瑚的娘也是公主从宫里带出来的贴身丫鬟,如今管着后头院子里的暖房,她姐姐在五妹身边当差。”

都是不要紧的地方。

郑明玉看了林氏一眼,见她张口就能说出妹妹陪嫁丫头家里的情形,显然对这个妹妹是极上心的,眉目就舒展了一点,缓缓的点点头。

林氏便松了一口气,笑道:“妾身想着,难得妹妹这样会想,光一个翡翠顶什么用?珊瑚的娘和姐姐都是极懂规矩的,不如调到我的院子来,我正缺一个梳头的媳妇。”

这样肯为郑明珠考虑,也不过是因自己的夫君总顾念着妹妹。

郑明玉却摇了摇头,说:“前儿舅舅赏了些内务府新鲜花样的缎子,你选两匹颜色鲜亮的,并那套海棠冻石莲花样子的茶具,送去给妹妹,顺带把翡翠和珊瑚一家子的身契给她。”

林氏连忙应是。

想一想又说:“珊瑚的娘是宫里出来的,身契应是在公主的嫁妆里罢?”

郑明玉眉目又冷峻起来,说:“这件事你不知道,当时为了这件事,我与爹爹还闹了一场。”

“怎么的?”林氏连忙问。

郑明玉道:“当年娘临去的时候,因怕宫里出来的人拿大,不服管束,便将这些人的身契都拿了出来,给了爹爹,爹爹哪里管这种事,后来太太进门,便交给了太太,当时我也还小,并不知道。到了妹妹出嫁,我亲自检视嫁妆,竟发现四个房里丫头,都是孤身陪过去的,陪房是另外几房,哪有这样的道理,我当即与爹爹说,爹爹去问了太太,说是那几个丫头,家里都只有一半人口在府里,并不齐全,偏又从小服侍妹妹的,临时换了丫头又怕妹妹不习惯,委屈了她,才另外挑了几房齐整的陪房。”

林氏心中不屑,对这手腕却也不得不佩服,只得叹气:“太太也是十分有成算的人。”

郑明玉俊朗的眉目间浮现一抹深深的厌烦来:“我便不服,问了爹爹,妹妹身边的丫头,一水儿身家性命都在娘家算是怎么一回事?别的不说,便是那边舅姑和姑爷知道了,要怎么想?”

涉及公公,林氏不敢轻易接话,心中也是十分的不赞成。

郑明玉说:“爹爹性子疏朗,心中都是他的兵事,原也不耐烦理这些事,且太太进门来,生下几个儿女,服侍爹爹又周到,后宅的事,爹爹不轻易干涉也是给太太的体面,只我与妹妹在他老人家心里自是不同的,见我这样说了,爹爹便发话,让把那几个丫头家里人的身契交给妹妹。”

林氏这才松口气,点头:“爹爹也是明理的。”

郑明玉说:“只我想着妹妹那个性子,这身契交给她,怕是…”他有点难受的动了动,林氏连忙跪坐起来,轻轻给他捏着肩膀:“我便悄悄做了手脚,没有给她,如今,也还在我手里。”

林氏明白了:“原来是这样,世子也是用心良苦了。”

谁都猜得到,郑明玉深谙自己妹妹的脾性,十分不放心,只得自己拿捏住妹妹身边的丫头,以防万一。

爱妹之情深,可见一般。

林氏道:“妹妹可知道?”

“怎么敢让她知道,这件事,大约就是爹爹,太太和我知道了,那几个丫头应该也不知道,还以为都在太太手里呢。”郑明玉说。

林氏便道:“那何不把四个丫头的都给了妹妹呢?”

“看一看再给。”郑明玉依然不放心:“如今她既然来求翡翠的事,我便把翡翠和珊瑚的一起给看,看她怎么样,若是真长进了,再一起给她,若依然糊涂,给了她只是多生事端。”

林氏笑一笑,郑明珠有这样护犊子的哥哥,真是她的运气。

郑明珠接到林氏的丫头香桃奉上来的盒子,香桃笑着说:“我们大奶奶说了,昨儿姑奶奶回家,世子爷偏有事出了门,回来便说怠慢了姑奶奶,叫奴婢过来,说安亲王那边赏了新鲜花样的缎子,送来给姑奶奶用,还有两盒点心并鲜果子,给姑奶奶并亲家太太尝鲜。”

话里一句没有提这个盒子,偏偏又只有这个盒子是双手奉上的。

郑明珠打开一看,先是怔了怔,随即就笑了,命赏了香桃二两银子,说:“哥哥嫂嫂费心,我哪有这样小气,你回去回嫂嫂,就说我明白了,下次我亲自谢她。”

香桃谢了赏,自回了那边府里,郑明珠叫玲珑把点心和果子分一半出来,送到荣安堂,自己拿着盒子,坐在那里发呆。

她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多年来,她已经习惯了自己冲锋在前,自己的身后还有寡母,胆小孱弱,父亲去世时,自己才十一岁,母亲只知哭泣,家中一应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不仅是暗潮汹涌,明着要来夺她家产的也不是没有过,自己护在母亲身前,又如何敢不强硬?

后来母亲思念父亲过甚,郁郁而终,自己更是连个亲近的人都没有了,至于那被人呵护的滋味,竟早已忘记了。

可是此刻,轻轻打开这半旧的红漆盒子,竟似乎回到了年幼时候,父亲宠爱,呵护,握着她小小的手,牵着她一步一步的学着走路。

而郑明珠的这位兄长,似乎也想牵着妹妹,一步一步的走稳她的人生。

她的眼中酸楚的几乎要落下泪来,再次嫉妒起这位现在不知在哪里的天之骄女,有这样的兄长,她竟然还糊涂的不与他亲近!

郑明珠罕见沉默的坐在窗边坐了许久,她的容颜沉静却黯然,手里一直握着那半旧的小盒子,偶尔轻轻摩挲,仿佛那是难得的珍宝。

是的,这才是真正的珍宝,身份、荣华、富贵又如何及得上这样殷殷的爱护之情?

她只是略一求助,哥哥就把翡翠和珊瑚的家人的身契送了过来,她实在是万万没有想到,原来,有个哥哥的感觉这样好!

郑明珠在窗边坐到天色渐晚,门外丫头报道:“大爷回来了。”

郑明珠这才醒过神来,连忙站起来,随手把盒子放进妆奁里,陈颐安就大步走了进来,郑明珠忙笑道:“大爷回来了,可用过晚饭了?”

说着亲手服侍他取下冠,解了腰带等物,陈颐安说:“还没有。”

郑明珠便叫丫鬟传膳,又亲手倒了热茶来,双手奉给陈颐安:“大爷先用点热茶,天气还冷,从外头进来寒气重。”

陈颐安接过来喝了一口,随手搁在炕桌上:“听说你今天去了如意胡同?”

安国公府的大门开在如意胡同一侧。

郑明珠便笑道:“我病着的时候,爹爹和哥哥一直挂念,我如今好了,回去看看,让爹爹哥哥放心,也顺便看看琪哥儿。”

她这样顺口一说,倒是堵的陈颐安本想说的话说不出来了。

他一直觉得郑明珠不会看人眼色,自己明明最不爱她亲近继母,偏偏她提到娘家,总是说她娘如何如何,妹妹们怎么样,是以陈颐安总是会顺口教训她两句,郑明珠虽然是个和软性子,偏偏涉及继母,她总会觉得委屈,觉得陈颐安拦着她尽孝,因此偶尔还会略有争执,不欢而散。

没想到今天她倒识趣,陈颐安便问:“岳父可好?大舅兄可好?琪哥儿可好?”

郑明珠笑道:“爹爹和哥哥今日不在,我就去看了琪哥儿,真真长的好,特别会睡,怎么抱也不醒。因没见着哥哥,我回来之后,哥哥还赶着送了东西来。”